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一单元 快乐的校园单元分析一、教学内容: 数10以内的数;读、写10以内各数;10以内数的顺序;区分几个和第几个;以及认识“=”、“”、“”,并比较10以内数的大小。重点是理解110各数的意义,建立初步的数感和符号感。难点是写110各数。二、教学目标:1、能够借助具体物品正确地数出10以内物体的个数。2、通过操作活动,能理解10以内数的具体含义,会读、写010各数;在具体情境中了解10以内数的顺序,能够区分几个和第几个;结合具体实例,认识“=”、“”、“”的含义,并会比较10以内数的大小。3、初步经历用10以内的数描述身边事物的过程。在教师引导下学会与同伴交流,初步形成合作
2、意识,感受数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体验学习数学的乐趣。三、教材分析:这部分教材是学生学习数学最基础的知识之一,也是小学生学习数学的开始。本单元是学习“数与代数”知识的起始阶段,对建立初步的数感、符号感以及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有重要的意义。因此,要根据刚入学儿童的年龄特点和认知规律,为学生提供亲身体验和动手操作的机会,经历从日常生活中抽象出数的过程,充分让学生感受到数学来源于生活。本单元教材编写特点是选取以儿童将开始的校园生活为素材,通过“科技小组活动”、“老鹰捉小鸡”、“拔河比赛”、“快乐的课堂”四个学生感兴趣的综合信息图组成“情境串”,让学生在一连串现实的、有挑战性的解决问题过程中,系统学
3、习10以内数的知识。同时,培养学生初步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本单元设有四个信息窗。第一个信息窗是“科技小组活动”,通过提出“天上有几架飞机”的问题,引起学生数数的兴趣,图中提供的信息还可以数一共有几架飞机、有几个小朋友在参观等,教材只选取了其中一个问题做引导,通过数理解10以内数的意义,并借助自主练习中数“天上大约有几只小鸟”渗透初步的估计意识。第二个信息窗是借助学生熟悉的“老鹰捉小鸡”的游戏,在数扎小辫女孩“排第几”的过程中感知自然数的另外一个含义序数的含义;同时通过理解穿红上衣男孩“身上的6表示什么意思”,帮助学生进一步体会序数的含义。在自主练习中,借助“饭前准备”的画面,学习2个2个数的
4、方法,初步渗透按群计数的方法。在“贴一贴”练习中培养学生简单找规律的意识。第三个信息窗是学生喜爱的“拔河比赛”,借助学生已有的游戏经验,引起学生的争论。两边人数不相等不能开始比赛,同时这幅图有动态变化的特点,跑过来的小朋友的加入使两边人数相等可以进行比赛,从而学习比较两个数的大小。第四个信息窗是“快乐课堂”,以两幅连环画的形式呈现,借助树上苹果数量减少到一个也没有来认识有关0的问题。同时图中借助直尺、温度计上的0,进一步体会0不仅可以表示一个数,也可以表示起点和分界线。自主练习中又设计了“按顺序连线”的内容,进一步熟悉010各数的顺序。四、教学措施: 1、让学生对数学学习活动产生亲切感,体验到
5、数学就在身边。 2、教师要鼓励引导学生自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通过合作探索解决问题。3、充分利用自主练习,扩大学习空间。4、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逐步建立数感和符号感5、发挥评价的作用,激励学生的学习。五、本单元建议课时数:8课时。第一课时快乐的校园 信息窗一教学内容:教科书第4页信息窗1,自主练习第1、3、6题。教学目标:1、能借助主题图和实物正确地数10以内物体的个数。2、抽象和理解数字的意义。3、培养初步的问题意识。教学过程:一、创设情景,提出问题1、谈话:同学们来到新学校,你觉得这个学校怎么样?(学生自由谈对学校的印象。)2、现在我们一起到操场上看看科技小组的活动吧!(出示情境图)3、请同
6、学们仔细观察,看看图上都有什么?(“太阳”、“树”、“飞机”、“小朋友”引导学生学会有序观察图)4、你能根据图上的内容提一个问题吗?如:“天上有几架飞机”(学生提不出可进行引导,指导学生掌握看图方法)二、自主探索,解决问题1、要想知道“天上有几架飞机?”用什么办法?(数一数)教师可以组织学生根据大家想出的办法数一数天上有几架飞机吧,注意有顺序的数数,对于能有顺序数数的学生要给予鼓励。2、天上有5架飞机,可以用数字几来表示?3、你还能提出这样的数学问题吗?学生提问题后,再让全班同学或同桌解决解决。注意尽可能多的找图中的信息。4、1、2、3除了表示1个太阳、2个火箭、3个小朋友还可以表示什么?5、
7、对于学生提出的这节课不能解决的问题,让学生收集在“问题口袋”中,做好记录。三、巩固拓展,实践应用1、学生找一找教室里的物品,来数一数。2、自主练习第1题,先让学生说一说图上都有什么?说一说要我们干什么(把每组物体与对应的数量连起来)。明白题意后,再来解决。3、自主练习第3题,给熊猫画五官。4、自主练习第6题,给学生3秒钟的时间看第六题的小鸟,学生估一估天上有几只小鸟?看谁估的最准。 估过之后,数一数验证一下。再让学生观察图上还有什么东西也可以数一数。四、课堂总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都学会了什么?有什么感受?你认为本节课你表现的怎么样?好在哪里?有什么不满意的地方?五、课后反思:第二课时快乐的校
