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脉冲电流对H13热模具钢球化退火组织和性能的影响_第1页
探讨脉冲电流对H13热模具钢球化退火组织和性能的影响_第2页
探讨脉冲电流对H13热模具钢球化退火组织和性能的影响_第3页
探讨脉冲电流对H13热模具钢球化退火组织和性能的影响_第4页
探讨脉冲电流对H13热模具钢球化退火组织和性能的影响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河南科技学院2009届本科毕业论文论文题目: 探讨脉冲电流对H13热模具钢球化退火组织和性能的影响Discussion on pulse current impact on the spheroidizing organization and performance of the H13 cold molding tool steel学生姓名:刘铁权 所在院系:机电学院所学专业:机电技术教育导师姓名:王焕琴完成时间:2009 年 5 月15 日摘 要H13钢是一种用途广泛的钨系热作模具钢,其含碳量在0.3%左右,属于过共析钢,基本组织为索氏体体和碳化物.H13刚的强度,硬度,耐磨性,和疲劳强度

2、等性能与碳化物的形态,大小以及分布有关,通常H13钢的常规等温退火处理先是保温,然后炉冷再空冷,退火后的组织为球状珠光体和少量的粒状碳化物,可以获得的硬度为210HBS左右,但该处理工艺周期较长,耗能较多,效率低,而且很难在基体上获得粒度小,分布均匀的碳化物,而采用电脉冲球化退火处理后的H13钢效果比较明显,结果表明,新工艺提高了球化速度,球化时间与常规处理的球化时间相比,大大缩短,而且碳化物颗粒细小均匀,球化效果好,硬度适当,比常规退火处理后的硬度低,组织也分布均匀.关键词:H13钢,球化退火,碳化物,电脉冲处理Discussion on pulse current impact on th

3、e spheroidizing organization and performance of the H13 cold molding tool steelAbstract H13 steel is a widely used line of tungsten hot die steel, the carbon content of about 0.3%, which had eutectoid steel, the basic organization and carbide sorbite just .3 Cr2W8V strength, hardness, wear-resistant

4、 sexual, and the fatigue performance and carbides, such as shape, size and distribution, often H13 steel conventional isothermal annealing heat first, and then cold and then air-cooled furnace, annealed for globular organization of granular pearlite and a small amount of carbide, available about 210

5、HBS hardness, but the process cycle is longer, more energy-consuming, inefficient, and very Difficult to obtain in the matrix of small size, carbide distribution, and use of electrical pulses spheroidzing H13 steel treated more obvious effects, results show that the new technology to improve the spe

6、ed of the ball, the ball time and conventional treatment of the ball time compared to significantly reduce, and even small carbide particles, the ball of effective hardness appropriate than the conventional annealing treatment, the hardness of low distribution organizations.Key words; H13 steel; sph

7、eroidizing; carbide; electropulsing.目 录1 绪论12探讨不同堆放方式脉冲球化退火的H13模具钢组织和性能分析22.1 研究H13模具钢球化退火的主要目的22.2 H13模具钢的化学成分(%)表1所示:22.3 H13模具钢的常规球化退化工艺23 实验原理34 实验准备44.1 实验材料44.2 实验仪器54.2.1 与脉冲电场发生器连接的放置工件的装置54.2.2 制作SXZ2512高温箱式电阻炉的炉门64.2.3 预磨机64.2.4 金相试验抛光机64.2.5 金相显微镜74.3 实验过程75 工艺过程86 金相显微试样的制备96.1 金相显微试样的制备

8、9 6.1.1侵蚀. 106.2 金相试样制备107 脉冲处理技术107.1 电脉冲原理107.2 脉冲电流对金属组织变形的影响107.3 电脉冲对材料力学的影响118 实验结果与分析128.1加热温度对钢组织性能的影响128.2 加热温度对力学性能的影响148.3 不同大小电流脉冲球化退火后的金相组织比较.14 9 结论及存在问题15谢辞17参考文献181 绪论近些年来,随着工业应用需求的不断增长,模具在工业生产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在这样的生产需求推动下,我国的模具技术也有了很大发展,模具水平有了较大提高。大型、精密、复杂、高效和长寿命模具又踏上了新的发展。大型复杂冲模以汽车覆盖件具为主要代

