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目录
压缩包内文档预览:(预览前20页/共41页)
编号:129921639
类型:共享资源
大小:2.08MB
格式:ZIP
上传时间:2021-05-26
上传人:好资料QQ****51605
认证信息
个人认证
孙**(实名认证)
江苏
IP属地:江苏
45
积分
- 关 键 词:
-
输送
传动
设计
- 资源描述:
-
喜欢这套资料就充值下载吧。。。资源目录里展示的都可在线预览哦。。。下载后都有,,请放心下载,,文件全都包含在内,图纸为CAD格式可编辑,【有疑问咨询QQ:414951605 或 1304139763】
- 内容简介:
-
传动辊台设计目 录摘 要IAbstractII第1章绪 论11.1传动辊台的发展过程11.2传动辊台设计的目的和意义11.3传动辊台的特点及运行特性21.3.1 传动辊台的特点21.3.2 现代传动辊台的运行特性31.4 传动辊台现代设计方法3第2章 传动辊台总体结构及部件52.1传动辊台结构及特点52.2辅助装置及转运方式62.2.2 转运小车62.2.3 升降输送机72.3 输送机部件72.3.1辊子82.3.2 机身92.4 驱动装置102.5 本章小结11第3章 传动辊台的参数计算123.1 原始依据123.2 基本参数计算123.2.1 辊子长度123.2.2辊子间距133.2.3辊子直径133.2.4输送机高度143.2.5输送速度143.3 动力式辊子输送机计算143.3.1 功率计算143.4 辊子输送机选型参数153.5 本章小结15第4章机动转台装置的设计164.1 转台驱动装置总体设计164.1.1选择电动机164.1.2计算传动装置的总传动比、运动和动力参数164.2 蜗杆和蜗轮的结构设计174.3 转向机构的设计计算194.3.1最小轴径的确定194.3.2确定各轴段的直径和长度. 20 4.3.3 蜗轮轴的强度计算214.4 链传动的设计244.4.1链条的选择244.4.2链轮的设计254.5键的选择与校核264.6机动转台上辊台发动机的选取264.7液压升降系统的选取274.8本章小结27结论29参考文献30致谢31第1章绪 论1.1传动辊台的发展过程传动辊台是一种古老的运输设备。传动辊台作为一种输送成件物品的连续输送机械,在铸造、冶金及其他加工制造业中有悠久的应用历史。近二十年来,由于家电等工业蓬勃兴起,各种有传动辊台组成的生产线、装配线应运而生。尤其是连续生产流水线的普遍采用,为传动辊台的广泛应用和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与其他输送成件物品的运输机械相比,现代辊子输送机除了具有结构简便、运转可靠、维护方便的传统优点外,其显著优点就是它与连续生产工艺过程良好的相容性和配套性。它不仅可以连接生产工艺过程,而且可以直接参与生产工艺过程;在安装布置上可以很方便地与工艺设备及其他输送设备连接配合。因而,在现在化生产的各类加工、装配、测试、包装、贮运、分拣等流水生产线中,几乎随处可以发现有辊子输送机组成的输送系统。 在工业发达国家,迅速发展的传动辊台制造业早已进入成熟阶段,形成了专业化和规模生产。各类通用和专用产品,结构形式多样,规格品种俱全,并且不断推陈出新,可以满足各行各业的需要。与此相应,均十分重视传动辊台的标准化工作,自五十年代起,就开始致力于传动辊台标准的制定,几经更新和完善,对规范和推动传动辊台生产制造的标准化 、系列化和通用化,保证和促进辊子输送机技术水平和制造质量,起了良好的作用。 与工业发达国家相比,我国传动辊台的发展及标准起步较晚。八十年代以前,传动辊台仅在轧钢铸造 发动机装配等车间的机械化流水生产线中得到较大规模的应用,多以专用非标准设备为主,远未形成通用 定型产品的批量生产制造。至八十年代中期,随着我国工业的起飞,尤其是汽车 家电等新兴产业的崛起和带动,机械化、自动化流水生产线开始被大量采用并逐渐普及到各行业,传动辊台也随之得到广泛应用,展现出蓬勃的生机,引进与国产相得益彰,使辊子输送机生产制造的规模和水平,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1.2传动辊台设计的目的和意义 传动辊台可沿水平或较小的倾斜角输送具有平直底部的成件物品,如板、 棒 、管 、型材、 托盘、 箱类容器以及各种工件.对于非平底物品及柔性物品可借助托盘实现输送.与其他输送成件物品的运输机相比,除了具有结构简单、 运转可靠 、维护方便、 经济 、节能等优点外,最突出的就是它与生产工艺过程能较好地衔接和配套,并有功能的多样性,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布置灵活,容易分段和连接,可以根据需要,由直线、圆弧、水平、倾斜、分支、合流等区段以及辅助装置,组成形式、闭式、平面、立体等各种形式的输送路线;便于和工艺设备衔接配套,衔接方式简易紧凑,有时作为工艺设备的物料输入和输出段;辊子间的空隙部位便于布置各种装置和设备;物品输送平稳,便于对输送过程中的物品进行加工、装配、试验、分拣、包装、储存等各种工艺性操作,便于对输送过程实现自动控制;两台辊子输送机的连接尺寸小,可以运转较小尺寸的物品;双排或数排辊子输送机可以并排组成大宽度的辊子输送机,以运行大型成件物品;允许输送高温物品;辊子输送机标准化、系列化、通用化程度高,易于拼装组成不同的生产线,同时不需要特殊土建基础。由于传动辊台在输送成件物品时具有明显优点,因而在各生产部门和行业的物件输送中,尤其是在各种流水生产线中得到了广泛应用。另外,由于薄壁 高精度无缝钢管的大量生产和专用轴承的专业化生产,使制造中 轻型辊子的厂家可以采用专机生产线大批量生产辊子部件,从而以低成本赢得各种市场的需求。由于冷弯型钢和中空异彩断面铝合金轧制型材的研制成功和大量生产,使中轻型辊子输送机机架的外观不仅十分美观,且使现场的安装十分方便。在美、 英、 德、 日等国,每个国家生产辊子输送机的厂家多达十几个到数十个,各种通用和专用辊子,各种规格品种应有尽有。在机械、军工、轻工、化工、医药、食品、邮电、冶金、建材、仓库、物资分配中得到广泛应用。