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囱水塔工程施工安全技术操作规程_第1页
烟囱水塔工程施工安全技术操作规程_第2页
烟囱水塔工程施工安全技术操作规程_第3页
烟囱水塔工程施工安全技术操作规程_第4页
烟囱水塔工程施工安全技术操作规程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烟囱、水塔工程施工安全技术操作规程1 总则1.1 本规程适用范围于砖烟囱和钢筋混凝土烟囱工程,对于高耸圆筒型薄壁构筑物,如电视发射塔、超高压输电线路跨越塔、水塔等工程可作参考用。1.2 本规程系根据烟囱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J78-85,钢筋混凝土工程及验收规范GB50204-2002,企业标准及相关的施工安全技术,并参照结合我公司实际情况而编制的。2 施工准备的安全技术要求2.1 由于烟囱、水塔工程施工的特殊状况,使得我们必须充分做好施工前的准备工作。2.2 施工安全技术措施是烟囱、水塔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施工方案)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结合具体工程对象、特点、施工方法,并以各专业施工的安全技术

2、规程,各工种安全技术操作规程为依据,所制订的技术保障施工安全的总纲。工程开工前必须具备。3 施工专用设备3.1 烟囱、水塔钢管竖井架的搭设(以下简称井架)主要采用无缝钢管,是由立管、横管、斜管、套管及螺栓等构件组合而成。井孔平面的基本尺寸为900mm900mm,每部高为1.25m。施工中主要用于承受工作台、吊梯的自重及施工荷重,利用它提升材料和上、下人用。3.2 根据施工需要井架可以安装成一孔至数十孔,孔数的多少应根据烟囱、水塔增高度、最小出口内径、施工荷重、垂直运输量、施工方法等条件综合考虑确定。当烟囱下部直径较大时,井架可组装成宝塔形,分段均匀减少外围的井孔数,可以满足施工的需要。3.3

3、单孔四柱(即四根立管)、双孔六柱、三孔八柱、四孔九柱井架的第一次安装高度不得超过15m。四孔十柱、五孔十二柱、九孔十六柱井架的第一次安装高度不得超过20m。大于九孔十六柱的井架第一次安装高度不得超过35m。如需接高时必须安装四根风缆绳加固使其稳定。3.4 井架上部从最高一节内模板支撑上算起,其自由高度(在顶部无风缆绳的情况下)不得超过12.5m,超过时必须拉风缆绳。3.5 风缆绳(俗称拖拉绳)一般采用11mm或13mm钢丝绳,四根风缆绳应成对角分布,避免把井架孔拉成菱形状。栓在井架节点上的绳扣一律采用滑子扣,地面部分采用多级扒扣,扒扣与地锚(或建筑物的柱子根部位)间,可安设一台手拉葫芦(链式起

4、重机1t),以便收紧或放松风缆绳。当收紧风缆绳后,应将手拉葫芦的手拉链采用“U”形绳卡子卡死,防止外人偷盗或紧、松风缆绳造成倒架事故。3.6 风缆绳地锚距井架的水平距离应大于风缆绳的高度。3.7 每工作班安装的井架,所需各种管件均不得缺少,当井架规方及井架校正垂直后,所有节点螺栓均应加垫紧固。紧固后的螺栓应在螺母外露出3-4道丝扣。如因施工需要,卸下的管件当工作完成后应立即恢复,并将螺栓拧紧,避免井架变形歪斜。3.8 烟囱内井架,一般每隔20m高度必须用联接器在四个方向与筒壁拉紧,以确保井架的稳定性。外井架则每隔15m高度采取又拉又顶的方法附着在筒壁上。联接器可采用0-0.3型花兰螺丝(M12

