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苏轼-定风波-教案(已传相应课件)_第1页
(完整版)苏轼-定风波-教案(已传相应课件)_第2页
(完整版)苏轼-定风波-教案(已传相应课件)_第3页
(完整版)苏轼-定风波-教案(已传相应课件)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一、导入临江仙 夜登小阁 忆洛中旧游请问在座的女同学,有这么一个人,他少年得志,学识广博,才华横溢,文诗词书画无所不通,而且还精于烹饪,他发明的东坡肉、东坡羹,到现在还是我国菜谱中的保留曲目,可谓是一个世所罕见的通才。那么这样一个通才,是否符合你们心中的“好男人”的标准?(可以说是上得厅堂下得厨房)这样一个大家心目中的标准好男人,他的人生经历是否又如他的才华般流光溢彩恣意飞扬。?他又会给我们怎样的人生启示?接下来就请大家跟我一起走进苏轼的定风波,感受其跳动的人生脉搏。二、诵读,体会风格首先请大家一起朗读这首词q:根据我们以往所学,判断一下这首词应该属于什么流派。a:没错,豪放不仅体现在景色的

2、壮阔中,也体现在豁达的心境里。那么既然是豪放的,自然要读出豪迈旷达的气势,请大家听录音1、听录音找出与我门自己朗读的区别? 节奏重音轻重缓急2、请一位同学读,师生点评(声音洪亮,吐字清晰,感情丰沛,节奏到位,停而不断)三、讨论意象我们看,这首词主要记叙了苏轼出游时途中遇雨的一件小事,描写了春风、山头斜照等雨后天晴的平常自然之景,字数不多描述简朴,但又于简朴中见深意。那么这些深意又是通过什么体现出来?这里我就要来讨论讨论其中的意象通过以往的诗词学习,我们已经了解到诗词的意象就是作者把所要表达的情感通过物象呈现出来,比如冰雪儿代表人格的高洁折柳以表惜别。那么首先请大家找一找,这首词里包含了哪些意象

3、?(分别找出)整首诗呈现出一种什么意境?集思广益开动脑筋。明确:四复述大意结合以上意象,相信大家已经对该词的意境和含义有了一定的掌握,那么有没有人能给大家把这首词的基本意思以讲故事的形式说一说?可以采用第一人称,把你自己想象成穿越版的苏轼,把这一段经历何感想给大家说道说道。明确、 不必去理会那敲打树叶的雨声,不妨一边吟诗长啸,一边悠然自在地前行。手持着竹杖,脚穿草鞋,比骑马还要轻快,有什么可怕的呢!有一领蓑衣就足以对付一生的风雨侵袭了。料峭的春风将我的酒意吹醒了,我感到有些寒冷;恰在这时,山头初晴的斜阳好像是在有意迎接我一样。回头望一眼走过来的地方,虽然曾经遭受过残酷的风吹雨打,但是信步归去,

4、好像既无所谓风雨,也无所谓天晴,仿佛什么都没发生。五写作背景描述的很棒啊,从他的描述中,我们先感受到苏轼是个什么样的人?这样的一个人又有着怎么样的人生?这样的人生在它的词中有怎样的投射,我们先从它的写作背景谈起。那么我们转回头解读小序,首先请大家找找,这个小序告诉我们了哪些信息?时间:三月七日;地点:沙湖道中;天气:先雨后晴;人物:雨具(借代拿伞的仆人,)同行,余。作词的缘由;。大家看注释,这首词于元丰五年三月七日作于黄州。黄州是个什么地方?这里我们就不得不提到苏轼人生最大的风雨了 苏轼的才学地位我们自不必多说,治国安邦定会有独特的,他太正直太富有诗人气质了,禁不住有感便发,不平则鸣,结果总是

5、得罪人。这里他就大大得罪了一位。神宗即位后,任用王安石支持变法,苏轼发现新发弊端,反对新法,有人故意 把他的诗句扭曲,说他做事讽刺新法,因而被捕,几欲人头落地,史称“乌台诗案”。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 而这首词也正是他于被贬黄州后三年所作。被贬黄州前他曾是浙江湖州太守,也就是我们所说的市委书记,从人上人变为阶下囚,面对突如其来的暴风骤雨,他该如何看待。让我们一起来分析分析六分析探讨俗话,一滴水也能反射太阳的光芒,同样的,一首词也能也能反映出词人的人生感受。根据本词,1、面对人生的风雨,苏轼的态度是怎样的?你从哪里看出来?请说明你的理由(找关键字词)大家也可以自己设置相关问题向我提问,也可以从他是

