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人口的合理容量3课件人教版必修2_第1页
1.3人口的合理容量3课件人教版必修2_第2页
1.3人口的合理容量3课件人教版必修2_第3页
1.3人口的合理容量3课件人教版必修2_第4页
1.3人口的合理容量3课件人教版必修2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第三节第三节 人口的合理容量人口的合理容量 学习目标:学习目标: 1 1、理解影响环境人口容量的、理解影响环境人口容量的 因素。因素。 2 2、区别环境人口容量与人口、区别环境人口容量与人口 合理容量的含义。合理容量的含义。 实验实验: 将几十只老鼠放在面积约将几十只老鼠放在面积约 9 平方米的笼内平方米的笼内, 不限制它们的食物、饮水和空气不限制它们的食物、饮水和空气,研究长达两年。研究长达两年。 按正常繁殖比例计算按正常繁殖比例计算,预计两年后最终会有预计两年后最终会有 5000 只成年鼠。然而只成年鼠。然而,根据实验结果发现根据实验结果发现,栏圈栏圈 中的成年鼠数目一直在中的成年鼠数目

2、一直在150一一 200 只之间。科只之间。科 学家还发现学家还发现,在这拥挤的环境里在这拥挤的环境里,虽然食物、饮虽然食物、饮 水和筑巢材料很丰富水和筑巢材料很丰富,但动物的行为发生了异常。但动物的行为发生了异常。 规律性的发情和交配行为丧失了规律性的发情和交配行为丧失了,雌鼠甚至忘记雌鼠甚至忘记 了怎样筑巢和照顾幼仔。老鼠通常并不啮同类了怎样筑巢和照顾幼仔。老鼠通常并不啮同类, 但在这里成年鼠却吃掉了幼鼠。过分的拥挤使但在这里成年鼠却吃掉了幼鼠。过分的拥挤使 鼠群的行为出现反常鼠群的行为出现反常,血糖急剧下降血糖急剧下降,甚至休克。甚至休克。 看来看来,生物不仅需要物质生物不仅需要物质,还

3、需要空间和领地。还需要空间和领地。 生态学家把这种由于生物种群密度过大而产生生态学家把这种由于生物种群密度过大而产生 的结果的结果,称为称为拥挤效应拥挤效应。 复活节岛的悲剧复活节岛的悲剧 复活节岛是东南太平洋上一个孤零零的小岛复活节岛是东南太平洋上一个孤零零的小岛, ,早期拉帕早期拉帕 努伊人发现的这是一块物产丰富的土地。他们的人口快速努伊人发现的这是一块物产丰富的土地。他们的人口快速 增长,在大约增长,在大约16801680年人口膨胀到了大约年人口膨胀到了大约8 8千到千到2 2万人万人。但是。但是 这个岛上可提供的食物,这个岛上可提供的食物,最多只能养活最多只能养活20002000人人。

4、为了养活。为了养活 增长的人口,他们增长的人口,他们无节制地开发、无节制地开发、 使用资源使用资源。早在公元。早在公元 800800年,森林的毁灭已经开始。随着森林的消失,所有的年,森林的毁灭已经开始。随着森林的消失,所有的 陆地鸟类和半数以上的海鸟种类全都灭绝了,人们已找不陆地鸟类和半数以上的海鸟种类全都灭绝了,人们已找不 到木头建造船只,也就再也无法出海捕捉海豚。他们只能到木头建造船只,也就再也无法出海捕捉海豚。他们只能 在浅海捕鱼,使得浅海的生态也遭到了严重的破坏,甚至在浅海捕鱼,使得浅海的生态也遭到了严重的破坏,甚至 连海贝也基本被吃光,而只能吃些小海螺。他们从渔民变连海贝也基本被吃光

