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监测、预警和报告(1)_第1页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监测、预警和报告(1)_第2页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监测、预警和报告(1)_第3页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监测、预警和报告(1)_第4页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监测、预警和报告(1)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突發公共卫生事件监测、预警和报告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监测、预警和报告培训会议监测、预警和报告培训会议 突發公共卫生事件监测、预警和报告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基本概念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定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定义: 是指突然发生,造成或者可能造成社会公众健康严重损害的 重大传染病疫情、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重大食物和职业中毒以 及其他严重影响公众健康的事件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376376号号 二三年五月九日二三年五月九日 突發公共卫生事件监测、预警和报告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属性与特征 1.突发性(意外性

2、、时间和地点的不可预见性) 2.公共属性(对不定群体的危害性) 3.危害的严重性 4.形式的多元化 5.频发性 6.国际性 突發公共卫生事件监测、预警和报告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分类 包括:在一定时间、一定范围、一定人群中发生的包括:在一定时间、一定范围、一定人群中发生的 1. 重大传染病疫情 2. 危害严重的中毒事件 3. 影响公共安全的放射性物质泄漏事件 4. 自然灾害引发的疫情和中毒事件 5. 预防接种(或服药)的群体性不良反应事件 6. 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 7. 医源性感染爆发的事件 8. 传染病菌种、毒株丢失 9. 环境因素事件 10.县以上卫生行政部门认定的其他严重影响公众健康的事件

3、 突發公共卫生事件监测、预警和报告 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工作原则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工作原则 1. 建立健全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 机制 2. 依法、科学、规范、有序、高效地处置各类突发公 共卫生事件 突發公共卫生事件监测、预警和报告 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监测 1.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监测包含四方面的工作内容 (1)通过长期、连续、系统地收集有关突发事件资料,发 现突发事件的发生规律和发展趋势,从而分析、评估突发事 件发生、疾病暴发或流行的可能性/预测。 (2)调查和跟踪可疑病例,并进行辨认分析,评估疾病对 公众健康的影响及其发展趋势,监测治疗

4、效果等。 (3)根据对原始资料的整理、分析,将收集的资料转为信 息。注意要同时提出并评估预防和控制措施的效果。 (4)应将信息及时向有关部门和人员反馈 突發公共卫生事件监测、预警和报告 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监测 2.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监测的种类 (1)传染病监测 (2)不明原因疾病和可能引起暴发流行的疾病及其相关症状等的监测 (3)卫生监测: 食品卫生(如食品、食源性疾病) 环境卫生(如水源污染、公共场所环境、环境中有毒有害物质) 职业卫生(如职业病、工作场所) 放射卫生(如放射源) 学校卫生(如饮水系统、食堂、运动场所等) 社会因素、行为因素等的监测 突發公共卫生事件监测、预警和报告 三、突

5、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监测 (4)境外传染病、媒介生物染疫食品等的监测 (5)建立公共卫生综合监测点 包括对公共场所、学校、企事业单位、社区组成的公共卫 生监测点,以及对有潜在危害因素、或有化学有毒物质存用的 的企事业单位进行主动性巡查、监测等 突發公共卫生事件监测、预警和报告 四、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预警预测 1. 预警的原则 (1)前瞻性和客观性 (2)连续性 (3)系统性 (4)综合性 (5)敏感性 (6)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相结合的原则 突發公共卫生事件监测、预警和报告 四、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预警预测 2.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预警的分类 (1)按时间分 (2)按严重程度分 短期预警 中期预警 长期预

6、警 一般 蓝色 较大 黄色 重大 橙色 特别重大 红色 突發公共卫生事件监测、预警和报告 五、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分级 1. 特别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级) 2. 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级) 3. 较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级) 4. 一般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级) 突發公共卫生事件监测、预警和报告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为特别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为特别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级)级) (1)肺鼠疫、肺炭疽在大、中城市发生并有扩散趋势,或肺鼠疫、肺炭 疽疫情波及2个以上的省份,并有进一步扩散趋势。 (2)发生传染性非典型肺炎、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病例,并有扩散趋 势。 (3)涉及多个省份的群体

7、性不明原因疾病,并有扩散趋势。 (4)发生新传染病或我国尚未发现的传染病发生或传入,并有扩散趋势, 或发现我国已消灭的传染病重新流行。 (5)发生烈性病菌株、毒株、致病因子等丢失事件。 (6)周边以及与我国通航的国家和地区发生特大传染病疫情,并出现输 入性病例,严重危及我国公共卫生安全的事件。 (7)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认定的其他特别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突發公共卫生事件监测、预警和报告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为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级) (1)在一个县(市)行政区域内,一个平均潜伏期内(6天)发生5例以上 肺鼠疫、肺炭疽病例,或者相关联的疫情波及2个以上的县(市)。 (2)发生传染性非典型肺炎、人