1.3传动辊台的特点及运行特性1.3.1 传动辊台的特点 传动辊台可沿水平或较小的倾斜角输送具有平直底部的成件物品,如板、 棒、 管、型材、托盘、箱类容器以及各种工件.对于非平底物品及柔性物品可借助托盘实现输送.与其他输送成件物品的运输机相比,除了具有结构简单、 运转可靠 、维护方便、经济、节能等优点外,最突出的就是它与生产工艺过程能较好地衔接和配套,并有功能的多样性,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布置灵活,容易分段和连接,可以根据需要,由直线、圆弧、水平、倾斜、分支、合流等区段以及辅助装置,组成开式、闭式、平面、立体等各种形式的输送路线。(2) 便于和工艺设备衔接配套,衔接方式简易紧凑,有时作为工艺设备的物料输入和输出段,辊子间的空隙部位便于布置各种装置和设备。(3) 物品输送平稳,便于对输送过程中的物品进行加工、 装配 、试验 、分拣 、包装、 储存等各种工艺性操作,便于对输送过程实现自动控制。(4) 两台辊子输送机的连接尺寸小,可以运转较小尺寸的物品。(5) 双排或数排辊子输送机可以并排组成大宽度的辊子输送机,以运行大型成件物品。(6) 允许输送高温物品。(7) 传动辊台标准化、 系列化 、通用化程度高,易于拼装组成不同的生产线同时不需要特殊土建基础。1.3.2 现代传动辊台的运行特性 伴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传动辊台展现出以下特性:1.具有直线输送弯道输送直角转运机动运行或依靠重力输送的性能;2.可以借用升降台补足因工艺和设备要求的高差而使生产线路联成一体;也可用提升机将不同楼层的生产线联成一体,组成三维的生产线;3.工件在运行过程中可受控暂停,以便完成某道工序或等待进行下一道工序,也可定距积存和放行;4.在输送机上可以水平回转或反转,以校正工艺需求的工件姿态。1.4传动辊台现代设计方法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广泛应用和系统工程、优化工程、价值工程、人机工程等现代设计理论的不断发展,促使许多跨学科的现代设计方法出现,使传动辊台设计进入高质量、高效率的阶段。1.计算机辅助设计(CAD)计算机辅助设计是随着计算机及其外围设备发展而迅速形成的一门新兴的现代设计方法。它的发展与应用,对提高设计质量和效率、提高产品的市场生存和竞争力发挥十分明显的作用。电子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使计算机辅助设计硬件设备性能得以提高,各种硬件设备不仅已形成了产品,而且己成为CAD的一般配置。目前,计算机辅助设计方法已成为工程技术人员进行创造性设计活动不可缺少的手段。2.模块化设计模块化设计是根据模块化原则,设计一些基本的模块单元,通过不同的组合形成不同的产品,以满足用户的多种需要。辊台模块化设计以功能分析为基础,将辊台上同一功能的基本部件、元件、零件设计成具有不同用途、不同功能的模块,这些模块具有相同的连接要素,可以互换,选用不同的模块进行组合可形成不同类型和规格的产品。3.有限元设计 有限元设计是根据变分原理求解数学、物理问题的一种数值计算方法。它能整体、全面、多功能随意组合,进行静力、动力、电场、磁场等分析。对完成结构复杂的系统分析十分有效,现己在辊台结构计算中应用。4.优化设计 优化设计方法可根据产品要求,合理的确定和计算各种参数,以期达到最佳的设计目的。5.动态仿真设计 国外近年来在起重机设计中采用了动态仿真设计的新方法,即用计算机对机构与结构在各种工况下承受载荷进行运行状态随时间变化过程的仿真模拟,得到仿真输出参数和结果,以此来估计和推断实际运行的各种数据,并在对辊台进行动态分析计算时采用。第2章 传动辊台总体结构及部件2.1传动辊台结构及特点1无动力式辊子输送机无动力式辊子输送机自身无驱动装置,辊子转动呈被动状态,物品依靠人力重力或外部推拉装置。按布置分水平和倾斜两种方式。(1) 水平布置 依靠人力重力或外部推拉装置移动物品,人力推动适于品物重量轻,输送距离短,工作不频繁的场合。外部推拉采用链条牵引,胶带牵引,液压气动装置推拉等方式,可按要求的速度移动物品,便于控制运行状态,需要时还可以实现步移,积放等功能,用于物品重量大,输送距离长,工作比较频繁的场合。(2) 倾斜布置 依靠物品重力做重力式输送,结构简单,经济实用,但不易控制物品运输状态,物品之间易发生撞击,不易输送易碎物品。适用于短距离输送及重力式高架仓库。2动力式辊子输送机动力式辊子输送机本身具有驱动装置,辊子转动呈主动状态,可以严格控制物品运行状态,按规定的速度精确,平稳,可靠的输送物品,便于实现输送过程的自动控制。链传动承载能力大,通用性好,布置方便,对环境适应性强,可在经常接触油,水及湿度较高的地方工作,是最常用的一种辊子输送机。但在多尘环境中工作时链条容易磨损,高速运行时噪声较大。 链传动分单链传动和双链传动。单链传动布置紧凑,适用于轻载,低速,持续运行的场合,3限力式辊子输送机限力式辊子内部具有轴向摩擦片和径向摩擦环,一般情况下起传递力矩的作用,在物品受阻或积存的情况下,因运行阻力超过限定的辊子工作力矩,可使摩擦片打滑。辊子的限定力矩略高于正常输送时的运行阻力矩,其结构见图2.1。4圆柱形辊子输送机圆柱形辊子输送机通用性好,可以输送具有平直底部的各种物品,允许物品的宽度在较大的范围内变动。一般用于辊子输送机线路的直线段。(a) 限力式长辊 b)限力式边辊 图2.1 限力式辊子输送机结构5圆锥形辊子输送机圆锥形辊子输送机用于辊子输送机圆弧段,多于圆柱形辊子输送机直线段配合使用,可以避免物品在 圆弧段运行发生滑动和错位现象,保持正常方位。6轮形辊子输送机 轮形辊子输送机自重轻,运行阻力小。分边辊和多辊两类。 (1)边辊输送机 辊子沿机架两侧分布,输送机中间部位可以布置其他设备适于运送底部刚度比较大的物品,辊子无轮缘的 边辊输送机要求物件宽度大于轮间宽度,必要时设置水平导向装置,有边缘的边辊输送机有导向作用,但对物品宽度有严格限制,多用于专用生产线。(2)多辊输送机 结构轻便,可以作为辊子输送机直线段和圆弧段,分直列式与交错式,交错式通用性好,既可做圆弧段也可做直线段。