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细胞质膜习题及答案_第1页
第四章 细胞质膜习题及答案_第2页
第四章 细胞质膜习题及答案_第3页
第四章 细胞质膜习题及答案_第4页
第四章 细胞质膜习题及答案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四章 细胞质膜习题及答案细胞生物学章节习题第四章一、选择题1、在对某细胞表面进行免疫荧光标记实验中,发现荧光出现成斑现象,证明了(B )。A. 膜脂的流动性 B. 膜蛋白的流动性 C. 膜脂的不对称性 D.膜蛋白的不对称性2、用去污剂TritonX-100 处理血影,带3蛋白及血型糖蛋白消失,但血影维持原来形状,下列推到错误的是( A)。A. 用去污剂TritonX-100处理后,血影脂质结构完整,因而维持原来形状。B. 对维持细胞形态并不起决定作用C. 带3蛋白及血型糖蛋白是膜内在蛋白D. 带3蛋白及血型糖蛋白肯定存在跨膜结构域3、不能用于研究膜蛋白流动性的方法是( B )。A. 荧光抗体

2、免疫标记 B.荧光能量共振转移 C. 光脱色荧光恢复 D.荧光标记细胞融合4、下列哪些因素可降低细胞膜的流动性?( AD )(多选)A. 脂肪链的长度增加 B. 脂肪酸链的不饱和程度增加C. 卵磷脂与鞘磷脂比例增加 D. 相变温度以上胆固醇含量增加E. 相变温度以下胆固醇含量增加5、对细胞质膜结构的研究经历了很长一个时期。电镜下观察到的“暗-亮-暗”三条带分别是指什么成分( A )A. 膜蛋白-膜脂-膜蛋白 B. 膜脂头部-膜脂尾部-膜脂头部C. 膜脂头部-膜脂尾部-膜脂尾部-膜脂头部 D. 膜脂-膜蛋白-膜脂6、以下哪点是对流动镶嵌模型的正确解读( ABC )A. 膜具有流动性 B. 膜蛋白

3、分布不对称 C. 膜蛋白镶嵌或结合脂双分子层 D. 膜脂是生物膜的功能执行者7、 脂筏模型对生物膜的流动性给出了新的理解,脂筏区富含什么成分( C )A. 胆固醇和磷脂酰丝氨酸 B. 鞘磷脂和磷脂酰丝氨酸 C. 胆固醇和鞘磷脂 D. 磷脂酰丝氨酸和磷脂酰肌醇8、 相比于膜脂的其他运动方式,膜脂的翻转运动在质膜上很少发生。但在一下那种细胞器的膜上,膜脂翻转运动频率最为频繁( B )A. 高尔基体 B. 内质网 C. 核被膜 D. 溶酶体9、 在动物细胞中, 对膜的流动性具有双重调节作用的分子是( D )A. 外周膜蛋白 B. 整合膜蛋白 C. 鞘脂 D.胆固醇10、如果某种质膜糖蛋白是通过膜泡分

4、泌途径来自于高尔基体,且该蛋白寡糖链和N端都面向高尔基体腔内,那么在质膜上,该蛋白的寡糖链和N端面向( A )A. 细胞表面 B. 细胞质 C. 寡糖连面向细胞表面,N端面向细胞质 D. 寡糖连面向细胞质,N端面向细胞表面二、填空题1、 生活在不同环境中的生物,其细胞质膜中不饱和脂肪酸的含量是不同的,相比之下,生活在 低温 环境中的动物,其细胞质膜中不饱和脂肪酸的含量高于生活在 高温 环境中动物细胞质膜中不饱和脂肪酸的含量。2、 生物膜脂分子的几种热运动方式中,基本的一种是 沿膜平面侧向运动 。膜蛋白流动性的一种典型实验证据是 :鼠和人的细胞膜蛋白荧光抗体标记细胞表面的细胞融合实验 。3、脂肪

5、酸链 越短 ,不饱和程度 越高 ,则膜脂的流动性越大。测试膜流动性的基本实验技术是 荧光漂白恢复技术 。三、判断题1、质膜中的脂类不仅为膜提供了脂双层的基本骨架,同时也为某些酶的活性提供了工作环境, 如蛋白激酶C就是一例。( )2、尽管细胞质膜的脂分子能够沿平面侧向运动,但双层膜脂分子之间的翻转运动却极少发生。( )3、用高锰酸钾或锇酸固定细胞后,在光学显微镜下可见质膜呈“暗-亮-暗”结构。( x )4、 近年来提出的脂筏模型表明,金光质膜上存在胆固醇和鞘磷脂富集的微小区域,但这些区域的流动性与其它区域没有差异。( x)5、甘油磷脂分子是生物膜的主要组成成分之一,是两性分子,通常具有两个极性头