8、园 15的写法教学内容:教科书15数字的写法,“自主练习”第2、4、5题。教学目的:1、会写1-5各数。2、巩固对1-10各数的认识。3、感受数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体验学习数学的乐趣。4、使学生学会与同伴交流,初步形成合作意识。教学准备:点子图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揭示课题师:我们学会了数数,初步认识了1-5这些数。今天就来和它们做好朋友,学会写这些数,好吗?二、观察字型,学习书写1、先让学生观察数字,说一说像生活中的什么东西。2、观察各数在田字格中的位置。3、书空,记笔顺。4、描红,并尝试书写“1”这个数字让学生自己来写一写就行了。“2”和“3”先让学生观察观察数字在格中的位置,教师在黑
9、板的“田”字示范,学生描红。最后在空格中再书写两个。“4”、“5”这两个数字先让学生观察,再书空练习,最后让学生写一写、比一比,同位互相纠正。三、巩固练习1、自主练习第2题,按照题目设计,先让学生用手指表示数,再动手摆一摆或画一画点子图,最后进行1-5写数练习。2、自主练习第4题,初步渗透统计思想,先让学生说一说图上都有什么?旁边的表格要我们干什么?学生能填对数就可,不做过多要求。3、自主练习第5题,学生观察,让学生把题意先看清楚,说一说这道题让我们干什么。(根据给定的数涂出对应的圆圈个数,只要涂的个数与数字对应就可)再引导学生找出排列规律,初步认识单数和双数。四、课后反思:第三课时快乐的校园
10、 信息窗二教学内容:教科书第9页的信息窗2。教学目标:1、使学生初步理解0的不同含义,会读、写数字0了。2、能比较0和其他数的大小。3、经历创造符号的过程。教学重点:0的含义。教具准备:苹果树模型。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1、同学们,现在正是苹果成熟的季节,今天老师带你们去摘苹果好不好?2、教师出示苹果树模型(苹果树上结满苹果,苹果上有110的数字), 教师提问:“树上有几个苹果?用数几表示?”学生回答后,教师将数板书在黑板上。3、师:“现在我们来做一个摘苹果的游戏,老师说要求,你来摘苹果,看谁听得仔细,摘的正确。”“谁能摘下数最大的苹果?”“谁能摘下数最小的苹果?”“谁能摘下比6大比
11、8小的苹果?”“现在树上有几个苹果?用数几表示?”教师板书。“哪位同学能像老师这样提要求来摘苹果?”指名让学生提要求摘苹果,直到摘完为止。4、教师:“现在树上一个苹果也没有了,该怎么表示呢?”二、自主探索,解决问题1、探究表示方法第一种情况:如果有部分学生不知道用0表示,那就让他想一想:你喜欢用什么方式表示呢?把他们想出的符号与0比较,发现0是最方便的。第二种情况:如果全部学生都说用0表示,就肯定学生的想法,并提问:“你是怎么知道的?”鼓励学生通过多种渠道获取知识。2、0的其他含义(1)、教师:“树上一个苹果也没有了用0表示,还有什么情况也是用0来表示?”“你在哪儿看到过0?”(尺子、温度计、
12、车牌号、电话号)(2)、它们各表示什么意思?3、0与其他数的比较。“0与1,2,3等数相比,是大还是小?”怎样排队?4、0的写法(1)教师:“既然已经认识了0,那么,你会写0吗?”如果有的学生说会写,就让他到黑板上写一个,大家一起来评论一下他写的怎样。(2)0的形状像什么?(3)教师在田字格上教学0的写法。学生在练习本上练写。5、做游戏:进一步理解0和其他数的含义。教师说数,学生拍手、举小棒、伸手指。同位合作,好朋友合作。三、巩固拓展,实践应用1、自主练习第1题。这个题主要是巩固05的数序。3、自主练习第2题。这是一道通过观察写数字,主要练习同学们对0的认识。4、自主练习的第3题。按顺序排列0
13、5这几个数字,使学生明白可以正着排也可以倒过来排列。四、课堂总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都学会了什么?有什么感受?你认为本节课你表现的怎么样?好在哪里?有什么不满意的地方?五、教学反思第三课时快乐的校园 信息窗三教学内容:教科书第12页的信息窗3及自主练习4、5、7、12题。教学目标:1、使学生明白序数表示的意义,理解第几的含义。 2、能正确区分几个和第几。3、体验学习数学的乐趣。4、初步培养学生的数感。教学过程:一、创设情景1、谈话:同学们在课间你们都喜欢做什么游戏? 2、我们的操场上经常开展多种多样的活动,咱们一起去看看吧!(出示情景图)二、提出问题1、仔细观察图,从图中你能知道什么?(1)独
14、立看图(2)汇报观察结果2、根据这幅图你能提出什么问题?(1)独立思考(2)组内交流(3)组间交流三、解决问题1、注意从学生的问题中筛选出这节课要学的序数问题,如“扎辫子的小女孩排第几?” (教师随机板书问题)2、还能提出什么问题?进一步解决学生刚才提出类似这样的问题,如:穿白衣、黄鞋的男孩排第几全面解决图中的问题,使学生深入理解第几的含义。四、拓展应用1、同学们,我们很快要开家长会了,你要把自己座位的位置介绍给爸爸妈妈,怎么说能让他们听清楚呢?学生介绍,如“在第几排,从前面数第几个?或从后面数是第几个?”同学们来判断一下说得对不对。2、自主练习第4题谜语导入:你猜猜谜底是什么?让我们来看看这
