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周教学设计讲诉0001_第1页
第二周教学设计讲诉0001_第2页
第二周教学设计讲诉0001_第3页
第二周教学设计讲诉0001_第4页
第二周教学设计讲诉0001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含山县陶厂中心学校 2015-2016 学年度第一学期四( 1) 班语文电子教学设计 第二周 (9.7-9.11 ) 第一单元 单元分析: 本组教材编排了四组课文老师,您好!但愿人长久古诗两首秋天。老师,您好!赞美 了老师事业的崇高和美好,抒发了孩子们对老师感激、热爱的思想感情; 但愿人长久体会苏轼对亲人的思念 之情;古诗两首描写了秋夜的景色;秋天是一首诗歌,描写了秋天迷人的景色和丰收的景象,抒发了作 者对秋天的热爱和赞美之情。这一课文体裁丰富,有诗歌,有历史故事,也有古诗。教师应根据不同体裁特点进 行教学,开拓学生视野,激发学生其阅读兴趣,为他阅读不同体裁的文学作品点拨指导,注意渗透学生。

2、课题 1 老师您好 教 学 目 标 1.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背诵课文。 2. 学会本课 10 个生字,其中绿线内的生字只识不写。 3. 理解和掌握本课有关词语及句子的含义。 4. 理解教师工作的崇高,激发学生热爱老师的思想感情。 重点 理解文中重点句子的含义 难点 理解并体会教师事业的崇高、美好和教师工作的辛劳。 教法 与 学法 学生先自学,互相讨论,师引导。 教学 准备 教案、课件 课时 2 课时 教学过程 教学内容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激发感情 1. 放录音每当我走过老师的窗前,学生欣赏。 2. 为了赞美老师,人们常常把老师比作什么?(学生回答) 3. 这么多

3、美好的比喻,足以看出人们对老师的崇敬。自从跨进 学校的大门,我们每个人的成长都离不开老师的辛勤教育,在教师 节来临之际,让我们对所有的老师说一声:“老师,您好!”(板 书课题,学生读课题) 4. 揭题,理解题意。看了题目,你有什么疑问?(学生质疑) 二、初读感知 1. 初读课文。要求: (1)自学生字词,分析字形,简单记忆。 (2)小组互读,注意生字的读音。 (3)读顺诗句,注意长句的朗读。 (4)读懂大意,初步做到有感情地朗读。 2. 再读课文,边读边想,可在自己认为好的词、句、段上打记 二次修改 1 含山县陶厂中心学校 2015-2016 学年度第一学期四( 1) 班语文电子教学设计 号,

4、不懂的词语、句子可打上小问号。师巡视学生读书情况。 3. 检查: (1)出示词语 浸透编织崇高一项涌出塑造崇高衷心茁壮朝霞辛勤祝愿 (2)读谁下列多音字:心血朝霞情不自禁 交流:哪些词语读懂了, 是怎样读懂的?还有哪些不懂的地方? ( 3)指名读课文, 进行群体诊断与矫治。 及时指导读好长句子。 (4)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请同学们说说这首诗每段主要写了 些什么? 这首诗的第一自然段写了教师事业的崇高,第二自然段写了教 师事业的美好。 4. 交流:你读懂了哪些句子,或者你还有哪些疑问。 三、作业: 1. 抄写生字、词语。 2. 熟读课文。 3. 搜集表现老师可敬的故事或赞美老师的诗文,准备交流。

5、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同学们, 上一节课我们初步学习了老师,您好这首诗,今 天我们继续来学习这首诗。板书课题:老师,您好 1. 自由朗读这首诗歌,哪些诗句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为什 么? 2. 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想一想老师的哪些所作所为令你感动。 3. 质疑: 哪些句子不太理解?指名读这些句子, 师生共同学习课 文,重点解决这些问题。 二、重点感悟 (一)学习课文第一节 1. 自由读课文第一节, 思考: 第一节哪一句集中赞美了教师的事 业? (啊,教师的事业多么崇高!) 2. 默读课文,思考从哪几句话可以看出教师事业的崇高? 3. 讨论归纳。 (1).第一句(在昨天与今天之间

6、架起金桥)指导理解: A. 这句话是什么意思?结合课文插图想想理解 B. 小结:人类的进步,社会的发展,是靠老师通过传播知识, 教育培养出来的人才实现的,所以老师起着铺路.架桥的作用。 C. 指导朗读这两句。 ( 2)出示句子: 古今中外, 哪个人的成长不浸透着教师的心血! 地北天南,哪一项创造不蕴含着教师的辛苦! A. 指导学生理解“浸透” B. 为什么说所有人的成长都浸透着教师的心血? C 指导感情朗读这一句。 ( 3)出示:地北天南 哪一项创造不蕴含着教师的辛劳! 读读这句话,与同桌讨论,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学生互相交流,教师巡视指导点拨) 21 含山县陶厂中心学校 2015-20

