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路客车电气装置检修规则》_第1页
《铁路客车电气装置检修规则》_第2页
《铁路客车电气装置检修规则》_第3页
《铁路客车电气装置检修规则》_第4页
《铁路客车电气装置检修规则》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2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中国铁路总公司中国铁路总公司 铁路客车电气装置检修规则铁路客车电气装置检修规则 2015.1 目 录 1总 则.7 2基本要求.10 3柴油发电机组.14 3.1 D 级检修标准.14 3.1.1 小功率风冷柴油发电机组.14 3.1.2 大功率柴油发电机组.15 3.2 E 级检修标准.17 3.2.1 小功率风冷柴油发电机组.17 3.2.2 大功率柴油发电机组.23 3.3 F 级检修标准.33 3.3.1 小功率风冷柴油发电机组.33 3.3.2 大功率柴油发电机组.33 4 E2 修检修标准.34 4.1 ( 柴油发电机组)附属装置 .34 4.1.1 小功率风冷柴油发电机组.34

2、4.1.2 大功率柴油发电机组.35 4.2 轴端发电装置 .36 4.3 DC600V/AC380V 逆变电源.38 4.4 DC600V/DC110V 充电器.40 4.5 DC110V/AC220V 单相逆变器.40 4.6 AC380V/DC48 V 应急电源(981 型).41 4.7 蓄电池组和箱 .41 4.8 车端电气连接器 .43 4.9 控制柜(箱) .44 4.10 空调装置 .46 4.11 电加热器 .47 4.12 制氧装置 .48 4.13 电开水器 .50 4.14 厨房电器 .51 4.15 温水箱 .54 4.16 照明 .55 4.17 废排风机 .55

3、4.18 电水泵 .56 4.19 电风扇 .56 4.20 旅客列车信息系统 .57 4.21 播音设备 .58 4.22 车载影视系统 .58 4.23 呼唤器 .59 4.24 液位显示仪 .59 4.25 列车电话 .59 4.26 轴温报警装置 .60 4.27 轴端接地装置 .62 4.28 行车安全监测诊断系统及车载信息无线传输装置 .62 4.29 绝缘监测装置(漏电报警器) .63 4.30 烟火报警装置 .63 4.31 紧急断电按钮 .64 5E3 修检修标准 .65 5.1 (柴油发电机组)附属装置 .65 5.2 轴端发电装置 .65 5.3 DC600V/AC380

4、V 逆变电源.65 5.4 DC600V/DC110V 充电器.65 5.5 DC110V/AC220V 单相逆变器.65 5.6 AC380V/DC48V 应急电源(981 型) .66 5.7 蓄电池组和箱 .66 5.8 车端电气连接器 .66 5.9 控制柜(箱) .66 5.10 空调装置 .67 5.11 电加热器 .67 5.12 制氧装置 .67 5.13 电开水器 .68 5.14 厨房电器 .68 5.15 温水箱 .69 5.16 照明 .69 5.17 废排风机 .69 5.18 电水泵 .69 5.19 电风扇 .69 5.20 旅客列车信息系统 .69 5.21 播

5、音设备 .69 5.22 车载影视系统 .69 5.23 呼唤器 .69 5.24 液位显示仪 .69 5.25 列车电话 .70 5.26 轴温报警装置 .70 5.27 轴端接地装置 .70 5.28 行车安全监测诊断系统及车载信息无线传输装置 .70 5.29 绝缘监测装置(漏电报警器) .70 5.30 烟火报警装置 .71 5.31 紧急断电按钮 .71 6E4 修检修标准.72 6.1 (柴油发电机组)附属装置 .72 6.1.1 小功率风冷柴油发电机组.72 6.1.2 大功率柴油发电机组.74 6.2 轴端发电装置 .77 6.3 DC600V/AC380V 逆变电源.77 6

6、.4 DC600V/DC110V 充电器.80 6.5 DC110V/AC220V 单相逆变器.80 6.6 AC380V/DC48V 应急电源(981 型) .81 6.7 蓄电池组和箱 .82 6.8 车端电气连接器 .84 6.9 控制柜(箱) .84 6.10 空调装置 .87 6.11 电加热器 .90 6.12 制氧装置 .91 6.13 电开水器 .93 6.14 厨房电器 .94 6.15 温水箱 .99 6.16 照明 .100 6.17 废排风机 .101 6.18 电水泵 .101 6.19 电风扇 .102 6.20 旅客列车信息系统 .102 6.21 播音设备 .1

7、03 6.22 车载影视系统 .104 6.23 呼唤器 .105 6.24 液位显示仪 .106 6.25 列车电话 .106 6.26 轴温报警装置 .107 6.27 轴端接地装置 .108 6.28 行车安全监测诊断系统及车载信息无线传输装置 .109 6.29 绝缘监测装置(漏电报警器) .110 6.30 烟火报警装置 .110 6.31 紧急断电按钮 .112 7E5 修检修标准 .113 7.1 (柴油发电机组)附属装置 .113 7.1.1 小功率风冷柴油发电机组.113 7.1.2 大功率柴油发电机组.113 7.2 轴端发电装置 .113 7.3 DC600V/AC380

8、V 逆变电源.113 7.4 DC600V/DC110V 充电器.113 7.5 DC110V/AC220V 单相逆变器.113 7.6 AC380V/DC48V 应急电源(981 型) .113 7.7 蓄电池组和箱 .114 7.8 车端电气连接器 .114 7.9 控制柜(箱) .114 7.10 空调装置 .114 7.11 电加热器 .114 7.12 制氧装置 .114 7.13 电开水器 .114 7.14 厨房电器 .114 7.15 温水箱 .114 7.16 照明 .115 7.17 废排风机 .115 7.18 电水泵 .115 7.19 电风扇 .115 7.20 旅客

9、列车信息系统 .115 7.21 播音设备 .115 7.22 车载影视系统 .115 7.23 呼唤器 .115 7.24 液位显示仪 .115 7.25 列车电话 .115 7.26 轴温报警装置 .115 7.27 轴端接地装置 .115 7.28 行车安全监测诊断系统及车载信息无线传输装置 .116 7.29 漏电报警器(绝缘监测装置) .116 7.30 烟火报警装置 .116 7.31 紧急断电按钮 .116 8附件.117 附件 A 电气装置分类表.117 附件 B 电气装置紧固扭矩要求.119 附件 C 柴油机冷却液标准.121 附件 D 轴端发电装置试验项目.122 附件 E

