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探究 pH 对酶活性的影响”的教学策划教材设置了探究实验探索酶的专一性和高效性,但对 其需要适宜的条件只进行了简单的讲述。在教学实践中,教 师大胆拓展教材内容:在学生完成教材非完全探究实验的基 础上,有意识地创设新的探究情境,诱导学生提出探究课 题探究 pH 对酶活性的影响。将教学活动组织成在教师 引导下师生共同参与的探究活动,使学生通过参与高中生物 学习中第一次完整的探究性实验,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掌 握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培养和发展科学探究的基本能力和 获取新知识的能力,最终达到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 观等三个方面的教学目标。1 创设探究情境,挖掘探究课题科学探究是从问题开始的,而问题
2、产生于怀疑。这是探 究性学习的前提,是产生探究的内驱力。学生探究的问题必 须符合自身的知识结构和认知水平,最好是从生活中发现 的。因此,在完成酶的概念以及酶具有高效性和专一性的特 点的教学后,教师提出问题: 为什么人感冒发烧时,会没有食欲呢孑胃中的胃蛋白酶随着食物进入到小肠能否继续分解蛋白质?为什么 ?学生围绕这些问题,展开讨论,结合刚学习的酶的有关 知识以及化学知识,提出许多假设,通过讨论交流,达成共 识:温度、 pH 是影响酶活性的重要因素。教师接着提出:温度(或pH)对酶活性有什么样的影响? 在什么温度(或pH)时,酶活性最高?这时,学生的学习积极 性被调动起来,产生了探究的欲望。学生都
3、跃跃欲试,准备 马上动手实验。教师因势利导布置探究课题:由于学生是第一次进行探 究性实验活动,先统一选取难易适中的课题“探究 pH 对酶 活性的影响”,以后再继续探究“温度或其他因素对酶活性 的影响”。然后,教师要求每位学生根据探究课题写出自己的探究 方案。学生这才知道,今天的课题与以往不同,不再是依据 教材或教师提供的实验方案去做,而是要自己设计方案。学 生们面面相觑,露出畏难的表情,刚才的热情一下子冷了下 来。此时,教师一方面激励他们,另一方面,对开展探究性 实验的一般方法和程序进行讲解,主要是实验原理的确立、 实验材料的选取原则等基本知识,为学生设计实验奠定基 础,也增强了学生进行探究的
4、信心。2 明确探究要求,自主设计方案鉴于学生初次进行探究实验方案设计,教师对实验方案 的基本格式提出明确要求,即包括:实验原理; 实验仪器、药品;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的观察; 实验数据的收集。同时教师提示学生,可以借鉴已有知识如“探索淀粉酶 对淀粉和蔗糖的作用”的实验设计思想, “生物组织中还原 糖、脂肪、蛋白质的鉴定”中实验现象的观察方法等。明确具体要求后教师提出要求:学生可以个人单独设 计,也可以两人一组合作设计;并希望个人或小组提交的探 究实验方案与众不同,有创新。学生带着兴奋和冲动,很快就把探究实验方案设计出来 了。但大多数学生受以往学习习惯和思维惯性的影响,设计 的方案多数是模仿教
5、材实验的方法,最常见的实验方案有如 下几种。方案 1:以唾液淀粉酶或 OL- 淀粉酶为实验材料,选择 pH 为 2的 5HCl 、 pH 为 7的蒸馏水、 pH 为 14的 5NaOH 作为实验的 pH 研究范围,用碘液检验淀粉是否存在,证明 酶的活性。以期望得出唾液淀粉酶 (或a淀粉酶)的“最适 pH”和唾液淀粉酶(或a淀粉酶)的活性随pH的变化而变化 的规律。方案2:以a淀粉酶为实验材料,选择 pH为2的5% HCl、pH 为 7的蒸馏水、 pH 为 14 的 5NaOH 作为实验的 pH 研究范围,再用斐林试剂检验是否有还原糖存在,以证 明酶的活性,并得出“一淀粉酶的“最适pH ”和a淀
