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qcqc七大手法培训七大手法培训 建龙特聘专家建龙特聘专家 齐育金齐育金 企划部 2006年2月22日 qcqc七大手法七大手法 序序 前前 言言 第一章第一章 柏拉图柏拉图 第二章第二章 鱼骨图鱼骨图 第三章第三章 直方图直方图 第四章第四章 脑力激荡法脑力激荡法 第五章第五章 散布图散布图 第六章第六章 查检表查检表 第七章第七章 图形法图形法 序序 2005年年中,控股公司在吉林建龙试办自主管理活动, 紧接着9月又在承德建龙试办,2006年开始在各钢铁子公司 全面实施自主管理活动。其间,控股公司企划部曾派专家及 工业工程师至各子公司进行培训及现场辅导,培训教材及内 容包括:自主管理活动培
2、训讲义及自主管理活动操作 手册。培训讲义内针对“qc七大手法”的运用大约做了 一个钟头的介绍,各子公司企划处及分厂综合管理室负责自 主管理活动推动的人员提议企划部能够针对“qc七大手法” 进一步深入的介绍,让企划人员也能充分了解qc手法的目 的和应用,以便日后顺利接手,广泛落实自主管理活动。故 依据编制“qc七大手法”思路的深化,编制了本qc常用 手法,作为培训企划处人员及自主管理活动负责推动人员 的教材。 企划部高级特聘专家:齐育金 谨识 2006年2月22日 前言前言 一、什么一、什么(what)(what)是是qc?qc? qc=quality controlqc=quality con
3、trol 质量控制(qc)是指控制制造产品或服务的质量, 使产品或服务质量达到最优良的状态。 以5w1h来说明 二、二、qcqc七大手法是什么七大手法是什么( (wwhat)hat)? 1、柏拉图(pareto diagram)抓重点抓重点 2、特性要因图(causes & effects chart)或称 鱼骨图(fish bone diagram)追原因追原因 3、直方图(histogram)显分布显分布 4、脑力激荡法(brain storming)激创意激创意 5、散布图(scattered diagram)看相关看相关 6、查检表(check list)找数据找数据 7、图形法(st
4、atistical chart)收成果收成果 前言前言 日本、日本、 中钢中钢 、宝钢、建龙、宝钢、建龙qcqc七大手法对比表七大手法对比表 宝钢宝钢台湾中钢台湾中钢日本日本建龙建龙备注备注 排列图 巴雷特折线 柏拉图柏拉图柏拉图重点分析 因果图鱼骨图鱼骨图鱼骨图依据4m 对策表- 依据5w1h,找出因 素(要因)对策 分层法层别法-脑力激荡法 直方图直方图直方图直方图 必须多做案例,给一 线员工练习,即常态 分布表 散布图散布图散布图散布图一次回归分析 管理图管理图/图表管理图 图形法 - - 管理表 -查检表查检表查检表 三、三、qcqc七大手法在什应地方七大手法在什应地方( (wwher
5、e)here)推行最有效?推行最有效? 1、在制造工厂(钢厂、造船厂、加工厂) 2、电器、家电组装厂 3、汽车生产线-组装 四、四、qcqc七大手法在何时七大手法在何时( (wwhen)hen)推行:推行: 1、四个月成果发表会一次,一年三次果发表会; 2 2、日常工作:作统计分析、归纳时可采用;日常工作:作统计分析、归纳时可采用; 3 3、专案报告。、专案报告。 五、五、qcqc七大手法学习对象是谁七大手法学习对象是谁( (wwho)ho)? 1、圈友。 2、专案工程师、管理师 3、作业长以上领导。 4、全体员工。 前言前言 六、为什么六、为什么( (wwhy)hy)要学习要学习qcqc七大
6、手法?七大手法? 1、发挥团队(teamwork)力量和精神,集思广益,脑力激荡; 2、重视结果更重视过程,如评审表发表会成绩占20%,活动 过程占80%; 3、重视合作更重视分工,如计划书、改善对策表等,分工合理, 人人参与; 4、既重视改善,更重视创意,开发人的脑力资源; 5、重视持续效果,更重视标准化的建立,当培训教材; 6、目标要量化,更要有原始资料,整理、分析、归纳资料; 7、因果要分明,手段与目标要清晰。经要因分析、柏拉图分析, 因果分明,才不会把主题弄错。 前言前言 七、如何七、如何( (hhow)ow)去实现:去实现: 1、各阶层主管要重视尤其是董事长和总经理更要重视; 2、组
7、织公司委员会和厂处委员负责推动; 3、培训:圈友人人参加; 4、聘请专家担任辅导; 5、定期开圈会,讨论本作业区的问题、研究问题、解决 问题; 6、要定期举行成果发表会; 7、要有激励制度。 前言前言 八、八、qcqc七大手法的作用七大手法的作用 1、协助我们作好日常安全生产管理,达到降本增效的 目的。 2、可在混沌不明的情况下,认清问题,关键在于搜集 数据,分析、归纳问题,进而解决问题。 前言前言 第一章第一章 柏拉图柏拉图 第一节 柏拉图的定义与功用 第二节 柏拉图的注意事项 第三节 柏拉图的制作步骤与实例 第一节第一节 柏拉图的定义与功用柏拉图的定义与功用 一、柏拉图的定义一、柏拉图的定
8、义 柏拉图(pareto analysis)又名重点分析重点分析 图图:它是根据所搜集的数据,以不同区分 标准单位加以整理、分类,计算出各分类 项目所占的比例而按照大小顺序排列,再 加上累积值所形成的图形。 二、柏拉图的功用二、柏拉图的功用 它可以迅速掌握问题重点迅速掌握问题重点,了解问题的基本 症结所在; 掌握重要要因掌握重要要因。每个原因占整个问题的百分 比,使你能把握问题的重心,抓住重点,对 症下药,解决问题; 确认改善效果确认改善效果。 第一节第一节 柏拉图的定义与功用柏拉图的定义与功用 1、分析柏拉图只要抓住前面4 45 5项原因项原因就可以; 2、柏拉图的分类项目不要太少项目不要太