9、表,正由于模具行业的技术进步,模具水平得以提高 ,模具国产化取得了丰硕的成就。历年来进口模具不断增长的趋势有所控制,模具出口稳步上升。一个国家产品制造水平高低的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模具生产技术水平的高低,模具在极大程度上决定着产品的质量、效益和新产品的研制开发能力。我国模具工业的快速发展,极大地促进了模具钢生产、应用技术的进步。我国模具钢生产、应用的总体水平仍然处于较低水平,保存许多长期没有解决的问题。国产模具钢绝大多数是电炉钢,钢的成分偏析大,纯净度低,碳化物级别偏高,疏松级别超标,模块的纵横向性能相差悬殊。模具钢材料利用效率低,因为钢材中圆棒料占有超过80%的成分,模具设计、制造者不熟悉材料和

10、热处理,热处理技术人员不熟悉模具工况条件,常常造成选材或热处理工艺不与模具相匹配。此外,热处理工艺执行不严,热处理设备和工艺落后,操作不当造成模具变形、开裂,是普遍存在的。调查表明,模具因选材和热处理不当造成早期失效者占70%左右。从般的碳素结构钢、碳素工具钢、合金结构钢、合金工具钢、弹簧钢、高速工具钢、不锈耐热钢直到适应特殊模具需要的马氏体时效钢以及粉末高速钢、粉末高合金模具钢等。模具工业迅速发展。模具工业的高要求,对模具材料的性能和使用寿命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模具材料方面,由于对模具寿命的重视,优质模具钢的应用有较大进展。因此世界各国的模具钢生产企业及研发机构,不断开发模具钢新材料和采用新

11、的生产技术,以适应模具工业的发展。随着热处理技术的进步,人们对模具钢材料的性能有了越来越多,越来越高的要求,而提高材料性能,开发新的材料常常离不开新的工艺、新方法。模具在的加工工艺路线中,退火热处理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它能细化晶粒、均匀组织,降低钢的硬度,提高塑性,又能为最终热处理做好组织上的准备。然而由于传统常使用的诸如普通球化退火、等温球化退火等方法,存在着生产周期长、加热温度高、保温时间长等问题,很难达到工模具钢理想的使用性能要求,往往给经济生产带来一定的影响。经查阅资料发现,电脉冲处理技术正是这样一种新兴的工艺,目前采用脉冲电场对材料进行改性处理,已是国内外近年来尝试的一种新型热处理工

12、艺。如何通过电脉冲球化退火获得理想的球化体组织,在降低硬度,改善切削加工性能的同时,又能降业设计的主要目的为:尝试采用正交实验法找出模具钢,理想的电脉冲球化退火的热低球化退火的加热温度、缩短保温时间,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以此作为出发点,本次毕处理参数,以加快国内热处理技术的改革与发展很有必要。H13钢含有较多的易形成碳化物的铬、钨元素,因此在高温下有较高的强度和硬度,在650时硬度达HB300,但其韧性和塑性较差。本次毕业设计以H13热作模具钢作为试验原材料,拟用在等温球化热处理工艺的基础上,加上电脉冲这一新型工艺,以期达到保证良好球状珠光体组织的同时,可以在降低硬度,改善切削加工性能和综合机

13、械性能,又能降低球化退火的加热温度,并缩短模具钢球化退火的保温时间,提高热处理效率。 2 探讨不同堆放方式脉冲球化退火的H13热模具钢组织和性能分析2.1 研究H13模具钢球化退火的主要目的通过球化退火处理使H13热作模具钢组织中的碳化物以细小、球状的形态弥散分布在基体中。但传统的球化退火工艺,由于加热温度高、保温时间长或工艺复杂,使球化退火工艺过程的效率大为降低。因此采用一种加快碳化物球化速度,提高球化退火工艺效率的新方法,探讨一种在脉冲电场作用下对H13模具钢球化退化的新工艺,本次毕业设计主要是利用往届毕业生对H13模具钢正交实验的最优结果,与本次毕业设计的实验探讨不同堆放方式脉冲球化退火

