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影响钢琴演奏的心理因素及对策研究_第1页
浅谈影响钢琴演奏的心理因素及对策研究_第2页
浅谈影响钢琴演奏的心理因素及对策研究_第3页
浅谈影响钢琴演奏的心理因素及对策研究_第4页
浅谈影响钢琴演奏的心理因素及对策研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目录中文摘要1Abstract2前言3第1章 钢琴演奏者的基本练习过程和心理因素4第1.1节 钢琴演奏的基本练习过程4第1.2节 演奏者练习中的心理因素5第1.3节 对演奏者练习时进行良好的演奏的几点建议6第2章 演奏者在演出时产生不良情绪的表现与成因分析7第2.1节 演奏中的几种不良心理因素7第2.2节 演奏者产生心理障碍的原因8第2.3节 钢琴演奏的心理问题分析8第3章 钢琴演奏心理的对策研究9第3.1节 克服不良心理素质的对策9第3.2节 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心理素质10第3.3节 心理素质对于钢琴演奏的意义11结论12参考文献13致谢14中文摘要钢琴演奏是一门复杂的表演艺术,它既需要演奏

2、者拥有娴熟的演奏技巧,也要求演奏者可以充分的表达出对于乐曲的理解感悟,但最重要的却是在考验演奏者的心理素质。没有良好心理素质的演奏者是不能给听众奉献出一台优秀表演的,过度的紧张心理通常会导致演奏者无法正常发挥出技艺。因此,本文将以钢琴演奏为例,结合所学专业知识和自身实际情况,对演奏者在演奏中紧张心理的表现、成因和影响进行分析,提出一些解决方法并进行对策研究,使演奏者可以掌握最佳的演奏心理并进一步提高其自身的钢琴水平。关键词: 钢琴演奏、心理因素、紧张心理、对策研究、心理调控AbstractPlaying the piano is a complex of the performing arts

3、, it not only requires the player has the skill of playing skills, the player also can fully express the music for understanding, but the most important is to test the players psychological quality. Players who do not have a good psychological quality are not able to give the audience a good perform

4、ance, excessive tension usually leads to the players can not play a normal skill. Therefore, this paper will take the piano as an example, combined with the professional knowledge and their actual situation, to analyze the tense psychological manifestations, causes and effects of performers, propose

5、s some solutions and countermeasures, so that players can grasp the best performing psychology and further improve their own level of piano. Key words: piano performance, psychological factors, psychological stress, countermeasure research, psychological adjustment前言钢琴演奏是一门复杂的表演艺术,不论是对演奏技巧的把握,还是对乐曲的

6、理解和记忆力,甚至曲目的选择,这些对于每一位演奏者来说都是值得去深思探究的。钢琴表演艺术也是一种涉及人类多种感知觉的复合系统,它与人类的心理活动有着密切的联系 周为民:钢琴演奏的心理学研究,2008年第2期,中国音乐,P149-P153页。,钢琴演奏的效果也完全依赖于大脑神经的协调作用,因此钢琴演奏是一个复杂又综合的心理过程。1在钢琴演奏时,如果心理状况把握不好,也会造成许多问题,比如记忆突然缺失、节奏把握不准、肌肉僵持等,这些都会或多或少的影响演奏者,使其发挥失常或不能完全发挥出正常的水平。所以对于每一个演奏者来说,调整好自己的心理状态是保证演奏成功的根本条件。在平时的学习和教学过程中,良好

7、的心理因素同样是保证训练和教学的必备条件。如果仅仅注重培养演奏技巧而忽视了心理因素,则会大大影响教师的教学效果,降低演奏者的自身学习效率。因此,演奏者是否具有良好的心理因素对于钢琴演奏这种具有高度技巧性的表演艺术来说具有重要的意义。第1章 钢琴演奏者的基本练习过程和心理因素第1.1节 钢琴演奏的基本练习过程 每个人都是先以听众的身份接触音乐的。早在孩童时期,某位音乐爱好者就可能出于好奇,而带着一种愉悦的心情去聆听音乐,甚至可能会疯狂的爱上它。而当他开始练习某种乐器时,就不仅是专注于聆听某首乐曲了,而会强烈的渴望乐器可以从我所欲,音乐声响可以如我所想。但通常结果如下,尽管他总是兴致勃勃的投入到练

