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七年级下册历史《期中考试题》带答案_第1页
部编版七年级下册历史《期中考试题》带答案_第2页
部编版七年级下册历史《期中考试题》带答案_第3页
部编版七年级下册历史《期中考试题》带答案_第4页
部编版七年级下册历史《期中考试题》带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优选期中测试卷部 编 版 历 史 七 年 级 下 学 期期 中 测 试 卷学校_ 班级_ 姓名_ 成绩_选择题(共25小题,50分)下列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选项的英文字母代号涂写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 1阅读下表材料,可以比较出长城和大运河的共同点( )a抵御了匈奴侵扰b削弱诸侯国势力c促进了南北交流d有利于巩固统一2元和郡县图志记载的长江与南北运河的通舟盛况:“自扬、益、湘南至交、广、闽中等洲,公家漕运,私行商旅,舳舻相继。 隋氏作之虽劳,后世实受其利焉。 ”文中没有提及的是a大运河促进了南北交通的发展b当时老百姓承担了沉重的劳役c大运河是古代世界最长的

2、运河d大运河为后代作出了巨大贡献3制度创新是历史发展的动力之一。 下列各项对如图所示的表述,正确的是()a由分封制逐步发展而来b三省既有分工又有合作c唐朝首创这一制度d中央集权达到顶峰4“开元初,四方丰稔(丰收),城镇商铺林立,客商如云”“齐纨鲁缟车班班”,材料中直接反映了a唐太宗时农业发展b唐玄宗时政治清明c唐玄宗时经济繁荣d唐太宗时商业活跃5唐玄宗统治前期,唐朝进入了全盛时期,如果你生活在当时,可以看到()各种肤色的外国人在长安城内经商农民用曲辕犁在农田里耕地农民在长安的坊里出售农产品筒车不分昼夜地灌溉农田abcd6创新是一个民族发展的灵魂,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拥有了不少创造发明。 下图是唐

3、朝时期改进和创制的两种工具,它们是()曲辕犁直辕犁水排筒车翻车abcd7有容乃大是唐朝超越前朝的特有文化气派。 以下能体现唐朝“有容乃大”的是()新罗留学生到唐朝学习日本多次派出使者来唐朝学习鉴真东渡日本传播中华文化玄奘到天竺学习佛学abcd8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期间,日本在支援湖北高校捐赠物的包装箱上附了一句“山川异域,风月同天”,此诗句出自唐玄宗时期日本长屋亲王绣袈裟衣缘。 当时唐朝一位高僧有感于长屋亲王的一片赤诚,毅然东渡日本,弘扬佛法,传大唐文化。 这位高僧是( )a阿倍仲麻吕b崔致远c玄奘d鉴真9下表说明五代时期延续了( )五代开国君主登基前身份后梁朱温宣武节度使后唐李存勖河东节度使后晋

4、石敬瑭河东节度使后汉刘知远河东节度使后周郭威邺城留守a北方稳定的政局b藩镇割据的局面c民族政权的并立d阶级矛盾的尖锐10下列关于五代十国的说法正确的有( )“五代”都在北方黄河流域 “十国”都在南方地区开国君主都是掌握兵权的武将 北方地区政局相对稳定abcd11宋代134位宰相,123人科举出身,他们中多为学者型官员。 如范仲淹、司马光、王安石、苏轼、苏洵、欧阳修、柳永、张载、沈括等。 这表明当时( )a进士科仍然是当时最为重要的科目b科举制度提升了学术研究的水平c人才选拔真正做到了公平、公正d科举制度造就了高素质的文官群体12秦始皇“废分封,设郡县”;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孝文帝推行

5、汉化措施;隋文帝通过考试选拔人才;宋太祖实行重文轻武的政策。 以上帝王这样做的共同目的是( )a保证国家长治久安b严密控制知识分子c推进政治经济改革d杜绝官员贪污腐败13“尽管澶渊之盟常给人以城下之盟的印象,但基本内容还是平等的,北宋并没有丢太大的面子。 且和平实现以后,北宋还能从双方贸易中获得大量盈余,辽朝亦可借此获得其必需物品,因而对双方都是划算的。 ”材料主要说明“澶渊之盟”( )a是一个完全平等的盟约b使宋辽出现了和平交流的局面c加重了北宋人民的负担d完全消除了宋辽间的民族隔阂14下图是有关民族政权并立存在的示意图,其正确的演变顺序是abcd15对以下大事年表解读正确的是a各民族政权始

6、终处于战争状态b各民族政权并立与力量消长c北宋政权存在不超过一百年d辽与南宋维持相对和平的局面16下列政权建立的先后顺序是( )abcd171987年在广东阳江海域发现一艘南宋初期从事远洋贸易的木质古船(“南海1号”),船上现已出水数千件德化窑、景德镇等著名窑口的精美瓷器,其中许多具有浓郁的异域风情。 这些瓷器的面世,充分体现了( )a陆上丝绸之路发达b贡赐贸易兴盛c中外交流频繁d宋代造船业发达18观察下面三幅图片,给它们拟一个主题,最恰当的是a宋朝的经济发展b宋朝农业的发展c宋朝先进的手工业d宋朝商业贸易的繁荣19单元复习课上,历史老师用ppt展示了如图图片。 请判断这一单元的阶段特征是a早