14、的H13模具钢组织和性能分析的实验结果进行比较和分析,得出最优的实验结果。2.2 H13模具钢的化学成分(%)表1所示:表1 H13模具钢化学成分 材料CSiMnCrPSH130.3-0.40.40.42.0-2.70.030.032.3 H13模具钢的常规球化退化工艺由于本次试验设计是在普通球化退火的基础上加上电脉冲工艺来做的,所以必须对常规的工艺路线图了解清楚,在加脉冲的时候,注意缩短加热温度后的保温时间和等温保温时间。以此为参考设计出电脉冲下的球化退火热处理新工艺路线图。在传统热处理当中经常用的H13热作模具钢退火热处理工艺路线如图1所示。图1 H13 模具钢普通球化退化工艺路线图3 实

15、验原理退火是应用非常广泛的一种热处理。在机器零件或工模具等工件的加工制造过程中,退火经常作为预先热处理工序,安排在铸造或锻造之后、切削(粗)加工之前,用以消除关一工序所带来的某些缺陷,为接下来的工序作准备。例如在铸造或锻造等热加工以后,钢件中不但存在残余应力,而且组织粗大不均匀,成份也有偏析。这样的钢件,机械性能低劣,淬火时也容易造成变形或开裂。经过适当退火可使钢件的组织细化,成份均匀,应力消除,从而改善机械性能并为以后的淬火作好准备。同时经过退火后还可以使钢件硬度达到170250HBS左右,而且比较均匀,从而改善了钢件的切削性能。根据钢的成份和工艺目的不同,退火操作可分为完全退火、等温退火、

16、球化退火和去应力退火等。球化退火主要应用于过共析碳钢及合金工具钢(如制造刀具、量具、冷模具用钢等),一般情况下过共析钢的组织为层片状的珠光体秘网状的二次渗碳体组成,不仅珠光体本身较硬,而且由于网状渗碳体的存在,更增加了钢的硬度和脆性。这不仅给切削带来困难,而且还会引起淬火时产生变形和开裂。为克服这一点,在热加工之后必须安排一道球化退火工序,使网状二次渗碳体及珠光体中的层片状渗碳体都发生球化,变成球状(粒状)的渗碳体,即“球化体”。其主要目的是为了降低硬度,改善切削加工性,细化均匀组织提高材料的力学性能,并为以后的淬火热处理做好准备。球化退火是应用于过共析钢及合金工具钢的一种退火方法。将钢加热到

17、Ac1(2030) 然后缓冷下来。随炉冷却到略低于Ar1(2040)的温度进行等温,等温时间为其加热保温时间的1.5倍。等温后随炉冷至550左右出炉空冷。和普通球化退火相比,球化退火目的在于使珠光体内的片状渗碳体以及先共析渗碳体都变为球粒状,均匀分布于铁素体基体中(这种组织称为球化珠光体)。球化退火是与普通球化退火工艺同样的加热保温后,不仅可缩短周期,而且可使球化组织均匀,并能严格地控制退火后的硬度。4 实验准备4.1 实验材料 根据老师的指导和自己认真的查阅,统计资料表明,由于选材和热处理工艺不当而造成模具早期失效的情况约占失效总数的70%。因此合理选材,正确制订热处理工艺,对于延长模具使用

18、寿命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综合考虑材料来源、价格等因素,。最终在指导导师的审核通过的情况下,选用的试验材料是常用模具钢中的H13模具钢.H13模具钢有较高的含碳量,且加入少量Mo 、V,因此在其他性能相当的情况下有较好的热加工性, 较好的冲击韧性和较好的碳化物分布.通过资料查出H13模具钢的临界温度Ac1(钢在加热时珠光体向奥氏体转变的实际温度线)的温度是820830,Acm(钢在加热时渗碳体向奥氏体溶解的理论温度线)的温度1100。Ar1(冷却时奥氏体向珠光体转变的实际温度线)的温度是790。H13模具钢的临界温度表2。 表2 H13钢的临界温度 临界温度Ac1 Acm Ar1 温度(近似值)

