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金色的鱼钩教学设计 第 1 篇: 教材分析: 金色的鱼钩是北师大版语文六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的一篇主体课文。文章记叙了红军 过草地时, 一位老班长理解党的嘱托, 照顾三个生病的小战士过草地而光荣牺牲的感人故事, 经过老班长的神情,动作、语言,映射出老班长闪着金色光芒的崇高的内心世界。 教学目标: 1、训练运用圈划的读书方法, 理解在人物刻画中关键词语的作用, 体会从多种角度刻画 人物的写作方法。 2、学习老班长舍己为人的品质,培养学生团结友爱的精神。 教学重点: 理解重点语句,体会人物品质 教学难点: 抓住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的细节描述,体会人物心境 教具准备:相关课件(老班长的图片等) 学情分
2、析: 本节课所讲资料离学生生活时代较远, 课前让学生充分搜集资料, 调动学生学习进取性。 教学过程: 一、课前谈话,揭示课题 1、交流课前搜集的关于中国工农红军长征的资料 2、简介长征,看一段红军爬雪山,过草地的视频。 3、师:看到雪山草地, 你的记忆里, 跳动着哪些感人的故事或使你至今难以忘怀的人? (生谈长征故事) 4、在长征途中, 发生了许许多多可歌可泣的英雄故事, 今日我们认识一位长征中的特殊 英雄,请认真看教师写课题(书题、生齐读) 、整体感知,预习交流 1、师:课前大家已经充分预习了课文,此刻教师检查一下同学们的预习情景。(出示课 件,认读生字词,并理解一些重点词语的意思) 2、这
3、篇课文比较长,谁来概括地说一说课文主讲了一个怎样的故事? 3、师:指导员教给老班长什么任务?(出示,一路上)老班长带领大家走出草地的 日子里,遇到什么困难呢?(生谈、师小结) 4、找重点资料“三天” :这篇课文教师也读了好几遍,每读一遍都深受感动,那么请同 学们快速浏览全文,看看在老班长带领下大家走出草地的那么多日子里,作者重点描述了哪 几天?最让你感动的是哪几天?(标出所在的自然段) 。 5、 师小结: 小梁发现了老班长不喝鱼汤秘密的这一天,秘密泄露后命令大家喝鱼汤的这 一天,最终的老班长英勇牺牲的这一天,都深深地感动着我们。 5、师: 下头就让我们走进这最让我们感动的三天,请大家好好地读一
4、读, 然后抓住关键 的词语,深入体会体会(出示学习提示) 三、入情入境,重点赏析 (学生汇报最让自我感动的片段,以此为主线,品析全文) 1、走进第一天,发现秘密 (1)生读受感动的句子 ( 2 )重点交流以下句段: 出字课件:“不行,太少了,小梁,说真的” 师:请大家精心读读这段话,看哪些词语打动了你?创设情景感受老班长钓鱼,找野草 之难,指导朗读这段话。 师:就是这样的艰难,第二天,老班长总能端着热气腾腾的鲜鱼菜汤给我们吃,可是老 班长却在吃什么呢? 出示:走近一看,啊!我不由得呆住了,他坐在那里捧着搪瓷碗,嚼着几根草根和我们 吃剩的鱼骨头失声喊起来:“老班长,您怎样” 师:老班长的哪些动作
5、打动了你的心弦?( “嚼”和“皱着眉头” “硬咽”)结合自我的生 活经验,谈谈自我的体会,指导朗读这段话。 师:你觉得在老班长的心中,三个小战士像老班长的?(兄弟,亲人)是呀,人迹罕至 的无边草原是无情的,老班长就像兄长一样尽心尽力地照顾三个小战士。 师:在带领战士们走出草地的日日夜夜, 老班长始终用自我实际行动践行着 (出示: 一路上 出草地)齐读。 2、命令喝汤 ( 1)师:刚才大家抓住老班长的动作感悟得很深,那么,在发现秘密后的第二天,你发 现老班长的神态有了什么异样?此刻请你们静下心来读读课文的第2022 段,边读边画出描 述老班长神态变化的句子。 (交流板书) 。 ( 2)师:发现秘
6、密的第二天,看到战士们不忍心喝鱼汤,他的神态、情绪发生了一系列 的变化, 我们一齐来透过老班长的神态走进老班长的内心世界。(引导学生想象老班长的内心 世界) 老班长感到欣慰,同学们想象得很好,读懂了老班长的内心世界,老班长时刻用自我的 实际行动履行着职责 (出示:一路上 出草地)齐读。 3、英勇牺牲 ( 1 )师: (出示老班长图)这就是为了照顾三个小战士,日夜操劳的老班长,由于长期 忍饥挨饿,最终令人担心的事情发生了一 ( 2)师: (出示三段文字) ,请大家沉下心来读读这几段文字,边读边想象画面,感受人 物的心境, 过一会儿用你的声音把这种感爱读给大家听。 (自由练读后, 学生读出情感,
7、教师 适时引导 提升) ( 3 )师:可亲可敬的老班长永远离开了我们, 任凭战士们撕心裂肺的呼喊也无法唤醒他 了,他用最崇高的方式践行了自我的职责一一“一路上,你是上级,是保姆,是勤务员” (出示) 4)分主角朗读 师:让我们再看一眼老班长,再听一听他的声音吧,我请三位同学来分主角朗读这几句 话。(分配主角,音乐起) 。 四、品味金色,升华情感 1、师:同学们,聆听着作者满含深情的叙述,我们沉浸在一个又一个感人的场景里,作 者透过老班长的神态、动作、语言描述,把一座精神的丰碑高高树立在我们心中,在你的心 中,老班长是个怎样的红军战士?(板书) 2、师:老班长用自我的舍己为人, 关心同志, 忠于
8、革命的精神, 挽救了三个战士的生命, 完成了党交给的任务,自我却永远留在了那片茫茫的草地上,留给战士们的仅有那根用缝衣 针弯成的鱼钩,让我们一齐朗读课文最终一段一一(出示句子)齐读:“在这个长满 红锈的 鱼钩上,闪烁着一一” 3、师:看得出来,有一份深深的感受在你们的心中涌动,你在读这句话的时候,最想表 达一种怎样的感受(生读,谈感受) 。 3、总结全文,布置作业 1、师: 这金色的鱼钩, 记录了老班长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迹, 闪烁着老班长金子般的思想 光辉,象征着老班长关心同志,舍己为人,忠于革命的精神永垂不朽! 2、课后作业 这篇课文经过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的细节描述,刻画了人物品质,课后,
