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酸菌菌种的分离筛选办法_第1页
乳酸菌菌种的分离筛选办法_第2页
乳酸菌菌种的分离筛选办法_第3页
乳酸菌菌种的分离筛选办法_第4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乳酸菌菌种的分离筛选方法 乳酸细菌是一类能利用发酵糖产生大量乳酸的细菌通称。为兼性厌氧菌,杆状或球状,革兰氏 阳性菌,无芽抱,不运动。营养要求高,需要提供丰富的肽类氨基酸维生素。在琼脂表面或内层形 成较小的白色或淡黄色的菌落。 通常用作为有益微生物的菌种有乳酸乳杆菌、干酪乳杆菌、植物乳杆菌、嗜酸乳杆菌、粪肠球菌、 乳酸片球菌、双歧杆菌、屎肠球菌、戊糖片球菌等。 乳杆菌常用MRS琼脂作半选择培养基。当乳杆菌仅是复杂区系中的部分菌类 时,SL培养基常用作为选择性培养基。对于芽抱乳杆菌常用GYP培养基,链球菌有TYC培养基、 MS培养基。M17培养基被用作乳球菌的分离培 养基。 嗜酸乳杆菌属于乳杆菌

2、属的一个种。其特性为:杆菌,两端圆,不运动,无 鞭毛。粪肠球菌为革兰氏阳性,圆形或椭圆形。 乳酸片球菌细胞呈球状,直径 o.6i.o卩m在直角两个平面交替形成四联状,一般细胞成对生, 单生者罕见,不成链状排列。革兰氏阳性,不运动,兼性厌氧。在MRSS养基上菌落小,呈白色。 沿洋菜穿刺线的生长物呈丝状。 乳酸菌在一般琼脂培养基上形成微小菌落,不易观察,所以分离时先富集培养并选择合适的培养基。 分离培养基一般添加西红柿、酵母膏、吐温-80等物质,也常常加入醋酸盐,因醋酸盐能抑制部分 细菌生长,对乳酸菌无害。 培养基中添加碳酸钙,乳酸溶解培养基中的碳酸钙形成透明圈, 作为分离鉴别的依据,通过对生成

3、的乳酸量进行性能鉴定。 乳酸菌生长繁殖时需要多种氨基酸, 维生素及微氧,一般菌落比较小。分离培养基一般可添加西红 柿酵母膏油酸吐温等物质,均具有促进生长作用。也常常添加醋酸盐抑制有些细菌的生长,对乳酸 菌无害。 一. 筛选方法: 1. 溶钙圈法: 利用一些产酸类细菌在含 CaC03勺培养基上产生CaCO3溶解圈,从而筛选出这些产酸类细菌,可 用于乳酸菌的筛选。 其中培养基中加入 CaC03勺作用是:鉴别能产生酸的细菌;中和产生的酸,以维持培养基的 PH 筛选过程:样品预处理一梯度稀释至10-6一选择合适的稀释度涂布一 37 C培养48h-挑选产生溶 钙圈的菌落反复在 MRS培养基上划线一挑起单

4、菌落染色,经镜检确认为纯种一挑选革兰氏阳性单 菌落一试管穿刺4C冰箱保存 2. 溴甲酚绿指示剂法: 培养基: MRS培养基(含溴甲酚绿酒精溶液) 筛选过程:同上,不同之处是稀释涂布后长出菌落,挑取使溴甲酚绿变色的菌落。 二. 菌种的分离筛选 1. 培养基: 1.1麦芽汁碳酸钙培养基:麦芽汁(10BX 1L预先灭菌碳酸钙5-10g/LPH自然(分离用) 1.2 牛肉 膏 10g/L 蛋白胨 10g/L 酵 母 膏 10g/L 番茄汁 200g/L 葡萄 糖 10g/L 吐 温 0.05%CaC0315-20g/L溴甲酚绿 0.01%PH6.0-6.5 (分离用) 1.3 番茄汁碳酸钙培养基: 酵

