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专业word可编辑建筑测量复习题答案第一章测量的基本知识习题一一、填空题1、 任何静止的水面在测量中称为水准面-。2、在测量中,地面上的点位用坐标和 高程来表示。3、 地面点投影到水平面上,其平面位置用平面直角坐标系来表示。4、 两点间咼程之差称为咼差 。二、判断题(正确打错误打X)1、 大地水准面所包围的地球形体,称为地球椭圆体。( X )2、 测量工作的实质就是测量(或测设)点位的工作。(V )3、 地面点投影到椭球面上时,其平面位置用平面直角坐标来表示。(X )4、 测量中取任意一水准面作为高程基准面,得出的高程为绝对高程。(X )5、 无论是测量还是测设都要遵循从整体到局部、从控制到碎
2、部的原则。(2)6、 不论进行何种测量工作,在实地要测量的基本要素都是距离、角度、直线的方向、高程。(V )7、测量中的坐标轴方向和象限顺序与数学中的坐标轴方向和象限顺序正好相同。(X )三、选择题1、绝对高程是( B )A、 地面点到假定水准面的铅垂距离,B、 地面点到大地水准面的铅垂距离,C、 地面点到水平面的铅垂距离,D、 地面点到任一水准面的铅垂距离。,坐标轴方向和象限顺序2、在测量学中,点的平面位置用平面直角坐标表示 为(A )A、南北方向为x轴, 限顺序按顺时针计向北为正;。东西方向y为轴,向东为正;象B、南北方向为x轴,向北为正;东西方向y为轴,向东为正;象限顺序按逆时针计。C、
3、南北方向为y轴,向北为正;东西方向为x轴,向东为正;象限顺序按顺时针计。D、南北方向为y轴,向北为正;东西方向为x轴,向东为正;象限顺序按逆时针计。第二章高程测量习题二一、填空题1、 用黄海平均海水面作为高程基准面得出的高程称为绝对高程(黄海高程系 统)。2、 十字丝交点和物镜光心的连线称为视线(视准轴)。3、水准仪上的望远镜是由 物镜 和 目镜 组成。4、水准测量时,用十字丝中间的 横丝读取水准尺的读数。5、 水准测量中误差的主要来源有仪器误差、观测误差_、外界环境的影响 。6、 水准测量成果检核的方法有 测站检核、水准路线检核。7、 DS3水准仪的水准器分为圆水准器和管水准器。二、判断题(
4、正确打V,错误打X)1、过水准管零点与管内壁在纵向相切的直线称水准管轴。(“)2、 旋转微倾螺旋可使望远镜连同管水准器作俯仰微量的倾斜,从而使视线精确整平。因此这种水准仪称为微倾式水准仪。(“)3、对于水准支线,应将高程闭合差按相反的符号平均分配在往测和返测所得的 高差值上。(V )4、对微倾式水准仪,当水准管气泡符合时,视准轴就处于水平位置。 (V )5、微倾式水准仪上的水准器用于指示仪器或视线是否处于水平位置。(v )6、水准尺没有扶直,无论向哪一侧倾斜都使读数偏大 。(V )7自动安平水准仪是一种不用水准管而能自动获得水平视线的水准仪。(V)8、用DS3微倾式水准仪测高程,在每次读数前都
5、要用微倾螺旋重新使符合气泡符 合。(V )三、选择题1、水准测量中,产生视差的原因是(A )A、尺像没有落在十字丝平面上B、尺像不清晰,C、尺像与十字丝相对移动,F列操作不正确的是:(D )D、没有准确对准目标。2、在DS3微倾式水准仪的使用中A、 粗平时,先旋转两个脚螺旋,然后旋转第三个脚螺旋。B、 粗平时,旋转两个脚螺旋时必须作相对的转动,即旋转方向应相反。C、 粗平时,圆水准气泡移动的方向始终和左手大拇指移动的方向一致。D、 望远镜照准目标,先旋转调焦螺旋使尺像清晰,然后再调节目镜使十字 丝清晰。3、 在1985国家高程基准”中,以这个基准测定的青岛水准原点高程为(C )A、72.289