6、粉酶的活性随 pH 的变化而变化的规律。方案 3:以过氧化氢酶为实验对象,选用新鲜肝脏研磨 液为材料,选择 pH 为 2 的 5%HCl、pH 为 7 的蒸馏水、 pH 为 14 的 5% NaOH 作为实验的 pH 研究范围。再用点燃的卫 生香分别放入试管内液面上方,观察卫生香的燃烧情况,以 此证明酶的活性,并得出过氧化氢酶的“最适 pH ”和过氧 化氢酶的活性随 pH 的变化而变化的规律。这些实验方案的不同之处主要是选用的实验材料有差 异,或是检验的方法有差异而已,但都存在着许多问题,甚 至有很严重的科学性错误。教师此时并没有直接指出这些问 题和错误,而是首先指导学生通过实验进行自我验证。
7、3 实施设计方案,自我验证质疑采用“方案 2”和“方案 3”的学生很快就根据实验结 果得出了结论:唾液淀粉酶和过氧化氢酶的 “最适pH”为7 当 pH14 时,唾液淀粉酶和过氧化氢酶将失去活性。但该结 论是否准确、严密,学生就没有考虑了。教师就提出问题请 学生思考: pH14 时,酶失去活性,只有 pH 为 7 时,酶有活 性,反应能够发生,这如何说明酶的“最适pH”值为7而不是 6 或者是其他值呢 ?学生一时回答不出来。 教师紧接着引 导学生从是“最适 pH ”的概念出发,思考:应该如何设计 实验,才能找到唾液淀粉酶和过氧化氢酶的“最适 pH” ?而采用“方案 1”的学生在完成实验过程中,发
8、现了自 己设计的方案中存在的一些问题:用5NaOH 处理淀粉酶溶液后,再用碘液检验不变蓝色,从而无法作出酶的活性随 pH 的变化而变化的曲线,这与预测不相符。但为什么会出 现这种情况 ?学生无法解释。4 交流完善方案,再次探究验证在学生完成了第一轮实验而产生诸多疑问的基础上,教 师组织全班学生进行交流、讨论和评析。围绕交流实验设计 的思路、实验操作的方法以及实验中出现的问题等几个方 面,教师引导其他学生对这些方案的实验结果和结论进行分 析评价。对存在的问题,力图通过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分析评价,形成思维的碰撞,使学生能够产生解决问题的新思 路,迸发出创新思维的火花。4.1完善实验设计思路选取
9、pH 分别为 2、7、14 的溶液研究 pH 对酶活性的影 响,能否得出酶的“最适 pH ”值?能否据此正确作出酶的活 性随 pH 的变化而变化的曲线 ?这是一个普遍存在而又不被学生认识的问题,它反映出 学生在科学方法和科学态度上存在着偏差。针对这种情况, 教师首先要求学生根据得到的实验数据绘制坐标曲线图。由 于学生只取得了 3个实验数据,绘制出的坐标曲线图是 2 条 直线,这时学生对自己原先得出的结论产生了怀疑。学生通 过认真分析得出:实验只设计了三个 pH 值点,其中酶只在 一个 pH 是有活性的, 这无法说明该 pH 是唾液淀粉酶的 “最 适 pH ”,更无法作出唾液淀粉酶的活性随 pH
10、 变化的曲线。 教师引导学生进一步去寻找解决问题的思路,通过集体智慧 交锋,形成共同认识:应该设计多组不同 pH 梯度的环境作 为相互对照,观察相关酶在上述 pH 环境中的活性变化;然 后在酶活性最强的 pH 与相邻的 pH 之间,再设计若干组梯度 不同的“ pH 环境”,观察酶活性的变化,从而找到酶的“最适pH”,并作出酶的活性随 pH变化而变化的坐标曲线图设计的思路和原理找到了,但新的问题又出现了: pH 的梯度如何设计?在讨论中,有的学生认为:当 DH在214 之间,以1为差值设计梯度,可以找出酶的“最适 pH”。而 有学生则认为这种方法太繁琐,提出在 pH214 之间,以 2 为差值设
11、计梯度,找到活性最强的、 2 个或 3 个 pH 值,在 这两个或三个pH,再以1为差值设计梯度,就可以找到酶 的“最适pH”了。教师肯定两种方法都是可行的,相对而 言,后一种方法略微简便一些。4.2 控制相关实验变量此实验的关键之一是要设计不同 pH 梯度的溶液环境, 用 5HC1 和 5NaOH 是很难实现的,如何创设不同的 pH 环境呢 ?一位化学知识好的学生马上回答:配制不同酶的 “最适 pH ”的缓冲液进行实验。要求学生应用相关的化学知识, 多方面查阅相关资料,并在实验中不断改进。比如,有学生 选取了 pH为9的NH4 NHsCI缓冲液,用斐林试剂检验是 否有还原糖存在, 却得不到预
