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九 管晏列传 《史记》 - 北京师范大学精品课程_第1页
十九 管晏列传 《史记》 - 北京师范大学精品课程_第2页
十九 管晏列传 《史记》 - 北京师范大学精品课程_第3页
十九 管晏列传 《史记》 - 北京师范大学精品课程_第4页
十九 管晏列传 《史记》 - 北京师范大学精品课程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十九 管晏列传【题解】春秋时代齐国明相管仲(字),名夷吾,晏婴(名),字平仲。陈仁锡:管仲晏婴,皆齐名臣,故共传。史记共有十二本纪,十表,八书,三十世家,七十列传。有宋(南朝)裴駰史记集解,唐司马贞史记索隐,张守节史记正义,被称为“史记三家注”。 【正文】管仲夷吾者(名词+者,仍为“别事词”,从人、事物中区分出来的某一个或某一种,可不译,也可译为这个人),颖上人也(判断句,者,也)。少(年青)时,常与鲍叔牙(齐国的大夫)游(在水上漂浮游玩交游),鲍叔知其贤。管仲贫困,常(曾经,注中异文作“尝”)欺(欺负)鲍叔,鲍叔终(始终)善遇(对待)之,不以为言(不以之为言,省略“之”。以,介词,介绍动作行

2、为所涉及的对象。不把管仲占便宜的事当作谈论的内容。一说不以为然)。已而(不久。已,副词,表示已发生,固定连用。此外表示已经发生副词有“既”“尝”“曾”,见223页)鲍叔事齐公子小白,管仲事公子纠(小白、纠都是齐襄公的儿子。纠是庶子,即妾所生的儿子。齐襄公被人杀死后,小白立为桓公,派人杀死了公子纠)。及小白立为桓公,公子纠死,管仲囚焉(无标志的被动,管仲被囚禁。焉,于是,是指身为公子纠之臣,参与争夺君位之事的原因)。鲍叔遂进(使动,使进)管仲(桓公使鲁人杀公子纠,召忽自杀,管仲请囚。桓公之立,发兵攻鲁,心欲杀管仲。鲍叔牙曰:“君将治齐,即高傒与叔牙足也。君且欲霸王,非管夷吾不可”)。管仲既用(无

3、标志被动,管仲被任用后),任政于齐(翻译时:于齐仁政),齐桓公以(介词,介绍动作行为所使用的工具、凭借的条件)霸(齐桓公由此称霸),九合(九合:一说“纠”。说文:“绳三合也。”段注:“凡交合之谓之纠。引申为纠合诸侯之纠。又为纠责之纠。”论语宪问:“桓公九合诸侯,不以兵车,管仲之力也。”一说多次。)诸侯(召集诸候会盟。春秋周王室衰微,诸侯分立),一(数词作动词用,统一、齐整)匡(匡正)天下,管仲之谋也(也,句末,表原因,判断语气。是因为管仲的谋略)。补充史料:1、史记齐太公世家:齐太公吕尚(姜太公)至齐襄公历经十三代,襄公在内乱中被公孙无知所杀,“群弟恐祸及,故次弟纠奔鲁,其母鲁女也。管仲、召忽

4、傅之。次弟小白奔莒,鲍叔傅之鲁闻无知死,亦发兵送公子纠,而使管仲别将兵遮莒道,射中小白带钩,小白详死,管仲使人驰报鲁,鲁送纠者行益迟。六日至齐,则小白已入,(大夫)高傒立之,是为桓公。”齐襄公(兄),纠(弟),小白(弟)后为齐桓公翻译:管仲夷吾这个人,是颖水之滨的人。年轻时曾经与齐国大夫鲍叔牙交往。鲍叔牙了解他很有道德才能。管仲贫困,曾经欺负鲍叔,鲍叔始终很好地对待他,不把管仲占便宜的事当作谈论的内容。不久,鲍叔侍奉齐公子小白,管仲侍奉公子纠。到小白立为齐桓公时,公子纠被杀(填补史实),管仲因此被囚禁。鲍叔牙就进荐管仲。管仲被任用后,在齐国担任政务,齐桓公由此称霸,召集诸侯会盟,整顿匡正天下,

