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有机化工工艺学的配套题库精选_第1页
基本有机化工工艺学的配套题库精选_第2页
基本有机化工工艺学的配套题库精选_第3页
基本有机化工工艺学的配套题库精选_第4页
基本有机化工工艺学的配套题库精选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基本有机化工工艺习题一填空题1 基本有机化学工业是化学工业中的重要部门之一它的任务是利用自然界存在的煤石油1200K通过生成乙炔的中间阶段脱氢为稠合的碳原子64 自由基连锁反应分为链引发链传递 链终止 三个阶段66 芳烃指数是用于表征 柴油等重质油 重烃组分的结构特性67正构烷烃的BMCI值最 小 烷烃的K值最 高 芳烃则反之烃原料的E MCI值越小乙烯收率越高69 特性因素是用作反映 轻石脑油轻柴油 等油品的化学组成特性的一种因 素72 烃类管式裂解生产乙烯裂解温度对产物分布的影响主要有两方面 1 影响 一次产物分布 2 影响一次反应对二次反应的竞争74 在烃类热裂解生产乙烯中提高温度有利于

2、 一 次反应减短停留时间有利 于 一 次反应76 在烃类热裂解生产乙烯中降低烃分压有利于增大 次反应对 次反应 的相对反应速率 一二77 在烃类热裂解生产乙烯中工业上利用 温度停留时间 的影响效应来调节 产物中乙烯丙烯的比例79 工业生产上采用的裂解气分离方法主要有 深冷分离法 和油吸收精馏分 离法两种80 裂解气的深冷分离过程可以概括为三大部分气体净化系统 压缩和冷冻系统 精馏分离系统82 在裂解气分离过程中加氢脱乙炔工艺分为前加氢和 后加氢 两种83 加氢脱乙炔过程中设在脱 甲烷 塔前进行加氢脱炔的叫前加氢85 在深冷分离裂解气流程中乙烯损失有四处冷箱尾气乙烯塔釜液乙烷中带出损失脱乙烷塔釜

3、液 C3 馏分中带出的损失 压缩段凝液带出的损失86 在裂解分离系统中能量回收的三个主要途径B 产量往往标志着的一个国家基本有机化学工业的发展A 甲烷B乙烯C苯D丁二烯2 天然气主要由 A 乙烷丙烷和丁烷组成A 甲烷B乙烯C苯D丁二烯3 石油主要由 C 氢两元素组成的各种烃类组成A 氧B 氮 C 碳 D 硫4 石油中所含烃类有烷烃 B 和芳香烃A烯烃B环烷烃 C炔烃D二烯烃5 根据石油所含烃类主要成分的不同可以把石油分为烷基石油石蜡基石油 环烷基石油沥青基石油和 B 三大类A芳香基石油B 中间基石油 C 直链基石油D 支链基石油6 原油在蒸馏前一般先经过 A 处理A 脱盐脱水B 脱硫脱盐 C

4、脱蜡脱水 D 脱盐脱硫7 原油经过初馏塔从初馏塔塔顶蒸出的轻汽油也称 AA石脑油柴油 C 航空煤油煤油8 A 是催化重整装置生产芳烃的原料也是生产乙烯的原料A 石脑油B 柴油 C 航空煤油 D 煤油9 根据不同的需求对油品 A 的划分也略有不同一般分为轻汽油 汽油 航空 煤油煤油柴油润滑油和重油A 沸程B 密度 C 黏度 D 特性因数10 根据不同的需求对油品沸程的划分也略有不同一般分为轻汽油 汽油 航 空煤油煤油柴油 C 和重油A 减压渣油B 胶质 C 润滑油 D 重柴油11 催化裂化目的是将 B 加工成辛烷值较高的汽油等轻质原料A 减压渣油B 常压馏分油 C 润滑油 D 重柴油12 直链烷

5、烃在催化裂化条件下主要发生的化学变化有碳链的断裂和脱氢反应 A 环烷化和芳构化反应和叠合脱氢缩合等反应A 异构化反应B 烷基化反应 C 聚合反应 D 脂化反应13 直链烷烃在催化裂化条件下主要发生的化学变化有碳链的断裂和脱氢反 应异构化反应环烷化和芳构化反应 B 等反应A 烷基化反应 B 叠合脱氢缩合 C 聚合反应D 脂化反应14 基本有机化学工业中石油加工方法有 B 催化裂化催化重整和加氢裂化A 烷基化反应B 常减压蒸馏C 催化氧化 D 脂化反应15 基本有机化学工业中石油加工方法有常减压蒸馏催化裂化催化重整 BA 烷基化反应B 加氢裂化催化氧化脂化反应16 工业上采用的催化裂化装置主要有以

6、硅酸铝为催化剂的 A 和以高活性 稀土 Y 分子筛为催化剂的提升管催化裂化两种A流化床催化裂化B 加氢裂化 C 催化氧化D 脂化反应17 催化重整是使 A 经过化学加工变成富含芳烃的高辛烷值汽油的过程现 在该法不仅用于生产高辛烷值汽油且已成为生产芳烃 的一个重要来源A 常压蒸馏所的轻汽油馏分 B 减压蒸馏所的柴油 C 常压渣油 D减压渣油18 催化重整是使原油常压蒸馏所得的轻汽油馏分经过化学加工变成富含 A 的高辛烷值汽油的过程A 芳烃 B甲烷 C 环氧乙烷 D 脂肪酸19 C 不仅用于生产高辛烷值汽油且已成为生产芳烃的一个重要来源A 常减压蒸馏B 催化裂化 C 催化重整 D催化氧化20 催化