8、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疑似病例。 (3)腺鼠疫发生流行,在一个市(地)行政区域内,一个平均潜伏期内多点 连续发病20例以上,或流行范围波及2个以上市(地)。 (4)霍乱在一个市(地)行政区域内流行,1周内发病30例以上,或波及2 个以上市(地),有扩散趋势。 (5)乙类、丙类传染病波及2个以上县(市),1周内发病水平超过前5年 同期平均发病水平2倍以上。 (6)我国尚未发现的传染病发生或传入,尚未造成扩散。 突發公共卫生事件监测、预警和报告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为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级) (7)发生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扩散到县(市)以外的地区。 (8)发生重大医源性感染事件。 (9)预防接种或群体预

9、防性服药出现人员死亡。 (10)一次食物中毒人数超过100人并出现死亡病例,或出现10例以上死 亡病例。 (11)一次发生急性职业中毒50人以上,或死亡5人以上。 (12)境内外隐匿运输、邮寄烈性生物病原体、生物毒素造成我境内人员 感染或死亡。 (13)省级以上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认定的其他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突發公共卫生事件监测、预警和报告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为较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级) (1)发生肺鼠疫、肺炭疽病例,一个平均潜伏期内病例数未超过5例,流行范围在 一个县(市)行政区域内。 (2)腺鼠疫发生流行,在一个县(市)行政区域内,一个平均潜伏期内连续发病 10例以上,或波及2个以上县

10、(市)。 (3)霍乱在一个县(市)行政区域内发生,1周内发病1029例,或波及2个以上 县(市),或市(地)级以上城市的市区首次发生。 (4)一周内在一个县(市)行政区域内,乙、丙类传染病发病水平超过前5年同期 平均发病水平1倍以上。 (5)在一个县(市)行政区域内发现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 (6)一次食物中毒人数超过100人,或出现死亡病例。 (7)预防接种或群体预防性服药出现群体心因性反应或不良反应。 (8)一次发生急性职业中毒10-49人,或死亡4人以下。 (9)市(地)级以上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认定的其他较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突發公共卫生事件监测、预警和报告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为一般突发

11、公共卫生事件(级) (1)腺鼠疫在一个县(市)行政区域内发生,一个平均潜伏期病例数未 超过10例。 (2)霍乱在一个县(市)行政区域内发生,1周内发病9例以下 (3)一次食物中毒人数30-99人,未出现死亡病例 (4)一次发生急性职业中毒9人以下,未出现死亡病例 (5)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认定的其他一般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突發公共卫生事件监测、预警和报告 突發公共卫生事件监测、预警和报告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报告范围与标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报告范围与标准 传染病疫情信息报告标准:传染病疫情信息报告标准: 病病 名名 发病或死亡人数发病或死亡人数 时时 间间 地地 点点 甲类和按甲类管 理的

12、传染病 发现1例及以上 1周内同一学校、幼儿园、 自然村寨、社区、建 筑工地等集体单位 职业性炭疽 发现1例及以上 1周内 同一学校、幼儿园、 自然村寨、社区、建 筑工地等集体单位 皮肤炭疽 或肠炭疽 发现3例及以上 1周内 突發公共卫生事件监测、预警和报告 食物中毒事件信息的报告标准:食物中毒事件信息的报告标准: 1. 1.一次食物中毒人数一次食物中毒人数30 30 人及以上或死亡人及以上或死亡1 1 人及以上;人及以上; 2.2.学校、幼儿园、建筑工地等集体单位发生食物中毒,一次中毒人数学校、幼儿园、建筑工地等集体单位发生食物中毒,一次中毒人数5 5 人及以上或死亡人及以上或死亡1 1 人

13、及以上。人及以上。 3.3.地区性或全国性重要活动期间发生食物中毒,一次中毒人数地区性或全国性重要活动期间发生食物中毒,一次中毒人数5 5人及以上人及以上 或死亡或死亡1 1 人及以上。人及以上。 突發公共卫生事件监测、预警和报告 急性职业中毒事件信息报告标准:急性职业中毒事件信息报告标准: 发生急性职业中毒10 人及以上或者死亡1 人及以上的 突發公共卫生事件监测、预警和报告 其它中毒事件信息报告标准:其它中毒事件信息报告标准: 出现食物中毒、职业中毒以外的急性中毒病例3 例及以 上的事件 突發公共卫生事件监测、预警和报告 境因素事件境因素事件信息报告标准:信息报告标准: 定义:定义: 指化