10、 DC600 V 电源装置试验项目.123 附件 F 蓄电池测试参数.127 附件 G 车端电气连接器试验项目.130 附件 H 制氧装置试验项目.131 附件 I 绝缘监测装置(漏电报警器)功能检验方法.134 附件 J 电器元件检修试验方法.135 1 1 总 则 1.1 客车电气装置(以下简称车电装置)包括供电装置、输配电装置、用电设施及 附属安全装置(分类见附件 A) ,是铁路客车的基本配置和重要设施。其可靠性直接 影响铁路客车的运行安全和旅客的舒适度,提高定期检修质量是确保车电装置可靠 性的重要保障。为统一检修标准,规范检修管理,特制定本规则。 1.2 本规则不包括车体配线布线、分线

11、盒、接线箱、开关插座、电话插座、侧灯插 座等车电装置的检修,其检修标准按照铁路客车运用维修规程 、 铁路客车段修 规程 、 铁路客车厂修规程的规定执行。 1.3 车电装置(柴油发电机组除外)检修按使用时间分为 E1、E2、E3、E4、E5 级 修程,检修周期见表 1-1;E1 修程对应客车运用维修的专项修,E2E5 原则上应与 与客车定期检修同步进行,其中 E2、E3 结合客车 A2 或 A3,E4、E5 结合客车 A4 或 A5 进行。E1 检修执行铁路客车运用维修规程 ,E2E5 检修执行本规则。 表表 1-11-1 检修周期表检修周期表 修程等级E2 修E3 修E4 修E5 修 检修周期

12、 距新造或上次 E2 修以上修程不 超过 2.5 年注。 距上次 E2 修不超过 2.5 年。 距新造或 E5 级修不超过 8 年。 距上次 E4 修不超过 8 年。 注:时间周期计算到月。 1.4 柴油发电机组检修按运转小时分为 A、B、C、D、E、F 级修程,A、B、C 级修程 以铁路客车运用维修规程为准,D、E、F 级检修周期见表 1-2,其中 D 级结合客 车 A2 或 A3,E、F 级结合客车 A4 或 A5 进行,检修标准以本规则为准。D、E、F 级修 程如与客车检修周期相差不超过 6 个月,应提前或延后与客车定期检修同步执行; 超过 6 个月可单独实施,各铁路局可对柴油发电机组实

13、行换件修。 表表 1-21-2 柴油发电机组检修周期柴油发电机组检修周期 单位为:小时 对应的机组名称D 级修E 级修F 级修 小功率风冷机组1500500800050024000500 康明斯(KTA19)机组4500500135001000405001000 MTU183 型机组6000500120001000360001000 MTU396 型机组6000500240001000720001000 1.5 车电装置重要配件实行寿命管理,更新周期见表 1-3,更新时应按各级修程中 的检修标准执行。车电装置及其元器件的设计寿命,原则上与客车寿命周期及厂、 段修周期相匹配。 表表 1-31-3

14、 车电装置寿命管理列表车电装置寿命管理列表 序号类别部件及要求设计寿命更新周期 主断路器12 年 E5 柴油机控制线总成、硅油减震器、 消音器组成。 18 年 E51 柴油发电机组附属 装置 高压油管 -E4 不能满足不同厂家板卡级互换要求 的整机。 12 年 E5 电路板12 年 E5 2 车下电源装置(逆 变器、充电器、单 相逆变器) 主回路直流接触器12 年 E5 3 AC380V/DC48V(应 急电源) 电路板10 年 E5 铅酸蓄电池(含免维护电池)5 年 E4 4 蓄电池 碱性蓄电池10 年 E5 可编程控制器(PLC)电池和触摸 屏电池 5 年 E4 5 控制柜 安全记录仪10

15、 年 E5 6 空调装置 压缩机、冷凝器、蒸发器、气液分 离器、高低压开关、干燥过滤器、 节流装置、冷凝风机、通风机。 12 年 E5 电加热和电伴热元件 -E4 7 制氧机过滤器排水阀及组件、温度传感器、 温度开关。 12 年 E5 8 电开水器电加热元件 -E4 9 温水箱电加热元件 -E4 10 旅客信息系统GPS 天线、馈线、连接头12 年 E5 液晶显示终端12 年 E5 11 车载影视系统 影视控制面板12 年 E5 12 轴温报警装置轴报传感器5 年 E4 13 轴端接地装置接地体12 年 E5 主机12 年 E5 加速度传感器、压力传感器12 年 E5 14 行车安全监测诊断

16、系统及 车载信息无线传输 装置 车载传输板卡12 年 E5 15 漏电报警装置 漏电报警装置(含主机、传感器、 触摸屏) 12 年 E5 16 烟火报警装置烟火报警探头12 年 E5 注:设计寿命为既有产品相关技术条件和标准确定的使用年限。 1.6 各检修单位要根据车电装置网络化、机电一体化的发展趋势,进行复合型人才 培养和储备;研究自动化检测试验设备,适应检修要求,实现关键检修工序的质量 追溯,提高车电装置检修质量。 1.7 本规则由中国铁路总公司运输局负责解释 2 2 基本要求 2.1 E1E5 各级检修等级施修要求: (1) E1 修:为专项检修,达到出库质量标准,保证正常使用。 (2)

17、 E2 修:以现车检查、试验为主,通过调整或更换失效部件,恢复装置正 常功能。 (3) E3 修:以现车检查和落地检修相结合,对装置进行必要的拆卸、检查、 更换或修复失效的部件,使装置恢复良好状态和规定功能。 (4) E4 修:对装置部件进行分解检修,全面消除缺陷,恢复装置的性能指标 和全部功能。 (5) E5 修:在 E4 修的基础上,以更新、升级、改造的方式对装置进行彻底修 理,基本恢复原设计指标。 2.2 各级修程的承修单位须按规定取得相应的检修资质,并依照本规则、相关技术 标准及参考资料制定检修工艺文件。车电装置参考资料(说明书、图纸等)由铁路 总公司车辆主管部门委托归口单位发布。 2