7、重整常用的催化剂是 AA Pt Al2O3BNi Al2O3CCu Al2O3DFeAl2O321 催化重整过程所发生的化学反应主要有 A 环烷烃异构化脱氢形成芳烃 烷烃脱氢芳构化正构烷烃的异构化和加氢裂化等反应A环烷烃脱氢芳构化B 叠合反应缩合 C 脂化 D 烷基化22 C 过程所发生的化学反应主要有环烷烃脱氢芳构化环烷烃异构化脱氢形 成芳烃烷烃脱氢芳构化和正构烷烃的异构化和加氢裂化等反应A常减压蒸馏B催化裂化C催化重整D 催化氧化23 从重整汽油中提取芳烃常用 A 方法A 液液萃取B 精馏 C 结晶D 过滤24 催化重整的工艺流程主要有三个组成部分预处理催化重整 AA 萃取和精馏B 洗涤

8、C 结晶 D 过滤25 环烷烃和烷烃的芳构化反应都是 C 反应A 微放热B 微吸热 C 强吸热 D 强放热26 加氢裂化是炼油工业中增产航空喷气燃料和 D A 是炼油工业中增产航空 喷气燃料和优质轻柴油常用的一种方法A 加氢裂化 B 常减压蒸馏 C 催化重整 D 催化氧 化28 加氢裂化是炼油工业中增产 A 和优质轻柴油常用的一种方法A 航空喷气燃料 B 优质润滑油 C 优质汽油 D 优质轻 柴油29 加氢裂化过程发生的主要反应有烷烃加氢裂化生成分子量较小的烷烃 A 多环环烷烃的开环裂化多环芳烃的加氢开环裂化A正构烷烃异构化B烷基化C烷基转移D脱烷基化30 加氢裂化的原料主要是AA重质馏分油B

9、轻质汽油C轻质煤油D轻柴31 煤的结构很复杂是 以 A 为主具有烷基 侧链和含氧含硫含氮 基团 的高分子化合物A 芳香核 B 环烷核 C 环氧核 D 环硫核32煤是 B 化合物A无机物 B 高分子有机物 C低分子有机物D 不定型33 基本有机化学工业有关煤的化学加工方法有 C 煤的气化和煤与石灰熔 融生产电石A煤的分解 B 煤的蒸发C煤的干馏D 煤的挥发34 烃类热裂解法是将石油系烃类经高温作用使烃类分子发生 A 反应生成 分子量较小的烯烃烷烃和其它分子量不同的轻质和重质烃A 碳链断裂或脱氢反应 B 烷烃脱氢芳构化 C 叠合脱氢缩合D聚合反应35 烃类热裂解制乙烯的工艺主要有两个重要部分原料烃

10、的热裂解和AA 裂解产物的分离 B 裂解产物的净化 C 裂解产物的提纯 D 裂解产物的吸附36 一次反应即由原料烃类经热裂解生成 B 和丙烯的反应A 甲烷 B 乙烯 C 丁烯 D 丁二烯37 一次反应即由原料烃类经热裂解生成乙烯和 D A 来判断不同烷烃脱氢和 断键的难易A 分子结构中键能数值大小支链多少碳原子数D分子结构40 烷烃脱氢和断链难易的规律同碳原子数的烷烃断链比脱氢烷烃的相对稳定性随碳链的增长 AA 容易 降低 B 容易 增大 C 困难 降低 D 困 难 降低41 烷烃脱氢和断链难易的规律烷烃的相对稳定性随碳链的增长烷烃的脱氢能力与烷烃的分子结构有关叔氢最易脱去带支链的烃较直链烃断

11、裂 AA 降低 容易 B 降低 困难 C 增强 容易 D 增 强 困难42 烷烃脱氢和断链难易的规律烷烃的相对稳定性随碳链的增长降低烷烃的 脱氢能力与烷烃的分子结构有关叔氢最脱去带支链的烃较直链烃断裂 AA 容易 容易 B 容易 难于 C 难 难于 D 难 容易43 环烷烃热裂解时侧链烷基较烃环 裂解长侧链先在侧链 断裂环 烷脱氢生成芳烃较开环生成烯烃容易五碳环较六碳环难于裂解 BA 容易 末端 B 容易 中央 C 难于 中央 D 难于 中央44 环烷烃热裂解时侧链烷基较烃环容易裂解长侧链先在侧链中央断裂环烷脱氢生成芳烃较开环生成烯烃五碳环较六碳环 裂解 BA 容易 容易 B 容易 难于 C

12、困难 难于 D 困难 容易45 芳香烃的热稳定性很高在一般的裂解温度下不易发生芳环开裂的反应但 可发生两类反应一类是 A 另一类烷基芳烃的侧链发生断链生成苯甲苯二甲苯等 反应和脱氢反应A芳烃脱氢缩合B芳构化反应C烷基化反应D脱烷基反应46 芳香烃的热稳定性很高在一般的裂解温度下不易发生 C 的反应但可发 生两类反应一类是芳烃脱氢缩合反应另一类烷基芳烃的侧链发生断链生成苯甲 苯二甲苯等反应和脱氢反应A芳烃脱氢缩合B 结焦 C芳环裂化D 侧链裂化反应47 芳香烃热裂解的主要反应有 A 断侧链反应和脱氢反应A 芳烃脱氢缩合B芳构化反应C烷基化反应D脱烷基反应48 各类烃热裂解的难易顺序为正构烷烃异构

