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狼和鹿》说课稿范文_第1页
有关《狼和鹿》说课稿范文_第2页
有关《狼和鹿》说课稿范文_第3页
有关《狼和鹿》说课稿范文_第4页
有关《狼和鹿》说课稿范文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有关狼和鹿说课稿范文一、说教材1、教材体系这是苏教版第六册第六单元的一篇课文,本单元从内容和体裁看,它们都是记叙文,文体具有较强的故事性,可读性强。值得注意的是这篇课文是关于“人与动物”的故事,但不仅仅局限于此,更要以此为视角反观“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自我”有着深厚的思想内涵。2、教材内容这篇课文的主要内容可以用六个字来概括:平衡失衡启迪。具体来说,课文介绍了凯巴伯森林生机勃勃,鹿在林间嬉戏,而狼却跟在后面,准备下毒手,正因为如此,当地居民恨透了狼,觉得要去保护弱小者,纷纷去捕杀了狼以及其他一些鹿的天敌,没有了狼,鹿大量繁殖,他们能吃得到的绿色植物都被鹿吃光了,森林遭到破坏,鹿也逐

2、渐消失,狼和鹿之间的关系介绍得较清楚,告诫人们:必须认识到自然界各种事物间的内在联系,不能随意破坏生态平衡,否则将会产生无法想象的后果。但同时在狼与鹿之间的关系背后,也折射出许多耐人寻味的地方,如:(1)、人与狼和鹿之间的关系,狼吃鹿是一种必然的自然规律,人们去杀狼从他们的世界观、价值观和道德观来看消灭更残忍的动物本因是正确的,但从现状来看,他们原本正确的行为却恰恰是错误的,真正这种“不平衡”的制造者是谁呢?就是我们人类;(2)在狼和鹿之间的关系背后,显现出人类的傲慢和无知,当然这一点就三年级小学生的认识水平还远远达不到,因此在确定本课的教学目标时要把握以下几点。3、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

3、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会复述课文。能力目标:理解课文重点内容、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自主阅读课文的理解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目标:(1)、理解狼和鹿之间的关系、知道狼吃鹿是大自然生态平衡的必然规律;(2)、理解人与狼和鹿之间的关系,体会自然界中各种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懂得破坏生态平衡会给环境带来无法想象的灾难;(3)、了解人与自然的关系,避免以后好心做坏事的事情发生。4、教学重难点:(1)、理解狼为什么会成为森林中鹿群的“功臣”,鹿为什么成为破坏森林、毁灭自己的“祸首”?(2)、懂得狼吃鹿是一种必然的自然规律,人们原本“善良”的行为

4、使森林遭到破坏、鹿群减少,从而明白人与自然的关系。5、教学安排: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年龄的认知水平,本课教学设想采用两课时。第一课时:初读课文,把握脉落。细读课文,深入探究,体会内涵;第二课时:复述课文,拓展延伸,综合实践,提升情感。二、说学法、教法:学法向学生传授“学法”,让学生“会学”,是教学这节课的真正目的,根据教材和学生认知水平,主要让学生能学会自读自悟法、讨论探究法,使学生学会读书,通过学生的说、读、思议等活动,调动学生积极思维。整个教学过程中,不仅让学生学到知识,更重要的是启迪学生智慧、升华情感,初步形成正确的生态观。教法:对比法这篇课文为了揭示一些深刻道理,采用了一系列对比的方法:

5、(1)、森林状态的前后对比,一是生机勃勃,一是萧条无比;(2)、鹿群要死的前后对比,一是活泼美丽健康,二是频临灭绝,疾病缠身;三是狼鹿易位的对比,一是对鹿痛恨之极,对鹿爱护有加,一是狼成了“功臣”,鹿成了“祸首”紧紧抓住这三处对比,让学生明白狼和鹿之间的关系,形成保护生态平衡的价值趋向。想象法想象大森林前后变化的景色,发挥学生丰富的想象能力,由图入手,看正面说美学图文结合展开想象,通过学生回忆的描述,深深地体会到凯巴伯森林的前后变化之大,仅仅是因为狼的消灭吗?潜移默化地渗透生态平衡的重要性。探究法“狼成了功臣,鹿成了祸首。”这句话应该是这篇课文的重点语句,抓住这句话,引导学生联系上下文深入探究

