拥揽包容性与本土性的泰国戏剧_第1页
拥揽包容性与本土性的泰国戏剧_第2页
拥揽包容性与本土性的泰国戏剧_第3页
拥揽包容性与本土性的泰国戏剧_第4页
拥揽包容性与本土性的泰国戏剧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拥揽包容性与本土性的泰国戏剧人杰地灵的泰国国土孕育了一朵又一朵璀璨丰饶的文化与 艺术之花,在众多的泰文化种类中,泰国戏剧,作为泰国富有浓 郁民族特色的文化艺术, 被人们视为东方艺术百花园中的一棵奇 葩,成为了东方戏剧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悠长的历史之河中, 泰国戏剧随着奔流的岁月留下了朵朵 浪花; 一朵艺术之花则代表着一种鲜明的戏剧种类, 彰显着这门 艺术的民族精髓。在这其中包揽了泰国最古典的民族戏剧孔剧, 阿瑜陀耶王朝时期出现的文艺形式皮影戏, 源与真人表演的泰国 木偶戏, 将对真主的诵赞变成一种文化娱乐活动的礼该戏, 以及 18 世纪后半叶曼谷王朝时期所产生的娘剧、无面具舞剧、哑剧 等。在

2、长期的发展演变过程中, 这些戏剧种类以她们的嬗变历程 与瑰丽风貌, 尽情展示了泰国戏剧独特的艺术特征, 同时也在诠 释着她们所传递的多元而个性化的文化意义。一、博采众长彰显包容性在泰国戏剧的嬗变轨迹中, 我们发现不论在题材选择还是在 舞台表演艺术方面,泰国戏剧都不同程度地接受了印度、中国、 印尼、西方等地域文化的影响。因而,在泰国戏剧中,我们看到 了她所具有的强大的包容性特征与情怀。作为泰国历史最长、最著名的孔剧拉玛坚,题材起源于 印度古代两大史诗之一的罗摩衍娜,描述的是罗摩与妻子悉 多之间悲欢离合的故事。由于罗摩衍娜在东南亚一带流传历 史悠久, 十三世纪以前就流传到了泰国, 于是泰国人将这部

3、印度 古典文学的伟大典范吸收至本土文化中来, 改编成戏剧, 在泰国 广为流传。同时,经过数百年艺术实践的锤炼,泰国孔剧演员形 成了表演的十种基本手势及其变体,还有特有的 68 种舞姿,以 此来传达心情,表现人物的举止、思想情感,堪称孔剧之精华。 与完全要靠演员的形体动作来解释剧情的印度卡达卡利舞相比, 泰国孔剧手语没有卡达卡利舞那么多, 但对演员手语的要求也相 当之高,并且体现着与印度文化、舞蹈的相同相通之处。例如泰 国戏剧的十种基本手势中的神仙合十、 转指等, 都吸收了印度佛 教文化与舞蹈的手语精华,从而形成自己的手语标志与特色。中国的文学艺术、戏曲文化等也对泰国戏剧有着深远的影 响。泰国礼

4、该戏的剧本中还有中国 三国演义 泰文译本 三国 的作品。除此之外,中国古典小说封神榜等文学作品也对泰 国戏剧产生过一定影响, 作品中的一些魔幻景象也被运用到了泰 国戏剧的艺术创作与表演之中。 同时,中国的戏曲艺术, 如潮剧、 闽剧、粤剧、木偶剧等,早在泰国大城王朝时期(相当于中国清 朝康熙年间) 就传播到了泰国, 对当时泰国戏剧艺术的发展起到 一定的影响。例如,泰国的“洛坤龙”的表演形式,就是吸取了 潮剧的艺术形式不断发展而来的; 而我国广东潮汕地区的皮影戏 传入泰国较早,因此泰国皮影戏也曾受到了中国皮影戏的影响。 可见,泰国戏剧文化与中国艺术文化关系密切。泰国戏剧文化不仅拥有印度、 中国的文