13、烷烃环烷烃芳烃AA 大于 大于B 大于 小于 C小于 大于D 小于小于49烃类热裂解中二次反应有 D AA 较低 芳烃缩合 B 较高 芳烃缩合 C 较高 乙炔脱氢稠合 D 较低乙炔脱氢稠合52生碳是在温度下1200k通过生成的中间阶段脱氢为稠合的碳原子 CA较低芳烃B 较高 芳烃C 较高 乙炔D 较低 乙炔53 自由基连锁反应分为链引发链传递 B 三个阶段A链缩合B 链终止C 链增长 D 链裂解54 自由基连锁反应分为 A 链传递链终止三个个阶段A 链引发 B 链终止 C 链增长 D 链裂解55 芳烃指数是用于表征 A 馏分油中烃组分的结构特性A 柴油等重质油 B 石脑油轻柴油等油品 C 润滑

14、油等重质油 D航煤等重质油56 B 是用于表征柴油等重质油馏分油中烃组分的结构特性APONA B 芳烃指数 CA小大B小小C58 烃原料的BMC值越乙烯收率A低高B高不变C57正构烷烃的BMC值最芳烃最特性因数 D 原料含烃A大 大D大 小A高 高D低 低59 特性因素是用作反映 B 等油品的化学组成特性的一种因素A 柴油等重质油 B 石脑油轻柴油等油品 C 润滑油等重质油 D航煤等重质油60 C 是用作反映石脑油轻柴油等油品的化学组成特性的一种因素APONAB 芳烃指数 C 特性因数 D 原料含烃量61烷烃的K值最 芳烃最 D AA 提高 提高 B 提高 降低 C 降低 不变 D 降低 提高

15、64控制短的停留时间可以 二次反应的发生 乙烯收率 D 65 在烃类 热裂解生产乙烯中提高温度有利于 次反应 简短停留时间有利于 次反应 CA 二 一 B二 二 C一 一D一66 在烃类热裂解生产乙烯中降低烃分压有利于增大 次反应对 次反应 的相对反应速率 D A 的影响效应来调节产物中乙烯丙烯的比例A 温度停留时间 B 温度烃分压 C 停留时间烃分压 D 原料组成69 在烃类热裂解生产乙烯中工业上利用温度停留时间的影响效应来调节产 物中 B 的比例A 甲烷 乙 烷B 乙烯 丙 烯C 丙烯 丁烯D乙烯/甲烷70 在烃类热裂解生产乙烯中工业上都是用 A 作为稀释剂A水蒸气B 空气 C 甲烷 D

16、氮气71 在烃类热裂解生产乙烯中工业上都是用水蒸气作为稀释剂其优点有 CA3B4C5D672 C 作为衡量裂解深度的标准APONA BK CKSF DBMCI 73动力学裂解深度函数综合考虑了原料性质停留时间和 D AA 短 低 B 长 高 C 短 高 D 长 低 75 工业生产上采用的裂解气分离方法主要有 B 和油吸收精馏分离法两种A 冷凝法B 深冷分离法 C 二次结晶法 D 萃取法76 裂解气的深冷分离过程可以概括为三大部分气体净化系统 A 精馏分离系统A 压缩和冷冻系统B冷凝和汽化系统C结晶和过滤系统D溶解和萃取系统77 在裂解气分离过程中加氢脱乙炔工艺分为和两种 CA 不加氢 加氢B不

17、加氢 前加氢C前加氢后加氢D加氢后加氢78 加氢脱乙炔过程中设在 A 前进行加氢脱炔的叫前加氢A脱甲烷塔B 脱乙烷塔C 脱丙烷塔 D 脱乙烯塔79 加氢脱 A 过程中设在脱甲烷塔前进行加氢脱炔的叫前加氢A乙炔 B 乙烷C丙烷D乙烯80 在深冷分离裂解气流程中乙烯损失有四处冷箱尾气 D A 初馏塔及其附属 系统回收的低能位能量烟道气热量A急冷换热器B中间冷凝器C 中间再沸器D原料预热器82 在裂解分离系统中 A 能量回收能产生高能位的能量A急冷换热器B中间冷凝器C中间再沸器D原料预热器83 在裂解分离系统中能量回收的三个主要途径中急冷换热器回收能位能量初馏塔及其附属系统回收的 能位能量 D 84

18、 A 制乙烯是目前工业上 的主要方法A 用石油烃裂解B 甲烷制乙烯 C 合成气制乙烯D乙醇脱水制乙烯85 目前工业上芳烃主要来自 B 烃类裂解制乙烯副产裂解汽油和催化重整 产物重整汽油三个途径A煤的汽化B 煤高温干馏C煤的分解D煤的合成86 目前工业上芳烃主要来自煤高温干馏烃类裂解制乙烯副产裂解汽油和 A 产物三个途径A催化重整B常减压蒸馏C催化加氢D催化氧化87 芳烃转化反应主要有异构化反应B 烷基化反应烷基转移反应和脱烷基反应等几类反应A脱氢反应B歧化反应C叠合脱氢缩合D聚合反应88 芳烃转化反应主要有异构化反应歧化反应 B 烷基转移反应和脱烷基反应等几类反应A脱氢反应B 烷基化反应叠合脱

19、氢缩合聚合反应89 芳烃的转化反应脱烷基反应除外都是在性催化剂存在下进行的具同的反应机理 A碱相酸 不同碱 不相90 芳烃的转化反应脱烷基反应除外都是在性催化剂存在下进行的具有相同的反应机理 AA 酸 离子自由基离子碱 自由基91 芳烃正烃离子进一步能发生 A 歧化与烷基转移反应和烷基化反应A异构化反应 B 脱氢反应 C 叠合脱氢缩合 D 聚合反应92 芳烃正烃离子进一步能发生异构化反应歧化与烷基转移反应和 A 反应A烷基化反应 B 脱氢反应 C 叠合脱氢缩合 D 聚合反应93 芳烃转化反应所采用的催化剂主要有 A 酸性卤化物和固体酸三类A 无机酸B 碱性卤化物C 有机酸 D 液体碱94 目前

