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5晨昏线导学案讲解_第1页
课题5晨昏线导学案讲解_第2页
课题5晨昏线导学案讲解_第3页
课题5晨昏线导学案讲解_第4页
课题5晨昏线导学案讲解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廊坊第十五中学高一地理必修一导学案 地理组主备人:侯庆国审核人:胡丽平 姓名:课题 5 昼夜交替和晨昏线导学案一,基础知识梳理:( 一 ) 昼夜交替现象1产生原因:地球是一个, 的旋转球体,所以在同一时间里,太阳只能照亮一半,向着太阳的半球是 ,背着太阳的半球是 。昼半球和夜半球的分界线(圈) , 叫 。由于地球不停地自转,昼夜也就不断的交替。2周期:一个日,即 小时。3分界线:昼、夜半球的分界线叫,它把经过的纬线分割为 和 。观察下图的昼夜半球、晨昏线、太阳光线、昼弧和夜弧。班级: 使用时间: 2015.9.9 教师评价三)典例剖析:例】在下面四幅图的a、b、c、 d四点中,处于黄昏的是)4

2、晨昏线的特点:1)平分地球,且是通过地心的大圆,一半是,一半是 ,纬度的最高两点为其分界点;2)所在的平面与太阳光;3)与赤道的关系:;4)运动方向与地球自转方向,自 向 运动。(二)问题探究:1. 在下图中绘出晨昏线及夜半球和太阳直射点。( 提示: A 图指的是北半球夏至日 B 图指的是北半球冬至日 )解析 BA 图和 C图为光照侧视图,向为顺时针, D 图标示地球自转方向为逆时针。(四)实战演练:1. 右图中阴影部分为夜,中心点为北极点, 则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 ABA为晨线 B. BC 为晨线 C. ABC 为昏线 D. ABC 为晨线2. 下列地理现象的发生与地球自转无关的是A

3、. 昼夜现象 B. 长江三角洲的发育B 图标示地球自转方 由此可看出, B图中的 b点昏线上, 其余的点在晨线上。B 图和 D图则是以北极点为中心的投影图。C. 太阳的东升西落 D. 北京的地方时比乌鲁木齐早3. 关于晨昏线(圈)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晨昏线(圈)将地球划分为昼半球和夜半球B. 晨昏线(圈)上的太阳高度永远是 0 C. 晨昏线(圈)在地球表面上由西向东推进D. 晨昏线(圈)任何时候都将地球平分2.上图中的光照图都是地球侧视日照图, 那么根据上图, 你能否绘出 A 图和 B 图的极地俯视日照图 (并 用红笔、黑笔分别标出晨线和昏线)?主备人:侯庆国审核人:胡丽平太阳光方法

4、依据晨线昏线自转法 / 定义法顺着地球自转方向 ,由 进 入到 的那条半圆线顺着地球自转方向 ,由 半球 进入到 半球的那条半圆线时间法经过赤道上地方时为 6 点 的那条昼夜分界线经过赤道上地方时为 18 点 的那 条昼夜分界线方位法夜半球 东侧 或昼半球 西侧 的 界线夜半球 西侧 或昼半球 东侧 的界线4、读下列常见日照图中的晨昏线,并判定那些是晨线?那些是昏线?姓名: 班级: 使用时间: 2015.9.9 教师评价3、晨昏线的判读1)正侧视图XY 为2)普通侧视图AB 为3)正俯视图BC 为AB 为BC 为廊坊第十五中学 高一地理必修一导学案 地理组二、晨昏线(圈)及其判读结合教材图文内

5、容及下图回答下列问题:1、概念 :太阳照射地表形成的 半球的分界线。它由 线、线组成,也称晨昏圈。晨昏线的概念 由于地球是一个不发光、不透明的球体,所以,同一时间里太阳只能照亮地球的一半。向着太阳的半 球是白天(昼半球) ,背着太阳的半球是黑夜(夜半球) 。昼半球和夜半球的分界线就是晨昏线,也叫 晨昏圈。练习 1在上图中找出那些弧段为昼弧?那些弧段为夜弧? 在下图中的绘出晨昏线,并用阴影部分表示夜半球。2、仔细观察图形晨昏线的特点: 晨昏线平分 ,是过地心的大圆;晨昏线平面与太阳光线;晨昏线只有在春秋分日才跟 圈重合;晨昏线的特点( 1)晨昏圈是一个过球心的大圆,且平分地球。如果把地球看作一个

6、正球体,同时不考虑大气对 太阳光线的散射作用,那么地球上昼半球与夜半球的面积应相等。( 2)晨昏线所在平面与太阳光线垂直,晨昏线上各点的太阳高度为0。( 3)晨昏线总是平分赤道。( 4)晨昏线只有在春、秋分日才与经线圈重合,其他时间都与经线圈斜交成一夹角,且夹角的最 大角度为 2326。( 5)晨昏线在夏至日、冬至日时与极圈相切。( 6)晨昏线的移动方向为自东向西,与地球的自转方向相反。XY 为AO 为BO 为廊坊第十五中学 高一地理必修一导学案 地理组 ( 3)极点俯视图AC 为BC 为AB 为BC 为姓名: 班级: 使用时间: 2015.9.9 教师评价5、晨昏线的应用1)确定地球的自转方