5、化精华, 同时还与印 度尼西亚、欧洲等地域的文化发展息息相关。譬如,欧洲的木偶 戏对泰国戏剧产生过深刻的影响; 泰国皮影戏不仅受中国皮影戏 的影响,同时还受到印度尼西亚皮影戏的影响,其剧目素瓦那 洪传奇、伊瑙传奇,就是由印尼爪哇传入的。面对繁荣的艺术盛果,我们惊叹着泰国戏剧强大的包容性, 这一伟大的包容性为泰文化增添了无限的生命力与活力。首先, 泰国地理位置的优势, 增加了与外界频繁凡交往的可能性。 泰国 位于东南亚中心,是亚洲与非洲、欧洲之间交通要冲地带,也是 印度文化圈与中国文化圈交汇的重要地区。 于是, 她的地理位置 被人们视为东南亚与南亚、 东方与西方的交汇点。 这无疑为泰国 的国际交

6、往提供了诸多有利条件。其次,泰国的宗教文化所折射的民族精神, 也令泰国的艺术 文化不断展现着包容、 豁达的情怀。 音乐人类学家提顿和斯娄宾 认为:“音乐文化个性的差异通常在某种程度上是取决于他们的 音乐观念。”(注:转引自管建华世纪之交一一中国音乐教育 和世界音乐教育 ,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2年版,第 63页。) 音乐文化的差异取决于音乐观念的不同, 而音乐观念中一个相当 重要的组成因素便是民族宗教信仰的影响。 泰国作为黄袍佛国的 千年古国, 佛教早已演变为一种民族精神, 佛教理念在长期的发 展过程中已经深入人心, 渗入泰人的生命之中, 而包容平和的佛 教观念也被具体化到人们的各个文化

7、领域中去了。 因而,这种宽容豁达的宗教理念影响着泰国戏剧文化观念的发展,在这一艺术观念的推动下,泰国戏剧艺术博采众长,汲取了印度、中国、西 方等国家文化的精髓,融合了不同文化的内涵, 体现了文化的多 元意义。这种文化的融合,充分体现了泰国艺术文化真实的多元 价值与包容性。同时,泰国作为一个典型的与西方文化类型大相径庭的亚洲 国家,由于文化背景、生活世界的独特风貌,其美学形态也体现 着富有民族特色的特征和整体性。 她如同金丝银线一般,精致匀 称,却又不失朴实柔和,散发着佛教的灵动气息,具有崇尚自然 美、和谐美、均衡美和崇高美的文化传统。泰国美学体现着泰国 人民由内心阐悟和探究,而流淌出来的宽容和

8、谐的人生观、 价值 观,以及他们豁达宽厚的民族气质。 泰国戏剧在不断的嬗变过程 中,呈现了内在细腻的敏感、外在精致的张力,内外兼顾,动静 相宜,从而拥揽了宽广的文化包容性。 这种包容性的意义正折射 了泰国美学对生存的环境、 文化语境、价值观念等由内向外的阐 释。二、民族特色积淀本土性在泰国戏剧文化的发展历史中, 她汲取了印度、中国、印尼、 西方等国域的文化元素,体现了执著的文化融合。但是,泰国戏 剧并非单纯地引入外来文化, 而是将这些外来文化泰国化, 对其 进行再加工和再创作,使之本土化,因此更容易为泰国人民接受 和喜爱。1宗教理念折射泰人生活泰国戏剧本土性的第一大特色, 那就是她对于宗教精神

9、和神 话色彩的不懈追求与探索。 泰国是佛教的王国, 佛教思想深入人 心,佛教理念也早已渗入泰国人民生活。因而,人们很自然地将 宗教思想融入了戏剧艺术之中。 比方说, 孔剧表演的主要面具有 王子面具、 猴子面具和罗刹面具三种, 每一种面具表现一种特殊 的身份。 而所有的面具都是尖顶头冠的形制, 这与佛教建筑样式 和泰王室的宫廷文化有着极大的渊源。 同时, 面具上所涂染的红 色和黄色, 也正象征着人们豁达质朴的心态, 也代表佛教色彩的 基调。又如,在表演皮影戏的过程中,人们虔诚地对待皮影戏表 演。根据泰国最古老的传说, 人们将皮影戏表演视为祭祀祖先的 重要仪式, 而将投射在屏幕上的影像, 视为祖先