8、习之中,但结果总是或迟或早的陷入某种挫败之中。在练习钢琴时,演奏者经常一边是在努力,但另一边却又觉得自己不够努力,得不到想要的成果。长此已久,就会导致练琴陷入一种僵局,这种恶性循环不仅会使得乐器给予演奏者的乐趣越来越少,而且也会带来越来越多的负面情绪。2其实,钢琴演奏是一个持久的过程,它需要演奏者进行日积月累的艰苦训练,并且练习的过程往往也是痛苦而漫长的。很多的时候,演奏者可能会因为短时间内掌握了一门演奏技巧而感到开心,但有些时候,演奏者也可能会因为自己不能进行完美表演而感到灰心,甚至会打消其积极性。但实际并不需如此,通常演奏者在练习某首作品受挫正是因为他很在乎这首作品,这时只有开始自我欣赏,

9、停止自我贬斥才能够走出困境;反之若是紧张情绪不断与日俱增,只会使得练得越多而结果越坏。每个人都渴望成功,钢琴演奏者也不会例外。但不论是对钢琴家还是普通的钢琴学习者来说,只有不断坚持艰苦训练才能达到精湛的演奏水平。哪怕是在练习过程中缺少长期持续性的训练,都会影响演奏者的演奏水准,会让演奏者觉得技术生疏而表演退步。所以,不断坚持练习对于每一位钢琴学习者来说都是最为重要的。第1.2节 演奏者练习中的心理因素演奏者在练习过程中会产生多种不同的心理因素,可能会为自己完美的表演而骄傲满足,也可能会因为多种不良因素而感到自卑恐惧。对于练习钢琴这一复杂而漫长的过程来说,不论演奏者产生何种心理状态其实都是正常的

10、,但如果演奏者不能及时调整好自己的心理状态,则会对钢琴学习产生非常不利的影响。通常,演奏者在练习过程中产生不良心理的因素有很多,主要原因总结为以下几种:首先最为常见的一种就是在尚无做充分准备的时候,就希望将一首作品弹得飞快,但是这样做只会适得其反,除了浪费时间并没有任何意义。可能有些演奏者认为,只有这种快速的练习可以提高演奏效率,减少练习时间,按时完成练习任务。但其实结果却恰巧相反,在毫无准备的时段里就逼迫自己的身体快速运动,只会导致身体越来越紧缩,反而阻碍了练习速度。其次,还有一种造成紧张因素的练习方式是,演奏者在刚刚接触某首作品时,就试图让自己可以演奏出极轻微或极强烈的音响。然而这样通常会

11、造成两种情况,第一种是费尽心思去轻轻的弹,但是只能听到紧绷的音响或是毫无声音;第二种则是强迫自己使最大劲去练习,造成全身肌肉僵硬紧张,是音响变得很嘈杂。此外,还有一种造成演奏者紧张的方式是最为有害的,那便是忍痛练习。虽然有一部分演奏者坚持认为经受肌肉的痛苦是演奏过程中必经的一步,但事实并非如此,疼痛作为一种征兆,说明可能在演奏时用力不当或是用力过猛,也可能由于过多追求力量和速度而导致身体疲倦,这些都表明演奏者正在过度的使用自身有限的肌肉群。此时对于演奏者来说应该适当的放松或放慢速度练习,而不是继续坚持这种紧张的状态,因为当身体处于极限,达到某临界点时,可能造成一些永久伤害,甚至终身无法再进行演