6、mB、72.298mC、72.260m D、72.206m4、 水准测量中,下列哪项不属于仪器误差(D)A、视准轴与水准管轴不平行引起的误差B、调焦引起的误差C、水准尺的误差D、地球曲率和大气折光的影响5、 水准测量中,下列不属于观测误差的是(D )A、估读水准尺分划的误差B、扶水准尺不直的误差C、肉眼判断气泡居中的误差Fh之40 L中,D、水准尺下沉的误差6、在房建工程水准测量的容许高程闭合差公式Fh和L的单位分别是:(B )A、Fh的单位是 mm , L 的单位是 mmB、Fh的单位是 mm , L的单位是 kmC、Fh的单位是km , L的单位是kmD、Fh的单位是 km , L的单位是
7、 mm四、简答题1、 微倾式水准仪应满足哪些条件,其中最重要的是哪一条件 ?(1) 圆水准器轴应平行于仪器的竖轴;(2) 十字丝的横丝应垂直于仪器的竖轴;(3)水准管轴应平行于视准轴。其中最重要的是第三条。2、 水准测量时,前视和后视的距离相等可以消除的误差。(1) 视准轴和水准管轴不平行引起的误差;(2)调焦引起的误差;(3)地球曲率和大气折光的影响 。3、产生视差的原因是什么 ?怎样消除视差?产生视差的原因是尺像没有落在十字丝平面上。消除视差的方法:把眼睛稍作上下移动,如果尺像和十字丝有相对的移动 ,即读 数有改变,表示有视差存在。消除视差的方法是一面旋转调焦螺旋一面仔细观察,直到不再出现
8、尺像和十字丝有相对移动为止,即尺像和十字丝在同一个平面上 。五、计算题1、调整下表中等外附合水准测量观测成果,并计算各点高程测段测点测站数实测高差m改正数mm改正后咼差 m高程m备注1BM112+2.7850.006+2.79136.345A39.1362184.3690.009-4.360B34.776314+2.9800.007+2.987BM237.763441.3960.022+1.418fh = Uh ( H 终一H 起)=1.396- (37.763-36.345 ) =-0.022 mFh 二 12 n =1244 二 80( mm)fh v Fh,测量合格,可以将闭合差分配。h
9、niin-0.022 12 =0006m44-0.022X18 = 0.009m4414 二 0.007m-0.02244X:并填入相应的表格。高程计算:H a=36.345+2.79 仁39.136mH B=39.136-4.360=34.776m将各点高程填入相应的表格2、调整下表中等外闭合水准测量观测成果,并计算各点高程测段测点测站数实测高差改正数改正后高差高程备注1BM10+ 1.2240.005+ 1.22944.364A45.593262.4230.003-2.420B43.1733122.7410.006-2.735C40.43848+3.9220.004+3.926BM44.3
10、6436-0.018+0.0180fh = Eh=-0.018mFh 二 12 n =1236 二 72( mm)fh v Fh,测量合格,可以将闭合差分配。viinni第三章角度测量习题三一、填空题1、 角度可分为水平角 禾口 竖直角 。2、 经纬仪安置工作有对中 、整平 两项。3、水平角的观测方法有 测回法 、方向观测法 。4、 影响角度测量误差的因素有仪器误差、观测误差、外界条件的影响5、 竖盘顺时针增加注字刻划的经纬仪,视线水平时盘左竖盘读数应为 90 ,盘右竖盘读数应为270 6、 经纬仪中竖盘在望远镜视线方向的左侧时我们称之为盘左 。判断题(正确打V错误打x)1、 经纬仪对中后,用
11、管水准器使经纬仪精确整平后,不需要检查光学对中器是否偏移。(x )2、用经纬仪照准目标时,尽可能照准目标的上部。(X )3、用经纬仪照准目标为提高照准精度 ,对细的目标,使目标平分双丝;对粗的目标,使单丝平分目标像。(V )4、 经纬仪的观测误差主要有测站偏心 、目标偏心、照准误差及读数误差 。三、选择题1、竖直角是(B )A、 地面上任意两直线间的夹角,B、 同一竖直面内视线与水平线的夹角,C、地面上两直线在水平面上投影所夹的角度D、直线与基本方向的夹角。2、经纬仪整平的目的,是使(A )处于铅垂位置A、仪器的竖轴B、仪器的横轴C、照准部的水准管轴D、视线3、水平角是指(C )A、 地面上任