直列式多用于立体仓库多层货架的辊道。7定轴式辊子输送机定轴式辊子输送机绕定轴旋转,辊子转动部分自重轻,运行阻力小,辊子与机架整体组装性好,是通用的辊子支撑形式。8. 转轴式辊子输送机转轴式辊子输送机辊子与轴一起旋转,转轴支撑在两端的轴承座内。转轴式辊子便于安装,调整,拆卸。多用于重载和运转精度较高的场合。 通过对上述各种形式的输送机的特点比较,确定设计的输送机的类型为转轴式辊子输送机。2.2辅助装置及转运方式在比较复杂的辊子输送机线路系统中,当相邻区段辊子输送机成垂直,平行,上下等布置形式时,物品一般需要辅助装置进行运转。2.2.1 万向球台、机动转台 成垂直布置的辊子输送机之间的物品运送,可采用万向球台和机动转台。转运设备安装在辊子输送机交叉处。万向球台台面设有可在任意方向转动的滚球。物品依靠人力推动,可在台面上做任意方向的移动和转动。适用于转运重量轻,输送量少的平底物品。按台面宽度分四种规格,可与相应宽度的辊子输送机配套使用。机动转台台面设有圆柱形长辊,物品进入转台后,随转台旋转90度继续输送。机动转台适于和机动式,限力式辊子直径为50,60mm的辊子输送机配套使用。 (a)转盘转运 (b)直线转运图2.2 转向装置2.2.2 转运小车 当多台辊子输送机成平行布置时,可采用转运小车完成辊子输送机之间的物品转运。转运车轨道与辊子输送机成直角布置,转运车沿轨道运行,台面辊子和行走机构均为机动。分长辊转运小车和多辊转运小车,分别与长辊输送机和边辊输送机配套使用。2.2.3 升降输送机升降输送机具有输入,提升和输出机构,适用于布置在不同楼层的辊子输送机之间的转运。升降机分单盘和多盘两种形式。单盘升降输送机为间歇式工作,适于负载大而工作不太频繁的场合;多盘生讲述送几位连续运行,适用于物件转运频繁的场合。其结构见图2.3。由于设计的传动辊台是在平面内的输送,确定选用机动转台来实现其转向。2.3 输送机部件为方便部件选用,辊子输送机每种型式都独立地配备了辊子,驱动装置,机架,支腿,调节脚等部件,在辊子输送机型式确定以后,即可按规定的规格和数量,成套的选用该种形式的所有部件,完成安装设计。2.3.1辊子辊子是辊子输送机直接承载和输送物品的基本部件。 多辊输送机辊子与机架组合为独立的单元部件外,其它型式的GZT型辊子输送机均具有各自的辊子部件,可按规定的辊子直径和长度规格选用。 图2.3 升降机 轴动力式圆柱形,圆锥形辊子输送机,其辊子按端部形式分轴套式和插入式,轴套式起调心作用,可调节辊子轴心位置,从而可获得较高的辊子平面度,插入式拆装方便,但无调心作用。定轴动力式圆柱形,与圆锥形辊子输送机,其辊子端部结构形式均为轴套式,有调心作用。定轴无动力边辊输送机辊子,也分调心和不调心两种形式。 多辊输送机的多辊单元中,辊子与机架合成一单元部件,直列式可按辊子直径和单元长度选用,交错式可按辊子直径,输送机宽度,布置形式及单元长度选取。辊子输送机的辊子一般用碳钢制造,如有特殊要求时,可按用户要求,制造涂塑,包胶的钢辊子,也可用铝合金,不锈钢等材料制造。(1) 钢辊子 钢辊子适用于一般用途的轻、中、重载各种情况.如有防震、防滑等要求时,可采用包胶,涂塑的钢辊子。(2) 不锈钢辊子 不锈钢辊子外表美观,耐酸、碱等腐蚀性强,可承受轻、中、重各类载荷。制造成本高。适用于医药、食品等行业。(3) 铝合金辊子 铝合金辊子结构轻便,外表美观,耐腐蚀性能好,承载能力低于钢辊子,制造成本高于钢辊子。适于轻载、要求外表美观或移动轻便的工作场合。 1.辊子 2.传动链环(a) 输送机中的辊子 (b) 辊子部件示意图11-调节螺栓 2-轴承端盖 3-小铜块 4-轴瓦 5-辊子 6-轴承座 7-齿条 (c)辊子部件示意图2图3.1 辊子的应用 考虑到加工成本,及其载荷不大的情况,选用包胶的钢辊子。2.3.2 机身1.机架在确定辊子输送机型式以后,可根据辊子直径、辊子长度选择机架,并需要规定机架长度和机架的辊子间距。 单链传动的辊子输送机,因驱动装置和传动布置的需要,分机头、中间架、尾架三种形式。头架与驱动装置连接,尾架内设置尾轮等传动系统附件,中间架可根据整个机架长度需要选取。双链传动辊子输送机的机架无头、中、尾之分,只有一种形式。2.支腿 在确定辊子输送机型式以后,可根据辊子输送机高度选择支腿。支腿一般布置在机架端部及相邻机架连接处,需要时也可按要求在机架其它部位架设支腿。单链传动的辊子输送机(GZT4、GZT7、GZT8型)支腿分通用型支腿和驱动站支腿,驱动站支腿专供安置驱动装置用。其它形式的辊子输送机的支腿只有一种形式。3.调节脚为便于辊子输送机支腿在地坪上的固定和安装调整,支腿下部设有调节脚或垫板,可按辊子输送机型式配套选用。2.4 驱动装置在确定了辊子输送机形式以后,可按辊子直径、输送速度及功率等参数选择驱动装置。辊子输送机的驱动装置,采用电动机与行星摆线针轮减速器组合形式,具有结构紧凑、布置方便、传动效率高的优点。如有调速要求,可采用变频或电磁调速。中、轻型辊子输送机的驱动装置一般布置在机架下部,重型辊子输送机的驱动装置在地面底架上。辊子输送机的传动部分封闭在罩壳内,以保证操作安全。驱动装置部件内已包括链传动及张紧装置等。单链传动的辊子输送机,其驱动装置布置在辊子输送机端部。为保证链条、链轮正常啮合和补偿链条因磨损等原因引起的伸长,传动系统中设有张紧装置和导轨。单链传动一个段的长度不宜超过15m,否则容易产生链条脉动现象,影响物品平稳输送。双链传动的辊子输送机,其驱动装置一般宜布置在辊子输送机中部,这样可以改善链条链轮受力情况,提高传动效率。传动辊子间距应为1/2链条节距的整数倍。双链传动的传递链环数不宜大于150,否则传动效率会明显降低。 链传动辊子输送机的传动链条采用标准套筒辊子链,常用链条节距为 12.7、15.875、25.4mm 。2.5 本章小结 本章主要介绍了输送机的基本部件辊子,辊子的分类及其特点,以及机身的组成。还介绍了用于输送机的驱动装置。另外介绍了辊子输送机,亦即传动辊台的各种形式,以及它们各自的特点。另外,还简要的提及输送机的各种辅助装置,用来实现平面内、空间中多方向的输送。