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运自卸车上装PPT_第1页
大运自卸车上装PPT_第2页
大运自卸车上装PPT_第3页
大运自卸车上装PPT_第4页
大运自卸车上装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自卸车上装知识 编写人编写人:郭郭 亮亮 目录目录 目录目录 目录目录 一、自卸车概述一、自卸车概述 二、自卸车上装主要结构及特点介绍二、自卸车上装主要结构及特点介绍 三、液压举升系统操作规范三、液压举升系统操作规范 四、常见故障排除方法及部分问答四、常见故障排除方法及部分问答 目录目录 1.11.1 自卸车定义自卸车定义: 自卸汽车是利用本车发动机动力驱动液压举升机构,将其货箱倾斜一定 角度卸货,并依靠车厢自重使其复位的专用汽车。上装主要由:货箱、副 车架、举升装置组成。 概概 述述 1.2 1.2 自卸车的分类自卸车的分类 按其用途分: 1)非公路运输用的重型和超重型(装载质量在20t以上

2、)自卸汽车。主要承 担大型矿山、水利工地等运输任务,通常是与挖掘机配套使用,这类汽车 也称为矿用自卸汽车。它的长、宽、高以及轴荷等不受公路法规的限制, 但它只能在矿山、工地上使用。 2)公路运输用的重型(装载质量在820t)普通自卸汽车。它主要承担砂石 、泥土、煤炭等松散货物运输,通常是与装载机配套使用。 3)某些自卸汽车是针对专门用途设计的,故又称专用自卸车。如:摆臂式自 装卸汽车、自装卸垃圾汽车等。 二、自卸车上装主要结构及特点介绍二、自卸车上装主要结构及特点介绍 2.1 2.1 自卸车前顶部件介绍自卸车前顶部件介绍 液压缸总成液压缸总成 前板总成前板总成 边板总成边板总成 底板总成底板总

3、成 副车架总成副车架总成 后栏板铰链后栏板铰链 11前板前板 22左右边板左右边板 33后板后板 44底板底板 车厢是用于装载和倾卸货物。它一般是由前板、左右边板、后板和底 板组成。针对客户个性需求,可分别或全部采用前厢加强、后厢加强、后 厢全部满焊、车厢全部满焊,使车辆适用性更强,真正适应不同运输环境 和不同货物的运输。 2.2 2.2 车厢的结构型式车厢的结构型式 货箱底板焊接导流板,以利于提高卸货便利性,同时增加了底板货箱底板焊接导流板,以利于提高卸货便利性,同时增加了底板 和边板连接强度和边板连接强度 。 主纵梁腹纵梁 中横梁 后翻转支撑梁边横梁 2.3 2.3 自卸车底板结构自卸车底

4、板结构 前顶:四纵梁结构前顶:四纵梁结构 稳定器横梁 采用四 纵梁有 效提高 车厢的 强度, 增大车 厢的耐 冲击性, 主要适 应路况 较差、 超载较 严重的 运输环 境。 翻转轴:加宽座 稳定架 平衡架 副车架纵梁:矩形 2.4 2.4 副车架结构副车架结构 副车架前端左右设计v字形有效减轻应力集中现象,车辆承载后对 车架起到很大的保护 2.5 2.5 轮胎固定方式轮胎固定方式 前悬式平吊式斜背式 2.6 2.6 自卸车开门方式自卸车开门方式 五开门式 后开门式 三开门式 为防止在运输较细货物时,从门缝处漏泻(例如:煤粉、铁粉等货物), 我司全部采用在货箱后门板三面焊接铁条,有效防止后门板与

5、货箱连接不严 造成货物抛洒,提高其实用性与密封性。并在后门处增加稳定性装置,防止 车辆在运行中后门摆动造成货物损失。 2.7 2.7 双铰接挂钩座:双铰接挂钩座: 此种结构大多在长车厢上使用,有效防止车厢举升时,避免后厢与 地面碰撞,造成后厢损坏,最大限度开启后厢门。自卸汽车的后悬是指 自卸汽车的最后端到自卸车最后轴之间的距离。后悬不宜过长,否则会 造成:离去角过小,举升到最大角度时,后箱板与地面干涉。 使用实例 外形图 2.8 2.8 后厢锁紧机构后厢锁紧机构 铁链式开合机构 采用贯通式翻转轴及加宽型的后翻转座增加了车辆运行的安全,增 大举升时的平稳性。 2 2.9 .9 防护栏防护栏 后下

