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物理知识点分类复习(天体物理学)练习_第1页
高考物理知识点分类复习(天体物理学)练习_第2页
高考物理知识点分类复习(天体物理学)练习_第3页
高考物理知识点分类复习(天体物理学)练习_第4页
高考物理知识点分类复习(天体物理学)练习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高考物理知识点分类复习 天体物理学一、单项选择题 (共60分。共20小题,每小题3分。)1(2010学年一模 徐汇区 3 )下列陈述的事项中属于牛顿的贡献的是( )(A)最早研究落体运动规律 (B)测定万有引力恒量(C)发现冥王星 (D)发表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2(2009学年二模 徐汇区 3)恒星是有寿命的,每一颗恒星都有其诞生、存在和死亡的过程。一颗恒星的寿命取决于它的 ( )(A)质量 (B)体积 (C)温度 (D)亮度3(2010学年二模 闸北区 7)关于宇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地球是宇宙中唯一有卫星的行星 (B)太阳是银河系中唯一发光的恒星(C)太阳系是银河系的一个组成部

2、分 (D)所谓恒星就是永恒不变的星球4(2011学年二模 闵行区 4 )下列关于宇宙及星系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太阳系中内行星都没有坚硬的外壳,外行星都有坚硬的外壳 (B)太阳系中距离太阳越近的行星绕太阳公转速度越大(C)银河系是一种漩涡状的系星,太阳系就位于漩涡的中心 (D)宇宙中恒星都是不动的星球,行星都是绕着恒星运动的5(2011学年二模 闸北区 6)2011年的诺贝尔物理学奖被授予三位天体物理学家,以表彰他们通过观测遥远的超新星而发现了宇宙在加速膨胀这一卓越成果。超新星的热核爆炸代表了这颗恒星演化到了哪个阶段? ( )(A)诞生期 (B)存在期 (C)死亡期 (D)任何时期都可

3、能6(2010学年二模 徐汇区 7 )潮汐现象主要是由于月球对地球的不同部分施加不同的万有引力而产生的。可以近似认为地球表面均有水覆盖,如果地球与月球的相对位置如图所示,则在图中a、b、c、d四点中( )(A)a点处于高潮,c点处于低潮 (B)b点既不处于高潮也不处于低潮 (C)c点处于高潮,d点处于低潮 (D)d点处于高潮,c点处于低潮7(2009学年二模 浦东新区 10)有两颗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的卫星A和B,它们的轨道半径rArB=12,则它们的向心加速度aA、aB的关系,以下判断中正确的是( )(A)根据a=2r,可得aAaB=12 (B)根据,可得aAaB=21(C)根据,可得aAa

4、B=11 (D)根据,可得aAaB=41 8(2011学年二模 虹口区 4 )关于卡文迪许扭秤实验对物理学的贡献,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发现了万有引力的存在 (B)解决了微小距离的测定问题(C)开创了用实验研究物理的科学方法 (D)验证了万有引力定律的正确性9(2011学年一模 长宁区13)某行星绕太阳的运动可近似看作匀速圆周运动,若已知该行星运动的轨道半径、运动周期以及万有引力恒量,由此三个已知量可求得的其他物理量是 ( ) (A)该行星质量 (B)该行星的直径(C)太阳质量 (D) 该行星与太阳之间的作用力10(2010学年二模 奉贤区 15)已知地球质量大约是月球质量的81倍,

5、地球半径大约是月球半径的4倍,不考虑地球、月球自转的影响,由以上数据可以推算出 ( )(A)地球的平均密度与月球的平均密度之比约为9:8(B)地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与月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之比约为9:4(C)靠近地球表面沿圆轨道运行的航天器的周期与靠近月球表面沿圆轨道运行的航天器的周期之比约为64:81(D)靠近地球表面沿圆轨道运行的航天器的线速度与靠近月球表面沿圆轨道运行的航天器的线速度之比约为9:211(2010学年一模 徐汇区 12 )一物体静置在平均密度为的球形天体表面的赤道上,已知万有引力常量为G,若由于天体自转使物体对天体表面压力恰好为零,则天体自转周期为 ( )(A) (B) (C)