12、奏,比如钢琴家舒曼,就因为使用错误的方法让自己的手指受到严重损伤,导致了他想成为伟大钢琴家的梦想就此破灭。最后一种导致练习的紧张因素来自于对于迫切想要营造某种特定氛围。举我自身的一个例子来说,当我演奏肖邦g小调第一叙事曲时,通常我会想到这部作品充满了豪迈的英雄气概、悲剧的形象和爱国主义的热情,充满了矛盾的情绪,所以在练习时,如果我故作深沉,以求能达到某种效果,但结果如何呢?在我极力矫情的去演奏时,我只能感受到特别紧张的情绪,大脑一片空白,以至于有时会出现一些错误和问题,而作曲家真正想要表达的情感不仅根本无法体现,甚至在这种紧张的状态之下,我根本无法顾及到情感这一方面而只期待可以完整弹下全曲就好

13、。但倘若我可以真正的放松下来,这些情感甚至不用去想但也能完全表达出来。第1.3节 对演奏者练习时进行良好的演奏的几点建议对于每一位演奏者来说,任何一场优秀的演奏都需要身体健康、情绪平稳,并要充分相信自己。在演出开始之前,我们最需要做的就是放松身心、深呼吸,伸展可以松弛紧张的肌肉,使身体放松并充分为接下来的演奏做好准备。当然如果条件允许,也可以适当做一些运动例如游泳、瑜伽等来锻炼肩膀的肌肉,减轻小臂的负担。当身体放松之后,我们所要做的就是融入自身所在的环境。沉着可以使得演奏者充分控制音乐中的各种情感,不会因为想要表达某一特定的情感而放弃平衡,也不会对之后的情感表达毫无准备。当演奏者在练习中可以彻

14、底适应所在环境,有了对环境的敏锐感,它就会成为经验的一部分,不易在演奏时产生恐惧心理。 段建淑;基于心理素质是教下的钢琴演奏技巧问题研究,2014年22期,大众文艺,P139-P140。我们在演奏的时候,常常会有许多复杂的情绪和遐思使我们分心,所以在进行练习之前重要的一步就是调整好自己的内心。在整理好内心情绪之后,演奏者会感觉更加放松,动作也会更加缓和而精确。对于每一位演奏者来说,可以不需要一个机械的计划去度过每天的练琴时光,但是有一点我认为是每一位钢琴演奏者都应该加强训练的,那便是在早期阶段就进行背谱。诚然,背谱是一件痛苦的事情,在没有乐谱的情况下演奏对很多演奏者来说都是让人恐惧的,把乐谱拿

15、开如同从演奏者身上带走巨大的安全感,然而如果脑海中留下了整首乐曲的印象,包括所有细节,就会拥有许多不可估量的优势。3尽管有些人会认为,背谱影响了整体的学习进度,其实不然,我们并不需要把背谱当做某种特殊的活动,在进行背谱时,我们可以利用“手指记忆”法。背谱的方法主要是视听结合,将耳、脑、手和眼进行科学的结合,提高背谱的效率。背谱可以使得演奏者完整的理解作品的结构,对于整首作品进行总体上的把握和勾勒。当演奏者习惯于背谱练习后,它可以使得演奏者有一个坚实的演奏基础,使演奏者不会因为某一演出或是考试需要背谱演奏而感到紧张万分。第2章 演奏者在演出时产生不良情绪的表现与成因分析第2.1节 演奏中的几种不

16、良心理因素有一种情况在钢琴演奏中十分常见,有些演奏者平时训练很好,但一到公开演奏的场合就会紧张;而有些演奏者平时练习一般,但是到了临场演奏时却会有着出色的表现。产生这一问题的原因,归根结底还是演奏者自身的素质问题。通常,使得演奏者产生不良心理的因素有如下几种:1、对自己演奏缺乏信心。钢琴演奏是一种复杂的表演艺术,因此针对整个钢琴的学习而言,这是一个漫长而又艰苦的过程。 王倩;钢琴演奏练习过程中的心理分析,2014年15期,音乐时空,P101-P101。通常,缺乏自信和恐惧是演奏者在进行演奏时出现的最为普遍的问题,特别对于一些起步较晚的钢琴学习者而言显得更为明显。这些演奏者由于不相信自己而导致了

