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循环经济试点实施方案模板循环经济试点实施方案模板 目目 录录 一一 莱钢基本情况莱钢基本情况 .3 (一)(一) 企业现状企业现状 .3 3 (二)资源条件、能源、水资源和主要原材料消耗情况(二)资源条件、能源、水资源和主要原材料消耗情况 .6 6 (三)清洁生产实施情况(三)清洁生产实施情况 .1414 (四)(四) “三废三废”综合利用情况及再生资源回收利用情况综合利用情况及再生资源回收利用情况 .1414 (五)废物排放和污染防治情况(五)废物排放和污染防治情况 .1515 (六)发展循环经济的核心技术、研发能力(六)发展循环经济的核心技术、研发能力 .1717 (七)主动承担社会责任,
2、造福地方(七)主动承担社会责任,造福地方 .1717 (八)企业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八)企业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 .1818 二二 发展循环经济的工作基础发展循环经济的工作基础 .19 (一)循环经济理论研究起步早(一)循环经济理论研究起步早 .1919 (二)参加节能自愿协议试点,完善管理制度,提高管理水平(二)参加节能自愿协议试点,完善管理制度,提高管理水平 .1919 (三)在改造扩建过程中加大新技术应用力度(三)在改造扩建过程中加大新技术应用力度 .2020 (四)循环经济产业链建设取得初步成效(四)循环经济产业链建设取得初步成效 .2121 (五)冶金企业废水零排放示范工程成效显著(五
3、)冶金企业废水零排放示范工程成效显著 .2222 三三 发展循环经济的指导思想、目标和主要任务发展循环经济的指导思想、目标和主要任务 .23 (一)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一)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 .2323 (二)目标(详见表(二)目标(详见表 3-13-1) .2323 (三)主要任务(三)主要任务 .2525 四四 工作重点工作重点 .26 (一)优化主体工艺结构(一)优化主体工艺结构 .2626 (二)优化产品结构(二)优化产品结构 .2626 (三)合理用热(三)合理用热 .2626 (四)系统节电(四)系统节电 .2727 (五)大力节约用水,实现冶金生产废水零排放(五)大力节约用水,实
4、现冶金生产废水零排放 .2727 (六)大力推进资源综合利用(六)大力推进资源综合利用 .2727 (七)完善以钢铁为核心的工业生态链(七)完善以钢铁为核心的工业生态链 .2727 (八)强化污染预防和全过程控制(八)强化污染预防和全过程控制 .2727 (九)建立能源中心(九)建立能源中心 .2727 五五 项目规划和投资项目规划和投资 .29 表表 5-15-1 循环经济规划实施项目汇总情况循环经济规划实施项目汇总情况 .3030 六六 保障措施保障措施 .39 (一)落实科学发展观(一)落实科学发展观 加快转变增长方式加快转变增长方式.3939 (二)建立试点工作组织管理体系(二)建立试
5、点工作组织管理体系 .3939 (三)搞好宣传教育(三)搞好宣传教育 增强全员参与资源节约的自觉性增强全员参与资源节约的自觉性.4040 七七 需要国家给与的支持需要国家给与的支持 .41 (一)需要给予资金和技术支持的重点项目(一)需要给予资金和技术支持的重点项目 .4141 (二)需要给与的政策支持(二)需要给与的政策支持 .4141 八、实施步骤八、实施步骤 .42 附件一:生态工厂研究成果附件一:生态工厂研究成果 附件二:冶金附件二:冶金“三干三干”技术示范项目建议书技术示范项目建议书 附件三:熔融还原附件三:熔融还原薄板坯连铸连轧项目建议书薄板坯连铸连轧项目建议书 一一 莱钢基本情况
6、莱钢基本情况 (一)(一)企业现状企业现状 1 1企业名称企业名称 莱芜钢铁集团有限公司 2 2企业性质企业性质 莱芜钢铁集团有限公司(简称莱钢)是依据公司法 ,由莱芜钢铁总 厂改建而成的有限责任公司,是莱芜钢铁集团的核心企业。 莱芜钢铁集团有限公司钢铁主业包括莱钢股份有限公司(上市) 、莱钢 银山型钢有限公司和山东莱钢永锋钢铁有限公司等子公司。 3 3资产及其经营状况资产及其经营状况 莱钢始建于 1970 年 1 月,属于三线工程项目,设计规模为年产 50 万 吨。到 2004 年底,总资产 301 亿元,在岗职工 3.7 万人,其中钢铁主业 1.6 万人。莱钢是国家重点扶持的 520 家企