12、意两直线间的夹角,B、 在同一竖直面内视线与水平线的夹角,C、 从空间一点出发的两个方向在水平面上投影所夹的角度,D、直线与基本方向的夹角。4、测量水平角,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D )A、 所测的角度只有两个方向时,用测回法测水平角。B、 用测回法测水平角,可根据测角精度的要求,测多个测回取平均值C、 在一个测站上需观测多个方向时,用方向观测法测水平角。D、 用方向观测法测水平角,不需要归零。四、简答题1、一测回测竖直角的观测方法(1)在测站上安置经纬仪,对中,整平。(2)上半测回,用盘左照准目标,读取竖盘读数L;(3)下半测回,倒转望远镜,用盘右照准目标,读取竖盘读数 R;可根据需要测量多个
13、测回。2、用盘左盘右观测同一目标,计算时取盘左盘右的平均值可以抵消哪些误差?可以抵消视线不垂直于横轴的误差 ;横轴不垂直于竖轴的误差 ;照准部偏心差;竖盘指标差。3、经纬仪应满足哪些理想关系(1 )、照准部的水准管轴应垂直于竖轴(2 )、圆水准器轴应平行于竖轴(3 )、十字丝竖丝应垂直于横轴(4 )、视线应垂直于横轴(5 )、横轴应垂直于竖轴(6 )、光学对中器的视线应与竖轴的旋转中心重合(7 )、视线水平时竖盘读数应为90。或270 五、计算题1、根据下表的记录计算水平角值和平均角值测站测点盘位水平度盘读数水平角值平均角值OA左8530 1 2”55 12 04 ”55 2 1TB140 4
14、2 16 B右314 25 54 ”55 1218 ”A259 3 36 ”A2、根据下表的记录计算竖直角与竖盘指标差。注:竖盘按顺时针方向注字测站测点盘位竖盘读数竖直角平均竖直角指标差OA左971630-7 16 30-7 16 39 -9 ”右262 43 12 -7 16 48 ”第四章距离测量习题四 一、填空题1、 水平距离的测量方法有钢尺量距、视距测量、光电测距仪测距。2、地面上两点间的连线,在水平面上的投影长度称 距离 。3、 精密丈量所得的长度应加上尺长改正、倾斜改正、温度改正 等三项改 正。4、 测距时,发光管发出的高频波,经过调制器改变其振幅,形成的测距信号称 调制波 。5、
15、 在距离测量中,一般丈量读数要求读至厘米。二、判断题(正确打错误打X)1、误差的绝对值与观测值之比称为相对误差。(V )2、 经纬仪整平的目的是使视线水平 。(X )3、精密丈量是指要求精度高,读数至毫米的量距。(V)4、 钢尺在使用一段时间后,尺长改正数不会发生变化,是一个定值o ( X )三、选择题1、水平距离是(C )A、两点间的连线的长度,B、两点间的连线,在任一平面上投影的长度,C、 两点间的连线,沿铅垂方向在水平面上投影的长度,D、两点间的连线,在水准面上投影的长度2、在钢尺量距中,下列能使距离量短的误差有 :(D )A、钢尺不水平的误差B、定线误差C、风的影响D、钢尺的实际长度大
16、于钢尺的名义长度3、用光电测距仪测量距离 ,成果计算时要加改正 ,下列改正哪一项是不正确的(B )A、加常数及乘常数改正B、温度改正C、气象改正D、倾斜改正。4、 在尺长方程式h = I。; lo(t -to)中,韶表示:()A、钢尺在标准温度toC时的尺长改正数B、钢尺在温度t C时的尺长改正数C、钢尺在温度 (tto)C时的尺长改正数D、钢尺在温度20 C时的尺长改正数5、在钢尺精密丈量中,量得的长度应加上改正,下面哪一项改正由于丈量时已 采用可不予考虑其影响:(D )A、尺长改正B、温度改正C、倾斜改正D、拉力改正四、简答题1、试述相位式光电测距仪测距的基本原理。相位式光电测距仪是依据光