15、条彩虹,根据题目中的要求区分颜色和给彩虹涂颜色。3、自主练习第5题先让学生把图意说清楚,解决黄色的小鸟有几只?绿色的小鸟排第几?然后比较两个4表示的意义。4、自主练习第7题按数序连线,连后说说象什么?5、自主练习第12题按题目要求数一数说一说小动物的只数和顺序,再填一填。渗透有关位置的初步知识。四、课堂总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都学会了什么?有什么感受?你认为本节课你表现的怎么样?五、课后反思:第四课时快乐的校园 610的写法教学内容:教科书第9页610的写法及自主练习2、4、5题。教学目标:1、学写610各数。2、初步渗透数的组成、按群计数和简单的找规律。3、感受数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体验学
16、习数学的乐趣。教学过程:一、创设情景,揭示课题师:数学王国今天可热闹了,原来数字娃娃在开会,6、7、8、9、10 五个数字有意见,因为1-5五个数早和小朋友们认识了,大家都会写这五个数了,可6-10 还没机会和大家作好朋友,它们都等不及了,你看它们来了。(板书:6、7、8、9、10)二、合作学习,探究方法1、师:今天,如果你仔细观察,学会写这些数字,把它们写得很美,它们就会和你成为好朋友。2、学习6的写法(1)看字型:你看小6先来了,出示6(在田字格中的写法)。 看看它象什么?(生说,表扬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2)学写法:看一看、说一说它在格中的位置和布局(让学生充分观察,充分说)。(3)
17、写一写,自己试书空,师指导书写。3、学习7、8、9、10的写法(1)师:7、8、9、10也等不及了,它们在书上第9页等着你哪。(2)看书自学:学生自己观察字型,他们分别象生活中哪些物品的形状?先组内交流。然后全班充分交流。(3)自己学习各数的写法。先书空练习,再尝试书写。4、你学会了吗?有问题吗?你觉得哪个数字最难写?请学生当先生进一步指导书写。三、巩固拓展、实践应用1、自主练习第2题写数练习。练习时,先让学生观察第一行和第二行分别要按照什么样的顺序写,学生遇到困难时,教师可以进行必要的指导,弄明白后然后再正确地写数。2、自主练习第11题饭前准备筷子的情境图。主要让学生体会数数的方法是多种多样
18、的,可以一个一个的数,也可以两个两个的数,渗透按群计数。练习时,让学生结合生活经验来填空“准备了( )根筷子”。可以一根一根地数,也可以一双一双地数,还可以根据碗的个数来确定。此题可利用学具帮助数数。数完后,注意引导学生交流不同的数数方法。4、自主练习第7题这是一道按顺序连线的题目,先按顺序连接最后再看它像什么?四、课堂总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都学会了什么?有什么感受?你认为本节课你表现的怎么样?好在哪里?有什么不满意的地方?五、课后反思:第五课时快乐的校园 信息窗四教学内容:教科书第18页的信息窗三及自主练习1、2题。教学目标:1、借助“拔河”的情境感受数量之间的大、小以及相等的关系。学会用
19、一一对应的方法操作学具来比较数的大小。2、认识大于号、小于号和等号,会用这三种符号表示数量之间的关系,并正确读出关系式。3、建立初步的数感,学会观察、操作学具。4、培养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和提出数学问题的意识。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发现问题1、 师:同学们今天咱们进行一场拔河比赛好吗?(左边队选10人,右边队选9人,教师当裁判,比赛开始。)2、你观察到了什么?你想说些什么?你想问些什么? (不能开始,两边的人不一样,这样不公平)二、自主探索,解决问题1、提出问题:师:是呀,为什么比赛不能开始?学生你说我讲,自由发表见解,最终发现两边人数不一样多。讨论过程中,解决如何知道左边的人数少?右边的人数多
20、?3、探究方法:怎样能够让别人一下子就看出哪边拔河的人多?(1)数一数(2)排一排(3)用学具摆一摆。同桌研究探讨摆圆片的方法。在操作的过程中,允许学生有不同的方法,最终目的是学会用一一对应的方法比较数的大小。通过操作和思考,学生能够明白左边比赛的人数有9人比右边比赛的人数10人少,由人数的多少引出数的大小。3、全班交流。4、认识、 (1)师:同学们像这两个队人数不一样多,在数学中我们可以用两个符号来表示。今天老师就把他们介绍给大家,他们是一对孪生兄弟,长的可像了,先请他们来和大家打个招呼吧。介绍两个符号(出示符号后学生能介绍由学生完成)人数不一样多可以写成99(介绍读法和写法)(2)手指游戏
21、:用中指和食指表示两种符号,表示四组数的大小。 74 86 58 7105、(1)师:让我们再回到拔河的场地看一看,怎样才可以开始比赛哪?(左队减1人或右队加1人。)现在可以开始比赛了吗?为什么?你能和你的同桌说说吗?(2)像刚才那样用圆片来摆一摆,怎样能让别人很容易的看出两边的人数同样多?(一一对应摆)(3)认识=,学习9=9或10=10读法和写法。6、比较拉拉队的人数师:小朋友们都非常的爱自己的集体,不参加比赛的同学都当拉拉队员,哪边的人数多?你能用大于号或是小于号来表示哪边的人多吗?(自己尝试解决)7、说一说:这节课你认识了谁?它是什么样的。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说说在本节课上的收获。8、