19、/8208301100790本次实验所用的材料热模具钢,是与老师研究后决定的,老师给我们提供有这种材料的建材市场,然后我利用课余的时间去市场进行购买,到那统计完建材市场我们需要材料的各种规格后,我与老师联系看购买多大规格的材料试样做实验最合适,最后我们决定购买直径为10mm规格的H13模具钢试样。补充试样的尺寸和重量(一般用Kg表示)。考虑到原来实验室的一些设备器材的老化和丢失等情况,我们在这次购买材料时,我还购买了:石棉、石棉板、铁丝等材料。4.2 实验仪器考虑到热处理试验后还要对磨出材料的金相组织,除了通电流时所需要的作为导线的铁丝外。还有进行粗磨时的各种型号的砂纸,抛光液,及40%的销酸

20、侵蚀液和用来堵箱式电阻炉炉门的耐火材料板。本试验选用主要的试验仪器设备有以下几种:SXZ2512高温箱式电阻炉如图2所示脉冲电场发生器,放大器及导线HR1500洛氏硬度测试机预磨机和金相试验抛光机和金相显微镜试验过程经过老师的指导选取脉冲电压为800伏,脉冲频率是50HZ,通电脉冲时间是20min。.图2 箱式电阻炉示意图4.2.1 与脉冲电场发生器连接的放置工件的装置在本次毕业设计的实验中,我做的题目中所用的脉冲发生器是大功率的,一个问题,怎么让脉冲发生器与这个装置在实验中进行连接,普通的带皮导线比皮绝缘层承受不了炉内的高温,后来我采用了老师的意见,用两根铁丝作为连接装置焊接在放置工件上。4

21、.2.2 制作SXZ2512高温箱式电阻炉的炉门由于需要接入导线并且由于设备条件有限原有炉门的保温性不太好,因此在本次毕业设计实验中,所有的实验所用的材料和设备上所需要的补充,我都要亲手去做,譬如这个炉门,就用了快三天的时间才把它做出来,步骤如下,我们先把炉门的具体尺寸测量出来,然后按尺寸进行裁剪。刚开始裁的时候尺寸把握的不到位裁坏几个,由于实验中要用到两个SXZ2512高温箱式电阻炉,所以必须做出两个完全配合的两个炉门,所用的材料是石棉,石棉中含有玻璃丝,因此在制作过程中还要注意安全,以免发生不必要的伤害,这点是必须注意的。4.2.3 预磨机预磨机是一种湿式磨光机,它利用各种不同粒度的抗水砂

22、纸,对各种金属及其合金的试样进行抛光。采用本预磨机,除以机械磨光代替手工操作提高制备试样的效率以外,还能完全除去试样切割过程中产生的塑性变形和表面加热痕迹,供进一步抛光后进行组织的显微测定。预磨机在工作时,将清水不断注入旋转的磨盘中,抗水砂纸在下面的水因离心力的作用被抛出盘外,砂纸在大气压的作用下可以自由地伸缩从而紧贴在磨盘上,因而无须将砂纸粘结或夹紧,使用及更换十分方便。预磨机由铝铸件构成的底座、磨盘、和塑料压制的磨光罩及盖等基本部件组成,底座上安装有两个磨盘,可供两人同时操作。4.2.4 金相试验抛光机金相试验抛光机适用于对经磨光后的金属材料进行抛光,可获得光亮如镜的金属表面,供在显微镜下

23、观察与测定金相组织。抛光机由焊接支架、工作台面、抛光盘、抛光织物、抛光罩及开关盒等基本元件组成。工作台面上安装有两个抛光盘,可供两人同时操作,使用十分方便。 两台电动机都置于工作台面下部,通过固定片与台面连接。固定抛光盘用的锥套通过螺钉与电动机轴相连。抛光织物通过套圈紧固在抛光盘上,电动机的起停可分别由安装在开关盒上的开光进行控制,电机起动后,便可用手对试样施加压力在转动的抛光盘上进行抛光。抛光过程中加入的抛光液可通过固定在台面上的塑料盘中的排水管排出。抛光罩及盖可防止灰尘及其它杂物在机器不使用是落在抛光盘上而影响使用效果。但是在试验时应该注意的是操作要标准、正确,真正做到安全操作。4.2.5

