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统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9《古诗三首——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教学反思_第1页
(部编版)统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9《古诗三首——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教学反思_第2页
(部编版)统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9《古诗三首——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教学反思_第3页
(部编版)统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9《古诗三首——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教学反思_第4页
(部编版)统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9《古诗三首——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教学反思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9.古诗三首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教学反思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是南宋诗人陆游的一首爱国诗篇,集中而深刻地表现了作者怀念北方人民、渴望收复失地的心情。整首诗情感真挚,字字句句饱含诗人强烈的爱国之情:因为大好河山的沦丧而悲愤;因为中原百姓的悲惨生活而同情;因为南宋权贵的醉生梦死而愤怒。体会诗人的情感,走进诗人的内心世界,应该是这首诗教 学的重点所在。一、师本对话,充分预设古诗的创作背景距离我们生活的年代遥远,学生难以身同感受,难以体会诗人的情诗人的意。学生的困惑其实也是我们老师的困惑,毕竟我们没有经历过战乱的年代,没有国破家亡的感受。可是,如果我们教者都没有与作者产生共鸣,怎么可能引领学生去体会

2、诗人的情 感呢?我查阅了这首诗的创作背景,不同版本的赏析及教学设计。一遍遍地吟诵,一遍遍地感知,一遍遍融入自己的理解。首先,我从题目入手。这首诗的题目揭示了全诗的内容,蕴含了诗人的爱国情感。读了题目,我产生了疑问:这样一个秋夜,天还没有亮,诗人怎么会走出家门呢?乘凉?不合情理。睡不着觉,为什么?感慨万千!什么感慨?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感慨?我有这样的疑问,学生自然也会有困惑。在诗句的理解上,我也有一些波动。前两句“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过渡转折“如此壮丽的河山,如今却沦陷于金人的践踏之下,想到这,陆游是怎样的心情呢?”引出诗人的悲愤之情!想一想,此时的陆游哪里是在自豪,他是满怀悲愤!显

3、然这样的设计强化了“自豪”之情。引导学生由诗句产生联想:看到了哪些画面?想到了哪些诗句,哪些词语?引出“江山如此多娇”,引出诗人的悲愤之情。后两句“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是全诗理解的重点。哪些字眼打动了我?这些重点字词之间在情感上又有什么关联呢?因为“胡尘”而“泪尽”,因为“泪”而“望”,因为“又”引出“遗”。在品析这些字词的过程中,我深刻地感受了陆游对沦陷区 人民的深切同情,对寻欢作乐的南宋权贵的愤怒。在与文本对话的过程中,我想学生之想,抓哪些内容、通过什么样的方式能让学生与诗人产生共鸣呢?这样充分地理解文本,为下面 的教学设计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二、精心设计,突破难点1、课题质疑,

4、首尾呼应读了课题,你产生了哪些疑问呢?(为什么会在即将天亮的秋夜走出家门呢?诗人有什么样的感慨?为什么有这样的感慨?)带着这些问题,我们走近陆游,走进陆游的内心世界,去感受秋夜将晓,篱 门外一位老人的情怀。这首诗的题目揭示了全诗的内容,蕴含了诗人的爱国情感。由诗题产生的疑问能更好地引导学生体会诗人的感慨及产生感慨的原因, 体会诗人的情感,学生学有目标。在理解全诗的基础上再来读一读诗的题目:作者为什么会在即将天亮的秋夜走出家门呢?(忧国忧民、难以入睡)就在这样一个秋夜,陆游因为大好河山的沦丧而痛苦;因为中原百姓的悲惨而同情;更因 为南宋统治者的醉生梦死而悲愤!诗人感慨万千!在品析全诗的基础上再回

5、头看诗题:作者为什么会在即将天亮的秋夜走出家门?水到渠成,与诗题的质疑形成了很好的照应,整节课 的教学清清楚楚一条线。2、自读自悟,以悟促读五年级的学生具有一定的古诗自学能力,理解这首诗大致的意思并不是难事。怎样让学生去品味诗句背后的情感呢?我采用了自读自悟的方式。读一读,想一想:注意了哪些字?圈画出来写写自己的感受。然后集体交流(重点字的理解根据学生的汇报可以打乱顺序)。引导学生品析“遗”、“泪尽”、“胡尘”、“望”、“又”等字词 体会诗人的情感。3、创设情境,体会情感学生的年龄小阅历浅,难以体会诗中所蕴含的丰富情感,这就需 要我们教师去创设情境,引导学生在情境中去想象去品味。理解“胡尘”:

6、仅仅是指侵略者的铁蹄践踏扬起的尘土吗?金兵来了!他们烧杀抢虐、无恶不作。指名描述想象的画面:你仿佛看到了一幕幕怎样悲惨的画面?你又仿佛听到了什么?在音效的渲染下,“胡尘”两字化为这样的画面:战马嘶鸣、铁蹄肆虐,白发苍苍的老人惨死在金兵的铁蹄下此景此境,怎不让人顿生悲切凄凉之情?当诗句通过学生的想象生成为一幅幅鲜活的画面,学生才能投身其 中,深入感受诗人的情感。4、以点带面,拓展阅读陆游一生作诗近万首,他的诗中始终贯穿着炽热的爱国情感。出示幻灯片:(1177 年陆游 52 岁作关山月;1186 年陆游 61 岁作书愤;1192 年陆游 67 岁作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1193 年诗人 68 岁作秋夜将晓出篱门凉有感;1210 年诗人 85 岁作绝笔诗示儿)你能从这些具体数字中感受到什么呢?(陆游一生都在关 注着国家的命运,他是一个伟大的爱国诗人!)拓展了几首诗,既加深了学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