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气候分布_第1页
全球气候分布_第2页
全球气候分布_第3页
全球气候分布_第4页
全球气候分布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本节重点 1 气候的影响因素及作用机制 2 不同气候类型的特点 3 气候类型在全球的分布 4 气候的判断 一 气候的影响因素及作用机制 气候的影响因素:气候的影响因素: 纬度纬度 气压带风带气压带风带 海陆位置海陆位置 洋流洋流 地形地形 N S 23.5S 23.5N 66.5N 66.5S 热热 带带 北温带北温带 南温带南温带 北寒带北寒带 南寒带南寒带 0 热量由低纬向高纬递减,产生了热带气热量由低纬向高纬递减,产生了热带气 候、亚热带气候、温带气候、寒带气候。候、亚热带气候、温带气候、寒带气候。 赤道低压带赤道低压带 副热带高压带副热带高压带 副热带高压带副热带高压带 副极地低压带

2、副极地低压带 副极地低压带副极地低压带 极地高压带极地高压带 极地高压带极地高压带 东东北北信信风风 中中纬纬西西风风 极地东风极地东风 东东南南 信信风风 极地东风极地东风 2.2.地球上的气压带和风带地球上的气压带和风带 七个气压带七个气压带 六个风带六个风带 中中 纬纬 西西 凤凤 热带雨林气候热带雨林气候 热带草原气候热带草原气候 热带季风气候热带季风气候 热带沙漠气候热带沙漠气候 亚热带季风亚热带季风 气候气候 地中海气候地中海气候 温带季风温带季风 气候气候 温带大陆温带大陆 性气候性气候 温带海洋性温带海洋性 气候气候 极地气候极地气候 赤道低压带赤道低压带 东 北 信 风东 北

3、 信 风 副热带高压带副热带高压带 西风带西风带 副极地低压带副极地低压带 东风带东风带 极地高压带极地高压带 0 10 20 30 40 60 70 大气环流大气环流 大陆西岸大陆西岸 大陆中部大陆中部 大陆东岸大陆东岸 类型类型 分布规律 基本特征基本特征主要成因 热带雨林气候热带雨林气候 赤道两侧低气压 控制地区 终年高温多雨,没有明终年高温多雨,没有明 显的季节变化显的季节变化 太阳高度角大,地面接 受太阳辐射强烈,多对 流雨 热带草原气候热带草原气候 热带雨林气候南北两侧 的信风带内 终年高温,有明显的干、终年高温,有明显的干、 温两季温两季 信风带和赤道低气压带 交替控制 热带季风

4、气候热带季风气候 东北信风带内大陆的南 部和东南部 终年高温,有明显的旱、终年高温,有明显的旱、 雨两季雨两季 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和气 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 热带沙漠气候热带沙漠气候 南北回归线附近的大陆 西岸及大陆内部 终年炎热干燥终年炎热干燥受副热带高气压带和信 风带控制 亚热带季风和季风亚热带季风和季风 性湿润气候性湿润气候 南北纬30 40 的 大陆东岸 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 和少雨和少雨 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地中海气候地中海气候 南北纬30 40 的 大陆西岸 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 和多雨和多雨 副热带高气压带和西风 带交替控制 温带海洋性气候温带

5、海洋性气候 南北纬40 60 的 大陆西岸 冬季温和,夏季凉爽,冬季温和,夏季凉爽, 全年降水均匀全年降水均匀 终年受西风带控制 温带大陆性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 温带大陆内部冬冷夏热,年较差大,冬冷夏热,年较差大, 降水稀少且集中于夏季降水稀少且集中于夏季 远离海洋,湿润气流难 以达到 温带季风气候温带季风气候 亚洲东部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 冷干燥冷干燥 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极地气候极地气候 南北两极地区终年严寒,降水稀少终年严寒,降水稀少纬度高,接受太阳光热 少 世界主要气候类型的分布规律、特点和成因世界主要气候类型的分布规律、特点和成因 如何分析不同气候类型的气温特点如何分

6、析不同气候类型的气温特点 ? 热热 带带 寒带寒带 温带温带 亚热带亚热带 终年高温终年高温 冬暖夏热冬暖夏热 冬冷夏热冬冷夏热 终年严寒终年严寒 1 4 7 10(月)(月)1 4 7 10(月)(月) 100 200 300 400 500 600 -60 -45 -30 -15 0 15 30 气温气温/降水量降水量/mm 地中海气候地中海气候:夏季夏季 炎热干燥,冬季炎热干燥,冬季 温和多雨温和多雨 亚热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 夏季炎热多雨,夏季炎热多雨, 冬季温和干燥冬季温和干燥 3 亚热带气候类型亚热带气候类型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月月) 5