5、是因为管仲的谋略。管仲曰:“吾始(当初。“初”是个表阶段的名称。常表示开始的一段,因此“初”在先秦古籍中往往用于追述过去的事情。而“始”从发展着眼,是指事物进程的开始。“阶段”和“发展”正是两词的区别所在。)困(贫困)时,尝与鲍叔贾(一说“商”是来回跑买卖,而“贾”是有固定的地方。二说“商”强调商品流通,吃地区差;而“贾”同“居”,囤居积奇,吃时间差),分财利多自与(与:说文:“赐予也。”吕氏春秋:“管仲与鲍叔同贾南阳,及分财利,而管仲尝欺鲍叔多自取。鲍叔知其有母而贫,不以为贪也。”分财利时自己取得多),鲍叔不以我为贪,知我贫也(窮(竆):说文:“极也。从穴,躳声。”穴居时代的洞府的顶端穷尽,

6、无出路(一般指仕路)生活上无出路,贫穷(与“富”反)。贫与穷的区别:贫富悬殊;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现代词汇):穷尽(尽头),穷途末路(无路可走),无穷无尽;贫血,贫民,贫乏)。吾尝为鲍叔谋事(我曾经为鲍叔谋划事情而更加困窘无路)而更穷困,鲍叔不以(以,动词,认为,与“为”连用,或单用,或直接“以为”,见233页)我为愚,知时有利不利也。吾尝三仕三见逐于君(“见”表被动,助动词,被逐。见于),鲍叔不以我为(认为)不肖(说文:“骨肉相似也。从月,小声。”不象不贤,不善),知我不遭时也。吾尝三战三走(跑。孟子直不百步耳,是亦走矣),鲍叔不以我为怯,知我有老母也。公子纠败,召忽(人名,和管仲

7、一起辅佐公子纠)死之(为之而死,为动,特殊动宾),吾幽(说文:“隐也。从山、幺幺。幺幺亦声。”隐,蔽;幺,小也。(幼);幺幺:微也(幽、幾)段注:幽从山犹隐从阜,取遮蔽之意。从幺幺者,微则隐也。司马迁报任安书:“身幽囹圄之中。”故“幽”有深暗而不易见义)囚受辱,鲍叔不以我为无耻(不知耻辱),知我不羞(意动)小节,而耻(意动)功名不显于天下也。生我者父母,知我者鲍子也!”(通过五次事件的回顾,来说明鲍叔牙对自己的理解和信任,四次用“尝”表示,一次无“尝”)鲍叔既进(使动)管仲(鲍叔牙荐举管仲后),以身(介宾,把自己)下之(动宾,下于之,低之。把自己摆在管仲之下)。子孙世禄(谓语)于齐,有封邑者十

8、馀世,常为名大夫。天下不多(赞美,多:犹重也,高也,贤也。形容词意动用法。史记商君列传:“反古者不可非,而循礼者不足多。”)管仲之贤而多鲍叔能知人。翻译:管仲说:“我当初贫困时,曾经与鲍叔牙做生意,分财利时自己取得多,鲍叔不认为我是贪婪,他了解我是因为贫困。我曾经为鲍叔谋划事情而更加困窘无路,鲍叔不以为我愚笨,知道时机有利与不利的区别。我曾经三次被国君任用,三次被驱逐,鲍叔不认为我不贤,而知道我没有逢到好时机。我曾经三次作战,三次逃跑,鲍叔不认为我胆怯,而知道我有年老的母亲。公子纠失败,召忽自杀身亡。我收到囚禁侮辱,鲍叔不认为我不知耻辱,知道我不为小节感到羞愧,却为功名不能显扬天下而耻辱。生我

9、的是父母,了解我的是鲍叔呵。”鲍叔牙荐举管仲后,把自己摆在管仲之下。管仲子孙世世代代在齐做官,享用俸禄,有封邑的子孙有十几代,多为知名的大夫。天下人不赞赏管仲之贤而赞赏鲍叔能了解人。管仲既任政相齐,以(介词,凭借,介绍动作行为所用的工具)区区之齐,在海滨,通货积财,富国彊(同强)兵,与俗(世俗百姓)同好恶。故其称曰:“仓廪实而(连词,管子作“则”)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上服(服御,使用,上服连用作主语)度(名词动用,合乎制度)则六亲(父、母、兄、弟、妻、子)固。四维(礼、仪、廉、耻。维,本指系物的大绳“天柱折,地维绝”起重要作用的东西,如法度)不张(拉开弓弦陈设,设立,张开物体,如张乐设饮)