9、请同学们 模仿课文的写作方法, 仔细观察身边熟悉的人物, 抓住人物的细节描述, 来突出人物的特点。 金色的鱼钩教学设计 第 2 篇: 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应紧紧抓住每篇课文结构特点,即课文的纵思路和横思路来整体设 计教学。课文的纵思路就是作者的写作顺序,文章的条理。它就像一棵树的主干。课文的横 思路就是作者怎样把各个部分写具体。它是一棵树的枝叶。教师仅有抓住主线来整体设计, 分步施教,才能把作者的写路,教者的教路,学生的学路融为一体,真正提高学生的理解本 事、概括本事和表达本事。 金色的鱼钩这篇课文在结构上有什么特点呢?在纵思路上,作者是围绕着“两救” 来写的,即班长救病号(3 23节),病号救
10、班长(24 33节)。所以,全文分为四段较妥, 即1 2节为一段,“两救”各为一段,最终一节为一段。在横思路上,作者抓住班长的外貌 (人物外表)描述,来展开故事情节。 如何设计教学呢? 第一步:掌握特点,理清思路 作为理解课文的第一步,就是把作者围绕着“两救”这个特点明确地告诉学生,让学生 自我读书,理清思路,划分段落。为了让学生循思路进行第二步的学习,教师应当把全文的 思路板书出来:照顾病号班长救病号病号救班长怀念班长。 第二步:引导读书,划出描述班长外貌的词句 全文有六处描述班长的外貌,这是课文横思路的主线。这六处是: 课文第2节,班长一 “出场”就写了他的外貌:“个儿挺高,两鬓都斑白了。
11、 ” 第二次描述是在第 8 节,小梁看见班长吃病号吃剩的鱼骨头,他“皱紧眉头硬咽下去。 课文 21 节里,写病号们不肯喝鱼汤时,班长皱起眉头” 课文 22 节,写班长看见大家把鱼汤喝完后, 脸上的皱纹舒展开了,嘴边露出了一丝笑 意”。 “老班长虽然瘦得只 课文 23 节里,当大家走到草地边上时,又对班长的外貌进行描述: 剩下皮包骨头,眼睛深深地陷下去,还一向用饱满的情绪鼓励着我们。 课文里最终一次写老班长的外貌, 是在 28 节里,班长已经奄奄一息了, 但“他微微地睁 开眼睛,看见我端着的鱼汤” 。 而每次描述, 都有它的含义作用, 对老班长外貌的描述, 是这篇课文横思路的一条主线。 引导学生
12、逐一理解,无疑是学习这篇文章的重点和难点。 第三步:分组读议,汇报交流 教学时,引导学生围绕着已经划出描述老班长外貌的词句,读书自学,议论交流,深入 理解每次描述老班长外貌的作用,从而使学生理解人物的外表,进而理解人物内心,最终理 解人物的优秀品质,到达自我领悟,渗透教育的目的。 课文一开始, 就仔细地勾画出一位老红军战士的外貌, 一位未满 40 岁而驼背,皱纹满脸, 两鬓斑白的战士,以长者的身份,带领三位有病的小战士在茫茫的草海里,一步一滑地行进 着。 这些描述告诉人们, 老班长历尽了人间的辛酸苦难, 但他乐观, 充满对同志的阶级情谊。 老班长救病号部分,课文对老班长的外貌作了四次描述。而每
13、次描述,与救病号有什么 联系,给读者什么启示?这是我们引导学生理解的重点,教师引导学生认真读课文,从课文 中寻找答案,深刻领会。 接下来,病号为什么救老班长?怎样救老班长?结果怎样样呢?这是必须引导学生理解 的问题。 理解这些问题, 同对老班长外貌的描述, 联系起来。 为了把二个病号最终带出草地, 老班长硬是支撑着“皮包骨头”的身躯,拿起钓鱼钩去找水塘钩鱼去了。可是,当同志们发 现时,老班长为了救病号,长期忍饥挨饿,最终累垮了。这是病号救老班长的原因。 老班长用缝衣针弯成钓鱼钩,一路上,用它钓鱼,做鱼汤给病号吃,救活了三个病号。 可是,当病号用它钓鱼做成鱼汤送到老班长嘴里时, “老班长已经奄奄
14、一息了。 ”这一描述告 诉我们,三个病号已成了四个病号,而老班长是个重病号。 第四步:自我设计,自我教育 在理解课文资料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自我设计作业,到达自我教育的目的。能够引导学 生从以下几方面设计。 受老班长精神鼓舞方面:我们走出草地。引导学生想象,在老班长舍己救人的精神鼓舞 上级”就是“领导”,“上级”怎样会又是“保姆”和“勤务员”呢?指导员的意思是什 下,三个小战士互相帮忙,艰难地走出草地的情景。 从怀念老班长方面:老班长活在我们心中。引导学生想象,小战士们掩埋老班长的遗体 后,他们会想些什么,说些什么,又是怎样做的。 从向上级讲述老班长牺牲的经过方面:老班长救活了我们。让学生回述故
15、事资料,并简 谈体会。 金色的鱼钩教学设计 第 3 篇: 教学过程: 一、出示课题,初读课文 1。出示课题:金色的鱼钩。 (1) 朗读课题,应当强调哪个词 ? (2) 读到“金色”这个词语,你想到了什么 ? 学生能够根据自我对语感,说自我想到的,教师能够引导:光明、灿烂、永垂不朽等。 2。快速默读课文。 (1) 用自我的话说说,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 语言表达能够多种多样,也不求过分简练,大致的意思是:在二万五千里长征途中,一 位老班长理解党的嘱托,照顾三个生病的小战士过草地而光荣牺牲的故事。 (2) 读了课文你有哪些疑问 ? 对学生的问题进行梳理,重点出示两个问题: 为什么说这个“长满了红锈
16、的鱼钩上,闪烁着灿烂的金色的光芒”? 课文为什么以“金色的鱼钩”为题? 二、再读课文,深入理解 1。默读课文,思考: 1935 年秋天,红四方面军进入草地,当“我”和两个小同志病得 实在跟不上队伍时,老班长理解了一个什么任务?当时指导员是怎样嘱咐的 ? 2。出示句子: “他们年轻。一路上,你是上级,是保姆,是勤务员,无论多么艰苦,也 把他们带出草地。 ” 么? 走出草 ?(外 老班长既是 “上级”,在遇到困难时安抚小战士的情绪, 不断鼓励病号战胜困难, 地,在重重困难面前想方设法。又像“保姆”和“勤务员”一样时时处处关心照顾小战士们。 3。同学们,完成这一任务容易吗 ?再读课文,想想老班长在完
