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路随堂练习与复习题库_第1页
电路随堂练习与复习题库_第2页
电路随堂练习与复习题库_第3页
电路随堂练习与复习题库_第4页
电路随堂练习与复习题库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1. (单选题)一个实际电源可以用电压源模型表示,也可以用电流源模型来表示。在这两种模型中,该实际电源的内阻应为()。A. 0 B.C.定值 D.不能确定参考答案:C2. (单选题)在图i-i所示电路中,已知电流一 ,则电流3为()j j. 1hj册A. 3A B. -3A C. 1A D. -1A参考答案:B3. (单选题) 在图1-2所示电路中,已知二。A、B两点间的电压卜讨为()1-2A. -6V B. 6V D. 18V参考答案:C4. (单选题) 图1-3所示电路中,理想电压源发岀的功率 P为() -A. 6W B. -6W C. 18W D. -18W参考答案:B5. (单选题)理

2、想电流源的外接电阻越大,则它的端电压()A.越高 B.越低 C.不变 D.不能确定参考答案:A6. (单选题) 图1-4所示电路中电流卜寸为()10 AA. 7A B. 3A C. -3A D. -7A参考答案:C)。7. (单选题) 在图1-5所示电路中,U、I的关系式正确的是(参考答案:C8. (单选题) 图1-6所示电路中,理想电流源发岀的功率P为( ) A. 12W B. -12W D. -30W参考答案:A9. (单选题)理想电压源的外接电阻越大,则流过理想电压源的电流()A.越大 B.越小 C.不变 D.不能确定参考答案:Bio.(单选题)在图1-7所示电路中,已知:心wy 电流鸟

3、:为()S11A. 1A B. 2A C. 3A D. 3A参考答案:C11.(单选题) 在图1-8所示电路中,U、I的关系式正确的是()12.(单选题) 在图1-9所示电路中,已知,则供出电功率的是()_pA. A (Zs-7)出B. 4& U C-(卜百)斑 D. 4 九)屬唧阳JS-2AA.电压源B.电流源C.电压源和电流源D.不能确定参考答案:B13.(单选题)非线性电阻元件的伏安特性是一条(A.通过电压一电流平面直角坐标原点的一条曲线)c5)C. Q参考答案:C参考答案:AA. 3 QB. 4 QD. 5 Q参考答案:Bc片山参考答案:C團 2-1C参考答案:A5.(单选题) 图2-

4、7所示电路中,A、B两端间的等效电阻 为()7.(单选题) 图2-10所示电路中,每个电阻R均为8Q,则等效电阻A. 1V , 1Q B. 2V , 3Q C. 3V , 1Q D. 1V , 3Q.3 Q B. 4 QC. 6 Q D. 8 Q路,则等效电流源的参数为()Ef叶0,卜A. (1 一龙吗 + &孑 叫 AQ+pM; C.D 卩 + #址1 卜丘:4.(单选题)4、图2-6所示一端口网络的输入电阻为()。分别为()。6.(单选题) 已知图2-8电路中的2。用图2-9所示的等效电流源代替图 2-8所示的电A1 Jg* JArip AI in8. (单选题) 图2-11所示电路的等效

5、电压源电路如图2-12所示。则图2-12中的住|和逍的值分别为()回注 A. 1V,1Q B. 2V , 3Q C. 3V , 1Q D. 1V , 3Q参考答案:A9. (单选题) 把图2-13所示的电路用图 2-14所示的等效电压源代替,则等效电压源的参数为()A. MH a. L1VC.U.巧-dV, J?OBinSmj参考答案:A10. (单选题) 用厶-Y等效变换法,求图 2-15中A、B端的等效电阻円血为()JAW3 -? V-. Ml44A. 6 Q B. 7 Q C. 9 Q D. 12 Q参考答案:B11. (单选题) 图2-16所示一端口网络的输入电阻丘比为()比(1-41

6、+ BC 舄亠(1-Q&ID -leC. 3 和 6 D. 5 和 5KCL和KVL方程数分别为()参考答案:A2. (单选题) 在图3-2所示电路中,如果每个元件作为一条支路处理,则独立的KCL和KVL方程数分别为()。畐:A. 3和5 B. 5 和6 C. 3 和6 D. 5 和5参考答案:B3. (单选题) 在图3-3所示电路中,如果把每个元件作为一条支路处理,则独立的KCL和KVL方程数分别为()。-A. 6 和 6 B. 4 和 5 C. 6 和 5 D. 4 和 6参考答案:A2. (单选题)关于叠加原理,以下描述正确的是()。A. 可以直接用叠加定理计算线性电阻电路的电压、电流、