24、 金相显微镜金相显微镜是主要用来观察金相组织的专业仪器,同时可以观察不透明物体表面的状态。具有稳定性好、成像清晰、分辨率高、视场大而平坦的特点。鉴别和分析各种金属和合金的组织结构,可以广泛地应用在工厂或实验室进行铸件质量的鉴定。原材料的检验或原材料处理后金相组织的研究分析等工作。4.3 实验过程球化退火时要综合考虑炉子大小,装炉量,工件尺寸等因素对试验误差的影响,有关手册中的经验公式可供参考。退火冷却温度对碳化物形状基本影响不大,可是对碳化物的弥散程度;冷却速度大,其弥散程度也大。一般生产中多选用2050/h的冷却速度,冷却到500600后出炉空冷。将材料切割成10mm 100mm的试样6根。

25、试验用设备为箱式加热电炉和脉冲电场发生器。选取脉冲电压为800V,频率为50Hz。将脉冲电场发生器金属导线按顺序分别连接在预先做好的放置工件的装置的金属铁丝上,并把工件试样放入放置工件的装温2置中,然后连同工件和装置一并装入箱式加热炉内加热至(820)经5min 后施加脉冲20min,保-3h, ,等温后随炉冷至550左右出炉空冷。然后按同样的加热方法实现施加脉冲电压不同时间的球化退火工艺,工艺曲线图如图4所示。 图3 H13 模具钢脉冲球化退化工艺曲线图本次实验的主要内容就是探讨脉冲电流对H13热模具钢球化退火组织和性能的影响的组织和性能分析,具体的处理方式有以下几种:一、正常热处理;二、3

26、A电流下进行脉冲处理;三、5A电流下进行脉冲处理,7A电流下进行脉冲处理,9A电流下进行脉冲处理。这集中处理方法只是电流大小的要求不同,不同的脉冲电流将对在退火处理金属材料的组织有一定的影响。5 工艺过程本次实验是用SXZ2512高温箱式电阻炉进行实验的, 通电20min保温 2.5h 棒料放入炉中加热至850磨平抛光观察组织测试硬度炉冷至550出炉空冷 图6 图题?把所有的前序工序都的做好,比如工件的制备,电阻炉炉门的制作等等。在进行实验前还的检查电路是否接好?电路是否通电等一些问题,等这些问题都解决了,我就开始做实验,首先把工件放入到预先做好的装置中,然后把装好工件的装置放入到电阻炉内,接

27、好电路,打开电源进行加热,并加热至820后,通入脉冲电场,时间为20min,随炉冷却至550后出炉空冷,接下来就是对试样进行组织和硬度的观察和测试。现在我就对试样的组织观察和硬度的测试做以下陈述:出去试样表面的氧化层后,用HR1500洛氏硬度测试机进行硬度测试,记录试样的硬度值,然后再把试样端面在预磨机把进行预磨,磨好后再用金相试验抛光机进行抛光,接下就是在金相显微镜观察试样的组织,所有的工艺内容就这些,实验是多次才能完成的,除正常处理的式样外,其它试样之后按照同样的加热方法施加不同电流大小的脉冲球化退火工艺处理。6 金相显微试样的制备利用金相显微镜,把专门制备的碳钢试样放大1001500倍后

28、进行观察,以研究内部组织和缺陷的方法,称为金相显微分析法。金相显微镜下所观察到的金相组织,称为“显微组织”(或“金相组织”)。金相显微分析可以显示金属材料内部的组织特征,测定金属晶粒的大小,鉴定金属中的非金属夹杂物,测定化学热处理渗层的深度,因此它是研究金属材料最基本的实验技术。6.1 金相显微试样的制备金相显微分析时,要在金相显微镜下观察到所研究的金属材料的组织,必须将其制成专门的“金相显微试样”。金相显微试样的制备过程包括:取样、镶样、磨光、抛光、侵蚀等工序。6.1.1 侵蚀钢铁材料常用的侵蚀剂为34%硝酸酒精溶液或4%苦味酸酒精沉沦。侵蚀时间应适当,时间太短则侵蚀不足,组织不能充分显示;

