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苏武传教案(人教版高一必修) 教案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一、知识教育目标 1引导学生充分体会文章简洁整饬的语言、生动入微的细节。 2了解课文中词类活用的语言现象、一词多义的准确运用等文言的基础知识。 二、能力训练目标 1引导学生学习本文运用简洁整饬的语言、生动入微的细节来突出主题、塑造人物的写法。 2通过与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作比较阅读,结合课外材料,体会汉书在艺术上继承史记所取得的成就。 三、德育渗透目标 突出弘扬爱国主题,引导学生探讨新时代中如何继承苏武的伟大民族精神。 重点、难点、疑点及解决办法 引导学生学习本文运用简洁整饬的语言、生动入微的细节来突出主题、塑造人物的写法,通过与史记廉颇蔺相
2、如列传作比较阅读,结合课外材料,体会汉书在艺术上继承史记所取得的成就,是本课的重点和难点。 课时安排 课时 学生活动的设计 1课前预习 (1)熟读课文。 (2)借助字典,正确译文。 (3)归纳文意,记下学习的难点。 2课内采用专题讨论的方法。 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一、明确目标 了解课文中词类活用的语言现象、一词多义的准确运用等文言的基础知识。 二、整体感知 1作者简介 班固(32-92),字孟坚,东汉扶风安陵(今陕西咸阳)人,我国古代著名史学家。 班固幼年聪慧好学,9岁即能写文章、诵诗书,16岁入洛阳太学,博览群书。性情谦和,深受当时儒者敬重。其父班彪曾作史记后传,去世后,班固因史记后传没有完
3、成,叙事也不够详备,于是继承父志,在史记后传的基础上撰写汉书。因当时有人诬告,班固遂以私改国史的罪名被捕人狱。幸其弟班超上书解释,汉明帝读了班固的书稿大为赞赏,召为兰台令史,后迁校书郎。利用朝廷良好的藏书条件和工作环境,班固“潜精积思二十余年”,终于完成了汉书的写作。 2关于汉书 汉书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记叙了自汉高祖元年至王莽地皇四年共290年的史实。汉书体例上全承史记,只是改“书”为“志”,取消“世家”并入“列传”,全书有十二本纪、八表、十志、七十列传,共一百篇,八十余万字。其中,八表和十志中的“天文志”是班固死后由他的妹妹班昭、妹夫马续续写的。作为一部独立的断代史书,汉书不仅在中国
4、历史著作中占有重要地位,在文学史上也有着重要影响,旧时“班马”并论,“史汉”相提,自然不无道理。 三、重点、难点的孝习与目标完成过程 (一)预习课文 1借助字典,通读,通译课文。 2标出课文结构层次,归纳文意。 (二)落实有关文言语言知识 给加点的字注音。 1稍迁至栘中厩监(); 2数()通使相窥()观; 3汉天子,我丈人行()也; 4既至匈奴,置币遗()单于; 5后随浞野侯没()胡中; 6阴相与谋,劫单于母阏氏()归汉; 7置煴()火,覆武其上; 8拥众数万,马畜()弥山; 9乃徙武北海上无人处,使牧羝(); 解释加点的词,在横线处解释整个词语。 1稍()迁至栘中厩监; 2匈奴使来,汉亦留之