17、过大的精神压力,并出现全身僵硬、反应迟钝、控制力降低等症状。或者他们因为担心自己出错而内心充满恐惧,甚至可能会祈求出现奇迹来使得自己可以超水平发挥,但往往这样反而会造成心理紧张,注意力分散。4 2、演奏者在演奏过程中过度注意听众的反应,自我调节能力较弱。过度注意听众的反应主要是体现在演奏者总是精神分散而不能静心演奏,并总是不由自主的想着听众会对自己有何评价,亦或对自己过分要求集中精神而适得其反。而自我调节能力较弱则主要体现在演奏者一旦演奏过程中出现差错,他就会过度陷入错误不能自拔,导致了后面的演奏一错再错或是越弹越错甚至弹不下去。3、过分紧张或过度兴奋而引起的生理上和心理上的问题。生理上的表现

18、一般是肢体僵硬、心率加快、出虚汗甚至胸闷头晕;而心理上的主要表现是大脑突然大量空白,原本背得很熟的乐谱却忽然什么都不记得,导致了演奏失常甚至失败。4、缺乏演奏的欲望。在演奏过程中,有些演奏者由于缺乏激情,不仅在演奏时平淡无味,甚至可能在弹奏过程中产生不想接下去的想法。第2.2节 演奏者产生心理障碍的原因在临场演奏时,如果演奏者没有良好的心理因素,可能会给演出带到极其恶劣的后果。通常,导致心理障碍的根源可列为如下几点:1、 演奏者产生不良心理的最根本原因就是不能相信自己。一旦缺乏自信,那么心理上总是会不自觉地产生一种抵触的情绪,轻则犹豫不决甚至畏惧演奏;重则陷入深深的自我怀疑甚至自暴自弃。产生了

19、这种心理状态的演者是根本无法演奏好一首作品的。2、 选择的曲目超过自己能力所在的范围。通常的情况下,临场演奏的水平是与平时的正常水平不相上下的,所以在演奏时一般建议演奏者选择难度略低于自己实际水平的作品,这样既可以让自己比较轻松的去表演,也可以给自己留有一定的余地。但若是曲目难度超过了自己的能力范围,虽然不能排除部分演奏者可能超常发挥,但是对于绝大部分的演奏者来说,对自己没有把握的作品只会造成紧张的情绪。3、 缺乏临场演奏经验。为了临场演出可以达到完美的效果,每一个演奏者在正式登台演奏前都会做出大量的准备工作。但是,真正到了临场演奏时,环境、听众、音响等多方面的因素,都会或多或少影响到演奏者。

20、所以这更要求演奏者平时要多积累舞台经验,一旦遇到了突发情况,可以随机应变。4、 演奏过程中缺乏对于音乐的感知甚至难以集中注意力。对于一些演奏者来说,他们在平时的训练中过多地追求技术,忽视了对音乐的理解与感知,以致在进行演奏时,不能投入到音乐之中,使得演奏变得枯燥乏味。更有甚者,会在演奏时下意识地思想发散而使得精神不能集中,最后让演奏仅仅变成了机械般的肌肉运动,此时一旦出现差错,那么很有可能会造成演奏无法继续进行。第2.3节 钢琴演奏的心理问题分析在钢琴演奏中出现紧张心理是在所难免的。一般情况下,适度的紧张心理是不会影响演奏效果的,但如果反应过度,则会给表演者带来很大的心理障碍。5 如果一个演奏