29、时间过长,则试样表面过于发暗,组织也显示不清。侵蚀后应立即用清水冲洗,用吹风机吹干。这样制的金相试样即可在显微镜下进行观察。试样侵蚀后之所以能显示内部的组织,主要是侵蚀剂与试样表面之间产生了化学溶解作用及电化学作用。对于两相或两相以上的合金来说,侵蚀主要是一个电化学腐蚀过程。合金中的两个组成相具有不同的电极电位,在侵蚀剂中两相之间就形成了无数对“微电池”,具有较高正点位的相成为阴极,在正常电化学作用下不受侵蚀,保持原有的光滑平面;具有较高负电位的相成为阳极,而易迅速溶入侵蚀剂中,因此使试样表面呈凸凹不平。当光线照射到此凸凹不平的表面时,由于各处光线反射的程度不同,在显微镜下就能观察到不同的组织

30、和相。6. 2 金相试样制备用以上正交分析找出来的两种最优工艺方案,再用两根试样按工艺曲线图再做两次电脉冲球化退火试验。把做好的试样按以下工艺路线进行金属试样制备,金相试样制备:取样预磨(280#600#1000#)抛光水冲侵蚀水冲吸干观察。7 脉冲处理技术7.1 电脉冲原理利用LC振荡电路原理,先用高压电源对一组电容器进行充电,将电容器与一个电感线圈及处理室的电极相连,电容器放电时产生的高频指数脉冲衰减波即加在两个电极上形成高压脉冲电场。按最简单的理解来说就是利用特定的高频高压变压器得到持续的高压脉冲电场。7.2 脉冲电流对金属组织变形的影响20 世纪90 年代以来,人们开始研究脉冲电流对金

31、属材料超塑性的影响。具有超塑性的金属材料的晶粒是等轴的,当受到外来拉力时,晶粒沿等轴晶界滑移,使金属材料具有超常的塑性。脉冲电流作用于合金的过程中,脉冲电流促进原子扩散,引起应力松弛,协调了晶界滑动,使空洞的形成和长大得到抑制。施加脉冲电流使晶内运动位错数量及阻力增加,导致流变应力增大。同时由于脉冲电流增大原子扩散速度,使晶界处位错的攀移速度增加,降低晶界处的应力集中,抑制晶界处空洞的形成和长大,避免了试样过早断裂。电脉冲处理技术在材料研究领域的应用与电迁移理论的发展密切相关1 。金属中的电迁移(Electro migration) 或电输运( Electro transport) 现象早在1

32、9世纪就已经被发现,但是关于电流对金属材料组织和性能影响的研究直到近一个世纪之后才系统地开展起来。实验研究发现,电脉冲能够对金属材料的组织转变和性能产生诸多影响,脉冲电流处理可以使材料局部发生动态回复和动态再结晶,使晶粒在超塑变形中趋于等轴状态,从而改善材料的塑性。电脉冲处理能显著改善合金的塑性、韧性和强度。电脉冲对非晶合金晶化和金属材料再结晶的影响非晶合金中通过电流时,自由电子定向运动,通过与非晶中的原子发生碰撞,把动能传递给原子,使原子无规则热运动加剧。脉冲电流作用于非晶合金导致非晶结构弛豫,提供给非晶中原子额外冲力作用,使非晶中n 型缺陷受到自由电子运动的周期性排斥,促进了空位的迁移与湮

33、灭,提高基体金属相的形核率。许多的国内专家学者晁月盛,鄂洪儒等就高密度电脉冲对Fe2Si2B非晶合金晶化过程的影响进行了系列研究3 ,4 。脉冲电流处理明显促进了非晶合金的晶化。再结晶的发生依赖位错的回复与原子扩散,脉冲电流能够影响材料中的位错运动和原子扩散,从而会对材料的再结晶过程产生影响。对超塑变形中的铝锂合金,施加脉冲电流。脉冲电流通过促进位错滑移和原子扩散,加快位错攀移进入晶界,增大亚晶角度,通过加快位错回复而加速再结晶形核和提高再结晶形核率。同时通过加速位错在晶界上的攀移及消失,减小形核界面两边的能量差而降低形核界面的迁移速率及再结晶核心的长大速率,进而减小完全再结晶的晶粒直径5 。

