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温度与物态变化知识点._第1页
第十二章温度与物态变化知识点._第2页
第十二章温度与物态变化知识点._第3页
第十二章温度与物态变化知识点._第4页
第十二章温度与物态变化知识点.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初中物理中考复习指南第十二章:温度与物态变化、考试说明与课程标准对照表知识要点目标要求区别课程标准层级遵义考试说明层级物质的二态描述固、液和气三种物态的基 本特征。列举自然界和生活中 不同状态的物质及其应用。认识与课标相同认识相同温度说出生活环境中常见的温度 值。了解与课标相同了解相同温度计原理 及其使用了解液体温度计的工作原理, 会用常见温度计测量温度。尝 试对环境温度问题发表自己的 见解了解与课标相同了解相同物态变化经历物态变化的实验探究过 程,知道物质的熔点、凝固点 和沸点,了解物态变化过程中 的吸热和放热现象。用物态变 化的知识说明自然界和生活中 的有关现象。了解与课标相同了解相同水循

2、环与水 资源用水的物态变化说明自然界中 的一些水循环现象。了解我国 和当地的水资源状况,有关心 环境和节约用水的意识了解与课标相同了解相同知识梳理一、温度和温度计1、 物质由一种状态向另一种状态的变化叫 。2、 温度:温度是表示物体的 的物理量,用字母 示。生活中,人们常用摄氏温标来表示温度,它的单位是摄氏度,用符号 示。物理学中规定:在1个标准大气压下,纯净的 度定为0C,水沸腾时的温度为100C .正常情况下,人的体温约为 ,读作。4、 温度计的原理:液体温度计的原理是液体的 。5、实验室温度计的使用:(一)使用规则:(1)使用前要观察温度计的 估计被测物体的温度是否在 内;(2)测量时温

3、度计的 被包围在被测物体内;(3)测量液体的温度时,温度计的玻璃泡应 在液体中,但不能与 和接触;(4)待温度计内夜柱的液面示数时再读数,读数时视线 要与液面。(二)实验室温度计的读数:(1)实验室温度计的分度值是 r; (2)看清温度计内的液面在0C以上还是以下。6体温计的使用:(一)体温计玻璃泡前面有一小段细弯管, 它的作用是让玻璃泡内的汞在温度 升高时 自动进入刻度直管内,但在温度降低时却 自动回到玻璃管的玻 璃泡内。因此,体温计在每一次测量前都要 使进入管内的汞回到玻璃泡内。(二)体温计的分度值是 ,量程是7、实验室用温度计读数时 (选填“能”、“不能”)离开被测物体;体温计读数时(选

4、填“能”、“不能”)离开人体二、物态变化(一)、熔化和凝固1、 熔化:物质由 变为 的过程。熔化要 热。(1)、晶体熔化:当晶体温度升高到一定值时开始熔化, 在熔化过程中尽管外界不断加热,但其温度熔化时的温度叫。熔化完后,温度才继续上升。冰的熔点是。(2)、非晶体熔化:在熔化过程中,外界不断加热,其温度会体(选填“有”、“没有”)熔点2、凝固:物质由 变到 。凝固时要1)、在坐标中大致画出晶体和非晶体的凝固图 像(2)、晶体凝固:晶体温度降低到一定温度开始 凝固,凝固时继续向外界放热,但温度 。凝固时的温度叫点。晶 体的熔点和凝固点(选填“相同”、“不相同”)凝固完后,温度才开始下降。(二)汽

5、化和液化1、汽化:物质由化到 。汽化有两种方式: 和。汽化要 热(1) 沸腾:沸腾是在 度下,液体的和同时发生的汽化现象。(2)在坐标中大致作出水沸腾的图像。当给水加热, 水的温度升高到一定温度, 水开始沸腾。沸腾时,外界继续给水加热,而温度不同液体沸腾时的温度不同。把沸腾时的温度叫(3)蒸发:只在液体 行。(4)影响液体蒸发的因素:液体的 高、液体的面 快,液体蒸发越快。則H上热。非晶发生的汽化现象。蒸发可以温度下进越大、液体表(5)在表中比较沸腾和蒸发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吸(放)热情况有无特疋温度发生位置有无气泡产生沸腾蒸发2、液化:物质由 变化到 叫液化。液化要 热(1) 液化方式:降低和强

6、(2)生活中的液化现象:烧开水时的“白气”冬天口中呼出的“白气”打开冰箱时的“白气”夏天冰棒周围的“白气”这些“白气”是 态,是由水蒸气 成。自然界中的液现象:雾、露、冬天窗玻璃 (选填“内”、“外”)的水雾,都是由水蒸气而成。(3)冰箱的制冷原理:冰箱通电后,压缩机将蒸发器内的制冷剂气体吸出,使其变成温度较高的气体;接着,该制冷剂气体在冰箱的冷凝器中液化,热量;然后,制冷剂液体经过毛细管进入蒸发皿,在蒸发皿中汽化而大量 冰箱内的热量,这样,冰箱内的温度就降低了。三、升华和凝华1、 升华:物质由 直接变化到 叫升华。升华要 热。升华实例:给碘加热,看见紫色的烟雾,这是 象;樟脑丸放一段时间自动