7、向 右图中若 为昏线,则地球呈逆时 针方向自转;若 为昏线,则地球 呈顺时针方向自转。2)确定地方时 过晨线与赤道交点的经线地方时是6:00,过昏线与赤道交点的经线地方时是 18: 00。若上图中为晨线, AO的地方时为6: 00;若 为昏线, AO的地方时为 18: 00。3)确定日期和节气晨昏线经过南、 北极点(与经线圈重合) 时为 3月 21日或 9 月 23 日前后,节气是春分日或秋分日。晨昏线与极圈相切时练习 1、下列四幅光照图中,不属于A)北半球夏至日( 6 月 22 日前后)的是(练习 2、读图,完成下列问题。(1) 在图中画出晨昏线,用 表示夜半球。(2) 图中昼夜半球的分界线

8、是 (晨昏) 线,它与太阳光线的关系是 。(3)B 即将进入 ( 昼夜 ) 半球。(4) 图中各点中,时刻为正午 12:00 的点是,B 点的地方时是;比 B 晚 2 小时的点是。(5) 某物体由 D到 C做水平运动,先向偏,后向 偏。4)确定太阳直射点的位置确定纬度:与晨昏线相切的纬线度数与太阳直射点的度数互余;晨昏线与地轴夹角的度数等于太阳 直射点的纬度。确定经线:与晨线(昏线)和赤道交点相差90且大部分或全部都在昼半球一侧的经线是太阳直射的经线,如上图中的 OD。5)确定昼夜长短晨昏线将地球上的纬线分成昼弧和夜弧两部分,昼长等于该纬线昼弧所跨经度除以15 的商,夜长是夜弧所跨经度除以 1

9、5的商。6)确定日出、日落时间 某地的日出时间就是该地所在纬线与晨线交点的地方时;日落时间就是该地所在纬线与昏线交点的地 方时。7)推断极昼极夜日期长短8)确定某日期的范围9)确定在和黑夜的区域范围廊坊第十五中学 高一地理必修一导学案 地理组 主备人:侯庆国 审核人:胡丽平 一、单项选择题 (每小题 2 分,共 26 分)1以下地理现象中,不是由于地球自转产生的是A昼夜现象B昼夜交替现象C时差的产生D地表水平运动的物体方向发生偏转2关于晨昏线 (圈 )的叙述,错误的是A是昼夜半球的分界线B晨线与昏线理论上等长C晨昏线 (圈) 在任何时候都等分赤道D晨昏线 (圈 ) 在任何时候都与经线重合3如果

10、用 a表示晨线, b 表示昏线,下列图中表示正确的是二、综合题 (共 24 分)4读图,回答下列问题。姓名: 班级: 使用时间: 2015.9.9 教师评价(1)在图中画出昏线,用表示夜半球。 (2 分 )(2)图 中 昼 夜 半 球 的 分 界 线 是 ( 晨 / 昏 ) 线 , 它 与 太 阳 光 线 的 关 系 是 。 (4 分)(3)B 即将进入 (昼/夜)半球。 (1 分)(4)图 中 各 点 中 , 时 刻 为 正 午 12 : 00 的 点 是 , 比 B 晚 2 小 时 的 点 是 。(3 分)(5)按 自 转 线 速 度 由 大 到 小 的 顺 序 把 图 中 各 点 排 列

11、 为 。(4 分)5读地球光照图回答下列问题。(1)这天日期是 。是北半球的 (节气 )。(2)上图中太阳直射点的地理坐标为 。(3)图上所画弧 CD 是晨线还是昏线 。(4)此时, A 处是(地方时)时, B处是(地方时 )时, C点的夜长是 小时,N 点的夜长是 小时。廊坊第十五中学高一地理必修一导学案 地理组主备人:侯庆国审核人:胡丽平 姓名:班级:使用时间: 2015.9.9 教师评价第 5 页廊坊第十五中学高一地理必修一导学案 地理组主备人:侯庆国审核人:胡丽平姓名:教师评价第 6 页廊坊第十五中学高一地理必修一导学案 地理组主备人:侯庆国审核人:胡丽平 姓名:班级:使用时间: 20

12、15.9.9 教师评价第 7 页廊坊第十五中学高一地理必修一导学案 地理组主备人:侯庆国审核人:胡丽平 姓名:班级:使用时间: 2015.9.9 教师评价第 8 页廊坊第十五中学高一地理必修一导学案 地理组主备人:侯庆国审核人:胡丽平晨昏线的判读与应用一、晨昏线的特征 晨昏线是昼夜半球的分界线,它主要有以下几点特征。1 晨昏线平分地球(平分的位置变化的,最低的纬度平分位置是南北极 圈)2 晨昏线部总是平分赤道(平分赤道的位置是晨昏线晨昏线与纬线切点所在经线向东、西各 90处)姓名: 班级: 使用时间: 2015.9.9 教师评价3 晨昏圈所在平面总是与太阳光线垂直4 晨昏线的运动方向总是自东向

13、西(由于地球自西向东转) 。二、晨昏线与经纬线的关系1晨昏线与经线的关系:晨昏线与经线相交,交角的大小与太阳直射点的 纬度数相等,交角最大是夏至或冬至,交角为 0时(晨昏线与经线重合) 是春分或秒分。根据交角的大小可以确定日期。2晨昏线与纬线的关系:每时晨昏线只与两条纬线相切,切点的时间是确 定的( 0 时或 12 时),切点是晨线与昏线的分界点。三、晨昏线的判读 1自转法:顺着地球自转过进入白天的是晨线,反之是昏线。2时间法:赤道上地方时为 6 时的是晨线,为 18 时的是昏线。若是一段晨 昏线,时间在 012 时的是晨线,时间在 1224 时的是昏线。3方位法:夜半球东侧是晨线,西侧是昏线