17、波在待测距离上往返传播的时间,来求两点间的距离。在A点上安置的测距仪发射测距的调制光波,经B点上的反光镜反射后,又被测距仪在经过时间后接收 ,两点的距离为 D=1/2ct,c为光速。五、计算题1、有一钢尺长 30m ,尺长方程式为 30+0.005+1.25 X10-5 X30 x(t-20 0C),某一尺段的外业丈量成果为,1= 27.683m ,温度t=12 oC,高差h=-0.94m ,计算各项改正及 尺段全长。尺长改正| = 000527.683 二;0.0046mI。30温度改正It倾斜改正Jhh2(-0.94)2210.0160m2 27.683= l(t-to ) = 1.25
18、10$27.683 (12 - 20 )-0.0028m专业word可编辑尺段全长d=l+ ld + lt+ lh=27.683+0.0046-0.0028-0.0160=27.669m第五章直线定向习题五一、填空题1、确定直线方向的方法有方位角、象限角2、由基本方向的北端起,顺时针方向量到直线的水平角,称为该直线的 方位角。3、 我国规定全国统一使用东八区的标准时,即东经120。的地方平时,又称为 北京时间。4、 国际上还规定经度为 0。的地方平时作为世界统一的时间,称为世界时 或 格林尼治时间 。5、 直线与基本方向构成的锐角称为直线的象限角 。6、 在直线定向中,在直线终点量得该直线的方
19、向称直线的反方向。 判断题(正确打V错误打X)1、 自由旋转的磁针静止下来所指的方向为真子午线方向。(X )2、 以观测者为中心,半径无限大的假想圆球称为天球(V)3、 世界时是零时区的标准时 ,世界时与北京时间相差 8h o (V )4、 象限角的角值和方位角的角值都是自0 60 o( X )5、 采用象限角时,象限的顺序按逆时针方向排列,象限角由基本方向的指北端或指南端开始向东或向西计量。(X )三、选择题1、 下列哪项不能作为直线定向的基本方向:(B )A、真子午线方向B、本初子午线方向C、磁子午线方向D、坐标纵轴方向2、同一条直线,在第四象限角R和方位角A的关系为:( D )A、R=A
20、 B、R=180 AC、R=A 180 D、R=360 A3、 直线定向中,采用象限角时,若以坐标纵轴方向为基本方向,正反象限角的关系是:(A )A、角值不变,象限相反B、角值不变,象限相同C、 角值改变,象限相反D、角值改变,象限相同4、 下列哪项不属于地形图上的三北方向:(C )A、磁子午线方向B、真子午线方向 C、本初子午线方向D、坐标纵轴方向5、 在直线定向中,象限角的角值在下列哪个范围:(D )A、060 B、 0780 C、0 -270 D、0 -90 6、 同一地点的磁子午线方向与真子午线方向的夹角为( B )A、子午线收敛角B、磁偏角C、磁方位角D、真方位角第六章测量误差理论习
21、题六一、填空题1、 测量误差按其性质可分为系统误差、偶然误差。2、 观测值的最可靠值是最接近真值的值称为最或然值。3、 观测值的最或然值 x与观测值Li之差称为最或然值误差 。4、 两等精度观测的角度之和的中误差为土 10 ,每一个角的中误差是土 7 。5、 用钢尺丈量一条直线,其长度为150m ,中误差为20mm ,相对误差为 1/7500。6、 一测回一个方向的中误差为6,一测回角值的中误差为 土8.4。判断题(正确打V错误打X)1、 在相同观测条件下,对某一量进行一系列观测 ,若误差的大小和符号保持不 变,或按一定的规律变化,这种误差称为偶然误差。(X )2、误差的绝对值与观测值之比称为
22、相对误差。(V )3、观测值与其真值的差称为观测值的真误差。( V )4、中误差、容许误差、闭合差都是绝对误差 。(V )5、 当对一个观测量进行同精度多次观测后,则观测值的算术平均值就是观测量的最或然值。(V )6、中误差、容许误差、相对误差在测量中都可以作为评定精度的标准(V )三、选择题1、 用钢尺丈量两条直线,第一条长 1500m ,第二条长 300m ,中误差均为+20mm,问哪一条的精度高(A )A、第一条精度高, B、第二条精度高。C、两条直线的精度相同。2、在三角形 ABC中,测出ZA和/B,计算出ZCo已知ZA的中误差为+4 ,启的中误差为+3 ,的中误差为(C )A、+3