9、少,45项较合适,最多不 超过9项,如果分类项目太多,超过9项,可划入 “其它”,如果分类项目太少,少于4项,做的柏拉 图无实际意义; 3、做成的柏拉图如果发现各项目分配比例差不多时,柏各项目分配比例差不多时,柏 拉图失去意义拉图失去意义,与柏拉图法则不符,应从其它角度收 集数据再做分析; 4、柏拉图是管理改善的手段而非目的柏拉图是管理改善的手段而非目的,如果数据类别已 经很清楚者,则无需再花时间制作柏拉图。 第二节第二节 柏拉图的注意事项柏拉图的注意事项 一、柏拉图的制作步骤一、柏拉图的制作步骤 绘制柏拉图可以按照下列步骤进行: 1、收集数据; 2、把数据分类好的项目进行汇总,由多到少进行排
10、 序,并计算累积百分比; 3、绘制横轴与纵轴刻度,注意纵横坐标要均衡匀称; 4、绘制柱状图; 5、绘制累计积分曲线; 6、记入必要事项(如总检察数、不良数、检查者、绘 制者、日期等); 7、分析柏拉图。 第三节第三节 柏拉图制作步骤与实例柏拉图制作步骤与实例 二、柏拉图制作案例二、柏拉图制作案例 案例一、案例一、某热轧厂品管部对8月热轧中宽带表面不 良进行统计,总检查数为12800卷,其中不良数为 148卷,不良数统计情况如下表所示: 第三节第三节 柏拉图制作步骤与实例柏拉图制作步骤与实例 步骤一、收集数据。步骤一、收集数据。 序号不良项目(原因)不良数占不良总数百分比(%) 1表面裂缝 53
11、35.8% 2孔洞 106.8% 3压痕 53.4% 4折边 128.1% 5边裂 3624.3% 6划伤 74.7% 7折叠 2215% 8异物压入 31.9% 合计148100% 制表人:李光地 审核:罗亮 统计日期:9月1日 表表1-1 81-1 8月份制程不良数统计表月份制程不良数统计表不良数:卷不良数:卷 步骤二、把分类好的项目进行汇总,步骤二、把分类好的项目进行汇总, 序 号 不良项目不良数占不良总数百分比(%) 累积百分比(%) 1表面裂缝 5335.8%35.8% 2边裂3624.3%60.1% 3折叠2215%75.1% 4折边128.1%83.2% 5孔洞106.8%90%
12、 6划伤 74.7%94.7% 7压痕 53.4%98.1% 8异物压入 31.9%100% 合计148100% 不良数:卷不良数:卷表表1-2 81-2 8月份制程不良数累积百分比月份制程不良数累积百分比 表表 步骤三、绘制横轴与纵轴刻度步骤三、绘制横轴与纵轴刻度 a)画出横轴与纵轴,横轴表示不良项目,左边纵 轴表示不良数,右边表示不良率。 b) 左边纵横最高刻度是不良总数148卷,右边纵轴 最高刻度是不良率100%。 c)左边的纵轴刻度和右边的纵轴最高刻度是在一 条水平线。 0% 60% 10% 20% 30% 40% 50% 70% 80% 90% 100% 148 140 130 12
13、0 110 100 90 80 70 60 50 40 30 20 10 0 不 良 数 累 积 百 分 比 步骤三、绘制横轴与纵轴刻度(续)步骤三、绘制横轴与纵轴刻度(续) 步骤四、绘制柱状图步骤四、绘制柱状图 a)在左纵轴与横纵轴区域间找出坐标点,共8个坐 标点; b) 将各不良项目画出坐标,也就是柱状图。 步骤四、绘制柱状图(续)步骤四、绘制柱状图(续) 0% 148 140 130 120 110 100 90 80 70 60 50 40 30 20 10 0 60% 10% 20% 30% 40% 50% 70% 80% 90% 100% 不 良 数 累 积 百 分 比 步骤五、绘
14、制累积积分曲线步骤五、绘制累积积分曲线 a)针对累积积分曲线在右纵轴与横纵轴区域间找 出坐标点,共8点; b) 用折线将8点连接起来。 步骤五、绘制累积积分曲线(续)步骤五、绘制累积积分曲线(续) 0% 148 140 130 120 110 100 90 80 70 60 50 40 30 20 10 0 60% 10% 20% 30% 40% 50% 70% 80% 90% 100% 不 良 数 累 积 百 分 比 图图1-1 1-1 不良统计分析柏拉图不良统计分析柏拉图 总检查数12800卷 总不良数:148卷 不良率:1.16%(作为基准值) 目标值:不良率降为1% 每卷单重:5吨 价
15、差:200元/吨 不合格减少量=12800*5*(1.16%-1%)=102.4 吨 效益效益:200元/吨*102.4吨=20,480元 步骤六、记入必要事项步骤六、记入必要事项 从以上柏拉图可以看出:制程中表面裂缝、孔洞、制程中表面裂缝、孔洞、 压痕、折边占总不良率的压痕、折边占总不良率的83.2%83.2%,这四项是这四项是9 9月月 份重点改善的项目份重点改善的项目,(不良率的83.2%对应多少 数量,有数量就可以换算金额)建议用鱼骨图对 这三项不良进行原因分析。 步骤七、分析柏拉图步骤七、分析柏拉图 经调查造成某种产品剔退 (问题)的原因有a、b、c、 d、e五种因素,见右图。 据调
16、查的数据(问题)显示,a占 剔退原因的50%,b占30%, c占10%,d占7%,e占3%。 柏拉图明显的告诉我们,解决 问题要先解决主要原因,如 a、b原因己占全数的80%, 则先解决a、b。假设产品每月 剔退100公吨,现在问题解决 了百分之八十,换句话说,每 月剔退量只剩百分之二十,效 果良好。 100% 80% 60% 40% 20% 0% 100 80 60 40 20 0 a b c d e 公 吨 第三节第三节 柏拉图制作步骤与实例柏拉图制作步骤与实例 案例二、产品剔退柏拉图案例二、产品剔退柏拉图 图图1-2 1-2 产品剔退柏拉图产品剔退柏拉图 l 柏拉图的其他表示方法 100