5、母膏 7.5g/L 葡萄糖 10g/L 番茄汁 100mL蛋白胨 7.5g/LKH2PO42.0 g/L 吐温 0.5mLPH6.0-6.5 (分 离用) 1.4 葡萄糖 20g/L 酵母膏 10g/LPH6.0-6.5 1.5 蛋白胨 8-10g/L 酵母膏 3-5g/L 葡萄糖 13-15g/LKH2PO41.5-2.0g/L MgSO40.3-0.5g/LMnSO40.2-0.25g/LNaAC3.0-5.0g/LPH5.5-6.5 1.6 蛋白胨 0.8-1.0g/L 糖蜜 3.0-5.0g/L 酵母膏 3-5g/L 玉米浆 0.5-1.0g/L KH2PO40.1-0.3g/LMgS

6、O40.3-0.5g/LNaC13-5g/L 葡萄糖 8-10g/L PH5.5-6.5 (发酵或种子培 养基) 1.7MRS9养基(分离培养计数用) 蛋白胨 10.0g 、牛肉膏 10.0g 、酵母膏 5.0g 、柠檬酸氢二铵 2.0g 、 葡萄糖20.0g、吐温801.0mL、乙酸钠5.0g、磷酸氢二钾2.0g、硫酸镁0.58g、硫酸锰0.25g、琼 脂18.0g、蒸馏水1L,pH6.5。(分离培 养基),当 MRSt养基冷却至4550C时,加入已灭菌的碳 酸钙, 充分混匀 , 倒平板。 1.8BCP 培 养基 ( 溴甲酚紫培养基 ) 乳糖5.0g蛋白胨5.0g酵母膏3.0g0.5 %溴甲

7、酚紫10ml自来水1000mlpH6.5-7.0 (分离用) 1.9BCG牛乳营养琼脂:脱脂奶粉10g,溶于50ml水中,加入1.6 %溴甲酚绿酒 精溶液0.07ml , 0.075Mpa20mh另取琼脂2.0 g,溶于50ml水中,加酵母膏 1.0 g溶解后调pH6.5-6.8 , 0.1 Mpa20min.趁热在无菌操作下两者混合均匀, 倒平板,37 C培养24h,检查是否有杂菌。 2. 分离筛选: 2.1富集培养:取1.0g (1.0 ml)于无菌细口瓶中,加入无菌 麦芽汁液体培养液于瓶口处,密闭, 25-32 C培养48h。若培养基表内出现绢丝波纹物,镜检杆状,革兰氏阳性,初步定为乳酸

8、菌。以 同样方法转接2-3次,接种量3-5 % . 2.2 菌种分离纯化: 溶钙圈法: 富集菌液或样品适当稀释至10-7,混菌法分离,先加入10-12mlMRSt养基?或麦芽汁培养基,凝固 后再注入4-5ml水琼脂培养基,制成厌氧环境,30E或37C培养2-3天(温度低时间稍长),可出 现针头状或圆形稍扁菌落,周围形成透明圈。挑取透明圈大,培养基变黄的菌落,反复划线纯化 2-3次,所得单菌落编号,经镜检后,疑似乳酸菌落接种于 MRS9养基培养后保存备用。或接入液 体培养基中,25-32 C培养24-48h,然后穿刺于MR培养基或麦芽汁碳酸钙半固体培养基中,25-32 C 培养 48h 保存备用

9、。 2.3 性能测定: 乳酸菌定性试验: 不同条件下的产酸速率试验:将分离菌种接种于MRSS体培养基中25C 37C温度下培养测不同菌 株不同温度的 pH。 方法1.吸取发酵液10ml,注入空试管中,加入10%硫酸1.0ml,在加入2.0 %高锰酸钾约 1.0ml ,此时乳酸转化成乙醛。取滤纸一条,在含氨的硝酸银 溶液中浸湿,横搭在试管口上,将试管徐徐加热至沸腾,使乙醛挥发,若管口滤纸变黑,证明有乳 酸生成。 方法 2. 纸层析法:展开剂为正丁醇:甲醇:水 =80: 15: 5,毛细血管吸取发酵液,多次点样于新 华滤纸上,1.5 %标准乳酸为对照,平衡2小时后进行层析,3%溴甲酚蓝显色计算 R