12、期的现象。 学生经过分析发现: 斐林试剂中的Cu2+首先与“缓冲液”发生了反应导致实验 失败。 又经过反复试验, 将 pH 为 9 的缓冲液改为 NaHCO Na2C03,终于取得成功。另外,教师引导学生控制好无关变量,即对照实验中每组实验只有 pH 值不同,其他条件如温度:酶浓度、底物浓 度、反应时间等应相同且适宜。4.3 探索结果检测方法(1)以过氧化氢酶为实验材料时,如何测量实验结果?采用“方案 3”的在实验中发现:在观察卫生香燃烧情 况获取实验结果证明酶的活性时,相邻梯度 pH 间的现象区 别不明显,特别是酶的活性较弱时,效果更差。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呢 ?有一组学生经过反复尝试, 成功地
13、 研究出了有独创性的方法:将过氧化氢、新鲜肝脏研磨液与 不同 pH 的缓冲液等试剂分别装入不同的试管后,迅速在试 管口套上一个薄的小气球。然后观察气体进入气球的时间以 及单位时间内气球的充盈程度,以此来判断酶的活性。实践 证明效果很好。(2)为何用 5NaOH 处理淀粉酶溶液后,再用碘液检验 溶液不变蓝色 ?这是采用方案 1 的学生在实验中遇到的问题。开始,学 生在讨论时没有深入地分析,粗浅地认为是操作失误造成 的。教师就请学生严格按实验程序再重新做一次,结果依然 是“溶液不变蓝色” 。学生十分困惑,教师根据学生思维受 限、学科间综合知识缺乏的特点,引导学生运用化学知识分 析出现问题的原因。
14、经过分析和讨论, 发现在 NaOH 溶液中, 碘会立即与 NaOH 发生反应生成 Na1 和 NaIO 。因此,溶液 中没有单质的碘存在,淀粉不会变成蓝色。找到失败原因后,教师紧接着提出新的问题:在不改变 实验材料的前提下,如何改进实验方法,解决上述问题 ?学生认真思考后,有人提出:改用斐林试剂,可以检验 淀粉水解后是否有还原的葡萄糖存在,即将原方案中检验反 应物是否存在的方法改变为检验是否有特定生成物出现。受 此思路启发,又有学生提出更新颖而简单的方法:可采用糖 尿病试纸检查溶液中是否有葡萄糖存在。但由于实验室没有 糖尿病试纸,因此,教师请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完成该方法的 实验。经过尝试,学生发现,可以通过糖尿病试纸颜色深浅 的变化, 测定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材料力学与智能系统重点基础知识点
- 为什么需要火灾应急预案(3篇)
- 高考数学技能提炼与应用题试题及答案
- 娄星区森林火灾应急预案(3篇)
- 火灾应急预案演练过程(3篇)
- 食堂火灾应急预案范本(3篇)
- 小区白天火灾应急预案(3篇)
- 2025年软考网络管理观念试题及答案
- 2025年信息处理行业动态试题及答案
- 《微格教学与微格教研》课件-【第5章】 课堂教学技能分类
- 国开(河北)2024年秋《现代产权法律制度专题》形考作业1-4答案
- 王者荣耀VS英雄联盟:MOBA游戏的对决
- 新加坡雇佣合同模板
- 林业专业知识考试试题及答案
- 高三英语语法填空专项训练100(附答案)及解析
- 《第一单元 我是信息社会的“原住民”4 鼠标操作有方法》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闽教版信息技术三年级上册
- 【天润乳业公司应收账款状况及完善对策(附问卷)14000字】
- 焊线机技术员自学书
- 掬水月在手-古典诗词与现代人生智慧树知到期末考试答案章节答案2024年南开大学
- 2024年共青团入团积极分子考试题库(含答案)
- 强化学习 课件 第1章 强化学习概述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