7、期国家的产生与社会变革b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c繁荣与开放的时代d民族关系发展和社会变化20下图对应的朝代是a汉朝b元朝c明朝d清朝21从图1到图2的转变反映了宋元时期的社会发展特征是( )a统一多民族国家初步建立b国家由分裂走向统一c经济繁荣与对外开放d民族和睦与科技发达22下列四幅疆域图,按朝代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abcd23把握历史发展的阶段特征是学习历史的基本要求。 下面是张华整理的学习笔记,其所述史实反映的阶段特征是宋军在澶州打退辽军,签订“澶渊之盟”岳飞率领“岳家军”在郎城大败金军主力元朝时期,形成一个新的民族回族这一时期,科学技术取得突出成就a早期国家与社会变革b民族关系发展和社会变

8、化c繁荣与开放的时代d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24黄仁宇认为:迄至武则天御驾归西之日,她的帝国没有面临到任何真实的危机。 也有学者认为:武则天的统治起到承前启后的枢纽作用,史称“武周之治”。 这些评价主要是依据她a在位期间政治经济发展b稳定朝政打击守旧势力c开创殿试选拔优秀人才d是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25在美国学者麦克哈特影响人类历史进程的 100 名人排行榜一书中,隋文帝位列其中。 下列属于隋文帝功绩的是( )a正式确立了科举制b开创了“开元盛世”c开通纵贯南北的大运河d结束了长期分裂的局面非选择题(共4小题,50分) 26 (18分) 材料一 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 稻米流脂粟米

9、白,公私仓禀俱丰实。 九州道路无豺狼,远行不劳吉日出。 唐杜甫忆昔(1)材料一中的唐诗,描写了唐朝开元时期繁荣富庶、天下太平的盛世景象,当时的统治者是谁?(2分)材料二: 复旦大学钱文忠教授在讲述唐朝对外关系时说:“一个伟大僧人西行取经的传奇故事,一条由信念、坚持和智慧浇铸而成的求知之路,一个民族胸襟开放、海纳百川的真实写照。 ”材料三: 图片两幅(2)材料二的“伟大僧人”是谁?材料三中的两个人物,哪一个是他?他的一生与佛学密不可分,他“求知”的最高佛学学府和为后世留下的研究中外交流史的珍贵文献分别是什么?(4分)(3)材料三的两幅图片,反映的历史事件的名称分别是什么?(4分)材料四 中国被称

10、为“诗的国度”,而诗之盛者莫过于唐。 清代康熙年间编定的全唐诗收录的诗作就有48000多首。 唐诗内容既涉及政治、经济、宗教,又涉及亲情、友谊、怀古、山水、田园;作者中既有帝王将相,也有贩夫走卒还有外国人。 改编自仪平策中国审美文化史(4)根据材料四写出“诗仙”、“诗圣”(2分)材料五 唐朝允许不同民族、不同国家的人参加科举考试和做官。 京城和各大城市居住着很多外国的使节和留学生,有不少人与当地人通婚。 武则天下令组织编纂的三教珠英一书,儒、佛、道的内容都包括在其中。 改编自朱汉国主编历史(5)根据材料四、材料五,分别概括唐诗、唐朝社会风气的特点。 (6分)27(15分)宋朝是历史上独一份的存

11、在,它既积贫积弱,又绚丽多姿。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政治之变)材料一 宋太祖有意重用文臣掌握军政大权文官的地位和待遇高于武将。 宋朝注重发展文教事业宋初大幅度增加科举取士名额造就了宋朝科技发达、文化昌盛、人才辈出的文治局面。 部编版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1)依据材料一,指出宋朝注重发展文教事业的具体表现。 结合所学知识,举出宋朝科技成就一例。 (2分)(2)依据材料一概括宋朝政治的特征。 (1分)(经济之变)材料二 北宋时期,由于中央集权制的加强,各民族经济文化交流频繁,社会经济有了较快发展。 城市人口增加,城市格局发生了巨变,以前“坊”“市”封闭分离的格局被打破,“坊”“市”互通,夜市兴

12、盛,使城市商业活动空前活跃,这是都市生活繁荣的基础。 人教版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教参(3)依据材料二指出“北宋时期社会经济有了较快发展”的原因并概括北宋“城市商业活动空前活跃”的表现。 (4分)材料三 商业的繁荣也促进了货币交易量的增长,但长期以来市场流通的是金属货币,携带很不方便。 北宋前期,四川地区出现最早的纸币政府在一些重要港口开设专供外商居住地“蕃坊”,并设有“蕃市”“蕃学”,还先后在广州、杭州等地设立专门管理海外贸易的机构。 北师版七下教材(4)材料三中的“纸币”指什么?据材料三指出这种“纸币”出现的原因是什么? (2分)(5)材料三反映了宋朝政府怎样的政策取向?其“专门管理海外贸易的

