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名校名 推荐散文阅读之个性化解读1( 15 届湖南岳阳一中高三上第三次月考)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821 题守岁冯骥才一种昔时的年俗正在渐渐离开我们,就是守岁。守岁是老一代人记忆最深刻的年俗之一,如今发生了变化特别是城市人,最多是等到子午交时之际给亲朋好友打个电话发个短信拜个年,然后上床入睡,完全没有守岁那种意愿、那种情怀、那种执着。我已不记得自己哪年开始不再守岁了,却深刻记得守岁那时独有的感觉。每到腊月底就兴奋地叫着今年非要熬个通宵,一夜不睡。好像要做一件什么大事。父母笑呵呵说好呵,只要你自己不睡着就行,决没人强叫你睡。记得守岁的前半夜我总是斗志昂扬,充满信心。一是大脑亢奋,一是除夕的节目多
2、又要祭祖拜天地, 又要全家吃长长的年夜饭, 最关键的还是午夜时那一场有如万炮轰天的普天同庆的烟花炮竹。尽管二踢脚、雷子鞭、盒子炮大人们是决不叫我放的,但最后一个烟花金寿星顶上的药捻儿, 却一定由我勇敢地上去点燃。 火光闪烁中父母年轻的笑脸现在还清晰记得。待到燃放鞭炮的高潮过后,才算真正进入了守岁的攻坚阶段。大人们通常是聊天,打牌,吃零食,过一阵子给供桌换一束香。这时时间就像牛皮筋一样拉得愈愈长了;瞌睡虫开始在脑袋里喷撒烟雾。无事可做加重了困倦感,大人们便对我说笑道:可千万不能睡呀。我一边嘴硬, 一边悄悄跑到卫生间用凉水洗脸,甚至独出心裁地把肥皂水弄到眼睛里去。大人们说,用火柴棍儿把眼皮支起吧。
3、年年的守岁我都不知道怎么结束的。但睁眼醒一定是在床上,睡在暖暖的被窝里。枕边放着一个小小的装着压岁钱的红纸包,还有一个通红、锃亮、香喷喷的大苹果。这寓示平安的红苹果是大人年年夜里一准要摆在我枕边上的。一睁眼就看到平安。我承认,在我的童年里,年年都是守岁的失败者,从没有一次从长夜守到天明。故而初一见到大人时,总不免有些尴尬,尤其是想到头一天信誓旦旦要“今夜决不睡”之类的话。当然,我也会留意大人们的样子,令我惊奇的是:他们怎么就能熬过那漫长一夜?其实很简单,因为他们知道为什么守岁。可是守岁的道理并不简单。后我对守岁的理解,缘自一个词“辞旧迎新”。而首先是“辞”字。辞,是分手时打声招呼。和谁打招呼,
4、难道是对即将离去的一年吗?古人对这一年缘何对待一位友人?这一年仅仅是一段不再有用的时间吗?那么,新的一年大把大把可供使用的时间呢?又是谁赐予我们的?是天地,是命运,还是生命本身?任何有生命的事物不都首先拥有时间吗?可是,时间是种奇妙的东西。你什么也不做,它也在走;而且它过往不复,无法停住,所以古人说“黄金易得,韶光难留” 。也许我们平时不曾感受时间的意义,但在这1名校名 推荐旧的一年将尽的、 愈愈少的时间里也就是坐在这儿守岁的时刻里,却十分具体又真切地感受到时光的有限与匆匆。 它在一寸一寸地减少。 在过去一岁中, 不管幸运与不幸,不管“喜从天降”还是留下无奈、委屈与错失它们都已成为我们生命的一
5、部分。在它即将离我们而去时,我们便有些依依不舍。所以古人要“守”着它。守岁其实是看守住属于自己的时间与生命,表达着我们的生命情感。是的,守岁这一夜非比寻常。它是“一夜连两岁,五更分二年”。因而,我们的古人便是一边辞旧,一边迎新。以“辞”告别旧岁,以“迎”笑容满面迎接生命新的一段时光的到。新的一年是未知的,不免小心翼翼。古人过年要通宵点灯,为了不叫邪气暗中袭入;还将年画上所有形象都画上笑眼笑口,以寓吉祥。由于对未的这种盛情,所以正月初一破晓“迎财神”的鞭炮更加欢腾。于是,我们的年俗就这样完成了岁月的转换, 以“辞”和 “迎”表达对生命的敬畏,以长长的守夜与天地一年一度地“天人合一” 。我们和洋人
