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济机械制图习题集(第6版)答案概论_第1页
同济机械制图习题集(第6版)答案概论_第2页
同济机械制图习题集(第6版)答案概论_第3页
同济机械制图习题集(第6版)答案概论_第4页
同济机械制图习题集(第6版)答案概论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5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机械制图(第六版)习题集答案第3页 图线.比例.制图工具的用法.尺寸注法、斜度和锥度要掌握和理解比例.斜度.锥度的定义;各种图线的画法要规范。25第4页 椭圆画法、曲线板用法、平面图形的尺寸注法、圆弧连接1、已知正六边形和正五边形的外接圆,试用儿何作图方法作出正六边形,用试分法作 出正五边形,它们的底边都是水平线。注意多边形的底边都是水平线;要规范画对称轴线。正五边形的画法: 求作水平半径ON的中点M ; 以M为圆心,MA为半径作弧,交水平中心线于H。 AH为五边形的边长,等分圆周得顶点B、C、D、E 连接五个顶点即为所求正五边形。1222、用四心圆法画椭圆(已知椭圆长、短轴分别为70mm、4

2、5mm)。参教P23四心圆法画椭圆的方法做题。注意椭圆的对称轴线要规范画。3、4、在平面图形上按1: 1度量后,标注尺寸(取整数)。5、参照左下方所示图形的尺寸,按1: 1在指定位置处画全图形。第6页点的投影1. 按立体图作诸点的两面投影。 根据点的两面投影的投影规律做题。2、已知点A在V面之前36,点B在H面之上, 点D在H面上,点E在投影轴上,补全诸的两面 投影。根据点的两面投影的投影规律、空间点的直角 坐标与其三个投影的关系及两点的相对位置做 题。3、按立体图作诸点的两面投影。根据点的三面投影的投影规律做题。4、作出诸点的三面投影:点A (25, 15, 20);点B距离投影面队V、H分

3、别为20、10、15;点C在A之左,A之前15, A之上12;点D在A之下8,与投影面V、H等距离,与投影面W的距离是与H面距离的3. 5倍。根据点的投影规律、空间点的直角坐标与其三个投影的关系及两点的相对位置做题。各点坐标为:A ( 25 , 15 , 20 )B ( 20 , 10 , 15 )C ( 35 , 30,32 )D (42 f 12 , 12 )5、按照立体图作诸点的三面投影,并表明可见性。根据点的三面投影的投影规律做题,利用坐标差进行可见性的判断。(由不为0的坐标 差决定,坐标值大者为可见;小者为不可见。)6、已知点A距离W面20;点B距离点A为25;点C与点A是对正面投影

4、的重影点,y 坐标为30;点D在A的正下方20。补全诸点的三面投影,并表明可见性。根据点的三面投影的投影规律.空间点的 直角坐标与其三个投影的关系、两点的相对 位置及重影点判断做题。各点坐标为:A ( 20,15,15 )B (45,15 f 30 )ZC ( 20,30,30 )cD ( 20J5J0 )Yh第7页直线的投影(一)1、判断下列直线对投影面的相对位置,并填写名称。该题主要应用各种位置直线的投影持性进行判断。(具体参见教P73 77 )AB是一般位置直线;EF是侧垂线:CD是侧平线;KL是铅垂线。2、作下列直线的三面投影:(1)水平线AB,从点A向左、向前,0=30,长18。(2

5、)正垂线CD,从点C向后,长15。该题主要应用各种位置直线的投影特性进行做题。(具体参见教P73 77)c1 qIdfcPca0*、 、 、 、dX两直线的相对位置。122该题主要利用两直线的相对位置的投影特性进行判断。(具体参见教P77 )pFm”AB、CD是相交线;AB、EF是平行线;CD、EF是交义线;PQ、MN是相交线PQ、ST是平行线;MN、ST是交义线;4、在AB、CD上作对正面投影的重影点E、F和对侧面投影的重影点H、N的三而投影, 并表明可见性。5、分别在图(a), (b)、(c)中,由点A作直线AB与CD相交,交点B距离H面20。投影:行,且与PQ同向,等长。(2) AB与P