17、 80 60 40 20 221728 33 4356 次数 其 它 铝 线 圈 人 为 机 械 项 目 100 80 60 40 20 222850 4 5 9 次数 高 温 搅 拌激烈 l/n熔损 铝线 弯曲 项目 图图1-3 1-3 柏拉图表示法(柏拉图表示法(1 1)图图1-4 1-4 柏拉图表示法(柏拉图表示法(2 2) 9 第三节第三节 柏拉图制作步骤与实例柏拉图制作步骤与实例 案例三、转炉炼钢碳命中失败次数原因分析柏拉图案例三、转炉炼钢碳命中失败次数原因分析柏拉图 项目 吹炼 总炉数 碳命中失败原因 失败炉数总计 设备料人为 吹炼时间 12月 总计 1580192817872 命
18、中失败 百分比(%) 26.3 9 38.8923.6111.11100% 表1-3 05年十二月份转炉炼钢碳命中失败次数统计表 第三节第三节 柏拉图制作步骤与实例柏拉图制作步骤与实例 根据以上数据得到柏拉图如下图1-5所示: 100% 94.59% 81.08% 67.57% 54.05% 40.54% 27.03% 13.51% 0% 料 设备 人为 吹炼时间 38.89% 65.28% 88.89% 图图1-5 1-5 转炉炼钢碳命中失败原因分析柏拉图转炉炼钢碳命中失败原因分析柏拉图 案例四案例四 1 14 4月搅拌站处理异常炉数柏拉图月搅拌站处理异常炉数柏拉图 时间时间 项目项目 1月
19、月2月月3月月4月月合计合计百分比百分比 处理炉数处理炉数1009010196387 不不 合合 格格 机械机械1221633.33% 人为人为 1022527.78% 铝圈铝圈0120316.67% 其他其他1111422.22% 不合格合计不合格合计347418 表表1-3 1-3 搅拌站异常发生统计表搅拌站异常发生统计表 根据上表1-3得到柏拉图如下图1-6所示: 11.11% 22.22% 33.33% 44.44% 66.67% 77.78% 88.89% 100% 机械 人为 铝圈 其他 0% 33.33% 61.11% 77.78% 55.56% 图图1-6 1-6 炉数异常分析
20、柏拉图炉数异常分析柏拉图 第二章第二章 鱼骨图鱼骨图 第一节 鱼骨图的定义、目的与功用 第二节 鱼骨图制作步骤与实例 一、定义:一、定义: 当一个问题的特性(结果)受到一些要因(原 因)影响时,将这些要因加以整理,成为有相互关 系且有条理的图形,这个图形就称为特性要因图, 又叫鱼骨图(fish-bone diagram)。 第一节第一节 鱼骨图的定义、目的与功用鱼骨图的定义、目的与功用 二、目的:二、目的: 鱼骨图又称特性要因图(cause-and- effect diagram),用以画出所有可能会影响 流程或质量的相关因子,可以详细明了所有问 题的发生原因,并加以归类,提供解决问题的 广度
21、(各种分类)及深度(各项细目)。 第一节第一节 鱼骨图的定义、目的与运用要鱼骨图的定义、目的与运用要 点点 三、功用 a) 整理问题; b) 追查真正的原因; c) 寻找对策。 第一节第一节 鱼骨图的定义、目的与运用要鱼骨图的定义、目的与运用要 点点 四、鱼骨图的形成四、鱼骨图的形成 须利用脑力激荡法,启发每个人的思路,发 掘问题的原因所在,绘在鱼骨图上,“骨”表示 分类,“刺”表示细目,使问题的原因纲目分明, 设法解决最重要原因,原因消除后,将对策标准 化,鱼骨图实例如下图2-1所示: 第一节第一节 鱼骨图的定义、目的与运用要鱼骨图的定义、目的与运用要 点点 记号设备故障 剔退 (钢板) 人
22、员 进料 设备方法 工作经验不足 知识不足 判断错误 超过厚度公差 平坦度不够 配料不足 放样错误 尺寸不符 弯曲弧形 刀隙未调好 基准线未抓准 第一节第一节 鱼骨图的定义、目的与运用要鱼骨图的定义、目的与运用要 点点 图图2-1 2-1 鱼骨图分析原因鱼骨图分析原因 五、绘制鱼骨图应注意事项五、绘制鱼骨图应注意事项 a) 脑力激荡:要集合全员的知识与经验,运用脑力激荡 法,集思广益。 b) 以事实为依据:分析大原因时应根据具体情况,适当 增减或另立名目,除人、设备、物料、方法、环境等 因素外有时还包括其它如动力、管理等方面。 c) 原因分析愈细愈好,愈细则更能找出关键原因或解决 问题的方法。
23、 d) 在进行原因逐层分解时要充分使用5w2h的方法分析。 e) 无因果关系者,予以剔除,不予分类。 f)多加利用过去搜集的资料。 第一节第一节 鱼骨图的定义、目的与运用要鱼骨图的定义、目的与运用要 点点 g)重点放在解决问题上,并依结果提出对策,依5w2h 原则执行。 h) 依据特性别,分别制作不同的特性要因图。 i)大要因 (大骨)通常代表是一个具体方向。 中要因(中骨)通常代表的是一个概念、想法。 小要因(小刺)通常代表的是具体事件。 j)至少要有4根大骨、3根中骨及2根小骨。一支特性要 因图就会有24个小要因,且这些要因都不能重复。 k)对要因发问,为什么?(why?);对对策发问,如