6、部和一个非极性的尾部。( x )6、细胞质膜和其他生物膜都具有各自特异的膜脂和膜蛋白,但同一细胞质膜的不同部位,其膜成分不大可能有差别。( x )7、 如果膜蛋白与细胞内的微丝结合,那么用破坏微丝形成的药物处理细胞后,膜蛋白的流动性将变低。( x )8、生物膜具有不对称性,但胆固醇在脂双分子层中的分布一般比较均匀。( )9、哺乳动物红细胞ABO血型抗原位于红细胞表面。( )10、改变处理血影的离子强度后,发现血影蛋白和肌动蛋白消失,说明这两种蛋白不是内在膜蛋白。四、名词比对1、外在膜蛋白(extrinsic membrane protein)和内在膜蛋白(intrinsic membrane

7、protein)1、这两种类型的膜蛋白是根据其分离难以程度及其在生物膜的结合方式划分的。外在膜蛋白考离子键或其他较弱的键与膜表面的膜蛋白分子或膜脂分子结合,可通过改变溶液离子强度或者提高温度将其从膜上分离下来,而内在膜蛋白通过跨膜方式与膜结合,其结合紧密,只有用去垢剂崩解膜后才能分离下来2、成斑现象(patching)和成帽现象(capping)2、这两种现象都说明膜蛋白具有流动性。成斑现象是指荧光抗体标记膜细胞表面的膜蛋白后,由于标记蛋白的流动性和二价抗体分子交联,导致标记荧光聚集在细胞表面的某些部位。而成帽现象指的是标记荧光聚集在细胞的一端3、膜脂的不对称性(membrane lipid

8、asymmetric)和膜蛋白的不对称性(membrane protein asymmetric)3、膜脂的不对称性是指同一种脂分子在膜的脂双层中呈不均匀分布,而膜蛋白的不对称性是指膜蛋白分子在质膜上都具有明确的方向性。五、问答题1、根据与细胞膜的结合方式,膜蛋白可以分为哪三类?如何通过实验区分他们?1、(1)膜蛋白分类外在膜蛋白:依靠李子健或其他非共价作用与膜表面的蛋白质或脂分子相连;内在膜蛋白:即跨膜蛋白,与膜蛋白结合比较紧密,占整个膜蛋白的70-80%;脂锚定膜蛋白:通过与之共价相连的脂分子(脂肪酸或糖脂)插入膜的脂双分子中而锚定在细胞质膜上,其水溶性的蛋白质部分位于脂双层外。(2)实验

9、区分法外在膜蛋白:通过改变溶液的离子强度或提高温度即可从膜上分离;内在膜蛋白:需要表面活性剂破坏膜结构后才能从膜上分离脂锚定膜蛋白:需要脂酶处理才能去除脂部分,需要表面活性剂破坏膜结构后才能从膜上分离,蛋白胶上跑的位置不同2、质膜有何基本特性?受哪些因素影响?2、(1)质膜的基本特征流动性a 膜脂的流动性:主要指脂分子的侧向运动;b 膜蛋白的流动性:膜蛋白在脂双层二维溶液中的运动是自发的热运动,不需要细胞代谢产物的参加,也不需要能量输出。不对称性膜中各组分的排列是不对称的a 膜脂的不对称性:同一种膜脂在脂双层中的分布不同;b 膜蛋白的不对称性:同一种膜蛋白在脂双层中的分布都有特定的方向和拓扑学

10、特征;c 糖脂的不对称性:蛋白和糖脂的糖基部分均位于细胞质膜的外侧。(2)质膜特性的影响因素质膜流动性的影响因素a 温度温度是影响膜流动性最主要的因素。不同的膜脂具有不同的相变温度。b 脂肪酸链的长度脂肪酸不饱和程度越高,膜的流动性越大。c 脂肪酸链不饱和度脂肪酸不饱和程度越高,膜的流动性越大。d 卵磷脂鞘磷脂的比例卵磷脂含量高,则膜的流动性大;鞘磷脂含量高,则膜的流动性低。e 胆固醇的含量在相变温度以上,胆固醇含量增加会降低膜的流动性,相变温度以下,增加胆固醇含量可提高膜的流动性。f 膜蛋白膜蛋白以某种方式同细胞内、细胞外、细胞与细胞间发生联系,组成特殊的膜区,从而限制膜蛋白的运动,影响膜的流动性。g 其他因素pH、离子强度、金属离子等 质膜不对称性的影响因素包括膜蛋白、膜脂、糖分布的不对称性。3、胰蛋白酶能够消化膜蛋白的亲水性部分,但不能通过细胞的脂双层而进入细胞内。根据这些特点,人们常用胰蛋白酶联合SDS-PAGE电泳方法来确定膜蛋白在质膜上的分布情况,根据下面的实验结果,确定这5种蛋白(P1-P5)在质膜上的分布情况:(1)将完整细胞的膜蛋白抽提进行SDS-PAGE电泳,结果如下图A所示;(2)将完整细胞置于胰蛋白酶溶液中消化,然后抽提膜蛋白进行SDS-PAGE电泳,结果如下图B所示;(3)用低渗溶液处理细胞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