6、Q平行,且分别与EF. GH交与点A、B。利用平行两直线的投影特性做题。第8页直线的投影(二)K用换面法求直线AB的真长及其对H面、V面的倾角P o利用投影面平行线的投影特性及一次换面可将一般位置直线变换成投影面平行线做2、已知直线DE的端点E比D高,DE = 50,用换面法作d e3、山点A作直线CD的垂线AB,并用利用投影面平行线反映实长的 投影特性及一次换面可将一般位置 直线变换成投影面平行线做题。A与直线CD间的真实距离。利用直角投影定理及一次换面可将一般位置直线变换成投影面平行线做题。(见教4、作两交义直线AB、CD的公垂线EF,分别与AB、CD交于E、F,并表明AB、CD间的P83

7、、P80)真实距离。利用直角投影定理做题。5、用换面法求两交义直线AB、CD的最短连接管的真长和两面投影。利用两次换面可将一般位置直线转变为投影面垂直线及直角投影定理做题。 步骤:先将两交叉直线AB、CD中的一条直线转换为投影面的垂直线,求出AB、CD的间的真实距离,再逆向返回旧投影面V/H ,从而求出最短距离的两面投影。求直线AB的真长及其对Hili、v面的倾角q、p o用直角三角形求一般位置直线的实长及其对投影面的倾角。第9页平面的投影(一)1、按各平面对投影面的相对位置,填写它们的名称和倾角(0。、30。、45、60、 90 )o解题要点:利用各种位置平面的投影特性及有积聚性的迹线表示特

8、殊位置平面的投影特性做题。ABC是正垂面;a =45。;B =90; x =45 DEFG是侧平而; a=90c ; B =90 ; y =o2、用有积聚性的迹线表示平面:过直线AB的正垂面P:过点C的正平面Q;过直线DE 的水平面Ro利用有积聚性的迹线表示特殊位置平面的投影持性做题。3. 已知处于正垂位置的正方形ABCD的左下边AB,。=60 ,补全正方形的两面投影。122已知处于正平面位置的等边三角形的上方的顶点E,下方的边FG为侧垂线,边长为18mm, 补全这个等边三角形EFG的两面投影。利用正垂面和正平面的投影特性做题。4、判断点K和直线MS是否在41NT平面上?填写“在”或“不在”

9、o若点位于平面内的任一直线z则点在该平面内。若一直线通过平面内的两点,则该直线在该平面内。点K不在&NT平面上。 直线MS不在&NT平面上。5、判断点A、B、C、D是否在同一平面上?填写“在”或“不在” o不在同一直线的三个可确定一个平面,再看另外一个点是否在此平面上即可判断。四点不在同一平面上。a6、作出7abcd的俚fg的正面投影。利用点和直线在平面上的几何条件来作图。7、补全平面图形PQRST的两面投影。解题要点:利用点和直线在平面上的几何条件来作图。8、已知圆心位于点A、30的圆为侧平面,作圆的三面投影。 利用侧平圆的投影持性做题。79、已知圆心位于点B、030的圆处于左前到右后的铅垂

10、面上,作圆的三面投影(投影椭122圆用四心圆近似法作出)利用铅垂面的投影特性、圆的投影特性;四心圆近似法作椭圆具体见教P23。第10页 平面的投影(二)宜线与平面及两平面的相对位置(一)1、求&BC对V面的倾角B。解题要点:利用一次换面可将一般位置平面变换为投影面垂直面。2、求7abcd的真形。利用两次换面可将一般位置平面变换为投影面平行面。3、正平线AB是正方形ABCD的边,点C在点B的前上方,正方形对V面的倾角P =45 ,122补全正方形的两面投影。利用正平线AB反映实长,再根据直角投影定理以及经一次换面将可将一般位置平面投影面垂直面。4、作直线CD与俚MN的交点,并表明可见性。从铅垂面