13、机构”是什么? (2分)(6)依据以上经济之变的材料指出我国经济格局发生了怎样的变化?(2分)(文化之变)材料四 醉里执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入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 沙场秋点兵。 南宋抗金将领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7)材料四属于宋朝时盛行的哪种文学形式?请再列举位南宋抗金英雄。 (2分)28(9分)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材料二 “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 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禀俱丰实。 ”杜甫忆昔材料三 长安二年,始置武举。 其制,有长垛、马射、步射、平射、筒射,又有马枪、翘关、负重、身材之选。 新唐书材料四 自606年开始,中国建立了在当时世界上最先

14、进、最公平、最科学的人才选拔和任用制度,并以此影响着教育和整个社会,留居中国的英国人英格尔斯说:“也许是他们(指中国)所创造出来的唯一值得保留的制度。 ”另一位观察家默德赫斯特评论说:“该制度是真正值得赞赏和模仿的。 ”摘编自深圳特区报(1)材料一中体现的是哪一种制度?该制度正式诞生于哪个朝代?该制度正式诞生的标志是什么?哪个朝代逐渐完善?(2分)(2)材料二中的“开元全盛”时代是哪个皇帝当政时期?诗中反映唐朝主要的粮食品种是什么?(2分)(2)材料三中的“武举”最早出现于哪位皇帝统治时期?除增设“武举”之外她还亲自出题面试,这是什么的开始?(2分)(4)根据材料四及所学知识,理解“该制度是真

15、正值得赞赏和模仿的”含义。 (写出两点)该制度有什么积极影响?(3分)29(8分)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挥剑决浮云,诸侯尽西来。 李白材料二秦朝政治建制示意图材料三 武帝施主父之策,下推恩之令,使诸侯王得分户邑,以封子弟。 摘自汉书诸侯王表材料四 人欲自照,必须明镜;主欲知过,必藉忠臣。 唐太宗材料五 元朝结束了自唐末五代十国以来的分裂割据、政权对峙的局面,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以少数民族首领为皇帝的全国性政权。 (1)根据材料一分析秦王的贡献是什么?(1分)(2)根据材料二分析整套制度的特点是什么?指出秦朝在地方上采取的是什么制度?(2分)(3)材料三中汉

16、武帝采取了什么措施?对当时西汉有什么积极作用?(2分)(4)材料四中的唐太宗在位时勤勉治国,锐意革新。 在政治上,他进一步完善了哪两个制度?(2分)(5)元朝结束了唐末五代以来的割据和分裂局面,实现了大江南北的统一,为加强对边疆的管理,元朝在西藏地区设置的地方行政机构归中央哪一机构管辖?(1分)答案与解析选择题(共25小题,50分)下列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选项的英文字母代号涂写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 1阅读下表材料,可以比较出长城和大运河的共同点( )a抵御了匈奴侵扰b削弱诸侯国势力c促进了南北交流d有利于巩固统一【答案】d【解析】根据所学可知,长城保护中

17、原,大运河联系南北,这些均有利于巩固统一,故d符合题意;长城抵御了匈奴侵扰,推恩令削弱诸侯国势力,大运河而不是长城促进了南北交流,故abc均不符合题意。 故选d。 2元和郡县图志记载的长江与南北运河的通舟盛况:“自扬、益、湘南至交、广、闽中等洲,公家漕运,私行商旅,舳舻相继。 隋氏作之虽劳,后世实受其利焉。 ”文中没有提及的是a大运河促进了南北交通的发展b当时老百姓承担了沉重的劳役c大运河是古代世界最长的运河d大运河为后代作出了巨大贡献【答案】c【解析】依据题干“自扬、益、湘南至交、广、闽中等洲,公家漕运,私行商旅,舳舻相继。 隋氏作之虽劳,后世实受其利焉。 的信息可知,大运河是古代世界最长的

18、运河 这一内容题干没有体现,c符合题意;“自扬、益、湘南至交、广、闽中等洲,公家漕运,私行商旅,舳舻相继”体现了大运河促进了南北交通的发展,a不符合题意;“隋氏作之虽劳”体现了当时老百姓承担了沉重的劳役,b不符合题意;“后世实受其利焉”体现了大运河为后代作出了巨大贡献,d不符合题意;故选c。 3制度创新是历史发展的动力之一。 下列各项对如图所示的表述,正确的是()a由分封制逐步发展而来b三省既有分工又有合作c唐朝首创这一制度d中央集权达到顶峰【答案】b【解析】根据图片中的信息“唐朝三省六部简表”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三省六部制的特点是分工明确、效率高、互相牵制、分散相权,集中皇权,b符合题意;三省

19、六部制是西汉以后长期发展形成,隋朝时期正式确立,唐朝进一步完善的一种政治制度。 与分封制无关,ac排除;中央集权达到顶峰的标志是清朝时期的军机处的设立,d排除。 故选择b。 4“开元初,四方丰稔(丰收),城镇商铺林立,客商如云”“齐纨鲁缟车班班”,材料中直接反映了a唐太宗时农业发展b唐玄宗时政治清明c唐玄宗时经济繁荣d唐太宗时商业活跃【答案】c【解析】根据材料中“四方丰稔(丰收),城镇商铺林立,客商如云”可见唐玄宗统治前期农业、商业比较发达,经济繁荣,c符合题意;开元不是唐太宗的年号,ad不符合题意;题干说的是经济方面,b不符合题意;故选c。 5唐玄宗统治前期,唐朝进入了全盛时期,如果你生活在