22、问题口袋:你还想知道些什么?还想提出什么问题?解决不了的,把它放进问题口袋里。三、巩固拓展、实践应用1、自主练习第1题利用学具操作巩固用一一对应的方法来比较数的大小。2、自主练习第2题学生讲题意,再独立完成。四、课后反思:第六课时快乐的校园 比较大小自主练习教学内容:教科书2021页自主练习第3-9题。教学目标:1、进一步巩固对于数的大小关系的认识,能够正确的使用大于号、小于号和等号。2、初步建立数感和逐步提高思维的灵活性。3、在数学活动中感受数学学习的乐趣。教学过程:一、回顾还记得前一节课我们认识的三兄弟吗?你能叫出他们的名字吗?二、练习1、自主练习第3题学生先独立数叶片,然后说说后面的几大
23、于几和几小于几,可以怎样填。2、自主练习第6题找规律画一画。引导学生找规律时,要先让学生独立观察。如果部分学生有困难,可以让学生说说后面的比前面的多几。3、自主练习第7题涂一涂,比一比。可以由教师引导学生共同完成第一个,然后学生独立完成后两个。注意引导学生分清比较的是什么,谁多谁少。前两道具有开放性,鼓励学生填出不同的答案。4、自主练习第8题玩一玩,比一比。开放性的游戏(剪子、包袱、锤游戏)。练习时,教师先要介绍游戏的规则,同位之间先试一试,再开始正式做游戏。每次赢的同学可以得到一粒石子(可用学具代替),每十次作为一轮。比完一轮,按照提供的方式记录比赛的结果,比较数的大小。为了让学生玩得开心,
24、要给学生较充分的时间和自由。三、自主练习第9题想一想,怎样能让两块草地上的小鸡只数同样多?鼓励学生用多种方法解决问题。四、教学反思:第八课时综合练习课 我学会了吗?教学内容:教科书第22页的内容。教学目标:回顾整理“快乐的校园”这一单元所学的全部知识,并加以巩固。教学过程:一、回顾整理1、教师:同学们请想一想,在“快乐的校园”这一单元中,我们都学会了哪些知识?2、学生回忆本单元所学过的知识,不完整或遗漏的地方教师补充。二、巩固练习结合教科书第18页的情境图,说说自己在快乐的校园这一单元都学会哪些知识。1、会数、读、写10以内的数,0的认识。教师:“你能从图中找出有关数数的知识吗?”(图中有什么
25、?各有多少?)数数的时候,注意让学生按照一定的顺序来数。数完后,将结果统计在图下的统计图中。(图中没有小狗,因此小狗的只数是0只。)2、比较数的大小教师:“刚才我们已经数了图中各种东西的多少,你能提出什么问题?”重点解决比较大小的问题。(1)统计图中任选两个数比较大小,每人至少写出5组。(2)补充练习:5( )6 8( )5 0( )13、基数和序数(1)教师:“你能从图中找出几个和第几方面的知识吗?”学生从图中任意寻找有关基数和序数的知识,对于合适的和能解释得通的教师都应予以肯定。最后引到图中的一排小花上来。先让学生独立完成教科书的两个问题,然后,要求学生提出类似的问题全班解答或同位解答。(
26、2)练习:请第一列第五个同学站起来。请第三列的前四个同学站起来。学生提类似的问题进行练习。三、丰收园1、教师:通过“快乐的校园”这一单元的学习,你都学会了什么?在学习的过程中,你是否积极发言了?在小组和同位合作学习的时候,你是不是提出了自己的意见?在课堂上你提出过问题吗?对老师和同学提出的问题你认真思考了吗?会用学过的知识解决问题吗?2、学生根据教师的提示回忆自己的表现,教师指导学生把相应的苹果涂上颜色。四、教学反思:第三单元 走进花果山单元分析一、教材分析: 本单元教学的内容是:10以内的加法;0的加法;10以内的减法;0的减法;10以内的连加、连减;10以内的加减混合运算以及“探索规律”等
27、内容。 本单元是在认识了10以内的数的基础上来学习的。它是进一步学习20以内数加减法的基础,也是今后学习更复杂计算的基础。本单元内容是全册教材的重点内容之一,在整个小学数学学习过程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教师要尊重学生的认识基础,结合教材创设的情境、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组织丰富、有效的数学活动,促使学生在主动探究,合作交流的过程中,学会知识、提高能力。二、教学目标:1、结合具体情境,初步体会加、减法的意义,初步了解交换相加两个数的位置得数不变,能正确、熟练地口算10以内数的加减法,会口算10以内的两步加减式题。2、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初步学会有条理地思考问题,了解同一问题可以用不同的方法解决。3
28、、交流多种算法的过程中获得成功的体验,养成初步的合作意识。在用10以内的加减法解决简单的问题的过程中,初步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体验学数学、用数学的乐趣。三、教学重点: 初步理解加减法的意义,体会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能正确地进行口算是本单元教学的重点。四、教学建议:1、充分利用教材所提供的“情境串”,为学生创设生动有趣的、有利于发现并提出问题的学习情境。2、教学中注重引导学生通过实际操作,初步理解加减法的含义。通过有关的操作练习进一步体验加减法之间的联系,从而加深对加减法意义的认识。3、鼓励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各自的计算方法,倡导方法多样化。4、充分利用多样化的练习方式,提高口算能力。5