5、,而只能吃些小海螺。他们从渔民变 成了农民:开始注重养鸡,鸡成了主要的蛋白来源;他们成了农民:开始注重养鸡,鸡成了主要的蛋白来源;他们 种植甘薯、芋、甘蔗,但是产量越来越低,因为森林的消种植甘薯、芋、甘蔗,但是产量越来越低,因为森林的消 失造成了水土流失,在风吹雨打日晒之下,土壤变得越来失造成了水土流失,在风吹雨打日晒之下,土壤变得越来 越贫瘠。越贫瘠。人们普遍处于饥饿之中人们普遍处于饥饿之中,吃他们所能找到的任何,吃他们所能找到的任何 东西,这除了老鼠,还包括岛上最大的动物:人。东西,这除了老鼠,还包括岛上最大的动物:人。 为了补充蛋白质他们开始吃人肉。为了补充蛋白质他们开始吃人肉。原来颇为

6、复杂的社会结原来颇为复杂的社会结 构崩溃了,整个社会处于战乱之中。在构崩溃了,整个社会处于战乱之中。在1700 1700 年左右,年左右,历历 经饥饿、混乱,岛上的人口只剩下了两千人左右经饥饿、混乱,岛上的人口只剩下了两千人左右。在。在1919世世 纪纪7070年代幸存的拉帕努伊人纷纷搬到塔希提岛,到年代幸存的拉帕努伊人纷纷搬到塔希提岛,到18771877年,年, 由于种种原因岛上人口只剩下了由于种种原因岛上人口只剩下了111111人。人。 在叹惜复活节岛的悲剧的在叹惜复活节岛的悲剧的 同时,我们也应该从中吸取同时,我们也应该从中吸取 教训,教训,因为复活节岛就是地因为复活节岛就是地 球的缩影

7、球的缩影。就象复活节岛一。就象复活节岛一 样,我们的地球也是茫茫宇样,我们的地球也是茫茫宇 宙中一个孤独的岛屿,而我宙中一个孤独的岛屿,而我 们也在一点一点地、越来越们也在一点一点地、越来越 快地破坏着地球的资源。快地破坏着地球的资源。 地球的面积和空间是有限地球的面积和空间是有限 的,它的资源是有限的,显的,它的资源是有限的,显 然,它的承载力也是有限。然,它的承载力也是有限。 因此,因此,人类的活动必须保持人类的活动必须保持 在地球承载力极限之内。在地球承载力极限之内。 1 1、环境承载力、环境承载力 指环境能指环境能。 2 2、环境人口容量、环境人口容量 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环境人口容量,是

8、在可预见到的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环境人口容量,是在可预见到的 时期内,利用时期内,利用本地资源本地资源及及其他资源其他资源和和智力智力、技术技术等条件,等条件, 在保证符合社会文化准则的物质生活水平条件下,该国家在保证符合社会文化准则的物质生活水平条件下,该国家 或地区所能或地区所能。 所能容纳的最大人口数所能容纳的最大人口数 (最多养活的人口数)(最多养活的人口数) 理论研究和现实问题都表明,环境对人口的容量是理论研究和现实问题都表明,环境对人口的容量是 有限度的,这种限度可以用有限度的,这种限度可以用 来表示。来表示。 环境承载力环境承载力 【读图思考读图思考】 1 1、假如各块桶板代表不同的

9、资源种类,那么、假如各块桶板代表不同的资源种类,那么“木桶效应木桶效应” 揭示了什么道理?揭示了什么道理? 2 2、人类获得资源的数量会不会变化?其变化与哪个因素、人类获得资源的数量会不会变化?其变化与哪个因素 的关系最密切?资源的数量对环境人口容量的大小有什么的关系最密切?资源的数量对环境人口容量的大小有什么 影响?影响? 3 3、我国东部沿海地区和西部内陆地区,制约环境人口容、我国东部沿海地区和西部内陆地区,制约环境人口容 量的量的“短板短板”分别什么?分别什么? 土地资源土地资源 淡水资源淡水资源 森林资源森林资源 能源能源 矿产资源矿产资源 木桶效应木桶效应 P12 P12 读图思考题