18、.3 在正常维护使用条件下,主要车电装置零部件质量保证期按表 2-1 执行。质量 保证期按修程设定的,在相应修程检修时发现的质量问题由上一级修程承修单位负 责。 E4/E5 修(柴油发电机组 E/F 级修)质量保证期除按照表 2-1 中的规定外,统一 要求如下: (1) 各装置内部配线质保期 1 个 E4 级厂修。 (2) 表中未注明的空气断路器、隔离开关、接触器、继电器、互感器、漏电保 护器、电路板/控制模块、电磁阀、传感器、温度开关等电器元件质保期 2 年。 (3) 表中未注明及表中未列的项目(部件)配件质保期 1 年。 表表 2-12-1 主要车电装置质量保证期主要车电装置质量保证期 序

19、 号 类别部件及要求 E2 E3(D ) E4/E5( E/F) 柴油机无三漏(漏油、漏水、漏气) -CD 发电机 -CD 充电机、启动电机 -CD 机油泵 -CD PT 泵 -CD 冷却风扇 -CD 空气滤清器 -CD 1 柴油发电机组 柴油机控制线总成、硅油减震器、消音器组 成、机油冷却器芯 -D 序 号 类别部件及要求 E2 E3(D ) E4/E5( E/F) 高压油管 -CD 缸套 -D 主断路器、燃油泵接触器、冷却风机接触器、 仪表 -E2E3 油箱 -E2E3 油泵 -E2E3 2 柴油发电机组 附属装置 顶排风机、冷却风机 -E2E3 发电机6 个月1 年 E3 3 轴端发电装

20、置 整流箱、控制箱 E3 功能良好 -E2 4 车下电源装置 (逆变器、充 电器、单相逆 变器) 车下电源箱体 -E4 5 AC380V/DC48V (应急电源) 功能良好 -E3 铅酸蓄电池(含免维护电池)6 个月1 年 E2 碱性蓄电池6 个月1 年 E26 蓄电池 蓄电池箱6 个月1 年 E4 动力连接器插头及座6 个月1 年 E2 7 车端连接器 通信连接器 -E3 功能良好 - 3 年 8 控制柜 I、II 路供电主断路器、主接触器、空调供 电断路器 -E2 3 年 功能良好 -E3 冷凝风机、通风机 -E3E3 9 空调装置 压缩机、冷凝器、蒸发器、气液分离器、高 低压开关、干燥过

21、滤器、节流装置、 -E3 10 电加热器电加热元件 - 1 年3 年 功能良好 - 3 年 安全阀6 个月1 年3 年 空压机、冷却风机 -E2 3 年 背压阀 -E2 3 年 压缩机接触器 -E2 3 年 11 制氧机 电伴热(加热)元件1 年1 年3 年 功能良好 -E3 电加热元件1 年1 年 E2 12 、电开水器 加热/储水腔 -E4 冰箱、蒸饭箱、电磁灶、电炸炉、消毒柜功 能良好 - 2 年 排油烟机电机 - 1 年2 年 电蒸饭箱加热管、电炸炉加热管1 年1 年2 年 13 厨房电器 电磁灶炉头 - 1 年2 年 序 号 类别部件及要求 E2 E3(D ) E4/E5( E/F)

22、 功能良好 -E3 电加热元件1 年1 年 E214 温水箱 加热腔 -E4 15 废排风机功能良好 -E3 16 电水泵功能良好 -E3 GPS 天线、馈线、连接头 -E3 17 旅客信息系统 主控制器、信息显示屏、顺号调节器 -E3 触摸监控屏 -E3 液晶显示终端 - 1.5 年 18 车载影视系统 影视控制面板 -E3 列车级显示器 -E2 主机及板卡 -E3 19 行车安全监测 诊断系统及 车载信息无线 传输装置 加速度传感器、压力传感器 -E2E3 轴温报警装置(含控制显示器、记录仪) -E3 20 轴温报警装置 轴报传感器 -E2 21 轴端接地装置 接地体 -E2E3 22 漏

23、电报警装置 漏电报警装置(含主机、传感器、触摸屏) -E3 烟火报警主机 -E3 23 烟火报警装置 烟火报警探头 -E2 2.4 车电装置实行原型检修,装用的零部件应与原设计一致,应优先选用通用件、 标准件。因行业技术进步无法选用原型配件时,应遵循以优代劣的原则,采用符合 国家、铁路行业准入要求的产品。 2.5 变更原设计无文件批复,且改造内容涉及行车安全、车型车种改变、整车供电 制式改变、车体结构或平面布置发生较大变化、用电负荷、供风需求改变较大的项 目,由铁路局委托承修单位制作方案,方案须通过铁路局、相关检修主机厂或新造 主机厂共同评审,评审通过后方可执行改造。同时方案、评审意见报铁路总

24、公司备 案。 2.6 本规则中各技术参数适用于主型车电装置,非主型的技术参数可依据原设计技 术资料、图纸,参考本规则执行。 2.7 本规则中车电装置检修试验无特别说明的均是在额定电压下进行。对额定电压 为 AC380V 及以下的车电装置,绝缘电阻试验采用 500V 兆欧表,其他额定电压的采 用 1000V 兆欧表。绝缘耐压试验均是使用 50Hz 的交流电压。青藏客车车电装置的耐 压试验应符合表 2-2 规定的数值。 表表 2-22-2 不同海拔高度的工频耐受电压试验值不同海拔高度的工频耐受电压试验值 工作电压工频耐受电压试验值(单位:V) 试验地点海拔高度 5000m4000m3000m250

25、0m 及以下 DC110V1000111012501430 AC220V1500167018802150 AC380V/DC600V2500278031303580 说明:检修后的装置或部件的耐压试验值为表中新品数值的 0.75 倍。 2.8 检修后各零部件组装须正确,紧固牢固;本规则有扭矩要求的紧固件,在安装 或需要重新紧固时须按附件 B 规定的相应扭矩要求执行,并涂打防松标记。 2.9 DC48V 供电制式客车的轴端发电装置、蓄电池、电扇由铁路局自行安排实施 E2E5 级修程,可不随车入厂。 2.10 车电装置应具有可追溯性铭牌或标记,应按规定包含产品型号规格、制造日 期、生产单位等信息;