第3章 传动辊台的参数计算3.1 原始依据辊子输送机的型式:转轴动力式圆柱形长辊输送机 图3.1定轴动力式辊子输送机外形图长度:2880mm;布置方式: 垂直放置的两个辊子输送机;物品输送量(单位时间内输送物品件数):3件/分钟;单个物件的质量、材质、外形尺寸。质量:5060kg; 材质:无腐蚀性材料;外形尺寸:500mmx640mmx600mm3.2 基本参数计算3.2.1 辊子长度1. 辊子输送机直线段 圆柱形辊子输送机直线段的辊子长度一般可参照图,按下式计算:=500mm+100mm=600mm式中 l 辊子长度, mm;B 物件宽度, mm; 宽度裕量, mm ,可取 B =50150mm 。 对于底部刚度很大的物件,在不影响正常输送和安全的情况下,物件宽度可大于辊子长度。 采用轮形辊子的多辊输送机,其输送速度一般可按下式计算: (3.1) 式中 W 输送宽度,mm;B 物件宽度,mm; 宽度裕量,可取 B =50150mm 。当轮形辊子少于4列时,只宜输送刚度大的平底物件,物件宽度应大于输送宽度,可取W=(0.7-0.8)B。3.2.2辊子间距辊子间距p应保证一个物件始终支撑在3个以上的棍子上。一般情况下按下式选取: p=1/3L (3.2)对要求输送平稳的物品: p=(1/41/5)l(3.3)式中 p辊子间距,mm ; L物件长度,mm 。 P =1/4x640=160mm. 对柔性大的细长物品,还需核算物件的挠度,物件在一个辊子间距上的挠度应小于1/500,否则需要适当缩小辊子间距。 辊子输送机的物品装载段如承受冲击载荷时,也需缩小辊子间距或增大辊子直径。 对双链传动的棍子输送机,辊子间距应为1/2链条节距的整数倍。 辊子输送机以圆弧段中心线上的辊子间距作为计算辊子间距。当圆弧段采用链传动时,相邻两传动辊子的夹角宜小于5度,以改善传动情况。3.2.3辊子直径辊子直径D与辊子承载能力有关,可按下式选取: FF (3.4)式中 F 作用在单个辊子上的载荷,N; F 单个辊子上的允许载荷,N。 作用在单个辊子上的载荷F,与物件质量、支撑物件的辊子数以及物件底部特性有关,可按下式计算: (3.5)式中 m 单个物件的质量,kg; 单个辊子有效支撑系数,与物件底面特型及辊子平面度有关,一般可取=0.7,对底部刚度很大的物品,可取=0.5; 多列辊子不均衡承载系数,对单列辊子,可取=1,对双列辊子取=0.70.8;n 支撑单个物件的辊子数; g 重力加速度,取g =9.81m/s2。F= 50x9.81/(0.7x1x4)=175.2N单个辊子的允许载荷F,与辊子直径及长度有关,可从产品样本中查取。在确定需要的单个辊子允许载荷及辊子长度以后,即可选择适当的辊子直径D。当D1=60mm, F=180N175.2N,取D=60mm.经计算选用附带6mm厚胶皮外套的辊子。辊子参数:辊子选用45号钢,外部包裹胶皮套筒。L=600mm;D2=72mm;D=53mm 其中L为长度,D1为钢套外径,D2为橡胶外套直径,d为辊子内径。3.2.4输送机高度辊子输送机高度H根据物品输送的工艺要求(如线路系统中工艺设备物料出入口的高度,装配、测试、装卸区段工作人员操作位置等)确定,一般取H=500-800 mm,也可不设支腿,使机架直接固定在草坪上。取H=800mm。3.2.5输送速度 辊子输送机的输送速度根据生产工艺要求和输送方式确定。一般情况下,无动力式辊子输送机的 可取v =0.2-0.4m/s,动力式辊子输送机可取0.25-0.5m/s,并尽可能取较大值,以便在同样满足输送量要求的前提下,使物品分布间隔较大,从而改善机架受力情况。当工艺上对输送机速度严格要求时,输送速度应按工艺要求选取,但无动力式辊子输送机不宜大于0.5m/s,动力式辊子输送机不宜大于1.5m/s,其中链传动辊子输送机不宜大于0.5m/s 。取速度v=0.3m/s.即1.8m/min 每件物体0.5m 3件1.5m 所以符合要求。3.3 动力式辊子输送机计算 3.3.1 功率计算1. 计算功率 (3.6)式中 传动辊子轴计算功率,kW ; 链条牵引力,N,对单链传动,取F=,按下式计算,对双链传动,取F=,按下式计算; =1718N,链辊子输送机的传动链条牵引力, N v 输送速度,m/s ; 辊子链轮节圆直径,mm ; 辊子直径,mm 。=1718x0.3x(86.4/53)/1000=0.84KW2. 电动机功率 (3.7)式中 P 电动机功率,KW; 传动辊子轴计算功率, KW K 功率安全系数,K=1.2-1.5; 驱动装置效率,=0.65-0.85。P=1.5x0.840.7=1.8KW辊子所需转速为115r/min (n=) 所以按已知工作要求和条件选用JB-T6447-92 YCJR齿轮减速三相异步电动机 功率:2.2kW; 转速:115r/min.表3.1 定轴动力式辊子输送机技术参数D50607689l3201000320100032012503201400Bl +70l+70l+80l+85Wl +190l +190l +186l +205H400500630800h6644p1001251501803.4 辊子输送机选型参数转轴动力式:见表3.1。3.5 本章小结 本章主要对传动辊台各部件基本参数的确定。输送机的长度、以及输送物品的大小及重量;辊子的长度、直径、辊子间距;还有输送机的高度,输送速度及关于链条牵引力的计算。 第4章机动转台装置的设计4.1 转台驱动装置总体设计4.1.1选择电动机(1) 选择电动机类型按已知工作要求和条件选用Y系列一般用途的全封闭自扇冷鼠笼型三相异步电动机。(2) 选择电动机功率工作机所需功率 KW (4.1)式中,=3420N,=0.5m/s,工作机的效率=0.940.96。对转台,取=0.95。带入上式得KW电动机的输出功率 KW (4.2)式中,为电动机至转轴的传动装置总效率。取蜗杆传动效率;十字联周轴器效率=0.95,滚动轴承效率=0.995, = 0.66故 KW因载荷不平稳,电动机功率需稍大于,查文献5中Y系列电动机技术数据表选电动机的额定功率为3KW。(3) 确定电动机转速 转台工作转速为=20r/min,即轴的转速。蜗轮蜗杆的传动比范围为i=3083,可见电动机转速可选范围为r/min符合这一范围的同步转速有750 r/min,1000 r/min,1500 r/min 三种,为减少电动机的重量和价格,常选用同步转速为1000 r/min的Y系列电动机Y132S-6,其满载转速=960 r/min。