6、 (D) 12(2009学年一模 虹口区 16)假如宇航员在月球上测得摆长为l的单摆做小振幅振动的周期为T,将月球视为密度均匀、半径为r的球体,则月球的密度是 ( ) (A) (B) (C) (D)13(2011学年一模 黄浦区 3)假设航天飞机在太空绕地球作匀速圆周运动。宇航员利用机械手将卫星举到机舱外,并相对航天飞机静止释放该卫星,则被释放的卫星将( )(A)停留在轨道的被释放处 (B)随航天飞机同步绕地球作匀速圆周运动 (C)向着地球做自由落体运动 (D)沿圆周轨道的切线方向做直线运动14(2010学年一模 卢湾区 11 )在某星球表面以初速度v0竖直上抛一个物体,若物体只受该星球引力作

7、用,万有引力恒量为,忽略其它力的影响,物体上升的最大高度为h,已知该星球的直径为d,可推算出这个星球的质量为 ( ) (A) (B) (C) (D)15(2011学年一模 虹口区 9 ) “神州八号”飞船与“天宫一号”空间站在太空中成功对接后稳定运行在预定的轨道上,其内部平台上的一台实验仪器处于失重状态,这时 ( )(A)仪器不受万有引力 (B)平台对仪器的弹力为零(C)地球对仪器的万有引力与向心力平衡 (D)以上说法都不对16(2010学年二模 卢湾区 3)在环绕地球运转的空间站内,适宜航天员进行体育锻炼的器材是 ( )(A)哑铃(B)弹簧拉力器(C)单杠(D)跑步机17(2009学年二模

8、普陀区 7) “嫦娥一号”月球探测器在环绕月球运行过程中,设探测器运行的轨道半径为r,运行速率为v,当探测器在飞越月球上一些环形山中的质量密集区上空时 ( )w.w.(A)r、v都将略为减小 (B)r、v都将保持不变(C)r将略为减小,v将略为增大 (D)r将略为增大,v将略为减小18(2011学年一模 金山区 12)若地球和火星绕太阳做匀速圆周运动的周期分别为T1和T2,设在地球、火星各自所在的轨道上的加速度大小分别为a1和a2,则( )(A) (B) (D) (D) 19(2011学年二模 闸北区 13)目前为止人类发现的最小的黑洞,其表面重力加速度的数量级为1012m/s2,质量M和半径

9、R的关系满足(其中c为光速,G为引力常量),则该黑洞的半径约为 ( )(A)212m (B)45km (C)90km (D)165km20(2010年 上海高考 15)月球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的向心加速度大小为a,设月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大小为g1,在月球绕地球运行的轨道处由地球引力产生的加速度大小为g2,则 ( )(A) (B) (C) (D)二、多项选择题 (共40分。共10小题,每小题4分。)1(2010学年一模 虹口区17)(2011学年一模 浦东新区17)万有引力定律的发现实现了物理学史上的第一次大统一“地上力学”和“天上力学”的统一。它表明天体运动和地面上物体的运动遵循相同规律。牛顿

10、在发现万有引力定律的过程中将行星的椭圆轨道运动假想成圆周运动;另外,还应用到了其它的规律和结论,其中有 ( )(A)牛顿第二定律 (B)牛顿第三定律(C)开普勒的研究成果 (D)卡文迪许通过扭秤实验得出的引力常数2(2010学年二模 普陀区 17)下列关于恒星的叙述,正确的是( )(A) 恒星表面颜色越红,说明它的温度越高(B) 恒星是有寿命的,每一颗恒星都有其诞生、存在和最终死亡的过程(C) 恒星的质量可以通过万有引力计算天体运动得出(D) 恒星根据体积从大到小依次是超巨星、巨星、中型星、白矮星、中子星3(2009学年一模 金山区 17)万有引力可以理解为:任何物体都要在其周围空间产生一个引

