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夜饮卜夜容衰鬓翻译赏析_第1页
古诗夜饮卜夜容衰鬓翻译赏析_第2页
古诗夜饮卜夜容衰鬓翻译赏析_第3页
古诗夜饮卜夜容衰鬓翻译赏析_第4页
古诗夜饮卜夜容衰鬓翻译赏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古诗夜饮卜夜容衰鬓翻译赏析 夜饮卜夜容衰鬓作者为唐朝诗人李商隐。 其古诗全文如下: 卜夜容衰鬓,开筵属异方。 烛分歌扇泪,雨送酒船香。 江海 三年客,乾坤百战场。 谁能辞酩酊,淹卧剧清漳。 【前言】 夜饮 是唐代诗人李商隐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 此诗抒写作者远在 异乡,身患疾病,借酒消愁的苦闷悲凉心情。全诗句句写饮酒,句句 不离自己的身世之慨,一唱三叹,抑扬转合。诗中多用典故,却无堆 砌的痕迹, 而能将典故自然地融化在自己所要表达的情感之中, 恰到 好处地写出了作者的身世以及抑郁情怀,堪称感慨身世中的佳作。 【注释】 卜夜:春秋时齐陈敬仲为工正,请桓公饮酒,桓公高 兴,命举火继饮, 敬仲辞谢说:

2、“臣卜其昼, 未卜其夜, 不敢。”见左 传庄公二十二年。晏子春秋杂上、汉刘向说苑反质以 为齐景公与晏子事。后称尽情欢乐昼夜不止为“卜昼卜夜” 。衰鬓: 年老而疏白的鬓发。多指暮年。唐卢纶长安春望诗: “谁念为儒 逢世难,独将衰鬓客秦关。” 开筵:设宴;摆设酒席。晋书 车 胤传:“谢安游集之日,辄开筵待之。 ”异方:指他乡;外地。唐杜 甫陪郑公秋晚北池临眺诗: “异方初艳菊,故里亦高桐。 ” 歌扇:古时歌舞者演出时用的扇子,用以掩口而歌。唐戴叔伦暮春 感怀诗:“歌扇多情明月在,舞衣无意彩云收。 ” 酒船:一指 供客人饮酒游乐的船,二指酒杯。此用晋代毕卓典故。 晋书毕卓 传:“卓尝谓人曰:得酒满数

3、百斛船,四时甘味置两头,右手持酒 杯,左手持蟹螯,拍浮酒船中,便足了一生矣。 ” 江海:泛指 四方各地。唐杜甫草堂诗:“弧矢暗江海, 难为游五湖。”三年客: 指作者在蜀地已经三年。 乾坤:称天地。易说卦:“干为 天坤为地。”汉班固典引:“经纬乾坤,出入三光。 ” 酩 酊:大醉貌。唐元稹酬乐天劝醉 诗:“半酣得自恣, 酩酊归太和。” 淹:久留,久滞。清漳:漳河上游的一大支流,在山西省东部。此 句用汉末刘桢典故。刘桢赠五官中郎将诗之二: “余婴沉痼疾, 窜身清漳滨。” 【翻译】 夜以继日的酒会还容得我鬓发衰白 的人,这幕府开设筵席是在我远离家乡的地方。 灯烛流淌的泪珠分滴 在歌女扇子上,夜风吹来了

4、细雨伴送着满船的酒香。我漂泊江湖,作 了三年幕客,这莽苍天地,变成了百战之场。在此时此刻,谁能推辞 酩酊一醉?我长久躺着,赛过刘桢病卧清漳。 【鉴赏】 借酒 浇愁,大概是中国文人最常见的消愁方式了。 一生沉浮于牛李党争旋 涡之中的李商隐,常年寄人篱下,满腹忧郁,一直坎坷不遇,自然也 与酒结成了好友。这首夜饮诗,就抒发了他远在异乡, 身患疾病, 借酒消愁的苦闷、悲凉心情。 “卜夜容衰鬓,开筵属异方” ,诗 的头两句就道出了他心中的这种苦闷, 为全诗打上了一层哀怨、 凄凉 的底色。诗的首句用的是左传庄公二十二年的典故,陈敬仲为 齐国工正(春秋时掌管百工和官营手工业的官) ,一次,他请桓公饮 酒。桓

5、公在酒宴上喝得很痛快,天黑时,桓公命令举火继饮。陈敬仲 辞谢说:“臣卜其昼,未卜其夜。 ”后来便称畅饮无度、昼夜不休的饮 酒为“卜昼卜夜”。当然,李商隐这里的“卜夜”并非指夜以继日寻 欢作乐的饮酒,而是用此典以扣诗题“夜饮” 对夜饮的原因诗人作 了两个解释,一是“容衰鬓” 。酒能伤身,催人衰老,尤其在心情不 畅之时,更是如此,而自己此时虽然刚过四十,就已两鬓斑白,恐怕 只有在夜的玄衣之下,才能掩盖自己未老先衰的情景了。二是“属异 方”。身为幕僚,远在梓州,夜晚寂寞苦闷之时,自然更加思念家中 的亲人。当初“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夜雨寄北) 的美好想像,早已被现实击得粉碎。 此时诗人