23、B、+4 C、+5 D、土7 3、一段直线丈量四次,其平均值的中误差为+10cm ,若要使其精度提高一倍,问还需要丈量多少次(C )A、4 次B、8 次C、12 次D、 16 次5、 用经纬仪测两个角,/A=10 0.5 B=81 0.5中误差均为0.2 ,问哪个角精度高(C )A.、第一个角精度高B、第二个角精度高C、两个角的精度相同6、 观测值L和真值X的差称为观测值的(D )A、最或然误差B、中误差 C、相对误差D、真误差7、 一组观测值的中误差m和它的算术平均值的中误差M关系为:(C )B、Inc、mn -1&在误差理论中,公式m 二中的表示观测值的A、最或然误差B、中误差C、真误差D
24、、容许误差四、简答题1、偶然误差的特性。(1) 在一定的观测条件下,偶然误差的绝对值不会超过一定的限值,即超过一 定限值的误差,出现的概率为零;(2) 绝对值较小的误差比绝对值较大的误差出现的概率大;(3) 绝对值相等的正误差和负误差出现的概率相同;(4) 偶然误差的理论平均值为零 。五、计算题1、在斜坡上丈量距离,测得斜距s=148.60m ,中误差ms=+Q.02m , 测得倾斜角 a=15 34 ,中误差m a=+1 ,计算水平距离及中误差 。D=s.cos a=156.30 Xcos15 4=150.57m2ms:D7S.D=cos: = cos1534 = 0.9633=s sin:
25、 - -156.3 sin15 34 =-41.945mD= J(0.9633H 0.02(-41.945/ 汉2。6065 I 0.023mD =150.57 :0.023m2、对一段距离同等精度丈量四次,其结果为 246.535m , 246.548m , 246.520m246.529m ,计算这段距离的算术平均值,算术平均值中误差及其相对误差。次序观测值 L(m)v(mm)vv(mm)1246.535-242246.548-152253246.520+131694246.529+416刀0414算术平均值x=246.543mnvv/414八中误差m5.9mm中误差51. 4 (4 1)
26、相对误差=0.0059/246.533=1/41700第七章控制测量习题七一、填空题1、 相邻两导线点坐标之差称坐标增量。2、 已知边长和坐标方位角求坐标增量的计算称为坐标正算3、 已知两点坐标求边长和方位角的计算称为 标反算 4、 平面控制测量方法主要有导线测量、三角测量、三边测量 。5、 闭合导线测量中,实际观测所得的内角总和不等于其理论总和,其相差的数值称为闭合导线的角度闭合差 。6、 解析交会法有 前方交会、侧方交会、后方交会、距离交会。7、 高程控制测量的主要方法有水准测量、三角高程测量。8高程控制测量的任务,是在测区内布设一批高程控制点,这些控制点称为水准点 。9、在小区域内布设平
27、面控制网,在测区中最高一级的控制称为首级控制,最低一级即直接用于测图的控制称为图根控制 。判断题(正确打V错误打X)1、导线计算的目的是算出各导线点的坐标,并检验导线测量的精度是 否符合要求。(V )2、 支导线由于没有检核条件,故只能用于图根控制。(V )3、 闭合导线的纵横坐标增量代数和,理论上应该等于终点和始点已知坐标之差。(X )4、 附合导线的纵横坐标增量代数和,理论上都应该等于零。(X )5、观测导线右角时,附合导线和闭合导线角度闭合差的分配原则都是将角度闭合差以相反的符号平均分配到各个右角。(X )三、选择题1、闭合导线角度闭合差的调整是 (A )A、将角度闭合差按相反符号平均分