11、LMN在水平投影面积聚为一直线入手,先利用公有性得到交点的一个投影, 再根据从属关系求出交点的另一个投影。可见性判断可用重影点法进行判断;简单时可用直观法。5、作出侧垂线AB与7CDEF的交点,并表明可见性。从直线AB为侧垂线在侧面投影面积聚为一个点入手,先利用公有性得到交点的一个 投影,再根据从属关系求出交点的另一个投影。可见性判断可用重影点法进行判断;简单时可用直观法。6、作住:FG与7PQRS的交线,并表明可见性。铅垂面PQRS与一般平面相交,从铅垂面的水平投影积聚为一条直线入手,先利用公有 性得到交线的_个投影,再根据从属关系求出交线的另一个投影。本题可见性判断可用直观法。7、作正垂面

12、H与口ABCD的交线,并表明可见性。正垂面MV与一般平面相交,从正垂面的正面投影积聚为一条直线入手,先利用公有性得到交线的一个投影,再根据从属关系求出交线的另一个投影。本题可见性判断可用直观法。8、作&BC与圆平面的交线,并表明可见性。利用圆平面为正平圆z AABC为铅垂面,此两平面相交的交线在水平投影面积聚为一 个点,再根据从属关系求出交线的另一个投影。本题可见性判断可用直观法。9、作AEFG与口MXPQ的交线,并表明可见性。利用AEFG, 口MNPQ都为正垂面,此两平面相交的交线在正投影面积聚为一个点, 再根据从属关系求出交线的另一个投影。本题可见性判断可用直观法。面投影,并知 BCD上的

13、点A作直线 AE/OPQRSo第11页直线与平面及两平面的相对位置(一)用换面法求解点、直线. 平面之间的定位和度量问题1、作水平面P、平面ABCD、平面EFGD的共有点。先分别求水平面P与其余两平面的交线,再求两条交线的交点即可。2、已知 BCD和DPQRS的两 的正面投影* ,在A BCD 矩形PQRS为正垂面z过A点作一平面与矩形PQRS平行,再求所作平面与三角形ABC的交线,即为所求。0 X0平行羹直3、已知点A作A BCD的垂线AK, K为垂足,并标出点A与 BCD的真实距离。山点A作平面P/7ABCD, III点A作铅垂面Q丄俚CD,平面P、Q都用约定表示,即只画一条有积聚性的迹线

14、。利用两平面互相平行几何条件以 及两特殊位置平面互相垂直时,它们 具有积聚性的同面投影互相垂直做题。4、根据下列诸投影图中直线与平面的相对位置,分别在下面的括号内填写“平行”、“垂直”或“倾斜”。利用直线与平面、平面 与平面垂直的几何条件 以及直线与平面、平面 与平面平行的几何条件 进行判断。5、根据铅垂面的水平投影和反映真形的叽面投影,作出它的真面投影。122根据点的投影变换规律作图。6、补全等腰三角形CDE的两面投影,边CD = CE,顶点C在直线AB上。利用一次换面将三角形的底边DE变换为 正平线,顶点在反映实长的垂直平分线上, 求出C点的投影,再根据点的投影变换规律 求出等腰三角形的两

15、面投影。7、求作飞行员挡风屏ABCD和玻璃CDEF的夹角0的真实大小。经过两次换面将两个平面同时变 换成同一投影面的垂直面,即将两 平面的交线变换成投影面垂直面, 则两平面的有积聚性的同面投影 夹角即为所求。第四章立体的投影 第12页 平面立体及其表面上的点和线1、作三棱柱的侧面投影,并补全三棱柱表面上诸点的三面投影。可利用棱柱表面的积聚性进行作图。2、作六棱柱的正面投影,并作出表面上的折线ABCDEF的侧面投影和正面投影。 可利用棱柱表面的积聚性进行作图,并进行可见性判断。3、作斜三棱柱的侧面投影,并补全表面上的点A、B、C、D、E和F的三面投影。利用平面取线的方法作出各点的投影。注意点具体