17、成任务时碰到哪些困难 4。为了完成他既是“上级” ,又是“保姆、勤务员”的任务,老班长是怎样做的 学生抓住课文句子和资料自由讨论。 5。这是一位怎样样的老班长 ?舍己为人,忠于革命,忠于职守 三、品读课文,体会情感 1。 课文主是抓住老班长的什么来表现他既是“上级”,又是“保姆、勤务员”的呢 貌、动作、神态等 ) 小组合作学习,请再读课文,找出描述老班长外貌的句子,划下来,深入体会理解。交 流,品读: 小组汇报,出示描述老班长外貌的句子,重点讲解: 炊事班长快四十岁了,个儿挺高,背有点儿驼,四方脸,高颧骨,脸上布满皱纹,两 鬓都斑白了。 为什么不到四十岁的炊事班长会显得那么苍老 ?这说明了什么
18、 ? 他坐在那里捧着搪瓷碗,嚼着几根草根和我们吃剩的鱼骨头,嚼了一会儿,就皱紧眉 头硬咽下去。我觉得好像有万根钢针扎着喉管,失声喊起来:老班长,你怎样 ” 老班长吃得多吗 ?“嚼”字写出了什么 ?( 食物少,难吃,硬 ) 2。 指导有感情地朗读这一句,说说:读后你有什么感受? 3。研读“笑”意。 他笑着说: “吃吧,就是少了点儿。唉 ! 一条好大的鱼已经上了钩,又跑了 ! ” 老班长看到这情景,收敛了笑容,眉头拧成疙瘩。 老班长看着我们吃完,脸上的皱纹舒展开了,嘴边露出了一丝笑意。 鱼汤这么少,为什么老班长还“笑着说” ?从“笑”到“收敛了笑容” ,再到“露出了一 丝笑意”,你读懂了什么 ?
19、4。长时光的辛苦劳累,长时光的饥饿折磨,最终把老班长累跨了,饿跨了。他最终支撑 不住昏倒在黑水潭边。同学们,当我好不容易钓到了小鱼,做好了救命的鱼汤送到老班长面 前时,老班长又是怎样说,怎样做的 ? 出示句子:“老班长已经奄奄一息了。 他微微地睁开眼睛, 看见我端着的鱼汤, 头一句话 就说:小梁,别浪费东西了。我 我不行啦。你们吃吧!还有二十多里路,吃完了,必须 走出草地去 ! ” “奄奄一息”是什么意思 ?既然是“奄奄一息”了,为什么他说的话中还用了两个“! ” 是的,生命垂危的老班长,即使在最终一刻,也没忘记鼓励三个小战士克服困难走出草 地,也没忘记完成上级下达的任务,也没忘记一个共产党员
20、忠于职守的职责。多么可敬的老 班长啊 ! 5。把最让你感动的地方用最富深情的朗读来体现。 四、前呼后应,解困释疑 1。 出示最终一段话。思考: “我”为什么把老班长留下的鱼钩细心地包起来?“这个长满 红锈的鱼钩”象征着什么 ?用自我的话说说。 一个小小的鱼钩,象征着老班长那忠于革命,忠于人民,舍己为人的金子般的心,也象 征着千百万革命前辈的英雄事迹。所以,这篇课文以“金色的鱼钩”为题。 2。指导有感情地朗读最终一句话。 3。总结:同学们,我们今日的幸福生活是无数的革命先辈用他们的青春与热血换来的。 我们珍惜今日的幸福生活,把我们的祖国建设得更加完美。 五、作业 复述课文。 金色的鱼钩教学设计
21、第 4 篇: 第一课时 目的求 : 1。读准字音。 2。学习第一,二段,明白红军过草地时的艰苦情景,学习老班长舍己为人的崇高品质。 3。经过重点语句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 重点 : 练习经过重点语句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 难点 : 练习经过重点语句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 教学过程 : 一。导语。 鱼钩是什么颜色的 ?可是,一篇文章的题目却是 ,这是怎样回事呢 ?(板书: 金色的鱼钩 ) 二。检查预习 1。 听课文录音,把自我读错的字标出来。之后,多读几遍。 2。 联系课文说说词语的意思 ( 单击课前预习中的字词练习 ) 3。 说说故事发生的时光,地点,和当时的环境。指名说,其他同学能够补充。 4。
22、你划下了哪些令你最感动的句子 ? 三。 分段。 1。 这篇课文主讲了几件事 ?( 一件是讲老班长煮鲜鱼野菜汤给三个病号吃,他自我没吃 一点鱼 ; 一件是讲快走出草地时老班长牺牲了。 ) 2。 快速默读课文,思考 : 全文可分几段 ?说说段意。 (第一段, 1-2 自然段 ; 第二段, 3-22 自然段;第三段。 23-33 自然段;第四段, 34自然段。 四。 经过自学,理解资料,体会思想感情。 1。 齐读第一段。说说关于老班长的描述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 2。 默读第二段,边读边注意体会人物当时的思想感情,看你从文中体会到什么?( 学生 发言,教师和其他同学补充或提出异议 ) 可引导讨论 :
23、(1) 你觉得哪些词句能够看出老班长对我们十分负责 ? (2) 当小梁发现老班长不吃鱼汤却嚼草根,咽着鱼骨头时,老班长地神态有什么变化 划出有关词句。 ( 单击课前预习中的资料理解 2) (3) 想象一下,老班长的神态变化反映了他当时怎样的内心活动 ?( 单击课前预习中的资 料理解 3 (4) 划出小梁神态变化的句子,想象一下,他当时心境怎样 ?( 单击资料理解 4) (5) 写老班长的一忧一喜,为什么忧,为什么喜?这说明了什么 ?( 单击资料理解 5) 第二课时 目的求 : 1。学习第三段,学习老班长舍己为人的崇高品质。 2。经过重点语句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重点 :