7、消失,是 象;舞台上的缕缕青烟是干冰 使水蒸气遇冷 致;白炽灯的钨丝用久了会变细,是钨丝发生了 象。2、 凝华:物质由 直接变化到 叫凝华。凝华要 热。凝华实例:在升华实验中,当停止加热后,烧瓶壁上会出现碘颗粒,这是碘 蒸汽 成;自然界的霜、雾淞、云中的小冰晶、冬天窗玻璃上的冰花,都是空气中的水蒸汽 成。典型例题1.下列使用温度计测液体的温度的操作,正确的是()2.用体温计测得甲的体温是38C ,若没有甩过,又用它去依次测量乙和丙的体温已知他们的实际体温是37.5 C和38.5 C ,那么两次测完后记下的数据是()A.37.5 C和 38.5 CB.38 C 和 38.5 CC.37.5 C和

8、 38.5 CD.38 C和 38E3.以下温度中,最接近25C的是(A、冰水混合物的温度B)、健康成年人的温度C、让人感觉温暖而舒适的温度D 、1个标准大气压下,水沸腾时的温度4. 如图所示是某种物质发生物态变化过程中温度一时间图像。该物态变化过程可能是()A.水的凝固过程C.玻璃的凝固过程B. 海波的凝固过程D.蜡的凝固过程5. 如图所示的各种自然现象中,属于熔化的是()春天里冰雪夏天的早晨花深秋的早晨 初务的早晨 消融草上有露水大零弥漫霜打枝头ABCD6. 图中,水的三态之间转化过程所对应的物态变化名称,标注都正确的是()7. 下列关于物态变化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 春天,河里冰雪消

9、融,是升华现象B. 夏天,冰棍儿周围的“白气”是汽化现象C. 秋天,早晨花草上出现的小露珠是熔化现象D. 冬天,温暖的车内窗玻璃变模糊,是车内水蒸气的液化现象8. 根据下表所提供的数据,在标准大气压下,以下判断正确的是()物质熔点/ C沸点/C酒精-11778水银-39357铅3281 740A.80 C的酒精是液态B. 气温接近-50 C时,应选用水银作温度计的测温液体C. -39 C的水银吸热,温度可能不变D. 铅的凝固点是-328 C9. 标准大气压下,在盛水的大烧杯A内放着盛有80E 热水的大试管B,如图所示,当对大烧杯内的水加热时, 烧杯内的水很快就烧开,若继续加热,试管B内的水将

10、()A. 到100C就沸腾B. 到100C不能沸腾C. 管内水温保持80r不变D. 无法确定 二、填空题9.游泳时,在水里不觉得冷,上了岸觉得冷,这是因为水 吸收热量10. 现在市场热销的空调扇,与秦王建造的阿房宫相似,盛夏来临时,空调扇的盒子中装入冰块,这样房间的温度就会下降,这是利用冰块熔化时要热。室外的 气温高达35C,而冰块尚未完全熔化时,冰盒内的温度为C。(1标准大气压下)11. 寒冬,坐满人的汽车门窗紧闭,水蒸气液化成小水珠附着在玻璃车窗 侧,使玻璃变模糊,水蒸气变成水珠会 热量。12. 如图甲所示,在液体的表面上,某些能量较大的分子能克服液体内其他分子的 束缚而“飞离”液体表面,

11、这就是。如图乙所示,在液体内部,有一些分子由于获得足够的能量,摆脱其他分子的束缚,进入液体内部的小气泡中。从而使小气泡逐渐变大并上升到液面,气泡破裂,其中的水蒸气“飞”到空气中,这就是(选填汽化的两种方式中的一种)甲乙巩固练习1、下列自然现象与所对应的物态变化关系正确的是()A、初春的早晨,大雾弥漫一一液化B炎热的夏天,积水干涸一一升华c、深冬的早晨,“雾淞”晶莹一一凝固D寒冷的冬天,滴水成冰一一凝华2、关于蒸发和沸腾,下列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蒸发可以在任何温度下进行,沸腾必须在一定温度下进行E、蒸发不需要吸热,沸腾需要吸热C、蒸发是液体表面汽化的现象,沸腾则是在液体内部进行的汽化 现象D

12、、蒸发是缓慢的汽化现象,沸腾是剧烈的汽化现象3、下列物态变化的过程中,吸收热量的是()(1) 春天,冰雪融化(2)夏天,从冰箱里面拿出来的饮料“出汗”秋天,清晨出现的雾冬天,早晨在太阳照射下,草地上的霜消失A.(1) (2)B.(1) (4) C.(2)(3) D.(4)4、 关于物质的比热容,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质量大的物质比热容一定大B. 密度大的物质比热容一定大C. 温度高的物质比热容一定大D. 各种物质都有自己的比热容,比热容是物质的一种特性 5、用体温计测得甲的体温为 37.50 C,若没有甩过,又用它依次去量乙和丙的体温,已知它们的实际体温为36.90 C和38.60 C,