20、当时,可以看到()各种肤色的外国人在长安城内经商农民用曲辕犁在农田里耕地农民在长安的坊里出售农产品筒车不分昼夜地灌溉农田abcd【答案】d【解析】唐都长安规划整齐,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城市,长安城内分为坊和市,坊是居民住宅区,市是商业区。 农民不能在长安的坊里出售农产品,不符合题意,排除abc项;唐都长安是一座国际性的大都市,外国人在长安城内经商。 唐朝农具有了很大的创新,唐朝人民发明了曲辕犁和筒车,农民用曲辕犁在农田里耕地,筒车不分昼夜地灌溉田地,项符合题意,所以d符合题意。 故选择d。 6创新是一个民族发展的灵魂,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拥有了不少创造发明。 下图是唐朝时期改进和创制的两种工具,它

21、们是()曲辕犁直辕犁水排筒车翻车abcd【答案】a【解析】曲辕犁是唐朝时期在江东地区发明的用于耕地的工具,筒车是唐朝时期发明的灌溉工具,都属于农业生产工具,为唐朝农业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项符合题意;直辕犁是汉朝时期发明,排除;水排是东汉时期的鼓风冶铁的工具,排除; 翻车在唐朝之前已经存在,排除。 所以a符合题意,bcd排除。 故选择a。 7有容乃大是唐朝超越前朝的特有文化气派。 以下能体现唐朝“有容乃大”的是()新罗留学生到唐朝学习日本多次派出使者来唐朝学习鉴真东渡日本传播中华文化玄奘到天竺学习佛学abcd【答案】a【解析】依据所学可知,唐朝时期对外交流比较活跃,新罗派遣使节和留学生来中国

22、学习中国文化,日本派遣唐使来华交流学习,鉴真东渡弘扬中华文化、玄奘西行天竺学习佛法都能体现唐朝“有容乃大”,故正确,a符合题意;bcd三项的内容片面,排除;综上故选a。 8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期间,日本在支援湖北高校捐赠物的包装箱上附了一句“山川异域,风月同天”,此诗句出自唐玄宗时期日本长屋亲王绣袈裟衣缘。 当时唐朝一位高僧有感于长屋亲王的一片赤诚,毅然东渡日本,弘扬佛法,传大唐文化。 这位高僧是( )a阿倍仲麻吕b崔致远c玄奘d鉴真【答案】d【解析】依据题干材料“毅然东渡日本,弘扬佛法,传播大唐文化”可知,这位高僧是鉴真。 鉴真应日本圣武天皇的约请,六次东渡,历尽艰辛,终于在天宝十三年(754年

23、)携同弟子到达日本,鉴真不仅把律宗传到日本,而且把佛寺建筑、雕塑、绘画等艺术也传到了日本,为传播唐文化做出了重大贡献,所以d项符合题意;a项是日本人,排除;b项是新罗人,排除;c项玄奘西行天竺(古印度),排除。 故选d。 9下表说明五代时期延续了( )五代开国君主登基前身份后梁朱温宣武节度使后唐李存勖河东节度使后晋石敬瑭河东节度使后汉刘知远河东节度使后周郭威邺城留守a北方稳定的政局b藩镇割据的局面c民族政权的并立d阶级矛盾的尖锐【答案】b【解析】根据表格“五代开国君主登基前的身份”,可知大多都是节度使;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五代十国是唐末以来藩镇割据局面的延续,他们的开国君主都是节度使,是掌握兵权

24、的武将,说明五代时期延续了藩镇割据的局面。 选项b符合题意;北方政权更迭,战事不断,政局动荡不安,a排除;民族政权的并立,不符合史实,c排除;阶级矛盾的尖锐,在题干内容中没有体现,d排除。 故选b。 10下列关于五代十国的说法正确的有( )“五代”都在北方黄河流域 “十国”都在南方地区开国君主都是掌握兵权的武将 北方地区政局相对稳定abcd【答案】a【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五代十国是唐朝末年藩镇割据局面的延续,“五代”都在北方黄河流域;“十国”之中有九个在南方地区;他们开国君主都是掌握兵权的武将;后周政权是在960年结束的,其余不是的;因此只有选项说法正确,故a符合题意;“十国”之中有九个在

25、南方地区,还有一个在北方,故说法错误;南方地区政局相对稳定,故说法错误;故bc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11宋代134位宰相,123人科举出身,他们中多为学者型官员。 如范仲淹、司马光、王安石、苏轼、苏洵、欧阳修、柳永、张载、沈括等。 这表明当时( )a进士科仍然是当时最为重要的科目b科举制度提升了学术研究的水平c人才选拔真正做到了公平、公正d科举制度造就了高素质的文官群体【答案】d【解析】根据材料“宋代134位宰相,123人科举出身,他们中多为学者型官员”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科举制造就了高素质的文官全体,d正确;题干没有涉及宋代考试的科目,排除a;,题干“他们中多为学者型官员”,但是题干并没有

