蔬菜中维生素C与维生素E含量的测定及其性质研究(一等奖)_第1页
蔬菜中维生素C与维生素E含量的测定及其性质研究(一等奖)_第2页
蔬菜中维生素C与维生素E含量的测定及其性质研究(一等奖)_第3页
蔬菜中维生素C与维生素E含量的测定及其性质研究(一等奖)_第4页
蔬菜中维生素C与维生素E含量的测定及其性质研究(一等奖)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蔬菜中维生素C与维生素E含量的测定及其性质研究(一等奖)蔬菜中维生素C与维生素E含量的测定及其性质研究作 者 吴小超 蔡 钊 张 倩 季 宇(应化0808)导 师 徐向宇摘 要 利用紫外分光光度计来测定维生素C和维生素E在溶液中的含量。同时,考量各种外界环境因素对二者含量的影响,包括高温、低温、酸性条件、碱性条件、氧化剂、还原剂以及金属。由此我们可知如何保存及处理蔬菜才能使其营养不受到破坏而流失,从而倡导人们如何健康饮食。关键词 紫外分光光度法;蔬菜;维生素C;维生素E;性质1、引言随着社会进步,生活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的人注重生活品质,也更注重健康饮食,更注重养生。然而众多的食品禁忌随之而来

2、,例如:菠菜和豆腐不能一起使用,会生成(CH3COO)2Ca,导致容易患血栓。我们选用了两种人们常吃的蔬菜作为研究对象,来测定其中维生素C和维生素E的含量,同时通过改变单一条件来研究应怎样处理和保存蔬菜才能避免对其中的维生素含量有影响,从而推断出生活中应有哪些饮食习惯得以保留,哪些那些应注意。1.1维生素C维生素C(Vitamin C ,Ascorbic Acid)分子式为C6H8O6 ,结构式如右图所示又叫L-抗坏血酸,是一种水溶性维生素。无色晶体,紫外最大吸收值是245nm。图1:维生素C结构式维生素C对人体的作用:1) 胶原蛋白的合成需要VC参加,所以VC缺乏,胶原蛋白不能正常合成,导致

3、细胞连接障碍。人体由细胞组成,细胞靠细胞间质把它们联系起来,细胞间质的关键成分是胶原蛋白。胶原蛋白占身体蛋白质的1/3,生成结缔组织,构成身体骨架。如骨骼、血管、韧带等,决定了皮肤的弹性,保护大脑,并且有助于人体创伤的愈合。2) 坏血病。血管壁的强度和VC有很大关系。当体内VC不足,微血管容易破裂,血液流到邻近组织。这种情况在皮肤表面发生,则产生淤血、紫癍;在体内发生则引起疼痛和关节涨痛。严重情况在胃、肠道、鼻、肾脏及骨膜下面均可有出血现象,乃至死亡。3) 牙龈萎缩、出血。健康的牙床紧紧包住每一颗牙齿。牙龈是软组织,当缺乏蛋白质、钙、VC时易产生牙龈萎缩、出血。4) 预防动脉硬化。可促进胆固醇

4、的排泄,防止胆固醇在动脉内壁沉积,甚至可以使沉积的粥样斑块溶解。5) 是一种水溶性的强有力的抗氧化剂。可以保护其它抗氧化剂,如维生素A、维生素E、不饱和脂肪酸,防止自由基对人体的伤害。6) 治疗贫血。使难以吸收利用的三价铁还原成二价铁,促进畅道对铁的吸收,提高肝脏对铁的利用率,有助于治疗缺铁性贫血。7) 防癌。丰富的胶原蛋白有助于防止癌细胞的扩散;VC的抗氧化作用可以抵御自由基对细胞的伤害防止细胞的变异;阻断亚硝酸盐和仲胺形成强致癌物亚硝胺。曾有人对因癌症死亡病人解剖发现病人体内的VC含量几乎为零。8) 保护细胞、解毒,保护肝脏。在人的生命活动中,保证细胞的完整性和代谢的正常进行至关重要。9)