10、,国乃灭亡。下令如流水之源,令顺民心,故论卑(平易高)而易行。俗之(连词“之”连接偏正结构,此处表示领有关系,“俗”和“所欲”之间是一种领有关系。见240页)所欲,因(沿袭,顺应)而予之,俗之所否,因而去之。”其为政也,善因祸而为福,转败而为功。贵轻重,慎权衡。桓公实(副词,实在,确实)怒(对发怒)少姬,南(名词作状语,往南)袭蔡(少姬是桓公从蔡国娶来的妾。一次玩耍她惹怒桓公,桓公让她回国,但并未明确断绝关系。后来,蔡国人将她嫁给别人,桓公怒而伐蔡。),管仲因而伐楚(蔡于齐之南,楚于蔡之西南,蔡楚为邻。左传僖公四年“蔡溃,遂伐楚”。),责包茅(祭祀时的仪式之一,缩酒。把酒倒在裹成捆的青茅上渗入

11、,如神饮了一样,楚国青茅)不入贡于(介词,介绍出动作行为的对象,“向”)周室。桓公实北征山戎(北方的一个少数民族),而管仲因而令燕修召公(姓姬,名奭读音sh四声,周武王的臣子,因封地在召,故称召公。武王灭纣后,封召公于北燕)之政(维护周王室利益,提高齐国信誉、地位的举动)。于柯之会,桓公欲背曹之约(齐桓公伐鲁庄公,三次打败鲁国的曹沫读音mi的军队。两国在柯这个地方会盟,其时,曹沫执匕首劫桓公,慷慨陈词,强迫桓公把侵占的土地归还鲁国,桓公不得不答应。事后桓公又想不归还侵占的土地,还想杀曹沫。管仲认为这样做是背信,劝桓公履行盟约。于是把侵占的土地归还给了鲁国),管仲因而信(使动,使讲信用)之,诸侯

12、由是(指示代词)归齐。故曰:“知与之为取(宾语为主谓短语),政之宝也。”翻译:管仲担负政务任齐国相,凭着小小的齐国地处海滨,流通货物,聚积财富,使国家富裕兵力强盛,与平民好恶相同。因此他称说道:“仓廪充实就懂得礼仪节度,衣食丰足就懂得荣耀、耻辱。在上位者使用的财物合乎制度,父母妻子兄弟等六亲关系就牢固。礼义廉耻者四条纲纪没有设立,国家就要灭亡。颁布政令如同流水的源头,政令要顺应百姓的心愿。”因此(管仲)的政治主张切合实际并且容易实现。世俗(下层)向往的东西,就顺应这给与他们;世俗(下层)否定的事情,就顺应着去除它。管仲治理政务,善于凭借灾祸而做成福事,转变失败而成为功劳。重视分清事务的轻重,谨

13、慎的衡量斟酌。桓公确实生少姬的气,往南袭击蔡国,管仲趁机又伐楚,责备楚国不向周天子纳贡包茅。桓公向北征伐山戎,管仲趁此让燕修治召公的政治制度。齐鲁在柯地盟会,此后桓公想要背弃与曹沬(鲁庄公)的盟约。管仲趁此机会劝谏桓公要诚实讲信用,诸侯因此归顺齐国。所以说:懂得给予就是索取。这是治理政务的法宝。管仲富拟(如同,好像)于(引出比较对象)公室,有三归(三归,一说,是台名(书注);一说,归指妇女出嫁,三归指管仲娶了三姓的女儿做妻妾。史记正义:“三姓女也。妇人谓嫁曰归;一说,日龙川考证:俞樾曰,管仲自朝而归,其家有三处也,则钟鼓帷帐不移而具,足见其奢。且美女之充下陈者,亦必三处如一,而娶三姓之说,或从