7、业之一,也是 128 家省属重点国 有企业之一,在山东省百强企业排序中列第四位,是中国冶金行业首批通 过 ISO9002 质量体系、ISO14001 环境管理体系和 OHSAS18001 职业安全健康 管理体系国家认证企业。 2004 年全年生产钢 658.3 万吨(其中:永锋 50 万吨) 、生铁 476.5 万 吨(其中:永锋 47.4 万吨) 、钢材 689.2 万吨(其中:永锋 60.4 万吨) ,分 别比上年增长 56.1%、57.6%和 58.1%。钢产量在全国冶金行业的排名上升 到第 11 位,钢产量增长速度连续两年名列全国前 20 位钢铁企业第一位。 全年实现利税 28.02
8、亿元,其中利润 17.37 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 74.91% 和 167.77%。出口钢铁产品 72.3 万吨,创汇 2.92 亿美元,比上年增长 302.8%。其中,钢材 30.4 万吨,比上年增长 51.4。详见图 1-1,2004 年 莱钢金属平衡图。 168.78 424.83 99.63 22.20 25.86 23.10 131.20 29.09 外购冶金焦外购冶金焦 3737 购集团外铁水购集团外铁水 48.81 66.48 70.25 68.76 85.88 71.10 66.65 53.06 48.14 29.44 114.79 290.06 72.51 外购 72.56
9、50.71 25.03 2454 7.58 107.33 94.02 103.13 103.92 20.97 19.23 图 1-1:2004 年莱钢金属平衡图(不含永锋公司) 4#60T 转炉转炉 2LF 精炼炉精炼炉 方方 坯坯 连铸机连铸机 方方 坯坯 连铸机连铸机 矩形坯矩形坯 连连 铸机铸机 方坯方坯 连铸机连铸机 热带热带 轧机轧机 锻压锻压 厂厂 中小型中小型 VD 炉炉 合金钢合金钢 连铸机连铸机 50T 电炉电炉 LF 精炼精炼 炉炉 大型大型 车间车间 1#LF 精炼精炼 炉炉 小型小型 车间车间 中型中型 车间车间 220T 电电 炉炉 325T转转炉炉 4*20T 电炉
10、电炉 2#LF 精炼精炼 炉炉 带钢坯带钢坯 连铸机连铸机 中型中型 厂厂 带钢坯带钢坯 连铸机连铸机 2#750m3 高炉高炉 3#750m3 高炉高炉 大圆钢大圆钢 轧机轧机 28m2竖炉竖炉 3*105m2烧结机烧结机莱矿球团莱矿球团265m2烧结机烧结机矿建球团矿建球团 1#750m3 高炉高炉 4120m3 高炉高炉 新区矿建新区矿建鲁南球鲁南球团 1#1880m3 高炉高炉 120T转转炉炉 LF 精炼精炼 炉炉 焦炉焦炉 烟台烟台 钢管钢管 小型型小型型 钢厂钢厂 4#750m3 高炉高炉 2005 年 110 月份,全集团实现销售收入 307.1 亿元,利税 27.4 亿元,其
11、中:利润总额 14.7 亿元,同比分别增长 53.4%、30.1%和 15.2%。生产钢 827.1 万吨、生铁 612 万吨、坯材 839.3 万吨,同比分 别增长 69.4%、74.8%和 65.6%。2005 年全年生产钢 1033 万吨。预计全 年可实现销售收入 370 亿元,利税 32 亿元,利润 16 亿元。 4 4主要产品及产能主要产品及产能 经过 35 年的建设与发展,莱钢已形成以钢铁业为主导,钢结构制 作与建筑、房地产开发、粉末冶金与制品、水泥、黑色矿山采掘、机械 加工、运输等与钢铁相关产业共同发展,集科研、生产、开发于一体的 特大型钢铁企业集团。 钢铁主业有转炉钢和电炉钢两
12、个生产系统,主要产品有 H 型钢、螺 纹钢、带钢、特殊钢、无缝钢管等,其中齿轮钢和轴承钢荣获国家冶金 产品实物质量“金杯奖” ,20CrMnTiH 齿轮钢实现了产销量全国第一,热 轧 H 型钢被评为中国名牌产品。莱钢主要产品产能及其市场情况详见表 1-1。 非钢产业主要产品有钢结构、粉末冶金及制品、水泥、房地产、聚 乙烯工程塑料、化工产品等。 表 1-1:莱钢主要产品产能及其市场情况 名称 产能 (万吨/年) 2004 年产量 (万吨) 2004 年全国 市场占有率 备注 H 型钢330 104.5 45%中国名牌 宽(窄)带钢2651035.94% 螺纹钢3002635.58%免检产品 圆钢