5、 提高人体的免疫力。白细胞含有丰富的VC,当机体感染时白细胞内的VC急剧减少。VC可增强中性粒细胞的趋化性和变形能力,提高杀菌能力。促进淋巴母细胞的生成,提高机体对外来和恶变细胞的识别和杀灭。参与免疫球蛋白的合成。提高CI补体酯酶活性,增加补体CI的产生。促进干扰素的产生,干扰病毒mRNA的转录,抑制病毒的增生。1.2维生素E图2:维生素E结构式维生素E(Vitamin E)是一种脂溶性维生素,又称生育酚,是最主要的抗氧化剂之一。其结构式如右图。溶于脂肪和乙醇等有机溶剂中,不溶于水,对热、酸稳定,对碱不稳定,对氧敏感,对热不敏感,但油炸时维生素E活性明显降低。生育酚能促进性激素分泌,使男子精子

6、活力和数量增加;使女子雌性激素浓度增高,提高生育能力,预防流产,还可用于防治男性不育症、烧伤、冻伤、毛细血管出血、更年期综合症、美容等方面。近来还发现维生素E可抑制眼睛晶状体内的过氧化脂反应,使末稍血管扩张,改善血液循环,预防近视发生和发展。生育酚主要有四种衍生物,按甲基位置分为、和四种。是一种脂溶性维生素又称生育酚,是最主要的抗氧化剂之一。溶于脂肪和乙醇等有机溶剂中,不溶于水,对热、酸稳定,对碱不稳定,对氧敏感,对热不敏感,但油炸时维生素E活性明显降低。近来还发现维生素E可抑制眼睛晶状体内的过氧化脂反应,使末稍血管扩张,改善血液循环,预防近视发生和发展。维生素E对人体的作用:1)改善脂质代谢

7、,缺乏时导致血浆胆固醇(TC)与甘油三脂(TG)的升高,形成动脉粥样硬化。2)对氧敏感,易被氧化,故可保护其他易被氧化的物质,如不饱和脂肪酸,维生素A和ATP等。减少过氧化脂质的生成,保护机体细胞免受自由基的毒害,充分发挥被保护物质的特定生理功能。3)稳定细胞膜和细胞内脂类部分,减低红细胞脆性,防止溶血。缺乏时出现溶血性贫血。4)大剂量可促进毛细血管及小血管的增生,改善周围循环。由此可见维生素C和维生素E对人体有重要的作用。为了更加贴近生活,我们选择了人们经常使用的两种蔬菜:油菜和黄瓜进行了研究,反复利用分光光度法测定不同条件下维生素C和维生素E的含量,最后得出对两者的含量有影响的不同因素。2

8、、实验原理2.1理论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是利用物质的分子或离子对某一波长范围的光的吸收作用,对物质进行定性分析、定量分析及结构分析, 所依据的光谱是分子或离子吸收入射光中特定波长的光而产生的吸收光谱。维生素C和维生素E起抗氧剂作用,即它们在一定时间内能防止油脂变酪。因为它们在抗氧剂性能方面是“协同的”,所以两者结合在一起比单独使用的效果更佳因此,它们作为一种有用的组合试剂用于各种食品中。VC是水溶性的,VE是脂溶性的,但它们都能溶于无水乙醇。因此,能用在同一种溶液中测定双组分的原理来测定它们。2.2仪器 紫外分光光度计,石英比色皿2支,研钵,光电天平,水浴加热装置,冰块,50ml容量瓶,250

9、ml容量瓶,25ml移液管,量筒,烧杯,玻璃棒,滴管2.3试剂抗坏血酸(VC),-生育酚(VE),无水乙醇,50%偏磷酸溶液,油菜,黄瓜,碳酸氢钠溶液,醋酸溶液,过氧化氢溶液,碘化钠溶液,铁粉,铝片3、实验步骤实验部分在北京化工大学东校科技大厦705完成3.1绘制标准曲线1、称取VC固体粉末0.35g左右,溶于无水乙醇中,用无水乙醇定容于250ml。分别取VC贮备液2.00、3.00、4.00、5.00ml于4支250mL容量瓶中,用无水乙醇稀释至刻度,摇匀。(VC会缓慢地氧化成脱氢抗坏血酸,所以必须每次实验时配制新鲜溶液。)2、称取VE胶丸(去皮)0.12g左右,溶于无水乙醇中,用无水乙醇定