34、不仅塑性变形中的金属再结晶受到电脉冲的影响,单晶体经高密度脉冲电流处理后,其再结晶行为也产生了变化6 。因此,经脉冲电流处理后,在单晶体中形成了形状不同,尺寸较小的再结晶晶粒。脉冲电流处理可以使材料局部发生动态回复和动态再结晶,使晶粒在超塑变形中趋于等轴状态。电脉冲处理能显著改善合金的塑性、韧性和强度,目前一般认为上述现象的出现主要是由于电流通过金属时,电子流与位错间存在相互作用,拖曳位错运动,降低流变应力,进而提高其塑性变形能力,细化材料晶粒组织。正因为如此,才选用电脉冲这一新型的热处理工艺来进行本次的试验。7.3 电脉冲对材料力学的影响脉冲电流不仅能降低疲劳初期的软化速率,而且可以消除软化

35、过程中的硬化峰,电脉冲增强了位错运动,促进了低能位错Patch结构的形成。含驻留滑移带的取向的疲劳金属单晶体经高密度脉冲电流处理后,PSB的分布状态趋于均匀,由于电脉冲处理明显改善了PSB - 基体界面的应力集中状态,使驻留滑移带局部消失。电脉冲对金属材料性能的影响疲劳寿命的可能性进行了理论计算,得到了肯定的计算结果。金属材料的力学性能与材料的组分和晶粒度密切相关。一般来讲,细小而均匀的组织能够使材料在受力时有较好的协调变形能力,使材料获得很好的综合力学性能。因此提高材料综合力学性能的改性研究,多集中在细化、均匀化的材料组织,以及保持细化后组织的稳定性方面。因此电脉冲处理技术得到了许多材料科学

36、工作者的关注,广泛地应用于材料的制备和性能改善。利用脉冲电场应用于热处理而成为新型的工艺应用。电脉冲热处理工艺参数在国内,到目前为止还正在探讨研究之中。但是由于脉冲电场的应用能使材料获得更好的机械性能,在国内外都受到了相关学者的研究兴趣。其相关热处理参数的优化也正在探讨之中。8 实验结果与分析8.1加热温度对钢组织性能的影响钢在铸态下的原始组织对使用性能影响很大,其中碳化物分布不均匀,大小及形态起着重要作用。钢在热加工过程中,随着温度的升高,共晶碳化物被破碎,呈网状分布的碳化物变成颗粒状的碳化物。H13模具钢的碳化物不均匀性这使钢的强度和韧性明显降低。从普通退火工艺的显微组织上来看,H13模具

37、钢经常规工艺等温退火后,硬度为210-220HB左右。如图所示的明显效果,采用加入电脉冲的新工艺,经850加热退火后,H13模具钢显微组织碳化物效果明显提高且分布均匀细小,碳化物形状钝化,硬度降到190HB,甚至更低。相比而言是理想的球化退火组织。比常规退火后的硬度低,更有利于切削加工。完成了本次试验要求的任务。电脉冲球化退火工艺后H13模具钢的硬度测试值如表3中所示。由表3中可知在本次试验中所要考核的硬度指标中出现极大值或极小值。由于本次实验的主要任务是探讨脉冲电流对H13热模具钢球化退火组织和性能的影响。现在我就举例说明这个问题,如下图所示的H13模具钢在850下正常处理和不同电流下电脉冲

38、球化退火的组织。 正常处理 电流 3A 电流5A 电流7A 电流9A对上图进行分析,正常热处理组织中的晶粒有些粗大,随着电流的变化组织中晶粒就有一定的变化,晶粒细化了很多,9A电流处理下组织有了很好的细化。表3 H13普通等温球化退火处理和脉冲电场等温球化退火处理工艺参数对照表式样 编 号热处理方法加热温度保温间h保温温度脉冲电压V脉冲频率Hz脉冲时间min硬度HBS正常普通热处理8502.5810-8305020165.13A脉冲热处理8202.58208005020185.65A脉冲热处理8202.58208005020186.27A脉冲热处理8202.58208005020188.29A