13、1101094.85% 其中:20CrMnTiH 齿轮 钢产销量全国第一 5、人员及构成 截止 2004 年底,莱钢在职职工 36838 人,其中:钢铁主业 16464 人。大中专以上学历 12686 人,占总职工人数 34.43%,其中:研究生 46 人,大学 4059 人,大专 5135,中专 3446 人。 (二)资源条件、能源、水资源和主要原材料消耗情况(二)资源条件、能源、水资源和主要原材料消耗情况 1 1 资源条件资源条件 莱钢地处沂蒙山北麓,按地形分区属山东丘陵,地势起伏,沟谷发 育,莱钢所在区域属暖温带湿润、半湿润大陆性季风气候,光照充足, 四季分明。春季干旱多风,夏季高温多雨
14、,秋季天高气爽,冬季干冷少 雪。年平均气温在 1113之间,极端最高气温 39.2 ,极端最低气 温-22.5。多年平均降水量 760.9mm,年最大降水量 1369.6mm,年最 小降水量 442mm。全年主导风向为北风,次主导风向为东南风。 2 2 能源消耗情况能源消耗情况(不含永锋)(不含永锋) 2.12.1 综述综述 2004 年,总能耗 421 万吨标准煤,吨钢综合能耗 693.98kg/t,比 上年降低 4.86 kg/t,在国内 77 家冶金企业中列第 11 位。吨钢耗新水 消耗 3.51t/t,比上年降低 0.24 t/t,处于国内领先、国际先进水平。 购入能源折标煤 452
15、万吨,其中:洗精煤 242 万吨,无烟煤 68 万吨, 动力煤 30 万吨,外购冶金焦 51.5 万吨,外购电 22.8 亿 kWh。详见表 1-2:2004 年莱钢能源消耗统计情况表、图 1-2:2004 年莱钢能流图。 2005 年 1-10 月份莱钢总能耗 494 万吨标准煤,吨钢综合能耗 682.66kg/t,比 2004 年降低 11.32 kg/t,在 39 家冶金企业中列第 8 位。 表表 1-21-2:20042004 年莱钢能源消耗统计情况表年莱钢能源消耗统计情况表 名称单位 2004 年 完成情况 2005 年 1-10 月份 备注 总能耗万 t421494 吨钢综合能耗k
16、g/t694683 吨钢可比能耗kg/t684700建设过程铁钢比不均衡 吨钢耗新水kg/t3.513.68含新建项目用水 吨钢耗电kWh/t400356 焦化工序能耗kg/t126.82125.38 烧结工序能耗kg/t69.0368.74 烧结机固体燃耗kg/t54.9553.74 球团工序能耗kg/t47.0046.43 炼铁工序能耗kg/t443.06451.2含新建高炉消耗 炼钢工序能耗kg/t11.9430.9精炼比提高 转炉氧耗m3/t55.257.03 电炉工序能耗kg/t176.72169.84 电炉冶炼电耗kWh/t292292 轧钢工序能耗kg/t61.6960.2 洗精
17、煤 242.3万吨 废 气 显 热 其 它 废 气 显 热 外购焦 51.5万t 无烟煤 68万t 炉 体 散 热 炉 渣 显 热 炉 渣 显 热 其 它 钢坯显 热散入 大气 其 它 废 气 显 热 钢坯显热 冷 却 水 焦炭 70万t 焦 炉 高 炉 转 炉 482.72万吨 钢水显热 轧 钢 烧 结 竖炉 热风炉 4743 氧气放散4061万m3高炉煤气放散2386.5TJ 冷风放散42156万m3 冷风564750万m3风机 动力煤14.52万t 锅 炉 制氧机 外购电(万kWh) 228229 自发电 17243万kWh 发电机 蒸汽 289万t 高炉煤气 焦炉煤气 13543TJ
18、焦炭 18.9万t 无烟煤 2.4万t 混合煤气 氧气 46091万m3 钢坯显热 铁水显热 7% 铁水潜热 9% 还原热 42% 连 铸 轧 钢 钢坯显 热散入 大气 其 它 炉 渣 显 热 连 铸 钢水125.28万t 电 炉 钢坯显热 焦炉煤气放散789.5TJ 1459217320 499284659 474333688 3416 抽汽 其 它 钢坯显热 废 气 显 热 冷 却 水 氮气32605万m3 图图 1-21-2: 20042004 年莱钢能流图年莱钢能流图 2.22.2 煤气消耗情况煤气消耗情况 2004 年,焦炉煤气发生量 7.8 亿 m3,高炉煤气发生量 70.2 亿