10、读图思考题 1、那么该地区或国家的环境人口容量将 取决于数量最少的自然资源的数量。 2、会; 随着生产力水平的提高, 科学技术的进步而增加; 资源是制约环境人口容量的 主要因素,人类的生存在很大 程度上取决于资源状况,资源 越丰富,能够供养的人口数量 越多。 资料一:资料一:清朝以前,中国人口一直保持在清朝以前,中国人口一直保持在1 1亿之内,康熙初年,有亿之内,康熙初年,有 记载的人口为记载的人口为19001900万,经过康熙、雍正、乾隆三朝,人口猛增到万,经过康熙、雍正、乾隆三朝,人口猛增到3 3 亿,清朝时期的人口高峰出现了。开发边陲,推广种植高产作物番亿,清朝时期的人口高峰出现了。开发

11、边陲,推广种植高产作物番 薯、玉米,中国人多吃粮少吃肉的生活习惯等等,都有助于极大限薯、玉米,中国人多吃粮少吃肉的生活习惯等等,都有助于极大限 度地养活人口度地养活人口 资料二:资料二:目前,有些工业化历史较早的国家,如英国、日本已基目前,有些工业化历史较早的国家,如英国、日本已基 本上用完了本国的矿物资源,而不得不完全依赖进口,钢铁生产国本上用完了本国的矿物资源,而不得不完全依赖进口,钢铁生产国 日本和意大利的铁矿石已完全依赖进口。日本和意大利的铁矿石已完全依赖进口。 资料三:资料三:农业社会每个人只需要几千克铜铁制作简单农具和生活农业社会每个人只需要几千克铜铁制作简单农具和生活 用具,直至

12、今天,许多发展中国家的贫苦农民依然如此;工业社会用具,直至今天,许多发展中国家的贫苦农民依然如此;工业社会 对矿物资源的需求却大得多,对矿物资源的需求却大得多,2020世纪世纪7070年代平均每个美国人每年要年代平均每个美国人每年要 消费钢铁消费钢铁9.49.4吨、有色金属吨、有色金属6 6吨、砂石吨、砂石3.553.55吨、水泥吨、水泥227227千克、黏土千克、黏土 9191千克、盐千克、盐9191千克。千克。 20052005年,美国人均消费石油年,美国人均消费石油2525桶(中国桶(中国1 1桶半),是桶半),是 世界平均水平的世界平均水平的5.45.4倍,全球人口按美国的消费水平,倍

13、,全球人口按美国的消费水平, 全球石油储量仅够使用不足全球石油储量仅够使用不足8 8年。年。 3 3、环境人口容量的制约因素、环境人口容量的制约因素 科技发 展水平 文化和 生活消 费水平 环境人环境人 口容量口容量 决定决定 消耗消耗 数量数量 决定决定 开发开发 数量数量 资源 最主要最主要 的因素的因素 一个地区环境人口容量必须考虑的因素?一个地区环境人口容量必须考虑的因素? 资源、资源、对外开放程度对外开放程度、科技发展水平、人口、科技发展水平、人口 的生活和文化消费水平的生活和文化消费水平 全球环境人口容量的影响因素全球环境人口容量的影响因素 资源、科技发展水平、人口生活和文化消费水

14、平资源、科技发展水平、人口生活和文化消费水平 获取和利用资源的手段获取和利用资源的手段A C D B 读环境人口容量的主要制约因素图,回答有关问题:读环境人口容量的主要制约因素图,回答有关问题: (1)图中)图中A因素表示因素表示_,是制约环境人口容量的主要因素。,是制约环境人口容量的主要因素。 (2)图中)图中B因素表示因素表示_,该因素的发展与变化,必然带来人,该因素的发展与变化,必然带来人 类获取和利用资源的手段、方法等方面的改变,从而带来类获取和利用资源的手段、方法等方面的改变,从而带来 _的变化。的变化。 (3)图中)图中C因素表示人口因素表示人口_,不同时期和,不同时期和 不同地域