24、 经过重点语句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难点 : 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 教学过程 : 一。总结上节课的学习方法。 二。学习第三段。 1。默读课文第三段。 2。抓住有关语句,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 (1) 老班长始终不肯吃鱼,仅仅是因为鱼太少了吗 ? (2) 为什么说这个长满红锈的鱼钩上,闪烁着灿烂的金色的光芒 ?( 单击资料理解 7) (3) 课文最终一句有什么含义 ?在写法上有什么作用 ?( 单击资料理解 6) (4) 课文写老班长,为什么用”金色的鱼钩”作题?单击资料理解 8) 三。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把你认为最能表达人物的思想感情的一段话找出来,试着读一读,其他同学讨
25、论交流, 能够补充改正。最终,把全文有感情地朗读下来。 四。巩固练习。 ( 单击巩固练习中的拼音填空,比字组词,词语搭配,选字填空。学生口头练习。) 金色的鱼钩教学设计 第 5 篇: 金色的鱼钩教学教案设计 【教学目的】 理解课文资料,明白红军过草地是时的艰苦情景,学习老班长最终党、最终革命、舍己 为人的崇高品质。 【教学重、难点】 理解重点词句、体会人物感情。 【教具准备】 相关课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示课题,生疑激趣 1、板书课题、解题: ( 这是一篇阅读课文, 从审题入手, 在交流解答中点出文章中心, 到达了从整体入手的目 的。) 2、简介时代背景: ( 提高学生搜集信息、交
26、流信息的本事。 ) 3、欣赏课件: ( 使学生对课文有个初步的了解,到达激趣的目的。) 二、初读课文,感知资料 用自我喜欢的方法读全文,读后练习概括主资料。 ( 让学生按照自我的意愿读课文。 ) 1、用自我喜欢的方法读全文: (出声读、默读、边读边记用自我喜欢的方法去读,兴趣会比较浓厚。) 2、用一句话概括主资料: (注意时光、地点、人物、事情的发生、发展、结果。学生可根据自我理解,用自我的话 进行概括,鼓励学生从多角度思考问题。 ) 三、细读课文,理清层次 1、指名读文,想想按什么顺序给文章分成哪几部分: ( 展开讨论,只分段能讲出自我的道理即可。 ) 2、练习用小标题概括各部分资料: (
27、培养学生的综合概括本事,由小组合作完成,再分别汇报,全班交流。) 四、选读课文,体会情感 选择自我喜欢的句子、段落读一读,初步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 五、课堂练习 1、交流自我喜欢的句、段,谈谈体会,再有感情地读一读。 2、学生边读边画,简单记下自我的体会。 第二课时 一、温故知新 1、回忆课文讲了一个什么故事 ? 2、出示课文最终一句话,谈谈你的理解。 ( 从文章中心入手,为理解文章资料作铺垫。) 、在精读中品析鉴赏 1、老班长闪光的品质在作者描述的三次喝鱼汤的情景中得以充分体现。请各小组选择其 中一个情景读一读、想一想、议一议、画一画、品一品。 2、交流汇报、教师点拨: 第一次喝鱼汤的情景是
28、怎样的,从中看出老班长具有怎样的闪光品质。 第二次喝鱼汤的情景,你想抓住哪几句话体会老班长的闪光品质。 “我起初不喝鱼汤,老班长命令我们喝下鱼汤” 。投影出示课文插图,观察人物神态,体 会人物内心。 联系前文老班长“硬咽鱼骨头”和“摸黑找野草”等感人场面,体会老班长的崇高品质。 ( 助力学法指导,使学生由“学会”转到“会学”上来。) 第三次喝鱼汤的情景,又是怎样的 ?抓住你深受感动的句子谈谈体会。 启发想象:假如你是课文中的小梁,此时此刻,手掣鱼竿,会想些什么? ( 引导学生入情入境地揣摩人物内心。 ) 抓住老班长临终前的话语思考:给老班长喝鱼汤是“浪费”吗?为什么老班长这么说 ? 体会“浪费
29、”的意思,品悟到老班长即便剩下最终一口气,仍坚持把鱼汤留给病号吃的 平凡而伟大的精神。 三、在研读中感悟、感染 1、课文中前后一共八次出现 “啊”字,找出带有“啊”字的句子, 练习朗读, 品悟情感。 (以往学生往往对 “啊”字的读法不加区分, 这就不利于对句子的含义的理解。 读好这不 引人注目的“啊”字,对品析人物情感大有好处。 ) 典型示范: 投影出示“鱼啊!快些来吧 !这是挽救一个革命战士的生命啊 ! ”请把“啊”和全句联系起 来轻读,体味这两个“啊”字表现的思想感情。 教师范读: (由词联句, 由句联文, 指导学生读好这两个 “啊”字,就突出了老班长可敬可佩的形象, 突出了革命战士之间的
30、深厚友情。 ) 自读自悟: (交流、朗读中体会到不一样的句子中的“啊”字的语调、语速、语气不能都一样,应随 句子所表达的资料和感情的变化而变化。 ) 2、配乐分主角朗读全文: ( 透彻的理解之后, 配上感人的音乐, 带学生进入感人的情景之中, 入情入境地感悟、 染。) 3、总结升华,课堂练习: 说一说你对“金色的鱼钩”的理解。 写一写学了本文的感受。写心里话,抒心中情。 【板书】 金色的鱼钩 三个病号:饥饿喝上难过不吃咽下走出 威胁鱼汤激动鱼汤鱼汤草地 老班长:合不喜出语重皱起皱纹壮烈 拢眼望外心长眉头舒展牺牲 最终革命、舍己为人 金色的鱼钩教学设计 第 6 篇: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
3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长征途中发生的感人故事。 2。体会课文的思想感情,受到忠于革命、舍己为人的崇高品质的熏陶。 3。体会按照事情的发展顺序进行叙述的方法。 4。学习作者抓住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展现人物内心的表达方法。 5。练习快速阅读,简地复述课文故事。 过程与方法: 经过以读代问、以读代讲、以读代答等多种教学形式让学生想读、会读,读懂课文,读 出感情。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经过重点语句理解红军战士忠于革命的精神,感悟红军战士在艰苦的长征进程中舍已为 人的高尚品德。 重难点分析: 为了进一步训练学生快速阅读,教师引导学生有目的的读书,边读边思考,有意识地进 行快速阅读训练,提高阅读本事
