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中考上海卷考试手册(语文)(2015年1月_第1页
2015年中考上海卷考试手册(语文)(2015年1月_第2页
2015年中考上海卷考试手册(语文)(2015年1月_第3页
2015年中考上海卷考试手册(语文)(2015年1月_第4页
2015年中考上海卷考试手册(语文)(2015年1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2015年语文中考上海卷考试手册一、考试性质、目的和对象上海市初中毕业语文科统一学业考试是义务教育阶段的终结性考试。它的指导思想是有利于切实减轻中学生过重的学业负担,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和全面和谐、富有个性的发展,有利于推进中小学实施素质教育,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有利于学生在高中教育阶段的可持续发展。考试结果既是衡量初中学生是否达到毕业标准的重要依据,也是高中阶段各类学校招生的重要依据。考试对象为2014年完成上海市全日制九年制义务教育学业的九年级学生。二、考试目标依据上海市中小学语文课程标准(试行稿)(2004年10月版)规定的六至九年级课程目标和教学内容与要求,确定以下考试目标

2、。1文言文阅读能力 1.1能默写规定范围内的文言诗文。 1.2掌握150个文言实词的含义。 1.3掌握“之、其、而、以、何、于”等虚词的常用意义和用法。 1.4掌握课文涉及的重要作家、作品以及相关的文学和文化常识。 1.5能用现代汉语翻译文言句子。 1.6能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 1.7能概括文章的中心。1.8能理解和把握诗词的基本内容和作者的感情倾向。2现代文阅读能力2.1能正确书写3500个常用汉字。 2.2能运用逗号、顿号、分号、冒号、句号、问号、感叹号、引号、破折号、省略号、书名号等11种标点符号。 2.3能根据语言环境理解词义,辨析同义词和反义词,领会词语的感情色彩。 2.4能识别和运

3、用陈述句、感叹句、疑问句、祈使句等4种句式。 2.5能读懂文章的内容,能提取并解释文章中的信息。 2.6能概括文章要点和主旨。 2.7 能把握句子在文中的含义,能分析句子和段落的作用。 2.8能梳理文章的思路,分析文章的结构:说明文(时间顺序、空间顺序、逻辑顺序);记叙文(顺叙、倒叙、插叙);议论文(总分、并列、层进、对照)。 2.9能识别和运用比喻、拟人、排比、夸张、设问、反问等6种修辞方法,能在具体语言环境中理解修辞方法的表达效果。 2.10能识别举例子、列数字、作比较、列图表等4种说明方法,并分析其作用。(2014年:能辨别举例子、列数字、作比较、列图表等4种说明方法,并分析其作用。)

4、2.11能识别人物描写(肖像、动作、语言、心理)和环境描写(自然、社会)的方法,并分析其作用。2.12能识别论证方法(举例论证、引用论证、对比论证),并分析其作用。 (2014年:能辨别论证方法(举例论证、引用论证、对比论证),并分析其作用。) 2.13能对文章的思想内容、常见写作手法及语言表现力,表达自己的感受和见解。 (2014年:能依据文意,对文章的思想内容、表达方式、语言特点,表达自己的感受和见解。)2.14能在理解文意的基础上,根据要求作适当的拓展。3.综合运用能力 3.1能结合具体语言环境和现实生活,运用语文知识和综合学习的语文能力解决问题。 3.2能根据要求进行仿写、扩写、缩写、

5、改写、续写。 4写作能力4.1能记叙生活中的人、事、物。 4.2能说明生活中的事物或事理。 4.3能对社会现象表达自己的感受、认识和见解。 4.4能在规定时间内完成600字左右的文章。 4.5文章应符合题意,中心明确,内容充实,感情真挚,结构完整,条理清楚,表达通顺、连贯。 4.6字迹清楚,书写规范,文面整洁。三、试卷结构及相关说明1、试卷结构(1)试卷结构内 容分 值题 量一、文言文(一)默写15分5(二)诗词赏析4分2(三)文言文阅读(一)约8分2-3(四)文言文阅读(二)约12分3-4二、现代文(一)现代文阅读(一)约18分4-5(二)现代文阅读(二)约22分4-5三、综合运用11分2-

6、3四、写作60分1合计150分25-27(2)基本题型选择题、填空题、简答题、写作题。2、相关说明(1)试题的难易比例约为1:1:8。(2)试卷总分:150分。(3)考试时间:1OO分钟。(4)考试形式:闭卷书面考试,分为试卷与答题纸两部分,考生必须将答案全部做在答题纸上。四、等第能力描述 (一)优秀水平 语文科学业考试达到优秀水平的考生需要在考试目标的四个方面都能全面地达到考核要求。具体能力要求如下:文言文阅读能力 1.能够准确背诵并默写规定范围内的文言诗文。 2.能够依据具体的语言环境,准确理解150个文言实词的含义。 3.能准确掌握“之、其、而、以、何、于”等虚词的常用意义和用法。 4.