14、此出也。)反坫(反坫读音din四声,反爵古人的酒杯之坫。坫是放置酒杯的土台,在两楹厅堂的前柱之间。互相敬酒后,把空爵反置在坫上,这是周代诸侯宴会的礼仪),齐人不以为(认为,动词)侈。管仲卒,齐国遵其政,常强于(引出比较对象)诸侯。後百馀年而有晏子焉(于是,于此)。翻译:管仲的富有如同齐公家族成员,有三处住所,有诸侯宴会时放置着酒杯的土台,齐国人不认为他是奢侈。管仲去世,齐国遵循他的政治主张,经常比诸侯国强大。百余年后齐国有晏子。晏平仲婴(姓晏,名婴,字平仲)者,莱(地名,本为莱国,被齐所灭)之夷维(莱的属邑)人也。事齐灵公、庄公、景公,以(凭借)节俭力(尽力,“力行”:做事努力)行重于齐。既相

15、齐,食不重(读音 chng)肉,妾不衣(动词)帛。其在朝,君语及之,即危言(直言);语不及之,即危行(正直的行为。危言危行,互文,意义互相补足,不论国君说到与否,都保证言行上的谨慎。“秦时明月汉时关”。)。国有道,即顺命;无道,即衡(衡量,一说通“横”,逆命,不服从)命。以(介词,表凭借)此三世显名于诸侯。翻译:晏婴平仲,是莱地维邑人。侍奉齐灵公、齐庄公、齐景公,凭借着节俭、做事努力受到齐国君主重视。辅佐齐国以来,吃饭时没有两个肉菜,妾不穿丝织品衣衫。晏婴上朝时,国君谈及某件政事,就谨慎地陈述己见;国君没有谈及的正事,就谨慎地做事。国家政治治理有方,就顺从命令;国家治理无方,就权衡命令正确与否

16、。凭着灵公、庄公、景公三代在诸侯间显扬了声名。越石父(人名)贤,在缧绁(读音li,xi声,捆绑犯人的绳索捆绑囚禁)中,晏子出,遭之途(遇之于图),解左骖(读音cn,古代马车,驾车时位于两旁的马)赎之,载归(载,zi一年半载,记载;zi,载歌载舞,装载)。弗谢(逊让,告辞,告别),入闺(内室)久之。越石父请绝。晏子戄(懼:恐也。从心,瞿声。愳,古文。瞿:鹰隼之视。礼记:“见似目瞿,闻名心瞿。” 戄:玉篇:“惊也。”矍:隹欲逸走也。从又,持之矍矍也。)然(读音ju,震惊的样子),摄衣冠谢(道歉)曰:“婴虽不仁,免子于(介词,从)厄,何子(子何,“何”提前强调不解)求绝之速也?”石父曰:“不然,吾闻

17、君子诎(读音q,同“屈”同源,“屈”,无尾也。短尾曰屈凡短曰屈弯曲)于不知己,而信(信,言语真实。此处通“伸”,舒展伸直)于知己者。方(副词,正在)吾在缧绁中,彼不知我也。夫子既已感(感知)寤(“寤”同“悟”,觉)而赎我,是(这,指示代词)知己者。知己而无礼,固(副词,原本,实在)不如在缧绁之中。”晏子于是延(长行也。长久伸长引进接待聘请)入为上客。翻译:越石父贤良,处于捆绑囚禁之中。晏子出门,在路上遇到他,解下左边的骖马赎出了越石父,用车载着他回来。不与他辞别,就进入宫中闺门。过了一段时间,越石父要求断绝交往。晏子又敬又怕,整理衣冠道歉说:“我虽然不仁,也从危难中解救了你,你为什么这台是让)

18、,而对了解自己的伸展坦荡。当我在囚禁中时,你是不了解我的,你既然已经有所了解而赎出了我,这就是知己;知己而不以礼相待,实在不如在囚禁之中。”晏子从此延请接纳他为上宾。晏子为齐相,出,其(代晏子)御之妻从门间(间:閒:隙也。从门月。本义:指两扇门关起来时中间留有的缝隙。此处为本义的用法,这种用法比较少见。閑:阑也。从门中有木。闌:门遮也。欄、栏)而闚(窥)其夫。其夫为相御,拥(犹障也,遮盖)大盖(伞形车篷),策驷马(同驾一车的四匹马),意气扬扬,甚自得也。既而归,其妻请去(离开),夫问其故,妻曰:“晏子长(身长,身高,今方言中还有保留叫“长”)不满六尺,身相齐国,名显诸侯。今者(者,代词,复指,