26、涉及宋代学术研究的水平,排除b;“人才选拔真正做到了公平、公正”说法太绝对,排除c。 故选d。 12秦始皇“废分封,设郡县”;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孝文帝推行汉化措施;隋文帝通过考试选拔人才;宋太祖实行重文轻武的政策。 以上帝王这样做的共同目的是( )a保证国家长治久安b严密控制知识分子c推进政治经济改革d杜绝官员贪污腐败【答案】a【解析】依据所学可知,题干材料反映的都是帝王巩固统治的措施,共同的目是为了保证国家长治久安,所以a项符合题意;b项严密控制知识分子与秦始皇“废分封,设郡县”不符,排除;c项推进政治经济改革与“隋文帝通过考试选拔人才”不符,排除;d项杜绝官员贪污腐败与“罢黜百

27、家,独尊儒术”不符,排除。 故选a。 13“尽管澶渊之盟常给人以城下之盟的印象,但基本内容还是平等的,北宋并没有丢太大的面子。 且和平实现以后,北宋还能从双方贸易中获得大量盈余,辽朝亦可借此获得其必需物品,因而对双方都是划算的。 ”材料主要说明“澶渊之盟”( )a是一个完全平等的盟约b使宋辽出现了和平交流的局面c加重了北宋人民的负担d完全消除了宋辽间的民族隔阂【答案】b【解析】题干材料“且和平实现后,北宋还能从双方贸易中获得大量盈余,辽朝亦可借此获得其必需物品”的内容说明澶渊之盟使宋辽两国保持了相对的和平,并且各取所需。 故b正确;根据所学可知,辽宋约为兄弟之国,宋每年送给辽岁币银10万两、绢

28、20万匹,其实并不完全平等。 故a错误;题干材料“且和平实现后,北宋还能从双方贸易中获得大量盈余,辽朝亦可借此获得其必需物品”的内容说明澶渊之盟使宋辽两国保持了相对的和平,并且各取所需,材料并未描述澶渊之盟加重了北宋人民的负担。 故c错误;题干材料“且和平实现后,北宋还能从双方贸易中获得大量盈余,辽朝亦可借此获得其必需物品”的内容说明澶渊之盟使宋辽两国保持了相对的和平,并且各取所需,材料并未描述宋辽之间的民族矛盾。 故d错误;故选b。 14下图是有关民族政权并立存在的示意图,其正确的演变顺序是abcd【答案】a【解析】依据课本所学可知,五代十国(907年至960年),是指唐朝灭亡到宋朝建立之间

29、的历史时期;1127年,女真灭亡北宋,赵构南逃,建立南宋。 1276年,元军攻占临安,南宋灭亡;10世纪初,契丹杰出首领耶律阿保机,统一契丹各部,建立契丹国,后改称辽;12世纪初期,女真杰出首领阿骨打,起兵抗辽。 1125年,辽国灭亡;辽宋时期,东北地区的女真族,受辽的控制和压迫。 12世纪初期,女真杰出首领阿骨打,起兵抗辽,接着在会宁称帝,国号金,他就是金太祖。 1125年,金军灭辽;1127年金军灭北宋。 综上所述,其正确顺序为,a正确;bcd排列顺序不对,排除;故选a。 15对以下大事年表解读正确的是a各民族政权始终处于战争状态b各民族政权并立与力量消长c北宋政权存在不超过一百年d辽与南

30、宋维持相对和平的局面【答案】b【解析】各政权之间既有战争又有和平,各个政权也出现了不同的变化,各民族政权并立与力量消长的描述正确,b符合题意;本据表格信息和所学知,各民族政权始终处于战争状态与材料不符,a错误;北宋960年建立,1127年灭亡,实际超过了100年,c错误;南宋建立的时候,辽政权已经被金所灭,d错误。 16下列政权建立的先后顺序是( )abcd【答案】d【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916年,辽建立,960 .年,北宋建立,很快统一中原和南方,五代十国结束,1038年,西夏建立,1115年,金建立,1125年,金灭辽,1127年,金灭北宋,南宋建立。 因此,其正确顺序为,故d正确;9

31、16年,辽建立,960 .年,北宋建立,很快统一中原和南方,五代十国结束,1038年,西夏建立,北宋早于南宋出现,故ab错误;916年,辽建立,960 .年,北宋建立,很快统一中原和南方,五代十国结束,故五代十国时期早于北宋,故c错误;故选d。 171987年在广东阳江海域发现一艘南宋初期从事远洋贸易的木质古船(“南海1号”),船上现已出水数千件德化窑、景德镇等著名窑口的精美瓷器,其中许多具有浓郁的异域风情。 这些瓷器的面世,充分体现了( )a陆上丝绸之路发达b贡赐贸易兴盛c中外交流频繁d宋代造船业发达【答案】c【解析】根据题干材料“从事远洋贸易”“其中许多具有浓郁的异域风情”可知,这些瓷器的