19、m3,转炉 煤气回收量 1.91 亿 m3。焦炉放散率 6.35%,高炉煤气 10.62%。具体情况详 见表 1-3:2004 年莱钢煤气平衡情况表。2005 年 110 月份,焦炉煤气发生总 量为 10.2 亿 m3,高炉煤气发生量为 93.7 亿 m3。焦炉煤气放散率 9.9%,高炉 煤气放散率 10.4%。 表表 1-31-3:20042004 年莱钢煤气平衡情况表年莱钢煤气平衡情况表 煤气量(万 m3)备注 项目 焦炉煤气高炉煤气混合煤气转炉煤气 发炼铁厂 生焦化厂 78037 量炼钢厂转炉 1909247m3/t 小计 78037 (一)单一煤气消耗 焦化厂 18703 消烧结厂 3
20、61627940 炼铁厂 4487 热电厂 15626 炼钢厂新区 2807 锻压型钢 17062 小型型钢 9132 矿建球团新区 1344 耗其它: 2663141 小计 46848 (二)混合煤气消耗 1.375:1 炼钢厂老区 2933656588296 轧钢厂 778710658184447290 中型厂 3732508188133506 锻压厂 349948248324 特钢厂 90651270021764 量矿建球团老区 148619343420 其它: 374518892 小计 26236360806231619092 煤气放散 495274544 放散率 6.35%10.62
21、% 2.32.3 氧气消耗情况氧气消耗情况 2004 年氧气发生量 46091 万 m3,消耗量 42031 万 m3 ,亏损率 8.81%, 详见图 1-3,2004 年氧气消耗情况。2005 年 110 月份亏损率 7.53%。 高炉 7442 转炉 22349 亏损量 4060 消耗量 电炉 7528 其他 4712 氧气发生量 46091 42031 图图 1-31-3:20042004 年氧气消耗情况(单位:万年氧气消耗情况(单位:万 m m3 3) 2.42.4 氮气消耗情况氮气消耗情况 2004 年氮气供应量 32604 万 m3,见图 1-4,2004 年氮气消耗情况。 氮气发
22、生量 炼铁 6016 炼钢 11893 轧钢 1551 热电 1343 其他 11801 32605 图图 1-41-4:20042004 年氮气消耗情况(单位:万年氮气消耗情况(单位:万 m m3 3) 2.52.5 电力消耗情况电力消耗情况 2004 年自发电 1.72 万 kWh,购入 22.82 亿 kWh,总电量 24.54 亿 kWh, 自发电比例 7.2% ,详见图 1-4,2004 年莱钢电力消耗情况。 自发电 1.72 消耗量 24.27 炼铁 1.732 转炉 0.466 电炉 0.453 轧钢 3.3689 制氧 3.416 采掘 0.284 入选 0.203 蒸汽 0.
23、404 循环水 0.695 供水 0.182 其他 8.988 购入电 22.82 亏损量 0.28 图 1-4:2004 年莱钢电力消耗情况(单位:万 kWh) 2.62.6 蒸汽系统蒸汽系统 2004 年蒸汽发生量 243.5 万吨, 其中发电机使用量 120.4 万吨,风机使 用量 105.6 万吨,减温减压量 17.5 万吨,详见图 1-5,2004 年莱钢集团蒸 汽发生、转换和使用情况。 锅炉 风机 发电机 减温减压 105.6 120.4 17.5 243.5 42.3 工业生产 除氧器 生活 其它 2.8 23.4 28.3 图1-5 2004年莱钢集团蒸汽发生、转换和使用情况(
24、单位:万吨) 烧结厂 焦化厂 炼铁厂 其它 中抽 低抽 汽 15.9 12.3 8.1 6.7 21.2 1.2 3 3 水资源情况水资源情况(不含永锋)(不含永锋) 莱钢地处鲁中山区丘陵地带,地势中间高,周围低,形成其它地区少有 的地貌“沙河” ,生产、生活用水大部分依靠地下水,由每年的降雨量决 定,抵抗自然灾害能力差,属于北方典型的季节性缺水地域。地下水主要来 自动力部五个水源地、各单位的自备井。2002 年开始着手涵养水源地、多元 供水工作。2002 年实现从潘西煤矿调采煤排水,2004 年实现从雪野水库调 水,2005 年实现从葫芦山水库调水。涵养水源地效果明显,已建成八座拦河 坝。