7、功率B. 不可以直接用叠加定理计算线性电阻电路的功率C. 可以有条件地使用叠加定理计算非线性电阻电路的电压、电流、功率参考答案:B8.(单选题) 在图4-7所示电路中,已知:研】师/严釘R产m当耳单独作用时,6参考答案:B消耗电功率27W那么当i和|軽两个电源共同作用时,电阻消耗电功率为(A. 50W B. 3W C. 0W D. 75 W9.(单选题)已知图4-8中的 用图4-9所示的等效电流源代替图4-8所示的电路,该等效电流源的参数为()A. rt:A, JtrJO 3 4kA,CDJh血也tr.参考答案:C10.(单选题) 把图4-10所示的电路用图 4-11所示的等效电压源代替,该等

8、效电压源的参数为D . A-iiSO()4-12所示,则它的戴维宁等效电压源的参数和分别为()12.(单选题)某一有源二端线性网络如图4-13所示,它的戴维宁等效电压源如图4-14所示,参考答案:B11. (单选题)实验测得某有源二端线性网络在关联参考方向下的外特性曲线如图其中值为()八 1G2AA. 6V B. 4V C. 2V D. 1V参考答案:B13.(单选题)某一有源二端线性网络如图4-15所示,已知:- 一-该网络的戴维等效电压源如图4-16所示,其中值为()。参考答案:CLei- MA. 1V B. 2V C. 3V D. 4V14.(单选题) 图4-17所示为一有源二端线性网络

9、,它的戴维宁等效电压源的内阻钉为()。IS】ntu rlinT44?A. 3 Q参考答案:BB. 2 QD. 1 Q15.(单选题)实验测得某有源二端线性网络的开路电压为6 V,短路电流为2A。当外接电阻为3W时,其端电压 U为( )。A. 3V B. 2V C. D. 1V参考答案:A+113 ;-2A.图5-1 B.图5-2 C.图5-3 D.不能确定参考答案:B2.(单选题)运算放大器的电路模型如图5-4所示,在线性区、理想运放条件下,其虚断路是指()。参考答案:C3. (单选题)电路分别如图5-5、5-6、5-7所示,能够实现 巾二一旳运算关系的电路是()A.图5-5 B. 图5-6

10、C. 图5-7 D.不能确定053圖幻I厨X参考答案:A4.(单选题)电路分别如图5-8、5-9、5-10所示,满足电1 ( 2Q吗运算关系的是()。A.图5-8 B. 图5-9 C. 图5-10 D.不能确定fflM囤也寓沐*参考答案:B1.(单选题)电容器C的端电压从0升至U时,电容器吸收的电能为()。4 -CU2B 2CU2C D C173C参考答案:A2.(单选题) 图6-1所示电路中a、b端的等效电感为()刊: A. B. C. D.参考答案:C3.(单选题) 图6-2所示电路中a、b端的等效电容为()11 irh,图IdA. 9 FB. F C. 3 F D. 2 F参考答案:DA

11、 u LiB u=Li参考答案:D2HI屈35. (单选题) 图6-4所示电路中a、b端的等效电感为()。A. B. 5H C. 6H D. 10H 参考答案:D6. (单选题) 图6-5所示电路中a、b端的等效电容为()。17 5A. 14F B. 5F C. 2F D.参考答案:B7. (单选题)流过电感L的电流从I降至0时,电感L放岀的磁场能为()。D. -LI参考答案:D1 5F图6-6所示电路中a、b端的等效电容为()。.F B. F C. F D. F参考答案:A9.(单选题) 图6-7所示电路中a、b端的等效电感为(3!-7A.B. 12HC. 9H D. 4H参考答案:C1.

12、(单选题) 在图7-1所示电路中,开关S断开前已达稳定状态,在t=0瞬间将开关S断开,则-()。A. 2A B. -2A C. 1A D. 0A参考答案:B2. (单选题) R,L,C串联电路接入恒压源瞬间,三个元件上的电压.,.和电路中的电流i这四个量中,不能跃变的是()。A. if it和呪 B. ifj限和血 匚-毗,處和此 D. ;f限和肛参考答案:B3.(单选题)3、在图7-2所示电路中,开关S在t=0瞬间闭合,若心h = ;,V,则)。A. 1A B. C. 1/3A D. 1/4A参考答案:A4.(单选题)在换路瞬间,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电感电流、电容电压不能跃变B.电感