20、工业上分离对间二甲苯的方法主要有 B 络合分离法和模拟移动床 吸附分离法A 低温过滤法 B 低温结晶法 C 高温结晶法 D低温精馏法95 目前工业上分离对间二甲苯的方法主要有低温结晶分离法络合分离法和 模拟移动床 B 法A过滤B吸附C精馏D结晶96 工业生产上为了解决对二甲苯 B 之间的矛盾采用二级结晶过程A 回收率与速率 B 回收率和纯度 C 速率与纯度 D 纯度与产量97 工业生产上为了解决对二甲苯回收率和纯度之间的矛盾采用 B 过程A 一级结晶B 二级结晶 C 三级结晶 D 四级结晶98 目前工业上主要的烷基化剂有 B 卤代烷烃此外醇类酯类和醚类也可作 为烷基化剂A 烷烃B 烯烃 C 芳

21、烃 D 环烷烃99 目前工业上主要的烷基化剂有烯烃卤代烷烃此外 A 酯类和醚类也可作 为烷基化剂A 醇类B 有机酸类C芳烃类 D 环烷烃类100 苯烷基化反应的化学过程中发生的副反应主要有 C 异构化反应烷基转 移反烃化反应和芳烃缩合和烯烃的聚合反应A烷基化反应B 脱氢反应 C 多烷基苯的生成D聚合反应101 苯烷基化反应的化学过程中发生的副反应主要有多烷基苯的生成异构化反应烷基转移反烃化反应和 CA 烷基化反应 B 脱氢反应 C 芳烃缩合和烯烃的聚合反应D聚合反应102 工业上已用于苯烷基化工艺的催化剂是 A 性催化剂A 酸性B 碱性 C 两性 D 中性103工业上已用于苯烷基化工艺的酸性催

22、化剂主要有C磷酸硅藻土 BF3AyAI2O3和ZSM-5分子筛催化剂A无机碱的络合物 B有机酸的络合物 C酸性卤代物的络合物D碱性卤代物的络合物104 烷基化工艺可分为 A 两种方法A 液相和气相B 固相和气相 C 液相和固相 D气相和凝聚相105 芳烃的脱烷基化反应法主要有烷基芳烃的催化脱烷基烷基芳烃的催化 氧化脱烷基烷基芳烃的加氢脱烷基和烷基苯的 A 脱烷基A水蒸气B 空气 C 氧气 D 氯气106 工业上应用的重要催化加氢反应类型主要有不饱和键的加氢 A 含氧化 合物加氢含氮化合物加氢和氢解几种类型A芳烃加氢B 环烷烃加氢C 醚加氢D脂肪烃加氢107工业上氢的来源主要有 B 部分氧化法和

23、变压吸附分离法A电解水 B水蒸气转化法C煤干馏法D煤气化法108 工业上氢的来源主要有水蒸气转化法部分氧化法和 A 吸附分离法A 变压B 加压C 常压减压109 以催化剂形态来区分常用的加氢催化剂有 B催化剂骨架催化剂金属氧化物金属硫化物以及金属络合物催化剂A氧化硅B 金属C 非金属分子筛110 以催化剂形态来区分常用的加氢催化剂有金属催化剂B 金属氧化物金属硫化物以及金属络合物催化剂A氧化硅B 骨架催化剂非金属分子筛111金属催化剂的特点是活性温下能进行加氢反应112 在同一催化剂上当单独加氢时各种烃类加氢反应速度比较下列正确的 是 BA烯烃炔烃烯烃芳烃烯烃二烯烃 B 烯烃炔烃烯烃芳烃二烯烃

24、 烯烃C炔烃烯烃烯烃芳烃烯烃二烯烃D烯烃炔烃芳烃烯烃烯烃二烯烃113 烃类的脱氢反应是 热反应故平衡常数随着温度的升高而 CA 吸 降低 B 放 降低 C 吸 升高 D 吸 升高114 在烃类催化脱氢反应中可以提高反应温度来平衡常数来脱氢反应的平衡转化率 CA 增大 降低 B 减小 降低 C 增大 增大 D 减 小 增大115 脱氢反应是分子数 的反应故降低总压使产物的平衡浓度CA 增加 降低 B 减小降低C增加升高 D减小 升高116 工业上烃类催化脱氢反应从热力学考虑需在温压下进行操作 AA 高 低B 高 高C低低D低高117工业上常用的惰性稀释剂是AA 水蒸气B 空气C氮气D氦气118

25、脱氢催化剂必须在较高温度下进行通常金属氧化物较金属有更高A 性A 热稳定性B 催化活性 C 选择性 D 催化比表面119烃类脱氢反应均采用 D A 作为稀释剂来阻止氧化铁的过度还原A 水蒸气B 空气 C 氮气 D 氦气123 目前工业上苯乙烯主要是由 A 制得A 乙苯催化脱氢 B 乙苯氧化脱氢 C 乙烯和苯直接合成 D 以丁 二烯为原料合成124 目前工业上乙苯催化脱氢合成苯乙烯的反应器型式有多管等温型反应 器和 C 两种A 升温反应器 B 降温反应器 C 绝热反应器 D 多段 温控反应器125 烃类的氧化脱氢的反应类型有以 A 为氢接受体以卤素为氢接受体的氧 化脱氢反应和以硫化物为氢接受体的