25、2004 年冶金区采水总量为 3280.97 万 m3,其中:动力部水源地采水 2144.1 万 m3;从雪野水库调水 358.20 万 m3,调潘西煤矿排水 266.88 万 m3,自备井采水 511.79 万 m3。冶金区生产过程总用水总量为 2129.86 万 m3,其中:主要生产用水 1769.48 万 m3;辅助、附属生产用水 139.34 万 m3;管道漏损、周边地区(如农用水)损失量 221.04 万 m3。外调居民生活用 水 816.32 万 m3,施工用水 334.79 万 m3。详见表 1-3,2004 年采水量及新水 消耗统计。 表表 1-31-3 20042004 年采
26、水量及新水消耗统计年采水量及新水消耗统计 取水量生产过程总消耗量(万吨) 动力部自备井 潘西 煤矿 雪野 水库 外调 单位 水源地 (万吨) (万吨)(万吨) (万吨)(万吨) 主要 生产 附属 辅助 合计 焦化厂 63.920.32220.94414.17 235.11 烧结厂 28.30158.816.78 165.59 炼铁厂 9.00239.812.35242.16 炼钢厂 250.7118.91269.62 特钢厂 352.92131.05143.86 48.88192.75 轧钢厂 15.980.0015.98 锻压厂 6.3033.483.2536.74 中型厂 3.9726.7
27、14.5331.24 热电厂 387.753.30391.05 机械厂 37.8933.674.2237.89 钢 铁 生 产 系 统 500 热带 21.9821.98 动力部 2144.1266.9358.21019.74221.04221.04 天元气体 96.5696.56 运输部 11.320.2011.52 汽运公司 4.3811.7516.14 泰东公司 2.7113.639.3422.97 粉末冶金 9.450.009.45 建安公司 5.715.71 矿建球团 3.761.353.765.11 矿建新区 4.284.28 万力公司 3.0216.7016.70 供应部 0.9
28、90.99 机动仓库 0.120.12 其它单位 8.391.079.46 辅 助 生 产 系 统 办公 69.7269.72 冶金区合计冶金区合计 2144.102144.10511.79511.79266.9266.9358.2358.21151.111151.111769.481769.48360.38360.382129.862129.86 吨钢耗新水吨钢耗新水 3.513.51 4 4 主要原材料消耗情况主要原材料消耗情况(不含永锋)(不含永锋) 2004 年共消耗洗精煤 246 万吨,铁矿石 764 万吨,废钢 83 万吨,焦炭 111.8 万吨,无烟煤 40.6 万吨。现有莱芜矿
29、业和鲁南矿业两个铁矿公司,铁 矿石年采选能力分别为 175 万吨和 193 万吨。2004 年自产矿石共 162.8 万吨, 铁精矿 69.5 万吨。进口矿比例约 70%。 详见表 1-4,2004 年主要原材料消耗情况表。 表表 1-4:20041-4:2004 年主要原材料消耗情况表年主要原材料消耗情况表 名称单位完成情况备注 吨焦耗干煤 t/t1.293 高炉铁矿石单耗 kg/t1602 其中:烧结矿单耗 kg/t1118 球团矿单耗 kg/t418 天然矿单耗 kg/t66 转炉钢铁消耗 kg/t1076 实物量 其中:铁水消耗 kg/t901 电炉钢铁料消耗 kg/t1035.6 实
30、物量 其中:铁水消耗 kg/t329.0 (三)清洁生产实施情况(三)清洁生产实施情况 推行清洁生产是莱钢发展循环经济、创建节约型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 的重要举措。作为国家冶金局确定的 14 家清洁生产示范试点单位之一, 2001 年 7 月炼钢厂率先在公司进行清洁生产审核的工作。在冶金清洁生产技 术中心的两位专家指导下,先后经过了筹划与组织、预评估、评估、方案的 产生和筛选、可行性分析、方案实施及总结与持续清洁生产阶段,从能耗、 水耗、物耗和环境四个方面设置了清洁生产短期、中期和长期目标,确定并 实施了无费/低费方案 37 个,可行的中费/高费方案 13 个。 2005 年 5 月,集团公司
31、将清洁生产审计范围进一步扩大,组织轧钢厂、 炼铁厂、热电厂、锻压厂、机制公司等生产工艺不同的 5 个单位推行清洁生 产审计工作,继续总结推行清洁生产的经验。 (四)(四) “三废三废”综合利用情况及再生资源回收利用情况综合利用情况及再生资源回收利用情况 2004 年各类含铁除尘灰(污泥) 、冶炼渣、氧化铁皮、粉煤灰、焦油渣、 生产性废钢、高炉水渣等废弃资源产生量 224 万吨,利用总量 214 万吨,综 合利用率 95.46%。详见图 1-8,2004 年主要固体废弃资源综合利用情况。 (五)废物排放和污染防治情况(五)废物排放和污染防治情况 1.1.废物排放情况废物排放情况 外排废气达标率厂