6、部防护装置 :能有效地防 止轿车,摩托车等车辆从车后 下方嵌入的装置。 侧面防护装置 :能防止行人 ,骑摩托车和自行车者从车辆 侧面卷入轮下的装置。 三、液压举升操作规范三、液压举升操作规范 3.1 液压系统零部件液压系统零部件 前置顶油缸 液压油泵 慢降气控分配阀 液压油箱 手动气阀 限位气阀 3.2 3.2 前置顶式举升机构特点(前置顶式举升机构特点(fcfc式)式) 优 势: 1、油缸受力系数较小,系统压力较低, 液压件故障较少,维修费用少; 2、结构受其他因素影响较小,工艺性 好,承载面较低,整车的稳定性较好; 3、车厢长度受举升机构制约较小,整 车的超载性较强。 局限性: 1、油缸级

7、数较多、行程较大,故成本 较高,举升时间较长,即效率稍低; 2、车厢较长时,左右稳定性较差。 正常举升结构正常举升结构内凹式举升结构内凹式举升结构 一般前顶自卸车设计为正常举升结构,但有些车型因受整车外形尺寸一般前顶自卸车设计为正常举升结构,但有些车型因受整车外形尺寸 限制,若不做成内凹式举升结构会造成轴荷分配不合理,车辆稳定性差、限制,若不做成内凹式举升结构会造成轴荷分配不合理,车辆稳定性差、 容易翻车容易翻车。 3.3 3.3 举升报警装置举升报警装置 为提醒司机由于误操作或取力装置意外闭合带来的车厢瞬时举升,适时 采取措施避免举升的车厢挂断电线电缆或撞击涵洞桥梁等,带来一些不必要 的损失

8、甚至伤亡等。 装在驾驶室内的报警器装在车架上的感应开关 液压系统工作原理:液压系统工作原理: 1 1、取力开关接通后,当举升开、取力开关接通后,当举升开 关处于举升位置时,分配阀与油关处于举升位置时,分配阀与油 缸上、下腔连通的阀门开启,分缸上、下腔连通的阀门开启,分 配阀内高低压腔间阀门关闭,贮配阀内高低压腔间阀门关闭,贮 油箱内液压油经油泵流入分配阀油箱内液压油经油泵流入分配阀 高压腔,再进入油缸下腔,推到高压腔,再进入油缸下腔,推到 油缸活塞,油缸上腔内油则经分油缸活塞,油缸上腔内油则经分 配阀低压腔流回贮油箱,此时车配阀低压腔流回贮油箱,此时车 箱升起。箱升起。 2 2、当举升开关处于

9、中间位置时,、当举升开关处于中间位置时, 分配阀与油缸上、下腔连通的阀分配阀与油缸上、下腔连通的阀 门关闭,分配阀内高低压腔间阀门关闭,分配阀内高低压腔间阀 门则打开,贮油箱内液压油经油门则打开,贮油箱内液压油经油 泵流入分配阀高压腔,再经由配泵流入分配阀高压腔,再经由配 阀低压腔流回贮油箱,此时车箱阀低压腔流回贮油箱,此时车箱 处于中停位置,可停在任意位置。处于中停位置,可停在任意位置。 3 3、当举升开关处于下降位置时,、当举升开关处于下降位置时, 分配阀与油缸上、下腔连通的阀分配阀与油缸上、下腔连通的阀 门均开启,分配阀内高低压腔间门均开启,分配阀内高低压腔间 阀门也打开,贮油箱内液压油