16、在斜棱柱的哪个面;并注意可见性 的判断。4、作三棱锥的侧面投影,并作出表面上的折线ABCD的正面投影和侧面投影。利用棱台的投影特点和其表面取线的方法作出折线的投影。注意折线的可见性的判5、作四棱台的水平投影,并补全表面上点A、B、C、D、E和F的三面投影。 利用棱台的投影特点和其表面取线的方法作出各点的投影。1226、作左端为正垂面的凸字形侧垂柱的水平投影,并已知表面上折线的起点A的正面投 影和终点E的侧面投影,折线的水平投影成一直线,作折线的三面投影。利用正垂面、正平面、水平面投影特性做题。第13页 曲面面立体及其表面上的点和线1、作圆柱的正面投影,并补全圆柱表面上的素线AB、曲线BC、圆弧

17、CDE的三面投影。 利用圆柱的投影特点(积聚性)和其表面取点的方法做题,注意可见性的判断。d2、已知圆柱的轴线的两面投影以及圆柱的正面投影,作出圆柱及其表面上点A和点B 的水平投影。先用近似法把圆柱的水平投影作出,再利用圆柱形成的特点,采用素线法做题,并注3、作圆锥的侧面投影,并补全圆锥表面上的点A、B、C以及素线SD、圆弧EF的三面投利用圆锥表面取点、取线的方法做题(素线法、纬圆法)z注意可见性的判断。4、已知轴线台及其表面上的曲线AB的正面投影。 根据圆台的投影特点,采用纬圆法做题。为正垂线的圆台的水平投影,作圆5、已知圆锥的锥顶S和轴线为水平线,作圆锥及其表面上点A和点B的正面投影。先用

18、近似法把圆锥的正面投影作出,再利用圆锥形成的特点,采用素线法做题。注意圆锥和各点的可见性判断。6、作半球及其表面上的诸圆弧AB、圆弧BC、圆弧CD的水平投影和侧面投影。 利用圆球的投影特点和圆球表面取点的方法做题。注意各圆弧的可见性判断。7、补全环的水平投影,并补全环面上诸点的两面投影(环面上的点D、E、F、G是按山前向后的顺序配置的)利用圆环的投影特点和其表面取点的方法做题,并注意可见性的判断。7、补全回转体的正面投影,并作出回转面上的曲线AB的水平投影。利用回转体的投影特点和其表面取点的 方法做题(纬圆法),并注意可见性的判断。(求曲线AB投影,有4个特殊点要求)-122利用棱台的投影特点

19、和正垂面的投影特点做题。第14页平面与平面立体相交1、作正垂面截断五棱台的侧面投影,补全截断后的水平投影,并作断面真形。顶部具有侧垂通槽的四棱柱左端被正 截断后的水平投影。利用正垂面、侧垂面、水平面、正平面的投影特点做题。3、作具有正方形通孔的六棱柱被正垂面截断后的侧面投影,并求断面真形。利用棱柱的投影厂点做题,并考虑其将投影面L 丁十TH-面即可求特点(积聚性)和正垂面的投影特 可见性;再利用换面法(次换面) 的垂直面转变为投影面的平行 出断面的真形。4、楔形块的顶面、底面是水平矩形,左、右侧面为正垂面,前后侧面为侧垂面,左右、 前后对称,被水平面、正垂面切割掉左上角,补全楔形块切割后的侧面