26、检修后还应增加检修标记包括检修单位、检修日期等,并易 于察看。检修标记可选用金属铭牌、粘贴标记、油漆标记等形式。 2.11 本规则规定不明确或与现车实际有出入时,须在确保安全且不低于本规则基 本要求的前提下,根据相关设计图纸或使用维护说明书,由承修单位和监造机构 (或验收部门)共同研究解决。意见不一致时,按承修单位总工程师的意见办理, 抄送监造机构(或验收部门)后交验出车,并将不同意见报上级车辆主管部门,发 生的问题由承修单位负责。 3 3 柴油发电机组 柴油发电机组包括柴油机、发电机。本规则未说明的柴油发电机组按照相应机组 中、大修手册执行或相关文件执行。柴油机、发电机、机组各部件检修后须有

27、防锈 措施,各管路、接口注意封堵防尘。 3.13.1 D D 级检修标准级检修标准 3.1.13.1.1 小功率风冷柴油发电机组小功率风冷柴油发电机组 下车分解检修,性能试验。在执行 C 级检修标准基础上,还须执行以下标准。 3.1.1.13.1.1.1 柴油机柴油机 (1) 喷油泵、调速器和高压油泵拆下试验,不合格时调整、分解维修。 (2) 测量各传动齿轮啮合间隙,超过 0.2mm 时更换。 (3) 充电机齿形三角皮带裂损时更新。充电机、起动电动机及调速机构分解检修、 清污除垢,清洗检查轴承并换油。断带保护功能良好。 (4) 机油泵拆卸校验,作用不良时检修或更换。 (5) 排气管密封环、空气

28、滤清器滤圈更新。冷却风扇轴承更新。 (6) 空气滤清器检修:油浴式更换新机油(型号与油底壳机油相同) ;干式集尘杯 内部无杂物;干过滤式纸质滤芯更新。 (7) 机油、燃油管路及连接软管破损、磨损时更新,接头无渗漏。拆卸清洗油底 壳;清洗机油滤网。 (8) 各分解检修部位密封件更新。 3.1.1.23.1.1.2 发电机发电机 (1) 拆卸联轴器,清理发电机轴颈,表面光洁。 (2) 发电机分解检修: a) 清除内外尘垢;定子壳体裂痕、破损时更新,内部橡胶件更新;主机定子引 出线护套、挡板及护板胶垫更新。 b) 清洁励磁系统各元器件。检查电压调节板(AVR 板)元器件破损时更换;接 插件连接牢固,

29、破损、过热变色、接触不良时更新。 c) 接线盒引出线及护套老化、破损时更新;接线盒密封良好,防护罩破损、变 形时调修或更新。 d) 组装励磁系统,各元器件安装牢固;接线端子紧固,线号整齐清晰、标注正 确。 e) 清洁发电机各绕组、铁芯尘垢;绕组短路、断路、过热变色、松动时更新, 绝缘层老化、破损时更新。 f) 测量绕组相线对地绝缘电阻值不小于 5M,绝缘不合格者浸绝缘漆处理。 绕组直流电阻与平均值偏差不超过平均值的 2%。 g) 清洗通风道百叶窗、保护网、各盖板污垢,重新涂刷防锈漆,损坏、裂痕、 变形时调修或更新。 h) 冷却风扇安装时紧固螺栓须涂打螺纹锁固胶,M12 螺栓紧固力矩为 50Nm

30、。 i) 清除集电环表面锈斑、污垢,灼痕时打磨处理,裂损时更新;测量集电环接 触面粗糙度 Ra 不大于 1.6;碳刷无缺损,接触面大于 80%,高度不小于原形 的三分之二,碳刷在刷握内能上、下自由移动,间隙不大于 0.2mm。 j) 测量整流旋转模块反向电阻应大于正向电阻的 3 倍,对地绝缘电阻值大于 10 M。 k) 发电机组装后,转动转子、换向器、集电环,径向跳动量不大于 0.25mm。 l) 轴承更新;发电机两端的配合公差:轴的轴承座(+0.01+0.02)mm、端盖 轴承室(-0.01+0.03)mm、联轴器孔(-0.005-0.03)mm、联轴器轴座 (+0.01+0.03)mm。轴

31、承室磨损超限时调修或更新。 m) 清洗发电机端盖污垢,裂损者更新。 n) 组装后各部配件齐全,安装牢固。 (3) 发电机与柴油机联轴器法兰裂损、变形时更新,减振胶垫更新。 3.1.1.33.1.1.3 配套试验配套试验 (1) 柴油机发电机检修后需作配套性能试验,调速装置、停车电磁铁动作灵活可 靠;空、负载时各部作用良好,无异振、异声、异常温升,排烟正常;柴油机各部 位无渗漏。 (2) 仪表显示正确。额定功率 30kW的机组参数:额定电压在 380V420V(可调) 范围内;电流 054.1A;转速1500r/min;频率50Hz;油压大于0.4bar;油温小 于 120;缸盖温度小于 150

32、。 (3) 配电柜试验报警功能,报警指示灯显示准确,报警电铃声音响亮。 3.1.1.43.1.1.4 装车试验装车试验 装车后重复进行配套试验的内容,车上、车下启动控制均正常。 3.1.23.1.2 大功率柴油发电机组大功率柴油发电机组 下车分解检修,性能试验。在执行 C 级检修标准基础上,还须执行以下标准: 3.1.2.13.1.2.1 KTA19-G2KTA19-G2 型柴油机型柴油机 (1) 检查柴油机进、回油管路单向阀,不良时更新。 (2) 分解、清洗和校验喷油嘴、PT 燃油泵,不符合要求更新。 (3) 水泵漏水时调修或更新。 (4) 检查节温器开闭性能,不良者更新。 (5) 检修起动