28、配到各个角上B、将角度闭合差按相同符号平均分配到各个角上C、将角度闭合差按相反符号按比例分配到各个角上D、将角度闭合差按相同符号按比例分配到各个角上2、导线坐标增量的调整是(C )A、将坐标增量闭合差取相反的符号量中去;B、将坐标增量闭合差取相同的符号C、将坐标增量闭合差取相反的符号中去;D、将增量闭合差取相同的符号,平均分配到各边的坐标增,平均分配到各边的坐标增量中去;,按边长的比例分配到各边的坐标增量按边长的比例分配到各边的坐标增量中3、 计算坐标方位角,己知 aAB=85 06 , B右=45 , aBC= ( C )A、130 6 B、40 6 C、220 6 D、311 06 4、
29、下列哪项不是平面控制测量的主要方法( B )A、导线测量B、视距测量C、三角测量D、三边测量。f 15、在导线坐标增量闭合差计算中,公式K中,K表示:Z d T(B )A、导线全长闭合差B、导线全长相对闭合差C、相对闭合差D、导线相对闭合差四、简答题1、何谓闭合导线的角度闭合差 ?角度闭合差如何调整?在闭合导线测量中,由于角度观测过程中不可避免的含有误差,所以实际观测所得的内角总和不可能等于闭合导线多边形内角总和理论值,其相差的数值称为闭合导线的角度闭合差。2、何谓前方交会法?如图,A、B为已知坐标的控制点,P为待求点。在A、B两点用经纬仪测量了两 个角a、B,根据A、B两点的坐标和a、角,通
30、过计算可得出待求点 P的坐标。3、四等水准测量的观测方法 。视线长度不超过100米,每一测站上,按下列顺序进行观测:1后视水准尺的黑面,读下丝、上丝和中丝读数 、;2后视水准尺的红面,读中丝读数;3前视水准尺的黑面,读下丝、上丝和中丝读数、;4、前视水准尺的红面,读中丝读数。五、计算题1、闭合导线12341的已知数据及观测数据列入下表 ,调整角度闭合差并计算坐标方位角占八、号观测角右角改正数调整后右角坐标方位角备注1124 59 43 ”2107 8 30 +13 ”107 843 197 1 00373 0020 ”+13 ”73 033 304 0 27489 3350 +12 ”89 4
31、02 34 6 25 189 3630 +12 ”89 642 ”124 59 43 2359 9 10 +50 ”360 0 00 2、附合导线BA12CD的已知数据及观点数据列入下表 调整角度闭合差并计算坐标方位角及其象限角。占八、号右角观测值改正数调整后右角坐标方位角象限角B263 9 34 南西83 9 34 A102 9 16 -8 ”102 9 16 341 10 26 北西18 9 34 1190 2 12 -8 ”190 2 12 330 8 22 北西29 1 38 2180 7 48 -8 ”180 7 48 330 0 42 北西29 9 18 C79 2 44 -8 ”
32、79 2 44 70 8 06 北东70 8 06 D552 2 00 -32 552 1 28 ”点号边名边长坐标方位角AXYXYMMa156.81125 6 00”-90.54128.03500.00500.00a409.46628.03ab196.94234 36 00 -114.08-160.53b295.38467.503、根据支导线Mab的已知数据,计算坐标增量和点的坐标O4、三角高程路线上 AB边的水平距离为 767.458m ,由A观测B时aA=+2 2 47,iA=1.605m , VB=1.707m ,由 B 观测 A 时,03= 2 302 ,iB=1.645m , VA
33、=1.504m ,计算该边的高差。hAB =Dtg : A iA -vB =767.458 tg2 02 471.605 -1.707 = 27.32mhBA 二 Dtg : B iB -vA =767.458 tg(-2 03 02 ) 1.645-1.504 二-27.34m11hAB(hAB-hBA)(27.32 27.34)= 27.33m22第八章地形图的内容及其应用习题八一、填空题1、 地球表面,自然形成或人工建成的有明显轮廓的物体称为地物 。2、 地面的高低变化和起伏形状称为地貌 。3、 相邻两等咼线咼程之差称为咼差。4、 等高线密集表示地面的坡度陡 ,等高线稀疏表示地面的坡度缓