11、力场,该引力场对放入其中的任何物体都会产生引力(即万有引力)作用。表征引力场的物理量可以与电场、磁场有关物理量相类比,如重力加速度可以与下列哪些物理量相类比 ( )(A)电势 (B)磁感应强度 (C)磁场能 (D)电场强度4(2009学年一模 浦东新区 17)甲、乙两颗人造地球卫星,质量相等,它们都近似看成作匀速圆周运动,若甲的运动周期比乙小,则 ( )(A) 甲距离地面的高度比乙小 (B) 甲的加速度比乙小(C) 甲的角速度比乙小(D) 甲的动能比乙大5(2009学年一模 杨浦区 17)科学家在研究地月组成的系统时,从地球向月球发射激光,测得激光往返时间为t若还已知万有引力恒量G,月球绕地球

12、旋转(可看成匀速圆周运动)的周期T,光速c(地球到月球的距离远大于它们的半径)则由以上物理量可以求出: ( )(A)月球到地球的距离. (B)地球的质量. (C)月球受地球的引力. (D)月球的质量.6(2009学年一模 奉贤区 18)天文学家如果观察到一个星球独自做圆周运动,那么就想到在这个星球附近存在着一个看不见的星体黑洞。星球与黑洞由万有引力的作用组成双星,以两者连线上某点为圆心做匀速圆周运动,那么( )(A)它们做圆周运动的角速度与其质量成反比 (B)它们做圆周运动的线速度与其质量成反比 (C)它们做圆周运动的半径与其质量成反比 (D)它们所受的向心力与其质量成反比发射(2005,1,

13、12)太阳探测器轨道慧星轨道撞击(2005,7,4)相撞时地球的位置7(2010学年一模 虹口区19)2005年北京时间7月4日下午1时52分撞击器成功撞击“坦普尔一号”彗星,投入彗星的怀抱,实现了人类历史上第一次对彗星的“大碰撞”,如图所示。假设“坦普尔一号”彗星绕太阳运行的轨道是椭圆,运行周期为5.74年,忽略此次撞击对彗星运动的影响。下列关于“坦普尔一号”彗星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绕太阳运行的角速度恒定不变(B)近日点处的线速度大于远日点处的线速度(C)近日点处的加速度大于远日点处的加速度(D)周期的平方与其椭圆轨道半长径的三次方之比是一个与太阳质量有关的常量8(2010学年一

14、模 浦东新区 20)某同学阅读了“火星的现在、地球的未来”一文,摘录了以下资料:根据目前被科学界普遍接受的宇宙大爆炸学说可知,万有引力常量在极其缓慢地减小; 火星位于地球绕太阳轨道的外侧; 由于火星与地球的自转周期几乎相同,自转轴与公转轨道平面的倾角也几乎相同,所以火星上也有四季变化。根据该同学摘录的资料和有关天体运动规律,可推断( )(A)太阳对地球的引力在缓慢减小 (B)太阳对地球的引力在缓慢增加(C)火星上平均每个季节持续的时间等于3个月(D)火星上平均每个季节持续的时间大于3个月9(2011学年一模 卢湾区 17)一行星绕某恒星做圆周运动。由天文观测可得其运行周期为T、速度为,已知引力

15、常量为G,则 ( )(A)行星运动的轨道半径为 (B)行星的质量为(C)恒星的质量为 (D)恒星表面的重力加速度大小为10(2009年 上海高考 8)牛顿以天体之间普遍存在着引力为依据,运用严密的逻辑推理,建立了万有引力定律。在创建万有引力定律的过程中,牛顿( )(A)接受了胡克等科学家关于“吸引力与两中心距离的平方成反比”的猜想(B)根据地球上一切物体都以相同加速度下落的事实,得出物体受地球的引力与其质量成正比,即Fm的结论(C)根据Fm和牛顿第三定律,分析了地月间的引力关系,进而得出Fm1m2(D)根据大量实验数据得出了比例系数G的大小三、填空题 (共44分。共11小题,每小题4分。)1(