29、、注意培养学生的初步的应用意识。6、对本单元的知识技能评价,不仅要考察学生能否正确、熟练地口算10以内数的加减法,还要考察学生是否能有条理地思考问题,以及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同时还要考察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情感与态度。四、本单元建议课时数:16课时。第一课时 走进花果山 信息窗一教学内容:教科书第31页信息窗一。教学目标:1、结合实际情境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理解加法的意义,认识加号“+”、学会加法算式的读法,会进行10以内数的加法计算。2、在观察、操作活动中初步学会思考问题。3、通过与同伴交流不同的计算方法,体会算法的多样性。4、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体验数
30、学就在身边,初步培养应用意识。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师:同学们,你们都看过西游记的故事吗?你最喜欢西游记中的哪个人物?为什么?师:有那么多的同学喜欢孙悟空,孙悟空的花果山对小朋友来说一定不陌生,今天我们就一起去花果山看看,好吗?二、 提出问题1、出示来到花果山的情景图,让学生独立观察情境图中都有谁,他们在干什么?2、根据学生提出的问题,学习“你说我讲”红点中所示内容。(1)探索解决问题的策略。先让学生独立思考。采取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学生交流想法。教师巡视指导。全班交流。估计学生可能会出现以下几种解决问题的方式:方法一:一只一只地数一数就知道了。方法二:我用小棒代替小猴,树上有3只,我就拿出3
31、根小棒,树下有5只,我再拿出5根小棒,然后数一数一共有几根小棒就知道一共有几只小猴了。也就是把5和3合起来(2)帮助学生理解加法的意义。学生通过交流知道把5和3合起来用加法计算。(3)认识加号。(4)理解算法。结合图意或利用学具摆一摆,让学生理解“5+3”的算法,允许学生根据自己已有的经验和方法进行口算,只要结果正确就可以。三、解决学生提出的其他问题。结合学生提出的其他问题,教学绿点标示的问题。把不能解决的问题,引导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记录在“问题口袋”中,待学到相关知识时再解决。四、课堂小结今天我们学习了求一共有几只小鸟,一共有多少只小猴子,象这样把两部分合起来就用加法计算。五、走进生活。
32、师:在我们的生活中一定能遇到用加法解决的问题,你来说一说好吗? 六、谈收获让学生说一说本节课自己学会了哪些知识?有哪些收获?七、教学反思:第二课时走进花果山 以内数的加法练习课教学内容:教科书第33页的自主练习。教学目标:、引导学生进一步理解加法的意义,比较熟练地进行以内数的加法计算。、在观察、操作中积极地思考。、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进一步体验数学就在身边,培养应用意识。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通过游览花果山,我们学会了用加法解决生活中的许多问题,今天我们进行比赛,看谁的本领大。二、自主练习1、自主练习第1题学生自己观察课本上的图,说说图意,并列出算式。通过交流进一步体验加法的意义。
33、2、自主练习第3题口算练习,练习时除了让学生口算结果外,还可以制成口算卡片,经常性地进行口算练习,不断提高学生的口算速度。3、自主练习5题算式与数的大小比较。可以先让学生独立地去做,然后说说是怎样比较的。4、自主练习第4题学生看图,讲一个数学故事。既要关注学生所讲故事的趣味性,更要重视故事中体现的“数学味”。教学时可先引导学生认真看图,鼓励学生充分发挥想象,结合画面自编故事,然后从中发现并提出数学问题进行解决。三、课堂小结四、教学反思:第三课时 信息窗二5以内的减法教学内容: 5以内的减法 教学目标: 1、在实际情境中初步认识减法,理解减法的含义。 2、在观察、操作实践活动中,体验问题情境和解
34、决问题的全过程,掌握5以内减法的计算。 3、发展初步的语言表达能力和与人合作、交流的意识,初步学习用减法计算解决问题,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教学重点:让学生结合具体情境初步认识,理解减法的含义,理解和学会减法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在观察、操作实践活动中,体验问题情境和解决问题的全过程,掌握5以内减法的计算。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1、演示:出示3个彩色气球,让一名学生上来,演示放走1个,手中还剩2个。 2、小朋友,你能把刚才演示的过程说一说吗? 3、提问:放走的1个是从几个里面放走的?现在他手中还剩几个?你想知道用什么方法计算吗? 4、引出课题。 二、体会情境,学习新知。 1