10、经阀门也打开,贮油箱内液压油经 油泵流入分配阀高压腔,再经由油泵流入分配阀高压腔,再经由 配阀低压腔流回贮油箱。油缸下配阀低压腔流回贮油箱。油缸下 腔内液压油则在车箱重压下经分腔内液压油则在车箱重压下经分 配阀高压腔流入低压腔再流回贮配阀高压腔流入低压腔再流回贮 油箱,此时车箱开始下降。油箱,此时车箱开始下降。 3.4 3.4 液压原理图液压原理图 3.5 3.5 液压举升系统操作液压举升系统操作 1、打开后门手动锁钩。 2、启动发动机,使气压达到系统工作压力。 3、踏下离合器踏板(10秒)。 4、打开取力器开关,把手动操作阀转到举升位置。 5、松开离合器踏板,液压泵开始工作,货厢开始举升,当

11、货厢举升到 设定高度,限位阀自动打开,这时货厢停止在最大举升高度。 6、踏下离合器踏板(10秒)。 7、关上取力器开关,油泵停止工作。 8、松开离合器踏板。 9、货物被卸下后,把手动操作阀转到“下降”的位置,货厢靠自重复位。 10、货箱回落到自然位置后,将手动操纵阀手柄放置到“中停”位置。 3.6 3.6 自卸车使用常见禁止事项:自卸车使用常见禁止事项: 禁止重车时不开后门边钩进行举升。(造成整车翻车) 禁止举升卸料状态下行驶。(造成整车翻车) 禁止没有关上取力器开关前转动手动操作阀。(造成液压泵和液压管炸裂) 禁止限位阀打开后不关停取力器,货厢还在抖动。(造成把限位阀压坏) 禁止举升时发动机

12、转速超过2000转。(造成加大液压机件磨损使其寿命缩短) 禁止在底盘取力器打开状态时,将手动操纵阀放在举升和下降位置时行驶车 辆。(造成货箱自动举升) 举升警示标帜举升警示标帜边钩警示标帜边钩警示标帜 序号故障名称原因分析排除方法 1货厢不能举升 1、油箱加油量不足按规定加油 2、齿轮泵泄漏太大调整或更换油泵 3、液压系统漏油找出漏油部位,消除后,将油加足 4、取力器没有啮合检查操纵气室是否漏气而失灵,检查并调整挂档轴,行 程控制螺钉及气室连接叉螺母 5、换向阀不能关闭检查或调整阀芯是否卡住或不能复位 2 货厢举升时有窜 动现象或举升太 慢 1、液压系统有空气将放气螺栓放开,将气排尽 2、换向

13、阀关闭不严调整换向阀顶杆 3、油泵轻度泄漏检修或换泵 3 货厢不能举升到 最大角 1、油箱加油不足按规定加油 2、换向阀关闭不严调整换向阀顶杆 4 货厢不能下降 (气控) 1、换向阀操纵气室失灵不能将阀打开检查是否漏气,更换密封圈 2、换向阀阀芯不严调整换向阀顶杆 3、手动换向阀失灵,手动阀芯、手动阀芯 不密封,回油不畅、堵塞 检查手动阀芯密封性,油路是否有杂质堵塞,油管折弯 5货厢自动下降 1、换向阀关闭不严调整换向阀顶杆 2、油泵出油口上的止回阀失灵检查或研磨阀体与钢球的密封面塔型弹簧能否顶紧钢球 四、常见故障及排除方法四、常见故障及排除方法 1、举升后为何会停不住? 答:因为油缸筒与活塞

14、之间有一定的泄漏量,所以车箱有轻微的下降是正 常现象,按中华人民共和国机械工业部自卸汽车技术条件标准规定,车箱 在超载10%的状态下,分别举升10和20时,停留5分钟,车箱自降量不 超过3均为合格。如下降太快,一般为分配阀有问题, 2、为何举升慢? 答:举升最大位置不超过20秒均为正常现象,过分超载时,举升或相应变慢, 正常情况下,如举升超过20秒,可能是液压油中有杂质,亦或油泵进油管 老化、变软、被吸瘪。 部分问答部分问答 3、液压油为何牌号?何时更换? 答:一般情况下液压油为hl、hv32号液压油,严寒地区工作时采用hr32号油 (gb7631.2)。油的更换:新车在举升300次后需要全部