33、电机、磁力开关作用良好,接线紧固。 (6) 测量涡轮增压器转动轴轴向间隙在 0.10mm0.23mm 之间、径向间隙在 0.08 mm0.18mm之间。 (7) 橡胶减振器毂和惯性元件无相对位移,毂和惯性元件之间有挤出物或橡胶颗 粒时更新。 (8) 清洁柴油机飞轮齿圈,安装牢固,裂损者更新。 (9) 分解检修摇臂室,缸盖不良者分解检修。 (10) 分解凸轮轴侧盖,凸轮轴齿轮及随动轮(惰轮)有断齿或齿面凹坑、剥离时 更新。 (11) 机油、燃油管路及连接软管破损、磨损时更新,接头无渗漏。PT泵进油管更 换胶圈时须插入安装座底部,拧紧油管螺母并涂打防松标记。 (12) 拆卸、分解部件的橡胶件及密封

34、垫更新。 (13) 需作测功试验。 3.1.2.23.1.2.2 MTU12V183TA12MTU12V183TA12 型柴油机型柴油机 (1) 机油热交换器裂损、变形时调修或更新。 (2) 更新燃油回油管、低压供油软管、中压供油管,接头无渗漏。 (3) 清洗喷油嘴油垢,测试喷油压力值应在 200bar208bar 范围内。 (4) 更新冷却液,根据需要添加 1%NL 型乳化防锈油。 (5) 更新空气滤清器滤芯及密封垫。 (6) 清洁进气道各部尘垢。 (7) 清洁增压器,测量增压器的轴向间隙小于0.16mm、径向间隙小于0.45mm。 (8) 清除飞轮齿圈污垢,涂抹适量二硫化钼润滑脂,裂损者更

35、新。 (9) 热机条件下(50)测试气缸压缩压力,在120r/min200r/min时压缩压力 应不小于20bar,各缸之间的压力之差不大于4bar。 (10) 分解检修起动电机,碳刷磨损大于二分之一或偏磨到限者更新。 (11) 橡胶减振器毂和惯性元件之间出现挤出物或橡胶颗粒时更新。 (12) 检查节温器开闭性能(792开,852全开) ,不良者更新。 (13) 停车电磁铁及其连动装置裂损、作用不良时修复或更新。 (14) 分解检修摇臂室,缸盖裂损者修复或更新。 (15) 拆卸、分解部件的橡胶件及密封垫更新。 (16) 需作测功试验。 3.1.2.33.1.2.3 发电机发电机 (1) 电机内

36、外各部清洁除尘,分解发电机,拆卸联轴器、发电机转子。 (2) 励磁系统 a) 外观检查无过热、碰伤。接插件作用不良、接线老化、破损时更新;检查谐 振、抗干扰电容容量小于 70%时更新。 b) 整流变压器、电流互感器、电抗器、电阻、整流器、AVR 等作用不良时更新。 (3) 主发电机 a) 旋转模块过热碳化、变形时更换,安装牢固。 b) 发电机前后轴承更新,轴承外盖分解清洗。轴承与转轴、轴承与轴承端盖配 合尺寸符合要求。 c) 发电机与柴油机间联接法兰,状态不良时更新。减震块更新。 d) 测量主机和励磁机定子、转子绕阻、温度传感器对机座绝缘阻值冷态时不小 于 30M(测量时,电机不带任何外部引线

37、)。 e) 转子动平衡试验符合 ISO1940 的 G2.5 精度等级(残余不平衡量5g.mm)。 f) 出线盒开盖检查内部接线,各部配线、接线端子压接不良、过热时更新;引 出线胶管破损者更新,绑扎良好。 g) 组装后的发电机各部配件齐全,安装牢固。 (4) 出风口清洁,网罩破损者更新。 (5) 主发电机与机架连接配件齐全,安装牢固;电机接地线规格符合要求,接地 可靠;输出导线端子紧固,绝缘护套无破损。发电机运转平稳,无异常声响和温升。 3.1.2.43.1.2.4 配套试验配套试验 发电机与柴油机联接时联轴器连接齿破损、变形、裂纹时更新,减震垫齐全, 对接面间隙应均匀,机组轴向间隙应在 0.

38、11mm0.40mm 之间。 按 E 级修配套试验进行参数测量;无异声、异振、异常温升,烟色正常,各种参 数符合要求。 3.1.2.53.1.2.5 装车试验装车试验 装车后重复进行配套试验的内容,启动控制正常。 3.23.2 E E 级检修标准级检修标准 3.2.13.2.1 小功率风冷柴油发电机组小功率风冷柴油发电机组 3.2.1.13.2.1.1 总体要求总体要求 下车分解清洗检修。必换件包括所有密封件、橡胶件、轴瓦、凸轮轴衬套、软连 接、皮带、滤清器、气门(锁夹、导管) 、阀罩、活塞环、增压器(轴承、螺栓、活 塞环) 、曲轴接触环、高压泵(出油阀弹簧、轴承、橡胶减震块) 、喷油器油嘴、

39、各 电机轴承。 3.2.1.23.2.1.2 柴油机柴油机 (1 1) 气缸盖气缸盖 a) 散热片、气缸盖及气门等附件须清洁,无油垢、积灰。 b) 气缸盖裂纹时更换,密封平面应光洁,碰伤或划痕时修复。 c) 气缸盖与缸套接触面平面度不大于 0.08mm,超限时磨削修理或更换。磨削 修理时,总磨削量不大于 0.20mm,粗糙度为Ra1.6。 d) 气缸盖上螺栓松动、滑丝时更新,铜制螺塞良好,无滑丝。 (2 2) 配气机构配气机构 a) 气门导管与气门间隙要求:进气门超过 0.070 mm,排气门超过0.095 mm 时更换。 b) 清除气门导管积炭、油垢,裂纹时更换。 c) 检查气门座,裂纹时更