21、者把注意力都集中在对乐曲的演奏上,就会排除其他非表演事物的干扰,这样既保证了演奏者的正常技术发挥,又控制了由于外界环境刺激所引起的紧张心理。 周为民;钢琴演奏的心理学研究,2008年2期,中国音乐,P149-P153心理素质不仅是影响钢琴演奏效果的主要因素,而且它与演奏者自身的性格气质也有密不可分的联系。对演奏者来说,一台成功的演出既需要有着娴熟的演奏技巧,也需要有强大的自我心理控制能力。虽然外界环境等难以避免的因素可能导致演奏者的临场演奏效果受到影响,但一般来说,如果演奏者在性格和气质上有缺陷,那他相对更容易在公开演奏中产生紧张和恐惧心理。所以,在进行钢琴演奏前,演奏者需要有充分的准备时间,

22、这样既能保证演奏者可以对自己充满自信,又可以在原本选择的曲目出现挫折的情况下,改编曲目重新选择。事实上,没有什么可以让演奏者在确保做好演奏的每一项准备工作时,更能给他在舞台上带来更大的信心了。6第3章 钢琴演奏心理的对策研究第3.1节 克服不良心理素质的对策每一个演奏者在临场演奏上都会或多或少的产生不良心理,只不过不同的演奏者身上的紧张和焦虑体现是有所不同的,因此如何控制紧张情绪,使演奏处于舒适状态才是解决问题的关键。第一,树立信心,明确目的是确保钢琴演奏获得成功的根本条件。在进行公开演奏时,演奏者通常过分追求完美的演奏而给自己施加过多的压力,最后适得其反。相信自己可以使得演奏者充分发挥出自己

23、的演奏技术,对演出充满动力。如果丧失了信心,可能就会出现心理失调,甚至导致演奏失败。稳定的情绪有利于演奏者全身心投入音乐之中,所以做到不骄不躁也是演奏者保持良好心理的关键所在。第二,熟保证演奏成功的基本要求是可以熟练地掌握演奏曲目。如果演奏者平时进行严格的训练,克服各种难点,那么在演奏时也会做到心里有底。一般来说,临场演奏时最容易出错的地方往往是平时练习中不能很好把握的部分。如果平时进行了严格训练,那么演奏时是可以避免这些错误产生的。平时训练时,演奏者要注意方法,可采取“分合分合、零整零整、慢快慢快、看背看背” 刘奕含;你是琴童的好妈妈么怎样做好琴童的陪练,2013年21期,音乐大观,P126

24、-P126的16字诀,通过分手练、分段练、重点练等方法,使得自己的训练得到更多的完善。7尤其值得注意的一点是,演奏者可以在平时训练的过程中采用比临场演奏稍快一点的速度进行训练,这样到了舞台上可以给自己留有余地,不至于会觉得特别紧张。而对于曲目的选择也应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而定,而不是一味追求高难度,给自身更大的压力。第三,演奏前调整好心态、适当深呼吸并充分做好演奏准备。对于大部分的演奏者来说,在上台前的半个小时里,演奏者的内心总是十分纠结的。此时,有人会选择继续进行大量的练习,以求心理安稳。但事实上,练习过多只会使得演奏者感到疲倦,注意力下降,等到了真正的演奏时显得力不从心。所以此时,演奏者需

25、要根据自身情况做出一些心理调控来缓解紧张心理。在上台之前,演奏者可以进行深呼吸和伸展运动来使得身心放松,而演奏时,则应该保持心态平和,顺其自然,不要过多思考成败,尽可能的排除杂念,这样才能使得大脑有效地控制表演的各个环节并将自己的情感融入音乐之中。第四,演奏者平时应该积累舞台经验,珍惜每一次可以公开演奏的机会,如果条件允许,演奏者最好提前在准备演奏的地方进行预演,以便于熟悉演奏场地的环境。如果没有条件,演奏者也可以借助一些场地去进行模拟,使自身从心理上得到锻炼。最后,加强自身的抗干扰能力对每一个演奏者来说也是相当必要的。因为在演奏的瞬间往往有一些不可预测的因素干扰,比如琴键坏了、弹奏漏音等等,