26、氧化脱氢反应A 气态氧B 气态水 C 氯气 D 金属氧化物126 烃类的氧化脱氢的反应类型中根据氢接受体的不同可以分为以气态氧 为氢接受体的氧化脱氢以 为氢接受体的氧化脱氢反应和以 为氢接 受体的氧化脱氢反应 AA卤素硫化物 B 气态水硫化物 C 卤素 氯气 D硫化 物 金属氧化物127 工业上获取丁二烯的主要方法有从烃类裂解制乙烯的联产物碳四馏分 分离得到由丁烷或丁烯催化脱氢法制取和 C 氧化脱氢法制取三种A 二丁烯B 乙烯 C 丁烯 D 戊烷128 氧化过程的共同特点有氧化剂 B 热力学上都很有利和多种途径经受氧 化A 都有氧气参与B强放热C强吸热D微放热129在氧化过程中B 是很关键的问

27、题A 氧化剂B移热C补偿热D还原剂130 要在烃类或其它化合物中引入氧 B 做氧化剂来源丰富无腐蚀性但氧化 能力弱A 液态氧B 气态氧C 固态氧D 水131 由于气态氧的氧化能力弱所以以气态氧为氧化剂在烃类或其它有机化 合物分子中引入氧一般采用 AA催化剂B 还原剂C 载体D 活性组分132 烃类是用于制备各种氧化产品的重要原料但烃类的最终氧化产物都是D AA 链的引发 B 链的传递 C 链的终止 D 以上三 步的作用一样134 在工业上采用的氧化促进剂主要有两类一类是有机含氧化合物另一类 是 AA溴化物B氯化物C 氟化物D 硫化物135 自氧化反应具有A 反应特征A自由基B正碳离子C中和反应

28、D催化反应136 经过大量的科学实验已确定烃类及其它有机化合物的自氧化反应是按A 机理进行A自由基 B正碳离子 C中和反应 D 催化反应137 醋酸的合成方法主要有 A 和甲醇与一氧化碳低压羰化合成A 乙醛催化自氧化B乙烯氧化 C 乙烷氧化 D乙炔氧化138 目前工业上生产乙醛的主要方法有乙炔在汞盐催化下液相水合法 A 丙 烷丁烷直接氧化法和乙烯在钯盐催化下均相络合催化氧化法四种A 乙醇氧化脱氢法 B 甲醇氧化 C 乙烷氧化 D 乙炔氧化139 重要的非均相催化氧化反应有烷烃的催化氧化 A 烯丙基氧化反应烯烃的乙酰氧基化反应芳烃的催化氧化和醇的氧化六种A 烯烃的直接环氧化B 炔烃的直接环氧化

29、C 脂的直接环氧化 D醚的直接环氧化140 目前工业上生产环氧乙烷的主要生产方法是 AA 乙烯的环氧化 B 乙烃的环氧化 C 乙烷的环氧化 D 乙醇的环氧化141 目前工业上生产环氧乙烷的主要生产方法是乙烯的环氧化用 C 作为催 化剂ACu BZn CAg DPt142目前工业上合成丙烯腈的主要方法是以 D AA 强放热 较高 B 微放热 较高 C 微吸热 较低 D 强吸热 较低144 丙烯氨氧化制丙烯腈是强放热反应反应温度较高工业上大多采用 B 反 应器A 固定床B流化床C 移动床 D裂管式145 非均相催化氧化反应都是反应反应温度都AA 强放热 较高B 微放热较高 C 微吸热较低 D强吸热

30、 较低146 非均相催化氧化反应都是强放热反应反应温度都很高故采用的氧化反 应器必须能及时移走反应热和控制反应温度工业上常用的反应器有列管式固定 床反应器和 BA固定床B流化床C移动床D裂管式147流化床中催化剂磨损裂管式固定床反应器温度控制 CA 大 易B小易C大 难 D小难三多项选择题1石油中所含烃类有ABDA 异构化反应 B 环烷化和芳构化反应 C 叠合脱氢缩合D脂化反应5基本有机化学工业中石油加工方法有 A B C DA 催化裂化B 常减压蒸馏C 催化重整D加氢裂化6 催化重整过程所发生的化学反应主要有 A B C 正构烷烃的异构化和加氢裂化等反应A环烷烃脱氢芳构化B 环烷烃异构化脱氢

31、形成芳烃C烷烃脱氢芳构化D烷基化7 加氢裂化过程发生的主要反应有烷烃加氢裂化生成分子量较小的烷烃和A B CA正构烷烃异构化B多环环烷烃的开环裂化C多环芳烃的加氢开环裂化D 脱烷基化8 煤的结构很复杂是以芳香核为主具有烷基侧链和含 A B C 基团的高分子 化合物A氧B硫C 氮D 氯9 一次反应即由原料烃类经热裂解生成 B CA 溴化物B 有机含氧化合物C 氟化物D硫化物45醋酸的合成方法主要有 A B3 凝析油油田气中碳五以上烷烃能以气体汽油形式分离出来故通常称为凝 析油4 石脑油初馏塔塔顶蒸出的轻汽油5 催化裂化是将不能用作轻质油燃料的常减压馏分油加工成辛烷值较高的 汽油等轻质燃料6催化重