24、何 (how)。 第一节第一节 鱼骨图的定义、目的与运用要鱼骨图的定义、目的与运用要 点点 一、鱼骨图制作步骤:一、鱼骨图制作步骤: (1 1)确定待分析的质量问题)确定待分析的质量问题,将其写在右侧的方框 内,画出主干,箭头指向右端,见下图图2-2所示。 第二节第二节 鱼骨图的制作步骤与实例鱼骨图的制作步骤与实例 质量问题 (结果) 小原因 中原因 大原因 图图2-2 2-2 鱼骨图原因层级鱼骨图原因层级 (2 2)确定该问题中影响质量原因的分类方法。)确定该问题中影响质量原因的分类方法。 一般分析工序质量问题,常按其影响因素有 四个m, (1)人(man)、(2)设备(machine)、(
25、3)原 料(material)、(4)方法(method),另加环境或其它 等分类;作图时,依次画出大支,箭头方向从左到 右斜指向主干,在箭头尾端写上原因分类项目。见 下图图2-3所示。 第二节第二节 鱼骨图制作步骤与实例鱼骨图制作步骤与实例 质量问题 (结果) 人机 料法环 图图2-3 2-3 鱼骨图大要因层级鱼骨图大要因层级 第二节第二节 鱼骨图的制作步骤与实例鱼骨图的制作步骤与实例 a)将各分类项目分别展开,每个中支表示各项目中造成质 量问题的一个原因。作图时,中支平行于主干,箭头指 向大枝,将原因记在中支后面或上下方。 b)将原因再展开,分别画小支,小支是造成中支的原因, 依次展开,直
26、至细到能采取措施为止。 c)分析图上标出的原因是否有遗漏,最后在形成共识的基 础上,把最可能是问题根红笔或特殊符号标识,画上方 框,作为质量改进的重点。 d)注明因果图的名称、绘图时间、绘制者、参与分析人员 等必要项目。 第二节第二节 鱼骨图的制作步骤与实例鱼骨图的制作步骤与实例 准备工作轴承整理 回 装 轴承拆出 设备定位慢 轴承刮修费时 不熟练、人力少 协调差 特殊工作 种类多 风盖吊出危险 工具准备费时 密封膏难涂上 空间小 油量调整不易 固定销难逼出 心轴难顶高 测量范围小 螺丝紧空间小 密封膏难清理 无工具 技术不纯熟无平台 人员堕落 易碎 黏性强 上盖不易翻转 油管阻挡 水平量测慢
27、 上轴承拆解费时 风盖挡住 钢索不易穿入 轴承盖难拆解 试车慢 轴承回装费时 钢索不易穿入 外盖及周边设备回装费时 黏性强 降低 联轴 器拆 卸工 时 第二节第二节 鱼骨图的制作步骤与实例鱼骨图的制作步骤与实例 第三章第三章 直方图直方图 第一节 直方图的定义、目的与功用 第二节 直方图的制作步骤与实例 第三节 直方图的看法及其使用 第一节第一节 直方图的定义、目的与功用直方图的定义、目的与功用 一、直方图的定义一、直方图的定义 将所搜集的数据、特性值或结果值,在横轴上适 当地区分成几个相等区间,并将各区间内测定值 所出现的次数累加起来,用柱形画出的图形。 二、直方图的使用目的二、直方图的使用
28、目的 测知制程能力; 测知数据的真伪; 测知分配型态; 计算产品不良率; 调查是否混入两个以上的不同群体; 藉以订定规格界限; 规格与标准值之比较; 可用于制程管制; 求分配的平均值与标准差。 第一节第一节 直方图的定义、目的与功用直方图的定义、目的与功用 三、直方图的功用三、直方图的功用 表示质量正态分布表示质量正态分布:直方图为次数分配的一种表示 方法,即将组界绘制在横轴,次数绘在纵轴所形成的 图形,常常用来表示质量正态分布。 可作控制图可作控制图:设上、下限,有助于标准的设定,以 长条形式展示数据次数的图形,协助确认过程的改 变,它显示产品测量值变动的情形,一旦标准值设定 后,可将测量值
29、与标准相比较。 第一节第一节 直方图的定义、目的与功用直方图的定义、目的与功用 直方图是综合一组数据的变异的图形,直方图 的图形本质使人能一目了然地看清楚实际搜集数据 与规格或标准的变异,若以数字表示,难以显示变 异。我们总希望制程能力在规格或标准内,且是最 好的制程。 下面五个图例可以帮助我们理解直方图对过程 (工序)能力的判断,请参考下图: 第一节第一节 直方图的定义、目的与功用直方图的定义、目的与功用 lclucllclucl 图图3-2 3-2 过程能力刚好过程能力刚好图图3-3 3-3 过程能力比规格好得多过程能力比规格好得多 第一节第一节 直方图的定义、目的与功用直方图的定义、目的
30、与功用 lcllcluclucl 图图3-4 3-4 中心偏左的过程能力中心偏左的过程能力 图图3-5 3-5 中心偏右的过程能力中心偏右的过程能力 第一节第一节 直方图的定义、目的与功用直方图的定义、目的与功用 图图3-6 3-6 分散度过大的过程能力分散度过大的过程能力 lclucl 注:ucl=控制上限 lcl=控制下限 ucl = upper control line lcl = lower control line 第一节第一节 直方图的定义、目的与功用直方图的定义、目的与功用 第一节第一节 直方图的定义、目的与功用直方图的定义、目的与功用 一、直方图的制作步骤一、直方图的制作步骤
31、收集同一类型的数据,最好在收集同一类型的数据,最好在5050个以上。个以上。 计算极差计算极差r r。找出所有数据中的最大值与最小值,计算极差 (即全距) 设定组数设定组数k k。根据数据的个数进行分组,其分组原则一般是: 第二节第二节 直方图的制作步骤与实例直方图的制作步骤与实例 maxmin r xx 数据总数50100100250250 组数610组712组1020组 确定测量最小单位。(按小数点的位数来决定)确定测量最小单位。(按小数点的位数来决定) 整数位测量单位为1,如果数据是50或100时, 那么它的最小测量单位为1; 小数点为1位时,测量最小单位为0.1,如果数 据为1.5或5