35、、教学例题,初步认识减法和计算方法。 出示情境图。护花小组的小朋友在干什么?你能把两幅图的意思连起来说一说吗? 学生说出图意:有5个同学在浇花,走掉2个后,还剩几个? 根据图意,用什么方法计算?怎样列式? 学生回答,教师板书:5-2=3。 指导学生认识减号及算式的读法,并让学生说说算式各部分在图中表示的意思。分小组讨论:为什么用减法计算?5-2=3是怎样算出来的?交流汇报各组的想法。 小结:刚才各组的想法棒极了。现在我们已经知道了5个同学浇花,走掉2个,就是要从几个里面去掉几呢?从个数里去掉一些,应该用什么方法计算?怎样算出得数呢? 2、试一试 出示情境图,让学生独立观察图意,提出问题,在书上
36、填写算式。(学生可能列出3-2=1或3-1=2) 学生填完算式后,分小组交流自己的想法。 三、巩固深化,应用新知。 1、想想做做第1题。 指导学生看图,让学生说一说每一幅图的意思后填写算式。 同桌之间交流自己的想法。 2、想想做做第2题。 学生看算式,先用小棒摆一摆,再计算。 学生独立操作后,指名演示,并说出自己的想法。 3、想想做做第4题。 先分小组说说图意,根据图意提出问题,填好算式,计算出得数。 4、想想做做第5题。(巩固5以内的加、减法) 四、总结:第四课时走进花果山 信息窗三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37页的信息窗3。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初步了解交换相加两个数的位置得数不变。学
37、习有关“0”的加法,并能正确计算。 2、数学过程与方法目标:使学生学会有条理地思考问题。3、情感与态度目标:感受自己身边的数学知识,体会学数学、用数学的乐趣。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1、出示野餐全景图师:花果山里热闹极了,小朋友也来这里野餐,和小猴们成了朋友,请同学们找一找都有哪些信息?愿意讲给大家听一听吗?学生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进行小组交流,全班交流。 生:我看见图上左边树上有5只小猴,右边的树上有3只小猴;左边树上有5个桃子,右边树上没有桃子(教师注意引导学生说完整的话) 二、提出问题师:根据我们找到的信息,你能提出哪些问题? 学生可能提出以下问题:一共需要几根火腿肠?一共有几个桃子?
38、一共有几个同学?一共有几朵花?一共有几个书包?三、解决问题根据学生提出的问题,教师引导学生解决:要求每人一根火腿肠,需要几根?该怎样想? 1、学生独立思考,想解决问题的方法。2、小组交流解决问题的方法。如果有必要,教师引导学生把算有多少根火腿肠转化成算有多少个同学就知道需要几根火腿肠。 3、让学生独立列式计算。教师板书: 3+4=7 4+3=74、观察,比较两个算式,你发现了什么?交换相加两个数的位置得数不变。(教师不必要求学生准确叙述,只要说清楚意思就行)5、巩固练习 4+1= 5+4= 6+2= 7+3= 1+4= 4+5= 2+6= 3+7=6、你还能解决哪些数学问题?然后让学生自主选择
39、刚才提出的问题,独立解决。 四、走进生活你能用加法解决生活中的哪些问题?五、教学反思: 第四课时走进花果山 10以内数的加法练习课教学内容:教科书第3839页的自主练习。教学目标: 1、进一步体验加法的意义,训练10以内数的加法。 2、了解同一问题,可以有不同的解决方法,体验算法的多样性。 3、经历数学知识的应用过程。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小朋友,数学王国的国王听说咱班小朋友那么聪明,为大家准备了好多小礼物,还带来了问题考考大家,你们愿意吗? 二、自主探索1、教师以小白兔迷路的故事导入。一天,小白兔出去玩,走着走着,突然迷路了,这怎么办呢?(讨论)它给妈妈打电话:“妈妈,我迷路了,怎么办才好
40、呀?”妈妈听了点了点头说:“孩子,你长大了,自己的事情应该自己去做,只要你按得数是9,就一定能回家了。”于是,聪明的小白兔按妈妈的话去做,终于回家了。小白兔走的是哪一条路,你知道吗?2、独立思考后,集体交流小白兔回家的路线(教师可提供如下的算式,也可以适当补充算式)。1+8= 2+7= 3+6= 4+5= 5+4= 6+3= 7+2= 8+1= 2+6= 4+3=三、巩固练习 1、自主练习第1题 学生自己看图,并写出算式。并让学生讲一讲,为什么要这样列算式?2、自主练习第4题:我踢哪些球? 练习时,引导学生理解题意,先让学生想一想、说一说6号和8号球员分别应踢哪些球,再让学生画线连球。3、自主
41、练习第5题看图说说你从图上看到了什么?你能提出什么问题?怎样解答?4、自主练习第6题看图编一个数学故事,并提出问题?你打算怎样解决这些问题?四、课堂小结师:数学国王对小朋友的表现很满意。下面,请小朋友接受国王的礼物吧!五、教学随笔 第五课时走进花果山 信息窗四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41页信息窗4。教学目标:1、结合具体情景,初步体会减法的意义,能正确计算得数是10以内数的减法。2、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初步学会有条理地思考问题,培养初步的合作意识。教学重、难点: 体会减法的意义。教学具准备: 水帘洞挂图、学具盒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师:同学们,我们在花果山看到我们喜欢的小猴子,还进行了一次快乐的野餐,