32、整是使原油常压蒸馏所得的轻汽油馏分经过化学加工转变成富含芳烃的高辛烷值汽油7煤是以芳香核结构为主具有烷基侧链和含氧含硫含氮基团的高分子化合物8煤的干馏将煤隔绝空气加热随着温度的升高煤中有机物逐渐分解其中挥发性物质呈气态逸出残留下不挥发性产物就是焦碳或半焦9煤的气化煤焦或半焦在高温常压或加压条件下与气化剂反应转化为一氧化碳氢等可燃性气体的过程10 合成气煤气化的产物主要成分是一氧化碳和氢11 烃类热裂解法是将石油系烃类原料天然气炼厂气轻油柴油重油经过高温作用使烃类分子发生碳链断裂或脱氢反应生成分子量较小的烯烃烷烃和其他分 子量不同的轻质和重质烃类12 一次反应即由原料烃类经热裂解生成乙烯和丙烯的

33、反应13 二次反应主要是指一次反应生成的乙烯丙烯等低级烯烃进一步发生反应 生成多种产物甚至最后生成焦或碳14结焦是在较低温度下v 1200K通过芳烃缩合而成15生碳是在较高温度下1200K通过生成乙炔的中间阶段脱氢为稠合的碳原子16P0NA也叫族组成各族烃的质量百分数 P烷族烃N环烷族烃O烯烃族A芳香族烃17 含氢量是指原料中氢质量的百分含量18芳烃指数简称BMC用于表征柴油等重质馏分油中烃组分的结构特性的关 联指数19 特性因数是用作反映石脑油轻柴油等油品的化学组成特性的一种因素20 转化率表示参加反应的原料数量占通入反应器原料数量的百分率21 选择性表示实际所得目的产物量与按反应掉原料计算

34、应得产物理论量之比22 收率转化为目的产物原料摩尔数与通入反应器原料摩尔数之比23 停留时间是指物料从反应开始达到某一转化率时在反应器内经历的反应 时间24 动力学裂解深度函数是衡量裂解深度的标准综合考虑了原料性质停留时 间和裂解温度效应是正戊烷的反应速度常数对反应时间的积分25 深冷分离法是利用裂解气中各种烃的相对挥发度不同在低温下除了氢和甲烷以外把其余的烃都冷凝下来然后在精馏塔内进行多组分精馏分离利用不同 的精馏塔把各种烃逐个分离出来26 油吸收精馏分离法利用溶剂油对裂解气中各组分的不同吸收能力将裂解气中除氢气和甲烷以外的其他烃全部吸收下来然后用精馏法将各种烃再逐个分 离出来27 前加氢在

35、加氢脱乙炔过程中设在脱甲烷塔前进行加氢脱炔的流程28 后加氢在加氢脱乙炔过程中设在脱甲烷塔后进行加氢脱炔的流程29 制冷利用冷剂压缩和冷凝得到冷剂液体再在不同压力下蒸发则获得不同 温度级位的冷冻过程30 芳烃的歧化一般是指两个相同芳烃分子在酸性催化剂作用下一个芳烃分 子上的侧链烷基转移到另一个芳烃分子上去的反应31 烷基转移反应是指两个不同芳烃分子之间发生烷基转移的过程32 芳烃的烷基化又称烃化是芳烃分子中苯环上的一个或几个氢被烷基所取 代而生成烷基芳烃的反应33烷基化剂能为烃的烷基化提供烷基的物质34 芳烃的脱烷基化烷基芳烃分子中与苯环直接相连的烷基在一定条件下可 以被脱去的反应35 选择性

36、加氢有些加氢反应被加氢的化合物分子中有两个以上官能团要求 只一个官能团有选择地进行加氢而另一个官能团仍旧保留36 氢蚀在高温高压下氢原子能侵入钢的晶格中与钢中碳原子化合生成甲烷 此甲烷向外扩散在晶格中产生应力晶格结构发生变形钢硬化变形此过程称为氢 蚀37 氢的爆炸极限在氢氧混合物中当氢的浓度达到一定范围时才可能爆炸此 浓度范围称爆炸极限38 骨架催化剂将具有催化活性的金属和铝或硅制成合金再用氢氧化钠溶液 浸渍合金除去其中部分铝或硅即得到活性金属的骨架此催化剂称为骨架催化剂39MTBE甲基叔丁基醚此物质能提高汽油辛烷值故常作为汽油辛烷值提高的 添加剂40 氧化脱氢一些物质能夺取烃分子中的氢使其转

37、变为相应的不饱和烃则氢 被氧化这种类型的反应都称为氧化脱氢反应41 自氧化反应能自动加速的氧化反应42 诱导期在链反应开始自由基浓度的积累阶段称为诱导期43 引发剂能加速自由基生成的物质44 氧化促进剂能缩短反应诱导期或加快某一步的氧化反应速度45 络合催化催化剂的过渡金属中心原子与反应物分子构成配位键使其活化 并使在配位上进行反应此类反应称为络合催化46 非均相催化氧化主要是指气态有机原料在固体催化剂存在下以气态氧作 氧化剂氧化为有机产品的过程47 抑制剂在催化剂中能提高催化剂的选择性但降低催化剂的活性的物质48 羰化反应在有机化合物分子中引入羰基的反应49 氯化在化合物分子中引入氯原子以生

38、产氯的衍生物的反应过程50 催化氯化法是利用催化剂以降低反应活化能促使氯化反应的进行的方法 五简答题1 基本有机化学工业的任务是什么 答它的任务是利用自然界中大量存在的煤石油天然气及生物质等资源通过 各种化学加工的方法制成一系列重要的基本有机化工产品2 天然气中的甲烷化工利用主要有哪三个途径答 1 在镍催化剂作用下经高温水蒸气转化或部分氧化法制成合成气CO H2然后进一步合成甲醇高级醇氨尿素以及一碳化学产品2经部分氧化制造乙炔发展乙炔化学工业3直接用于生产各种化工产品例如炭黑氢氰酸各种氯代甲烷等3简述催化裂化条件下主要发生的化学变化答催化裂化条件下主要发生反应有1碳链的断裂和脱氢反应2异构化反