7、能准确记忆和积累课文涉及的重要作家、作品以及相关的文学和文化常识。 5.能用现代汉语准确地翻译文言句子。 6.能准确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 7.能准确地概括文章的中心。8.能运用相关知识,恰当地理解和把握诗词的基本内容和作者的感情倾向。现代文阅读能力1.能准确地书写3500个常用汉字。 2.能正确地运用11种标点符号。 3.能根据语言环境准确地理解词义,辨析同义词和反义词,领会词语的感情色彩。 4.能正确识别和运用陈述句、感叹句、疑问句、祈使句等4种句式。 5.能够完全读懂文章的内容,能准确提取并解释文章中的信息。 6.能准确地概括文章要点和主旨。 7.能准确地把握句子在文中的含义,能正确分析句

8、子和段落的作用。 8.能准确地梳理文章的思路,分析文章的结构。 9.能正确识别和运用比喻、拟人、排比、夸张、设问、反问等6种修辞方法,能在具体语言环境中准确理解修辞方法的表达效果。 10.能正确识别举例子、列数字、作比较、列图表等4种说明方法,能准确分析其作用。 11.能准确识别人物描写和环境描写的方法,并能正确分析其作用。12.能正确识别论证方法,并能正确分析其作用。 13.能依据文意,对文章的思想内容、常见写作手法及语言表现力,表达自己的感受和见解,并用清晰的语言准确地表达。14.能在准确理解文意的基础上,根据要求作适当的拓展。综合运用能力 1.能结合具体语言环境和现实生活,准确而合理地运

9、用语文知识和综合学习的语文能力解决问题。 2.能根据要求进行合理的仿写、扩写、缩写、改写、续写。 写作能力 具有较强的审题能力,作文切合题意,中心突出,有新意,选材恰当,内容充实,思路通畅,层次清晰,能抒发真情实感,语言通顺、简洁、得体,有一定的表现力,字迹清楚,书写规范,文面整洁。 (二)良好水平 语文科学业考试达到良好水平的考生需要在考试目标的四个方面都能较好地达到考核要求。具体能力要求如下:注:蓝色字体是与优秀水平标准相比不同的地方。文言文阅读能力 1.能够正确背诵并默写规定范围内的文言诗文。 2.能够依据具体的语言环境,正确理解150个文言实词的含义。 3.能正确掌握“之、其、而、以、

10、何、于”等虚词的常用意义和用法。 4.能正确记忆和积累课文涉及的重要作家、作品以及相关的文学和文化常识。 5.能用现代汉语比较正确地翻译文言句子。 6.能正确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 7.能比较正确地概括文章的中心。8.能运用相关知识,比较恰当地理解和把握诗词的基本内容和作者的感情倾向。现代文阅读能力1.能正确地书写3500个常用汉字。 2.能正确地运用11种标点符号。 3.能根据语言环境正确地理解词义,辨析同义词和反义词,领会词语的感情色彩。 4.能正确识别和运用陈述句、感叹句、疑问句、祈使句等4种句式。 5.能够基本读懂文章的内容,能比较正确提取并解释文章中的信息。 6.能比较正确地概括文章要

11、点和主旨。 7.能比较正确地把握句子在文中的含义,能分析句子和段落的作用。 8.能比较正确地梳理文章的思路,分析文章的结构。 9.能正确识别和运用比喻、拟人、排比、夸张、设问、反问等6种修辞方法,能在具体语言环境中比较正确地理解修辞方法的表达效果。 10.能正确识别举例子、列数字、作比较、列图表等4种说明方法,分析其作用时基本正确。 11.能正确识别人物描写和环境描写的方法,分析其作用时基本正确。12.能正确识别论证方法,分析其作用时基本正确。 13.能依据文意,对文章的思想内容、常见写作手法及语言表现力,表达自己的感受和见解,能比较清楚地加以表达。14.能在正确理解文意的基础上,根据要求作比

12、较适当的拓展。综合运用能力 1.能在一定程度上结合具体语言环境和现实生活,运用语文知识和综合学习的语文能力解决部分问题。 2.能根据要求进行比较合理的仿写、扩写、缩写、改写、续写。 写作能力具有一定的审题能力,作文符合题意,中心明确,选材恰当,内容较充实,思路连贯,层次较清楚,感情真实,语言通顺、简洁,字迹较清楚,书写较规范,文面整洁。(三)合格水平语文科学业考试达到合格水平的考生需要在考试目标的四个方面基本达到考核要求。具体能力要求如下:注:蓝色字体是与优秀水平标准相比不同的地方。文言文阅读能力 1.能够正确背诵并默写规定范围内的文言诗文。 2.能够依据具体的语言环境,理解150个文言实词的

13、含义,但不够准确。 3.能基本掌握“之、其、而、以、何、于”等虚词的常用意义和用法,但不够准确。 4.能记忆和积累大部分课文涉及的重要作家、作品以及相关的文学和文化常识。 5.能用现代汉语翻译文言句子,个别词义理解有误。 6.能基本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 7.能概括文章的中心,但不完整或不够恰当。8.能有限地、不完整地运用相关知识,理解和把握诗词的基本内容和作者的感情倾向,有时理解上会有一些偏颇。现代文阅读能力1.能正确地书写3500个常用汉字。 2.能比较正确地运用11种标点符号。 3.能根据语言环境比较正确地理解词义,辨析同义词和反义词,基本领会词语的感情色彩。 4.能正确识别和运用陈述句、