34、,间隔相等的等高线表示地面的坡度均匀。5、 测定碎部点平面位置的基本方法有极坐标法、直角坐标法、角度交会法、距离交会法 。6、 地形测绘常用的方法有经纬仪测绘法、经纬仪和小平板联合法、大平板法。17、在视距测量公式 h= Klsin2 a中,K= 100。2 8、在地形图上量得 A点的高程HA=85.33m , B点的高程HB=61.87m ,两点间的水平距离DAB=156.40m ,两点间的地面坡度i= -0.15。9、在地形图上量得 A点的高程HA=48.66m , B点的高程HB=55.95m ,两点间的水平距离DAB=121.50m ,两点间的地面坡度i= 0.06。二、判断题(正确打
35、错误打X)1、 地形图上1.0伽长所代表的实际长度称为比例尺的精度。(X )2、 同一条等高线上的各点其高程必相等,但高程相等的点不一定在同一条等高线上。(“)3、 比例尺的分母愈大,则图形表现得愈大愈清楚,称大比例尺。(X )4、地形图的比例尺精度指的是制作比例尺时的精确度三、选择题1、 1 : 50000比例尺地形图的比例尺精度是( C )A、0.5mB、1.0mC、 5.0mD、1.5m。2、 在同一幅地形图上(B )A、 高程相等的点必在同一条等高线上,B、 同一条等高线上的各点其高程必相等,C、 各等高线间的平距都相等,D、 所有的等高线都在图内形成闭合曲线。3、视距测量中,视线水平
36、时,视距测量公式h=( A )A. i V, B. V i, C. KL+i V, D. KL i+V4、 地形图的比例尺用分子为的分数形式表示。则(D )A、分母大,比例尺大,表示地形详细B、分母小,比例尺小,表示地形概略C、分母大,比例尺小,表示地形详细D、分母小,比例尺大,表示地形详细5、1 : 500的比例尺,我们称之为:( A )A、大比例尺B、小比例尺 C、中比例尺D、特大比例尺6、 在等高线的分类中,高程为五倍基本等高距的等高线是(B )A、基本等高线B、加粗等高线C、半距等高线D、辅助等高线17、在视距公式h Kl sin 2王1 i _v中,i是指:(C )2A、上、下丝读数
37、差B、十字丝中丝在尺上读数C、仪器高D、上丝读数8下列哪项不属于地形测绘常用的方法有(A )A、直角坐标法B、经纬仪测绘法C、大平板仪法D、经纬仪和小平板仪联合法。四、简答题1、视距测量中,对一个碎部点进行观测的步骤。旋转照准部,照准待测碎部点上的标尺,先读出水平度盘读数。然后读出上、中、下三丝读数,最后读竖直度盘读数,并记录以上观测数值。最后用视距测量计算公式计 算。五、计算题1、根据下表的记录数据,计算水平距离及高程。注:测站A,仪器高i=1.45m,测站高程HA=74.50m,竖盘为顺时针注字占八、号视距读数1中丝读数v竖盘读数竖直角a咼差h水平距离d高程H10.961.3096 5-6
38、 5 -10.7894.7463.7221.451.6082 67 1417.96142.7092.462、在地形图上量得A点的坐标XA=85.3mYA=22.6m高程HA=103.4m,B点的坐标XB=75.5mYB=88.9m高程 HB=53.2m。根据AB的数据完成下列计算:a. 计算AB两点的距离;b. 计算AB直线的坐标方位角;c. 计算AB连线的坡度。D ab = ( 75.5 -85.3f( 88.9 - 22.6 )2 二 67.02my88.9 - 22.6R ab 二 arctg arc81 35 31 (第 n象限)x75.5 - 85.3ab 二佃081 35 31 =