26、也可能有一些人为因素的干扰,比如咳嗽声、手机铃音等。以上任何一种突发情况都有可能会影响演奏者在舞台上的表现。所以在平时进行演奏表演训练时,可以刻意让台下的观众不保持安静,或者让演奏者之间互相观摩学习,而不是永远独自在琴房中练琴。8第3.2节 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心理素质演奏者的心理素质不仅会影响到演奏者自身的演奏效果,有时也会影响教师的教学计划和教学效果。当代心理学家普遍认为,人的心理素质形成是和先天遗传、后天培养以及环境影响等几方面因素息息相关的。先天遗传的因素决定了每个人会形成不同的气质和心理特征,所以在钢琴教学的途中,教师需要根据不同气质性格的学生来进行因材施教。不同的性格的学生有着不同的

27、教学方法,对于内向的学生,教师可以多与他沟通,激发其兴趣,从而使其情绪活跃。这样当他们的心理达到兴奋状态,就会有很好地演奏效果。而对于一些接受能力强,但是不踏实刻苦的学生来说,教师就必须严格的要求,让他认识到自身的不足,帮助其更好的学习。另外,在教学途中有一点尤其值得教师注意,一定不要对于性格内向且心理承受能力弱的学生进行过多的批评,否则会使他们大受打击而丧失信心。9教师也要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演奏观,对于喜爱钢琴的人来说,只有真正爱上这门艺术,不抱有功利目的,才能以平和的心态去进行演奏。而在教师的教学途中,也应该注意培养学生正确的练琴习惯,比如我们不能特意为了强调放松而放弃了必要的紧张,为了克

28、服紧张,我们体会了放松,但是正确的弹奏应该是避免一切多余的动作,使放松蕴含其中。10第3.3节 心理素质对于钢琴演奏的意义钢琴演奏是一种需要演奏者将技术能力和艺术情感两者相互结合的表达形式。演奏者的努力程度决定了他是否可以具有娴熟的演奏技术,而艺术情感的表达则需要演奏者在表演过程中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11因此,钢琴演奏是演奏者心理情感的表达,钢琴演奏与演奏者自身的情感与内心密不可分。只有演奏者可以全身心的投入到演奏过程中,才能使自己达到理想的演出状态,也可以引发听众的共鸣。另外,良好的心理素质也有利于培养创新意识。虽然钢琴演奏的主要方面是为了忠实地传达作曲家的意图,但另一方面它也是一种对于作品

29、的二度创作。不同的演奏者对于同一首作品可能有着不同的理解,只有演奏者用良好而客观的心态去对待自己的演奏,并且不断地调节,才能对作品产生创新的再建构,使得自身演奏能力得到进一步的提升。同时,演奏者只有具有平和的心态才能准确的把握一首作品。钢琴演奏中最重要的就是能否准确的把握力度、稳定节奏、控制音色和保证准确性,所以如果没有一种平和的心态是很难把握好各种演奏技巧的。浮躁不安的情绪会使得演奏者出现差错,也会使得练习完全没有意义,长此已久,会造成越练越坏的恶性循环。最后,身体健康是让演奏者保持良好心理素质的必要条件。钢琴演奏十分耗费体力,尤其在舞台之上,演奏者更受到体力和精神的双重压力。如果没有充沛的

30、体力,演奏者将很难做到思路清晰,不能让大脑灵敏的接受指令,一味麻木地弹奏而导致难以达到兴奋的状态,这样既达不到平时正常的练习水平,也会造成更大的心理压力而不利于演奏的进行。结论钢琴演奏作为一种艺术的再创造,使得钢琴演奏者的心理素质对其演奏生涯起决定性的作用。若想在演奏中发挥最佳的效果,演奏者就必须克服不同的心理障碍。同时,钢琴演奏也是一种时间的艺术,想要在舞台上的一瞬间表现出完美演出效果是离不开平时的苦练和演奏过程中良好心理状态的。最后,良好的心理素质不是短期内能够培养的,想要临时抱佛脚是不可能的。它必须要在长期的练习过程中,不断磨练自身的耐力、意志力、受挫能力等等,从而培养一种安静而又平和的心理状态。我认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