32、。 作者抓住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等细致入微的描述,学习时教师经过以读代问、以读 代讲、以读代答等多种教学形式让学生想读、会读,读懂课文,读出感情,揭示出人物崇高 的内心世界,使学生受到忠于革命、舍己为人的崇高品质的教育,从而理解“在这个长满了 红锈的鱼钩上,闪烁着灿烂的金色的光芒”这句话的含义。 课前准备: 课前布置收集有关长征的图片、文字等资料,经过课前阅读,熟悉课文。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情景导入,揭示课题 出示课件: 诵读毛泽东写的 长征。长征是世界军事史上一个伟大的奇迹, 一个由伟大 的中国工农红军创造的奇迹。在这个奇迹的背后,一个个红军战士历尽千难万险,谱写了无 数可歌可泣的
33、感人故事。 出示课题的课件:金色的鱼钩。 二、自读自悟,理清线索 (一)速读课文,看看课文讲了一个怎样的故事 (二)这个故事是按什么顺序写的 ?归纳每一个部分的小标题。 (三)小组内汇报自我的初读结果。 (四)出示课件:汇报小组意见。 第二课时 一、精读品析,体会情感 (一)速读课文,求读得正确、流利,读的时候注意自我的感受和心境的变化,能够把感 受最深的地方画下来,多读几遍。 (二)了解课文围绕金色的鱼钩讲了一个怎样的故事? (三)小组内交流使自我感动的句子、段落,说说理由。 同学们都被老班长尽心尽力地照顾伤员而不顾自我的崇高品质感动。带着这份感动再次 走进课文,细细品读描述老班长的句子,品
34、读重点句,想想它们为什么让你感动。 1。老班长的外貌描述。 炊事班长快四十岁了脸上布满皱纹,两鬓斑白,显得十分苍老。出示课件 三十多岁的老班长为什么会有五六十岁老人的外貌特征 ?( “满脸的皱纹”证明他经历长 期艰苦的革命斗争。 “斑白的两鬓”说明他饱经风霜的考验。他“比我们还瘦得厉害” ,反映 他内心为病号担忧和焦虑。 ) 抓住表现“苍老”的重点词朗读,读出感动。 2。老班长神情描述。 找出描述老班长神态的词语。出示课件 他整夜整夜地合不拢眼”7“他喜出望外地跑回来”。(日夜为小战士们操劳,因为找 到了一个能让战士们吃上好一点的东西的办法而无法抑制内心的激动,能够看出他是多么尽 职尽责。 )
35、 他抬起头, 望着夜色弥漫的草地, 好久, 才用低沉的声音说。 ( 想象老班长望着远方草 地时的眼神,那眼神中必须充满忧虑。 ) (四)出示课件。 老班长看到这情景,收敛了笑容,眉头拧成了疙瘩。7老班长看着我们吃完,脸上的皱 纹舒展开了,嘴边露出了一丝笑意。 老班长看到三个小战士不肯喝鱼汤,生怕他们饿坏了身子,他又心疼,又着急,责怪自 我没能完成指导员交给的任务, 所以眉毛拧成了疙瘩。 战士们喝下了鱼汤, 他的眉头舒展开, 充分表现了他心中仅有战友、唯独没有自我的高尚品质。 瘦得只剩皮包骨头,眼睛深深地陷了下去,还一向用饱满的情绪鼓励着我们。 老班长历尽艰辛, 任劳任怨, 照顾三个年轻的病号。
36、 他胜利地完成了上级交给他的任务, 可是自我已经衰弱到不能支撑的地步,死亡的威胁正步步朝他逼来。这充分说明他对战友的 满腔热爱,对党的高度忠诚。 二、研读片段,谈感受,练朗读 (一)学习“硬咽草根鱼骨头”片段。 1。指名朗读,读后议论:为什么这个段落令人感动?(抓住“皱紧眉头” 、“硬咽”等词和 “我”当时的心境,体会老班长的品质。 ) 2。感情朗读,注意体会人物的内心。 (二)学习“夜里钓鱼摸野菜”片段。 1。自由朗读, 读后议论: 为什么这个片段令人感动 ?( 老班长十分辛苦, 寻找食物极其艰 难。他是用革命的意志、对党的忠诚在坚持。 ) 2。抓住“翻了多少草皮” 、“一棵一棵地摸”等重点
37、词朗读。 (三)学习“耐心劝导小梁”片断。 小声点儿,小梁 ! 咱们俩是党员,你既然明白了,可不告诉别人。 指导员把你们三个交给我。 我怎样向党汇报?难道我能说“指导员,我把同志们留在 草地上,我自我克服困难出来了” ? 说出内心感受,为什么让你感动 ?( 老班长意在稳定小病号的情绪,保护他们的身体,坚 持走出草地,完成党交给的任务。他宁愿为别人操碎心,也不让别人为他有半点忧。) (四)学习“命令战士喝鱼汤”片段。出示课件 1。学生自由朗读这一片段资料,想象小梁和老班长的心理活动。 2。思考:老班长前后的表情有什么变化?为什么有这样的变化 ?( “嚼了一会儿,就皱紧 眉头硬咽下去” 。那种欲吃
38、不能、 欲罢不肯的神态, 反映了老班长坚定不移的革命意志, 为病 号吃苦、为革命受难的高贵品质。病号不吃,老班长“皱起眉头” ; 吃了,“脸上的皱纹舒展 开了, 嘴边露出一丝笑意” 。强烈的比较, 鲜明的映衬, 把他为谁忧愁、 为谁欣喜、 为啥痛苦、 为啥欢乐表现得一清二楚。 ) 3。指导朗读。“我端起搪瓷碗,觉得这个碗有千斤重,怎样也送不到嘴边。”到“可是我 的心里好像塞了铅块似的,沉重极了。 ” (五)学习“奄奄一息让鱼汤”片段。 1。自由轻声读这部分资料,注意自我内心的感受。 2。说出内心感受, 并说说为什么有这样的感受 ?( 把生的期望让给别人, 把死亡留给自我, 临终前仍念念不忘自我
39、的职责,不忘党的重托,不忘奉献最终一分光和热。 ) 3。指导分主角朗读。 ( 注意读出老班长身体已经极度虚弱, 又对战士们充满牵挂和关爱。 战士们心急如焚,无尽的担心和难过,最终悲痛欲绝、催人泪下的呼喊。 ) 三、品味“金色” ,升华情感 可亲、可敬的老班长永远离开了我们,战士们撕心裂肺的呼喊也无法唤醒他了。他用自 我的生命换来了战士们的生命,用自我的忠诚和无私完成了党的嘱托。他永远地留在了那片 无边无际的草地上,留给战士们的仅有那根用缝衣针做成的钓鱼钩。 在这个长满了红锈的鱼钩上,闪烁着灿烂的金色的光芒 !( 出示句子课件 ) (一)为什么说长满了红锈的鱼钩上,闪烁着金色的光芒? (二)深情