32、0.8时,那么它的最小测量单位为 0.1。 小数点为2位时,测量最小单位为0.01,如果数 据为1.05或50.85 时,那么它的测量最小单位 为0.01。 第二节第二节 直方图的制作步骤与实例直方图的制作步骤与实例 求组距求组距h h。 计算求出各组的上、下限值。计算求出各组的上、下限值。 第一组上限值=第一组下限值+组距; 第 组下限值=第 组上限值, 第 组上限值=第 组下限值+组距。n min 2 x 测量最小单位 第一组下限值 r h k n1n n 第二节第二节 直方图的制作步骤与实例直方图的制作步骤与实例 计算出各组的中心值计算出各组的中心值( ) i x + 2 i x 该组下
33、限值 该组上限值 制作频数分配表制作频数分配表 组别组距上下限值中心值频数 第二节第二节 直方图的制作步骤与实例直方图的制作步骤与实例 按频数分布图绘制出直方图。按频数分布图绘制出直方图。 对绘制出的柏拉图进行分析。对绘制出的柏拉图进行分析。 二、直方图举例:二、直方图举例: 案例一、案例一、为考核某齿轮尺寸的品质水平,随即 在一批产品中抽样测得数据100个,此产品规 格为:24.56.0mm。 第二节第二节 直方图的制作步骤与实例直方图的制作步骤与实例 12345678910 22.123.422.627.722.923.724.521.324.721.2 25.824.523.221.32
34、1.624.124.817.421.920.3 23.924.624.322.724.626.730.026.023.124.6 22.821.822.624.025.122.419.323.923.621.5 25.023.624.924.826.423.926.618.323.225.3 21.725.023.521.724.327.229.025.023.822.3 22.228.024.621.625.224.826.727.628.525.8 24.625.322.527.525.524.824.623.818.819.9 25.124.822.626.624.125.023.420
35、.621.326.3 22.924.421.523.123.428.922.420.126.226.4 (1)收集数据,如下表所示 (2)算出极差r。 (3)根据直方图的操作步骤“(3)”中的分组 原 则,此例中分组为:k =10。 (4)本组数据有一位小数点,所以本组的测 量最小单位为:0.1。 (5)计算组距: maxminmaxmin 30.0,17.4,30.0 17.4 12.6xxr xx 12.6 1.26 1.3,1.3 1010 rr h k 取 ; 第二节第二节 直方图的制作步骤与实例直方图的制作步骤与实例 (6)求出各组的上、下限值。 第一组下限值= 第二组下限值(第一组
36、上限值) =17.35+1.3=18.65 0.1 17.417.417.35 22 测量最小单位 第二节第二节 直方图的制作步骤与实例直方图的制作步骤与实例 具体上下限值如下: 第一组:17.3518.65 第六组:23.8525.15 第二组:18.6519.95 第七组:25.1526.45 第三组:19.9521.25 第八组:26.4527.75 第四组:21.2522.55 第九组:27.7529.05 第五组:22.5523.85 第十组:29.0530.35 第二节第二节 直方图的制作步骤与实例直方图的制作步骤与实例 (7)计算中心值。 (8)制作频数分配表(如下表所示) 2
37、组上限值+组下限值 组中心值 1735 1865 1800 () 2 . + . 第一组中心值.以此类推 第二节第二节 直方图的制作步骤与实例直方图的制作步骤与实例 组别组距上下限值中心值频数 117.3518.6518.002 218.6519.9519.303 319.9521.2520.605 421.2522.5521.9016 522.5523.8523.2020 623.8525.1524.5029 7 25.1526.4525.8012 826.4527.7527.108 927.7529.0528.404 10 29.0530.3529.701 第二节第二节 直方图的制作步骤与
38、实例直方图的制作步骤与实例 (9)按频数分布图绘制出直方图(如下图)。 (10)分析:此直方图属正态分布,服从统计规分析:此直方图属正态分布,服从统计规 律可认定过程较为稳定。律可认定过程较为稳定。 第二节第二节 直方图的制作步骤与实例直方图的制作步骤与实例 第三节第三节 直方图的看法及其使用法直方图的看法及其使用法 一、直方图的形状一、直方图的形状只要看直方图的形状 就可以了解其过程安定或异常。安定的过 程就像钟铃一样左右对称。直方图有岛型、 双峰型、缺齿型。这些形态出现,必定是 过程发生某种原因所致。 (1)正常型)正常型:是正态分布,服从统计规律,过程正 常,如下图3-8所示: 第四节第
39、四节 直方图的看法及其使用法直方图的看法及其使用法 图图3-8 3-8 正常型正常型 (2 2)缺齿型)缺齿型:不是正态分布,不服从统计规律,可能的原 因是: 测量仪器精确度不够,而要求的精确度较高。 次数分配表上分组不当,如作图时分组太多。 第四节第四节 直方图的看法及其使用法直方图的看法及其使用法 图图3-9 3-9 缺齿型缺齿型 (3 3)偏态型)偏态型:不是正态分布,不服从统计规律,可能的 原因是: 习惯作业造成作业方法不对; 工具、冶具、模具已经磨损或松动。 第四节第四节 直方图的看法及其使用法直方图的看法及其使用法 图图3-10 3-10 偏态型偏态型 (4 4)离岛型:)离岛型:
40、原料或过程发生异常时的分配状态,离岛说 明过程一定有某种异常原因发生,有找出其异常原因的必 要。只要去除这种离岛,就可以制造充分合乎规格界限的制 品。 第四节第四节 直方图的看法及其使用法直方图的看法及其使用法 图图3-11 3-11 离岛型离岛型 (5 5)绝壁型)绝壁型:一端切掉的分布型态。过程能力不够,检查 部门为了要确保数量而把规格外的制品稍微修改使其合格时 会出现,所以和离岛型一样有早期改善必要。 第四节第四节 直方图的看法及其使用法直方图的看法及其使用法 图图3-12 3-12 绝壁型绝壁型 (6 6)双峰形)双峰形:不是正态分布,不服从统计规律,可能的原因 是: 有两个不同的组合
41、,如两部机器或两家不同的供应商; 在过程中有变异产生,而作了较大调整。 作业者或测时器不同时也有可能发生此种直方图。 第四节第四节 直方图的看法及其使用法直方图的看法及其使用法 图图3-13 3-13 双峰型双峰型 二、与规格比较二、与规格比较 将规格值计入直方图,可检讨过程能力。 (1)制品变异比规格宽度要窄,平均值在中央,此种分配 的形状是理想的,规格界限如果在标准差的4倍之处,那 就是更为理想的状态了。如下图3-14所示: 第四节第四节 直方图的看法及其使用法直方图的看法及其使用法 图图3-143-14 (2)图3-15变异情况大致与图3-14相同,但平均值稍偏左, 过程稍微变化就容易发
42、生不良,平均值有移到中心的必要。 图图3-153-15 第四节第四节 直方图的看法及其使用法直方图的看法及其使用法 (3)图3-16平均值良好,但变异稍大平均值良好,但变异稍大,刚好和规格的两端吻 合,若稍微增大,很可能出现不良品,最好平均值保持原状, 但变异方面应采取缩小的对策。 图图3-163-16 第四节第四节 直方图的看法及其使用法直方图的看法及其使用法 (4)图3-17变异太大,两侧都超过规格界限值,发生不良变异太大,两侧都超过规格界限值,发生不良 品品,应立刻检讨缩小差异的对策,如规格无法变更,过程改 善亦无法立刻采取对策,那最好是用全数选别的对策。 图图3-173-17 第四节第
43、四节 直方图的看法及其使用法直方图的看法及其使用法 (5)图3-18变异非常小,对规格而言还有充裕变异非常小,对规格而言还有充裕,如能把变 异稍微放大也没有关系,如此效率能提高,消耗品、材 料能减少,管理也较轻松。有必要时要与有关部门联络, 把规格缩小,采取规格缩小对策。 图图3-183-18 第四节第四节 直方图的看法及其使用法直方图的看法及其使用法 (6)图3-19虽满足规格,但中心值靠近旁边且左端尾部被 切除,这是为要符合规格作过选别。应该检讨选别前的直方 图,把变异减小,并把平均值移到中央,此种措施是必要 的。 图图3-193-19 第四节第四节 直方图的看法及其使用法直方图的看法及其
44、使用法 (7)图3-20一边的分配的平均或变异都在良好状态,也符 合规格,但有“离岛”制品出现,发生不良现象,这是 过程有异常现象出现,应调查离岛原因,采取对策。 图图3-203-20 第四节第四节 直方图的看法及其使用法直方图的看法及其使用法 第四章第四章 脑力激荡法脑力激荡法 第一节 脑力荡法的功用与运用 第二节 脑力激荡法的运用要点 第一节第一节 脑力激荡法概述脑力激荡法概述 一、简要说明一、简要说明 一般人的思想常受生活习惯、环境及逻辑的 学习方式的影响,而将个人的思路局限在某个范 围内,常常遇到问题却找不出症结所在,而实际 原因很可能非常简单。这是因为当事者,只注意 点的垂直思考,没
45、有注意面的水平思考,而问题 的解决方法往往隐藏在另一点的下面,而使你无 法发现。一般所称的脑力可以分为下列四种: 吸收力(观察、注意) 记忆力(感觉、记忆) 垂直思考力 理解力(分析、判断) 创造力(灵感) 水平思考力 爱因斯坦说过:想象力比智识重要,脑力激荡法就是利 用人类创造性的想象力来解决问题的,创造的想象形成方 式,如下图所示: 脑力 第一节第一节 脑力激荡法概述脑力激荡法概述 空 想 再生的想象 (把过去的记忆 重新想出来) 创造的想象 第一节第一节 脑力激荡法概述脑力激荡法概述 二、脑力激荡法功用二、脑力激荡法功用 利用人的表现欲来开发脑力资源,集众人 的智慧来研究问题的症结,可以
46、发掘许多问题的潜 在原因。 第一节第一节 脑力激荡法概述脑力激荡法概述 三、脑力激荡法技巧的运用三、脑力激荡法技巧的运用 a a.会议:脑力激荡法的运用,必须借着会议讨论方 式进行,大家海阔天空地谈论,不受限制,大家彼 此脑力激荡下,激发出新的构想或方法,所谓“三 个臭皮匠,胜过一个诸葛亮”。此种会议不是一般 判断性的会议,而是属于创造性的会议。 第一节第一节 脑力激荡法概述脑力激荡法概述 b.b.配合鱼骨图的运用,把每个成员想的构想或方法在鱼骨图 上表明,如此可使问题的原因纲目分明。 c.c.焦点法:以较简单的日常题目来作焦点讨论,再以模拟方 式强制联想,如下图所示: 秋天 落叶 收割 存粮
47、 台风 大风 吹倒房子 钱会损失 银行 储蓄 洪水 预防 有备无患 第一节第一节 脑力激荡法概述脑力激荡法概述 dd. .缺点列举法:例如“使用的材料有无缺点?钢种、 尺寸正确吗?”“此种改善方法对吗?有无更好 的方法?” e e. .希望目标列举法:例如“如果有更方便的产品多 好! ” 、 “如果产品能携带 ” 。 第一节第一节 脑力激荡法概述脑力激荡法概述 第二节第二节 脑力激荡法的应用要点脑力激荡法的应用要点 一、脑力激荡法的四大原则一、脑力激荡法的四大原则 摒绝批评构想:对任何观念持有反对意见时,必 须保留至稍后之时期,会议中不管别人构想是好是坏, 绝不加批评。 欢迎“自由奔放”,异想