6、个什么样的人来着手我们想像一下苏轼一生的坎坷遭遇,就能掂出这句话的分量。他的诗文名冠一时,却不见容于当权者。他一生四十多年的做官生涯中,被一贬再贬,在一地居住从来不满三年。我们可以看见,在那交通不便的时代,他携家带眷,风尘仆仆,跋涉在荒野古道上,向着新的谪居地进发的情景。他在晚年曾用这样一首诗概括自己的一生(多媒体展示):自题金山画像心似已灰之木,身如不系之舟。问汝平生事业,黄州、惠州、儋州。同学们知道这三个地名并列意味着什么吗?生:应该是苏轼的三个被贬之地。师:对,我们看,短短四句,多少坎坷,多少忧愤,尽含其中,却以自嘲的语气平淡地说出,这足以看出苏轼的豁达。2、全词你最喜欢哪一句?请说一说

7、你的理由。(给大家简单鉴赏一下 0通过讨论,我们得出了苏轼的人生态度,那这样的态度对我们又没有一些启示呢?3 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讨论:这三句是此篇的画龙点睛之笔,道出了词人在大自然微妙的一瞬所获得的顿悟和启示,请谈谈是怎样的一种顿悟和启示? 大家可以先从风雨和晴的深层意义谈起(阳光总在风雨后)明确:面对这样的大雨,同行皆狼狈,只有苏轼还是信步闲行吟诗长啸,对他来说,拄着竹杖,穿着草鞋,比骑马还要来的轻便,竹杖芒鞋都是步行的闲人所用,所以 1 竹杖芒鞋应该代表什么样的生活?(一种江湖闲散的生活)。对,苏轼在两年后离开黄州时曾有诗云:“芒鞋青竹杖,自挂百钱游 ”。那么对应的 2 马

8、又能代表什么样的生活?(官场奔波)。没错,所谓“行人路上马蹄忙”。而“轻胜马”自然也传达出一种搏击风雨、笑傲人生的轻松。(轻装上阵,无官一身轻)面对这样的天气,他亦发出“一蓑烟雨任平生”的感慨,虽然只有一件蓑衣,任凭一生风雨都不在意3 烟雨即人生的风雨,用暗喻的手法(文天祥过零丁洋身世浮沉雨打萍)4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这句话该如何理解?带着寒意的春风将我的醉意吹醒了,微微感到点冷,雨后放晴,前面山头上的夕阳普照,好似在招手欢迎我。双关,眼前景预测未来,阳光总在风雨后。斜照驱散寒意,带来温暖。迎来雨过天晴的喜悦,乐观。逆境中曙光。5、不管是风吹雨打还是阳光普照风雨,晴指代官场

9、沉浮政治多变 雨骤风狂穿林打叶声。雨点穿林打叶发出声响,是客观存在,作者却说“莫听”,也表达了一种外物不足萦怀之意。不为外力左右面对这样的疾风骤雨,苏轼又是怎样的表现(找出相应字词)?表现出他怎样的心态?在小序中我们看到,同行皆狼狈,苏轼却表现为:吟啸,徐行,轻。一边吟诗长啸,一边缓步徐行,更显得从容洒脱,心态闲适坦然。2、竹杖芒鞋轻胜马而这种闲适坦然又在下一句中进一步体现出来。而“轻胜马”自然也传达出一种搏击风雨、笑傲人生的轻松。3、怎样理解“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这句话?这雨有什么可怕?虽然只有一件蓑衣,任凭一生风雨都不在意。一个“任”表现出其坦然面对风雨的信心与决心,而“谁怕”,用反诘的

10、语气突出强调了“一蓑烟雨任平生”的宣言。t:我们想像一下苏轼一生的坎坷遭遇,就能掂出这句话的分量。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带着寒意的春风将我的醉意吹醒了,微微感到点冷,雨后放晴,前面山头上的夕阳普照,好似在招手欢迎我)刚才还是瓢泼大雨,现在却山头斜照,想想,这里除了写自然界忽晴忽雨,变化不定外,还有什么言外之意吗?(政治上的晴雨不定)从中我们可以看出诗人此时的心态是怎样的?又能给我们怎样的人生启示?对未来的乐观。阳光总在风雨后,生活中总是充满着乐观和希望。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表层:回头看狂风骤雨的情形,一切都归于平静。深层:虚指自己对自己平生宦海风波的反思。反思的结果归去。(张志和渔父词斜风细雨不须归)也无风雨也无晴讨论:这三句是此篇的画龙点睛之笔,道出了词人在大自然微妙的一瞬所获得的顿悟和启示,请谈谈是怎样的一种顿悟和启示? 大家可以先从风雨和晴的深层意义谈起。a“风雨”比喻词人生中的逆境,如各种政治打击和人生险途。“晴”比喻春风得意的顺境。b 人生有顺逆,有成败,有荣辱,有福祸。但无论处于何种境地,我们都要以坦然而超脱的心态去对待,胜不骄,败不馁,福不喜,祸不悲,这样才能完成自己的人格修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