5、)。3.9 安装烟囱、水塔竖井架时,其支承底座必须平整地座落在坚实稳定的基础,以防止基础不均匀沉陷而引起井架倾斜和变形,支承底座安装平整度偏差不大于1/1000。3.10 井架系金属导电体,为免遭雷击,应安设避雷设施,避雷设施可用扁钢,圆钢筋(一般用16-20)。铜芯电线,使底盘与烟囱的接地连接。井架接地电阻不大于10欧姆,以防万一,还可以进行测试检查。3.11 井架安装时,井孔的座向应满足测量通视、混凝土进料及施工出入等要求上来考虑。3.12 在井架安装前,先检查以前安装的井架是否牢固,其各种管件必须将数量点清楚,一次装入罐笼内。因高空作业,井架上堆放的位置有限,并且很容易碰落,不允许留有多

6、余的管件放在上面。3.13 当运输管件的罐笼提升至离天滑轮相距3.75-5m处,在罐笼下面用斜拉管横搁在井架孔内作为支承,然后使罐笼下落,再由专职信号员向上传递管件。在罐笼顶部每隔2.5m铺设一块木脚踩板,踩板两端钉有两根防滑木方卡紧在横管上,踩板应全部安放在同一(条)侧面,不得交叉放置,井架安装人员一般每孔内应设有一名熟练工人,铺设同样的一块踩板,按照井架的结构、按管件顺序传递。4 垂直运输4.1 罐笼载重:物体一次不得超过1.5t(如罐顶未装设动滑轮不得超过0.8t)。人员上下时一次不得超过四名人员。4.2 人罐顶部应设有活动盖板,以便必要时装运长件物品,并装有拉门或简易栏杆,罐笼内不得人

7、货混装,以确保安全。4.3 垂直运输的罐笼分人罐与灰罐两种,前者运送人员及材料,后者专送混凝土。目前国内设计的烟囱高度越来越高,施工180米以上高耸烟囱时,为节省设备费用,国内施工采用人罐、灰罐二合一的运输机具,即双层罐笼(上层乘人,下层运混凝土)。4.4 人罐顶部必须装设安全刹车装置,以便在起重钢丝绳折断时,使罐笼能自动停止运行。为了防止罐笼“冒顶”及“蹬罐”,井架顶部及底部必须安装限位制动设施,而且底部还应安装减震弹簧装置。4.5 罐笼运行的轨道罐道管,应随井架的接高同时安装,罐道卡的螺栓应拧紧,并经常检查是否松动,防止罐笼偏位、卡罐及拉跑卷扬机等事故。4.6 所有滑轮及钢丝绳索具,每月应

8、浇注润滑油和检查磨损情况,损坏严重的应及时查明原因,清除障碍,更换新的。5 工作台、内外吊梯5.1 钢筋混凝土烟囱及底部直径大于8m的砖烟囱采用的工作台均应钢制。工作台是由承重钢圈(俗称搁板圈)、辐射梁、辐射支撑、栏杆及内外保护网等部件组成。它是烟囱施工的主要设备,用链式手拉葫芦(起重机)2-3t悬挂在井架上。5.2 工作台的承重钢圈分内、外两圈,各由相等的数段连接而成。钢圈的设计应根据施工荷载、自重及风荷等因素确定。采用槽钢(12-16)制作。外钢圈的制作半径应大于筒壁的最大外半径100mm,内钢圈的制作半径则比外钢圈的半径小3m。5.3 外钢圈、内钢圈距离井架的位置超过0.5m时,必须设置

9、安全栏杆(高度为1.2m),挂设安全网,栏杆下部还应围上踢脚板,防止小物件、工具坠落伤人。5.4 吊梯梁(12)系搁置在内、外承重钢圈上,用螺栓连接,放置在辐射梁之间,吊梯梁的两端应设置挡头角钢,防止吊梯滑落。5.5 吊梯由滚动轮头及梯节组成,用6mm6mm扁钢制作,其长度根据模板节数而定。外吊梯一般铺设三层吊梯板,吊梯板系由50mm350mm330mm木板用8号铁线捆扎成型。吊梯板铺设时,要求两端的搭接长度不得少于300mm,每层吊梯板的外圈设置两圈8钢筋圈拦,用钢丝绳或麻绳穿入安全网眼内,从外圈承重钢圈直挂至吊梯底部,形成兜状,钢丝绳用手拉葫芦(2台)拉紧,捆在筒壁上。5.6 内吊梯一般只