14、;昼半球东侧是昏线,西侧是 晨线。四、晨昏线的应用(1)确定地球的自转方向 右图中若 为昏线,则地球呈逆时 针方向自转;若 为昏线,则地球 呈顺时针方向自转。(2)确定地方时廊坊第十五中学 高一地理必修一导学案 地理组 主备人:侯庆国 审核人:胡丽平 过晨线与赤道交点的经线地方时是 6: 00,过昏线与赤道交点 的经线地方时是 18:00。若上图中为晨线, AO的地方时为6:00;若 为昏线, AO的地方时为 18: 00。3)确定日期和节气晨昏线经过南、 北极点(与经线圈重合) 时为 3月 21日或 9月 23日前后,节气是春分日或秋分日。晨昏线与极圈相切时姓名: 班级: 使用时间: 201

15、5.9.9 教师评价(5)确定昼夜长短晨昏线将地球上的纬线分成昼弧和夜弧两部分,昼长等于该纬线昼弧所跨经 度除以 15的商,夜长是夜弧所跨经度除以 15的商。(6)确定日出、日落时间某地的日出时间就是该地所在纬线与晨线交点的地方时;日落时间就是该地 所在纬线与昏线交点的地方时。(7)推断极昼极夜日期长短(8)确定某日期的范围(9)确定在和黑夜的区域范围太阳视运动与日出日落方位第 10 页一 太阳视运动1 北半球中纬度太阳视运动冬半年:昼短夜长, 太阳从东南方(4)确定太阳直射点的位置确定纬度:与晨昏线相切的纬线度数与太阳直射点的度数互余;晨昏线与 地轴夹角的度数等于太阳直射点的纬度。确定经线:

16、与晨线(昏线)和赤道交点相差 90且大部分或全部都在昼半球一侧的经线是太阳直射的经线,如上图中的 OD。太阳视运动是观察者看见太阳在地平面上的运动状况。不同的纬度位置和不 同的季节看见太阳的位置有一定的差异班级: 使用时间: 2015.9.9 教师评价廊坊第十五中学 高一地理必修一导学案 地理组 主备人:侯庆国 审核人:胡丽平 姓名: 起,中午在正南方,从西南方向落下,影子 的方向与太阳位置相反。春秋分:太阳从东升起,中午在正南方,418 时在正西方落下。夏半年:太阳从东北方升起,正午在正南 方向,西北方向落下。2 北半球极昼圈内太阳视运动极昼点太阳从正北升起,过东方,正午在正南方,过过西方在

17、正北落下。日 出日落影子在正南方。极昼圈内,北点太阳较低,南点最高,影子在一天内变化 360极点太阳视运动, 一天内太阳等高 子总是朝南。3 北回归线内太阳视运动度。影第 11 页审核人:胡丽平 姓名:班级: 使用时间: 2015.9.9 教师评价位置夏半年冬半年春秋分日影子方向日 出正 午日 落日 出正 午日 落日 出正 午日 落北半球极昼圈 内北 方南 方北 方在太阳 的反方 向极夜切点正 南 方太阳直 射点北东 北 方正 南 方西 北 方东 南 方正 南 方西 南 方正 东 方正 南 方正 西 方太阳直 射点南东 北 方正 北 方西 北 方正 东 方正 北 方正 西 方赤道正 东 方正

18、北 方正 西 方正 东 方正 南 方正 西 方正 东 方上 中 天正 西 方南半球极昼圈 内正 南 方正 北 方正 南 方极夜切点正 北 方太阳直 射点北太阳直 射点南廊坊第十五中学高一地理必修一导学案 地理组主备人:侯庆国晨昏线的判读1. 晨昏线的概念 由于地球是一个不发光、不透明的球体,所以,同一时间里太阳只能照亮地球的一半。向 着太阳的半球是白天(昼半球) ,背着太阳的半球是黑夜(夜半球) 。昼半球和夜半球的分 界线就是晨昏线,也叫晨昏圈。2. 晨昏线的特点 (1)晨昏圈是一个过球心的大圆,且平分地球。如果把地球看作一个正球体,同时不考 虑大气对太阳光线的散射作用,那么地球上昼半球与夜半

19、球的面积应相等。(2)晨昏线所在平面与太阳光线垂直,晨昏线上各点的太阳高度为 0。 (3)晨昏线总是平分赤道。(4)晨昏线只有在春、秋分日才与经线圈重合,其他时间都与经线圈斜交成一夹角,且 夹角的最大角度为 2326。(5)晨昏线在夏至日、冬至日时与极圈相切。 (6)晨昏线的移动方向为自东向西,与地球的自转方向相反。3. 晨昏线的确定方法 (1)自转法。顺着地球自转的方向,由夜半球进入昼半球的为晨线,由昼半球进入夜半 球的为昏线。 被雨淋后的感觉(2)时间法。晨线与赤道交点处的地方时是 6时,昏线与赤道交点处的地方时是 18时。 (3)方位法。夜半球东侧为昏线,西侧为晨线;昼半球东侧为昏线,西