10、容于250ml。分别取VE贮备液2.00、3.00、4.00、5.00ml于4支250mL容量瓶中,用无水乙醇稀释至刻度,摇匀。3、以无水乙醇为参比,在320nm220nm范围测绘出VC和VE的吸收光谱,并确定VC与VE的最大吸收峰所处波长1和2 。4、以无水乙醇为参比,在波长1和2分别测定步骤1配制的8个标准溶液的吸光度。3.2蔬菜中VC与VE含量的测定1、取油菜若干,用研钵捣碎成汁水状,量取1.5ml于烧杯中,加50%的偏磷酸溶液溶解(必要时过滤),定容至250ml。取未知液5.00ml于50ml容量瓶中,用无水乙醇稀释至刻度,摇匀,备用。2、以无水乙醇作参比,在1和2处分别测其吸光度,记

11、录数据。3、在标准曲线中标出上述两个数据点。3.3性质研究1、温度1)、取6个烧杯分别量取待测溶液20ml,用水浴加热,分别加热至30,40,50,60,70,80。置于水浴中十分钟,使之充分受热。2)、以无水乙醇为参比,在波长1和2分别测定上述6种溶液的吸光度,记录数据。3)、取一烧杯量取待测溶液20ml,放入冰水中冷冻十分钟,取出后以无水乙醇为参比,在波长1和2分别测定其吸光度,记录数据。2、酸碱性1)、取两个烧杯分别量取待测溶液20ml,一份加0.001mol/L碳酸氢钠溶液5ml,另一份加0.001mol/L醋酸溶液5ml,充分振荡。2)、以无水乙醇为参比,在波长1和2分别测定上述2种

12、溶液的吸光度,记录数据。3、氧化还原性1)、取两个烧杯分别量取待测溶液20ml,一份加0.001mol/L过氧化氢溶液5ml,另一份加0.001mol/L碘化钠溶液5ml,充分振荡。2)、以无水乙醇为参比,在波长1和2分别测定上述2种溶液的吸光度,记录数据。4、与金属反应情况1)、取两个烧杯分别量取待测溶液20ml,称取铁粉,铝片0.2g左右,分别加入烧杯中,用玻璃棒搅匀,观察现象。 2)、以无水乙醇为参比,在波长1和2分别测定上述2种溶液的吸光度,记录数据。四、数据处理1、 称取抗坏血酸0.6784g,在1=243.8nm处测得有最大吸收峰;称取-生育酚0.1224g,在2=285nm处测得

13、有最大吸收峰。2、 由紫外分光光度法仪测出的VC及VE浓度与吸光度的关系如下表浓度(mg/L)21.708832.563243.417654.2720吸收值(Abs)2.0363.0543.9754.798表1:维生素C线性关系测定结果浓度(mg/L)3.91685.87527.83369.7920吸收值(Abs)0.0970.1390.1920.255表2:维生素E线性关系测定结果由上表绘制出VC,VE的标准曲线如下:图3:VC浓度与吸光度关系曲线线性方程为A=0.0848C+0.2433,相关系数r=0.99664图4:VE浓度与吸光度关系曲线线性方程为A=0.0269C-0.013,相关

14、系数r=0.98803、 测得未知溶液在1和2处吸光度分别为4.013,0.116。标出其在标准曲线上的位置,由图得VC,VE的浓度分别为:44.4540mg/L,4.7956mg/L 图5:未知溶液VC吸光度在标准曲线中位置 图6:未知溶液VE吸光度在标准曲线中位置4、 含VC,VE的溶液在不同温度下浓度与吸光度的关系如下表(室温为25)温度()025304050607080吸收值(Abs)4.0134.013 3.6920 3.3709 3.1301 2.9295 2.7690 2.6085相对含量110.920.840.780.730.690.65表3:不同温度与VC吸光度关系由上表绘制