4.1.2计算传动装置的总传动比、运动和动力参数1.传动装置总传动比 i=960/20=48,即蜗轮蜗杆的传动比2.各轴转速 蜗杆轴 =912r/min 蜗轮轴 =912/48=19 r/min3.各轴功率 蜗杆轴 KW 蜗轮轴 KW4.各轴扭矩 电机轴 T0 =9550=29.8N.m 蜗杆轴 N.m 蜗轮轴 N.m 4.2 蜗杆和蜗轮的结构设计 已知蜗杆输入功率P=2.85 kW,转速=960r/min,传动比i=48,单向传动,载荷基本平稳,冲击较小,要求使用寿命5年,每年工作300天,每天工作8小时。 1.选择传动的类型和精度等级考虑到传递的功率不大,转速较低,选用ZA蜗杆,精度等级GB1008988。2.选择材料,确定许用应力 蜗杆采用45钢,表面淬火,硬度为4555HRC。蜗轮齿圈用铸锡青铜ZcuSn10P1,金属模铸造。由文献3中分别查得=220MPa, =56MPa应力循环次数N=60=60=1.44寿命系数 =0.9554 =0.7435许用应力 =0.9554=210.2 MPa =0.743556=41.6 MPa3.选择蜗杆头数和蜗轮齿数根据传动比i=48,参考文献3,取=1,则=481=48。4.按蜗轮齿面接触疲劳强度设计 (4.3)(1)确定载荷系数K 由文献3中选取使用系数=1.1;由于载荷较平稳,所以选取=1;因速度不高,选取=1.05。则 K=1.111.05=1.16(2)计算作用在蜗轮上的转矩 按=1由文献7取效率=0.7,则=952612Nmm(3)确定弹性系数,查文献3得, =155。(4)计算,确定模数m和蜗杆分度圆直径 =5021.2 mm3根据计算得5021.2,查文献3,取m=8mm, =80mm()(5)确定中心距a mm=232mm5.校核齿根弯曲疲劳强度(1)计算蜗杆导程角 (2)计算蜗轮当量齿数 =48.72(3)确定齿形系数 根据=48.72,=0,查得=2.38(4)确定螺旋角系数 (5)校核弯曲强度 MPa =15.59MPa轴的直径d键的长度系列L6,8,10,12,14,16,18 ,20,22,25,28,32,36,40,45,50,56,63,70,80,90,100,110,125,140,180,200,220,计算工作转矩。=9.53Nmm强度验算键工作长度l=L-b=(63-22)mm=41mm挤压面高度7mm挤压应力 MPa=78.13MPa安全。4.6机动转台上辊台电动机的选取 该电动机与减速器机构为标准配套使用可选功率为1KW 转速为80r/min的JB-T6447-92 YCJR齿轮减速三相异步电动机,其外形尺寸: L=280mm;D=25mm。4.7液压升降系统的选取液压升降系统采用固定剪叉式液压升降升降平台。额定载荷:2500kg最低高度:386 mm最大起升高度:84mm最大高度:470mm平台尺寸:800x800mm电源:380v,50Hz4.8本章小结 本章主要介绍了机动转台部分用于驱动的电动机、用于转向的蜗轮蜗杆结构,以及液压升降系统的参数及结构布置的确定。另外,对轴、键等部分进行了校核。结论 本次传动辊台的设计是其中的一种关于转轴双链辊子输送机的输送辊台、机动转台的设计。该辊台由三部分组成,可以实现平面内两垂直方向上的全自动物品输送。用于直线部分的辊台,主要由多个辊子、链轮、链条、驱动电机组成,通过链传动的方式来传递动力,使输送物品在辊台上平稳的运动。用于实现转向的部分机动转台,由一个主电机带动与其连接的转台的转动,其上装有多个行程开关及接触器,用于实现辊台的全自动输送。首先,当物品从一个方向输送到转台上时,接触到其上的传感器,转台电机停转,液压缸开始工作使转台上升,转过90度;然后,转台再下降到原高度,电动机起转,将物品输送至另一个方向。 该设计的创新之处在于机动转台部分的设计。通过电机的带动及多个接触器的使用,来实现了全自动的转向输送,改变了过去依靠人力来实现的方式。但由于水平有限和所学知识的不足,肯定还存在若干问题,希望通过以后的学习和实践,可以更好的改进转台,使其水平能够达到更好的满足生产要求。 参考文献1张亮有,胡萌,带式输送机驱动滚筒非标准化设计J.山西科技,2011年5月10日2周哲波,王玥,带式输送机托辊的长寿命设计.J机械设计与制造,2010年3月23日3王三民,机械原理与设计课程设计M. 机械工业出版社,2009年7月4张利平,现代液压技术应用220例M.化学工业出版社,2010年8月5曹予立,唐晓明,带式输送机托辊性能检测方法探讨J矿山机械,2009年3月16日6宋炯生,刘会新,邱淑华,曹立民,李成存,过度辊台的相关工艺问题A2010全国玻璃技术交流研讨会论文文集7钱宏智,辊子的传热研究A第一届中德冶金技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8许宏飞,张永信,李志光,张大江,大型辊道辊子断裂分析原因A2009年全国失效分析学术会论文集C2009年9李宜海,带式输送机动态张紧装置的设计与研发D,西安,西安理工大学,2009年10Orlovp.Fundamentals of Machine Design.MoscowJ:Mir Pub,2007年9月11胡东明,徐兵,变频驱动式液压升降系统J:浙江大学学报,2008年2月12李微,运输辊道传动及电机选型的研究与应用J:机械工程与自动化2009年8月13MeirovichL.Elements of Vibration analysisM:New York:McGraw-Hill,2008.14徐刚涛,机械设计基础J,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年5月15Patton WJ.Mechanical PowerTransmissionM:NewJresey:printice-hall2009.16巩云鹏,田万禄主编.机械课程设计J.沈阳:东北大学出版社,2009 17刘洪文,材料力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18李盛霖,王洪平,魏敏.