20、侧为晨线。4. 晨昏线的判读(1)根据晨昏线确定地方时 晨线与赤道交点所在经线的地方时为 6时,昏线与赤道交点所在经线的地方时为 18时;另 外,经过晨昏线与纬线圈的切点的经线, 位于昼半球的经线的地方时为 12时,位于夜半球 的经线的地方时为 24时。(2)根据晨昏线与极圈的关系确定日期第 12 页廊坊第十五中学 高一地理必修一导学案 地理组主备人:侯庆国 审核人:胡丽平过极点,且平分极圈: 3月21日或 9月23日。相切: 北极圈内为极昼时为 6月22日;北极圈内为极夜时为 12月22日。南极圈内正好相反。(3)根据晨昏线判断昼夜长短晨昏线把所经过的纬线圈分成两部分, 位于昼半球的为昼弧,

21、 位于夜半球的为夜弧。 除春、 秋分日和赤道上之外,各地的昼弧和夜弧均不等长。求某地的昼(夜)长,可由该地所在 纬线圈上昼(夜)弧所跨的经度数来推算。(4)根据晨昏线与经线的相交关系判断日出、日落时间。 晨昏线与经线重合:此时为春、秋分日,全球各地都是 6时日出、 18时日落。 晨昏线与经线斜交:日出时间 =12时-昼长/2;日落时间 =12+昼长/2。(5)根据晨昏线确定太阳直射点在侧视图上的昼半球, 过赤道与晨昏线的交点作一条垂直于晨昏线的入射线, 此线与球面边线的交点即为太阳直射点。 被雨淋后的感觉直射经线经度 =赤道与晨线交点的经度 +90=赤道与昏线交点的经度 -90 。晨昏线在日照

22、图判读中的作用如何正确认识晨昏线及其在日照图判读中的运用 (晨昏线在日照图判读中的作用 )在高中 地理地球部分,日照图的判读问题,既是一个重点,又是一个难点,同时也是学生最 为头痛的问题之一。 因此,指导学生正确阅读和判断日照图显得格外重要。 很多人将日照 图与晨昏线混为一谈,错误的认为,日照图问题就是晨昏线问题。事实上,晨昏线只是日 照图的重要组成部分 ,日照图是太阳照射地球的示意图,简称地球光照图或日照图。应该 说日照图包括晨昏线、 昼半球和夜半球三个组成部分。 解决日照图问题的关键之所在就是 正确认识晨昏线以及与晨昏线密切相关的五个点的认识和了解。一、晨昏线的产生 由于地球是一个既不发光

23、也不透明的球体, 太阳光只能照亮地球表面的一半。 向着太阳的 一半是白昼, 背着太阳的一半是黑夜。 而晨昏线就是昼半球与夜半球的分界线。 从全球来 看,昼夜半球的范围无论何时都是相等的, 晨昏线也将地球平分成两半 -是地球的一个大 圆。二晨昏线的特点我们把来自遥远的太阳的光线可以看成是一束束平行光, 太阳光线与地面相切的切点的连姓名: 班级: 使用时间: 2015.9.9 教师评价线就是昼夜半球的分界线 晨昏线(圈)。它具有以下几个特点:1. 是一个过地心的大圆 .它是太阳光线与地面相切的切点的连线,晨昏线上太阳高度为零 度;2. 晨昏线所在的平面始终与太阳光垂直;3. 与赤道有两个交点,且晨

24、昏线与赤道始终互相平分(因都是地球的大圆) 。 被雨淋后的 感觉三、晨昏线的运动 晨昏线(圈)位置并非始终不变的。由于地球的自转和公转运动,太阳直射点在地球上的 位置不断变化,所以晨昏线(圈)在地球上的位置也在不断改变,它有两种运动:1. 年运动 由于晨昏线与太阳光始终垂直,而直射点在一年中具有南北回归运动的规律, 晨昏线也随直射点的位置移动也作有规律的运动: 以地心为圆心, 在极点和极圈之间来回 摆动,其移动的幅度为 4652分。_ 2. 日运动 地球以每小时自转 15 的角速度自西向东转动,太阳直射点的位置在地球上做自_ 东向西运动,昼、夜半球也随地球自转有规律的进行更替 , 晨昏线自东向

25、西移动且与自转 的速度相同 .被雨淋后的感觉四、晨昏线的判断关于晨昏线的判断问题包括两个方面, 其一是晨线与昏线的区分; 其二是晨、 昏线的起讫 点。晨线和昏线的区分方法比较简单: 顺着地球自转的方向由昼半球进入夜半球的分界线是昏 线,由夜半球进入昼半球的分界线是晨线。晨、昏线的起讫点的判断分两种情况。春秋分 日,起讫点在两极点;非春秋分日,起讫点在晨昏线与纬线的两个切点处。五晨昏线与经纬网的的位置关系1.与纬线的位置关系 与赤道交于两点,这两点刚好将赤道平分。 除春秋分日外的其他时间, 晨昏线还与极圈至极点之间的一条纬线圈相切, 南北半球各一 个切点。2. 与经线的位置的关系 春秋分日,晨昏

26、线与经线正好重合。其他时间与经线相交, 晨昏线与经线有一个交角, 这个交角随时间而变化, 春秋分日为 0, 夏至日和冬至日时交角最大为 2326分。六正确把握与晨昏线有关的五个点是判断日照图的关键这五个点分别是: 晨昏线与赤道的两个交点; 晨昏线与纬线的两个切点; 位于昼半球中心的太阳直射点。这五点是解决日照图问题的关键。 被雨淋后的感觉第 13 页班级: 使用时间: 2015.9.9 教师评价5.判断正午太阳高度角H=90两地纬度差。先求所求地区与太阳直射点的纬度差,若所求地和太阳直射点在同一半球,取两地纬度之差,若所求地和太阳直射点不在同一半球,取两地纬度之和,再用 90两地纬度差,即为所