32、面世,说明了当时对外贸易规模和范围的远大,体现了南宋时期海上丝绸之路的发达和中外交流的频繁,故c项正确,排除a项;仅从瓷器的数量和风格不能说明南海1号从事贡赐贸易,排除b项;“南海1号”沉船反映了宋代造船业发达,但与题干“这些瓷器的面世体现了”不符,排除d项。 故选c项。 18观察下面三幅图片,给它们拟一个主题,最恰当的是a宋朝的经济发展b宋朝农业的发展c宋朝先进的手工业d宋朝商业贸易的繁荣【答案】a【解析】图片反映的是宋代的瓷器生产以及市貌经济的景象,结合史实可知这反映的是宋朝经济发展的主题,a符合题意;图片没有设计农业生产和手工业生产的内容,其主题不符合题干主旨,bc排除;商业贸易繁荣是城

33、市中的景象,图片中未涉及,d排除。 故本题选a。 19单元复习课上,历史老师用ppt展示了如图图片。 请判断这一单元的阶段特征是a早期国家的产生与社会变革b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c繁荣与开放的时代d民族关系发展和社会变化【答案】d【解析】根据图“清明上河图”可知体现了北宋时期城市和商业的发展,图“北宋纸币铜板拓片”可知体现了宋朝时期商业的繁荣,图“岳飞塑像”可知体现了南宋时期的民族关系发展,图“忽必烈像”可知与元朝的建立和民族融合有关。 这些图片反映的是辽宋夏金元时期,这一时期的时代特征是民族关系的发展和社会变化,d正确;早期国家的产生与社会变革属于夏商周时期的时代特征,排除a;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

34、是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时代特征,排除b;繁荣与开放的时代是隋唐时期的时代特征,排除c。 故选d。 20下图对应的朝代是a汉朝b元朝c明朝d清朝【答案】b【解析】依据示意图信息并结合所学可知,示意图对应的朝代是元朝。 1271年,忽必烈改国号为元,次年定都于大都。 1276年,元军攻入南宋都城临安,南宋灭亡。 1279年,元军攻灭南宋残部,完成了全国的统一,结束了我国历史上较长时期的分裂割据局面,为统一多民族国家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基础。 1368年,朱元璋建立明朝,随后,明军攻占元大都,结束了元朝的统治,因此12711368年属于元朝,所以b项符合题意;a项汉朝要早于隋朝,排除;cd项明朝和清朝

35、晚于元朝,排除。 故选b。 21从图1到图2的转变反映了宋元时期的社会发展特征是( )a统一多民族国家初步建立b国家由分裂走向统一c经济繁荣与对外开放d民族和睦与科技发达【答案】b【解析】依据图1可知,金、南宋、西夏、大理等多政权并立,图2是元朝统一全国的疆域图,从图1到图2的转变反映了宋元时期的社会发展特征是国家由分裂走向统一,b正确;acd与图片信息不符,故错误。 综上故选b。 22下列四幅疆域图,按朝代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abcd【答案】c【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秦定都咸阳,图1为秦朝疆域图;后周是中国五代时期中原最后一个王朝,图2为五代时期疆域图;西域都护府是西汉时期在西域设置的管辖

36、机构,图3为西汉时期疆域图;宣政院是中国元朝时期设立的一个直属中央政府管辖的国家机构,负责掌管全国佛教事宜并统辖吐蕃地区的军政事务,图4为元朝时期疆域图。 故按朝代先后顺序为,c正确,abd错误。 综上故选c。 23把握历史发展的阶段特征是学习历史的基本要求。 下面是张华整理的学习笔记,其所述史实反映的阶段特征是宋军在澶州打退辽军,签订“澶渊之盟”岳飞率领“岳家军”在郎城大败金军主力元朝时期,形成一个新的民族回族这一时期,科学技术取得突出成就a早期国家与社会变革b民族关系发展和社会变化c繁荣与开放的时代d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答案】b【解析】根据材料关键信息“宋”“辽”“澶渊之盟”“岳飞

37、大败金军主力”“元朝”“回族”“科学技术取得突出成就”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反映了两宋时期各民族的交流与融合以及这一时期的社会变化,故b项正确;早期国家与社会变革是夏商周时期的阶段特征,故a不符合题意;繁荣与开放的时代是隋唐时期的阶段特征,故c不符合题意;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是眀清时期的阶段特征,与材料时间不符,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b。 24黄仁宇认为:迄至武则天御驾归西之日,她的帝国没有面临到任何真实的危机。 也有学者认为:武则天的统治起到承前启后的枢纽作用,史称“武周之治”。 这些评价主要是依据她a在位期间政治经济发展b稳定朝政打击守旧势力c开创殿试选拔优秀人才d是历史上唯一的女皇