48、天开的意见,必须毫无 拘束,广泛地想,观念愈奇特愈好。 构想愈多愈好,不要顾虑构想内容的好坏。 根据别人的“构想”联想另一个构想,即利用一 个灵感激发另外一个灵感,或者是把别人的构想加以 修正转变成更好的构想。 二、脑力激荡法在实施中应注意的事项二、脑力激荡法在实施中应注意的事项 脑力激荡法会议的准备脑力激荡法会议的准备 时间:30分左右,不要超过一小时。 会议室:安静、不受别事打扰,电话最好切掉。 记录员最好有二人。 准备小铃,圈员有违反基本规则时,用按铃来管 理会议。 第二节第二节 脑力激荡法的应用要点脑力激荡法的应用要点 脑力激荡法的实施要领脑力激荡法的实施要领 运用脑力激荡术时,若无适
49、当的题目,是不易成功的。 不能同时有两个以上的题目混在一起。 问题太大时,要分成几个小题。 创造力强,分析力亦要强,更需具有幽默感。 脑力激荡法分析问题,时间以15分至60分钟为宜。 圈长之外,需指定一位助理,将圈员的构想,简要地写 在黑板上。书写时,字体要清晰,用以启发其它圈员的 联想。 第二节第二节 脑力激荡法的应用要点脑力激荡法的应用要点 使用脑力激荡,会产生出无数的创意,有时在一小时 内会有400条以上的创意,但这些创意不一定均具有 实用性。 需要把许多想出来的创意,经过评价,以选取解决问 题所必须的创意。 评价脑力激荡所想出来的创意,圈员最好受过创造性 思考训练,能客观地判断,并对问
50、题有广泛的认识。 评价各种创意时,可用下列分类处理: 立即可以实施者。 需较长时间,加以研究或调查者。 缺少实用性者。 第二节第二节 脑力激荡法的应用要点脑力激荡法的应用要点 三、脑力激荡法应避免的词句三、脑力激荡法应避免的词句 自主管理活动圈圈长或圈员用脑力激荡法解决问题时, 不能使用下列的“绝句”,如使用这些词句,会把圈员所提 出的创意完全抹杀。 理论上可以说得通,但实际上并不如此。 恐怕上级主管不会接受。 以前试过了。 违反公司的基本政策或方针。 第二节第二节 脑力激荡法的应用要点脑力激荡法的应用要点 会被人讥笑的。 没有价值吧! 可能没有这么多的时间。 可能大家不会赞成。 我以前想过了
51、,只是没有多大的把握。 以后再想想看,或以后才研究吧! 第二节第二节 脑力激荡法的应用要点脑力激荡法的应用要点 第五章第五章 散布图散布图 第一节 散布图的定义、目的与功用 第二节 散布图的种类与分析 第三节 散布图案例 第四节 散步图的制作步骤与实例 第一节第一节 散布图的定义、目的与功用散布图的定义、目的与功用 一、散布图的定义一、散布图的定义 将因果关系对应变化的数据分别描绘在x-y轴坐标 系上,用以掌握两个变量之间是否相关以及相关程 度如何,这种图形叫做“散布图”,也有人称之为 “相关图”。 二、散步图的目的二、散步图的目的 (1)知道两组数据(或原因与结果)之间是否有相 关及相关程度
52、; (2)依据各种可能影响原因的层别绘制散布图,可 找出最适合的要因; (3)检视是否为不相关。 第一节第一节 散布图的定义、目的与功用散布图的定义、目的与功用 三、散布图的功用三、散布图的功用 (1)检定两变数间的相关性; (2)从特性要求寻找最适要因; (3)从要因预估特性水平。 第一节第一节 散布图的定义、目的与功用散布图的定义、目的与功用 散布图一般有以下四种类型,分别是: (1 1)正相关)正相关:当变量x增大时,另一个变量y也增大。 相关性强:如马力与载重的关系; 相关性中:如收入与销售的关系; 相关性弱:如体重与身高的关系。 (2 2)负相关)负相关:当变量x增大时,另一个变量y
53、 减小。 相关性强:如马力与载重的关系; 相关性中:如收入与销售的关系; 相关性弱:如体重与身高的关系。 第二节第二节 散布图的种类与分析散布图的种类与分析 一、散步图的种类一、散步图的种类 (3 3)不相关:)不相关:当变量x(或y)增大时,另一个变 量(或x)并不改变。如气压与温度的关系。 (4 4)曲线相关:)曲线相关:当变量x增大时,另一个变量y也 随着增大,但达到某一个值后,则当x值增大时,y 反而减少,反之亦然。如记忆与年龄的关系。 第二节第二节 散布图的种类与分析散布图的种类与分析 二、散布图的制作步骤二、散布图的制作步骤 (1)确定要调查的两个变量,收集相关数据的最 新数据,至
54、少30组以上。 (2)找出两个变量的最大值与最小值,将两个变 量描入x轴与y轴。 (3)将相对应的两个变量,以点的形式标上坐标 系。 (4)记入图名、制作者、制作时间等项目。 (5)判读散布图的相关性与相关程度。 第二节第二节 散布图的种类与分析散布图的种类与分析 三、在制作散布图时,应注意以下事项:三、在制作散布图时,应注意以下事项: (1)两组变量的对应数至少在30个以上,最好50 个,100个最佳。 (2)找出x、y的最大值及最小值建立x、y坐标。 (3)通常横坐标用来表示原因或自变量,纵坐标表 示效果或因变量。 (4)散布图绘制后,分析散布图应谨慎,因为散布 图是用来理解一个变量与另一
55、个变量之间可能存 在的关系,这种关系需要进一步的分析,最好作 进一步的调查。 第二节第二节 散布图的种类与分析散布图的种类与分析 第三节第三节 散布图的判读散布图的判读 正相关正相关(点子从左下至右上分布者),如下图: 图图5-1 5-1 强正相关关系强正相关关系 正相关正相关(点子从左下至右上分布者),如下图: 第三节第三节 散布图的判读散布图的判读 图图5-2 5-2 中度正相关关系中度正相关关系 正相关正相关(点子从左下至右上分布者),如下图: 第三节第三节 散布图的判读散布图的判读 图图5-2 5-2 中度正相关关系中度正相关关系 负相关负相关(点子从左上至右下分布者),如下图: 第三
