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一节第一节 国家预算国家预算 第二节第二节 预算管理体制预算管理体制 第四章第四章 国家预算和预算管理体制国家预算和预算管理体制 第一节第一节 国家预算国家预算 一、国家预算及其类别一、国家预算及其类别 (一)含义(一)含义 国家预算是经过国家预算是经过法定程序编制法定程序编制、审批审批的政府年的政府年 度财政度财政收支计划收支计划,是政府财政收支的计划安排,是政府财政收支的计划安排 或收支平衡表。或收支平衡表。 国家预算是在封建社会末期、资本主义社会国家预算是在封建社会末期、资本主义社会 初期新兴资产阶级与封建地主阶级的斗争中产初期新兴资产阶级与封建地主阶级的斗争中产 生的。生的。 第一节
2、国家预算第一节国家预算 (二)国家预算的类别(二)国家预算的类别 按预算形式分按预算形式分 单式预算单式预算 复式预算复式预算 第一节国家预算第一节国家预算 按收支项目测算方法分:按收支项目测算方法分: 增量预算增量预算 零基预算零基预算 第一节国家预算第一节国家预算 按预算支出分类汇总依据分:按预算支出分类汇总依据分: 功能预算功能预算 部门预算部门预算 二、国家预算级次及预算管理权限二、国家预算级次及预算管理权限 国家预算国家预算中央预算中央预算 地方预算地方预算:省、市、县、乡:省、市、县、乡 我国预算是按照我国预算是按照一级政权一级政权设立设立一级预一级预 算算的原则建立的。的原则建立
3、的。 总预算总预算 各级预算各级预算 部门预算部门预算 预算管理权限预算管理权限 各级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人民代表大会的职权的职权 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常务委员会的职权的职权 各级各级政府政府的职权的职权 监督与法律责任的规定监督与法律责任的规定 各级各级财政部门的职责财政部门的职责 第一节国家预算第一节国家预算 三、国家预算工作三、国家预算工作 编制编制 审批审批 执行执行 决算决算 第二节第二节 预算管理体制预算管理体制 一、预算管理体制的概念一、预算管理体制的概念 划分中央与地方、以及地方各级政府之划分中央与地方、以及地方各级政府之 间财政收支及其管理职责权限的间财政收
4、支及其管理职责权限的一项根本一项根本 制度。制度。 是处理各级政府之间财政关系的制度是处理各级政府之间财政关系的制度 安排。安排。 第二节第二节 预算管理体制预算管理体制 二、我国预算管理体制的类型二、我国预算管理体制的类型 1 1、统收统支体制、统收统支体制 2 2、统一领导,分级管理体制、统一领导,分级管理体制 3 3、划分收支,分级包干体制、划分收支,分级包干体制 4 4、分级分税体制、分级分税体制 第二节 预算管理体制 三、分级分税体制简介三、分级分税体制简介 (一)分级分税体制要点(一)分级分税体制要点 1 1、多级预算主体多级预算主体。 2 2、明确各级主体、明确各级主体事权事权,
5、划分各级预,划分各级预 算算支出职责支出职责。 3 3、划分各级预算、划分各级预算收入收入。分税制。分税制。 4 4、预算、预算调节制度调节制度(转移支付制度)。(转移支付制度)。 第二节 预算管理体制 (二)收支划分的理论依据(二)收支划分的理论依据 1 1、社会公共需要和公共产品的层次、社会公共需要和公共产品的层次 性性 全国性公共产品、区域性公共产品、全国性公共产品、区域性公共产品、 地方性公共产品。地方性公共产品。 2 2、集权与分权的关系。、集权与分权的关系。 中央和地方支出责任划分的基本框架中央和地方支出责任划分的基本框架 责任归属责任归属 支出项目支出项目 中央中央 中央、地方中
6、央、地方 地方、中央地方、中央 地方地方 国防、外交、外贸、金融和货币政国防、外交、外贸、金融和货币政 策、管制地区间贸易策、管制地区间贸易 个人福利补贴、失业保险、全国性个人福利补贴、失业保险、全国性 交通交通 环境保护、工农科研支持、教育环境保护、工农科研支持、教育 地区性交通、卫生、供水、下水道地区性交通、卫生、供水、下水道 、垃圾、警察、消防、公园、娱乐、垃圾、警察、消防、公园、娱乐 设施设施 分税制分税制 按税种划分各级政府收入的一种财政体按税种划分各级政府收入的一种财政体 制。目前存在两种类型的分税制:制。目前存在两种类型的分税制: 、完全分税型分税制完全分税型分税制(分权型),税