42、今天,我们再到孙悟空的水连洞参观,好吗?出示水帘洞图。说说你看到了什么?你都从图上发现哪些数学信息?二、自主探索,合作交流 1、整理信息,提出问题根据这些信息,你能提出哪些问题?如:一共有几个小朋友?刚才洞口有8只猴子,现在有3只了,有几只钻进洞里去了?猴子从树上摘下2个桃子吃,现在树上有7个桃子,树上原来有多少个桃子?树上原来有9个桃子,猴子从树上摘下2个桃子吃,树上还剩多少个桃子?学生提出的问题会有加法的,也会有减法的,加法问题随时解决,减法问题板书在黑板上。 2、独立思考,探索问题以学生提出的某一个问题为例,如:还剩几个香蕉?。你能利自己解决这个问题吗?给学生充分的思考时间。3、小组合作
43、,探究问题把你的想法说给小组的同学听一听,好吗?4、组间交流,解决问题(1)师:愿意把你们小组的想法说全班同学听吗?教师适时总结:从7里面去掉4,用减法计算。7个香蕉,给小猴子吃掉4个,还剩几个?就可以列减法算式: 7 4 = 3(个) (2)认识减号。教师演示从一个数里去掉一部分,最后学生容易看到去掉的和剩下的部分,而原来的数不容易看到,因此写减法算式时,要着重使学生弄清是从哪个数里去掉的,就要把这个数写在减号的前面。三、巩固发展,应用问题1、学生自己其他的减法问题,并把想法说给其他同学听。2、把学生不能解决的问题装进问题口袋。 四、教学随笔 第六课时走进花果山 10以内数的减法的练习教学内
44、容:10以内数的减法的自主练习教学目标: 1、在与同学交流的过程中,初步学会有条理地思考问题,初步培养与同学共同学习的习惯。2、积极参与学习活动,初步培养对数学学习的兴趣。教学重点、难点:看懂图意,正确列式解答;逐步培养学生的推理能力。教学过程:一、谈话引入同学们,我们游览了孙悟空的水帘洞,在游览的过程中,我们学习了很重要的本领,认识了减法,今天我们用这些知识解决一些问题,好吗?二、自主练习1、自主练习第1、2题让学生先仔细观察图,说清题意后,再列式计算。具体指导语言:你看图之后,讲一个故事;独立列式;集体交流:学生说图的意思,学生连线,同桌看看对不对。2、自主练习第3题比一比,谁算得又对又快
45、,学生写得数,后请小博士交流 教师读题,学生说得数。3、自主练习第4题 小鸡回家,连线找得数。六所房子中有的住了一只或两只,有的没住小鸡。练习时,教师要鼓励学生认真口算,争取全算对。三、走进生活1、自主练习第5题小猴分桃图,教学时,让学生借助学具分一分。把分得过程用等式表达出来,然后通过汇报交流感受方法的多样化,同时,体会同一问题可以用不同的方法解决,以及问题结论的不确定性。具体过程如下:(1)学生看图说图的意思(2)师生一起摆学具(3)看学具列算式(4)同位交流(5)师生一起把算式分类找规律2、自主练习第6题 这是一幅包含多信息的情景图。其中有小鸡吃虫子、兔子吃萝卜、小鸟飞走了等信息,是加减
46、综合练习,教师可以启发学生在充分观察画面的基础上,结合学生的加减法独立提出问题,进行解答,然后相互交流。3、课外延伸 聪明小屋,要给学生充足的时间独立思考,如学生有困难,教师可以拿实物或学具摆摆看。四、教学随笔 第七课时走进花果山 信息窗五教学内容教科书第45页信息窗5。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初步体会0的减法的意义,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初步学会有条理的思考问题,了解同一个问题可以用不同的方法解决。 2、在交流多种算法的过程中获成功的体验,养成初步的合作意识。 3、在用10以内的加减法解决简单问题过程中,初步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体会学数学,用数学的乐趣。教学重难点:体会减法的意义,理解并
47、掌握关于零的减法。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故事导入,一只调皮的小猴子摘桃子的故事,调动起学生的积极性后让学生观察图。二、发现问题出示信息窗4,让学生观察画面上的内容。1、编一个小故事给同学们听。2、进行思想品德教育。讨论:为什么这只小猴子最后一个桃子都没有了呢?不管干什么事都要一心一意。 3、根据故事内容,提出数学问题。三、探究问题1、小猴子摘了几个桃子?学生自己观察画面,列出算式。2、篮子里还剩几个桃子?可以给学生一个不完整的算式给予提示:3 - ()=()个四、解决问题1、学生独立解决提出的其他问题。如:岸上还有几只青蛙?花儿上还有几只蝴蝶?2、对于解决不了的问题可以放在问题口袋中。五、
48、课堂小结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六、教学随笔第八课时走进花果山 10 以内加减法的综合练习教学内容:教科书第5051页的自主练习。教学目标: 1、在学生掌握上面内容的基础上,进一步巩固10以内数的加减法,进行自己练习。 2、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语言表达能力。 3、让学生进一步体验学习数学的乐趣。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同学们,我们已经学习了10以内数的加减法,并长了很多本领,今天,我们用自己的智慧解决问题,好吗?二、自主练习1、自主练习第1题让学生观察彩图,说说图意,列出算式。2、自主练习第2题主要让学生自己进行口算,如有个别的学生教师应进行辅导(可用卡片)3、自主练习第3题学生自己看图,边说图意