39、98 24 29-50.267.02=0.749h -H b -H a 二 53.2 -103.4 - 一50.2m第九章基本的测设工作习题九一、填空题1、 从已有的控制点用一个角度和一段距离测设点的平面位置的方法称为极坐标法2、 铁路平面曲线有两种形式,即 圆曲线 、 缓和曲线 。3、 建筑物变形的表现形式,主要为水平位移、垂直位移、倾斜 。4、 建筑物受各种因素影响,多数会呈下沉现象,对它的观测称为沉降观测。5、圆曲线的主点有 直圆点 、曲中点 、圆直点 。6、 在两个测站上分别安置接收机,同步观测相同的卫星,以确定两点间相对位置的定位方法称为相对定位。7、 在各种工程施工中,把图纸上设计
40、好的建筑物的位置在实地标定出来,这项工作称 施工放样 。判断题(正确打V错误打X)1、 按设计位置把点位标定到实地的工作称为测量。(X )2、以卫星为已知点,用距离进行后方交会定点的方法称为单点定位。(V )三、选择题1、测设点的平面位置时,当待定点与控制点间不能量距,则只能用( c )测设。A、极坐标法B、直角坐标法C、角度交会法D、距离交会法专业word可编辑2、下列点中哪一个不是圆曲线的主点(A )A、JD 点B、ZY 点 C、QZ 点D、YZ 点四、简答题1、在圆曲线测设中,分别以ZY、YZ为测站说明什么是正拨与反拨?正拨:曲线ZY QZ为顺时针转,偏角值与度盘读数增加方向一致 ,为正
41、拨。 反拨:曲线YZ QZ为逆时针转,偏角值与度盘读数减少方向一致 ,为反拨。2、绘图说明用极坐标法测设点的平面位置的步骤A、B、1点坐标已知,可以计算出角3和A1两点间的距离 D。测设时把经纬仪安置在 专业word可编辑A点,以AB为已知方向测设角度 碍A1方向,然后沿此方向用钢尺或测距仪测设水 平距离D得出点1,并进行检核。3、圆曲线主点的测设步骤 。在交点上安置经纬仪,瞄准直线1方向上的一个转点,在视线方向上量取切线长得 ZY点,瞄准直线2方向上的一个转点,量切线长得YZ点,把视线转至到内角平分线 上量取外矢距,用盘左盘右分中得 QZ,并在主点上打方木桩,上面钉小钉表示点 位。4、变形观测的主要目的。随着大型建筑设备的出现,因边形而造成的损失也越来越多,这种变形总是由量变到质变而造成事故的,因而及时对建筑物进行变形观测,随时监视变形的发展变化,在未造成损失之前,及时采取补救措施,并且还可以检验设计的合理性,为提高设计质量提供科学的依据。5、简述相对定位。在两个测站上分别安置接收机同步观测相同的卫星,以确定两点间相对位置的定位方法称为相对定位。五、综合题1、己知控制点 A、B的坐标为:XA=24.15myA=11.42mXB=41.05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酒坛营销方案
- 11屹立在世界的东方 教学设计-道德与法治五年级下册统编版
- 股东合作协议范本2025修订版
- 音乐机构店庆活动方案策划
- 巷道内硐室施工方案
- 建设工程合同履约保证金协议(GF-2012-0202)
- 旅游团队租车合同协议模板2025
- 第二节 原子核的组成教学设计-2025-2026学年高中物理选择性必修第三册沪科版(2020·上海专用)
- XX季度工作总结格式
- 2019软件开发实训报告
- 2025年及未来5年中国定制手机行业市场调查研究及投资前景预测报告
- 2025年学法普法综合知识竞赛答题题库(附答案)
- 北控水务集团2026届校园招聘120人笔试模拟试题及答案解析
- 2025年河北唐山市芦台经济开发区公开招聘区属国有企业工作人员18人笔试模拟试题及答案解析
- 酒店突发事件应急预案2025优化版
- 2024年新高考Ⅰ卷英语真题(原卷+答案)
- 2025年注册安全工程师考试冲刺押题:安全生产管理实务专项训练试卷
- 外贸会计自学课件
- 高质量临床护理服务实施路径
- 2025年辅警招聘考试试题库及答案(必刷)
- 烟花爆竹经营培训试题及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