5、以相当(); 3汉天子,我丈人()行也; 4武帝嘉()其义; 5乃遣武以中郎将使持节()送匈奴使留在汉者; 6因厚赂()单于,答其善意; 7武与副中郎将张胜及假吏()常惠等募士斥候百余人俱(); 8既至匈奴,置币()遗单于; 9方()欲发使送武等; 10会()缑王与长水虞常等谋反匈奴中; 11及卫律所将()降者; 12阴()相与()谋,劫单于母阏氏归汉; 13会()武等至匈奴; 14素与副张胜相知,私候()胜曰; 15.常能为汉伏弩()射杀之; 16吾母与弟在汉,幸蒙()其赏赐; 17单于出猎,独()阏氏子弟在; 18虞常等七十余人欲发(); 19单于使卫律治()其事; 20张胜闻之,恐前语发
6、(); 21事如此,此必及()我; 22虞常果引()张胜; 23引()佩刀自刺; 24驰召医,凿地为坎(); 25朝夕遣人候问武,而收系()张胜; 26武益()愈,单于使使晓武; 27会论()虞常,欲因此时降武; 28剑斩虞常已(),律曰; 29副有罪,当相坐(); 30复举剑拟()之,武不动; 31苏君,律前负()汉归匈奴; 32幸()蒙大恩,赐号称王; 33畔主背亲,为()降虏于蛮夷; 34宛王杀汉使者,头县北阙(); 35律知武终不可胁(),白()单于; 36乃幽()武,置大窖中; 37武卧啮()雪,与旃毛并咽之; 38羝乳()乃得归; 39武既至海上,廪食()不至; 40武使匈奴明年(
7、),陵降; 41故使陵来说足下,虚心欲相()待; 42前长君()为奉车; 43扶辇()下除(),触柱折辕; 44劾()大不敬,伏剑自刎(); 45孺卿从祠()河东后土(); 46独有女弟()二人,两女一男; 47且陛下春秋()高,法令亡常; 48大臣亡罪夷灭()者数十家; 49常愿肝脑涂()地; 50子为父死,亡所恨(); 51自分()已死久矣! 52陵见其至()诚,喟然()叹曰; 53匈奴诡言()武死; 54使者大喜,如()惠语以让()单于; 55单于视左右而惊,谢()汉使曰; 56前以降及物故(); 57名副()其实无济()于事。 指出下列句子中的加点的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1少以()父任,
8、兄弟并为郎; 2乃()遣武以中郎将使持节送匈奴使留在汉者; 3因()厚赂单于,答其善意; 4恐前语发,以()状语武; 5即()谋单于,何以复加? 6屈节辱命,虽()生,何面目以归汉? 7会论虞常,欲因()此时降武; 8君因()我降,与()君为兄弟; 9后虽()复欲见我,尚可得乎? 10朝鲜杀汉使者,即()时诛灭; 11若()知我不降明; 12羝乳乃()得归; 13单于使陵至海上,为()武置酒设乐; 14因()泣下沾衿,与武决去; 15始以()强壮出,及还,须发尽白。 指出下列句子中的词类活用现象。 1欲自杀,胜惠共止之(); 2宜皆降之(); 3屈节辱命,虽生,何面目以归汉!() 4置煴火,覆
9、武其上(); 5惠等哭,舆归营(); 6单于壮其节,朝夕遣人候问武(); 7武益愈,单于使使晓武(); 8会论虞常,欲因此时降武(); 9空以身膏草野(); 10反欲斗两主,观祸败(); 11乃徙武北海上无人处(); 12杖汉节牧羊,卧起操持(); 13单于闻陵与子卿素厚(); 14推堕驸马河中溺死(); 15自痛负汉,加以老母系保宫(); 16臣事君,犹子事父也(); 17王必欲降武,请毕今日之欢()。 指出下列句子的句式特征。 1乃遣武以中郎将使持节送匈奴使留在汉者(); 2缑王等皆死,虞常生得(); 3单于募降者,赦罪(); 4信义安所见乎?() 5子卿不欲降,何以过陵?() 6子卿尚复