20、投影和水平投影。利用水 影特性做题。平面、正垂面、侧平面、侧垂面的投4、作具有正垂的矩形穿孔的侧面投影。三棱柱被两侧平面和两水平面挖通孔,利用棱柱的投影特点和侧平面、水平面的投影 特性做题,注意可见性。6、具有正方形通孔的四棱台被正垂面和侧平面切割掉左上角,补全切割后的水平投影, 补画切割后的侧面投影。利用正垂面面、侧平面的投影特性做题,注意可见性。第15页 分析曲面立体的截交线,并补全这些截断的.缺口的、穿孔的曲面立体的三面投影(第1、8题还需要作出断面真形)1、解析:作圆柱体被一正垂面截切,其截交线为椭圆。再利用换面法(一次换面)将 投影面的垂直面转变为投影面的平行面即可。2、解析:利用圆

21、柱投 水平面、侧圆柱被水平面和侧平面截去左右两块。 影的投影特性和平面的投影特性做题。3、解析:圆柱中部被两水平面和两侧平面挖成一通孔。利用圆柱投影的投影特性和水 平面、侧平面的投影特性做题。注意可见性判断。4、解析:圆柱中部被两正垂面和一水平面挖成一通孔。利用圆柱投影的 投影特性和正垂面、水平面的投影特性做题。注意可见性判断。一柱被正垂面和水平面截去部分。利用 投影特性和正垂面、水平面的投影特 要做出特殊点的投影。6、解析:圆柱通孑腋正垂面和水平面截去部分。禾I用圆柱投影的投影持性和 正垂面、水平面的投影特性做题。注意要做出特殊点的投影及可见性的判断。1227、解析:圆锥被正垂面截去部分,截

22、平面与轴线夹角大于锥顶角,其截交线为椭圆。 利用圆锥投影的投影特性和正垂面投影特性做题。注意要做出特殊点(椭圆的特征点、 转向轮廓线上的点)的投影。8、解析:圆锥被正垂面截去部分,截平面与轴线夹角等于锥顶角,其截交线为抛物线。利用圆锥投题。注意要做出影的投影特性和正垂面投影特性做第16页分析曲面立体的截交线,并补全这些截断的、缺口的的曲面立体的三面投影1、解析:圆锥被过顶点的正垂面、水平面、侧平面截切。可利用截平面通过锥顶, 交线为通过锥顶的两条相交直线。截平面垂直于轴线(&二90),交线为圆。平行于 轴线(&二0。),交线为双曲线(纬圆法),进行做题。注意可见性。-2、解析:圆锥被水平面、两

23、个侧平面挖通孔。可利用截平面垂直于轴线(&二90), 交线为圆。平行于轴线(&二0。),交线为双曲线(纬圆法),进行做题。注意可见性。组合回转体被一水平面截切。可利用圆锥表面取点(纬圆法)求圆锥部分的截交线;再利用圆柱的投影特性求圆柱部分的截交 线,并注意可见性。4、解析:半球被两个正平面和一水平面挖一通槽。可利用平面与球的截交线是圆进行做题;并注意可见性。1当截平面平行于投影面时,截交线的投影为真形。2当截平面垂直于投影面时z截交线的投影为直线,且长度等于截交线圆的直径。5、解析:圆球被水平面和正垂面截切。可利用平面与球的截交线是圆进行做题;并 注意可见性。1当截平面平行于投影面时,截交线的

24、投影为真形。2当截平面垂直于投影面时,截交线的投影为直线,且长度等于截交线圆的直径。3当截平面倾斜于投影面时,截交线的投影为椭圆。(用纬圆法,并注意特殊点)6、解析:曲线回转体被水平面和正平面截切。可利用纬圆法做题。第17页分析曲面立体的交线,补全立体相贯、切割、穿孔后的诸投影(一)1、补全水平投影。解析:曲面立体由圆台与圆柱相贯而成。利用圆柱的投影有积聚性可知该曲面立体的 相贯线的正面投影,再利用相贯线的投影特点,利用纬圆法求出相贯线的水平投影。注 意特殊点1是必做的点(最右点)1222、补全侧面投影。解析:由圆柱与半圆柱相贯而成。利用圆柱投影的积聚性做题。3、补全正面投影。解析:圆柱被穿圆