15、的不同地域的C因素并不相同,对环境人口容量产生较大影响。因素并不相同,对环境人口容量产生较大影响。 (4)图中)图中D表示表示_,目前对地球上,目前对地球上D的估计,有三种学说。的估计,有三种学说。 资源资源 科技科技 环境人口容量环境人口容量 生活和文化消费水平生活和文化消费水平 环境人口容量环境人口容量 4 4、环境人口容量的估计、环境人口容量的估计 着眼点(估计依据)着眼点(估计依据) 乐观乐观 论论 悲观悲观 论论 中间中间 论论 介于悲观论与乐观论之间,多数学者认为未来全球介于悲观论与乐观论之间,多数学者认为未来全球 环境人口容量在环境人口容量在100100亿左右。亿左右。 人多为患

16、人多为患 容量无限容量无限 当前人口增长和资源利用加速;当前人口增长和资源利用加速; 由此引发多种问题由此引发多种问题 尚未被开发利用的;未探知和未尚未被开发利用的;未探知和未 发现的领域发现的领域 思考讨论:我国的南水北调、西气东输、西电东思考讨论:我国的南水北调、西气东输、西电东 送等跨区域的资源调配对调入区的环境人口容量送等跨区域的资源调配对调入区的环境人口容量 有何有利影响?有何有利影响? 资源的跨区域调配,能够从一定程度上缓解资源的跨区域调配,能够从一定程度上缓解 调入区的资源紧缺问题。有利于缓解人口发调入区的资源紧缺问题。有利于缓解人口发 展对环境的压力,在保证合理利用的前提下,展

17、对环境的压力,在保证合理利用的前提下, 从某种意义上讲,扩大了环境人口容量从某种意义上讲,扩大了环境人口容量 5 5、我国的环境人口容量、我国的环境人口容量(P14(P14的活动的活动) ) 我国的环境人口容量最高值我国的环境人口容量最高值 左右。左右。 缓解人口与环境矛盾的缓解人口与环境矛盾的 基本国策:基本国策: 16亿 分析我国人口政策的合理性 2003年年12月温家宝总理在美国哈佛大学演讲时,他的发言中有这么几句话:月温家宝总理在美国哈佛大学演讲时,他的发言中有这么几句话:“中国有中国有 13亿人口,不管多么小的问题,只要乘以亿人口,不管多么小的问题,只要乘以13亿,那就成为很大很大的

18、问题;不管多么可亿,那就成为很大很大的问题;不管多么可 观的财力、物力,只要除以观的财力、物力,只要除以13亿,那就成为很低很低的人均水平。亿,那就成为很低很低的人均水平。” 二、地球上适合养活多少人 人口人口 的合的合 理容理容 量量 按照合理的按照合理的 生活方式生活方式 保障健康的保障健康的 生活水平生活水平 不妨碍未来人不妨碍未来人 口生活质量口生活质量 最适宜最适宜 的人口的人口 数量数量 一个理想一个理想 的、难于的、难于 确定精确确定精确 数值的数值的 “虚数虚数” 实质:最适宜人口数实质:最适宜人口数养活好的人口数养活好的人口数 辨析:辨析: 环境人口容量与人口合理容量的区别?

19、环境人口容量与人口合理容量的区别? 人口的合理容量是讨论一个地区应人口的合理容量是讨论一个地区应适适 宜宜保持多少人口数量。保持多少人口数量。 环境人口容量是讨论一个地区可承受的环境人口容量是讨论一个地区可承受的最最 大大人口数量;人口数量; 一般来说:人口合理容量要小于环境人口一般来说:人口合理容量要小于环境人口 容量。容量。 2 2、人口合理容量的意义、人口合理容量的意义 (1 1)对于制定一个地区或一个国家的人口战略和人口政策的意义)对于制定一个地区或一个国家的人口战略和人口政策的意义 当前世界上的人口问题:当前世界上的人口问题: 人口过 快增长 人口老 龄化 人人 口口 问问 题题 引

20、引 发发 资源 问题 环境 问题 不同的地区所出现的问题不同的地区所出现的问题 不同地区不同地区 人口问题人口问题环境问题和资源问题环境问题和资源问题 发达发达 地区地区 发展中发展中 地区地区 人口仅世界人人口仅世界人 口的口的1/51/5,但,但 消费水平高。消费水平高。 实际消耗的资源总量实际消耗的资源总量 很大很大, ,索取资源和转索取资源和转 嫁有害生产的地域远嫁有害生产的地域远 远超出本国的范围。远超出本国的范围。 人口数量多,人口数量多, 人均消费水平人均消费水平 低低而且一些国而且一些国 家的人口仍在家的人口仍在 快速增长。快速增长。 若发展中国家在现有的若发展中国家在现有的