10、和神灵的幻化与 象征。所以,演出开始前,人们先拜师(神),点燃香烛,献上 祭品,以祈求毗湿奴、湿婆等神灵的保佑。演出正式开始,则由 德高望重的老艺人以祈祷的方式唱诵诗文, 之后才可以正式开始 演出。而泰国皮影人物的制作过程中也包含着宗教信仰的因素。 比如,绘制神灵图案的画师在绘制过程中必须身着白色礼服, 所 绘人物必须在一天之内完成,以示对神灵的尊敬与崇敬。从种种细节中我们可以感受到, 宗教信仰与神话色彩在泰国 戏剧艺术中重要的文化意义。 人类学家格尔茨曾说过: “人是悬 在由他自己所编织的意义之网中的动物而文化就是这样一 些由人自己编织的意义之网。”(注:克利福德 . 格尔茨文化 的解释,译

11、林出版社, 1999 年版,第 5页。) 文化是人们的 生活方式和传递方式, 在意义之网中, 文化体现的是一种生活世 界的意义。 泰国戏剧之中浸含着宗教精神与神话色彩, 这与泰国 人民文化与生活世界是密不可分的。 泰国戏剧的宗教元素, 源自 人们的文化与生活, 来源于泰国的宗教文化与民族精神, 反映了 人们的生活世界以及宗教在泰人生活中的重要意义, 宗教元素丰 富了泰人的生活, 也丰满了泰国戏剧艺术形式和内容, 为泰国戏 剧增添了神秘而迷人的色彩。 与此同时, 泰人又在戏剧中大量采 用神灵的形象、佛教服饰装扮、祭祀仪式等宗教形式与内容,人 们生活世界的点点滴滴,不断充溢着宗教元素与神话色彩的内

12、 涵,为泰国戏剧的宗教元素提供了生命的土壤与新鲜的血液, 并 构建着这个宗教与生活相融的艺术的完美形式。 可见, 泰国戏剧 的宗教特色与泰人的生活息息相关。 因而, 当我们感受泰国戏剧 的宗教精神与神话色彩的同时, 我们也看到了一幅泰国人民文化 与生活世界的真实而瑰丽的画卷。2文化底蕴丰厚灿烂 泰国戏剧所展现的不仅仅是戏剧艺术的魅力, 同时也令人们 深切感受到了她丰厚的文化底蕴: 泰国戏剧的表演剧目大多来自 于历史悠久的史诗与神话故事等,而道具、布景、舞台装饰的设 计与安排等无不体现着同绘画与雕塑艺术的完美交融, 同时戏剧 中本身包含的音乐、 舞蹈、武术等元素更是尽善尽美地将戏剧的 艺术性淋漓

13、尽致地烘托了出来。以泰国最古典的民族戏剧孔剧为例, 她来源于宗教和民间祭 祀,并揉合泰国的皮影戏、 古典暹罗舞蹈和泰国武术等艺术文化 的元素,演变为民间娱乐。孔剧既是戏剧,也是民族舞剧,而且 是最受泰国人民欢迎的一种舞剧。 孔剧表演时没有语言, 主要由 包括木琴、套锣、笛、鼓、撞铃的马何里民族乐队伴奏,同时用 诗歌韵白解说剧情。 孔剧演员以十种基本手势及其变体, 还有特 有的 68 种舞姿,表现着剧中人物的举止、思想情感。孔剧专门 演出善必定战胜恶为结局的泰国古典文学名著 拉玛坚 等作品。 其最大的特色就是演员必须戴上精美的面具进行表演, 面具根据 角色不同而形制颜色各异, 这与中国的京剧脸谱

