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学专业天然药化第五黄酮类化合物_第1页
药学专业天然药化第五黄酮类化合物_第2页
药学专业天然药化第五黄酮类化合物_第3页
药学专业天然药化第五黄酮类化合物_第4页
药学专业天然药化第五黄酮类化合物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本章内容提要本章内容提要 一、概述一、概述 : 1 1、定义、定义 2 2、生物合成途、生物合成途 径径 3 3、生理活性、生理活性 二、结构与分类二、结构与分类 三、理化性质三、理化性质 四、提取与分离四、提取与分离 五、检识方五、检识方 第一节 概述 v一、定义: v1、含义:黄酮类化合物(Flavonoids)是泛 指两个苯环(A环与B环)通过中央三个碳原子 相互连接而成的一系列化合物。 Ar-3C-Ar 2、其基本骨架为: 3 3、分布概况、分布概况 存在科属:存在科属: 存在于双、单子叶植物、裸子、蕨类植物、低存在于双、单子叶植物、裸子、蕨类植物、低 等植物等植物 常见中药:槐米、

2、黄芩、葛根、银杏、桑叶等常见中药:槐米、黄芩、葛根、银杏、桑叶等 存在部位与形式:存在部位与形式: 花、果、叶花、果、叶 -以苷为主要存在形式以苷为主要存在形式 木部木部-多为游离状态。多为游离状态。 皮、根、茎部位皮、根、茎部位- - 两种存在形式两种存在形式 二、生物合成途径 v复合途径:分别经由莽草酸途径和乙酸复合途径:分别经由莽草酸途径和乙酸丙丙 二酸途径二酸途径 。由一个桂皮酰辅酶。由一个桂皮酰辅酶A(构成(构成B环)环) 和三个丙二酰辅酶和三个丙二酰辅酶A(构成(构成A环和中间三碳链)环和中间三碳链) 在查耳酮合成酶作用下生成查耳酮。查耳酮在查耳酮合成酶作用下生成查耳酮。查耳酮 在

3、异构化酶作用下形成二氢黄酮,二氢黄酮在异构化酶作用下形成二氢黄酮,二氢黄酮 在各种酶的作用下转化成其它各类黄酮。如在各种酶的作用下转化成其它各类黄酮。如 图图6-1。 三、生物活性 1 1、扩张冠状动脉血管作用、扩张冠状动脉血管作用 2 2、降血脂及胆固醇作用、降血脂及胆固醇作用 3 3、保肝作用、保肝作用 4 4、抗炎作用、抗炎作用 5 5、雌性激素样作用、雌性激素样作用 6 6、抗菌及抗病毒作用、抗菌及抗病毒作用 7 7、解痉、泻下作用、解痉、泻下作用 第二节理化性质 v一、物理性质 v1、性状 v2、溶解性 v二、化学性质 v1、酸性 v2、碱性 3、黄酮类化合物的显色反应 根据其反应原

4、理不同,分为: (1)、 还原反应 (2)、络合反应 (3)、 其他反应 第三节 黄酮 类化合物提取和分离 (一)提取方法(见P148) 1、醇类溶剂 取法 2、热水提取 法(黄酮苷类) 3、碱溶酸沉 法 (二)分离方法 1、 分离依据 2、 分离方法 (三)实例:槐米中芦丁的提取 第四节黄酮类化合物的检识第四节黄酮类化合物的检识 一、 理化检识 1、 盐酸-镁粉反应 2、 三氯化铝反应 3、 醋酸镁反应 UVUV NMRNMR MSMS 基 本 骨 架 O O 色原色原 酮酮 (狭义(狭义 的黄酮的黄酮 ) 黄酮(醇)类 基本结 构 黄酮类成分 O OH OH OH OH O O OH gl