6、为什么说狼成了“功臣”,鹿成了“祸首”呢?研究根本何在,学生在矛盾的情绪和迫切知道真相的需要支配下,积极主动地参与探讨,抓住这个重点语句来培养学生自主阅读能力、思考分析能力和口头语言表达能力。朗读法抓住课文中的三处对比的描写,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读出前后的变化,一喜一悲,人们后悔莫及的心情,促进内化,深深地体会出生态平衡的重要性。教学程序根据教学目标,第一课时教学可分为以下几个板块:一、设疑激趣,导入新课初读课文,整体感知图文结合,沟通联系由文悟理,读中释疑读中反思,升华明理课外延伸,升化情感一、设疑激趣,导入新课1、 设疑:狼和鹿是我们在动物园里常见到的,你喜欢谁呢?为什么?2、师小结:对

7、呀,在字典里凡是与狼相关的都不是什么好词,狼子野心、狼心狗肺、狼狈为奸,还有故事小红帽中的狼外婆等等。今天我们将学习狼和鹿这篇课文,板书课题。你们将对狼产生新的认识。设计意图:设奇引趣,激发学生探究的欲望,更好地调动学生的思维和学习的积极性。二、 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 带着好奇心去朗读课文,提出自学要求:(1)读准字音读通课文;(2)借助字典或联系上下文,理解不懂的词语。2、 出示投影,检查自学效果3、 分段指名朗读,读中思考:课文主要写了什么一件事?设计意图:理清脉络,整体把握课文内容,将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引导个体自学,使学生个个参与学习,人人都奉献思维结果。三、 图文结合,沟通联系讨

8、论过去1、 出示画面:欣赏凯巴伯森林生机勃勃的画面,发挥想象,描述这美丽的景色,森林怎样,鹿怎样,狼又在干什么?2、 从课文中找出有关语句读,交流:读了这一段,你有什么感想?3、 指导感情朗读,抓住葱绿、鸣叫、嬉戏等词读出森林之美、鹿的可爱、对狼的讨厌以及动物与自然的和谐之美。谈谈现在1、出示课件 :萧条的凯巴伯森林2、发挥想象,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描述这荒凉的森林景色及鹿的样子。3读课文,文中又是怎样描写的呢?你认为又该怎样读呢?指导朗读。4、 质疑 为什么凯巴伯森林会变成这个样子,没有了狼,鹿开始生活得怎么样?现在又怎么会这样呢?。5、 引导想象,合作讨论,深入探究。6、理清关系,用“因为

9、所以”句式描述狼和鹿之间的内在关系,(不仅要说出,没有狼,鹿与森林的关系是怎样的,还要说出有了狼,鹿与森林的关系是怎样的。设计意图:通过前后画面的对比,明晰狼与鹿之间的关系,引发情感,展开想象,充分挖掘课文的外延,巧妙地进行填补,让学生尽情地发挥,激活学生的思维,使学生进一步明确狼与鹿的关系,初步形成正确的生态观。这种教学不仅充实了课文的内容,开拓了学生的视野,丰富了学生的想象力,增强了学生的学习能力,促进了学生个性发展。四、 由文悟理,读中释疑1、 自由朗读课文第四自然段,你明白了什么道理?2、 出示课件,为什么人们一直恨透了的狼被称为“功臣”,而温顺可爱的鹿却成了“祸首”?3、 小组讨论探

10、究:抓住一些具体数字,狼大量地捕杀后,鹿和森林的前后变化,反复阅读理解。4、 汇报交流5、 继续用“因为所以”句式描述狼为“功臣”、鹿为“祸首”的原因。6、 抓住“做梦也想不到、居然、功臣”“特意,倒成了祸首”等词,体会狼与鹿之间的辨证关系。设计意图:教师引导学生深入探究理解文意,据文设问,层层推进,使教学有条不紊,以问促读,以问启思,以问导议,放手让学生从课文中找到答案,给学生的读书、思考、议论的权利,引导学生自己读书,自己求解五、 读中反思,升华明理1、 质疑,那么成为“祸首”的到底是谁?2、 引导反思,人们当时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他们这样做错在哪里?3、想象,两年后当他们看到这一现象

11、时,在回想自己的做法后,他们又会想些什么,说些什么,做些什么呢?设计意图: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是学生在教师的行领下进行探究性,创造性感受,理解评价文本的过程。这一环节的设计目的是,告诉学生人们当初捕杀狼,只是和你们当初的想法一样,觉得狼吃鹿太凶残了,要保护可爱的鹿,但恰恰就是他们的伦理道德观左右了他们,才造成了这一“祸患”,本教学过程的设计,着眼于学生的认知水平,根据学生的最近发展区,让学生能够跳一跳就能摘到桃子,培养学生那种勇于实践,敢于创新的能力。六、课外延伸,升化情感1、课文学到这儿,你有什么新的想法?2、联系实际,说说你读了这篇课文后的感想。3、搜集资料,除了狼和鹿之间的失衡会造成祸患,还有哪些事物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