14、有着异曲同工之 妙。这么精美的艺术作品, 现在成为了来国外游客争相购买的工 艺佳品。从音乐、舞蹈,到文学、历史,再到绘画、雕塑、武术 等,我们深刻感受到了孔剧所包含的丰富的文化底蕴。 而泰国戏 剧的其他种类也不例外。 泰国皮影戏也是图案艺术, 皮影人物图 案的设计与泰国传统的壁画有着极大的相似之处, 可见泰国皮影 戏与雕刻、壁画等艺术门类密不可分,息息相关。又如泰国木偶 戏,其演出的剧目大多来自拉玛坚、帕阿派玛尼等文学 作品,可见,木偶戏与泰国文学血脉相同。人们在观看木偶戏的 时候,关注的是曲折动人的故事情节、精美制作的木偶造型、木 偶戏艺人高超的操作技术以及表演者的唱腔和音乐的表达。由 此,

15、我们更加肯定, 泰国的戏剧是一门容纳更多元素的综合艺术。泰国戏剧将音乐、舞蹈、文学、历史、绘画、雕塑、武术等 融为一体, 将泰文化丰盈美丽的千姿百态, 汇集到了同一幅画卷 里,淋漓尽致地描绘了泰国的人文全景。 这一文化融合过程不断 地折射出这一东方艺术文化门类独有的光芒, 也令我们闻到了她 所散发出来的浓郁的风土气息。3人物塑造个性鲜明 泰国戏剧中人物象征性鲜明,个性塑造生动强烈。首先,泰 国戏剧中精妙的人物面具, 成为了泰国戏剧不同于其他戏剧的一 大重要特征。 泰国戏剧中常运用极具代表性的面具, 演员根据自 身所扮演的角色, 戴上相应的面具, 角色不同面具的颜色、 花纹、 形制则各不同。 这

16、同样是来源于生活世界的一种文化构建, 因为, 人们是根据他们的想象、 对生活认识的积淀以及文化语境所展现 的意义, 从而设计了他们理想的人物面具。 比如像孔剧中的三种 最主要的面具: 王子面具形制为假面头上戴着华丽的、 珠光宝气 的尖顶金冠,而主人公拉玛王子的面具色彩为代表泰国国色的、 象征英雄、正义、力量的墨绿色;猴子面具头部有象征猴毛的云 图头饰,张嘴欲吼的面部刻画,以及红、蓝、金、绿的缤纷装饰 与勾勒, 表达了人们对大智大勇的神猴哈努曼的热爱之情; 罗刹 面具眼圆睁、 嘴龇裂的面容, 则尽情表达着人们对恶魔的憎恶之 情。戴着各异面具的演员在舞台上表演, 不同年龄、 性别、身份、 性格的人

17、物特征便更加鲜明凸显, 人物表现则更加游刃有余。 与 此同时, 泰国戏剧人物形象刻画鲜明, 还在于演员强烈的形体动 作语言。泰国戏剧“重动作不重语言”(注:赖伯疆泰国戏剧 的嬗变轨迹与艺术特征 一文,中国戏剧 ,1998年第 2期。), 因而语言的传达往往由后台演员完成。那么在舞台上表演的演 员,要想表达他的情绪、思想,则完全要依靠他的动作、神态的 变化。经过数百年的实践磨砺, 泰国戏剧舞蹈已经形成了典型的 具有泰国风味动作的体系特征, 例如眼睛的灵巧转动、 头部的摆 动、手掌的翻转、手臂的伸屈、双膝的蹲姿等,都细致刻画了每 一个人物在每一时刻的具体神情,令剧中的人物形象栩栩如生。 值得一提的

18、是泰国戏剧“重动作不重语言”的戏剧特征, 对后来 欧洲“残酷戏剧”(注:同上。)的戏剧表演手法的形成,产生 了一定的影响。泰国的戏剧艺术在吸取他文化精华的基础之上, 进行再加工 和再创作,从而体现了泰国戏剧本土化的内涵,其中宗教精神、 神话色彩的体现, 丰厚文化底蕴的融合展现以及人物个性的鲜明 塑造,令泰国戏剧在自己的这片土壤中不断吮取新鲜的雨露与甘 泉,不断获得新生命的力量。三、返回本土、寻味自我由泰国戏剧, 我们似乎想到了更多, 她引发了我们的深层思 考。不同艺术文化的价值, 正是在于她们所拥有并体现的差异性。 然而,现代知识的科学性权威和霸权, 排斥和压制了这种具有差 异性的地方性知识, 用一种文化标准衡量所有不同的文化,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