39、脉冲热处理8202.582080050201908.2 加热温度对力学性能的影响H13模具钢经常规工艺球化退火后,硬度为210HB。H13模具钢中碳化物形态是影响钢的机械性能、工艺性能和实用性能的最重要因素之一。不均匀的碳化物分布将导致机械性能的降低,模具使用时容易产生折断、崩刃现象。采用改进的工艺,经840加热退火后,硬度降到190HB 以下,比常规退火后的硬度低,更有利于切削加工。随着退火加热温度的升高,钢的硬度值增加。这主要是由于随着加热温度的升高,未溶碳化物数量减少,粒状碳化物析出数量也随之减少。从图3的金相组织分析也可以看到,当退火加热温度在820以下时,组织中析出的粒状碳化物的数量

40、随加热温度的增加而增加,而且与常规退火相比,析出的粒状碳化物颗粒细小,数量多,碳化物分布也更均匀。金属材料的力学性能与材料的组分和晶粒度密切相关。一般来讲,细小而均匀的组织能够使材料在受力时有较好的协调变形能力,使材料获得很好的综合力学性能。因此提高材料综合力学性能的改性研究,多集中在细化、均匀化的材料组织,以及保持细化后组织的稳定性方面。实验研究发现,金属凝固过程中的脉冲电流处理能够改善组织的均匀性,细化凝固组织,并能在一定程度上改善材料中宏观缺陷的分布情况,从而提高材料的综合力学性能9 。周亦胄等就电脉冲处理对固体金属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进行了研究10 ,11 。实验发现,电脉冲处理可以细化

41、低碳微合金钢的晶粒,且细化后的组织具有较好的热稳定性。晶粒细化后,钢的综合力学性能得到提高。冷加工黄铜经脉冲电流处理后,得到比常规等温退火处理更细更均匀的晶粒组织,其综合力学性能有所提高。H13模具钢锻件在电脉冲等温球化退火下,在退火加热过程中充分等温保温,大大改善了H13模具钢中碳化物的形态与分布,从而为H13模具钢加热淬火的最终组织和力学性能的优化奠定了基础;在此基础上,更进一步优化了H13模具钢的组织和性能。8.3 不同堆放方式球化退化后的金相组织比较下面比较一下不同电流处理方式下的H13脉冲处理后组织对比如下: 电流3A 电流5A 电流7A 电流9A9 结论及存在问题实验结果表明,金属

42、从高温到冷却的过程中的脉冲电流处理能够改善组织的均匀性,细化凝固组织,并能在一定程度上改善材料中宏观缺陷的分布情况,从而提高材料的综合力学性能14。在本试验中电脉冲处理可以细化合金钢的晶粒,且细化后的组织具有较好的热稳定性。晶粒细化后,得到比常规等温退火处理更细更均匀的晶粒组织,钢的综合力学性能得到提高。H13模具钢在球化退火过程中施加脉冲电场,可以明显改善等温球化退火效果,在保证得到良好球状珠光体组织的前提下,使碳化物粒度、形状、分布得到了明显的改善,有利于使基体在淬火后获得马氏体和较好的强韧性,寿命将会得到明显提高。H13模具钢电脉冲等温球化退火的加热温度可以选较低的加热温度,其保温时间3

43、h减少到2.5 h;在整个施加脉冲电场球化退火过程中保温时间比常规处理减少12h。大大提高了等温球化退火的效率,缩短了生产周期,降低了成本,是一种值得深入研究并具有应用价值和广阔前景的合金工具钢等温球化退火新工艺。本试验存在的问题是在球化退火的组织显微上来看局部的碳化物还不是太均匀,产生的原因可能是在进行试验前原材料没有消除一些网状碳化物所致。在本次毕业设计中经查资料得知:在本次毕业设计试验中,经查资料得知:若是试样在炉中的放置位置不同以及不同次实验时的密封差异,零件在热时温度高低既不同,其金相组织中晶粒大小和性能也各不相同。得出的结论是金相组织中的晶粒大小不同,金属材料的机械性能也会受其影响,由于没有温度检测方面的仪器,无法检测出每个试样上所受到温度是否相同?这是本次毕业设计的主要问题。谢辞光阴如梭,时光飞逝,四年的本科生活即将迈向终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