19、往往是“n+者”)妾观其出,志念深矣,常有以自下(义同“以身下之”)者(有者,有的表现)。今子长八尺(古代:六尺为一步两跬。中人臂长为一旬,一旬为八尺。中长一般一米七,由此推算,古“一尺”相当于现在一尺的三分之二。古制,1尺等于今制8寸,约等于23公分,6尺是138厘米,8尺是184厘米),乃(乃:副词,表示对范围的限定,可译为“仅、只”等。例:吕氏春秋义赏:“天下胜者众矣,而霸者乃五。”)为人仆御,然子之意,自以为足,妾是以(“是”作宾语前置,以是。以,介词,表示原因,因为)求去也。”其后,夫自抑(压抑遏制)损(降低,减损),晏子怪而问之。御以实对,晏子荐(之)以为大夫。翻译:晏子任齐相,出

20、门去。他车夫的妻子从门缝中偷看她丈夫。她丈夫为丞相赶车,遮着伞形的车棚,鞭打着驾车的四匹马,得意洋洋,相当自满。不久(车夫)回家,他的妻子请求离去。丈夫问他缘由,妻子说:“晏子身高不到六尺,身为齐国丞相,声名显扬于诸侯。今天我看他出门,意念深沉,常有自视低下的表现。(现在)你身高八尺,只是做人家的车夫,可是你的心意自以为满足,我因此请求离去。”此后丈夫谦逊退让。晏子很奇怪,就询问他。车夫把事情告诉他,晏子推荐他作为大夫。太史公(在史记中经常会有“太史公曰”,这里的太史公指的就是史记的作者司马迁。其父司马谈博学多才,精通天文、黄老之学,是一位颇有学识的史学家和思想家。汉武帝即位后,司马谈任太史令

21、长达年之久,著有六家要旨等书。司马谈死后不久,司马迁继任父职,做了太史令。所以,后来在他写成的史记中,每次他对历史事件进行点评时,都会注上“太史公曰”)曰:吾读管氏牧民、山高、乘马、轻重、九府及晏子春秋,详哉其(代词)言之也(主谓词组作主语,谓语提前,表示强调)。既见其著书,欲观其行事,故次(动词,编写,编排)其传。至其书,世多有之,是以不论,论其轶(逸,散失不传)事。管仲世所谓贤臣,然孔子小(形容词的意动用法)之(论语八佾“管仲之器小哉”(指志向)。岂(语气词,表示揣测,是不是,是否能,通“其”)以为周道衰微,桓公既贤,而不勉之至王,乃(连词,却,表示前后两事情理相背。语见孝经事君正义:“言

22、管仲相齐,顺百姓之美,匡救国家之恶,令君臣百姓相亲者,是管之能也”)称霸哉?语曰:“将顺其美,匡救(止息挽救)其恶,故上下能相亲也。”岂管仲之(宾语前置,复指代词)谓乎?方晏子伏庄公(齐庄公)尸,哭之成礼然后去(齐太公世家:六年,初,棠公妻好,棠公死,崔杼取之。庄公通之,数如崔氏,以崔杼之冠赐人公问崔杼病,遂从崔杼妻。崔杼妻入室,与崔杼自闭户不出,公拥柱而歌崔杼之徒持兵从中起公踰墙,射中公股,公反坠,遂弑之。晏婴立崔杼门外,曰:“君为社稷死则死之,为社稷亡则亡之。若为己死己亡,非其私暱,谁敢任之!”门开而入,枕公尸而哭,三踊而出。三踊:大殓尸体入棺(处理尸体,入棺,盖棺),孝子要跳着脚哭,表示尽孝。),岂所谓“见义不为,无勇”者邪?至其谏说,犯君之颜,此所谓“进思(语气词,句首、中、末均见,如小雅采薇“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尽忠,退思补过”(被任用就尽其忠诚,不被任用就弥补自己的过错)者哉!假令晏子而(连词,主谓之间,表示假设。左传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