39、应3环烷化和芳构化反应4叠合脱氢缩合等反应4催化重整过程所发生的化学反应主要有哪几类答1环烷烃脱氢异构化2环烷烃异构化脱氢形成芳烃3烷烃脱氢异构化4 正构烷烃的异构化和加氢裂化等反应5 加氢裂化过程发生的主要反应有哪些 答主要反应过程有烷烃加氢裂化生成分子量较小的烷烃正构烷烃的异构化多环环烷烃的开环裂化和多环芳烃的加氢开环裂化6 基本有机化学工业中有关煤的化学加工方法有哪些 答煤的干馏煤的气化煤与石灰熔融生产电石等7 什么叫烃类热裂解法答是将石油系烃类原料经高温作用使烃类分子发生碳链断裂或脱氢反应生 成分子量较小的烯烃烷烃和其它分子量不同的轻质和重质烃类8 烷烃热裂解的一次反应主要有哪些答烷烃

40、热裂解的一次反应主要有脱氢反应断链反应9 简述在烷烃热裂解中烷烃脱氢和断链难易的规律答1同碳原子数的烷烃C- H键能大于C- C键能故断链比脱氢容易2烷烃的相对热稳定性随碳链的增长而降低碳链愈长的烃分子愈容易断链3烷烃的脱氢 能力与 烷烃的分子结构有关叔氢最容易脱去仲氢次之伯氢又次之4带支链的C- C键或C- H键的键能较直链的C- C键或C- H的键能小易断裂所以有支链的 烃容易裂解或脱氢10 简述环烷烃裂解反应的规律答1侧链烷基比烃环易与裂解长侧链先在侧链中央的C- C键断裂有侧链的环烷烃比无侧链的环烷烃裂解时得到较多的烯烃2环烷脱氢生成芳烃比开环 生成烯烃容易3五碳环比六碳环较难裂解11

41、 芳香烃热裂解有哪些反应类型答有脱氢缩合反应断侧链反应脱氢反应12 简述各族烃类的热裂解反应规律 答1烷烃-正构烷烃最利于生成乙烯丙烯分子量愈小则烯烃的总收率愈高异构烷烃的烯烃总收率低于同碳原子数的正构烷烃随着分子量的增加这种差别 就减小2环烷烃-在通常裂解条件下环烷烃生成芳烃的反应优于生成单烯烃的 反应含环烷烃较多的原料其丁二烯芳烃的收率高乙烯的收率低3芳烃-无侧链 的芳烃基本上不以裂解为烯烃有侧链的芳烃主要是侧链逐步断裂及脱氢芳环倾 向于脱氢缩合生成稠环芳烃直至结焦4烯烃-大分子的烯烃能裂解为乙烯和丙 烯等低级烯烃烯烃脱氢生成二烯烃能进一步生成芳烃和焦13烃类热裂解中二次反应有哪些 答二次

42、反应主要有烯烃的裂解烯烃的聚合环化和缩合烯烃的加氢和脱氢烃 分解生碳14 结焦和生碳有何区别 答结焦是在较低温度下通过芳烃缩合而成生碳是在较高温度下通过生成乙炔的中间阶段脱氢为稠合的碳原子15 试写出自由基反应机理的几个阶段答自由基连锁反应分为三个阶段链引发链传递和链终止16 试说明什么是 PONA答PONA是一个比较简便又能够表征其裂解反应特征的参数以预估该原料烃的产物分布PONA值即各族烃的质量百分含量 P烷族烃N环烷族烃O烯烃族A芳 香族烃17试说明什么是芳烃指数答芳烃指数即美国矿物局关联指数简称 BMCI用于表征柴油等重质馏分油中 烃组分的结构特性正构烷烃的BMC值最小芳烃则相反烃原料

43、的BMC值越大乙烯 收率低且容易结焦18 试问在烃类热裂解采用什么样的温度停留时间和烃分压能得到较好的产 物分布答烃类热裂解采用高温短停留时间和较低烃分压能得到较好的产物分布19 简述提高温度缩短停留时间在烃类裂解生产乙烯中对产物分布影响的效应答 1 正构烷烃裂解时能得到更多的乙烯而丙烯以上的单烯烃收率有所下降2能抑制芳烃的生成减少液体产物和焦的生成 3 工业上可利用温度停留时间的影 响效应来调节产物中乙烯丙烯的比例20 简述工业上采用水蒸气作为稀释剂的优点答 1 水蒸气热容较大能对炉管温度起稳定作用在一定程度上保护了炉管 2 易于从裂解产物中分离对裂解气的质量无影响 3 可以抑制原料中硫对合

44、金钢裂 管的腐蚀作用 4 水蒸气在高温下能与裂管中沉积的焦碳反应起了对炉管的清焦 作用 5 水蒸气对金属表面起一定的氧化作用形成氧化膜起一定的保护作用21试说明什么是动力学裂解深度函数答动力学裂解深度函数作为衡量裂解深度的标准综合考虑了原料性质停留 时间和裂解温度效应它的定义是正戊烷的反应速度常数对反应时间的积分22 简述裂解气深冷分离法的原理答其原理是利用裂解气中各种烃的相对挥发度不同在低温下除了氢和甲烷 以外把其余的烃都冷凝下来然后在精馏塔内进行多组分精馏分离利用不同的精 馏塔把各种烃逐个分离出来其实质是冷凝精馏过程23 试回答裂解气的深冷分离流程分为哪几大的部分答裂解气的深冷分离流程分为