7、0 40 30 20 10 0 -10 -20 -30 气温(气温(C) 800 700 600 500 400 300 200 100 0 降水(毫米)降水(毫米) 伦敦 全年温和多雨 温带海洋性气候 沈阳 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月月) 50 40 30 20 10 0 -10 -20 -30 气温(气温(C) 800 700 600 500 400 300 200 100 0 降水(毫米)降水(毫米)温带季风气候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月月) 50 40 30 20 10 0 -10 -20 -30

8、 气温(气温(C) 800 700 600 500 400 300 200 100 0 降水(毫米)降水(毫米) 莫斯科 夏季高温.冬季寒冷.全年干燥 温带大陆性气候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月月) 50 40 30 20 10 0 -10 -20 -30 气温(气温(C) 800 700 600 500 400 300 200 100 0 降水(毫米)降水(毫米) 夏季温暖.冬季漫长而严寒. 5 亚寒带针叶林气候 热带雨林气候 分布:在南北纬10之间 特点:终年高温多雨 成 因:处在赤道低压的控制下(降水量2000毫米) 四.世界气候的分布: 热带草原气候 分布

9、:在南北纬10至南北回归线之间 特点:干湿季 明显交替 成因:在赤道低压和信风带的交替控制地区(降水量 7501000毫米) 热带沙漠气候 分布:在南北回归线附近的大陆内部和西岸 特点: 常年干旱少雨 成因:在副热带高压带或信风带控制下(降水量不 足125毫米) 地中海气候 分布:南北纬3040之间的大陆西岸 特点:夏 季炎热干旱,冬季暖湿多雨 成因:在副热带高压带和西风带的 交替控制下(降水量3001000毫米) 珀斯珀斯 开普敦开普敦 温带海洋性气候 分布:南北纬4060之间的大陆西岸 特点: 终年温和湿润 成因:终年盛行西风 热带季风气候 分布:在南北纬10至南北回归线之间的大陆东岸 特

10、点:风向随季节转变非常明显,干湿季明显交替 成因:受季风的 影响(降水量15002000毫米) 亚热带季风气候 分布:南北纬2535之间的大陆东岸 特点: 夏季高温多雨,冬季低温少雨 成因:受季风的影响 温带季风气候 分布:南北纬3555之间的大陆东部 特点:冬 季寒冷干燥,夏季暖热多雨 成因:受季风的影响(降水量 500600毫米) 温带大陆性气候 分布:温带大陆内部 特点:冬寒夏热,干旱少 雨 成因:距海远,受大陆气团控制 极地气候 高山气候 热带雨林气候热带雨林气候 热带草原气候热带草原气候 热带沙漠气候热带沙漠气候 地中海气候地中海气候 温带海洋性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 热带季风气候热带季

11、风气候 亚热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 温带季风气候温带季风气候 温带大陆性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 极地气候极地气候 热热 带带 雨雨 林带林带 热带草原带热带草原带 热带沙漠气候热带沙漠气候 热带季雨林带热带季雨林带 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温带落叶阔叶林温带落叶阔叶林 温带落叶阔温带落叶阔 叶林叶林 亚亚 寒寒 带针叶林带带针叶林带 极极 地地 气气 候候 0 10 20 30 40 60 70 90 0 10 25 35 50 70 90 温带草原带温带草原带 A B C D E F GH K M P 北半球自然带分布图北半球自然带分布图 亚热带常绿硬叶亚热带常绿硬叶 林带林带 热带

12、雨林 温带草原温带草原 2、口诀法:以、口诀法:以“温温”定带、以定带、以“水水”定型定型 步骤:步骤: (1)根据气温极值月,判断所在半球。)根据气温极值月,判断所在半球。 (2)根据气温确定气候带,即以)根据气温确定气候带,即以“温温”定带定带 (3)根据降水确定降水类型,即以)根据降水确定降水类型,即以“水水”定型定型 (4)综合气候带和降水类型,确定气候类型)综合气候带和降水类型,确定气候类型 根据气温极值月,判断半球。 最高气温月最高气温月最低气温月最低气温月所在半球所在半球 78月月12月月北半球北半球 12月月78月月南半球南半球 以“温”定带: 气候带气候带气候类型气候类型气温

13、变化气温变化气温指标气温指标 热热 带带 雨林气候雨林气候 全年高温全年高温最冷月最冷月1515 草原气候草原气候 沙漠气候沙漠气候 季风气候季风气候 亚热带亚热带 季风气候和季风性湿润气候季风气候和季风性湿润气候 冬温夏热冬温夏热 最冷月最冷月0-150-15地中海气候地中海气候 温温 带带 海洋性气候海洋性气候全年温和全年温和 大陆性气候大陆性气候 冬冷夏热冬冷夏热最冷月最冷月00 季风气候季风气候 亚寒带亚寒带针叶林气候针叶林气候冬寒夏凉冬寒夏凉最热月最热月1010 寒寒 带带极地气候极地气候终年酷寒终年酷寒最热月最热月5 5 以“水”定型 降水类型降水类型降水季节变化特点降水季节变化特