27、求地的正午太阳高度。总之,只有对晨昏线有一个全面的了解和认识, 才有助于我们理解和学习日照图所包含的 地理知识,巧妙地提取有用信息,从而轻松地解决日照图问题。廊坊第十五中学 高一地理必修一导学案 地理组 主备人:侯庆国 审核人:胡丽平 姓名: 与赤道交于两点,这两点刚好将赤道平分。二点之间的经度差为 180,时间差 12小时,其 中一点是晨线与赤道的交点,这一点所在的经线上是六点;另一点是昏线与赤道的交点, 这一点所在的经线上是 18点。与纬线的两个切点之间的关系是:二者都位于南北极圈 -南北极点之间,分处于南北纬, 但度数相等;经度数互补,东西经相反。其中一个切点位于昼半球平分线上,地方时为

28、 12 点,而另一个切点位于零时经线(或叫子夜线)上,其地方时为 0时或 24时。 太阳的直射点位于昼半球的的平分线上,地方时为 12点,它与其中一个切点经度相同 ,位 于昼半球的平分线上 ,地方时均为 12时,,与另一个切点经度差为 180;同时直射点的纬度 与两切点的纬度数互余。如,直射点的纬度为北纬 20,那么二切点的纬度一定是南北纬 70。太阳的直射点所在的经线是昼半球的平分线, 直射点的经度和晨昏线与赤道的两交点之间 的经度差为 90,时间差为 6小时;只不过比晨线与赤道交点处时间晚,比昏线与赤道交点 处时间早。七、日照图的有关判读1.季节的判断 若晨昏线经过南北极点,与经线圈重合,

29、与所有纬线圈垂直相交,则节气为春秋分;若晨 昏线与南北极圈相切,也就是与地轴(或经线圈)交角最大,分两种情况:一是北极圈内 出现极昼,为夏至;二是南极圈内出现极昼,为冬至。2.太阳直射点的判断 根据判断出的季节,我们可知太阳直射点的纬度:二分时直射赤道;夏至日时,直射北回 归线;冬至日时直射南回归线。根据太阳直射的经线地方时为 12时,可判断其经线的位置。 因为一天中早晨到正午和正午 到黄昏的时间长度相同, 所以太阳直射经线就是平分昼半球的那条经线。 与这条经线相对 的经线平分夜半球,地方时为 0时。3. 地方时的判断在光照图中 ,由晨昏线与赤道的关系可知,赤道上永远昼夜平分,所以晨线与赤道交

30、点的 经线地方时为 6时,昏线与赤道交点的经线地方时为 18时;另外平分昼半球的经线(也就 是太阳直射经线)为 12时,平分夜半球的经线地方时为 24时(或零时)。这样找出赤道上 的四个特定点的地方时, 然后依据每隔 15地方时相差 1小时的基本原理, 先计算两地的经 度差(同侧相减,异侧相加) ,再转换成时间,依据东加西减的原则,计算出地方时。4. 昼夜长短的判断晨昏线将纬线圈分成两部分, 即昼弧和夜弧, 昼弧与夜弧的长短就决定了位于该纬线圈上 的点的昼夜长度。春秋分,晨昏线平分所有纬线圈,全球各地昼夜等长。太阳直射在南半 球时,南半球昼长大于夜长,且纬度越高昼越长。太阳直射北半球时与此相反

31、。同一半球 纬度相同的各地昼夜长短相同; 不同半球纬度相同的地点昼夜长短虽然不同, 但两者的昼 与夜之和正好等于 24小时,也就是说此点的昼长等于彼点的夜长。计算昼夜长短求某地的昼(夜)长,可以通过求该地在纬线圈上昼(夜)弧所占比例来进 行计算,即昼(夜)弧所跨的经度数 /360 24来推算。关于昼长的计算还有另外一种算法, 如果已知该地日出时刻,则该地的昼长等于 (12-日出时刻 ) 2。用晨昏线 妙解日照图在地球光照图中,晨昏线是昼夜半球的分界线,晨昏线上有四点是判断时间的依据,过晨线与赤道交 点的经线的地方时是 6点钟, 过昏线与赤道交点的经线的地方时是 18点钟。 过晨昏线与纬线的切点

32、的经 线的地方时是正午或子夜 。关键词:晨昏线 日照图 地方时 正午太阳高度 被雨淋后的感觉晨昏线本是一条普通而简单的分界线,其两侧昼夜状况不同罢了。如何根据晨昏线判断昼夜状况、如 何根据昼夜状况判断是晨线还是昏线以及由此产生的一系列问题是学生们最感头痛的地理问题之一。 死记硬背不能真正理解此类问题,发挥空间想象,此类问题即可化难为易迎刃而解。一、晨昏线(圈)的产生晨昏线的产生和存在是地球的形状和不透明的特征决定的。地球本身不发光又不透明,在太阳光照射 下只有一半是白昼而另一半是夜晚,昼与夜的分界线就是晨昏线(圈 )。此线又可以细分为两等份,半是晨线,另一半是昏线。二、晨昏线(圈)的移动晨昏线