40、换,与气缸盖配合无松动,接触带表面光洁,无麻点、 烧蚀、凹陷。 d) 气门杆裂纹时更换,清除积炭,表面光洁,接触带无麻点、烧蚀、剥离。 e) 气门阀盘边缘厚度不小于 0.8mm。 f) 研磨后的气门及气门座应用煤油作密封试验,2min内无渗漏。 g) 气门弹簧更新,无裂纹、并圈、弯曲及弹性作用不良。 h) 气门旋转机构外表面无裂纹、剥离、刻痕等严重缺陷;碟形弹簧有裂纹、剥 离、弹性作用不良时更新;滚珠剥离、凹陷,回位弹簧并圈、弹性作用不良 时更新。 i) 摇臂轴裂纹、剥离、弯曲时更换,油道畅通、清洁,摇臂裂纹、变形时更新, 头部圆弧面圆滑过渡,无棱角、偏磨、凹陷、剥离,摇臂衬套无松动。 j)

41、气门弹簧上座缺陷裂纹时更新,锁夹、锁簧更新。 k) 推杆套筒工作导向面应光洁,无刻痕、烧蚀,套筒上的油孔应畅通,推杆无 裂纹、划伤,杆部直线度不超过 0.64mm。 l) 清洁进、排气管积炭、油污及杂物,变形、裂损时整修,内部应畅通,排气 管密封环无拉毛、划伤、断裂,磨损严重者更换。消音器完好,管道畅通。 (3 3) 机体检修机体检修 a) 机体清洁无油垢,裂纹时更新,与气缸盖接触平面光洁平整,机体与机座接 触平面光洁平整,油底壳安装后无漏泄。 b) 主轴承更新。主轴承盖螺栓和螺母裂纹、滑丝、变形时更新,主轴承孔和凸 轮孔表面光洁,无碰伤、拉毛。 (4 4) 气缸套检查气缸套检查 a) 气缸套

42、内径:100mm100.02mm。圆柱度或椭圆度超过 0.06mm时更换。 缸套内壁上无明显划痕,缸套上有裂纹时更换。 b) 活塞裙部与气缸套间隙超过 0.136mm时更换。 c) 气缸套外部散热片裂损或破损面积超过三分之一时更换。 d) 更新密封胶圈。调整垫片有裂纹、损伤、变形时更新。 e) 气缸套与缸盖间的钢制气缸垫平整,裂纹、损伤时更新。 (5 5) 活塞、活塞环活塞、活塞环 a) 活塞清洁,无油垢、积炭、裂纹。 b) 工作面光洁,无毛刺、划伤、碰痕,槽口裂损、塌边时更换。 c) 活塞各部磨损超限时更新。活塞环更新。 d) 活塞销档圈翘曲、弹性作用不良时更换,活塞销表面无碰伤、拉毛、灼伤

43、、 锈斑、裂纹。 (6 6) 连杆连杆 a) 衬套表面无碰伤、灼伤、划痕,连杆衬套与连杆孔配合无松动,衬套内椭圆 度、圆柱度超过 0.04mm时更换,连杆衬套与活塞销间隙大于 0.1mm时更换。 b) 连杆裂纹时更新,两端孔表面及轴承孔结合面须光洁,无毛刺、机械损伤。 c) 连杆弯曲度不大于 0.2mm,扭曲度不大于 0.51mm。 d) 连杆小头孔的椭圆度及圆柱度不大于0.02 mm,大头孔的椭圆度不大于0.05 mm, 圆柱度不大于0.03 mm。 e) 连杆螺栓无裂纹,丝扣完好,机械损伤、弯曲变形时更新。 f) 同一机组各缸连杆重量差不大于 30g。 g) 连杆瓦更新。连杆衬套内外表面光

44、洁,无毛刺、凸棱,表面无剥离、裂纹。 (7 7) 曲轴曲轴 a) 清洁曲轴,无油垢。须探伤检查,裂纹时更新。 b) 轴颈表面光洁、无拉毛、剥离、烧伤、机械损伤。 c) 平衡块安装牢固,螺栓无松动。曲轴动平衡试验符合 ISO1940 的 G16 级,动 平衡量不大于55 gmm。 d) 曲轴橡胶骨架油封须清洁,作用良好,老化、裂纹、破损者更换。 e) 曲轴轴承有剥离、裂纹、破损时更新。主轴瓦更新。 f) 曲轴轴向间隙不大于 0.4mm。 g) 飞轮及齿圈表面光洁,无裂纹、松动,齿牙无塌齿;齿圈、齿牙磨损超过2 mm 时更换。 h) 飞轮螺栓无裂纹、滑丝,飞轮与曲轴装配后,飞轮轴向、径向跳动不超过

45、0.5 mm。 i) 曲轴重装时,各主轴轴承盖须原位原装,曲轴安装后应回转灵活。 (8 8) 传动机构传动机构 a) 带减振器的三角皮带轮无裂损,减振器无老化、裂损,轮缘超限时更换。螺 栓裂纹、滑丝时更新。 b) 传动机构盖板无油垢、裂纹,油道畅通,与机体接合处平整光洁,无碰伤、 划痕。 c) 传动齿轮啮合面应光洁,无毛刺、碾堆、点蚀。啮合面磨损间隙超过 0.2mm 时更换。 d) 齿轮箱密封圈更新。 e) 凸轮轴裂纹时更换,凸轮轴颈与凸轮工作面光洁,无拉毛、划伤、凹陷、锈 蚀、剥离。 f) 凸轮轴弯曲度超过 0.10mm时更换,凸轮轴凸轮工作面磨损超过 0.05mm时更 换,凸轴颈圆度和圆柱

46、度超过 0.05mm时更换。 g) 凸轮轴轴承更新。轴承配合面光洁,无毛刺、烧蚀、拉伤、剥离,润滑油道 清洁畅通,表层无剥离。 (9 9) 喷油泵喷油泵 a) 泵体应清洁无油垢,裂纹时更换,柱塞套外圆与泵体孔的间隙应为 0.10 mm;柱塞套支承平面应光洁,无碰伤、凹陷、变形,与调速器配合面应平整 光洁,无碰伤、划痕,泵体上内螺纹无滑丝。 b) 柱塞偶件柱塞光洁无碰伤、划痕、锈蚀、弯曲、变形时修复或更换,裂纹时 更新;柱塞套拉伤、锈蚀时修复或更换,裂纹时更新;柱塞头端面斜槽、直 槽及环槽边缘无剥落、锈蚀;柱塞在套中应上下移动灵活。 c) 出油阀偶件锥形工作面无剥落、拉伤、轴向划痕、裂纹,减压环