7、16 学年度第一学期四( 1) 班语文电子教学设计 4. 指导朗读第一自然段。 (二) .学习课文第二节,自由读。找出一些优美的句子。 1. 自由读课文第二节,思考这一节又是哪句话赞美了教师的事 业? (啊!教师的事业多么美好!) 2.默读课文,思考:这一节哪几句话具体写出教师事业是美好 的? 3.讨论归纳。 ( 1)第一句(用真理 心灵闪耀) 指导理解:春晖(春天是温暖的阳光)朝霞(早晨太阳出升的 云霞) (2)出示句子:笔尖飞舞,那是春蚕悄悄地编织理想的丝线; 笑语盈盈,那是甘露轻轻地洒向茁壮的新苗。 指导理解: A.这两句把教师的事业比喻成什么?(春蚕编织丝线;甘露洒 向新苗) B.“笔

8、尖飞舞”指的是什么?(教师粉笔书写,钢笔备课批改 作业)“笑语盈盈”是什么意思?(老师讲课的话语,对我们谆谆 教导,语重心长,苦口婆心) C. 指导朗读。 4. 指导感情朗读第二节。 三、拓展延伸 老师,我想对您说 四、背诵积累,升华情感 这么美的诗,如果能把它背下来,变成自己的语言那该多好, 想背吗 ?自由背。 五、作业 (制作贺卡)听了你们饱含深情的朗读,我又激动又自豪,你 们呢,是不是也有许多话想对老师说?好,那把你们的心里话都写 在贺卡上吧! 板 书 设 计 老师,您好 事业崇高:渗透 蕴含 工作辛苦:笔尖飞舞 笑语盈盈 围绕教学方式、学习方式、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成功与不足进行反思

9、 31 含山县陶厂中心学校 2015-2016 学年度第一学期四( 1) 班语文电子教学设计 反 思 课题 2 但愿人长久 教 学 目 标 1.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4、5、6 自然段。 2. 学会本课 10 个生字,认识 3 个生字,掌握多音字“埋”。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 体会苏轼对兄弟的思念之情,理解“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含义。 重点 品读感悟课文内容,理解词的内容,体会苏轼对兄弟的思念之情。 难点 理解“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含义。 教法 与 学法 生自学讨论,师引导讲解。 教学 准备 教案、课件 课时 2 课时 教学过程 教学内容 第三课时 教学过程

10、 一、导入 1. 演示皓月当空、万里无云的多媒体课件。 2. 谈话:同学们,一年一度的中秋节到了,我们会和亲人团聚, 品尝瓜果月饼,共享一轮明月。但总有人因为生活和工作的原因漂 泊他乡,不能与亲人团聚,看到这一轮明月,心里会有那些感受? 3. 每逢佳节倍思亲,望着天上的月亮,总让人想起家乡的亲人。 这节课,让我们和北宋大文学家苏轼一起过一个中秋之夜,好吗? 二次修改 41 含山县陶厂中心学校 2015-2016 学年度第一学期四( 1) 班语文电子教学设计 4. 介绍苏轼。 5. 苏轼与弟弟苏辙情同手足,但长期天各一方,时值中秋,目 睹别人家团聚,思念之情油然而生,然后他在伤感之时,悟出真缔,

11、 于是解脱惆怅,写出了但愿人长久,千里共蝉娟的千古绝唱。 (板书课题,学生齐读。) 6. 学生质疑: (1)看课题,你最想了解什么? (2)教师归纳: 苏轼是在什么样的情况下写这首词的?他的情感发生了什么变 化? 书上写的那几句词该怎样理解?表达了苏轼怎样的思想感情?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 自读课文,提出要求。 ( 1)第一遍读课文,注意标出生字词。 (2)第二遍读课文,注意联系上下文或借助工具书,弄清生字 词在课文中的意思。 (3)学生第三遍读课文,读通全文,理解大意。 2. 检查自读 (1) 检查词语的读音 ( 多媒体出示 ) 品尝玩耍埋怨吟诵悲欢离合屈指算来心 绪不宁 眼睁睁 观

12、赏但愿宽慰隐藏阴晴圆缺十全十美形 影不离 (2) 学生提出一些不理解的词语师生共同探讨。 婵娟 埋怨 皓月 吟诵等 (3)指名试读课文,并思考:这篇课文写的是谁的事,是一件 什么事? 三 、指导读书 四、巩固练习。指导观察、书写生字。 五、作业。抄写词语,练习朗读课文。 第四课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 朗读词语,同桌互相订正。 2. 学生回忆课文的情感线索。心绪不宁 埋怨 宽慰 3. 引导学生看板书提问: 苏轼为什么会心绪不宁、 埋怨、宽慰 ?(明 确重点学习任务 ) 二、品读感悟,深入探究。 1. 感悟“心绪不宁” 师问:在这美好的月圆之夜,人们都在品尝月饼,观赏明月, 苏轼为什么却