25、柱孔。利用圆柱投影的积聚性做题,并注意可见性。4、补全水平投影和正面投影。解析:由圆柱与半球相贯而成。利用圆柱投影的积聚性和球面上取点(纬圆法)做题。 注意特殊点和可见性。5、解析:该物体由球面、小内环面、小圆柱面、大内环面、大圆柱面构成。可分步作其截交线。*1截平面与球相交求截交线的投影(为圆1 *2截平面与小内环面相交为 曲线(纬圆法),注意最右点的投影。*3截平面与小圆柱面没有交线。*4截平面与大 圆柱相交,截平面与大圆柱的轴线平行,截交线为矩形。*5截平面与大内环面相交为 曲线(纬圆法注意最左点的投影。内环页Eli 内环面 回柱面第18页分析曲面立体表面的交线,补全立体相贯、切割、穿孔

26、后的诸投影。1、补全正面投影和侧面投影。解析:两轴线斜交的圆柱相贯,相贯线为封闭空间曲线,相贯线在水平投影有积聚性。用辅助平面法求相贯线。(作正平面)1222、补全正面投影。解析:圆柱与圆环相贯,相贯线为封闭空间曲线,相贯线在水平投影有积聚性。用辅助平面法求相贯线。(作正平面)3、补全侧面投影。解析:通孔圆柱由上到下穿通一圆柱孔。利用相贯线在水平投影有积聚性做题。4、补全三面投影(形体分析提示:带有轴线为铅垂线的两个圆柱形通孔的球体)。 解析:可分两部分,球与圆柱相贯。两同轴回转体的相贯线,是垂直于轴线的圆。两圆柱孔相贯。当两圆柱直径相等时,两正交圆柱的相贯线为两条平面曲线(椭5补全正面投影(

27、形体分析提示:山球冠、大圆柱、小圆柱三个同轴回转体构成的组合 回转体,球冠和大圆柱被切割成四个圆柱槽。)解析:该组合回转体可分两部分,球冠与圆柱相贯。利用相贯线的水平投影有积 聚性,用纬圆法求;注意正确作出特殊点(相贯线的最高点I两圆柱相贯。(圆柱槽的投影)6、补全正面投影和侧面投影(形体分析提示:相贯体的主体是半球与圆柱相切;左侧 山一个轴线通过半球球心的侧垂圆台,上方与半球相交,下方与圆柱相交;主体内有一 个铅垂的圆柱通孔,圆台也有一个与圆台同轴的圆柱孔,与铅垂的圆柱孔相通,这两个 圆柱孔的直径相等)。解析:该组合回转体可分部分半球与圆柱相切。(光滑过渡,没有相贯线)左侧侧 垂圆台,上方与

28、半球相交,两同轴回转体的相贯线,是垂直于轴线的圆。左侧侧垂圆 台,下方与圆柱相交,其相贯线在水平投影有积聚性,可采用表面取点法求相贯线。 两个圆柱孑併目交的相贯线为两条平面曲线(椭圆),其正面投影为两条相交直线。半 球与铅垂的圆柱孔相贯。(两同轴回转体的相贯线,是垂直于轴线的圆。)第五章组合体的视图与形体构型第19页 三视图的形成及其投影特性(第1、2题补画组合体视图中所缺图线;第旷7参照立体图补画组合体视图中所缺图线。)2补画组合体视图中所缺图线6.第20页 由立体图画组合体三视图的徒手草图(槽和孔是通槽和通孔,曲面是圆柱面)45678第21页 由立体图画组合体的三视图(比例1: 1)1y3