47、无严重磨损 痕迹,出油座的端面、锥形工作面无裂纹、拉伤、锈蚀,锥形工作面密封性 能良好,出油阀接头的紧固力矩为 55Nm。 d) 柱塞及出油阀弹簧裂纹、变形、歪斜及弹性作用不良时更换,出油阀紧座螺 纹无滑丝、损伤。 e) 油量控制机构 齿杆轴颈与泵体衬套的配合间隙为 0.030mm0.100mm,泵体衬套外圆与泵 体配合过盈量为 0.030mm0.075mm,泵体两端衬套内孔的不同轴度在泵体全长 范围内不大于 0.02mm,齿杆的直线度不大于0.05mm,齿杆与调节止圈的配合间 隙不大于 0.10mm,油量控制套筒直槽与柱塞脚凸块拨叉及柱塞调节臂的配合间 隙均不大于 0.12mm。超限时调节或

48、更换。 (1 10 0) 调速器调速器 a) 调速器结合面应光洁、平整,壳体毛刺、划痕、裂纹时更换。 b) 调速弹簧和怠速弹簧更新 c) 飞锤总成的飞锤衬套与销子的间隙不大于0.1 mm,两飞锤的重量差不大于l g, 飞锤支架销孔与销子的间隙不大于0.15 mm。 d) 在操纵杆静止时调节齿杆,晃动量应在 0.5mm1.0mm 之间。 (1 11 1) 输油泵输油泵 a) 止回阀平面无磨损、凹陷、麻点。 b) 壳体上的止回阀座表面磨损严重或不平整时更换。 c) 顶杆与顶杆套间隙大于 0.006mm或密封不良时,需与壳体一同更换。 d) 活塞与泵体间隙大于 0.02mm时更换。 e) 进油管接头

49、内的粗滤网滤芯更新。 f) 泵活塞橡胶密封圈更新。 g) 输油泵检修后应作密封试验和性能试验(输油泵吸油高度不低于 1 米)。 (1 12 2) 喷油器喷油器 a) 喷油器清洗检查,裂纹、机械损伤时更换;螺纹部分无滑丝,与喷嘴结合处 应平整光洁,无划痕、锈蚀。 b) 针阀偶件应光洁,无划痕、锈蚀,上下运动无阻滞,阀体无积炭,油道和喷 孔无阻塞、变形,针阀和阀体应贴合,针阀锥面无烧蚀、凹陷。 c) 调整螺钉、紧帽、护帽无裂纹,螺丝无滑丝,紧帽与阀体接触面平整光洁, 无毛刺、污物,调压弹簧无裂纹、变形,顶杆无弯曲变形。 d) 喷油器检修完毕后,需调整、试验。 e) 喷油自动提前器分解检修,各部无裂

50、损。检修后应作供油提前角调整核对。 (1 13 3) 柴油滤清器柴油滤清器更新。机体附属燃油管路清洁,破损渗漏更新。 (1 14 4) 空气滤清器空气滤清器分解、清洗、检修 a) 纸芯式空气滤清器纸滤芯、密封件更新。 b) 油浴式空气滤清器滤网、密封圈、橡胶件更新。弹簧卡作用良好。机油更新。 c) 空气预滤器滤网无变形、损伤;螺旋叶板外壳无损伤;卡箍无变形;排尘器 清洁,作用良好。 d) 组装检查进气管的连接和接合部位无漏气。 (1 15 5) 机油泵机油泵 a) 分解检修,泵体与内外转子裂纹时更换,工作表面无毛刺、机械损伤,配合 面无渗漏。 b) 外转子与泵体径向间隙不大于 0.152mm,

51、轴向间隙不大于0.062mm,内转子 与壳体轴向间隙不大于 0.062mm,外转子啮合间隙不大于0.100mm。 c) 机油泵轴裂纹、弯曲变形时更换,工作面光洁。 d) 调整出油压力不低于 0.4MPa。 (1 16 6) 机油滤清器机油滤清器 a) 滤清器、密封垫及橡胶件更新。 b) 滤清器支架无裂纹、渗漏,螺孔和螺纹无滑丝;螺栓无弯曲变形、滑丝。 c) 板翅式机油散热器安装结合部位无变形,铝板无裂损,焊接部无开焊,翅片 损伤表面积不大于 20%,无漏泄。 d) 机体附属机油管路清洁,破损渗漏更新。 (1 17 7) 启动电动机启动电动机 a) 分解检修,绕组无短路、断路。电枢、励磁绕组清洗

52、烘干后浸绝缘漆,绝缘 电阻值应大于 2M。整流子抛光。 b) 传动齿轮无磨耗、毛刺,驱动齿轮与齿圈端面间隙 1mm5mm。 c) 检修后通电检查,在额定电压 DC24V,额定转速1500 r/min90 r/min 下, 工作电流不大于 400A,碳刷工作面火花等级不大于 。 (1 18 8) 柴油机停车装置柴油机停车装置 a) 引线老化、破损时更新,接线无松动。 b) 电磁铁芯表面光洁、无锈蚀,动作可靠。 c) 停车电磁铁检修组装后,手动灵活,无阻滞并与油门拉杆连接可靠。 3.2.1.33.2.1.3 发电机及附属电气设备发电机及附属电气设备 (1) 拆卸联轴器,清理发电机轴颈,表面光洁。

53、(2) 发电机分解检修: a) 清除内外尘垢;定子壳体裂痕、破损时调修或更新,内部橡胶件更新;主机 定子引出线护套、挡板及护板胶垫更新。 b) 清洁励磁系统各元器件。检查电压调节板(AVR 板)元器件破损时更换;接 插件连接牢固,破损、过热变色、接触不良时更新。 c) 接线盒引出线老化、破损时更新;接线盒护套更新,密封良好,防护罩破损、 变形时调修或更新。 d) 组装励磁系统,各元器件安装牢固;接线端子可靠无松动,线号整齐清晰、 标注正确。 e) 清洁发电机各绕组、铁芯尘垢;绕组短路、断路、过热变色、松动时更新, 绝缘层老化、破损时更新。 f) 测量绕组相线对地绝缘电阻值不小于 5M,绝缘不合