32、区为 98.9%,矿区为 100%。与 2003 年相比,废气排 放量下降 10m3/t 钢,大气降尘量由 38.26t/(公里 2月)下降到 29.35t/(公 里 2月), 减少了粉尘排放量近 300 吨。 2.2.污染防治情况污染防治情况 1)源头控制,新建工程实施“三同时”的原则。新建项目严格严格执 行国家建设项目环境保管理的有关规定,保证设施与主体设施工程“三同时” 的原则,即: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放运行。 2)加大末端污染治理力度。实施莱钢大气污染治理规划 ,加大环保 投入,着力控制扬尘点、排污点。累计投资 7454 万元,建设 4 座 750m3高炉、 3#和 4#120
33、m3高炉、4#转炉、机制公司 2 座电炉、特钢 50 吨电炉等设备二次 除尘设施,使厂区大气环境质量明显改善, 3)全过程控制 开展安全环保督察,加强监测与测量。制定烟气排放实施细则 ,对 高炉、转炉、电炉、烧结除尘系统的操作运行和现有设施实行自动监控管理, 安装烟尘排放自动监控系统,及时通报烟尘排放情况,实施严格考核,有效 控制了异常冒烟现象,减少污染物的产生和排放。 水渣 沟铁、罐帮铁 30000 吨 钢渣万吨 吨 除尘灰 4103 吨 吨 煤气洗涤污泥 26880 吨 烧结除尘灰 4000 吨 图 1-8:2004 年主要固体废弃资源综合利用情况 磁选后钢渣吨 氧化铁皮 31791 吨
34、氧化铁皮 33715 吨 转炉污泥 36859 吨 废钢吨 矿槽除尘灰 19540 吨 炼铁工序 转炉工序 联营钢渣处理厂 电炉工序 外委 轧钢工序 转炉钢渣 吨 粉末冶金 鲁碧水泥 外销 外委 干法除尘灰 16110 吨 重力除尘灰 36859 吨 铁水脱硅 外委 综合利用车间 资源利用分公司 烧结工序 磁选后钢渣 60000 吨 (六)发展循环经济的核心技术、研发能力(六)发展循环经济的核心技术、研发能力 坚持“科技兴厂”的发展战略,强化科技管理,坚持开拓创新,大力推 进技术进步,在自主研究开发和引进、移植并举的技术工作思路引导下,建 立了三个层次构成的较为完善的技术创新体系,组建了由公司
35、技术委员会和 专家委员会构成的技术创新工作的决策机构和咨询、顾问网络。近年来莱钢 加强产学研的密切合作,搭建了高水平的研究开发合作平台。与中科院金属 研究所、东北大学、北京科技大学、钢铁研究总院等国内和俄罗斯莫斯科国 立钢铁学院等国外院校签订了全面合作协议,为科技人员的成长开拓了更广 阔和更高层次的空间,提升了公司技术创新能力和水平。 莱钢技术中心作为莱钢的研究开发机构,组建于 1994 年,1995 年被山 东省经济贸易委员会认定为省级企业技术开发中心。该中心设有六个部、五 个研究所、一个设计院、一个测试中心、十二个中试车间和十个二级应用开 发机构,一个国际合作“中俄山东冶金新技术研究开发中
36、心” ,一个博士后 工作站。 五年来,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 1 项;获中国钢铁工业协会、中国金 属学会冶金科学技术奖 11 项,其中二等奖 4 项,三等奖 7 项;获山东省科 技进步奖 52 项,其中一等奖 3 项,二等奖 14 项,三等奖 35 项;获山东省 冶金科技进步奖 294 项,其中一等奖 100 项,二等奖 84 项,三等奖 110 项。 申请专利 104 项,其中发明 40 项,实用新型 61 项,外观设计 3 项;专利授 权 74 项,其中发明 13 项,实用新型 59 项,外观设计 2 项。而“九五”期 间申请专利 34 项,其中发明 7 项,实用新型 27 项;专利授权
37、19 项,其中 发明 1 项,实用新型 18 项。 (七)主动承担社会责任,造福地方(七)主动承担社会责任,造福地方 先后投入 8400 万元,完成了 11 项重点水污染治理工程,在水源地上游 建起了 4 道拦河坝,不仅有效的涵养和补充了水源,还以此为景点,建设南 湖公园,为广大职工和当地居民提供良好的休闲场所;制定实施了莱钢大 气污染治理规划 ,投资 1.39 亿元,完善废气治理设施,适应区域生态平衡 的功能要求,累计投资亿多元,与地方联手,绿化周边山丘,治理改造河 道,畅通厂区干道,建设人文景观,改善环境质量。注重集约用地,不占良 田耕地,在荒山野坡上搞建设,大型 H 型钢工程仅场平、强夯
