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汉语知识点_第1页
古代汉语知识点_第2页
古代汉语知识点_第3页
古代汉语知识点_第4页
古代汉语知识点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古代汉语复习一、甲骨文甲骨文指商朝刻在龟甲兽骨上的文字,内容都是商代王室贵族在祭祀、征伐、田猎、收成、疾病、气候、出入等方面进行占卜活动的记录。甲骨文也叫龟版文、龟甲文、甲文、甲骨刻辞、龟甲兽骨文字、贞卜文字、甲骨卜辞、殷墟卜辞、卜辞、殷墟书契、殷墟文字、殷契、契文、书契等。甲骨文已出土十六七万片,单字约四千多个,现在认识的字约有一千个甲骨文特点: 沿用图画写实手法,表意字(象形字、指事字、会意字)多; 形体结构没有定型,异构多,有异字同形情况; 书写款式没有规范化; 偏旁不固定,可以更换; 笔画方折,线条瘦直。二、金文金文是商周时期铸在青铜器上的铭文。由于商周铜器以钟鼎为最多,又由于钟是主要

2、乐器,鼎是主要礼器,所以又称金文为钟鼎文。古代以祭祀为吉礼,称祭祀所用的铜器为吉金,所以又称金文为吉金文字。金文是古文字中历时最长的一种文字,从商代中期到秦统一六国,约有多年。金文同甲骨文属于同一体系的文字,商代的金文有块面笔画,显示出浓厚的图画性、原始性。西周中期以后,块面笔画渐少,文字布局渐趋平整。线条的平直化,块面的线条化,是汉字脱离图画性走向符号化的第一个里程碑。从此,汉字不再是“画”成的,而是写成的。金文特点:1、仍以象形、会意为主,象形字的形象性仍很强2、与甲骨文相比,金文的异体字、合文大为减少,偏旁趋于稳定,行款也渐趋固定,基本上都是从右向左书写。3、笔画丰满圆润,无勾廓现象。线

3、条化、平面化。三、隶书隶,徒隶,即服役的犯人。有人认为隶书是因徒隶使用而得名,有人认为是因徒隶造出这种字体而得名。历史上也称佐书、史书、八分,是以点、横、掠等点笔结构取代篆书的线条结构而使之便于书写的一种字体。最早的隶书产生于战国时代,在东汉时期达到顶峰。战国时,为了书写方便,往往将大篆略加简省,变圆转笔画为方折。大篆书体的草率写法逐渐形成早期的隶书。秦代使用的草率篆书,称为秦隶,也叫古隶;汉代盛行的隶书,称为汉隶,也叫今隶。四、隶变汉字由篆书演变为隶书的过程。汉字由篆书到隶书的变化叫隶变。隶变不仅关系到书写风格,而且也关系到汉字的结构。字型变圆形为方形,线条变弧线为直线,笔画变繁杂为简省。隶

4、变是古今汉字的分水岭,是汉字发展史上最重要的一次变革。隶变特点:1.解散篆体,改曲为直:隶书不再顾及象形原则,把古字“随体诘诎”的线条分解或改成平直的笔画,以便书写。 2.偏旁分化:在隶书里,独立成字和用作偏旁的写法明显不同。 3.偏旁混同:隶书以求简便,把某些生僻的或笔画较多的偏旁,改成形状相近,笔画较少,又比较常见的偏旁。 4.结构简省:隶书往往把篆文的两笔并为一笔,或是把两个以上的偏旁或偏旁所包含的部分合并起来,改成较简单的笔画结构。 5.圆转不断的线条变为方折的断笔:隶书为提高书写速度,形成点、横、竖、捺、钩、折等笔画。(形体变化、混同或变异、简省或讹变)隶变的意义:对部首的影响,同化

5、、异化、省变同化:所谓同化是用一个新的构件取代篆书中不同构件(包括某一构件的局部和相关构件组合后的全部或局部)异化:所谓异化是篆书中的同一构件形态演变为不同的构件形态,即把一个构件的一种写法变成了几种不同的写法。省变:所谓省变即省略或改变篆书中一些构件或笔画。五、六书的概念是东汉许慎在说文解字中对古文字构成规则的概括和归纳,即“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六书是古人从汉字的结构现象和使用现象中,分析归纳出来的六种条例。象形画成其物,随体诘诎。指事视而可识,察而可见。会意比类合谊,以见指撝。形声以事为名,取譬相成。转注建类一首,同意相受。假借本无其字,依声托事。【象形】六书之一。是一种