54、格者浸绝缘漆处理。 绕组直流电阻不平衡度(电阻和平均值偏差与平均值之比)测试不大于 2%。 g) 清洗通风道百叶窗、保护网、各盖板污垢,重新涂刷防锈漆,损坏、裂痕、 变形时调修或更新。 h) 冷却风扇安装时紧固螺栓须涂打螺纹锁固胶,M12 螺栓紧固力矩为 50Nm。 i) 清除集电环表面锈斑、污垢,灼痕时打磨处理,裂损时更新;测量集电环接 触面粗糙度 Ra 不大于 1.6;碳刷更新,碳刷在刷握内能上、下自由移动,间 隙不大于 0.2mm。 j) 整流旋转模块反向电阻应大于正向电阻的3 倍,对地绝缘电阻值大于 10 M。 k) 发电机组装后,转动转子、换向器、集电环,径向跳动量不大于 0.20m

55、m。 l) 轴承更新;发电机两端的配合公差:轴的轴承座(+0.01+0.02)mm、端盖 轴承室(+0.00+0.03)mm、联轴器孔(-0.005-0.03)mm、联轴器轴 2 1 1 (+0.01+0.03)mm。轴承室磨损超限时调修或更新。 m) 清洗发电机端盖污垢,裂损者更新。 n) 转子须动平衡试验,符合 ISO1940 的 G2.5 精度等级。 o)组装后各部配件齐全,固定牢固。外壳应清洁,并涂漆。 (3) 附属电气设备 a) 相复励变压器线圈无烧损、短路、断路,绝缘层无老化、变质,铁芯紧固, 接线牢固。 b) 测量整流元件的伏安特性,须符合要求。 3.2.1.43.2.1.4 地

56、面配套试验地面配套试验 (1) 发电机与柴油机联轴器法兰裂损、变形时更新,减振胶垫更新,对接面间隙 应均匀,连接及固定紧固,机组轴向间隙应在 0.11mm0.40mm 之间。 (2) 进行空载、半载、满载运转(装车后用车上负载进行试验),无异声、异振、 异常温升,排烟正常。油压表、油温表、缸温表指针应处于绿色扇形区。频率,电 压、电流值正常。 3.2.1.53.2.1.5 装车试验装车试验 装车后重复进行地面配套试验的内容,车上、车下启动控制均正常。 3.2.23.2.2 大功率柴油发电机组大功率柴油发电机组 3.2.2.13.2.2.1 总体要求总体要求 (1) 必换件包括所有密封件、橡胶件

57、、轴瓦、软连接、皮带、滤清器芯、气门锁 夹、阀罩、活塞环、缸套、水泵轴、水泵叶轮、节温器、增压器部件(轴承、螺栓、 密封环)、曲轴接触环、飞轮接触环、高压泵部件(轴承、橡胶减震块)、喷油器 喷嘴、各电机轴承。对于 MTU12V183TA12 型柴油机增加高压油管(更新为双层高压 油管)。 (2) 分解检修范围包括气缸盖、摇臂、推杆、挺柱、机油冷却器、机油泵、水泵 节温器总成、机油滤清器座、增压器、曲轴、连杆、凸轮轴、缸体、喷油器、减震 器、飞轮、传感器、启动马达、充电机、控制线。 (3) 所有分解的零件表面、内腔、油道、水道须清洁,无残留油污、积炭、水垢 及其他污垢,油道、水道须通畅、清洁,螺

58、栓孔和各种内腔内无残留水滴。KTA19 PT 泵至机体进回油管路组装时,须将各管路连接后,再将进回油管路安装于机体上; PT 泵进油管须插入安装座底部,拧紧油管螺母并涂打防松标记。 (4) 所有零件装配面须光滑,无毛刺、划痕、碰伤、裂纹。 (5) 所有安装螺栓无变形、滑丝。 (6) 曲轴、连杆、凸轮轴、气门座、活塞销须探伤,无裂纹。 3.2.2.23.2.2.2 KTA19-G2KTA19-G2 型柴油机型柴油机 (1 1) 气缸盖气缸盖 a) 以 0.211MPa0.281MPa的气压对水道进行不小于 1min试压,无泄漏。 b) 气门导管压装后须无变形、裂纹。检查气门导管上端与气门弹簧下座

59、面距离, 应为 34.93mm35.31mm。 c) 气门杆径应为 12.535mm12.586mm。气门无偏心,在导管中滑动灵活。 d) 气门边缘厚度大于 2.67mm。 e) 气门杆部和接触带无麻点、烧伤、剥落。检查接触带宽度,排气座圈:1.52 mm2.54mm,进气座圈:3.05mm3.55mm。 f) 气门压板探伤无裂纹,气门弹簧更新。气门弹簧座无磨损、裂纹。研磨后的 气门及气门座应用煤油作密封试验,2min无渗漏。 g) 安装时,气门头部与缸盖平面下沉量不大于 0.51mm。 h) 缸盖本体结合面、孔光滑,无凹凸性损伤、裂纹。 (2 2) 摇臂和摇臂座摇臂和摇臂座 a) 摇臂侧面、

60、摇臂衬套、摇臂轴磨损时更新。 b) 摇臂轴径在 34.82mm34.86mm 之间,摇臂衬套内径在 34.887mm34.991mm 之间。 c) 摇臂推杆探伤,裂纹时更换。 (3 3) 缸体缸体 a) 缸体各部位变形、损伤时修复。裂纹时更新。 b) 缸套密封圈部位无穴蚀,缸套凸沿部位无损伤。 c) 主轴承基准孔径在 148.46mm148.50mm 之间。 d) 凸轮轴衬套孔内径在 76.20mm76.29mm 之间。 e) 缸套安装座孔(止推台肩)内径在 180.07mm180.14mm 之间。 f) 缸套安装座孔(止推台肩)深度在13.23 mm13.28 mm 之间。不含垫圈厚度。 g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