14、点气候类型(降水气候类型(降水mmmm) 年雨型年雨型降水季节分配比较均匀降水季节分配比较均匀 热带雨林气候热带雨林气候( (2000)2000) 温带海洋性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700-1000)(700-1000) 夏雨型夏雨型 夏季多雨,冬季少雨或干夏季多雨,冬季少雨或干 旱旱 热带草原气候热带草原气候(750-1000)(750-1000) 热带季风气候热带季风气候( (1500) ) 亚热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 (1000)1000) 温带季风气候温带季风气候(500-600)(500-600) 冬雨型冬雨型冬季多雨,夏季干旱冬季多雨,夏季干旱地中海气候地中海气候(300-1000

15、)(300-1000) 少雨型少雨型终年降水稀少终年降水稀少 热带沙漠气候热带沙漠气候 温带大陆性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 亚寒带针叶林气候亚寒带针叶林气候 极地气候极地气候 ( (250)250) 分异规律分异规律形成基础形成基础影响因素影响因素分布规律分布规律特例特例 从赤道向两极从赤道向两极 的地域分异的地域分异 从沿海向从沿海向 内内 陆的地域分异陆的地域分异 山地的垂直山地的垂直 地域分异地域分异 热量热量太阳辐射太阳辐射 东西延伸东西延伸 南北更替南北更替 低纬和高纬度自低纬和高纬度自 然带的变化然带的变化 水分水分海陆分布海陆分布 南北延伸南北延伸 东西更替东西更替 中纬度从沿海向中纬

16、度从沿海向 内陆自然带变化内陆自然带变化 水热状况水热状况 海拔高度海拔高度 山地垂直山地垂直 自然带自然带 珠穆朗玛峰珠穆朗玛峰 垂直自然带垂直自然带 3 3陆地自然带分布规律 热带雨林带热带雨林带 热带草原带热带草原带 热带荒漠带热带荒漠带 从低纬向高纬 从低纬向高纬 依次更替依次更替 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 温带落叶阔叶林带温带落叶阔叶林带 亚寒带针叶林带亚寒带针叶林带 大陆西岸自然带大陆西岸自然带 从低从低 纬向高纬更替纬向高纬更替 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 温带落叶阔叶林带温带落叶阔叶林带 亚寒带针叶林带亚寒带针叶林带 大陆东岸自然带从低纬大陆东岸自然带从低

17、纬 度向高纬度更替度向高纬度更替 苔原带苔原带 从低纬向从低纬向 高纬自然带的高纬自然带的 更替更替 冰原带冰原带 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 温带森林带温带森林带 温带草原带温带草原带 自然带从沿海向内陆自然带从沿海向内陆 的更替(水分的影响)的更替(水分的影响) 温带荒漠带温带荒漠带 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 back 山地垂直自然带山地垂直自然带 山地的垂直地域分异山地的垂直地域分异 海拔高度海拔高度 垂直地带性从山麓到山垂直地带性从山麓到山 顶的变化规律相似于从赤顶的变化规律相似于从赤 道向两极的变化规律道向两极的变化规律 山麓带基本上与当地自山麓

18、带基本上与当地自 然带相一致然带相一致 山坡自然带谱的多少与山坡自然带谱的多少与 山地所处的地理纬度、山山地所处的地理纬度、山 地海拔高度及坡向等因素地海拔高度及坡向等因素 有关有关 中低纬度高海拔的山脉中低纬度高海拔的山脉 表现最明显表现最明显 气温曲线和降水柱状图 南半球南半球 亚热带亚热带(或温带海洋性气候或温带海洋性气候) 冬雨型冬雨型 地中海气候 0 0 2 20 0 4 40 0 6 60 0 8 80 0 9 90 0 气气温温() 1 14 47 71 10 0 月月份份 6 6 1 10 0 1 14 4 1 18 8 2 22 2 降降水水量量(m mm m) 10 30 50 70 8 12 16 20 24 判断该地气候类型判断该地气候类型 课堂练习:课堂练习: 1.1.图中图中代表的自然带依次是代表的自然带依次是 A.A.针叶林带、高山灌木林带、积雪冰川带针叶林带、高山灌木林带、积雪冰川带 B.B.针叶林带、积雪冰川带、高山灌木林带针叶林带、积雪冰川带、高山灌木林带 C.C.高山灌木林带、针叶林带、积雪冰川带高山灌木林带、针叶林带、积雪冰川带 D.D.积雪冰川带、高山灌木林带、针叶林带积雪冰川带、高山灌木林带、针叶林带 城市 平均气温() 1月510 7月2927 平均降水量 (mm) 1月4775 7月1505 下表是两个城市的气候资料,据此回答下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