10、f值。 产酸量测定:5.0 ml发酵液于150ml三角瓶中,加中性蒸馏水10-20ml,酚酞指示剂2滴,用0.1mol/l 氢氧化钠滴定至微红色。 醋酸量(g/100mL)二氢氧化钠摩尔浓度.Vx90.08x10-3/样品毫升数x100 同时,进行单因素试验,分别考察醋酸速度,耐高温,耐酒精度,耐低酸度等主要生产性能,选择 优势菌株。 3. 菌株鉴定: 3.1 菌落形态: 3.2 菌体形态:(革兰氏染色观察)染色镜检:杆状阳性。 3.3 乳酸菌运动性检测:半固体穿刺法 3.4 生理生化: 乳酸菌产酸能力曲线:将筛选的乳酸菌接种于 MRS体培养基中,25-32 C培养48h,间隔4-6h测 定发

11、酵液 pH。 食盐对乳酸菌的影响:在 MRS体培养基中,添加0.0 % 2.0 % 4.0 % 6.0 %氯化钠,菌种分别接种 于培养基中,32E培养48h,测定OD值。 溴甲酚绿指示剂法: 原理:溴甲酚绿指示剂在酸性环境中呈黄色,碱性环境呈蓝色,分离培养基配制后PH为6.8,加 入溴甲酚绿指示剂呈蓝绿色,产酸后菌落周围变成黄色,较容易鉴别。 培养基: BCG乳营养琼脂 初筛:将样品富集液梯度稀释,适温培养,平板上出现扁平的黄色菌落及周围培养基也为黄色初 定为乳酸菌。 复筛:将典型菌落转接脱脂乳发酵管,若凝固,无气泡,呈酸性,镜检细胞杆状或链球状,革兰 氏染色阳性,连续传代若干次培养,挑选出3

12、-4h能凝固的乳管保存备用。 注: 1. 乳酸菌筛选常在几种培养基同时进行: 分别在麦芽汁碳酸钙培养基,番茄汁碳酸钙培养基,BCP培养基(溴甲酚紫培养基)同时进行混菌 划线或涂布培养(放厌氧袋),分别 25T 37C培养48h。 菌落观察:平板表面形成浅色(黄色或白色)小菌落。麦芽汁碳酸钙培养基表面,菌落周围形成透 明圈,BCP培养基(溴甲酚紫培养基)周围使紫色的培养基形成黄色包围圈。 触酶反应:厌氧菌一般无触酶(过氧化氢酶),用滴管滴加3.0 %过氧化氢于菌落上,若无气泡产 生,证明该菌为触酶阴性。 将各种特征菌落分别接入斜面,培养后保存,进一步生理生化试验,以鉴定分别何种乳酸菌。 2. 菌

13、落鉴定:半固体或双平板琼脂利于乳酸菌的生长,菌落出现早。 2.1 菌落形态观察:乳白色边缘不整齐,稍呈半球状凸起,实心菌落。 个体形态:半透明细杆状链状排列,大量时呈发丝状堆积。初步认为乳杆菌。 2.2 生化鉴定:在吲哚试验中,加入菌种试管无任何变化,为阴性反应。说明该菌不具有分解色氨 酸产生吲哚的能力。明胶液化淀粉水解氢氧化钾试验均为阴性,说明此菌为乳酸菌。 (过氧化氢酶 还原硝酸盐) 糖发酵试验: 发酵果糖半乳糖葡萄糖乳糖产酸为阳性反应, 其余麦芽糖蔗糖棉子糖鼠李糖产酸为阴 性反应。根据手册第九版判断此种乳酸菌为德氏乳杆菌保加利亚亚种。 (纤维二糖甘露醇山梨醇七 叶苷水杨苷) 2.3 乳酸菌生长曲线 pH-t 测定结果: 三. 几种乳酸菌筛选举例 1. 嗜热链球菌:样品来源:市售酸奶培养基:M17改良培养基,培养温度:42C,需氧情况:兼性 厌氧,筛选方法:常规的稀释涂布和划线分离 2. 保加利亚乳杆菌: 样品来源: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