13、那么两次测温后下列数据正确的是()A.36.90 C和 38.60 C; B.37.50 C和 38.60 C;C.36.90 C和 37.50 C ;D.37.50 C和 37.50 CA.冰雪遇暖消融B.水烧开时冒出“白汽”C.草叶上形成“白霜”D.用干手器将手烘干7所示。H77、将装有酒精的金属管固定在桌子上,并用塞子塞紧。快速来回拉动绕在 管上的绳子,过一会儿塞子跳起来,如图 则()A .拉动绳子过程,金属管温度升高,内能增加B .拉动绳子过程,管内酒精温度升高,蒸发减慢C.塞子跳起时,管内气体温度升高,内能增加D .塞子跳起时,管内气体内能全部转化为塞子的机械能8. 如图甲所示是小敏

14、同学在做“探究水的沸腾”实验时的装置 ,从85C开始,每 隔1 min记录一次温度计的示数,直到水沸腾一段时间为止。甲乙(1) 实验中小敏发现温度计示数上升较慢,为了使温度计示数上升得快些,她应该。 如图乙所示是1 min时的温度计示数,则此时烧杯中水的温度为 _ C。 小敏的实验记录数据如下表:时间/min0123456温度/ C859197999999分析表中数据可知,小敏 min时的记录数据明显有误(4)水沸腾后,从杯口冒出的“白气”是 U 选填“水蒸气”或“小水珠” )o9. 如图所示是小明同学设计的一个气体温度计的示意图。瓶中装的是气体,瓶塞(1) 这个温度计是根据气体的 来测量温度

15、的。(2) 将此装置放在室内,温度升高时液柱向_L选填“左”或“右”)移动。(3) 若放到冰水混合物中,液柱处的刻度应标 C。10. 如图是某种物质熔化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根据这个图像,你能获得的合理信息有:信息信息二:或形成的(填物态变化名称)。地球拥有大量的水,但人类还会面临“水荒”,从水资源的现状和使用来分析,这是由于_L写出一条)。11. 用如图所示装置探究萘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请回答下列问题:甲(1) 将装有萘的试管放入水中加热,而不是用酒精灯直接对试管加热,这样做是为了(2) 除图甲所示实验器材外,还需要的实验器材有火柴和 。 萘加热一段时间后,可看到烧杯中有“白气”冒出,“

16、白气”是 L选填序号)。A.水蒸气B.小水珠(4) 图乙是萘熔化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从开始熔化到完全熔化,大约持续了min。12. 下表列出了几种物质在一个标准大气压下的熔点和沸点,根据表中数据回答:物质水银酒精甲苯萘熔点/ C-39-117-9580.5沸点/C35778111218.若要测量萘的熔点,温度计的玻璃泡里应选作测温物质;若要测量固态甲苯+i:的温度,温度计的玻璃泡里应选作测温物质;若要测量标准大气压下沸水的+1温度,温度计的玻璃泡里不能选 _作测温物质。:13、用如图21 (甲)所示的装置做“探究冰的熔化特点”的实验(1)I1+:装有碎冰的烧杯直接放置在空气中,不用酒精灯加

17、热。这样做,不但+!能使烧杯均匀受热,而且冰的温度升高较 (选填“快”或+J “慢”),便于记录各个时刻的温度。为了使烧杯内各部分受热均匀,!中i 还需要进行的操作是 。+(2)实验中,应始终注意观察烧杯中冰的_变化,并每+:隔0.5min记录一次温度计的示数,其中,由图21(乙)可读出第1min+I时温度计的示数是C。+I+1(3)根据下表数据,在图21 (丙)中画出这段时间内冰的温度随时1 tj1 y ri % i o6可1. s22. BL-G. !-2O.Jll 曲I.M牛 E .居i (4)由图像可以看出,冰在熔化过程中温度。(选填“变+I+i化”或“不变”)小凡同学在做“观察水的沸

18、腾”实验中:(1) 他的操作如图甲所示其中错误之处是(2) 纠正错误后,水沸腾时温度计示数如图乙所示,为 C,说明此时气压(选填“V”、“”或“二”)1个标准大气压。(3) 观察水在沸腾过程中温度计示数的变化,可知水在沸腾过程中温度的特点是。(4) 本实验中,要缩短加热时间使水尽快沸腾。请写出两种可行的办法::。(5) 在探究结束后,四位同学分别交流展示了自己所绘制的水的温度和时间关系的曲线,如下图所示。其中能正确反映研究水沸腾过程中温度随时间变化关系的是()(6)在“探究水沸腾”的实验中,某实验小组观察到烧杯中有如图(a)、(b)所示的两种情景。你认为水沸腾时的情景应该是 图。14、为了比较水和煤油的吸热能力,小明设计了如下实验步骤:A .在两个同样的烧杯中,分别装入等体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