38、、筑基等就增 加投资 7 亿多元,按照国家钢铁行业建设用地指标估算,共减少用地 1860 亩。持续环境建设,营造了优美宜人的生态环境、和谐文明的人文环境。 (八)企业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八)企业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 1市场竞争压力巨大。市场变化巨大,能源、原材料短缺的矛盾突出, 抢占资源的竞争异常激烈。按照发改委新近资料,国内钢铁产能过剩 1.2 亿 吨,在建 8000 万吨,中国钢铁工业进入品种、质量、价格激烈竞争的新阶 段。未来几年,发展循环经济,降低成本取得竞争优势的关键。 2内部工艺结构、产品结构的调整还未到位。通过三年的急剧扩张, 莱钢的产能大幅提高,但内部资源整合还存在很多问题。如:
39、 120m3高炉、 20 吨电炉等落后装备还未淘汰。 3. 能源结构不合理,阶段性二次能源的放散率过高,自发电比例低。 4.含铁废弃物资源产业化程度低.对于大宗的废物资源,如钢渣、粒化 高炉渣、高炉炉前干渣等,还不具备规模化、专业化的加工处理能力。 二 发展循环经济的工作基础发展循环经济的工作基础 莱钢经过三十多年的建设和发展,尤其是“八五” 、 “九五”改扩建和 “十五”工艺结构、产品结构调整,初步实现了设备的大型化、现代化;产 品社会效率得到提高,产品结构得到优化,高附加值的板带钢、H 型钢比例 正在逐步提高;莱钢整体工艺结构、产品结构、发展规模雏形基本形成,具 备了大规模发展循环经济的条
40、件。 (一)循环经济理论研究起步早(一)循环经济理论研究起步早 自 1996 年中国钢产量超过 1 亿吨以来,已连续 9 年位居世界第一。但 其发展是建立在消耗高、排放量大基础上的粗放式发展,以资源过度使用和 环境污染为代价的增长方式,致使国内矿石、煤炭、电力资源日趋紧张,环 境压力加大,严重影响了自身的可持续发展。发展循环经济,不仅是建设节 约型社会的客观要求,也是钢铁企业自身发展的内在需要 。 莱钢始终关注企业发展与资源高效利用和环境保护的关系,从 2001 年 开始,我们就确立了莱钢建设生态化钢厂的课题,与东北大学、北京钢 铁研究总院联合组成了专家课题组,聘请中国工程院院士殷瑞钰教授、陆
41、钟 武教授为课题指导,全面开展循环经济理论的研究。逐步建立了以工业生态 学理论为指导,以资源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为核心,遵循“3R”原则(减量 化、再利用、再循环) ,实现两提高(提高资源效率,提高吨钢减负量) 、两 降低(降低吨钢生态包袱,降低末端排放量) ,完善三大功能(钢铁制造功 能、能源转换功能、社会大宗废弃物消纳处理功能)的循环经济运行体系。 详见附件一:生态工厂研究成果。 (二)参加节能自愿协议试点,完善管理制度,提高管理水平(二)参加节能自愿协议试点,完善管理制度,提高管理水平 将自愿协议的管理体系与原来的能源管理体系有机结合,取长补短,既 发挥原有能源管理体系的优势,又将自愿协议
42、这一新的管理模式贯穿到能源 管理的各个环节。目前已完成莱钢能源管理制度 、 莱钢能源监测管理办 法 、 莱钢能源监测现场检查实施细则 、 莱钢节能降耗考核办法 、 莱钢 含铁废弃物资源闭路利用实施细则 、 莱钢节水专项考核办法等管理制度, 同时完善了统计、考核、监测等办法。 建立日考核制度,自 2002 年 8 月开始逐步实现了氧气消耗日考核、煤 气消耗日考核、新水消耗日考核、固体废弃物日考核。根据年度计划,制定 日消耗计划。每周进行能源现场检查。通过内部网络传输实时数据,每天专 人负责统计。日考核及现场检查的结果在每天公司的晨会上公布,节奖超罚, 对出现的问题限期整改,制定严格的复命制度。
43、(三)在改造扩建过程中加大新技术应用力度(三)在改造扩建过程中加大新技术应用力度 1、原生产线深度挖潜,优化了工艺结构。原生产线由于工序之间不匹 配,轧材工序潜能得不到有效释放,生产效率低、经济效益差。自 2001 年 起,莱钢下决心改变工艺不匹配、工序不紧凑、缺钢少铁的局面。在此基础 上,制定实施了炼铁系统赶超全国一流水平优化大纲和提高核心竞争 力工程方案等重大技术和管理措施,最大限度地整合现有资源,仅投资 7.5 亿元,就增钢 130 多万吨,创造经济效益 25 亿元。通过填平补齐,在 2004 年仅投入 7 亿多元的情况下,一年又增钢 200 万吨。全流程持续优化, 主体设备产能不断实现