29、、lx第22页补画视图中所缺图线dO S1226、8、1122第23页在组合体上作线面分析(对指定的图线和线框标出其它投影,并判别它们与投影面 以及相互之间的相对位置,第广4题要补画视图中所缺图线)1、1. A面屛-般位置而:2. B面是正平面;3. CD是a.h A面是侧垂柱而2.C面是童3师在吸之道3、4、zC6、A/回0J,Dn1A面是;2. B面是面;3. C面在D面乞丄服Ml;(3)时面之上8第24页读图初步3选择在三视图右侧与其相对应的立体图编号填入圆圈内。4选择与主视图相对应的俯视图及立体图的编号填入表格内。(1)(3)(4)(5)(7)(6)(b(g)d第25主视视立体图bEC

30、H(3)gG(4)aF(5)hDdB(7)fC(8)eA页读懂两视图后,补画第三视图(一)12224El6、第26页 读懂两视图后,补画第三视图(二)2、3T1“ i114、56、2、345、第28页1、根据立体图在A3图纸上用h 2画出组合体的三视图,并标注尺寸。2、3204.(3)第29页构型设计(2)221本题有多解。(1)2、本题有多解。3想象组合体的形状,补画左视图。(1)Dm(3)田出e(4)田出e4、想象下列三种组合体的形状,补画左视图。(1)(2)(3)5、构思一个物体,使其能够完全吻合地分别通过一块板上三个不同形状的孔,画出该 物体的三视图。第30页展开图1分别作出吸气罩的上

31、部正四棱台和下部具有斜截口的正四棱柱的侧面展开图。3画出五节直角弯管中,下部半节的展开图。4画出矩形口与圆变形接头的展开图。122第31页 用简化伸缩系数画出下列物体的正等轴测图(一)解题要点:正等轴测图的轴间角各为120 ;轴向伸缩系数采用简化轴向伸缩系数p=q=r=l012、3第32页 用简化伸缩系数画出下列物体的正等轴测图(二)第33页画出下列物体的斜二轴测图解题要点:斜二轴测圏的轴间角zXOZ=90 , zXOY=zYOZ=135 ;轴向伸缩系数 p= r=lf q=l/2.第34页 基本视图.向视图、局部视图和斜视图2在指定位置作出各个向视图。3把主视图画成局部视图,并在指定位置画出

32、A向斜视图。A4、在指定位置作局部视图和斜视图。第35页 剖视图的概念与全剖视图1分析图中的错误画法,在指定位置作正确的剖视图。2补全图中漏画的图线,在指定位置吧左视图画成全剖视图。3.补全图中漏画的图线。1224在指定位置把主视图画成全剖视图。5在指定位置把主视图画成全剖视图。6.在指定位置把主视图画成全剖视图。第36页全剖视图1作A-A剖视图。A I2.作A-A剖视图。A-A3作C-C的剖视图。A-AB-BC-C4、作A-A、B-B剖视图。B-BA-A第37页半剖视图1把主视图画成半剖视图。2.把主、俯视图画成半剖视图。3、把主视图画成半剖视图。4、把主、左视图画成半剖视图。第4小题解析:

33、如果机件的某些内部结构在半剖视图中没有表达清楚,则在表达外部 形状的半个视图中应用虚线画出。本题的左视图即为该种情况。第38页局部剖视图1、把主视图画成局部剖视图。把主.俯视图画成局部剖视图。3、+4、把部剖7-7/ Z / /图画成局厂吐叮!( 1LTW71111 * M* * M B wE0主、俯视 视图。-. ” HL、/z/第39页用两个平行的或相交的剖切平面剖开物体后,把主视图画成全剖视图。解题要点:要标注剖切符号。2皆_型、巒IIA34A第40页剖视图综合练习1、在指定位置把主视图和左视图画成半剖视图和全剖视图。1222在指定位置把主视图和左视图画成全剖视图和半剖视图。A-A展开第

