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小议“畦田灌溉技术”畦田灌溉作为一种农田灌溉方式,具有节约水量、易于实现小定额灌水,灌水 均匀度高,预防土壤盐碱化等优点,同时其入畦流量较小,减轻了土壤冲刷,起到 了保水保肥,有助于作物增产增收之功效。本文就畦田灌溉作相关介绍。1、畦田布置畦田布置应主要依据地形条件。并结合考虑耕作方向,应保证畦田沿长边方向 有一定的坡度。一般适宜的畦田坡度为 1.5 。左右,坡度过大,容易引起土壤冲刷; 坡度过小,湿润锋在畦田内推进缓慢,容易造成深层渗漏,不利于畦田节水。2、畦田规格畦田规格主要是指畦田的畦长、畦宽和畦埂的设置。1)畦田畦长的确定应依据当地地形,综合考虑畦田纵向坡度、土壤透水性能、 土地平整情
2、况、土壤质地、种植习惯等因素,并结合当地农业技术条件合理设计。 合理确定畦长主要是为了提高灌水均匀度,便于种植、管理和采收以及农业机械的 应用。如畦田土质为粘性土质,透水性较弱的畦田,畦田设计要长,以便延长灌水 人渗时间,保证灌水均匀。又如畦田纵向坡度较大、透水性较好的田块,畦长设计 要短,以达到节水的目的。对于北方自流灌区,传统畦灌法畦长设计相对较长,一 般为 50m100m。在提水灌区和井灌区, 畦长应短一些。 提水灌区畦长一般为 30m80m 为宜,井灌区的畦长则以 10m50m为宜。2)畦宽主要取决于畦田的横向坡度、土壤性质和农业技术要求,以及农机具的 宽度。通常,畦宽多按当地农机具宽
3、度的整数倍数确定,一般为 2m4m。传统畦灌法 的畦宽一般都要求最宽不要超过 5m,每公顷以约 75150个畦田为宜。 在水源流跫小 时或井灌区,为了迅速在整个畦田上形成流动的薄水层,一般畦宽较小,多为文章来源网络,仅供个人学习参考0.8m1.5m;菜田可以适当再缩小,可为 0.5m1m。为灌水均匀,要求畦田无横向坡 度,以免水流集中,冲刷畦田田面土壤。3)畦田田埂的设计也是畦田设计的重要部分,其设计要点主要为便于操作、不 跑漏水、少占耕地。实际操作过程中,畦田阳埂往往设计成梯形断面,也有少部分 为三角形断面。对于梯形断面的畦埂,底宽一般为 40cm左右,顶宽 25cm左右,畦 埂高 20cm25cm。田间畦埂一般为临时性的,修筑时应考虑结合播种与整地便利。对 于像冬小麦等密植作物,畦埂上亦可播种。为防止畦埂跑水漏水,畦田邻近田间道 路的畦埂可适当加高且最好修筑成固定畦埂。3、优先推广小畦灌将耕作田块改为畦块较小的畦块, 也称为小畦灌技术。 小畦灌主要是指畦田 “三 改”灌水技术,也就是长畦改短畦,宽畦改窄畦,大畦改小畦。小畦灌畦田的规格 可根据灌区的性质,分别考虑。通常,对于机井灌区,畦宽按1m2m布没为宜;对于一流灌区可适当加大畦宽到 2m3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三只小猪造房子教学课件
- 小儿麻疹的护理
- 小儿金翘颗粒课件
- 大班美术课教案及教学反思《我们心中的美丽家园》
- 大学生简历中的自我评价
- 难点解析-陕西省华阴市7年级上册期末测试卷专项训练试卷(含答案详解)
- 小儿肺结核教学课件
- 小儿科肺结核临床课件
- 小儿溶血病课件
- 小儿晕厥鉴别诊断课件
- 妇女维权法律知识讲座
- 2025年内蒙古自治区中考语文真题含答案
- 2025版危险货物道路运输综合预案(电石)
- 2025年中医确有专长考试试题及答案
- DB32∕T 4553-2023 医疗机构医疗器械不良事件监测工作指南
- 2025年机关事业单位技能资格考试-政工历年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5套共100道单选合辑)
- GB/T 3880.3-2006一般工业用铝及铝合金板、带材第3部分:尺寸偏差
- 肺功能解读教学课件
- 妇产科学-第十二章-正常分娩课件
- 腓肠神经皮瓣课件
- 1【L】系列离心式冷水机组技术手册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