10、在内模板的下面铺设一层吊梯板,同时安装8钢筋围拦。用18钢筋制成与内承重钢圈相同直径的圈,用6钢筋吊挂在内承重钢圈上,在内吊梯下与18钢筋圈之间铺设水平安全网,以确保操作人员的安全。5.7 施工中吊梯伴随筒壁增高逐渐向烟囱中心内移,每班应及时收紧安全网,并清除吊梯板上、保护网内及溅落在筒壁表面上的混凝土残渣等物,拆除下来的模板、捆绳、大锁应稳妥地、均匀地放置在吊梯板上,操作人员也不得集中在一处,以免偏重导致吊梯板断裂。5.8 工作台板铺设时,应按其预安装编号逐档铺设,木板为50mm厚,铺设的两端头用(100mm)铁钉将木板钉牢,以免松动滑落伤人。手拉葫芦的绳扣栓系位置应开孔口,绳扣缠绕在承重钢

11、圈上时,以包破布或者麻袋布避免磨损,交班前每班应将工作台上多余的物件和混凝土残渣清理干净。5.9 手拉葫芦上部接长的挂钩杆,一般采用两端头带封闭圆环的钢筋(18)杆,圆环与井架间应采用钢丝绳扣及索具卸扣(简称卡环)连接,挂钩杆端头圆环不得做成开口的形状,以策安全。5.10 用多台手拉葫芦提升或下降工作台时,拉动的手链应均匀用力,并同步进行,工作台上表面的高低差不得超过200mm,避免个别手拉葫芦超载。手拉葫芦转移吊点时,不得将相邻的两个手拉葫芦同时松开,而应按方向相对的两个手拉葫芦松开进行转移,以免使工作台产生偏斜,一次提升为1.25m。5.11 提升工作台时,内、外吊梯应派专人监督,防止吊梯

12、、吊梯板结、安全网等挂住模板或钢筋,造成事故。6 工作台及施工电气、电讯设施的安装6.1 在安装工作台以前,应进行整体部件的预组装,并按组装排列的顺序编号安装时,在现场搭设一个临时平台,以便正式装配工作进行。6.2 工作台的安装顺序:先安装内、外承重钢圈及辐射支撑,再安装辐射梁及吊梯梁,辐射梁由12号钢制作,辐射梁最大间距的安装不得超过1.8m,最后铺设木板、栏杆、围栏、挂保护网,并悬挂手拉葫芦。6.3 当工作台提升至5m高后,开始安装内、外吊梯板,并安装围栏及安全网。6.4 悬挂工作台用的手拉葫芦,其起重量一般选用23t,链条的长度为7.5m。所需数量应根据工作台的自重,施工荷载(按3kN/

13、m2计算)及固定机具的总重量计算确定。外承重钢圈与内承重钢圈上配置手拉葫芦台数的比例一般为1.5:1。6.5 在安装井架、工作台时,施工照明、电讯、动力等电气设施及其漏电保护装置应同时敷设。工作台上,内、外吊梯的夜间照明应为36V低压。7 内、外保护棚的安装7.1 当筒壁外模板拆除5m,内模板拆除3.75m后,应立即在施工洞口的外面搭设一个保护棚,在筒壁内2.5m以上或5m以下应搭设一个内保护棚,往上随筒壁的增高,每隔20m相应地搭设一个内保护棚。7.2 内保护棚的辐射杆及铺板应按荷载250N/m2计算其截面尺寸(另加自重)。施工中每班应及时清除洒落在棚顶的石子、杂物,以免堆积过多而造成塌棚事故。7.3 烟囱施工现场、危险区域内的人员出入口、地面通道、机械操作场所及其它主要的工业管道、电缆设备等均应搭设安全防护棚或采取保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