13、显得如此“心绪不宁”呢? (1)引导学生自由读第 13 自然段,重点抓住“手足情深” “形影不离”等词进行理解、体会。 ( 2)引读:苏轼之所以如此“心绪不宁”,是因为思念(弟弟) 啊!是的,苏轼跟弟弟从小 (手足情深 ),小时候他们 (一起读书,一 起玩耍,整天形影不离 )。长大以后 (他们就各奔东西 ),如今屈指算 51 含山县陶厂中心学校 2015-2016 学年度第一学期四( 1) 班语文电子教学设计 来 (分别又有七个年头了 )!怪不得苏轼会这般 (思念弟弟呢 )! (3)指导朗读:对于描写人们欢聚的句子要读出愉快的语气, 描写苏轼思念之情的句子要读出伤感的语气。 2. 感悟“埋怨”

14、 俗话说“每逢佳节倍思亲”, 苏轼思亲之情我们能够理解,可 您又是在“埋怨”谁呢 ? (1)学生自由读第四自然段。 ( 2)学生边看图边想象 (演示多媒体课件 ),教师提问:图上画 的是什么时候,什么地方 ?您在干什么 ?又在想什么 ? (3)互动对话交流。 师:是呀,在这美好的月圆之夜,苏轼,您却见不到自己日夜 思念的弟弟,心里是多么难过呀 !望着天上这圆圆的月亮,更增添了 您丝丝忧伤之情。 (4)配乐范读,重点指导读好“偏偏”这个词语。 ( 5)学生练读,教师指名读 (评点 )。 (6)齐读第四自然段。 3. 感悟“宽慰” (1)学生自由朗读第五、六自然段,画出重点句段 ( 2)小组合作交

15、流,然后集体交流。 指名读第五、六自然段,评议。 指名说说诗人心中宽慰的理由。 引导学生充分体会诗人从离愁别恨中解脱出来,如大海般广 阔的胸怀。 启发学生联系生活实际,理解“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这句的含义。 三、拓展延伸,积累内化 出示水调歌头 (全文 ),师范读。想想这首词的全部意思,好 吗? 四、作业 1. 课下积累以“思念亲人,思念故乡”为题材的优秀诗篇。 2. 这首词很快传到弟弟手里, 当弟弟苏辙捧着这首饱含着一片真 挚情感的词时,他的心情如何,是惊喜,还是悲叹,请发挥想像把 它写下来。 2 但愿人长久 心绪不宁:思念弟弟 埋怨:月圆人不圆 宽慰:真情留人间 围绕教学方式、学习方

16、式、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成功与不足进行反思 61 含山县陶厂中心学校 2015-2016 学年度第一学期四( 1) 班语文电子教学设计 思 课题 3 古诗两首 教 学 目 标 1.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 学会本课 5 个生字,认识一个多音字“磨”。 3. 理解这两首古诗的意思,感悟诗的意境,使学生从中受到美的熏陶。 重点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诗歌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难点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诗歌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法 与 学法 生自学讨论,师引导讲解。 教学 准备 教案、课件 课时 2 课时 教学过程 教学内容 第五课时 教学过程

17、 一、导入新课 1. 同学们,我们伟大的祖国地大物博,山青水秀,美不胜收。 今天这节课,我们将追随唐代诗人刘禹锡的足迹,到湖南岳阳的洞 庭湖走一走,看一看。 板书:望洞庭 2. 指名说了解的刘禹锡和洞庭湖。 二、整体感知 1. 播放朗读录音,学生边看插图边听读,整体感知美。 二次修改 71 含山县陶厂中心学校 2015-2016 学年度第一学期四( 1) 班语文电子教学设计 2. 自己练读,达到正确、流利。 3. 同位互查读,力争人人过关。 三、重点感悟 1. 学生读诗,先说说能够理解的词语的意思。 (1)自由理解。 (2)小组内研讨。 (3)全班交流。重点研讨“镜未磨”:为什么把湖面比喻成未

18、 经磨拭的铜镜呢? 引导学生想象:作者观察时恰逢晚间,在月光照映下,湖面迷 迷蒙蒙,不是很清楚,而未经磨拭过的铜镜应该就是一种模糊的感 觉。 2. 凭借课文插图,叙说古诗大意。 重点指导理解“白银盘里一青螺”: 质疑:诗中的“白银盘”是指什么?“一青螺”又指什么? 3. 练读,读出诗的韵味,感受诗的意境。 (1)自由练读,想象画面。 (2)同位赛读,欣赏插图。 ( 3)展示评读,美化诗境。 4. 背诵古诗,水到渠成。 四、拓展延伸 1. 课件展示: 题君山 雍陶 烟波不动影沉沉 , 碧色全无翠色深。 疑是水仙梳洗处 , 一螺青黛镜中心。 2. 自由练读后,指名读。 题君山 方干 曾于方外见麻姑 闻说君山自古无。 元是昆仑山顶石 海风吹落洞庭湖。 五、作业 1. 写一写:想象这首诗所描绘的景色,写下来。 2. 画一画:把这首诗描绘的景色用多彩的画笔表现出来。 3. 找一找:收集刘禹锡的其它诗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