56、节第三节 散布图的判读散布图的判读 图图5-3 5-3 强负相关关系强负相关关系 负相关负相关(点子从左上至右下分布者),如下图: 第三节第三节 散布图的判读散布图的判读 图图5-4 5-4 中度负相关关系中度负相关关系 负相关负相关(点子从左上至右下分布者),如下图: 第三节第三节 散布图的判读散布图的判读 图图5-5 5-5 弱负相关关系弱负相关关系 无相关无相关(点子分布无向上或向下倾向者): (1)x与y之间看不出有何相关关系; (2)x(或y)增大时,y(或x)并不改变; 以上两种情形均成为无相关,如下图所示: 第三节第三节 散布图的判读散布图的判读 图图5-6 5-6 中度正相关关
57、系中度正相关关系 第三节第三节 散布图的判读散布图的判读 图图5-7 5-7 无相关关系无相关关系 曲线相关曲线相关(点子分布不是呈直线倾向,而是弯曲变化者)。 (1)当x开始增大时,y也随之增大,但达到某一值后,则当x 值增大时,y反而减少, (2)反之亦然,称为曲线相关。如下图所示: 第三节第三节 散布图的判读散布图的判读 第三节第三节 散布图的判读散布图的判读 图图5-8 5-8 曲线相关关系曲线相关关系 第四节第四节 散布图案例散布图案例 案例一、马达连续运转时间与速度散布图案例一、马达连续运转时间与速度散布图 为确认马达连续运转后,速度是否发生 改变,经试验获得以下数据。 时间速度时
58、间速度时间速度时间速度时间速度 13307325132501921025171 23208285142442020426165 33089300152372119727159 431110270162312219128151 530411264172252318529145 629712257182182417830133 第四节第四节 散布图案例散布图案例 由以上数据得到散布图如下图所示: 此图显示二者间为强负相关强负相关关系 案例一、马达连续运转时间与速度散布图案例一、马达连续运转时间与速度散布图 案例二、添加剂的重量与相应产出率散布图案例二、添加剂的重量与相应产出率散布图 案例二、添加剂
59、的重量和相 应的产出率散布图 序号添加剂(g)产出率序号添加剂(g)产出率 18.788.70%168.489.40% 29.291.10%178.286.40% 38.691.20%189.292.20% 49.289.50%198.790.90% 58.789.60%209.490.50% 68.789.20%218.789.60% 78.587.70%228.388.10% 89.288.50%238.990.80% 98.586.60%248.988.60% 108.389.60%259.392.80% 118.688.90%268.787.20% 128.988.40%279.192
60、.50% 138.887.40%288.791.20% 148.487.40%298.888.20% 158.889.10%308.990.40% 由以上数据得到散布图如下: 此图显示二者间为弱正相相关弱正相相关关系 案例二、添加剂的重量与相应产出率散布图案例二、添加剂的重量与相应产出率散布图 第六章第六章 查检表查检表 第一节 查检表的定义、目的与意义 第二节 数据概述 第二节 查检表的种类 第四节 查检表的设计要点及步骤 一、查检表的定义一、查检表的定义 用一种简单的方式将问题查检出来的表格或用一种简单的方式将问题查检出来的表格或 图即叫做查检表。图即叫做查检表。进一步说就是在收集数据时设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商业银行金融科技人才培训课程设计与实施报告
- 制造业数字化转型数据治理与工业互联网产业链协同发展策略报告
- 配合件的编程与加工教学设计-2025-2026学年中职专业课-数控车床编程与操作-数控技术应用-装备制造大类
- 7《健康看电视》(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统编版道德与法治四年级上册
- 9 日益重要的国际组织2023-2024学年六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同步教学设计(统编版)
- 2025年智能养老行业投资趋势与盈利模式研究报告
- 2025年产业园区行业前景分析及投资机遇研究报告
- 2025年废弃电器电子回收处理行业前景分析及投资机遇研究报告
- 2025年物流行业规模分析及投资前景研究报告
- 2025年互联网+颜料行业投资趋势与盈利模式研究报告
- 完整版宪法知识竞赛试题完整题库及答案(夺冠系列)
- 云南大学附属中学数学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开学分班考试数学试题
- 小学武术校本课程教材(中学也可用)
- 自来水厂处理工艺流程图
- 全媒体运营师-国家职业标准(2023年版)
- 小学英语教学经验体会分享
- 学校矛盾调解工作制度模版
- 学习中心教学论
- 《学习共同体-走向深度学习》读书分享
- 2017年人教版英语五年级上册说教材
- 健康安全危险源识别、风险评估和风险控制表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