45、气体净化系统压缩和冷冻系统精馏分离系统24 简述前加氢与后加氢的各自的优缺点 答前加氢氢气自给流程有利但是氢气分压高会降低加氢选择性增大乙烯损 失后加氢氢气从外部安需加入馏分的组分简单杂质少选择性高催化剂使用寿命 长但能量利用和流程较繁25 试回答深冷分离裂解气流程中乙烯的损失有哪几处答 1 冷箱尾气中带出损失 2 乙烯塔釜液乙烷中带出损失 3 脱乙烷塔釜液碳三 馏分中带出损失 4 压缩段间凝液带出损失26 试回答裂解分离系统的能量回收的三个主要途径答 1 急冷换热器回收高能位的能量 2初馏塔及其附属系统回收的是低能位能量 3 烟道气热量预热原料锅炉水等27 试回答除用石油烃生产乙烯的方法外制

46、取乙烯的其它方法有哪些答 1 乙醇催化脱水制乙烯 2 以甲烷或合成气为原料制取乙烯28 简述芳烃的来源答目前工业上芳烃主要来自煤高温干馏副产粗笨和煤焦油烃类裂解制乙烯副产裂解气油和催化重整产物重整汽油三个途径29 芳烃转化反应主要有哪些反应答芳烃转化反应主要有异构化反应歧化反应烷基化反应烷基转移反应脱烷 基化反应30 芳烃正烃离子能进一步能发生哪些反应 答芳烃正烃离子能进一步能发生异构化反应歧化与烷基转移反应烷基化反 应31 芳烃转化反应所采用的催化剂主要有哪几类答 1 无机酸 2 酸性卤化物 3 固体酸32 目前工业上分离对间二甲苯的方法主要有哪些答 1 低温结晶分离法 2 络合分离法 3

47、模拟移动床吸附分离法33 目前工业上主要的烷基化剂有哪些 答目前工业上主要的烷基化剂有烯烃卤代烷烃醇类酯类醚类等34 苯烷基化反应的化学过程中发生的副反应主要有哪些 答苯烷基化反应的化学过程中发生的副反应主要有 1 多烷基苯的生成 2 异构化反应 3 烷基转移反烃化反应 4 芳烃缩合和烯烃的聚合反应35 工业上已用于苯烷基化工艺的酸性催化剂主要有哪些 答工业上已用于苯烷基化工艺的酸性催化剂主要有 1 酸性卤化物的络合物 2 磷酸/硅藻土 3BF3/ 丫 AI2O34ZSW 5分子筛催化剂36 工业中应用的重要催化加氢反应主要有哪些类型答1不饱和键的加氢 2芳环加氢 3含氧化合物加氢 4含氮化合

48、物加氢 5氢解37 试回答工业上氢的来源答 1 水蒸气转化法 2 甲烷部分氧化法 3 变压吸附分离法38 试回答就催化剂形态来说加氢催化剂有哪几类答 1 金属催化剂 2 骨架催化剂 3 金属氧化物催化剂 4 金属硫化物催化剂 5 金属络合物催化剂39 在脱氢反应过程中采用水作为稀释剂的作用是什么答 1 降低烃的分压改善化学平衡使能到达较高的平衡转化率 2通过与催化剂 表面的焦发生水煤气反应达到清焦的作用 3 提供反应所需热量40 试回答近年来苯乙烯的新的合成方法有哪些答1乙苯氧化脱氢法2以甲苯为原料的合成法3乙烯和苯直接合成法4以丁 二烯为原料的方法41 目前工业上乙苯催化脱氢合成苯乙烯的反应

49、器型式有哪两种其主要区别 是什么答反应器型式有多管等温型反应器和绝热型反应器二者的主要差别是脱氢部分的水蒸气用量不同热量的供给和回收利用不同42 什么叫氧化脱氢反应答在反应过程中氢接受体能夺取烃类分子中的氢使烃类转换为不饱和烃而氢则被氧化的反应过程称为氧化脱氢反应43 氧化脱氢主要有哪些类型答1以气态氧为氢接受体的氧化脱氢 2以卤素为氢接受体的氧化脱氢反应 3 已硫化物为氢接受体的氧化脱氢反应44 工业上获取丁二烯的主要方法有哪三种答1从烃类裂解制乙烯的联产物碳四馏分分离得到 2由丁烷或丁烯催化脱氢法制取 3 由丁烯氧化脱氢法制取45 什么叫自氧化反应答能自动加速且具有自由基链反应特征的氧化反

50、应称为自氧化反应46 试写出自氧化的基本步骤答自氧化的基本步骤包括链的引发链的传递和链的终止47 醋酸的主要合成方法主要有哪三种 答醋酸的主要合成方法有乙醛氧化法丁烷和轻油氧化法和甲醇羰化法48 目前工业上生产乙醛的主要方法有哪几种答工业上生产乙醛的方法主要有 1 乙炔在汞盐催化下液相水合法 2乙醇氧化 脱氢法 3 丙烷丁烷直接氧化法 4乙烯在钯盐催化下均相络合催化氧化法49 重要的非均相催化氧化反应有哪六种答重要的非均相催化氧化法主要有 1烷烃的催化氧化 2 烯烃的直接环氧化 3 烯丙基氧化反应 4 乙烯的乙酰氧基化反应 5 芳烃的催化氧化 6 醇的氧化50 试写出丙烯腈的工业合成方法答丙烯腈的工业合成方法是丙烯氨氧化合成法六计算题2裂解温度为827度进裂解炉的原料气组成为 V乙烷993甲烷02乙烯05 裂解产 物组成为 VH2 352C2H4 331C4 02CH4 36C2H 267C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