机械设计基础实验教学J,200919陆平,董玉萍.机械设计课程CAI系统设计讨论J.山东大学学报,200820刘美玲,雷震.机械设计基础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021王跃进,机械原理.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22芮延年,机电一体化设计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723成大先,机械设计手册(减速器)J,化学工业出版社,2007 24裴仁清,机电一体化原理J,上海大学出版社,200725朱龙根,简明机械零件设计手册J,机械工业出版社,200826朱龙根,机械系统设计J,机械工业出版社及,200627纪名刚,机械设计J,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28袁锋,机械设计工程范例教程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8,29高泽远,王金,机械设计基础课程设计,200730 章浩,张西良,周氏冲.机电一体化技术的发展与用J,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8致谢 整个毕业设计得到马慧良老师的耐心指导和细心帮助,经过几个月来的努力以及与同学的合作,我完成了这次毕业设计。从刚接触这一课题时的一知半解到现在的小有成绩,确实经历一段刻苦的学习过程,但在这里我特别感谢我的指导老师马慧良老师,是他为我推荐材料,精心指导和策划,及时指正我设计的缺点和不足之处,并对我的设计提出了很多建设性和创新性的建议,对我的毕业设计给予了很大的帮助。马老师严谨的治学态度,一丝不苟的工作精神,忘我的工作热情,以身作则的工作方式,以及独特的人格魅力一直深深地感染和激励着我,使我受益匪浅。在此致以诚挚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毕业设计的完成还要感谢我的同学们,他们不仅在精神上不断支持我,而且还帮我收集资料,在此向他们表示我最诚挚的谢意!师恩难忘,我还要感谢机电工程系的全体老师,是他们的培育和教诲让我成为一个有志的青年,四年的朝夕相处给我留下了宝贵的财富,让我有了向着理想迈进的资本。即将离开这美丽的校园,与敬爱的老师们告别,将我诚挚的祝福献给老师们,亦祝学院的明天更加美好! 附录Hydraulic Technology in Industry Hydraulic technology generally used in heavy, large, extra large equipment, such as metallurgical industry, rolling mill gauge control system, continuous casting machine pressure systems.Military situation in the high-speed response, such as aircraft rudder control, ship steering control, high-speed response with the dynamic system.Construction machinery, impact, required a relatively high power systems are generally heavy hydraulic systems.Application of the above three areas are the best in the field of hydraulic technology Pressure transmission control is often used in industry as a control method, which uses hydraulic pressure to complete the process of transfer of energy. Hydraulic control method for the flexibility and convenience, the hydraulic control in the industry are widely appreciated. Is to study the hydraulic fluid to a pressure medium for the energy to achieve a variety of mechanical and control subjects. Hydraulic components used to form such a variety of control loops required, then a number of circuits, some combination of a complete transmission system control functions to accomplish energy transfer, conversion and control.Theoretically, the hydraulic transmission is based on the most basic principle is the Pascal principle, that is, fluid pressure is the same everywhere, so in a balanced system, the relatively small pressure above the piston is relatively small, but large piston pressure is relatively large, it can still maintain a liquid. So, passing through the