7、(分权型),税 种只划分为中央税、地方税。如英、法、种只划分为中央税、地方税。如英、法、 墨西哥等国墨西哥等国 、适度适度分税型分税制(集权型),税分税型分税制(集权型),税 种划分为中央税、地方税和共享税。种划分为中央税、地方税和共享税。 若干国家中央与地方之间税种的划分若干国家中央与地方之间税种的划分 若干国家中若干国家中 央与地方之央与地方之 间税种的划间税种的划 分分税种税种 美国美国加拿大加拿大德国德国日本日本 关税关税 公司所得税公司所得税 个人所得税个人所得税 增值税增值税 销售税销售税 财产税财产税 对用户收费对用户收费 联邦联邦 联邦、州联邦、州 联邦、州、联邦、州、 地方地
8、方 州州 地方地方 各级各级 联邦联邦 联邦、省联邦、省 联邦、省联邦、省 联邦联邦 省省 地方地方 各级各级 联邦联邦 联邦、州联邦、州 各级各级 联邦、州联邦、州 州、地方州、地方 各级各级 中央中央 中央、地方中央、地方 中央、地方中央、地方 中央中央 中央、地方中央、地方 地方地方 各级各级 (三)财政转移支付制度(三)财政转移支付制度 财政转移支付:一个国家的各级财政之财政转移支付:一个国家的各级财政之 间在既定的事权、支出范围和收入划分框间在既定的事权、支出范围和收入划分框 架下财政资金相互转移。包括上下级政府架下财政资金相互转移。包括上下级政府 之间的资金转移(即纵向转移支付)和
9、同之间的资金转移(即纵向转移支付)和同 级政府之间的资金转移(即横向资金转移)级政府之间的资金转移(即横向资金转移) 、实行转移支付的理由、实行转移支付的理由 ()加强中央政府对地方政府的宏观调()加强中央政府对地方政府的宏观调 控控 ()实现政府间纵向和横向财政平衡()实现政府间纵向和横向财政平衡 纵向财政缺口、横向财政缺口纵向财政缺口、横向财政缺口 ()外部效应()外部效应 ()实现中央政府特殊目的,如支持落()实现中央政府特殊目的,如支持落 后地区经济发展。后地区经济发展。 2 2、转移支付方式、转移支付方式 ()无条件的均衡拨款(一般转移支付)()无条件的均衡拨款(一般转移支付) 某地
10、区应得的转移支付拨款某地区应得的转移支付拨款 = =该地区标准支出该地区标准支出- -该地区标准收入该地区标准收入 标准收入标准收入= =该地区的经济税基该地区的经济税基标准税率标准税率 标准支出标准支出= =该地区人口数该地区人口数全国人均标准支全国人均标准支 出水平出水平该地区的服务成本差异系数该地区的服务成本差异系数 ()专项拨款(专项转移支付)()专项拨款(专项转移支付) 若干国家转移支付前后中央若干国家转移支付前后中央 与地方之间收支分配格局与地方之间收支分配格局 国别国别转移前中央转移前中央 收入的收入的 比重比重 转移后中央转移后中央 收入的收入的 比重比重 中央支出的中央支出的
11、 比重比重 英国(英国(19901990) 美国(美国(19901990) 澳大利亚(澳大利亚(19911991) 加拿大(加拿大(19891989) 阿根廷(阿根廷(19891989) 印度(印度(19891989) 印度尼西亚(印度尼西亚(19901990) 8989 5858 7171 4949 6262 6868 9090 7171 4242 5151 3131 5757 4444 8282 7070 4949 5151 3434 5353 5454 8383 四、中国分税制改革四、中国分税制改革 (一)我国分税制改革的主要内容(一)我国分税制改革的主要内容 1 1、中央与地方的、中央
12、与地方的事权和支出划分事权和支出划分 2 2、中央与地方的、中央与地方的收收入划分入划分 3 3、中央财政对地方税收、中央财政对地方税收返还数额返还数额的确定的确定 4 4、原体制原体制的处理的处理 (二)(二)我国中央与地方的税种划分我国中央与地方的税种划分 中央税 关税、海关代征消费税增值税、 车辆购置税、船舶吨税、个税 (利息所得税)、企业所得税 (部分行业和企业)、营业税 (部分行业)、城建税(部分 行业) 企业所得税为地方银行 和外资银行及非银行金 融企业所得税,营业税 和城建税是铁道部门、 各银行总行、各保险公 司等集中缴纳的部分。 地方税 营业税、城建税、土地使用 税、房产税、耕