40、朗读中心句。出示红军胜利走出草地的课件 (三)出示课件:学生宣誓,情感投入。 。 四、创设情境,复述课文 (一) 作者用鱼钩教育后代,学习老前辈为了革命事业的成功,为了战友的生命而不惜牺 牲自我的高贵品质。此刻我们来到革命烈士纪念馆,同学们能以讲解员的身份向前来参观的 人讲述“金色的鱼钩”的故事吗 ?讲解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叙述的条理清楚,可采用倒叙方法进行叙述。 注意把课文感人的场面表达出来,渲染出故事的情境, 从而使听众在情感上产生共鸣。 出示课件 (二) 同学们练习后复述。 五、布置作业 课后实践活动:组织长征题材故事会、图片展览会等。 金色的鱼钩教学设计 第 7 篇: 教学目的: 1、
4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体会课文的思想感情, 学习老班长忠于革命、 舍己为人的崇高品 质。 2、认识本课 4 个生字。 3、练习快速阅读,简地复述故事。 教学重点: 经过重点语句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练习快速阅读。 教具准备:录音机 教学过程: 一、揭示题目,导入新课。 1、鱼钩, 钓鱼用的钩子。 课文所指的鱼钩是老班长的珍贵遗物。 这是发生在红军过草地 时的一个感人故事。请你用比较快的速度默读课文,想想课文主讲了一件什么事? 2、小结: 在二万五千里长征途中, 一位老班长理解党的嘱托, 照顾三个生病的小战士过 草地而光荣牺牲的故事。 二、默读课文,提出不理解的地方,同学互相解疑,教师适时点拨。 解
42、词: 支吾:用话搪塞,说话含混躲闪。 安顿:安排妥当,使人或事物有着落。 衰弱:体衰力弱,失去了旺盛的精力和体力。 奄奄一息:形容气息十分微弱,只剩下一口气。 三、快速默读课文,想想文章是按怎样的顺序来记叙的,能够分为几部分? 1、快速默读,标在书上。 2、小组讨论后小结 3、放录音 四、默读课文,划出文中使你感动的部分,然后有感情地读一读。 1、指名读课文,读后说说自我体会。 2、围绕老班长的语言、动作、神态来体会老班长忠于革命、舍己为人的崇高品质。 取读读议议评评的形式) 3、小结提问:你对“在这个长满了红锈的鱼钩上,闪烁着灿烂的金色的光芒”的这句话 是怎样理解的?(揭示中心,让学生说一说
43、,练习口语表达) 五、口语交际 假如你是“革命烈士纪念馆” 的解说员, 你怎样向前来参观的人介绍金色鱼钩的故事呢? 1、在小组里练习。 2、各组派代表在全班介绍。 附:板书设计 18 金色的鱼钩(闪着光芒) 炊事班长照顾三个生病的小战士而牺牲 红军战士忠于革命、舍己为人 金色的鱼钩教学设计 第 8 篇: 教学目的:理解课文资料,明白红军过草地是时的艰苦情景,学习老班长最终党、最终 革命、舍己为人的崇高品质。 教学重、难点:理解重点词句、体会人物感情。 教具准备:相关课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示课题,生疑激趣 1、板书课题、解题。 (这是一篇阅读课文,从审题入手,在交流解答中点出文章中心
44、,到达了从整体入手的 目的。) 2、简介时代背景。 (提高学生搜集信息、交流信息的本事。) 3、欣赏课件。 (使学生对课文有个初步的了解,到达激趣的目的。) 二、初读课文,感知资料 用自我喜欢的方法读全文,读后练习概括主资料。 (让学生按照自我的意愿读课文。) 1、用自我喜欢的方法读全文。 (出声读、默读、边读边记用自我喜欢的方法去读,兴趣会比较浓厚。) 2、用一句话概括主资料。 (注意时光、地点、人物、事情的发生、发展、结果。学生可根据自我理解,用自我的 话进行概括,鼓励学生从多角度思考问题。) 三、细读课文,理清层次 1、指名读文,想想按什么顺序给文章分成哪几部分。(展开讨论,只分段能讲出
45、自我的 道理即可。) 2、练习用小标题概括各部分资料。 (培养学生的综合概括本事,由小组合作完成,再分别汇报,全班交流。) 四、选读课文,体会情感 选择自我喜欢的句子、段落读一读,初步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 五、课堂练习 交流自我喜欢的句、段,谈谈体会,再有感情地读一读。 学生边读边画,简单记下自我的体会。 第二课时 一、温故知新 1、回忆课文讲了一个什么故事? 2、出示课文最终一句话,谈谈你的理解。 (从文章中心入手,为理解文章资料作铺垫。) 二、在精读中品析鉴赏 1、老班长闪光的品质在作者描述的三次喝鱼汤的情景中得以充分体现。请各小组选择 其中一个情景读一读、想一想、议一议、画一画、品一品。
46、 2、交流汇报、教师点拨。 (1) 、第一次喝鱼汤的情景是怎样的,从中看出老班长具有怎样的闪光品质。 (2) 、第二次喝鱼汤的情景,你想抓住哪几句话体会老班长的闪光品质。 “我起初不喝鱼汤,老班长命令我们喝下鱼汤”。投影出示课文插图,观察人物神态,体 会人物内心。 联系前文老班长“硬咽鱼骨头”和“摸黑找野草”等感人场面,体会老班长的崇高品质。 (强化学法指导,使学生由“学会”转到“会学”上来。) (3) 、第三次喝鱼汤的情景,又是怎样的?抓住你深受感动的句子谈谈体会。 启发想象:假如你是课文中的小梁,此时此刻,手掣鱼竿,会想些什么? (引导学生入情入境地揣摩人物内心。) 抓住老班长临终前的话语