6、的文化真有些不同。洋人对新年只有狂欢,我们的心理似乎复杂得多,其情其意也深切得多。可是我们正在一点点离开这些。这到底是因为农耕文明离我们愈愈远,还是人类愈愈强势,无须在乎大自然了?守岁渐行渐远。当然,我们不必为守岁而勉强守岁。民俗是一种集体的心愿,没有强迫。我们虽然不必为守岁而勉强守岁,但如果有条件和精力守岁,不妨体验一下这个节点的独特魅力,这也是对大自然和生命的一种敬畏。(1)倒数第二段中, “这到底是因为农耕文明离我们愈愈远,还是人类愈愈强势,无须在乎大自然了” 。怎样理解这句话的含义?(4 分)【答案】 这句话包含了作者对守岁等民俗渐行渐远的思考,作者认为有农耕文明愈愈远离的客观原因,更
7、有人类愈愈不在乎大自然的主观原因。(2 分)( 2)表达了作者对人类愈愈不在乎大自然导致民俗渐行渐远的遗憾之情。( 2 分)考点:体会重要语句的丰富含意,品味精彩的语言表达艺术。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2)文中作者写到了自己小时候守岁的经历,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4 分)【答案】( 1)叙写生动,丰富了过去一家人执着守岁的画面,充实了文章的内容,增强了文章的趣味性。( 2 分)(2)由儿时记忆中大人们通宵守岁引发思考,揭示守岁这一民俗蕴含的文化内涵,深化了主题。 (2 分)考点:体会重要语句的丰富含意,品味精彩的语言表达艺术。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3)“其实很简单,因为他们知道为什么守岁
8、。可是守岁的道理并不简单。”结合文本,请概括分析“守岁”有什么深刻的道理。( 6 分)【答案】(1)守岁是“辞旧迎新” ,既告别旧岁,表达对即将过去的一年的依依不舍,又笑容满面、 小心翼翼地迎接生命中崭新而又充满未知的一段时光的到。( 2 分)(2)2名校名 推荐守岁其实是看守住属于自己的时间与生命,表达对生命的敬畏之情。( 2 分)(3)守岁是以一种特殊的风俗完成岁月的转换,并与天地一年一度地“天人合一 ”。(2 分)考点: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发掘作品的意蕴、民族心理和人文精神。能力层级为探究f。( 4)文中最后一段说“守岁渐行渐远” ,对此,作者认为应该怎样面对?请概括回答。( 3 分)其实
9、很多民俗都在渐行渐远,关于民俗文化的现状和发展,你有何看法,请简要阐述。( 4 分)(共 7 分)【答案】第一问:作者认为我们不必勉强,但也希望人们能够体验守岁这一民俗的独特魅力、保持对大自然和生命的敬畏。 ( 3 分)第二问:随着时代的发展,在外文化的冲击下,中国民俗文化现状堪忧,很多民俗渐行渐远。但民俗不仅丰富了人们的生活,还增强了民族凝聚力和文化认同感,所以还要努力去传承。(概述观点, 2 分)如:政府和各级部门要重视,并提供空间和条件,如传统节日日放假将更利于民俗的传承;人们也应该克服喧嚣,克服现代文化对传统文化的冲击,如压岁钱就不能成为攀比之物;当然,民俗也应该推陈出新,如现在环境污