5、uaO O OH 木犀木犀 草素草素 黄黄 芩芩 苷苷 槲皮素槲皮素 R= HR= H 芦芦 丁丁 R= R= 芸香糖芸香糖 O OH OH OH O OH O OH OH O OH OH OH OH 山柰酚山柰酚 杨梅素杨梅素 水飞蓟素 黄柏素-7- O-葡萄糖苷 (1)盐酸-镁(锌)粉反应: (2)四氢硼钠(钾)反应:(二氢黄酮类 专属反应) 二氢黄酮类 二氢黄酮醇类 红色 或紫红色 黄酮 (醇)类 二氢黄酮(醇)类 +盐酸-镁粉 红色或 紫红色 (3 3)钠汞齐还原反应)钠汞齐还原反应 (二氢)黄酮类 (二氢)异黄酮类 +钠汞齐-盐酸 红色 黄酮醇类呈黄色-淡红色,二氢黄酮 醇类呈棕黄色

6、 1、络合反应的结构条件 C5OH 黄酮 C3OH黄酮 邻二酚OH 黄酮 与金属盐类试剂的络合反应: 下一张 1 1、三氯化铝反应、三氯化铝反应 2 2、锆盐、锆盐-枸椽酸反应枸椽酸反应 3 3、 醋酸镁反应醋酸镁反应 4 4、氨、氨 性氯化锶反应性氯化锶反应 根据所用试剂不同,分为根据所用试剂不同,分为: 2、常用的络合剂 5 5、三氯化铁反应、三氯化铁反应 异黄酮类基本结构 O O 二氢二氢 异黄酮异黄酮 O O R1 R 2 O OR 3 R1=R2=R3=H 大豆素 R1=R3=H R2=glc 大豆苷 R2=R3=H R1=glc 葛根素 查耳酮类基本结构 查耳 酮 红花 苷 补骨脂

7、 乙素 OH O 二氢查 耳酮 双黄酮类基本结构 O OH OH O OH O OH OH O OH O OH OH O O O OH OH O OH 柏黄柏黄 酮酮 扁柏扁柏 黄酮黄酮 其他黄酮类 : 1、花色素类花色素类 2、黄烷醇类黄烷醇类 3、双苯吡酮类双苯吡酮类 花色素基本结构 : 花色 素 二氢黄酮、二氢黄酮醇为无色结晶 其他黄酮类其他黄酮类: 呈黄色或淡黄色结晶体 。 颜色与结构的关系: (1)羟基或甲氧基在5、6、 3 位时,对 着色 影响较小;在7 ,4位时,使颜色加深 ;(2)C2-C3为单键时为无色(3)异黄酮呈淡黄 或无色 (4)花色素在不同PH碱液呈不同颜色 1 1、

8、)颜色与形态、)颜色与形态 2 2、)旋光性:、)旋光性:黄酮苷元中二氢黄酮(醇)、黄烷醇 、二氢异黄酮等类型,因分子中手性碳原子故有旋光 性,其他黄酮苷元无旋光性。黄酮苷类均有旋光性且 多为左旋。 溶解性: 易溶于:甲醇、乙醇、醋酸乙酯、乙醚、 等有机溶剂和稀碱水溶液中 难溶于水 : 可溶于:甲醇、乙醇和热水 难溶于:苯、氯仿等亲脂性有机溶剂 溶解性与结构的关系 溶解性与分子结构的关系 ; (1 1)与取代基的性质和数目有关。取代基的极)与取代基的性质和数目有关。取代基的极 性增大,极性基团的数目增多,在极性溶剂的性增大,极性基团的数目增多,在极性溶剂的 溶解度增大。溶解度增大。 (2 2)

9、与取代基的位置有关。)与取代基的位置有关。 (3 3)与分子的立体结构有关。)与分子的立体结构有关。 如黄酮、黄酮如黄酮、黄酮 醇、查耳酮的水溶性比其氢化物的水溶性小。醇、查耳酮的水溶性比其氢化物的水溶性小。 为什么?为什么? (4 4)离子型化合物水溶性较大。如花色苷类)离子型化合物水溶性较大。如花色苷类 下列化合物水溶液性大小的比较 二氢黄酮类立体结 构 黄酮类化合物的化学性质: 1、酸性: 产生酸性原因-酚-OH 酸性强弱与结构的关系: (1)酚羟基的数目 (2)羟基的位置 7、4一二OH 7或4一OH 一般酚OH 5一OH 2、碱性:吡喃酮环上氧原子具有未共用电子对 H+ H2O 黄酮