10、谁为乎?() 7武父子亡功德,皆为陛下所成就()。 找出下列句子中的通假字,并写出其本字。 1女为人臣子,不顾恩义(); 2畔主背亲,为降虏于蛮夷(); 3宛王杀汉使者,头县北阙(); 4武卧啮雪,与旃毛并咽之(); 5掘野鼠去草实而食之(); 6空自苦亡人之地(); 7陵始降时,忽忽如狂(); 8且陛下春秋高,法令亡常(); 9因泣下沾衿,与武决去(); 10得夜见汉使,具自陈道(); 11单于召会武官属,前以降及物故()。 布置作业 完成“研讨与练习”二。 第二课时 一、明确目标 1引导学生充分体会文章简洁整饬的语言、生动入微的细节。 2引导学生学习本文运用简洁整饬的语言、生动入微的细节来
11、突出主题、塑造人物的写法。 3通过与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作比较阅读,结合课外材料,体会汉书在艺术上继承史记所取得的成就。 二、整体感知 苏武传是汉书中最出色的名篇之一,它记述了苏武出使匈奴,面对威胁利诱坚守节操,历尽艰辛而不辱使命的事迹,生动刻画了一个“富贵不能淫,威武不能屈”的爱国志士的光辉形象。作者采用写人物传记经常运用的纵式结构来组织文章,以顺叙为主,适当运用插叙的方法,依时间的先后进行叙述,脉络清晰,故事完整。 为了表现苏武的性格、气节及始终不渝的爱国精神,文章在记“行”时又着力于环境及细节的描写。如苏武自刺一节,被置于地坎温火之上,“蹈背出血,气绝复苏”,充满悲壮色彩。而周围人的反应是
12、“卫律惊,自抱持武”“惠等哭,舆归营”“单于壮其节”。这一惊、一哭、一壮的细节描写充分衬托出苏武的铮铮铁骨及高尚情操。文章语言千锤百炼,俭省精净,刻画人物入骨三分,将史家笔法与文学语言较好地结合起来。 三、重点、难点的学习与目标完成过程 1理清课文的基本思路。 【明确】文章大致分为三部分。 第一部分即文章的第1、2段,介绍了苏武的身世、出使的背景及原因。文章一开始写道:“时汉连伐胡,数通使相窥观。匈奴留汉使郭吉、路充国等前后十余辈。匈奴使来,汉亦留之以相当。”苏武出使匈奴的这一背景,表明苏武出使时的严酷历史环境,同时交代了匈奴尽管“尽归汉使路充国等”却只是因为“且鞋侯单于初立,恐汉袭之”的缓兵
13、之计,并非真心和好。所以当汉武帝派苏武护送扣留在汉朝的匈奴使者还朝,并“厚赂单于”时,“单于益骄”,这也是后来单于悍然扣留苏武一行的原因。 第二部分即文章第37段,重点记述了苏武留胡十九年备受艰辛而坚持民族气节的事迹。这部分也是文章着力描写的部分,以精彩的笔墨描写了苏武反抗匈奴统治者招降的种种斗争情形。具体描写到匈奴招降共有三次:第一次是卫律软硬兼施想迫使苏武投降,被苏武正气凛然的怒斥所喝退,双方矛盾斗争激烈,场面紧张。接着写匈奴企图用艰苦的生活条件来消磨苏武的斗志,把他囚禁于地窖中,使他备受饥寒,接着流放苏武到荒无人烟的北海让他牧羊。然而在极端恶劣的环境中,苏武不可磨灭的爱国精神再一次粉碎了
14、匈奴的险恶用心。他手握汉节-国家民族的象征,在九死一生中维持着一个使者的使命。这时斗争是相对缓和的,直接表现的是苏武与自然环境做斗争。第三次是故友李陵劝降。这段描写不但表现了苏武可贵的气节,同时也刻画了叛将李陵的复杂心态。他那尚未泯灭的爱国之情、羞恶之心在苏武的崇高境界面前被唤醒了,其内心剖白真实感人。李陵在劝苏武时曾说:“陛下春秋高,法令亡常,大臣亡罪夷灭者数十家”,这是作者借李陵之口表达对汉武帝动辄杀戮大臣的残忍行为的不满,也是汉书中少有的表现批判统治者的进步思想倾向之处。而苏武与李陵的对答针锋相对,波澜起伏,非常精彩,人物之声气跃然纸上。此处苏武的斗争对象是交情很深而今已是敌对阵营的故友