14、感叹句、疑问句、祈使句等4种句式。 5.能够基本读懂文章的内容,能比较正确地提取并解释文章中的部分信息。 6.文章要点和主旨的概括不够完整或不很恰当。 7.能基本把握句子在文中的含义,能对句子和段落的作用作一定的分析,但不够准确。 8.能够梳理文章的思路,分析文章的结构,但不够完全正确。9.能基本识别和运用比喻、拟人、排比、夸张、设问、反问等6种修辞方法,但在运用方面存在一定缺陷。在具体语言环境中能基本理解修辞方法的表达效果,但表述不到位或不够恰当。 10.能正确识别举例子、列数字、作比较、列图表等4种说明方法,但分析作用不够正确。11.能正确识别人物描写和环境描写的方法,但分析其作用时不够正

15、确。12.能正确识别论证方法,但分析其作用时不够正确。13.能大体上依据文意,对文章的思想内容、常见写作手法及语言表现力,有一点自己的感受和见解,但感受和见解不够确切,或语意表达不够清楚。14.能在正确理解文意的基础上,根据要求作比较适当的拓展。综合运用能力 1.有限地运用语文知识和综合学习的语文能力解决部分问题,但运用时不够正确,不够合理。2.大体上能进行仿写、扩写、缩写、改写、续写,但写作形式不够正确,写作内容上或不完全符合要求,或不够合理。 写作能力基本读懂作文题目,作文基本符合题意,中心基本明确,选材基本恰当,内容基本充实,思路基本连贯,层次基本清楚,语言基本通顺,字迹基本清楚,书写基

16、本规范,文面基本整洁。(四)不合格水平 不合格水平的考生在四个测量目标方面尚未达到基本考核要求。五、题型示例(略)六、附录1150个文言实词(和2014年相比无变化) 比 鄙 兵 病 察 彻 乘 从 当 道 得 定 伐 犯 方 负 赋 更 故 顾 观 归 好 号 还 会 惠 及 极 计 济 加 假 间 简 见 竭 尽 进 居 举 具 俱 聚 遽 决 类 临 虑 论 漫 灭 明 名 命 谋 难 平 戚 启 强 窃 请 穷 求 取 去 全 任 入 善 少 舍 涉 生 胜 师 施 实 食 使 释 恃 属 说 素 汤 痛 亡 为 务 徙 狭 鲜 向 效 信 行 形 兴 修 徐 许 寻 业 遗 贻 夷

17、异 易 诣 益 阴 引 盈 余 狱 御 缘 远 云 责 章 知 止 致 质 众 专 周 走 足 卒 作 坐 布衣 菲薄 间隔 交通 节日 绝境 其实 阡陌 亲戚 驱驰 问津 无论 牺牲 鸿儒 白丁2文言诗文课内篇目和默写篇目(和2014年相比无变化)六年级(上) 为学观沧海望岳饮湖上初晴后雨迢迢牵牛星(每周一诗)六年级(下)天时不如地利橘逾淮为枳钱塘湖春行黄鹤楼山居秋暝送友人雨晴(每周一诗)七年级(上) 伤仲永 周处 小石潭记 卖油翁 核舟记 口技(林嗣环) 愚公移山 卖炭翁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题破山寺后禅院过零丁洋(每周一诗)七年级(下)陋室铭 爱莲说 王顾左右而言他 公输曹刿论战(默写

18、最后一个自然段) 邹忌讽齐王纳谏江城子(密州出猎)蝶恋花(伫倚危楼风细雨)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题都城南庄(每周一诗)八年级(上)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孔孟论学(默写前四则) 黄生借书说潍县署中寄舍弟墨第一书诉衷情 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 归园田居(每周一诗)观书有感(其二)(每周一诗)八年级(下) 黔之驴狼 四块玉别情天净沙秋 天净沙秋思 水仙子咏江南 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每周一诗) 九年级(上) 记承天寺夜游岳阳楼记 醉翁亭记 生查子元夕(每周一诗) 观猎(每周一诗)九年级(下)陈涉世家(第一、三自然段) 出师表 桃花源记 捕蛇者说(默写第四自然段) 登泰山记 竹枝词(每周一诗)【注】带号为默写篇目3答题纸 仅供形式上参考,与考试的题型、题序没有一一对应关系。附件:2013年上海市中考作文评分标准(共60分)供参考。 等 第综合评分中心与材料(25分)语 言(25分)思路与结构(10分)评分细则A6053分切合题意,中心突出;选材恰当,有新意;感情真挚,内容充实。语言流畅、简洁、得体,有一定的表现力。思路通畅;层次清晰;结构完整;详略得当。A等基准分56分。基本符合三项条件得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