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高中设备统整与校园规划_第1页
综合高中设备统整与校园规划_第2页
综合高中设备统整与校园规划_第3页
综合高中设备统整与校园规划_第4页
综合高中设备统整与校园规划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綜合高中設備統整與校園規劃 報告人.明德女中 報口人:林校長義雄 壹、綜合高中設備統整 一、綜合高中設備統整之必要性 綜合高中課程以高一統整、高二分化、高三專精為理念,課程架構以提 供一般科目及專精科目給予學生適性選修。對學校及學生而言,課程趨於多 元,學程屬性也趨於交叉或重疊,綜合高中多元化課程的良好運作,需要充 足的設備與空間做後盾。 綜合高中設備統整與空間多功能化,因下列因素愈顯需要: (一)學生選修專精課程的人數因社會變遷、時代需求及招生素質而有所變 化。 ( 二)學校開設多元選修課程,需要擴充設備及空間。 (三)實施選修跑班,滿15人即可開班,需要較多的教室。 (四)若專業教室有限,

2、排課不易突破,至使學生選課空間受限制。 二、綜合高中設備統整原則: (一)資源共享 打破學程、學科界線,專業教室與設備共同使用,以善用資源。 (二)設備多功能化: 各專業設備能共用者,採共同使用或增設部份設備,以擴充使用機能。 (三)空間彈性化: 教室空間設計靈活富變化,使教室能提供多種用途,容納不同課程 使用。 (四)設備充足化 經設備、空間統整,教室多功能後能擴充普通、專業教室及活動空 間,設備則更加充足。 三、明德女中設備統整情形 (一)普通教室統整: 1. 學生跑班上課時,需攜帶自己之書包物品,原歸屬班教室為其他課程 使用。 2. 增加部份小型教室(約30人),供選修人數較少之科目使用

3、。 3. 普通教室不敷跑班使用時,以專業教室充代使用,如視聽教室、音樂 教室、會議室、科學實驗室等。 (二)專業教室統整: 教室名稱 使用學程及科目 備註 電腦教室 (一)(六) 商業學程:相關電腦科目 廣設學程:電腦繪圖、圖學 幼保學程:教學媒體、電腦應用 一般科目:計概、選課輔導 設計教室 廣設學程:造型設計、包裝設計 美容學程:整體造型、美姿美儀 中餐教室 西餐教室 餐飲學程:中餐烹飪 幼保學程:幼兒餐點 餐飲學程:西餐烹飪、蔬果切雕 一般科目:家政 音樂教室 (一)(二) 一般科目音樂 幼保學程:幼兒戲劇、幼兒音樂、 幼兒遊戲 各 90130 人 空間大富變化 視聽教室 (一)(二)

4、會議室 各科目多媒視聽教室 各科目二班協同教學 小型演講廳、小型會議廳 (二)(三) 學科教學觀摩 教室名稱 使用學程及科目 備註 韻律教室 美容學程:韻律美姿 幼保學程:幼兒韻律 一般科目:律動 餐旅服務 教室 餐飲學程:餐旅服務、飲料與調 酒 一般科目:家政 (二)新建綜合大樓一明樓規劃情形 1. 為綜合高中設計之大樓 本校自民國八十五年辦理綜合高中至今已屆九年,其間遇辦理綜 合高中衍生之課程規劃、排課選課、師資調配、設備統整等問題,認 為有必要擴充空間與設備,以利綜合高中課程之運作。因而規劃綜合 大樓明樓及地下體育館之改建,校園景觀一併設計,工程歷經三 年,於今年三月落成。 2. 多功能

5、的建築體 明樓的結構,空間、景觀等設計,處處展現出創意、智慧及高難 度,此乃集合多元功能、結構安全及藝術美學的建築體,具有教學、 休閒、會議、圖書、體育等功能,是全校活動重心大樓。 建築規劃之初,由學校老師提出需求,大家集思廣益,構思建築 機能與風貌。當初即以實用兼具創新、人文結合科技、傳統融合現 代的觀念為目標。後委請建築設計與室內景觀規劃兩專業團隊同步 統合、分工設計,並時常與校方再三討論修訂,因此建築與室內設計 同時完工,也切合師生教學所需。 3. 明樓樓層介紹 明樓地上十一層,地下三層,設有休閒餐廳、圖書館、會議 廳、禮堂、社團活動室及教學成果展之空間 一入門廳,挑高三層樓的設計,即令

6、人感受雄偉,四面以石材打 造,本校二首校歌歌詞 ( 一首國語、一首台語 ) 鑴刻於牆面。餐廳可容 納四佰二十人用餐,並提供學生活動及空白課休憩。 二、三樓圖書館為閩南式古典建築風格,採樓中樓設計,內有: 校史室、藏書閣 (期刊區、書庫區 ) 、資訊圖書室 ( 資料搜尋區、視聽 媒體區、多媒體製作區 ) 、閱覽室、喜閱堂、討論區等。 圖書館內處處布置書畫、雅石、古玩、陶瓷、木雕等藝術品,其 中一面高八公尺寬四公尺的詩牆,由書法家吳季如現場揮毫唐詩 春 江花月夜,與由畫家吳福文繪一巨幅台灣田園風光寶島長春圖 相互輝映,討論區採明式古典桌椅 ,圖書館內洋溢著文雅的古典氣息 。 本校高一開設圖書館利用