47、思考:给老班长喝鱼汤是“浪费”吗?为什么老班长这么说? 体会“浪费”的意思,品悟到老班长即便剩下最终一口气,仍坚持把鱼汤留给病号吃的 平凡而伟大的精神。 三、在研读中感悟、感染 1、课文中前后一共八次出现“啊”字,找出带有“啊”字的句子,练习朗读,品悟情 感。 (以往学生往往对“啊”字的读法不加区分,这就不利于对句子的含义的理解。读好这 不引人注目的“啊”字,对品析人物情感大有好处。) (1) 、典型示范 投影出示“鱼啊!快些来吧!这是挽救一个革命战士的生命啊!”请把“啊”和全句联系 起来轻读,体味这两个“啊”字表现的思想感情。 (2) 教师范读 (由词联句,由句联文,指导学生读好这两个“啊”
48、字,就突出了老班长可敬可佩的形 象,突出了革命战士之间的深厚友情。) (3) 、自读自悟 (交流、朗读中体会到不一样的句子中的“啊”字的语调、语速、语气不能都一样,应 随句子所表达的资料和感情的变化而变化。) 2、配乐分主角朗读全文。 (透彻的理解之后,配上感人的音乐,带学生进入感人的情景之中,入情入境地感悟、 感染。) 3、总结升华,课堂练习。 (1) 、说一说你对“金色的鱼钩”的理解。 (2) 、写一写学了本文的感受。写心里话,抒心中情。 板书: 金色的鱼钩 三个病号饥饿喝上难过不吃咽下走出 威胁鱼汤激动鱼汤鱼汤草地 老班长合不喜出语重皱起皱纹壮烈 拢眼望外心长眉头舒展牺牲 最终革命、舍己
49、为人 金色的鱼钩教学设计 第 9 篇: 学习目标 1。快速默读课文,了解文章的主资料,能复述课文。 2。抓住描述老班长的外貌、动作、语言等重点词句,体会老班长忠于革命、舍己为人的 精神。 3。认识本课 12 个生字和新词,理解“喜出望外、奄奄一息”等词语的意思,能用自我 的话说说对“金色的鱼钩”的理解。 红军战士团结友爱、顾全大局、勇于献身的崇高品质。 学习重点 品读重点语段,体会人物内心的思想感情,有感情朗读课文。 课时安排 1 课时 课前准备 1。课前布置收集有关长征的图片、文字或视频资料,经过课前阅读,熟悉课文。 2。课文重点语段的课件。 教学过程 一、诗歌导入,情境渲染 1。背诵毛泽东
50、长征诗。 2。同学们,了解长征吗?谁能说一说自我明白的长征故事。 3。是的,长征是世界军事历史上的一个伟大奇迹一个由伟大的中国工农红军创造的 奇迹。同学们可明白,在这个奇迹的背后,是红军战士历尽的千难万险,是无数可歌可泣的 感人故事。今日这节课,就让我们走进一个老班长的故事吧。板书:金色的鱼钩 二、整体感知,领悟情感 1。看着课题,同学们有什么想问的问题吗?(自由提问) 2。学生自由读课文。求读得正确、流利,读的时候注意自我的感受和心境的变化,能够 把感受最深的地方多读几遍。 3。 鼓励朗读,并请学生再次快速默读全文,想想课文主讲谁,讲了一件什么事。( 1935 年秋,在二万五千里长征途中,一
51、位老班长理解党交给的任务,尽心尽力地照顾好三个红军 伤员,在即将走出草地时,自我却牺牲了。 ) 三、入情入境,重点赏析 能够根据课文学习过程的需,拟定两条学习主线。 (一)以老班长为主线 1。默读, 边读边思考: 课文中几次描述了老班长的外貌, 从课文中摘录出描述老班长外 貌的语句。(板书:老班长) 2。这几次描述老班长的外貌有什么不一样,说明了什么? (1)“炊事班长快四十岁了,个儿挺高,背有点驮,四方脸,高颧骨,脸上布满皱纹, 两鬓都斑白了。 ” 师:三十多岁的老班长为什么会有五六十岁老人的外貌特征?(能够看出老班长在长征 途中饱经风霜,长征的艰苦。 ) (2)“他整夜整夜地合不拢眼”t“
52、他喜出望外地跑回来” (日夜为小战士们操劳,因为找到了一个能让战士们吃上好一点的东西的办法,而无法 抑制内心的激动,能够看出他是多么尽职尽责。 ) (3)“他抬起头,望着夜色弥漫的草地,好久,才用低沉的声音说” (那里没有直接的外貌描述,可是我们能够从句子中进行拓展训练:想象老班长望着远 方草地时的眼神,那眼神中必须充满忧虑。 ) (4) “老班长看到这情景,收敛了笑容,眉头拧成了疙瘩老班长看着我们吃完, 脸上的皱纹舒展开了,嘴边露出了一丝笑意” 。 老班长看到三个小战士不肯喝鱼汤,生怕他们饿坏了身子,他又心疼,又着急,责怪 自我没能完成指导员交给的任务,所以眉毛拧成了疙瘩。 战士们喝下了鱼汤
53、,他的眉头舒展开,充分表现了他心中仅有战友,唯独没有自我的高 尚品质。) (5)“瘦得只剩皮包骨头,眼睛深深地陷了下去” (老班长历尽艰辛,任劳任怨,照顾三个年轻的病号。他胜利地完成了上级交给他的任 务,可是自我已经衰弱到不能支撑的地步,死亡的威胁正步步朝他逼来。 ) 过渡:从老班长的外貌变化,我们能够看出他是一个心中仅有战友,唯独没有自我的优 秀共产党员。 (二)找出最让自我感动的片段,以此为主线,品析全文。 1。学习“硬咽草根、鱼骨头”片段。 (1)指名朗读,读后议论:为什么这个段落令人感动? (2)抓住“皱紧眉头” “硬咽”等词和“我”当时的心境,体会老班长的品质。 (3)感情朗读,注意
54、体会人物的内心。 2。学习“夜里钓鱼、摸野菜”片段。 (1)自由朗读,感受老班长寻找食物的不易:白天,老班长带着战士们行军,晚上宿营 时有忙着张罗食物,而草地上都是黑水潭,哪有多少鱼,为了钓鱼,找野菜,老班长的眼睛 都瞅坏了。 (2)抓住“翻了多少草皮” “一棵一棵的摸”等重点词朗读。 (3)说说此时自我内心的感受。 3。学习“命令战士喝鱼汤”片段。 (1)学生自由朗读这一片段资料。 (2)观察课文插图,想象小梁和老班长的心理活动。 (3)思考:老班长前后的表情有什么变化?为什么有这样的变化? (4)指导朗读“我端起搪瓷碗,觉得这个碗有千斤重,怎样也送不到嘴边。”到“可是 我的心里好像塞了铅块
55、似的,沉重极了。 ” 4。学习“奄奄一息让鱼汤”片段。 (1)自由轻声读这部分资料,注意自我内心的感情。 (2)说出内心感受,并说说为什么有这样的感受? (3)指导分主角朗读。 老班长“奄奄一息” ,身体已经极度虚弱,同时又对战士们充满牵挂和关爱。 为救老班长时的心急如焚,无尽的担心和难过。 (过渡语:为了伤员,老班长快耗尽了自我全部的生命。如果你是伤员,应对奄奄一息 的老班长,会有怎样的感受 ?) 老班长牺牲时,战士们悲痛欲绝、催人泪下的呼喊。 (过渡语:“老班长的手垂了下来,他耗尽了生命的全部,眼看着走出草地,他却不能动 了,也不能照顾我们了。此时,你该用怎样的感情呼唤他呢?” ) 四、品