15、出VC相对含量随温度变化的曲线如下:图7:VC相对含量随温度变化曲线VE含量随温度变化很小,由紫外分光计不能得出所需结论。5、 酸碱性研究测得溶液吸收值在标准曲线中的位置: 图8:和酸反应后VC含量 图9:和碱反应后VC含量因VE浓度过低,和酸和碱反应之后利用紫外分光计测不出其含量,可定性认为VC,VE的含量都因酸碱的介入而降低。6、 氧化还原性研究测得溶液吸收值在标准曲线中的位置: 图10:和氧化剂反应后VC含量 图11:和氧化剂反应后VE含量加入还原剂之后VC,VE的浓度在误差范围内几乎不改变。7、 与金属反应情况研究测得溶液吸收值在标准曲线中的位置:图12:和铁反应后VC含量加入铝后测得

16、VC含量不改变,而经试验验证两种金属都不影响VE的含量五、结论分析本实验在绘制VC,VE标准曲线及测定蔬菜中维生素含量的基础上,还对其性质做了相关拓展研究:1、由实验曲线可以直观看出,当温度超过80时,VC含量的损失已经接近一半,由此可知,在实际生活中,加热蔬菜最好采用大火快炒的方式以减少维生素的损失;经过低温处理样品中的VC含量并未改变,说明生活中可以放心冷藏蔬菜,至少不必担心维生素C的损失。2、VC分子中羟基上的H原子带有非常弱的酸性,正如实验结果一样,VC,VE在酸性溶液中含量减少较少,故实际生活中可在食用蔬菜时多加一点食醋,这样不仅可以调理风味,更能保护维生素不被破坏。3、VC在接触到

17、双氧水以后,其含量有明显的减少,说明维生素对02十分敏感,所以实际生活中,蔬菜应尽量避免接触空气以保持新鲜。另一方面,由于VC是水溶性的,故清洗蔬菜时最好选取流水冲洗的方式而不要用浸泡的方法。4、在实验中,VC和VE样品中加入铝片都不会引起其含量变化,但是经过我们小组进一步研究,维生素可将Fe3+部分还原为Fe2+,这样使我们联想到在实际生活中,烹饪时最好使用铁锅,至少维生素的存在可以促进人体对Fe元素的吸收。参考文献 1 陆茜等,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维生素C含量,江汉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33(2)2 仉玲等,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维生素C注射剂的含量,安徽医药,2001 ,S(4)3

18、 中国药典委员会,中国药典M.2000年版,化学工业出版社,2000,799附录: 萌芽们的科研初体验 记实验后的感悟与体会北区的“萌芽杯”是一个很好的科技创新类竞赛活动,它不仅能积极引导我们学以致用,更是一个展现我们创新才华的舞台。大一时候的我们,一是所学实验还相对较少,二是没有对这个科技创新活动引起足够重视,从而错过了去年的比赛。但是当机会再次降临时,我们毫不犹豫满怀激情地报名参加并成立了我们的科研小组。信心十足的我们很快发现了摆在我们面前的第一个难题:我们应该确立什么课题?考虑到实验必须在大学二年级学生的能力范围之内,我们决定在生活中取材,以大学化学实验(化学工业出版社)上的紫外光谱法定

19、性分析实验为原型,在这个基础上加以拓展,用紫外分光光度法同时测定蔬菜中VC,VE的含量,并加上对其性质的研究以联系实际,贴近生活。那时确定了研究课题以后,我们联系了我们的班主任徐向宇老师来指导我们,他很爽快地答应我们的请求,我们的研究热情就更加高涨了,于是我们乘热打铁一鼓作气制定了详细完备的实验方案,并通过图书馆及互联网等我们可能获得的资源认真探讨分析,确保了科研方案的可行性。就在万事俱备之后,我们信心满满地走进了实验室,经过之后的实验我们才发现我们自以为完美的实验方案依然存在一些未能预及的漏洞,也正是这些疏忽的存在,让我们那天的实验功亏一篑。事情是这样的:我们小组的课题是围绕蔬菜中VC,VE含量测定而进行的,为了使实验顺利完成,我们需要用一种VC,VE含量相对较高的蔬菜进行实验,于是进过相关查阅以后,我们选择了油菜作为我们的实验原料。可是实验当天我们利用油菜汁配制标准溶液时才发现,油菜汁会和乙醇溶液反应生成一种白色物质悬浮于混合溶液中,影响后续实验的进行。我们并没有放弃,于是拿着这些白色悬浊液继续实验,可是得到的实验数据及结论完全不靠谱。我们小组完全失落了,也就是这个时候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