38、帝【答案】a【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武则天时期社会经济得以持续发展,人口持续增.长,为后来开元盛世局面的出现奠定了基础,可见其在位期间政治经济有所发展,故a符合题意;武则天打击敌对的官僚贵族,不拘一格选拔人才,但并不是主要依据,排除b项;武则天大力发展科举制,创立殿试制度,但并不是主要的依据,不符合题意,排除c项;肯定历史人物的主要依据是是否顺应历史潮流、推动生产力发展,显然武则天是我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并不是肯定她的主要依据,故d项错误。 故选a。 25在美国学者麦克哈特影响人类历史进程的 100 名人排行榜一书中,隋文帝位列其中。 下列属于隋文帝功绩的是( )a正式确立了科举制b开创了“

39、开元盛世”c开通纵贯南北的大运河d结束了长期分裂的局面【答案】d【解析】根据所学知识,581年,北周外戚杨坚夺取政权,建立隋朝,年号开皇,杨坚就是隋文帝。 589年,隋朝灭掉了南方的陈朝,结束了南北朝时期分裂割据局面,使南北重归统一,故d正确;创立科举制、开通纵贯南北的大运河是隋炀帝的贡献,故ac不符合题意;开创了“开元盛世”与唐玄宗有关,故b不符合题意;故选d。 非选择题(共4小题,50分) 26 (18分) 材料一 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 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禀俱丰实。 九州道路无豺狼,远行不劳吉日出。 唐杜甫忆昔(1)材料一中的唐诗,描写了唐朝开元时期繁荣富庶、天下太平的盛世

40、景象,当时的统治者是谁?(2分)材料二: 复旦大学钱文忠教授在讲述唐朝对外关系时说:“一个伟大僧人西行取经的传奇故事,一条由信念、坚持和智慧浇铸而成的求知之路,一个民族胸襟开放、海纳百川的真实写照。 ”材料三: 图片两幅(2)材料二的“伟大僧人”是谁?材料三中的两个人物,哪一个是他?他的一生与佛学密不可分,他“求知”的最高佛学学府和为后世留下的研究中外交流史的珍贵文献分别是什么?(4分)(3)材料三的两幅图片,反映的历史事件的名称分别是什么?(4分)材料四 中国被称为“诗的国度”,而诗之盛者莫过于唐。 清代康熙年间编定的全唐诗收录的诗作就有48000多首。 唐诗内容既涉及政治、经济、宗教,又涉

41、及亲情、友谊、怀古、山水、田园;作者中既有帝王将相,也有贩夫走卒还有外国人。 改编自仪平策中国审美文化史(4)根据材料四写出“诗仙”、“诗圣”(2分)材料五 唐朝允许不同民族、不同国家的人参加科举考试和做官。 京城和各大城市居住着很多外国的使节和留学生,有不少人与当地人通婚。 武则天下令组织编纂的三教珠英一书,儒、佛、道的内容都包括在其中。 改编自朱汉国主编历史(5)根据材料四、材料五,分别概括唐诗、唐朝社会风气的特点。 (6分)【答案】(1)唐玄宗(2)玄奘;图2;太学;大唐西域记(3)玄奘西游;鉴直东渡(4)李白;杜甫(5)唐诗的特点:成就高、数量多,题材丰富、作者广泛;唐朝社会风气的特点

42、:繁荣昌盛,文明开放【解析】(1)根据材料“忆昔开元全盛日”,可知开元盛世,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当时的统治者为唐玄宗。 (2)根据材料“一个伟大僧人西行取经的传奇故事”,可知此人为玄奘;根据图示可知,图一为鉴真;图片二为玄奘,根据所学知识, 玄奘“求知”的最高佛学学府太学;大唐西域记是为后世留下的研究中外交流史的珍贵文献。 (3)根据所学知识,鉴真东渡,玄奘西游。 (4)根据所学知识,诗仙”为李白、“诗圣”为杜甫。 (5)根据材料“京城和各大城市居住着很多外国的使节和留学生,有不少人与当地人通婚”,可知唐朝文明开放文明开放;综合以上材料,可知唐诗特点是 成就高、数量多,题材丰富、作者广泛。 27

43、(15分)宋朝是历史上独一份的存在,它既积贫积弱,又绚丽多姿。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政治之变)材料一 宋太祖有意重用文臣掌握军政大权文官的地位和待遇高于武将。 宋朝注重发展文教事业宋初大幅度增加科举取士名额造就了宋朝科技发达、文化昌盛、人才辈出的文治局面。 部编版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1)依据材料一,指出宋朝注重发展文教事业的具体表现。 结合所学知识,举出宋朝科技成就一例。 (2分)(2)依据材料一概括宋朝政治的特征。 (1分)(经济之变)材料二 北宋时期,由于中央集权制的加强,各民族经济文化交流频繁,社会经济有了较快发展。 城市人口增加,城市格局发生了巨变,以前“坊”“市”封闭分离的格局