13、电流、电容电流不能跃变C.电感电压、电容电压不能跃变D.电感电压、电容电流不能跃变参考答案:A5.(单选题)在换路瞬间,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电阻电流必定跃变B.电容电压不能跃变C.电容电流不能跃变D.电感电压不能跃变参考答案:B6.(单选题)在图7-3所示电路中,开关S在t=0瞬间闭合,若心:.)二-,则国愆司()。iiA. -10V B. 10V C. 20VD. 0V参考答案:B7.(单选题) 图7-4所示电路在达到稳定状态后改变,则该电路()。A.因为换路后 C的稳态电压要发生变化,要产生过渡过程B. 因为换路后C的电压稳态值不发生变化,不产生过渡过程C. 因为有储能元件且发生换

14、路,要产生过渡过程D. 因为电路发生换路,要产生过渡过程参考答案:A8. (单选题) 在图7-5所示电路中,开关 S在t=0瞬间闭合,若心=5V,则術0A()。A. 5VB. 0V C.D. -5V参考答案:B1. (单选题) 将正弦电压訂丁施加于图8-1所示的电阻元件上,则通过 该元件的电流i =()。A 2coi3l4cA B 2s314(A C 2co5(314r -305A D 2c031+50&)A i j rt-O+ V 恥1参考答案:D2.(单选题)图8-2所示正弦交流电路中,电感元件的伏安关系的相量形式是(参考答案:C3. (单选题)如朝S3胡量圉折示的王弦电汪“施加于图8-4

15、斯示虜执益=皿的电感元件匕 则诵过该元杵帥电流相量二(CA B. 50Z120DA参考答案:CC 2Z -60A D 5Z120A8-5)。4. (单选题) 图8-5所示正弦交流电路中,电容元件的伏安关系相量形式是(A U=XZI B, UXZI C, U-iXci D. U = -XJB 3AXc-II)。)。参考答案:C通过该元件的电/ = C参考答案:AB 5750D 5ZJ2(rA参考答案:BA. 2ce1443 2 511314 C. 2gVB tisinCtyr-leVC. Sar/ryj-S.lVD. Ksinfoy-jti 9)V参考答案:B8.(单选题)nj-8T!B参考答案

16、:BJ;Z310 A当电压频率增加一倍而保持其有效值不变时,各电流有效值应变为(参考答案:CB tX:D I、梧前于匕,串联,其等效复阻抗 -,为9.(单选题) 在图9-2所示R, L, C并联正弦交流电路中,各支路电流有效值6.(单选题)复阻抗-4- = 4D剿力匸与趙国压的相位羌莖対10.(单选题) 在图9-3所示R, L,C串联正弦交流电路中,各电压表读数如图9-3所示,当电7.(单选题)4Q的电阻和3Q感抗串联,接到二八魚心:的电源上,则电感电压 为( )團】阳丞正茂交ift电踣中-| AJj=1OA7.=10A;2=5Ali=SABA.Vj-MOVVii-2O0-Vj:vB.V1=1

17、00V: = 200VCV1100Va-SBVVj=2O0VD.V=10DVVs = 3OVV)=5OVIMHc1流频率增大一倍而保持其有效值不变时,各电压表的读数应变为(参考答案:B别为和0二。若负载1为感性的,负载 2为容性的,则电路的总视在功率S为()。盒 5 Sj +:J(巩 + 旳)+ (0】+ 鸟c孕=賦匝产莎莎7D 阿正齐莎莎7参考答案:C12.(单选题)已知某负载无功功率。功率因数为,则其视在功率S为( )A. B. 3kVA C. 5kVA D. 4kVA参考答案:C1.(单选题) 如图10-1所示耦合电感元件的等效电感卜计为()。A. Qu A. 7H B. 9 H C.

18、13H D. 15 H参考答案:D2.(单选题)如图10-2所示电路中,耦合电感元件的等效感抗氐1为()。a. Bid 3参考答案:AA. QB. QD. 3 Q参考答案:A3.(单选题) 如图10-3所示电路中,耦合电感元件的等效电感K曲为()。.7H B. 11 H C. 13 H D . 15H4. (单选题) 如图10-4所示电路中,耦合电感元件的等效感抗1:-1为()。参考答案:B1. (单选题) 如图11-1所示电路处于谐振状态时,电流表A的读数应是()AOB 1C AAD 產+抠E1I-1参考答案:A2. (单选题)R,L, C并联电路发生谐振时,个别支路的电流有效值()超过电源

19、供给电路的电流有效值。A.可能 B. 不可能 C. 一定 D. 一定不参考答案:A3. (单选题)如图11-2所示电路为()滤波器。1A.高通 B. 低通 C. 带通 D. 带阻参考答案:C4. (单选题) 如图11-3所示电路处于谐振时,电压表V的读数应是()A 瓷-阮3C UD 0参考答案:D5. (单选题)在电源频率和电压保持不变的条件下,调节C使R L,C并联电路发生谐振,则该电路中总电流将()。A. 达到最大值 B.达到最小值C. 随C增加而增大 D. 随C增加而减小参考答案:B6. (单选题)如图11-4所示电路为()滤波器。FIJI-A.高通 B. 低通 C. 带通 D. 带阻参