13、地占用税、土 地增值税、契税、印花税、车 船税、固投税、筵席税 营业税、城建税不包 括属中央税的部分。 中央与 地方共 享税 增值税(75%、25%)、证券 交易税(97%、3%)、资源税、 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 (60%、40%)。 资源税中的海洋石油 资源税归中央,企业所 得税以2001年为基数, 超过部分共享。 中央和地方财政收支比重中央和地方财政收支比重 年份年份转移前中央收入转移前中央收入 比重比重 转移后中央收入转移后中央收入 比重比重 中央财政支出中央财政支出 比重比重 19931993 19941994 20002000 20012001 20022002 20032003
14、20042004 20052005 22.022.0 55.755.7 56.656.6 56.056.0 55.055.0 54.654.6 54.954.9 52.352.3 23.323.3 20.920.9 21.821.8 19.419.4 19.419.4 19.419.4 17.817.8 18.318.3 28.328.3(21.921.9) 30.330.3(20.420.4) 34.734.7(19.119.1) 30.5 30.5 ( (17.217.2) ) 30.7(16.7)30.7(16.7) 30.1(17.1)30.1(17.1) 27.7(16.5)27.7
15、(16.5) 26.0(17.1)26.0(17.1) (三)分税制的转移支付制度(三)分税制的转移支付制度 20022002年后包括以下内容:年后包括以下内容: 1 1、财力性转移支付、财力性转移支付 包括包括一般性一般性转移支付和转移支付和专项性专项性转移支付转移支付, ,专专 项性转移支付包括工资性转移支付、农村税费项性转移支付包括工资性转移支付、农村税费 改革转移支付等指定用途的转移支付。改革转移支付等指定用途的转移支付。 2 2、专项转移支付、专项转移支付 3 3、税收、税收返还返还和和原体制原体制补助补助 分税制转移支付结构分税制转移支付结构 转移支付方式 2002年 % 2005
16、年 财力性转移支付 2233.19 专项转移支付32.630.73 税收返还和原体 制补助 45.436.08 分税制转移支付结构分税制转移支付结构 在财力性转移支付中,一般性转移支付 的占比仅为28.6%(2004年)和29.4%(2005 年)。 一般性转移支付占全部转移支付的比重 2005年仅有9.8%。国际通行作法是一般转 移支付占比在50%左右或以上。 我国转移支付结构不合理,一般性转移 支付比重太小,地方自主性不够。但结构 在优化。 (四)分税制的几个问题(四)分税制的几个问题 1 1、关于政府级次改革、关于政府级次改革 第一种观点:将地级市和乡镇两级政第一种观点:将地级市和乡镇两级政 府虚化,省和县级政府做实,形成中央、府虚化,省和县级政府做实,形成中央、 省、县三级政府架构。省、县三级政府架构。 第二种观点:增加省级政府个数,每第二种观点:增加省级政府个数,每 个省的辖区面积缩小,以目前的县级市、个省的辖区面积缩小,以目前的县级市、 县和乡镇两级为基础进行重组,形成基层县和乡镇两级为基础进行重组,形成基层 政府,最终形成中央、省和基层政府三级政府,最终形成中央、省和基层政府三级 架构。架构。 2、关于税收划分 (1)地方要有稳定的收入来源。 (2)地方的税收权力-征税权 3、关于转移支付制度 (1)提高一般性转移支付比重。 (2)规范专项转移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计算机科学核心知识试题及答案
- 法学概论与人文社会科学的交融试题及答案
- 山东省威海文登区四校联考2025届七下数学期末综合测试模拟试题含解析
- 信息处理技术员考试复习问题集试题及答案
- 增强班级合作意识的工作措施计划
- 法治文化的内涵与外延试题及答案
- 班级理论知识竞赛的组织与实施计划
- 企业治理与决策科学的总结计划
- 如何提升工作效率的策略计划
- 基于数据分析的急诊业务提升计划
- 生育服务证办理承诺书
- 钢塑复合管一般规格表
- 【履职清单】2023新版安全生产责任体系重点岗位履职清单
- GB/T 19670-2023机械安全防止意外启动
- 施工单位回执单
- 新时代高职英语(基础模块)Unit5
- 完全病历模板
- 食材配送服务人员配置方案
- 幼儿启蒙12电子狗机器人课件
- 《好的数学:数的故事》读书笔记模板
- 人工流产-清宫术知情同意书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