33、是移动的界线,而不是固定不动的。它的移动是由于地球的自转和公转造成的。第 14 页它最明显的移动是地球自转带来的东西移动,这种移动和地球的自转方向相反 ,不是自西向东而是自东廊坊第十五中学 高一地理必修一导学案 地理组 主备人:侯庆国 审核人:胡丽平 向西,这种移动形成昼夜更替。还有一种移动是地球公转造成的,它的移动是晨昏圈平面围绕平均位 置的摆动,平均位置是地轴平面。摆动幅度是0 23 26。这种摆动是由于地球的公转造成的,反映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以及季节的更替。三、晨昏线(圈)的判读因为地球的自西向东自转导致地方时的东早西晚, 更东的地方总是先看到日出, 因此晨线的东侧是昼, 西侧

34、是夜,而昏线情况则相反,即昏线西侧是昼,东侧是夜。这些现象本来是自然现象,每天都在发 生,但是大多数学生并不留心,记忆起来经常感到困难,弄不好就造成混淆,结果就大相径庭。 其实,只要设身处地的想一想,这些现象很容易理解和记忆。对于晨线,我们不妨做这样的设想:早 晨太阳从东边升起时,作为观测者的我们所处的地方正经历由夜到昼的变化,其间的分界线应该是晨 线(相对于观察的我们而言) ,它更东的地方早已日出,是白昼,它更西的地方还没有日出,是夜晚。 因此自西向东(和地球自转方向一致)由夜到昼穿过的分界线是晨线。对于昏线,我们也设身处地想 象:傍晚黄昏,太阳刚刚落山,我们(观测者)所处的地方正经历着由昼

35、到夜的变化,其间的分界线 应当是昏线,它的东边已日落是夜晚,它的西边未日落是白昼。这样,如果自西向东由白昼到夜晚穿 过的分界线自然是昏线。可以简化为六个字: “东昼晨,西昼昏 ”。即线的东边是白昼该线就是晨线,线的西边是白昼,该线就 是昏线。四、晨昏线的特点1. 晨昏线与太阳光线由于晨昏线是太阳光线与地球的切线,所以晨昏圈平面永远与太阳光线垂直。同 一晨昏线上的各点,太阳高度都是相同的,都等于零;太阳高度在昼半球大于零,在夜半球小于零。 当某一纬线一天最高的太阳高度为零时,说明该纬线(及其以内)为极夜;相反,若一天的最低太阳 高度还大于或等于零,则说明该纬线(及以内)为极昼。因为地球是围绕太阳

36、自西向东公转, 晨昏线在地球上的相对运动就是太阳相对地球的运动方向,自东向西。而平时所说的一天是以太阳为参照物的,所以当我们自东向西运动时,与太阳是同向的,也与晨 昏线是同向的,因而一天变长了;而自西向东运动时,与太阳是相向运动,是迎着晨昏线走,一天变 短了。2. 晨昏线与赤道晨昏线(圈)和赤道都是大圆,所以两者永远相交并平分,赤道上永远昼夜相等(都是 12小时)。因此 ,晨线与赤道交点的地方时是 6:00,昏线与赤道交点的地方时是 18:00。这可以作为计算 时间的参考。 被雨淋后的感觉五、与晨昏线有关的计算1. 晨昏线与节气若晨昏线经过南北极点, 与经线圈重合, 或与所有纬线圈垂直, 则节

37、气为春分或秋分; 若晨昏线与南北极圈相切,也就是与地轴(或经线圈)交角最大,分两种情况:一是北极圈至北极点姓名: 班级: 使用时间: 2015.9.9 教师评价 全在昼半球,为夏至;二是南极圈到南极点全在昼半球,为冬至。2. 晨昏线与太阳直射点根据判断出的节气, 我们可知太阳直射点的纬度: 二分时直射赤道; 夏至日时, 直射北回归线;冬至日时直射南回归线。 直射点的经度与昼半球的中央经线的经度数是一致的。 根据太阳直射的经线地方时为 12时,可判断其经线的位置。因为一天中早晨到正午(前半个白天)和 正午到黄昏(后半个白天)的时间长度相同,所以太阳直射经线就是平分晨昏线且经过昼半球中央的 那条经

38、线。这条经线与其相对经线正好经过晨昏线与纬线圈的交点。3. 晨昏线与地方时由晨昏线与赤道的关系可知,赤道上永远昼夜平分,所以经晨线与赤道交点的经线地方时为 6时, 过昏线与赤道交点的经线地方时为 18时;另外经晨昏线与纬线圈的切点的经线, 大部分 位于昼半球的经线(也就是太阳直射点所在的经线)的地方时为12时,经晨昏线与纬线圈的切点大部分位于夜半球的经线的地方时 24时(或零时) 。由此可知: 6时与18时两条经线, 12时与 24时两条经线 地方时相差 12小时,经度相差 180,所以两条相对经线地方时刻相差 12小时。4. 晨昏线与昼夜长短晨昏线将大部分纬线圈分成两部分,即昼弧和夜弧,昼弧

39、与夜弧的长短就决定了 位于该纬线圈上各点的昼夜长短。春秋分,晨昏线平分所有纬线圈,全球各地昼夜等长。太阳直射在 南回归线时,南半球昼长最长且大于夜长,且纬度越高昼越长,南极圈及其内部为极昼。太阳直射北 回归线时与此相反。 同一半球纬度相同的各地昼夜长短相同;不同半球纬度相同的地点昼夜长短虽然 不同,但两者的昼与夜之和正好等于 24小时,也就是说此点的昼长等于彼点的夜长。例如 2004年高考文科综合选择题的第 4题就是利用了这一点,由于漠河的纬度与C 点相同,所以只需要计算出 C 点的昼长就可知漠河的夜长了。极昼或极夜的范围是在与晨昏线相切的纬线到极点之间。 当某一纬线一天最高的太阳高度正好为零