49、,边列算式。4、自主练习第4题看图讲一个数学的故事。根据树上的七星瓢虫或树上的叶子等内容来编;分合作小组讨论提出问题列式计算。三、拓展延伸教师讲一个数字娃娃的故事。你能自己编一个数学小故事吗?四、教学随笔第九课时走进花果山 信息窗7教学内容:教科书第53页。教学目标:1、知道连加的含义,能够正确地进行10以内的连加计算。2、培养学生学会观察、分析问题,从而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3、培养学生在学习探索中积极合作与交流的精神。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出示第53页信息窗7挂图)1、师:一些小朋友观看一群顽皮的小猴子跳水嬉戏,可爱的小猴子不仅吸引小朋友的目光,还引起小青蛙,小鱼的注意,我
50、们也看一下好吗?2、让学生在认真观察画面理解图意的基础上,提出问题“你看到了什么?”二、自主探索,合作交流。1、整理信息,提出问题。根据画面上提供给我们的信息,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学生根据图意,可能会提出下列问题:草地上一共有多少名同学?小河里一共有多少条鱼?河岸上还剩下多少只青蛙?树上还剩下多少只小猴子?草地上一共有多少朵花?2、独立思考, 探索问题。 师:同学们的问题提的好极了!那么第一个问题谁来解决?该怎样列式?请同学们利用学具试着自己解决一下好吗? 3、小组合作,探究问题。小组交流。教师巡视指导,注意倾听学生的想法。小组长组织好小组成员的发言顺序,并做好总结。 4、组间交流,解决问题
51、。(1)哪个小组愿意把你们的想法说给大家听听?学生根据自己的想法说相应的算式。(2)这几个小组的想法又对又准确。那么这道题等于几?你是怎样算的?学生:4个坐在地上的同学,加上站着看小猴跳水的3个同学是7个同学。再加上跑来的2个同学,就是9个同学。(学生列的算式不同,说法也可以不同)那么这道题也就是几加几再加几?(指名学生:4加3再加2)(3)今天我们学的这个算式和以前学的算式有什么不同?教师在适当时机总结:把三个数加在一起的算式,叫做连加。并板书:连加。(4)请同学们动脑筋想一想,在这幅图里,还有哪几道题可以用连加的方法来计算?学生自己试做,并和同学们交流自己的想法。三、走进生活你能用今天学到
52、的连加来解决我们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吗?提出生活中的问题自主解决,不能解决的问题我们先把它放到问题口袋里,以后再来解决。四、课堂小结今天我们学会了什么?计算连加、连减题要先算什么?再算什么?五、教学随笔:第十课时走进花果山 10以内的连加、连减练习课教学内容:教科书第5051页的自主练习。教学过程:一、谈话引入同学们,在观看猴子跳水的情境图中,我们又学习了哪些知识?二、自主练习1、自主练习第12题。练习时要强调先想什么,再想什么,练习过程中,可以从中抽出个别题目,让学生说说先算什么,再算什么,加强对口算方法的具体指导。2、自主练习第2题。提供了学生用彩纸做纸花的情景,进一步巩固连加的意义及计算方法
53、。学生可以算“三个小朋友一共做了多少朵纸花?”也可以算“三个小朋友一共用了多少张彩纸?”只要列出正确的算式就行。3、自主练习第3题。根据直尺上提供的数据,学生自主列出算式。4、自主练习第4题。以统计表的形式引导学生填数,巩固连加。应先引导学生数清楚西红柿、辣椒、茄子的数量,然后计算三种蔬菜的总个数。5、自主练习第5题。求“一共有多少只小猫?”是对10以内数的连加连减的综合练习。练习时,鼓励学生借助图中的信息,尽可能地提出多种有关连加、连减的问题,独立解决后,交流共享。6、自主练习第6题。练习时,教师要鼓励学生独立理解,独立解答,发挥想象。在交流中弄清楚“2+2+2+2”和“8-2-2-2-2”的含义,并尝试口算出结果。三、课堂小结四、教学随笔:第十一课时走进花果山 信息窗8教学内容:教科书第58页信息窗8。教学目标:1、结合“小猴子学钓鱼”的具体情景,体会10以内数加减混合运算的意义,能正确口算10以内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田径裁判二级考试题库及答案
- 慈溪中考语文试题及答案
- 托育大赛题库及答案
- 社区康复站管理办法
- cpi规格品管理办法
- 财富卡业务管理办法
- 2025年智能楼宇照明项目发展计划
- 粮油厂消防管理办法
- 仓储安全备案管理办法
- 街道土地流转管理办法
- (2025秋新版)苏教版科学三年级上册全册教案
- 2025年人教版PEP英语三年级上册教学计划
- 2025年高一上学期英语开学第一课课件
- 【高中】【政治】2025【秋季】开学第一课:你好高中政治(课件)
- 2024年秋季新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全册教案
- 小学五年级上册生命.生态.安全全册教案
- 成年女性压力性尿失禁护理干预试题及答案
- 第11章-网络故障诊断及排除ppt课件(全)
- 初二家长会ppt通用PPT课件
- 质量三检制培训课件
- 战略管理2015-2-11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