14、学品的生产、运输、储存、使用和废弃处置过程中, 由于各种原因引起化学品泄露,造成空气、水源和土壤等周 围环境的污染,严重危害或影响公众健康的事件 标准:标准: 发生环境因素改变所致的急性病例3 例及以上 突發公共卫生事件监测、预警和报告 放射性物质泄漏事件信息报告标准:放射性物质泄漏事件信息报告标准: 出现意外辐射照射人员1 例及以上 突發公共卫生事件监测、预警和报告 群体性预防接种不良反应事件信息报告标准:群体性预防接种不良反应事件信息报告标准: 定义:定义: 预防接种后发生的,可能与预防接种有关的医学事件,包括:接种后 感染,接种事件和群发性癔症。 报告标准:报告标准: 群体性预防接种反应

15、:一个预防接种单位一次预防接种活动中出现群 体性疑似异常反应;或发生死亡 群体预防性服药反应:一个预防服药点一次预防服药活动中出现不良 反应(或心因性反应)10 例及以上;或死亡1 例及以上 突發公共卫生事件监测、预警和报告 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事件信息报告标准: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事件信息报告标准: 2周内,一个医疗机构或同一自然村寨、社区、 建筑工地、学校等集体单位发生有相同临床症状的 不明原因疾病3 例及以上。 突發公共卫生事件监测、预警和报告 医源性感染事件信息报告标准:医源性感染事件信息报告标准: 在较短时间内在同一病区或某一病人群体,出现3 例及以上或的同源性感染,或发现5例以上疑似医

16、院感 染的暴发 突發公共卫生事件监测、预警和报告 报告方法报告方法 执行职务的医疗保健人员、疾病预防控制人员发现突发公 共卫生事件,或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事发单位,均应以最快的 方式(电话或传真)向所在地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报告,具备网 络直报条件的同时进行网络直报 不具备网络直报条件的,应填写填写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信息报告卡并以最快方式送达属地卫生行政部门指定的专业 机构 突發公共卫生事件监测、预警和报告 突發公共卫生事件监测、预警和报告 突發公共卫生事件监测、预警和报告 突發公共卫生事件监测、预警和报告 突發公共卫生事件监测、预警和报告 突發公共卫生事件监测、预警和报告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规定的报

17、告时限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规定的报告时限 (绩效考核操作手册)(绩效考核操作手册) 获得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相关信息的责任报告单位和责任报 告人,应当在小时内以电话或传真等方式向属地卫生行政部门 指定的专业机构报告 突發公共卫生事件监测、预警和报告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规定的报告时限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规定的报告时限 如确认为实际发生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根据不同的级别, 及时组织采取相应的措施,并在小时内向本级人民政府报告, 同时向上一级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和上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报 告; 如尚未达到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标准的尚未达到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标准的,由专业防治机构密切跟踪 事态发展,随时报告事态变化情况。

18、突發公共卫生事件监测、预警和报告 救灾防病信息救灾防病信息 初次报告必须在县以上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确认确认发生 灾害后2424小时内上报小时内上报,阶段报告可按日报进行上报,总结报告 应在事件处理结束后10个工作日内上报。 突發公共卫生事件监测、预警和报告 报告要求报告要求 原则: 初次报告要快 进程报告要新(可多次,不限时)(可多次,不限时) 结案报告要全(1010日内结案,日内结案,2 2周内评估)周内评估) 突發公共卫生事件监测、预警和报告 附1: 托幼机构传染病疫情报告的条件托幼机构传染病疫情报告的条件 突發公共卫生事件监测、预警和报告 、报告内容及时限、报告内容及时限 ()在同一宿

19、舍或者同一班级,天内有例或者连续天 内有多个儿童(例以上)患病,并有相似症状(如发热、皮疹、 腹泻、呕吐、黄疸等)或者共同用餐、饮水史时,托幼机构的疫 情报告人应当在 24 24 小时小时内报出相关信息 ()当托幼机构发现传染病或疑似传染病病人时,托幼机构 疫情报告人应当立即立即报出相关信息。 突發公共卫生事件监测、预警和报告 ()个别儿童出现不明原因的高热、呼吸急促或剧烈呕吐、 腹泻等症状时,托幼机构的疫情报告人应当在 24 24 小时内小时内报出相关 信息 ()托幼机构发生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或者其它突发公共卫 生事件时,托幼机构的疫情报告人应当在 24 24 小时内小时内报出相关信息。 突發公共卫生事件监测、预警和报告 、报告方式、报告方式 当出现符合规范规定的报告情况时,托幼机构的疫情报告人 应当以最方便的通讯方式(电话、传真等)向属地疾病预防控制 机构报告,同时,向属地教育行政部门报告 突發公共卫生事件监测、预警和报告 附2 : 传染病疫情信息报告传染病疫情信息报告 突發公共卫生事件监测、预警和报告 报告病种和分类 甲甲 类类 传传 染染 病病 鼠鼠 疫疫 霍霍 乱乱 突發公共卫生事件监测、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