34、38页断面图1、在两个相交剖切平面迹线的延长线上,作移出端面。2、作 B-B、A-A 断面。3画出指定的断面图(左面键槽深4mm,右面键槽深3. 5mm)。本题解析:当剖切平面通过回转面形成的孔或凹坑的轴线时,这些结构应按剖视图绘 制。第39页根据所给视图,在A3图纸上画出机件所需的剖视图,并标注尺寸。3、1222第40页*C6T6B-B4第41页螺纹的规定画法和标注K按规定的画法绘制螺纹的主、左视图。(1)外螺纹:大径H20、螺纹长30mm、螺杆长画40mm后断开,螺纹倒角C2。解题要点:注意小径二0.85大经;螺纹牙底画3/4圈。(2)内螺纹:大径H20、螺纹长30mm、孔深40mm,螺纹

35、倒角C2。解题要点:注意剖面线要画至粗实线处;螺纹牙底画3/4圈。2、将题1 (1)的外螺纹掉头,旋入题1 (2)的螺孔,旋合长度为20mm,作旋合后的主 视图。解题要点:以剖视图表示内、夕卜螺纹连接时,其旋合部分按外螺纹绘制,其余部分仍按各自的画法表示。特别注意剖面线要画至粗实线处。3分析下列错误画法,并将正确的图形画在下边的空口处。1224、根据下列给定的螺纹要素,标注螺纹的标记或代号:(1)粗牙普通螺纹,公称直径24mm,螺距3mm,单线,右旋,螺纹公差带: 中径、小径均为6H,旋合长度属于短的一组。SH9SH/ /尸7尸/ 厶厶/(2)细牙普通螺纹,公称直径30mm,螺距2mm,单线,

36、右旋,螺纹公差带:中径5g,小 径为6g,旋合长度属于中等的一组。解题要点:标注细牙螺纹时,必须注出螺距。(3)非螺纹密封的管螺纹,尺寸代号3/4,公差等级为A级,右旋。G3/4A5.根据标注的螺纹代号,查表并说明螺纹的各要素:(1)该螺纹为 梯形螺纹; 公称直径为20mm ; 螺距为 4mm ; 线数为2 ; 旋向为左旋;螺纹公差代号为7H 。仃/f / / / / / / / / / / / / / ZX-/岔/ / / ./ / / / / / / / .Z / 一L TY/A(2)该螺纹为非密封管螺纹;尺寸代号为1/2;大径为 20.955mm;小径为 18.631mm;螺距为 1.8

37、14mm。Z / / Z / / Z / z / X /XG1/2解题要点:该题查P363附表3和P365附表4第45页1、查表填写下列各紧固件的尺寸:(1)六角头螺栓:螺栓 GB /T 5782-2000 M16X65解题要点:参教P372查附表12、P263画图122解题要点:该题查P332附表10(2)开槽沉头螺钉:螺钉GB /T 68-2000 M10X5038解题要点:该题查P330附表72、根据所注规格尺寸,查表写出各紧固件的规定标记:(1)A级的1型六角螺母螺母 GB/T6170-2000 H16gTlw 90)24解题要点:该题查P372附表12(2) A级的平垫圈2b-13垫

38、圈 GB/T 97. 1-2000 16解题要点:该题查P372附表133查表画出下列螺纹紧固件,并注出螺纹的公称直径和螺栓、螺钉的长度1。(1)已知:螺栓GB/T 5782-2000 M20X80。画出轴线水平放置、头部朝右的主、左视图(1: l)orO/ CM*f/Y46解题要点:参教P370查附表10、P263画图。(2)已知:螺母GB/T 6170-2000 M20。画出轴线水平放置、头部朝左的主、左视图(1: l)o(3)已知:开槽圆柱螺钉:螺钉GB/T 65 -2000 M10X30o画出轴线水平放置、头部 朝左的主、左视图(2: l)o解题要点:参教P367查附表5画图第43页螺纹紧固件的连接画法1、已知:螺柱 GB/T 898-1988 M16X40、螺母 GB/T 6170 - 2000 M16,垫圈 GB/T97. 1-200216、用近似画法作出连接后的主、俯视图(1: l)o解题要点:参教P263264、蝮纹小径为0.85大径为1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