15、,双方的心态都比较复杂,而作者的描写也很到位,是这部分最出彩之处。 第三部分即文章最后两节,介绍了苏武被放回国的经过。课文最后一句“留匈奴凡十九岁,始以强壮出,及还,须发尽白”,看似平实记述,细细品味却包含着作者诸多感情。人生不过百年,十九年何其太长!苏武“强壮出”,出使时正当壮年,及回归故国时已是“须发尽白”,一生大好时光都在煎熬中过去了,作者的叹惋之情溢于言表,而能为信念坚执如此确实令人敬佩!幸而虽历尽磨难,终于完成了使者的任务,维护了国家尊严,保持了民族气节,且荣归故里,作者欣慰之感也显而易见。可以说这句表达的是作者与读者共同的心声。 2【提问】本文在写作上有什么特点? 【明确】首先,以
16、典型环境和细节描写表现人物。苏武留胡十九年,经历坎坷曲折,汉与匈奴的关系错综复杂。作者抓住苏武经历中的关键之处,运用典型环境和细节描写,使苏武这个人物跃然纸上。苏武出使匈奴,因突发事变,被扣幽禁。在他的周围,有操生杀予夺之权的单于和卫律的屠刀,有贪生怕死的副使张胜的屈降,有曾为同事、朋友的李陵的声泪俱下的劝降。而冰天雪地廪食不至的北海牧羊,苏武更是被置之死地。这些典型环境,把苏武这个人物推到了矛盾斗争的风口浪尖上,让人物一展风采。作者又通过一些细节描写,表现了苏武不屈的民族气节。如写苏武的两次自杀,第一次被“胜、惠共止之”;第二次又被救活。又如写苏武被幽禁在大窖中,“卧啮雪,与旃毛并咽之”;流
17、放北海,“掘野鼠去草实而食之。杖汉节牧羊,卧起操持,节旄尽落”等。苏武的语言也具有典型意义。如卫律逼降时,说:“副有罪,当相坐。”苏武斥责说:“本无谋,又非亲属,何谓相坐?”使卫律哑口无言,只得无耻地“举剑拟之”,但苏武岿然不动。又如,李陵劝降,苏武仍然不为其情所动,表示“虽蒙斧钺汤镬,诚甘乐之”,表现出至死不屈的品德。 其次,为了突出表现苏武的民族气节,文中着重写了三个叛徒,与苏武形成鲜明对比:一个是副使张胜,一个是为虎作伥的卫律,一个是曾为朋友的李陵。他们都在匈奴的威势面前丧失了民族气节,拜倒在敌人脚下。唯独苏武大义凛然,为了民族尊严和汉王朝的利益,宁死不屈。作者为我们塑造了一个丰满的、动人的、高大的民族英雄形象。 3【提问】苏武在被囚禁流放以前两度要自杀,后来又想方设法要活下去。这是否矛盾? 【明确】并不矛盾。苏武在胡地以维护国家民族尊严作为自己的崇高使命和行为准则。我们不难明白,匈奴对苏武等人的劝降实际上是匈奴与汉朝的一次对峙,关乎国家尊严、民族气节。事发时他已经意识到“事如此,此必及我,见犯乃死,重负国”。“重负国”是因为事先没有发现副使张胜的阴谋而导致祸及国家,苏武意识到,一旦被匈奴审讯,就会给国家带来羞辱,所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金融软件的技术要求试题及答案
- 博物馆展品安全管理措施计划
- 数据通信基础知识考题及答案
- 班级共同体意识的培养计划
- 主题班会活动的设计与实施计划
- 完善工业企业安全生产计划
- 山东省莱城区刘仲莹中学2025年七年级数学第二学期期末达标检测模拟试题含解析
- 数据库设计中的范式理论试题及答案
- 2024年湖南省乡村振兴局下属事业单位真题
- 2024年内蒙古保利集团招聘笔试真题
- 教育消费行为研究-深度研究
- T-ZSA 232-2024 特种巡逻机器人通.用技术要求
- 工贸企业安全生产台账资料
- 2025年离婚协议书范本(无争议)
- 第12讲 反比例函数的图象、性质及应用 课件中考数学复习
- 2025中国东方航空技术限公司全球校园招聘高频重点模拟试卷提升(共500题附带答案详解)
- 北森行测测评题库2022
- 生物信息学基础讲座课件
- 《ESD基础知识培训》课件
- 卫星互联网应用与挑战
- 《生物医用陶瓷》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