20、考答案:B7.(单选题)某R L,C并联电路由正弦交流恒压源供电,用调频法或调谐振。这两种调节方法对谐振时电路总电流值的影响是()。L (或C)法使其发生A.无影响 B.使谐振电流增大C.使谐振电流减小D.不能确定参考答案:A8. (单选题) 如图11-5所示电路正处于谐振状态,闭合S后,电压表V的读数将().增大 B. 减小 C. 不变 D. 不能确定参考答案:A9.(单选题) 如图11-6所示正弦电路中,应一:一宀且电路处于谐振状态,则复阻抗Z为()。L t23*2.*)nB.匚_斗弓说 D. - +5*Q参考答案:AA. 723OV B.cD. Q 业 0V参考答案:D1. (单选题)某

21、周期为的非正弦电流,其5次谐波频率恥|为()。2.(单选题)已知电流 _”- 一当它通过线性电阻时消耗的功率P为()。A. 845W B. 545W C. 325W D. 35W参考答案:B3.(单选题) 若图13-1中电流的有效值为I,则图13-2中电流的有效值为()。f mAF.d1 #J la图IJ ri 口 口ms参考答案:A4.(单选题) 某非正弦周期电流电路的电压为u = 120 + 10072 sin 戯十30 JI 血(弓少 +30号,电流i = 13.9 + 102 sin(y/ + 30ff) +17372 sim-SO0) A,则其三次谐波的功率凸 为()。A. B. 4

22、5W C. D. 90W参考答案:A5.(单选题) 图13-3所示电路中,电流、匚.:】: 一I,则匹电阻两端电压丨姒I的有效值为()Ar -jTiv B. -5ov: JD.a I3-*A. 10Hz B. 250Hz C. 50Hz D. 200Hz 参考答案:B参考答案:A1. (单选题)对任何一个线性无源二端口,只要()独立的参数就足以表征它的性能。A. 一个 B.二个 C.三个 D.四个参考答案:C2. (单选题)如图16-1所示理想变压器可看作一个二端口网络,它的传输参数矩阵T为( )。-30B.7于3Q0- 01 10 f 1*2rH 16-1参考答案:D模拟试题、单项选择题(每

23、题 2分,共50分)1、在图1-1所示电路中,已知 Us=12V, Is=2a。A B两点间的电压 Uab为()(A) -18V(B) 18V(C) -6V( D)+6V2、电路如图1-2所示,Us=2V, ls=2A。则以下关于电压源和电流源的正确描述是(A)电压源发出功率、电流源吸收功率(B)电压源吸收功率、电流源发出功率(C)电压源和电流源均吸收功率(D)电压源和电流源均发出功率3、图1-3所示电路中,电压Uab为((A) 12V(B) -12V( C) 0(D) 6V4、图1-4所示电路中,对负载电阻Rl而言,点划线框中的电路若用一个等效电源代替,则该等效电源是()(A)电压源(B)理

24、想电压源(C电流源(D)理想电流源5、理想电压源和理想电流源间(A)有等效变换关系(C)有条件下的等效变换关系)。(B)没有等效变换关系(D不能确定等效变换关系不能跃变的是()。(A) i,uL 和 uC(B) i,uR和 uCi , uR和 uL6、R, L, C串联电路接入恒压源瞬间,三个元件上的电压uR, uL,uC和电路中的电流i这四个量中,(C uL, uR和 uC( D)7、在图1-5所示电路中,当1 S1单独作用时,电阻R中的电流Il=1A,那么当IS1和Is2共同作用时,1 L应是()。(A) 2A(B) 1A(C(D)8某一有源二端线性网络如图()。(D) 1V(0 2V4V1-6所示,它的戴维宁等效电压源如图1-7所示,其中US值为9、图1-8所示电路中,对负载电阻 RL而言,点划线框中的电路可用一个等效电源代替,该等效电源是()。(A)理想电压源(B)理想电流源(C)电压源(D)电流源10、 在图1-9所示电路中,已知:US=15V, Is=5A,R=3W。当US单独作用时,Ri上消耗电功率27W 那 么当US和Is两个电源共同作用时,电阻R1消耗电功率为()。11、已知图1-10中的US= 2V用图1-11所示的等效电流源代替图 参数为()。(A) Is=1A, R=2W(B) Is=1A, R=1WR=2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