21、经济基础上,把人均生经济基础上,把人均生 活质量提高到与发达国活质量提高到与发达国 家相当的水平,所引发家相当的水平,所引发 的资源短缺和环境问题的资源短缺和环境问题 将会相当严重。将会相当严重。 (2 2)对制定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战略的意义)对制定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战略的意义 就整个世界来说就整个世界来说 就各国、各地区来说就各国、各地区来说: : 控制人口,保证平等权利。控制人口,保证平等权利。 尊重规律,提高生活质量。尊重规律,提高生活质量。 人口的合理容量 地球最多能地球最多能 养活多少人养活多少人 环境人口容量环境人口容量 地球上适合地球上适合 养活多少人养活多少人 人口合理容量人口合理

22、容量 含义含义 实质实质 环境承载力的重要指标:环境承载力的重要指标: 影响因素:影响因素: 概念概念 实质实质 人口合理容量的意义人口合理容量的意义 课堂小结:课堂小结: 1 1、人口的合理容量、人口的合理容量 指按照合理的生活方式,保障指按照合理的生活方式,保障 健康的生活水平,同时又不妨碍健康的生活水平,同时又不妨碍 未来人口生活质量的未来人口生活质量的前提前提下,一下,一 个国家或地区个国家或地区。 1 1图图1 17“7“人类与环境关系协调发展示意图人类与环境关系协调发展示意图”中,数码表示的含义依中,数码表示的含义依 次是次是 A A人类社会不断发展人口增长速度适中人口素人类社会不

23、断发展人口增长速度适中人口素 质不断提高与环境承载量相适应质不断提高与环境承载量相适应 B B人口增长速度适中人口素质不断提高人类社人口增长速度适中人口素质不断提高人类社 会不断发展与环境承载量相适应会不断发展与环境承载量相适应 C C人口增长速度适中与环境承载量相适应人口人口增长速度适中与环境承载量相适应人口 素质不断提高人类社会不断发展素质不断提高人类社会不断发展 D D人口素质不断提高人类社会不断发展与环境人口素质不断提高人类社会不断发展与环境 承载量相适应人口增长速度适中承载量相适应人口增长速度适中 2环境人口容量具有不确定性的原因环境人口容量具有不确定性的原因 A人口总数量处于不断变

24、化之中人口总数量处于不断变化之中 B就全球而言,目前人口再生产类型为过就全球而言,目前人口再生产类型为过 渡型渡型 C人口迁移的数量、规模、范围越来越大人口迁移的数量、规模、范围越来越大 D影响环境人口容量的因素处于不断的变化影响环境人口容量的因素处于不断的变化 之中之中 3以下关系,正确的是(以下关系,正确的是( ) A科技水平科技水平获取资源数量获取资源数量环境人口容量环境人口容量 B人口文化人口文化生活消费水平生活消费水平环境人口容量环境人口容量 C科技水平科技水平环境人口容量环境人口容量资源的获取资源的获取 D人口文化人口文化环境人口容量环境人口容量生活消费水平生活消费水平 4“木桶效应木桶效应”说法正确的是说法正确的是 ( ) A木桶容纳水量的多少取决于长的桶板木桶容纳水量的多少取决于长的桶板 B木桶容纳水量的多少取决于短的桶板木桶容纳水量的多少取决于短的桶板 C如果桶板代替资源,则长的板决定了如果桶板代替资源,则长的板决定了 人口的容量人口的容量 D地球上人口的容量决定于人类自身地球上人口的容量决定于人类自身 5制约环境人口容量的首要因素是制约环境人口容量的首要因素是 ( ) A资源基础资源基础 B三大发明三大发明 C消费水平消费水平 D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