56、味金色,升华迁移 过渡语: 可亲、 可敬的老班长永远离开了我们, 战士们撕心裂肺的呼喊也无法唤醒他了。 他用自我的生命换来了战士们的生命,他用自我的忠诚和无私完成了党的委托。他永远地留 在了那片无边无际的草地上,留给战士们的仅有那根用缝衣针弯成的钓鱼钩。 1。 (出示小黑板 ) “在这个长满了红锈的鱼钩上,闪烁着灿烂的金色的光芒!” 师:为什么说长满了红绣的鱼钩上,闪烁着金色的光芒? (答案只能够是:长满了红锈的鱼钩上,凝结了老红军心中仅有战友,唯独没有自我的 高贵品质;长满红锈的铁画鱼钩,体现了红军战士舍己为人的伟大精神;长满红锈的鱼钩见 证了红军战士互相关心、 互相扶持、一心北上的艰苦历程
57、, 表现了战友之间伟大的爱。 ) 2。让学生结合整节课的感受,谈自我的体会。 3。提议学生将自我学完课文的感受,以日记的形式记录下来。 金色的鱼钩教学设计 第 10 篇: 教材分析: 本单元的主题是英雄,教材选编了 5 篇课文经过不一样的角度展现了英雄的事迹。本篇 文章是第二篇课文,以叙事为主,讲的是长征途中的感人故事。1 位炊事班长牢记党的嘱托, 为照顾 3 个生病的战士走出草地,而不惜牺牲生命的故事,表现了红军战士忠于党、忠于人 民和忘我牺牲的革命精神。文章中运用了很多的外貌、神态、语言、行为描述,突出了人物 的个性特点,指导学生阅读理解时,应把其作为重点。同时本篇课文较长,应当借助课文进
58、 一步提高学生的阅读速度,提升学生的阅读本事。 学情分析: 1在学习英雄这一单元的第一篇文章你,浪花里的一滴水时,我对学生进行了调 查,什么样的人能够称之为英雄?我发现学生对于英雄的认识仅局限于仅有做出惊天动地业 绩的人才是英雄的层面。针对学生思想上的缺憾,我想在金色的鱼钩这一课的教学中给 予学生必的指导,使学生对英雄的含义能有更深、更广的理解。 2 本篇文章发生的年代离学生的生活年代有必须的距离,老班长的所作所为对于生活 在优越环境中的学生来说可能无法理解。所以在教学中我设置了特定的问题情境,以指导学 生朗读为主,使学生受到忠于革命,舍己为人的崇高品质的熏陶,在读中感悟,在感悟中升 教学设想
59、: 1 本篇课文资料较长,教学中不能面面俱到,这样资料显得零乱,使学生抓不住课文 的重点,学生理解课文资料,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有必须的障碍。基于这样的研究,我 采取抓重点字、 找重点句的方法指导他们理解课文资料, 以点带面逐步扩展到对全文的理解, 同时指导学生经过不一样形式的朗读把自我独特的感受表达出来。既有个性的张扬又有多元 化的比较和理解。 2 同时我设置了一条主线贯穿于全文:理解任务一一遇到困难一一解决困难(做鱼 钩)一一发现秘密一一永远离去,以老班长的角度展示了故事的主资料,使学生沿着这条线 逐步挖掘到文章的主旨。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借助课文进一步提高阅读速度,提升阅读本
60、事。 过程与方法目标: (1)理解课文资料,找出文中的几种描述方法。 (2)引导学生反复读课文找出描述作者感情变化的语句。体会老班长忠于革命舍己为 人的崇高品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经过自读课文,深入理解课题“金色的鱼钩”所蕴含的意义。 (2)在多种形式的朗读中,体会文章所表达的思想感情,理解鱼钩与老班长之间的关 系。 教学重点: 借助课文进一步提高阅读速度,提升阅读本事。 教学难点: 小精灵儿童网站 经过自读课文,深入理解课题“金色的鱼钩”所蕴涵的深刻意义。 教学过程: 一、设置悬念,导入课文 (大屏幕出示一段文字:他快 40 岁了,个儿挺高,背有点驼,四方脸,高颧骨,脸上布 满皱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化学教育试题及答案
- 2025年交通运输企业安全生产试题及答案
- 成都投资计划书
- 咖啡师技能试题及答案
- 幼儿古诗词竞赛启蒙必练试题及答案
- 食品安全检测培训试题及答案
- 2026年水果种植公司员工辞退与解聘管理制度
- 2024年三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 第二单元 我在这里长大 6我家的好邻居第一课时说课稿 新人教版
- 八年级历史下册 第六单元 科技文化与社会生活 第18课 科学技术成就说课稿1 新人教版
- 第17课《猫》教学设计-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
- 2025四川绵阳市粮油集团有限公司招聘财务管理等岗位5人笔试题库历年考点版附带答案详解
- 2025年《长征》试题及答案
- 企业财务制度规范范本合集
- 2025员工试用期间合同范本下载
- 钢结构施工方案样本
- Unit4WonderfulseasonsGetreadyandstartup(课件)-外研版英语四年级上册
- 仓库人员安全培训模板课件
- 2024版2025秋贵州黔教版综合实践活动一年级上册全册教案教学设计
- 2025太原市热力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社会招聘100人考试参考题库及答案解析
- 2025-2026学年(部编版)五年级上册语文教案(全册)
- 2025年气道相关管理试题及答案(EICU)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