罐内作业事故案例安全防范措施_第1页
罐内作业事故案例安全防范措施_第2页
罐内作业事故案例安全防范措施_第3页
罐内作业事故案例安全防范措施_第4页
罐内作业事故案例安全防范措施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整体解决方案系列罐内作业事故案例安全防范措施(标准、完整、实用、可修改)GL实用范本 | DOCUMENT TEMPLATEFS-QG-85804编号:罐内作业事故案例安全防范措施Safety precauti ons for tank accide nts说明:为明确各负责人职责,充分调用工作积极性,使人员队伍与目 标管理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特此制定在制药生产工艺过程中大量使用各种容器设备,以满足 制药工艺的要求,实现制药生产的目的。制药生产中有发酵 罐、合成罐、提取罐、分离罐、干燥器等,这些容器设备的 直径和容积大小各有不同,但其内部结构基本相同,都安装 各类搅拌器、各种工艺料管和固定

2、料管的支架。制药生产中 的容器需盛装酸、碱、有机溶媒等有毒有害物质。由于使用 频繁、存在腐蚀等因素以及工艺检查等,要经常进入罐内进 行各类作业。设备内部空间狭小、空气流通不畅、存在有毒 有害因素、作业过程产生危险有害因素,如果在哪个环节上 组织不好、措施不当,就会发生这样或那样的安全事故,给 罐内作业员工的生命安全造成危害。因此必须加强罐内作业 的安全管理,落实好各项组织措施和技术措施,防止罐内事 故的发生。一、罐内作业发生的事故案例案例一 :1994年3月31日10时50分,某药厂员工S在 电站锅炉水处理3号阴床内跳板上安装再分器时,班长L叫他出来休息一下。s在转身时不慎脸朝下掉在距跳板1.

3、65m阴床罐底惰性泡沫球的表面上,使白球进入鼻孔、口腔内, 抢救无效死亡。(1) 直接原因:异物窒息。(2) 间接原因:罐内作业没填写工作票,没做好防范措施, 如戴好安全帽、系好安全绳,白球上铺盖白布、塑料布,增 设安全网。案例二:1992年10月10日22时30分,某药厂发酵工 段配料员工 G,在往配料罐投无水硫酸钠时,不慎将一整袋 无水硫酸钠掉入罐内,未经请示,违反操作规程擅自从人孔 (300ram x 400mm下罐捞料。因罐内缺氧窒息死亡。(1) 直接原因:窒息(2) 间接原因:违反下罐作业操作规程和下罐准许证制度;缺乏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案例三:1993年8月21Et11时8分左

4、右,某安装公司电焊工H、徒工L在某药厂配料岗位玉米浆罐内焊接搅拌器挡时,由于焊接时产生焊尘排不出去影响焊接作业。他们向罐 内通氧气,用氧气置换烟尘,然后将氧气带撤出。然后开始 在罐内继续实施焊接,引起火灾,造成H死亡、L重伤。(1) 直接原因:擅自向罐内通氧气,使罐内氧气浓度高并 进行施焊,是造成事故的直接原因。(2) 间接原因:违反下罐作业安全操作规程、电气焊工安 全操作规程等各项规章制度,缺乏安全知识和自我保护意识。案例四:某制药厂淀粉车间玉米浆工段代班长李某,于1982年1月23日19时50分在下2号空玉米水贮罐(直径1.9m、高2.45m)清理罐内沉淀物时,因沉淀的蛋白等物质发 酵,产

5、生大量的硫化氢气体,致使其中毒死亡。(1) 直接原因:硫化氢气体中毒。(2) 间接原因:下罐作业审批制度不严格,下罐作业前气 体监测分析及通风措施不到位,职工对防止中毒的思想意识 薄弱。案例五:20xx年2月15日,某制药厂合成车间1号三合 一轴封骨架密封漏,由机修车间钳工组进行维修更换。9时 许,机修车间维修人员开始下罐进行检修操作,合成车间操 作者关某负责三合一的操作,机修车间李某负责现场监护。9时40分左右,在检修过程中需要提升搅拌轴,合成车间操作工关某在开启搅拌提升开关时,误将旋转开关启动,致使 三合一内4名机修车间检修人员被搅拌扫倒,其中1人小腿部筋膜断裂一半。(1) 直接原因:操作

6、者操作失误。(2) 间接原因:没有认真履行下罐作业有关规定,落实好 下罐作业安全措施;下罐作业组织措施不利,职责分工不明 确。二、罐内作业安全防范措施1. 凡是因生产需要进行下罐作业 (含各种釜、槽、塔、柱 等容器内作业),必须经车间主任签发,由安全员办理下罐作 业许可证,许可证必须由下罐作业人和下罐作业监护人本人 签字,并对下罐作业安全措施做全面检查,确认下罐作业准 备工作符合下罐作业管理规定后,方准下罐作业。否则,严 禁任何人擅自下罐作业。2. 下罐作业前必须切断罐搅拌的动力电源,并挂“有人 作业,禁止合闸”警示牌,并拔下电机单机保险或卸下电机 传动皮带。3. 下罐作业前,要对罐内进行清理

7、,对盛装过易燃易爆 及有毒有害物质的罐体进行罐内作业时,必须用压缩空气进 行吹扫置换,置换完毕后,做罐内气体分析,确认无毒无害 后,方准下罐作业,作业时应始终向罐内通压缩空气,防止 罐内缺氧。4. 下罐作业前必须排空罐内压力,按规定打开罐盖,并 关闭所有通往罐体的阀门或安装盲板,并挂“有人工作”警 示牌。5. 对罐内有物料且有毒有害,确实无法处理又需下罐作 业时,必须由车间领导请示技术和安技部门,米取安全可靠 的措施,经工厂总工程师或厂长批准后,方可下罐作业。6. 下罐作业人员必须是身体健康者,严禁酒后下罐作业。7. 罐内作业所用照明灯电压为 12V,所用工具、器材严 禁上下抛掷,必须采用工具袋,用绳索吊送。8. 严禁向罐内通氧气。使用电气焊作业时,焊具必须安 全可靠,完整无损。使用气焊割具时,随用随放,用后立即 提出罐外,严禁在罐内存放。9. 下罐作业人员必须按规定穿戴劳动防护用品。要系好 安全带,挂好速差器,戴好安全帽。10. 罐内作业要根据作业环境的实际危险性,采取相应 的、必要的安全防范措施。11. 下罐作业必须设专人监护,严格执行下罐作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