6、感受最为强烈的却是 “鸡 栖于埘,日之夕矣,牛羊下来” (诗经君子于役),在这个最易引 起游子感伤的时刻, 更促使他举杯消愁。 同时,这两句诗还与那些“卜 昼卜夜”欢快的饮酒形成一个鲜明的对比, 进一步衬托出此时此地的 夜饮不过仅仅是为了解脱“衰鬓”与“属异方”的内心苦闷而已,其 中深深地蕴含着诗人不得志而又难以道出的隐忧。 在这种心境状 况下饮酒,自然一切都是悲凉的,所以诗人接下去写道: “烛分歌扇 泪,雨送酒船香。”这两句在手法上说是承“开筵”说夜饮,但更重 要的还在于承“容衰鬓”与“属异方” ,更深一层地写自己的心情。 酒席筵上的歌舞在他人听来、 看来是欢快的,有着“舞低杨柳楼心月, 歌

7、尽桃花扇底风”(晏几道鹧鸪天)的兴奋。但在诗人耳中、 眼中, 歌声是悲怆的,舞蹈是忧伤的,无心的蜡烛似乎也在垂泪,惟有酒飘 散着醉人的芳香。诗的第四句用了晋书毕卓传中的典故: “卓 尝谓人曰:得酒满数百斛船,四时甘味置两头。右手持酒杯,左手 持蟹螯。拍浮酒船中,便足了一生矣。 ”典中之酒船,指的是盛酒之 船,意思是嗜酒畅饮者以沉浸酒乡为人生第一乐事。 “酒船”还指船 形的酒盏,如松窗杂记说:“一少年持酒船, 上连饮三银船。” 这里的“酒船”当即指酒盏,也同时借用了毕卓 “拍浮酒船中”之意。 不过,诗人却没有毕卓那样看透一切、放浪形骸的胸怀,只是欲象毕 卓那样沉浸酒乡之中而忘却现实的一切, 忘却

8、胸中的烦恼与苦闷, 这 就决定了他只能举“酒船”闻酒香、品酒香,而不会象毕卓那样“拍 浮酒船中便足了一生” ,他还要走仕途、奔功名。所以,接下去的两 句诗,诗人笔锋一转,曲折含蓄地点出他夜饮,他心情苦闷的根本原 因。 “江海三年客,乾坤百战场。 ”这两句诗直道身世。大中五 年( 851年),李商隐四十岁时,由徐州幕府归京,又受聘于梓州幕 府,至此在蜀地已三个年头。 但柳仲郢也并没有格外重用他, 三年来, 李商隐仍然是一个名副其实的幕僚而已。这里的“三年客”可以是实 指,指在梓州幕中已经三年。同时, “三”在中国的数目字中含有多 的意思,也可以指他多年在“江海”为客。可见,这一句诗实际又吐 露了

9、他一生大半时间为幕僚的身世。 下句点明“江海三年客”的原因, 是“乾坤百战场”,意思是说,是天下的战乱才使他多年为客在外。 晚唐时期,世事多艰,外族入侵,宦官专政,藩镇割据,战火连年不 息,而朝廷之内的党争又愈演愈烈, 大唐王朝已明显地露出日薄西山 的局面。这句诗是感叹时事,但也在感慨自己的身世。冯浩玉溪生 诗集笺注卷二说此诗“指事中兼含身世之感, 非强摹悲壮之钝汉也” , “借时事以兼慨世途也。 ”这两句将自己的身世之感与国家前途联结 在一起,具有杜诗感慨世事的悲壮风格。但与杜诗相比,李商隐的重 心似乎更多地落在个人多艰的命运上, 故而又缺少杜诗的那种忧国忧 民、振奋人心的精神。尽管如此,这

10、两句诗也在全诗忧怨的声调中注 入了悲壮的音响, 显示了诗人并非仅仅在感慨个人命运的多虞, 沉醉 于酒乡。有此二句,全诗基调为之一振。 如果说,诗的五、六两 句将自己与国家的命运联系在一起而加以感叹的话, 具有悲壮的色彩, 那么,最后两句又完全落到了诗人自己身上: “谁能辞酩酊,淹卧剧 清漳。”这两句诗的意思当为“淹卧剧清漳,谁能辞酩酊” ,之所以如 此写,是为了押韵,使句法有所变化。 “淹卧剧清漳”是用三国时刘 桢之典。刘桢是东平(今属山东)人,他寄居山西时作的赠五官中 郎将诗说:“佘婴沉痼疾,窜身清漳滨。自夏涉玄冬,弥旷十余旬。” 抒发了久病异乡内心的凄凉。 此后,人们便以久病异乡称为 “卧

11、清漳”。 也许这个典故太符合李商隐的身世了, 因而他对此典有着特殊的爱好, 在诗作中屡屡用及:“可怜漳浦卧,愁绪独如麻” (病中闻河东公乐 营置酒口占寄上);“楚雨含情皆有托,漳滨卧病竟无憀” (梓州罢 吟寄同舍);“刘桢元抱病,虞寄数辞官” (楚泽);“如何此幽胜, 淹卧剧清漳”(崇让宅东亭醉后沔然有作 )。倘若不曾特别触动他的 身世,他是不会在诗中这样三番五次地用同一典故, 而且还有完全相 同的诗句出现在不同的诗中。同时;这也说明不论是入谁的幕府,诗 人的心情也始终都是凄凉、悲伤的,在这首诗里,他不禁又借用此典 吟咏身世,可以想见他的心境是何等地悲苦,何等地凄凉,这又怎能 不使他要以酩酊大醉来消遣自己的愁怀,来获得暂时的解脱呢 ! 结尾 两句,既扣题,又沉郁蕴藉,十字当中包含了无限的辛酸悲痛,无限 的身世之慨,命运之叹,耐人回味。 李商隐的诗以喜用典、善用 典而著称,曾被后人称为“獭祭” 。在这首短短的四联八句诗中就用 了三个典故。 但这里的用典却并无堆砌的痕迹, 而能将典故自然地融 化在自己所要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