44、大的突破,中小型和 H 型钢两条具有九十年代国际先 进水平的生产线,分别从 40 万吨和 50 万吨的设计能力,实现了 100 万吨和 107 万吨产能的重大突破,轧机作业率也从 50%左右提高到 80%以上。 2、主体设备大型化,提高生产效率。实现以大换小、以新换旧、主 体装备大型化。从德国引进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大型 H 型钢轧机和电器设备; 从法国引进数字化加热炉世界先进技术;自主研发一系列先进适用技术,实 现了焦炉、烧结、高炉、转炉等主体设备的大型化。国家发改委批准建设的 大型 H 型钢生产线已于 2005 年 9 月 29 日建成投产,标志着莱钢已成为全国 规模最大、品种规格最全的 H
45、 型钢生产基地。 “十五”技改工程全面结束后, 莱钢产品结构实现以螺纹钢为主到以型钢和板带为主的转变。同时,淘汰落 后工艺,大幅度降低制造成本,为循环经济的深入推进奠定了基础。 3、改造过程中大力引进和利用国际先进技术,改造项目快速投产达产。 750m3高炉当日达产,55 孔焦炉 8 天达产。莱钢在成功地利用先进技术的同 时,也吸收掌握了大量的先进技术。目前拥有具有独立知识产权的高炉煤气 全干法除尘工艺技术、高炉炉底烧蚀监测技术、高炉冷却壁检漏技术等,在 国内首次使用了卡鲁金热风炉技术、高炉喷吹粒煤技术、转炉煤气干法除尘 技术、数字化加热炉控制技术等重大冶金技术,并率先进行了熔融还原、薄 带连
46、铸等冶金前沿技术的研究工作。 4、跟踪冶金前沿技术,不断进行技术储备。完成熔融还原技术与薄板 坯连铸连轧项目组合工厂化研究。2001 年开始研究熔融还原技术,与世界现 存的典型工艺进行了全面深入交流,2003 年 8 月 28 日莱钢与澳大利亚力拓 集团签署 Hismelt 工艺许可协议(全球第一家) ,2004 年 7 月底完成可行性 研究,通过莱钢内部专家论证,8 月底签署 Hismet 技术附件。2004 年初与 奥钢联签署薄带连铸技术合作协议。完成熔融还原技术与薄板坯连铸连轧项 目组合工厂化研究。 (四)循环经济产业链建设取得初步成效(四)循环经济产业链建设取得初步成效 依托氧化铁皮等
47、钢铁副产品,自主研发并掌握国家了“863”攻关成果 轿车用高性能水雾化钢铁粉末规模化生产技术 ,建成了亚洲最大的粉 末冶金生产基地,2004 年粉末冶金产量达 4 万吨;利用粉煤灰、高炉渣、石 灰石尾矿年产水泥达到 100 万吨;利用焦化副产品建设煤化工项目,目前已 有产品 14 种,年产值 2 亿多元。 延伸产业链,探索钢铁产品循环利用途径。依托 H 型钢这一主导产品, 积极参与国家建设部钢结构节能住宅体系攻关成果和立体智能车库技术的研 究, 莱钢钢结构绿色节能住宅建筑体系技术指导细则通过了国家建设部 审核。钢结构节能住宅体系与传统产品相比,节约钢材 17%,并实现了建筑 钢材产品可回收、再利用。目前,钢结构已成为莱钢非钢产业的支柱,承建 的上海“世福汇”钢结构制作安装夺得首届中国钢结构建筑金奖。 (五)冶金企业废水零排放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敬老院五保户合同协议书
- 木工承包合同协议书
- 物流公司劳务合同协议书
- 离职协议合同协议书
- 松树的承包合同协议书
- 艺术培训服务合同协议书
- 贷款合同协议书
- 爆破合同协议书范本
- 场地项目经理合同协议书
- 地板打蜡合同协议书范本
- 微博运营方案及工作计划
- 《体育精神》-体育故事与体育精神培养教案
- 部编本一年级下册1、吃水不忘挖井人名师公开课获奖课件百校联赛一等奖课件
- 投资合同:有限公司投资协议
- 四川大学华西口腔医院临床研究医学伦理审查申请表【模板】
- 拖欠房租通知书范文
- 年产万吨的氯乙烯合成工段的工艺设计
- 2024年湖北省中考历史试卷附答案
- 2024年银行校园招聘入职考试模拟试题及答案(共三套)
- 2024年新疆乌鲁木齐市中考化学适应性试卷
- 民法典之合同篇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