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摩治疗胃脘痛350例_第1页
按摩治疗胃脘痛350例_第2页
按摩治疗胃脘痛350例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按摩治疗胃脘痛350例1 临床资料350例患者中,门诊 184 例;住院 166例,其中男性 170例, 女性 180 例;年龄最小 16 岁,最大 70 岁;病程最短 3 天,最长 25年;病情轻度68例,中度192例,重度90例。分型:肝 郁化火型 110例; 肝气犯胃型 90例; 脾胃虚寒型 1 例。2 治疗方法拟辨证施治针对不同类型胃脘痛治疗方法各不相同的原则, 属于邪气阻滞者疏肝理气,食滞中焦,消导化积。胃脘痛日久不 愈者往往属肝瘀化火伤阴兼血瘀者, 当分别用益胃养阴疏肝化瘀 治之。如脾胃虚寒型:症状:胃脘发凉隐隐作痛,喜暖喜按,得热 痛减,食少乏力,泛吐清水,甚则手足不温,大便溏薄

2、,舌淡苔 白,脉迟缓无力。治则:温脾暖胃。治疗方法:患者仰卧揉腹 部中脘、 神阙、关元穴; 点揉足三里、 三阴交穴; 患者俯卧, 用撑及肘尖揉脾俞、胃俞、大肠俞、小肠俞及命门穴,最后捏脊 数 10 次。按摩穴位作用解释:揉腹部配点中脘、关元穴、神阙、 命门穴,可以温中散寒,点揉三焦、脾俞、胃俞捏脊以补脾,点 揉足三里、手三里、中脘、大肠俞、小肠俞以健胃,综合上述能 使脾胃功能强健,寒邪温解,胃脘痛自然消失。3 疗效标准症状基本消失为显效; 症状改善或减轻为有效; 症状元改善 者为无效。4 治疗结果治疗胃脘痛各型 350 例,总有效率为 977。治愈 258 例, 占73. 7% o无效8例,占

3、2. 3%。有效84例,占24%。符合 治疗标准。5 典型病例王某某,女, 31岁,农民。于 2006年 9 月 5日就诊,主诉 两胁胃脘胀满疼痛, 1周加重 3 天。近来因家庭矛盾生气后突发 两胁肋、胃脘胀痛、食欲不振,心烦口苦,暖气频作,太息、伴 有少腹胀满,午后加重,大便不爽,23天1次,舌质红、苔黄厚,脉弦缓,BP: 110/70mmH。诊断:肝气犯胃型胃脘痛, 治疗方法:患者仰卧,医生用双拇指分推上腹部、上脘至神阙 穴为重点,然后用双掌从上至下操腹部,点揉中脘、期门、天枢 等穴位;点足三里、太冲等穴位;患者俯卧用拇指拨揉腰部 两侧, 即膀胱经络线, 由第八胸椎旁至腰椎旁, 肝、胆、脾

4、、胃、 大肠、小肠俞穴;用拇指、食指、中指捏脊膀胱经络线,从大 椎至长强反复10余次;仰卧分推上腹部,点按期门、太冲、 肝俞、脾俞以疏肝理气;揉腹部配合按压中府、中脘、足三里、 肝俞、脾俞, 调节胃肠气机, 使脾气上升, 胃气下降, 肝脾调达, 胃脘痛经过治疗 5 8 次后自然消失。达到治愈。6 讨论用按摩治疗胃脘痛方法简便、实用、安全、价格低廉,症状 恢复迅速,疗效满意。根据 20 余年的临床观察,笔者认为按摩 治疗胃脘痛在临床上占绝对优势,值得推广应用。中医认为, 胃脘痛是指上腹部至脐周部发生的疼痛, 泛指心 窝处疼痛,又称心下痛、心口痛、心痛。现代医学所称急慢性胃 炎、胃神经官能症,胃和十二指肠溃疡、胃下垂、胃粘膜脱垂等 疾病。胃宜春通降则顺, 而不宜滞逆, 故治疗胃脘痛以和胃理气, 降逆止痛为主。 取穴,上脘、中脘、下脘用肝、 脾、胃俞和内关、 足三里、 太冲穴有调和胃气导滞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