10、类成分 碱 性 5-羟基黄酮铝络合物黄酮醇铝络合物 黄酮类化合物黄酮类化合物 + + 铝盐试剂铝盐试剂 鲜黄色(有荧光)鲜黄色(有荧光) 4 4,-OH-OH黄酮醇和黄酮醇和7 7,4 4 ,- -二二OHOH黄酮醇显天蓝色荧光黄酮醇显天蓝色荧光, 锆盐 枸橼酸反应:(此反应常用于检识(此反应常用于检识C C3 3 和和C C5 5有无有无-OH-OH) C3OH黄酮类 + 锆盐试剂 黄色 黄色 (不褪色) C5OH黄酮类 + 锆盐试剂 黄色 褪色 2%枸橼酸 2%枸橼酸 醋酸镁络合反应 二氢 黄 酮 二氢黄酮醇 黄 酮 类 黄酮醇类 异黄酮类 天蓝色荧光 黄色或橙黄色荧光 硼酸显色反应 与碱

11、反应 五氯化锑反应:查耳酮呈红 或紫红色沉淀,其他类显黄至橙色。 其他反应 与碱性试剂反应 : 二氢黄酮类 (无色) 查耳酮类(黄色) 黄酮类化合物分离的主要依据: 、极性大小不同 - 溶剂萃取法 吸附色谱法 、溶解性大小不同 -分配色谱法 、酸性强弱不同 -pH梯度萃取法 、分子大小不同 -凝胶色谱法 、分子中的特殊功能团 - 铅盐沉 淀法、硼酸络合法 分离方法: 1、溶剂萃取法 2、pH梯度萃取法 3、柱色谱法 4、铅盐沉淀法 5、硼酸络合法 柱色谱分离法 1、聚酰胺柱色谱法 (1)分离原理 (2)分离流程 (3)双重色谱 聚酰胺柱色谱 1 1.吸附原理:吸附原理: 氢键吸附氢键吸附 2

12、2.适用于:含酚羟基、硝基化合物适用于:含酚羟基、硝基化合物 3.洗脱规律(先后顺序)洗脱规律(先后顺序): a. a.苷元相同苷元相同, ,叁糖苷叁糖苷 双糖苷双糖苷 单糖苷单糖苷 苷元苷元 b.b.母核上增加羟基母核上增加羟基, ,洗脱速度减慢洗脱速度减慢. . c. c.母核类型不同母核类型不同 异异黄酮黄酮 二氢黄酮醇二氢黄酮醇 黄酮黄酮 黄酮醇黄酮醇 d.d.芳香程度高,吸附性增强芳香程度高,吸附性增强, ,难洗脱难洗脱 4.4.洗脱能力:尿素水溶液洗脱能力:尿素水溶液 DMF DMF 甲酰胺甲酰胺 NaOH NaOH 丙酮丙酮 甲醇甲醇 、乙醇(高、乙醇(高 低)低) 水水 v聚酰

13、胺分子中既有非极性的脂肪链,又有极性 的酰胺基团,聚酰胺色谱具有双重色谱双重色谱性质。 v用含水溶剂系统(如乙醇用含水溶剂系统(如乙醇-水)洗脱时,水)洗脱时, 符合氢键吸附规律,类似于反相分配色谱,符合氢键吸附规律,类似于反相分配色谱, 苷先下,苷元后下。苷先下,苷元后下。 v用有机溶剂系统(如氯仿用有机溶剂系统(如氯仿-甲醇)洗脱时,甲醇)洗脱时, 类似于正相分配色谱,苷元先下,苷后下。类似于正相分配色谱,苷元先下,苷后下。 葡聚糖凝胶柱色谱葡聚糖凝胶柱色谱 v分离黄酮苷元时,主要靠吸附作用,苷 元上酚羟基的数目越多,越难洗脱。 v分离黄酮苷时,主要靠分子筛性质,按 分子量由大到小的顺序出