44、被打破,“坊”“市”互通,夜市兴盛,使城市商业活动空前活跃,这是都市生活繁荣的基础。 人教版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教参(3)依据材料二指出“北宋时期社会经济有了较快发展”的原因并概括北宋“城市商业活动空前活跃”的表现。 (4分)材料三 商业的繁荣也促进了货币交易量的增长,但长期以来市场流通的是金属货币,携带很不方便。 北宋前期,四川地区出现最早的纸币政府在一些重要港口开设专供外商居住地“蕃坊”,并设有“蕃市”“蕃学”,还先后在广州、杭州等地设立专门管理海外贸易的机构。 北师版七下教材(4)材料三中的“纸币”指什么?据材料三指出这种“纸币”出现的原因是什么? (2分)(5)材料三反映了宋朝政府怎样的

45、政策取向?其“专门管理海外贸易的机构”是什么? (2分)(6)依据以上经济之变的材料指出我国经济格局发生了怎样的变化?(2分)(文化之变)材料四 醉里执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入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 沙场秋点兵。 南宋抗金将领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7)材料四属于宋朝时盛行的哪种文学形式?请再列举位南宋抗金英雄。 (2分)【答案】(1)大幅度增加科举取士名额。 活字印刷术、指南针等。 (2)重文轻武(3)中央集权制的加强,各民族经济文化交流频繁;城市人口的增加,城市格局发生了巨变,“坊”“市”互通,夜市兴盛。 (4)交子;商品经济的繁荣,纸币便于携带。 (5)鼓励海外贸易;市

46、舶司。 (6)经济重心南移。 (7)宋词。 岳飞。 【解析】(1)根据材料一“宋朝注重发展文教事业宋初大幅度增加科举取士名额造就了宋朝科技发达、文化昌盛、人才辈出的文治局面。 ”,可得出宋朝注重发展文教事业的具体表现是大幅度增加科举取士名额,造就了宋朝科技发达、文化昌盛、人才辈出的文治局面。 根据所学知识,宋朝科技城就有活字印刷术、指南针等。 (2)根据材料一“宋太祖有意重用文臣掌握军政大权文官的地位和待遇高于武将。 宋朝注重发展文教事业”可概括出宋朝政治的特征:重文轻武。 (3)根据材料二“北宋时期,由于中央集权制的加强,各民族经济文化交流频繁,社会经济有了较快发展”可得出“北宋时期社会经济

47、有了较快发展”的原因是:中央集权制的加强,各民族经济文化交流频繁;根据材料“城市人口增加,城市格局发生了巨变,“坊”“市”互通,夜市兴盛,使城市商业活动空前活跃,这是都市生活繁荣的基础。 ”课以得出:概括北宋“城市商业活动空前活跃”的表现:城市人口的增加,城市格局发生了巨变,“坊”“市”互通,夜市兴盛。 (4)根据材料三“北宋前期,四川地区出现最早的纸币”结合所学知识,北宋前期,四川地区商业十分繁荣,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因此“纸币”是“交子”。 根据材料三“商业的繁荣也促进了货币交易量的增长金属货币,携带很不方便。 ”可得出这种“纸币”出现的原因是商品经济的繁荣,纸币便于携带。 (

48、5)根据材料三“政府府在一些重要港口开设专供外商居住地蕃坊,并设有蕃市蕃学,设立专门管理海外贸易的机构 ”可知反映了宋朝政府鼓励海外贸易政策。 根据所学知识,其“专门管理海外贸易的机构”是市舶司。 (6)根据以上反映的宋朝商业和海外贸易发展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我国经济格局发生了经济重心南移。 (7)根据材料“醉里执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入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 沙场秋点兵。 ”可知属于宋词。 南宋抗金英雄还有月份。 南宋时期,岳飞领导的岳家军,在郾城打败金军主力,取得郾城大捷。 28(9分)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材料二 “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 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

49、禀俱丰实。 ”杜甫忆昔材料三 长安二年,始置武举。 其制,有长垛、马射、步射、平射、筒射,又有马枪、翘关、负重、身材之选。 新唐书材料四 自606年开始,中国建立了在当时世界上最先进、最公平、最科学的人才选拔和任用制度,并以此影响着教育和整个社会,留居中国的英国人英格尔斯说:“也许是他们(指中国)所创造出来的唯一值得保留的制度。 ”另一位观察家默德赫斯特评论说:“该制度是真正值得赞赏和模仿的。 ”摘编自深圳特区报(1)材料一中体现的是哪一种制度?该制度正式诞生于哪个朝代?该制度正式诞生的标志是什么?哪个朝代逐渐完善?(2分)(2)材料二中的“开元全盛”时代是哪个皇帝当政时期?诗中反映唐朝主要的粮食品种是什么?(2分)(2)材料三中的“武举”最早出现于哪位皇帝统治时期?除增设“武举”之外她还亲自出题面试,这是什么的开始?(2分)(4)根据材料四及所学知识,理解“该制度是真正值得赞赏和模仿的”含义。 (写出两点)该制度有什么积极影响?(3分)【答案】(1)科举制度;隋朝;设置进士科;唐;(2)唐玄宗或李隆基;水稻和粟;(3)武则天;殿试;(4)世界上最先进、最公平、最科学的人才选拔和任用制度,并以此影响着教育和整个社会;改善用人制度;促进教育事业发展;促进文学艺术的发展(答出两点即可)【解析】(1)从材料中“太宗皇帝真长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