6、描摹事物形状的造字法。 习惯上把象形分为两种:独体象形和依附象形(合体象形)。【指事】六书之一。是一种以象征性符号来表示意义的造字法。 指事字包括纯符号的指事字和在一个汉字上增加指事符号的指事字两种。另外,有人把改造已有的汉字也看成是指事字。【会意】六书之一。会是会合的意思。会意就是会合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独体字来表示一个新的意义的造字方法。 会意字包括同体会意(如:友、林、众、北、比、舛)和异体会意(如:男、赤、初、即)两种。【形声】六书之一。用形符(也叫意符或义符)和声符(也叫音符)造出新字叫形声字。形声字中的形符表示字义类属,形声字中的声符表明字的读音。 汉字中的形声字占百分之九十以上。形声

7、字的产生使汉字的性质发生了重大变化:汉字由表意文字过渡到表意兼标音的文字。【转注】六书之一。属于同一部首之下,意义相同的一组字,是转注字。 对转注的理解,大致有“形转”、“音转”、“义转”三说。【假借】六书之一。语言中某些词有音无字,便借用同音字来表示,这就是假借。有人称之为“造字的假借”或“六书的假借” 。六、古代汉语词汇的特点:单音节词占绝对优势。七、复音词的种类:转义复音词联合复音词偏义复音词加缀复音词八、词的本义词的本来意义,是通过分析字形和考核文献资料所得出的最早的意义。九、汉字形体演变的两个关键时期1、西周晚期2、秦汉隶书产生之际十、汉字的性质:表义文字体系十一、四体二用象形指事会

8、意形声转注假借造字之法用字之法 四 体 二 用 不带表音成分的表意字带表音成分的形声字孤立地分析每一个汉字而得出的四种结构类型从历史的角度揭示出汉字孳衍发展的两种方式性质:(戴震、段玉裁、 桂馥、王筠) 六 书 另:1、秦系文字,后世称为籀文,亦称大篆。2二、小篆小篆是秦始皇统一中国之后实行“书同文”政策时颁行的标准字体。是历史上第一次由政府主持的规范化字体。小篆的主要特点:(1)、固定了偏旁部首的位置和写法,基本上做到了定型化(2)、其次是书写形式要求整齐划一,笔画不论横竖曲直,一律用粗细等匀的线条(3)、字形结构规律得到进一步的完善加强,为后来文字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3、东汉时代,隶书

9、既成为正规文字,日常书写的草率隶书又成为新的手写体,由此产生章草和行书。4、表意字:象形字、指事字、会意字5、形声字的结构类型:左形右声、右形左声、上形下声、下形上声、外形内声、内形外声、形偏一隅、声便一隅。6、假借字与形声字的区别7、假借字分析:本义,如“之”字甲骨文(?),从止(趾)从一,以脚离开出发地向前会意,本义为“往”。8、后造的表本义的字一般称为累增字。9、后来造的本字一般称为后起本字。10、常用部首讲析。11、古今字:同一个词、同一个概念,在不同的时代,用不同的字形来记录;产生在前的那个字,叫古字,产生在后的那个字,叫今字。古字和今字是不同历史时期的产物。(例子)12、通假字:通

10、假又叫通借,是古人用字写词时本有其字而不用,却用一个音同音近的字来代替的现象,原本当用的字也叫本字,临时用来代替本字的那个字叫通假字或者通借字。13、异体字:所谓异体字,是指在某一历史时期音义完全相同、记词职能也完全一样,只是构形有异的字。形体差异有6种:(1)所用造字方法不同,一体为形声,一体为非形声。(2)同为形声,而成分或位置不同。(3)因为会意,形符不同(4)因隶变或讹变而不同(5)因简省而形成俗体不同(6)因古体的不同。14、繁简字:繁简字是繁体字和简体字的合称,所谓繁体和简体,本来是就同一个字构形时所使用的构件或笔画的多少相对而言的。一般来说,构件或笔画多的是繁体,构件、笔画少的是

11、简体。15、繁体字与简化字的对应关系:(1)大多数是一对一的关系(2)某字简化后的构形与古书中某个字构形完全一样,但两者的音义和用法完全不同。(3)字形简化,同时又兼并了另外一个音同或音近字的记词职能,被简化的繁体和兼并的字同时被废弃。16、单纯复音词例子17、古今词义的异同:(1)词义多少的不同(2)意义的侧重点不同(3)词义的轻重和感情色彩不同(4)词义所指的名物制度不同18、偏义副词的概念:形式上由两个意义相近或相反的词素构成,而实际上仅偏用其中一个词素意义的复音词,叫偏义复音词,也叫复词偏义、偏义词。 前人从修辞的角度称偏义复音词为“连类而及”。19、引申义和本义的联系方式(1)相似:引申义和本义所指称的对象具有某种相似之处,可进行类比。(2)相关:引申义和本义所指称的对象或表达的概念相互关联,彼此牵涉,可通过借此代彼的联系方式实现引申。(3)相因:引申义和本义之间具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