14、柱。 一、 性味功能: 二、临床应用: 用作治疗高血压的辅 助药及毛细血管脆性出血的止 血药。 三、有效成分结构与性质: 止血有效成分- 芦 丁 结构与性质 四、芦丁的提取分离 1、水提取法 2、碱溶酸沉法 槐米槐米 1、黄酮类化合物UV光谱的主要特征: - 大多数黄酮类化合物在MeOH溶液中出现两个主要 吸收峰。 带I max MeOH 300400nm 300400nm 由由B B环桂皮酰基环桂皮酰基系系 统电子跃迁所引起统电子跃迁所引起 的吸收的吸收 max 带II MeOH 240280 nm 240280 nm 由由A A环的苯甲酰环的苯甲酰 基系统电子跃迁所基系统电子跃迁所 引起的

15、吸收。引起的吸收。 2、从UV光谱推测黄酮类化合物的结构类型 3、A环、B环上含氧取代基对UV光谱的影响 4、利用诊断试剂推断黄酮类羟基的位置 (1)常用的诊断试剂 a. NaOMe b . NaOAc c . NaOAc/ H3BO3 d . AlCl3或AlCl3/ HCl (2)推断方法 将“ 样品 + MeOH” 和“ 样品 + MeOH + 诊断试剂 ” 两者光 谱作比较,根据带I的位 移推测羟基的位置。(P158) 山柰苷 的结构测定 v从柴胡中分得山柰苷,经酸水解得到苷元和两分子的 Rha,山柰苷和苷元的UV数据如下,试推断其结构. v 山柰苷 山柰酚 MeOH 265 345

16、267 367 NaOMe 265 388(强度略增) 276 424(分解) NaOAc 265 399 276 387 AlCl3 275 399 270 424 AlCl3/ HCl 275 399 270 424 山柰苷的结构 O OOH OH Orha rhaO 不同结构类型黄酮类化合物UV光谱特征 结构类型 带I(nm) 带II(nm) 黄 酮 黄酮醇3-OH取代 黄酮醇3-OH未取代 异黄酮 二氢黄酮 二氢黄酮醇 查耳酮 噢 弄 花青素及其苷 304350 250280 328357 250-280 358385 250-280 310330肩峰(很弱)245270(强) 300

17、330肩峰(很弱)270295(强) 340390(强,主峰)220270低强度 370430(强,主峰)230270低强度 465560 270-280 带带I I强为强为 主峰,带主峰,带 IIII弱为次弱为次 强峰强峰 带带II II 强强 为主峰,为主峰, 带带I I弱为弱为 肩峰肩峰 带I、带II强 均为主峰 桂皮酰基系统 苯甲酰基系统 诊断试剂 v在测定黄酮的UV时加入某些试剂,使黄酮类 化合物的酚羟基发生解离或络合,使其UV吸 收发生规律性位移,从而可根据UV的变化推 断化合物的结构,这些试剂称为诊断试剂。 化 合 物 H-6(ppm) H-8(ppm) 黄酮、黄酮醇、异黄酮黄酮

18、、黄酮醇、异黄酮 6.26.0 d 6.56.3 d 黄酮、黄酮醇、异黄酮黄酮、黄酮醇、异黄酮 6.46.2 d 6.96.5 d 的的7-O-7-O-葡萄糖苷葡萄糖苷 二氢黄酮、二氢黄酮醇二氢黄酮、二氢黄酮醇 5.955.75 d 6.15.9 d 二氢黄酮、二氢黄酮醇二氢黄酮、二氢黄酮醇 6.15.9 d 6.46.1 d 的的7-O-7-O-葡萄糖苷葡萄糖苷 5,7-二羟基黄酮类化合物中H-6和H-8的化学位移 下一张 化合物化合物 H-5H-5(ppmppm) H-H- 6(ppm) H-8(ppm)6(ppm) H-8(ppm) 黄酮、黄酮、 8.2-7.9 d 7.1-6.7 dd 7.0-6.7d8.2-7.9 d 7.1-6.7 dd 7.0-6.7d 黄酮醇黄酮醇 异黄酮异黄酮 二氢黄酮二氢黄酮 7.9-7.7 d 6.5-6.4 dd 6.4-6.3 d7.9-7.7 d 6.5-6.4 dd 6.4-6.3 d 氢氢 2 2黄酮醇黄酮醇 7-羟基黄酮类化合物中H-5、H-6和H-8的化学位移 下一张 二氢黄酮和二氢黄酮醇中 H-2和 H-3的化学位移 化化 合合 物物 H-2(ppm) H-3(ppm)H-2(p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