liquid, can be different on different side pressures, so that you can achieve a change of purpose. Our common to the hydraulic jack is used to achieve the power of this principle of transmission.The basic principles of hydraulic.Hydraulic components needed in the main power components, the implementation of components, control components, auxiliary components, etc. One hydraulic power hydraulic system components for the power components, including a variety of hydraulic pumps. Pump principle to rely on changes in work volume, it is generally also known as volume hydraulic pump. Gear pump is the most common type of hydraulic pump that uses two rotating gears meshing allows the liquid to exercise. There are other hydraulic vane pump, piston pumps, hydraulic pump, when in the choice of the main issues requiring attention include the consumption of energy, efficiency and reduce noise. Hydraulic actuator is used to perform the hydraulic pump to provide hydraulic energy into mechanical energy devices, including hydraulic cylinders and hydraulic motors. Hydraulic pump hydraulic motor is doing the opposite of work with the device, that is, the hydraulic energy conversion is called mechanical energy to do work outside.Hydraulic control unit to control the direction of liquid flow, pressure, flow level and the size of the expected controls to meet specific job requirements. It is because of the flexibility of hydraulic control components, make hydraulic control system to perform different activities. Hydraulic control components in accordance with the purpose can be divided into pressure control valves, flow control valves, directional control valves. In accordance with the mode of operation can be divided into human control valve, mechanical control method, electric control valve.In addition to the other components, hydraulic control system also needs auxiliary hydraulic components. These components include piping and fittings, tanks, filters, accumulators, and seal. All the above devices, we can build a hydraulic circuit. The so-called hydraulic circuit is formed through a variety of hydraulic devices corresponding control circuit. Depending on the control objectives, we can design different circuits, such as pressure control loop, speed control loop, multi-cylinder control circuit, etc. work.According to the structure and characteristics of hydraulic transmission, the hydraulic system design, system analysis first, then develop the system diagram, which is the schematic symbol to represent the hydraulic machinery. After selection by calculating the hydraulic device, which can then complete the system design and debugging. This