7、 課程,學生固定於古色古香的喜閱 堂或資訊圖書室內上課,加上空白課程學生於館內活動,每週至少有 二仟伍佰人使用圖書館,利用效能頗佳。 四樓為會議室區,采薈廳 ( 國際會議廳 ) 可容納 230 人,及可供 60人、110人、120 人之會議室三間。四間會議室的空間規劃與設備 均為多功能設計,除會議之外,亦可當做演藝廳、演講廳、視聽教室 等。 文萃廳(禮堂) 挑高六層樓,為宏偉壯觀的防震建築,採階梯式座 椅,座椅並設有隱藏式桌面,可容納二仟多人,舞台設計具創意,音 響燈光效果佳,可供藝術表演及集會,為多功能及高品質的藝術館。 4. 提供學生空白課活動 明樓為學生空白課程時活動的極佳場所 。學生先

8、至三樓閱覽室點 名後,可在各樓層活動: 一樓餐廳: 420 位,可談話、飲食、休憩、閱讀。 一樓咖啡走廊: 32 位,可談話、飲食、休憩、閱讀。 二樓資訊圖書室: 80 位,上網資料蒐尋、看影片。 二、三樓藏書閣: 240 位,閱讀期刊、雜誌、圖書。 三樓閱覽室: 530位,自習 (不講話)。 三、四樓前後廳討論區: 152 位,討論功課區。 四樓第二會議室: 120 位,環繞影音效果電影院。 5. 體育館 地下體育館挑高三層樓,含跑道及球場,三面採光,光線與通風 俱佳,四面景觀精心設計,其內種植竹子、芋、蕨類植物,身置其中, 頗有自然雨林的味道,恍如溪頭之景,全然感覺不出是在地下室,活 動或

9、上體育課也可避免烈陽及下雨。體育館上方地面部份,栽植綠色 草皮及庭園造景,為一重視環保,將建築與自然融為一體的綠建 築。 四、綜合高中設備統整之效益 ( 一 ) 排課選課空間擴大 綜合高中實施分組教學、增廣教學、加深教學、補救教學的多元課 程選修,往往因空間設備不足或排課不易,而難以開課或僅能提供部份 學生選修,設備統整後,能增加教室空間及設備機能,增進選修課開課 的空間。 ( 二) 發揮教學特色 多元課程能較順利運作,激發學程學科教師開設適性發展課程及特 色課程,利於學校創造教學特色。 ( 三 ) 經濟效益 在教室或設備多功能化之下,可避免使用節數較少的教室設置過 多,而能節省資本門的開支;

10、所節省的資源得轉而設置其他設備,而擴 充學校設備。 ( 四 ) 增進師生情感 多元課程的開設,促進教師規劃適性課程,增進教師合作教學;提 供學生跨學程選修,亦增進師生間及學生間的情誼。 貳、校園規劃 一、校園規劃原則 ( 一 ) 動靜區隔 運動場、體育館、音樂教室、禮堂、餐廳等動態設備與一般教室區 隔,以避免聲音干擾。 ( 二) 校園美化綠化 校園花草樹木能美化環境,增進空氣清新,降低溫度,避免過於炎 熱,達紓解身心之效。 ( 三 ) 校園藝術化 校園景觀之樹石、花木、涼亭、水池、雕塑等及校舍建築加以藝術 造型,能活化空間,使校園成為一大型藝術品。 ( 四 ) 校園人文化 將傳統文化及地方特色

11、融入建築、景觀、植栽與布置之中,師生浸 潤其中,耳濡目染之下,獲致文化薰陶。 ( 五) 校園為活教材 將課程內容、文化特色、環境生態與校園軟硬體相結合,除日常使 用外,亦提供於教學,使校園成為活教材。 二、明德女中建物及景觀之規劃 ( 一) 學校的內涵及風格 ( 二 ) 主建築物之配置 ( 三) 校園景觀 採古典閩南風貌,山牆月門、水榭亭台、雅石花木,將傳統園林之 美,發揮得淋漓盡致。所種植二百多種植物多以傳統古典意象與台灣原 生種為主,如:台灣五葉松、人面竹、梅、李、桃、蓮、楓、櫻、台灣 桫欏、流蘇、肖楠、毛柿、芙蓉、楓港柿、土肉桂、山茶等;雅石、 假山亦採用台灣本土石材,女如瑞芳黃臘石,屏

12、東楓港石,南投埔里石, 花蓮西瓜石、綠泥石、竹葉石、紋石等。植物、石材的選擇及庭園的造 景,除考量文化性外,並精心藝術化,將校園營造成活教材,頗富教育 校園中分區配置有明園、涵園、意園、雙亭、知心走廊、旅人亭、 青春廣場,並結合原有晴園,呈現聚落分明的庭、苑、廊、道等中國意 象閩南庭園,以機能、休閒、教學兼備的人文藝術空間規劃,提供 師生集會活動、休憩賞花的空間,並結合群樓支援的互動,作整體性的 規劃。 校園中各園各亭各有其義涵:三友亭取自儒家益者三友友直, 友諒,友多聞、歲寒三友松竹梅其旁遍植各式各樣之松、竹、梅, 有五葉松、雪松、人面竹、唐竹、紅竹、墨竹、鳳尾竹、梅、紅梅、廣 東梅、福壽梅等。 明園融合閩南風情,以優雅的古典建築,小橋流水的景象,亭 林水榭的詩意,展現了極高的藝術丰采。其中春風亭化雨池之 命名來自於教育春風化雨,其旁栽植桃李,寓意學子桃李滿天下。 知心走廊以唐式迴廊前後連接誠心亭、觀心亭、善心亭 三座涼亭,前後並鑴刻兩面詩牆,此區種植台灣本土水果約二十種:文 旦、人心果、荔枝、芭蕉、柳丁、柿、柑、梨、菠蘿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