40、时, 说明该纬线(及其以内)为极夜;相反,若一天的最低太阳高度正好为零,则说明该纬线(及其以内) 为极昼。有这样一公式:晨昏圈相切纬度 + 太阳直射点纬度 =90如:太阳直射 20N ,晨昏线相切纬线纬度为 70N,发生极昼的 范围是 70N 90N 之间;发生极夜的范围是 70S 90S 之间。而且有极昼的极点的太阳高度终日不变,且等于太阳直射点的纬度。 总之,只有对晨昏线有一个全面的了解和认识,才有助于我们理解和学习日照图所包含的地理知识, 巧妙地提取有用信息,从而轻松地解题。晨昏线的判读地理高考纠错 (最新修改: 2008年 11月8日)第 15 页 要点导读 专项分析图表易错点,以图表

41、知识为基础, 明确方法、技巧,避免计算错误、概念混淆。廊坊第十五中学高一地理必修一导学案 地理组主备人:侯庆国审核人:胡丽平 姓名:班级: 使用时间: 2015.9.9 教师评价 备考启示 误点分类,归结错误题型,突出重点难点; 错因分析,剖析错误原因,明了正确思路; 归纳拓展,掌握解题方法,防止错误再现。纠错 1 晨昏线的判读状元笔记薄1.易混知识点:(1)晨线和昏线。 (从西向东,由昼过渡为夜处,为昏线;从西向东,由夜过渡为昼处,为 晨线。)( 2)晨昏线的运动方向与地球自转方向。 (晨昏线的运动方向与地球自转方向相反。 ) (3)根据晨昏线判地方时。 (晨线处的地方时 =夜长/2=12

42、昼长 /2,昏线处的地方时 =24夜长=12+ 昼长 /2。)(4)根据晨昏线判断季节与节气。 (晨线上的地方时为 6点或昏线上的地方时为 18点, 对应的节气为春 秋分日; 晨线上的地方时小于 6点或昏线上的地方时大于 18点所在的那个半球为该半球的夏半年, 反之 则为该半球的冬半年。 )2.容易犯的错误:( 1)错误理解晨线和昏线两侧的昼夜过渡方式。 (按自西向东或顺地球自转方向。 )( 2)错会晨昏线与经线或纬线关系。 (晨昏线与经线的夹角 =90晨昏线与纬线的夹角 =太阳直射点的 纬度 =90极昼或极夜起始纬度) ,推测季节错误 (夏季所在半球的极地地区有极昼, 冬季所在半球的 极地地

43、区有极夜。 )( 3)错会晨昏线与赤道的两个交点的时间。 (晨线与赤道相交处的时间为 6点,昏线与赤道交点处的时 间为 18 点)、晨昏线上的纬度最高点所确定的时间(0时或 12时)。(4)错误理解 0时所在经线与晨线和昏线的位置和时差关系, (晨线比 0时所在经线的地方时早 6时, 昏 线比 0时所在经线的地方时晚 6时),由此导致日期和季节判读错误。可知此时 时北极为昼短夜长, 时北极为昼长夜短(算写 160、170处的昼夜情况) )( 1)在下图所示的 4个地区中,它飞越的是A B C D( 2)该季节能够看到的景色是A 长江流域寒梅绽放B巴黎盆地小麦黄熟C南极中山站终日斜阳 D. 赞比

44、西河流域草木葱笼【错因分析】第( 1)问: 19时只能出现在昏线上,据此可以排除A、C 项,再根据日落时间 =24夜长/2,可推测此时北半球昼长夜短。若不明白晨线上的地方时只能出现在12点以前,就容易错选 A 、C项,若能判断出昏线却不能根据昏线 19时的情况判断出此时北半球是昼长夜短的状况,就容易误选D项。第( 2)问:根据北半球昼长夜短可推测出北半球为夏季,再结合题中地理现象出现的时间可推测 出正确结论,若季节判断错误,则会得出相反的结论。【正确答案】 (1)B ( 2)B 【归纳拓展】要避免出现判读错误:一是要注意晨昏线两侧的昼夜是怎么过渡的,判断时必须按从西 向东的方向来进行,否则就会

45、出错;二是要注意晨昏线上的地方时是出现在12点前还是 12点后;一般地方时出现 12点以前部分的晨昏线处为晨线,反之为昏线,若判错时就会得出相反结论;三是要注意 晨昏线两侧的昼夜对比, 即根据昼夜长短来推测季节, 若不明白不同半球在不同季节的昼长 (或夜长)的分布特点,则会得出完全相反的结论。 被雨淋后的感觉误点 2晨昏线与 0点所在经线的位置关系 理解偏颇【样题 2】 ( 2008学年广州高中毕业班统检)读以南极为中心的投影图,下图中虚线表示回归线与极 圈,ABC 代表晨昏线,黑粗线为日期分界线,回答(1)( 2)题。名师纠错本误点 1晨线与昏线在地方时上的差异 图像判读错误【样题1】 (2