16、2011年 上海高考 22B)人造地球卫星在运行过程中由于受到微小的阻力,轨道半径将缓慢减小在此运动过程中,卫星所受万有引力大小将_(填“减小”或“增大”);其动能将_(填“减小”或“增大”)2(2012年 上海高考 22B)人造地球卫星做半径为r,线速度大小为v的匀速圆周运动。当其角速度变为原来的倍后,运动半径为_,线速度大小为_。3(2008年 上海高考 1A)(2011学年二模 普陀区 22B)某行星绕太阳的运动可近似看作匀速圆周运动,已知行星运动的轨道半径为R,周期为T,万有引力恒量为G,则该行星的线速度大小为 ;太阳的质量可表示为 L2地球太阳r1r24(2011学年一模 浦东新区

17、24)2011年8月,我国第二颗月球探测卫星“嫦娥二号”受控精确进入拉格朗日L2点的环绕轨道, 如示意图所示。设太阳质量为M,地球质量为m,拉格朗日L2点与地球之间的距离为r1,太阳与地球之间的距离为r2。在拉格朗日L2点,太阳对“嫦娥二号”的引力与地球对“嫦娥二号”的引力之比为 。拉格朗日L2点距离地球约150万公里,北京测控中心发出的无线电指令需要经过 s才能够到达拉格朗日L2点(无线电信号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与光速相同)。5(2010学年一模 崇明县 21B)设地球半径为R,地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为g,地球自转角速度为,则沿地球表面运行的人造地球卫星的周期为_;某地球同步通讯卫星离地面的高度

18、H为_6(2010学年一模 闵行区23A)已知地球半径为R,地球表面重力加速度为g,不考虑地球自转的影响。(1)第一宇宙速度v1的表达式为_;(2)若我国风云二号气象卫星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运行轨道距地面高度为h,则该卫星的运行周期T=_;7(2010学年二模 黄浦区 22B )我国探月的“嫦娥工程”已启动,在不久的将来宇航员将登上月球。假如宇航员的质量为m,他在月球上测得摆长为的单摆做小振幅振动的周期为T,将月球视为密度均匀、半径为r的球体,引力恒量为G,则宇航员在月球上的“重力”为_;月球的密度为_。8(2009学年二模 徐汇区 23)银河系恒星中大约有四分之一是双星。某双星系统由星球A

19、和B组成,两星球在相互之间的万有引力作用下绕两者连线上某一定点P做匀速圆周运动。已知A和B的质量之比为mA:mB1:2,两星球的线速度之比为vA:vB_;若由天文观察测得A星球的周期为T,AB间距离为r,已知万有引力常量为G,则A星球的质量为mA_。9(2010学年二模 普陀区 24B)某人造地球卫星质量为m,其绕地球运动的轨道为椭圆已知它在近地点时距离地面高度为h1,速率为v1,加速度为a1,在远地点时距离地面高度为h2,速率为v2,设地球半径为R,则该卫星由近地点到远地点过程中地球对它的万有引力所做的功为_。在远地点运动的加速度a2为_。10(2010学年一模 杨浦区 21B)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的火箭发射架上,有一待发射的卫星,它随地球自转的线速度为v1、加速度为a1;发射升空后在近地轨道上做匀速圆周运动,线速度为v2、加速度为a2;实施变轨后,使其在同步卫星轨道上做匀速圆周运动,运动的线速度为v3、加速度为a3则v1、v2、v3的大小关系是_;a1、a2、a3的大小关系是_。11(2010年 上海高考 24)如图,三个质点a、b、c质量分别为m1、m2、M(Mm1,Mm2)在c的万有引力作用下,a、b在同一平面内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