process, the principle of mapping is the key. It determines the merits of a design system.The application of hydraulic transmission is very strong, such as loading and unloading stacking machine hydraulic system, which as a storage machine, in the modern warehouse use it to achieve textile bags, barrels, casks and other cargo handling is mechanical. Can also be used in universal cylindrical grinding machine hydraulic system and other production practices. These systems are characterized by relatively large power, more efficient production, stability is better.As a widely used hydraulic technology, the future is a bright future. With the deepening development of a computer, hydraulic control system can intelligent control technology, computer technology, control technology together, so that more places will be able to play a role, but also can be more compact, more flexible to accomplish the tasks expected of control tasks.Hydraulic fluid power transmission is one of the basic principle is in a closed container, the pressure of the oil used as a working medium to achieve energy conversion and transmission of power. One of the liquid as the working medium, usually mineral oil, its role and mechanical transmission of the belts, chains and gears and other transmission components are similar.Hydraulic system consists of: Power components (pumps), the implementation of components (cylinder or hydraulic motor), control elements (all valve), auxiliary components and the work of the five media components.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 of hydraulic1、 the advantages of hydraulic(1) small size, light in weight, so less inertia, when a sudden overload or stop when the big impact will not occur;(2) can be stable within a given range automatically adjust traction speed, and can realize stepless speed regulation;(3) for the easy, without changing the motor rotation direction of the case, you can more easily work agencies to achieve the reciprocating motion of rotation and conversion;(4) hydraulic pump and a pipeline between the hydraulic motor connected to each other in space without strict limits on the layout;(5) The use of oil as the working medium, the relative motion between the surface components can self-lubricating, wear small, long life;(6) easy manipulation of control, high degree of automation;(7) easy to implement overload protection.2、 hydraulic transmission defects(1) the use of hydraulic transmission requirements on the maintenance of high oil should always work to keep
-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人人文库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