10、染越越厉害,鞭炮和烟花的燃放就应该有所节制。 (向以上任一方向略加展开,言之成理即可得2 分。)考点: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能力层级为探究f 。【名师原创预测】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 4)题。圆明园之黄昏杨振声害病也得有害病的资格。假如有人关心你,那你偶然害点小病,倒可以真个享受点清福。可是,假如没人关心你,反不如硬着心肠一个人跑出去,也许在河边上找到株老柳,可以倚倚,看看那水里的树影和游鱼;也许在山脚上碰到块石头,可以坐坐,望那天边的孤云与断雁。我心里这样地想着,我的脚已经走出大门来了。惘惘地过了石桥沿着河边走去,偶一抬头看见十几株岸然挺起的老柏,才知道已走到圆明园的门
11、前。心想,以前总怕荒凉,对于这个历史的所在,总没好好地玩过。现在的心境,正难得个凄凉的处所给它解放解放。于是我就向着那漆雕全落,屋瓦半存的大门走去,门前坐了几个讨饭的花子,在夕阳里解衣捕虱。见人经过,他们也并不抬头睬一眼。我走进大门,只见一片荒草,漫漫地浸在西风残照里面,这里见匹白马,在那儿闲闲地吃草,那里见头黄牛,在那儿舒舒地高卧。不但昔日的宫殿楼台,全变成无边萋萋衰草,就是当年的曲水清塘,也全都变成一片的萧萧芦苇了。你纵想凭吊,也没有一点印痕可寻,四围只听到西风吹得草叶与芦苇瑟瑟作响。又转过几个土山,经过几处曲塘,一路上都望不到那故宫的影子。过一个石镇的小桥,那水真晶莹得可爱。踏过小桥,前
12、面又是土山。还不知那故宫究在何处。忽然一转,那数座白玉故宫的遗址便突然出现于面前了。只觉得恍惚中另到一个世界似的。欣赏,赞叹,惋惜,凄怆,一齐都攒上心来!3名校名 推荐这一连几座宫殿,当日都是白玉为台,白玉为阶,白玉为柱,白玉为墙的。如今呢?屋顶不用说,是全脱盖了,墙壁也全坍塌了。白玉呢?有的卧在草中,有的半埋土下,有的压于石土之底,有的欹在石柱之上。雕刻呢?有的碎成片段了,有的泥土污渍了,有的人丢了头,有的龙断了尾,有的没在河沟里面,有的被人偷去了!只剩下一列列的玉柱,屹立在夕照里面,像一队压阵角的武士。当日庭院,于今只有茂草;当日清池,于今变成污泽;这白玉栏杆,当年有多少宫人,曾经倚了笑语
13、,于今只围绕着寒蛩的切切哀吟了;这莹澈的池水,当年有几番画舫的笙歌,于今只充满着芦苇的萧萧悲语了;这玉殿洞房,当年藏过多少的金粉佳丽,于今只成个狐狸出没的荒丘了;这皇宫御院,当年是个多么威严的所在,如今只有看羊的牧子,露宿的乞儿偶来栖息了。法国的凡尔赛,芳吞波罗等废宫,都保存为国家建筑艺术的珍品,我们为什么把这样的古迹都听他去与荆棘争命呢!且听说有人把石柱与雕刻偷偷卖与外人,这是何等羞耻的事!这种罗马式的建筑,在中国是惟一的古迹,你毁它一块小石,都觉得是犯了罪,竟有大批偷着卖的事;为什么政府与社会都不肯保重点古迹呢!我正在这样地幻想,低头看见我的影子,已淡淡地印在古台上了。抬起头来只见怆凄的半
14、月,已从西半天上放出素光,侵入这一片荒凉之中,这成堆的白玉,再镀上这一层银色的月光,越现其洁白,苍凉,素净,寒气逼人。再看那四面 巉岩的白石,森森如鬼立,地上颓卧的石条,凝冷如僵尸,我自己的牙根,也禁不住地震动了。通身如浸在冰窟一般。自己才想起若再添了病,回家没人关心怎么好!只得转身往回头走来。刚出了故宫的旧址, 来到土坡上, 不觉回头望一望, 只见一片玉海, 在迷离的银雾笼罩中,若有无限哀怨的。我悄然下了土坡,一个人伴着影子走,心里总是不解,为什么英法要烧掉这座园子,假若他们能把清家的帝王烧死在宫里,也还有个道理可说,却只单单地烧掉这件历史上的艺术品! 难道我们烧了他们的鸦片,他们就有权力来
