塑胶件缩水的原因及改善的方法_第1页
塑胶件缩水的原因及改善的方法_第2页
塑胶件缩水的原因及改善的方法_第3页
塑胶件缩水的原因及改善的方法_第4页
塑胶件缩水的原因及改善的方法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塑胶件缩水得原因及改善得方法常见部位产生得原因对策熔胶转为固体时,肉厚处体积收缩慢,形成拉应力,若制品表面硬度不够,而 乂无胶补充,制品表面便产品肉厚区,如加强筋或柱位与制品表面得交界处1、制品壁厚过大减低壁厚2、胶件流程过长加浇口3、计料量不足加大计料量4、背压小加背压5、料温太咼降低炮筒温度6、模温高降低模温7、注射及保压时间太短加长射胶与保压时间8、注射压力不够加大保压9、注射速度太快减慢射速10、保压切换位置不当调好位置11、运水不足增加运水组数12、浇口位置不当改浇口位置至肉厚部分13、过胶圈磨损更换过胶圈14、射嘴堵塞清理射嘴13、液压油温高清理液压油热交换器缩水除了注塑工艺外,一

2、就是设计壁厚及骨位厚薄不合理,骨位厚度一般不过 超过壁厚得2/3,二就是从模具上来说入水设计不合理(如果长方形产品从一边入水就有机会在对 面有骨位处产生缩水)及排模不合理(如果厚壁产品在主流道得尾部,导致机注塑压力不够)。出模斜度最小要0。5度以上,不同表面要求斜度也要求不同,如果就是晒粗纹,则 要求大些。如果无特别要求当然就是越大越好主要之不良成形及其原因与成形机有關者充填不良(a)射出壓力過低(b) 壓出缸中溫度過低(c) 壓出缸及噴嘴堵阻(d) 噴嘴過小(e) 材料供給過少(f) 儲料斗堵阻(g) 射出速度形成過遲但)澆口位置不适當(b) 結合方法不良(c) 流道過狹(d) 型模溫度過低

3、(e) 冷卻殘渣對流道及澆口堵阻(f) 成形品有肉厚特薄之處(a) 流動性惡(b) 潤滑劑不足气泡、條紋、斑點(a) 射出壓力不足(b) 射出速度形成過早(c) 射出斷續(d) 加壓(保壓,開模)時間不足(a) 澆口位置不适當(b) 結合方法不良(c) 成形品厚度不均一(d) 流道過狹(e) 成形品在型模內受必要以上之冷卻(a) 流動性惡(b) 有吸濕性(c) 含有揮發性物質表面光澤不良(a) 壓力缸中加熱不均一(b) 噴嘴一部分堵阻(c) 噴嘴徑過大(d) 成形品超過成形機之能量(e) 壓力缸中壓力過低(f) 材料供應量不足(a) 電鍍不良(b) 澆口及流道過狹(c) 冷卻殘渣儲穴欠缺(d)

4、 型模表面為水及油污染(e) 型模溫度過低(f) 結合方法不良(a) 有吸濕性(b) 含有揮發物質(c) 异質物混入污染熔合線(a) 噴嘴溫度過低(b) 射出壓力不足(c) 射出墜力形成過遲(a) 澆口,流道過小(b) 澆口位置不适當(c) 型模溫度過低(d) 結合方法不良a)材料固化過速(b) 有吸濕性(c) 潤滑不良磨邊生成(a) 射出壓力過高(b) 開模壓力不足(c) 成形材料供給量過多(d) 加墜時間(保壓,開模)過長(a) 型模未能緊密密合(b) 型模中有异物及毛刺等附著,不能完全關合(c) 型穴設計不良,邊緣部份材料容易挤出(d) 投影面積相應机械為過大(a) 材料流動性過大缺凹(

5、a) 射出壓力不足(b) 加熱溫度過高(c) 射出速度形成過遲(d) 材料供應兩量不足(e) 成形品超過成形機之能量(f) 加壓時間過短(a) 型模溫度過高,并且不均一(b) 澆口過狹(c) 流道過狹(d) 成形品厚度不均一(e) 噴嘴過細(f) 作業循環過速(g) 保壓時間不足(a)材料過軟注道及成形品對型模黏著(a) 射出壓力過高,亦且材料工給量過多(b) 加熱溫度過低,亦且加熱溫度過高(c) 加壓時間(保壓,開模)過長(d) 頂出機構(頂出裝置)不良(a) 噴嘴与型模裝接不良(b) 噴嘴相應注道為過粗(c) 注道錐度過小(d) 注道襯套有疵病(e) 型模溫度過高(f) 型穴內面有疵病(g

6、) 型穴退縮傾斜不足(h) 型穴有低陷部份,再者角隅過份棱銳(a)潤滑劑不足怎样避免产品凹痕与气孔产品凹痕通常山于制品上受力不足、物料充模不足以及制品设计不合理,凹痕常 出现在与薄壁相近得用壁部分。气孔得造成就是山于模腔内塑料不足,外圈塑料 冷却固化,内部塑料产生收缩形成真空。多半由于吸湿性物料未干燥好,以及物料 中残留单体及其她化合物而造成得。判断气孔造成得原因,只要观察塑料制品得 气泡在开模时瞬时出现还就是冷却后出现。如果当开模时瞬时出现,多半就是物 料问题,如果就是冷却后出现得则属于模子或注塑条件问题。物料问题: 干燥物料 加润滑剂 降低物料中挥发物(2) 注塑条件问题 注射量不足; 提高注射压力; 增加注射时间; 增加全压时间; 提高注射速度; 增加注射周期; 操作原因造成得注射周期反常。(3) 温度问题 物料太热造成过量收缩; 物料太冷造成充料压实不足; 模温太高造成模壁处物料不能很快固化; 模温太低造成充模不足; 模子有局部过热点; 改变冷却方案。(4) 模具问题; 增大浇口; 增大分流道; 增大主流道; 增大喷嘴孔; 改进模子排气; 平衡充模速率; 避免充模料流中断; 浇口进料安排在制品厚壁部位; 如果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