15、更换,以后按地区、季节换 油,一般以4、10月份换油较为合适。 5、高压油管为何易爆 答:主要原因是超载过度,系统压力过高所致。 6、哪些部件维修站不能随便调整、更换? 答:相同型号和安装尺寸的零件均可更换,但转阀总成、分配阀总成等控制系统压力的 零部件不要轻易调整。 7、液压系统为何会啸叫? 答:在有转阀总成的车上,当超载过量时,系统压力过高,转阀内安全阀开启,而导致 有尖锐的啸叫声产生,其它声音一般为油泵在超负荷状态下工作产生,此时应注意 减载。 8、用户在使用中应注意哪些问题? 答:(1)新车在举升900次以内,不要超载; (2)液压系统应及时换油; (3)高压软管每两年必须更换,所有管

16、路应定期检查,发现有破损、老化 等现象应及时更换; (4)所有运动部位应及时润滑; (5)车箱没有落下时,严禁行驶; (6)严禁在左右不平的路面上举升。 (7)车箱举升后,如安全支架未支起,不得进入车箱底下。 9、服务站在维修中应注意哪些问题? 答:(1)不要随便调整; (2)维修时应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3)对一些因超载造成的脱焊,应将脱焊部件及相关的有变形的零部件校 正后再予以焊接。 (4)注意安全,车箱举起后要注意将安全支架支起。 10、自卸车不举升? 答:自卸车不举升应对以下部件进行排查。 排查取力器。先看与油泵连接的传动轴是否转动,如果不转,说明取力器这部分 有问题(取力器的电磁阀或

17、取力器本身有问题);如果转动,说明取力器没 问题,应进一步往下排查。 排查油泵。a、油泵旋向是否正确。伸出左手,大拇指正对油泵花键,与其余手 指的旋向相同,则为左旋泵,反之为右旋泵。b、油泵是否损坏。油泵磨损, 会造成油泵的高低压腔连通,无法泵油。 排查分配阀。a、分配阀上的气管是否有气。按下举升、下降开关,分配阀上的 两根气管是否有气。如果没气,说明控制举升下降的电磁阀出现故障,应更 换电磁阀。b、分配阀是否损坏。 11、车箱的举升速度是否可调,自动下降较快是否为一种故障? 答:举升速度不可调。下降太快是一种故障现象。 12、举升系统是否有电路系统,有几个元件,各起什么作用? 答:有。各有一

18、个电磁气阀控制取力,一个电磁气阀控制车箱举升,一个电磁气 阀控制下降。 13、液压举升系统有哪些重要液压元件,各起何作用? 答:油泵供油;单向阀控制油的流向;分配阀(转阀)控制车 箱的举升与下降;油缸产生推力。 14、举升系统有哪些润滑点? 答:油缸支座左右各有一个,三角臂两侧共六个,拉杆支座左右各一个,车 箱翻转轴左右各一个。 15、液压部分加多少油,怎样检查与判断,储油喷油是何原因? 答:油以液压油淹没标尺下刻度为准。油箱喷油是因为液压油加得太多。 16、如何解决举升过程中的爬升问题? 答:有时在车厢举升过程中,会出现爬升现象。这种现象的出现多半是由于液 压系统中进气,油缸中充满了油气混合物造成的。 17、油泵有哪些参数? 答:油泵的额定转速、排量ml/r、系统压力。 18、 齿轮泵为何有“打齿”现象?如何排除? 答:有时当取力器取力后,齿轮泵发出急促的“咔、咔”声,这多半 是由于油泵进油量不足造成的。新车出现这种现象,可能是油泵进油管太 细或进油管被吸瘪造成的,应加粗进油管,采用强度硬度高(油管里带钢 丝)的进油管;用过一段时间的自卸车,就可能是进油管老化被吸瘪,或 储油箱出油口的滤网被堵塞,造成进油不畅。如果所有可能均已排除,那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