15、烧我们的艺术品吗?( 1926 年)注 杨振声( 18901956),山东蓬莱人。现代著名教育家、作家。教授,曾任国立青岛大学(今中国海洋大学的前身)校长。(1)本文题为“圆明园的黄昏”开头部分为什么要写自己生病?试分析这样写的作用。【答案】引起下文,为下文写圆明园埋下伏笔(或:作铺垫) 。( 1 分)由作者有病无人管,引出圆明园遗址荒芜无人过问的情况。 ( 2 分)奠定全文哀伤而愤懑的感情基调。( 1 分)自己生病而无人过问一样,全文都笼罩在一种哀伤而愤懑的氛围之中。考点:分析作品结构,概括作品主题。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2)从手法和情感角度赏析文章第三段。【答案】手法:本段运用了对比、
16、排比、比拟、比喻等手法,突出了圆明园的破败与荒凉。( 2 分)(手法答出三项即可。 )情感:表达了对昔日壮观美丽的圆明园的赞美、欣赏之情。强烈地表达了作者对杰出园林被毁的愤怒,以及今日古迹遗址被破坏的愤慨、痛惜、凄怆之情。(每点1分,共 2 分。)4名校名 推荐考点:体会重要语句的丰富含意,品味精彩的语言表达艺术。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3)作者说对英法烧掉圆明园“不解” ,是真的不解吗?如何理解结尾处的画线句子?【答案】作者不是真的不解, “把清家的帝王烧死在宫里”烧死的是封建制度, “烧掉这件历史上的艺术品”毁坏的是人类文明, “烧了他们的鸦片”烧毁的是罪恶,( 2 分)作者运用反语、反
17、问、对比的形式,表达出对侵略者烧毁圆明园,毁坏人类文明的野蛮行径的控诉和愤怒之情。(2 分)(意思对即可)考点:分析作品结构,概括作品主题。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4)本文写于 1926 年,今天读来,你觉得这篇文章是否还具有现实意义?【答案】本文虽然写于 1926 年,但依然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 1 分)古建筑反映了国家历史的辉煌,反映了一个民族文化艺术和科学技术的伟大成就,我们应该加以保护。( 1 分)现实社会经济飞速发展,建设一日千里,然而许多地方为了重经济求发展,对古迹破坏严重,令人痛心。杨先生在 1926 年就对荒芜的圆明园遗址提出保护,这对我们无疑是警示和提醒。 (2 分)(意思对即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入职安全教育培训记录卡课件
- 桂林医学院口腔门诊部扩建项目环评报告
- 保育员理论知识培训体会课件
- 长城经销商管理办法
- 《内部资料管理办法》
- 数学与生活:探秘概率起源
- 机场保安考试题库及答案
- 烟草投诉举报管理办法
- 特种药品药店管理办法
- 企业安全知识培训台账课件
- 中学藏文散文教学课件大纲
- 第4课《乡愁》课件-2025-2026学年统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
- 第六届山东省无人机技术与应用职业技能竞赛(无人机测绘操控员)题库(含答案)
- 第1章三角形单元测试2025-2026学年苏科版八年级数学上册
- 2025年高级养老护理员职业技能考试笔试试题(附答案)
- PWC平安集团互联网企业预算管理体系介绍
- 高中语文课本中的作文素材(选必上)
- 2025年中国互联网金融协会招聘面试预测题及答案
- 2025年中医确有专长考试题库(附答案)
- 水泥路施工安全知识培训课件
- 2025年浙江省医疗器械专业技术资格考试(医疗器械专业知识与技能)历年参考题库含答案详解(5卷)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