46、008学年江西临川高考 (Q 吧)模拟)一架在北半球飞行的飞机,飞越晨昏线 上空时,当地为 8日19时。回答( 1)( 2)题:自西向东为昏线,由已知可得当地为第 16 页19 时,而晨线上的地方时只能出现在 12点以前;将晨昏线延长,(1)关于该图的说法,正确的是AC 的经度为 135W,地方时为 6点, B经线 OC 与昏线 BC 的夹角为 66 34 C A 的经度为 45E,地方时为 6点 D晨线 AB 与赤道所成的夹角为 23 26 ( 2 )图中各线条分别表示的是廊坊第十五中学 高一地理必修一导学案 地理组 主备人:侯庆国 审核人:胡丽平A AB 为昏线B BC 为晨线C晨昏线 A

47、BC 的长度大约等于 OQ 的 2倍D 圆弧 APC 为夜弧,在时间上比圆弧 AQC 都早一天【错因分析】 ( 1)根据日期是由 180经线和 0时所在经线为界进行划定,以及 0时所在经线总是位于夜 半球的中央经线 上可以推测出:图中 OP 为 0时所在经线、 OQ 为 180经线,再根据时间与经度的特点 和换算关系即可得出结论。错选 A 项是判错地球自传方向造成的;错选 B、D 两项是没有认识到晨昏 线跟经线和纬线的夹角与晨昏线上纬度最高点的相关关系:晨昏线与经线的夹角=90晨昏线上最高点纬度 =90晨昏线与纬线的夹角。 (2)错选 A 、B 两项是错误理解了地球的自转方向,把从北极上 空看

48、地球自转方向当成了顺时针方向所致;错选 A 项是搞错了日期分界线,把晨昏线当成日期分界线 所致。【正确答案】 ( 1)C (2)C【归纳拓展】 解答涉及日界线与晨昏线相关的试题, 一是要注意 0时经线总是处在由晨线和昏线所决定 的夜半球的中心位置,若忽视这一点,就会出现全局性错误;二是要注意晨昏线两侧昼夜是如何过渡 的,避免因昼夜过渡方式的误判而把晨线和昏线搞反,进而导致时间与季节的错判。误点 3晨昏线与太阳高度 信息的分析与提取错误【样题 3】 ( 2008学年湖南重点中学联考)下图为地球某时刻太阳高度分布示意图,图中粗线为等太 阳高度线。回答( 1) (2)题:(1)关于图中各点所作的描述

49、,正确的是 AM 的地方时为 6时, P 为12时 B N 的地方时为 6时,为 12时 C地的昼长比长DP 的时刻比 M 的时刻早( 2)此时 ( )APM 为昏线, PN 为晨线B 新一天的范围约占全球的 1/8C新一天的范围约占全球的 7/8 D全球昼夜平分姓名: 班级: 使用时间: 2015.9.9 教师评价 【错因分析】产生错误的原因主要与获取图像信息时出现的以下失误有关:一是没有把握等太阳高度 线中的最大圆圈是晨昏线, 该圆圈以内为昼半球, 以外为夜半球, 从而不能发现图中上半部为夜半球、 下半部为昼半球,从而得出全球会昼夜平分的结论;二是没有把握西经变小的方向是地球自转方向和 从

50、北极上空看地球自传方向是逆时针方向的特点,从而不能认识到 PM 和 PN 分别是晨线和昏线、此 时北半球为夏季,越往北昼越长等特点;三是没有认识到此时图中晨昏线上的纬度最高点(P点)是 0时所在的经线,从而不能根据 0时所在的经线与 180经线推测出新一天的范围约占全球的7/8 的结论。【正确答案】 (1)C ( 2)C 【归纳拓展】根据经纬度确定地球自转方向与晨线和昏线时,要把握西经变小的方向或东经变大的方 向为地球自转方向,此时,顺该方向的晨昏线两侧若是由昼过渡到夜的,则为昏线,反之则为晨线; 根据等太阳高度推测晨昏线时,等太阳高度线的最大圆(太阳高度为0度的圆)为晨昏线,被直射经线所在的

51、经线圈平分的晨昏线的两个部分中,东侧部分为昏线,西侧部分为晨线。 被雨淋后的感觉误点 4晨昏线上纬度最高点与太阳直射点和极昼(夜)区域的确定推理错误【样题 4】 (原创)右图中弧线 ABC 上的太阳高度角为 0,此时在距离 B 地正南方 2775 km 的某地凭 肉眼可观测到的北极星仰角为 48,则关于该图此时的说法,正确的是A 73 N 以北的地区有极夜现象B A 点的地方时为 18点C太阳直射点的地理坐标是( 100W , 17S)D 此时晨昏线上的纬度最高点的纬度为 73 【错因分析】根据北极星的高度角等于当地的纬度、经线上纬度每差1长度相差 111千米可知: B 的纬度为48N 277

52、5/111=73N ,即晨昏线上的纬度最高点为 73,由于 B 以南能观测到北极星, 应为夜晚, 则73N 以北有极昼现象, 太阳直射纬度为 90 73=17N ,A 的地方时为: 24时(10040)/15 =20 时。错选 A 项和 C 项是因为没有考虑到北极星只能在夜晚出现; 错选 B 项是因为没有注意到 AC 之间 的经度差只有 140,从而错把 AC 当成了赤道造成的。【正确答案】 D【归纳拓展】 晨昏线上纬度最高点处的纬度就是当天极昼或极夜发生的最低纬度, 晨昏线上纬度最高 点处的纬度与直射点处的纬度之和等于 90,是推算直射点纬度的依据; 晨昏线上纬度最高点处的经线 为昼半球或夜半球的中央经线,其对应的时间为0时或 12时,据此可推算地方时、季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