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微生物-第2章-其他病毒和朊粒_第1页
医学微生物-第2章-其他病毒和朊粒_第2页
医学微生物-第2章-其他病毒和朊粒_第3页
医学微生物-第2章-其他病毒和朊粒_第4页
医学微生物-第2章-其他病毒和朊粒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7/19/20211 2. 培养特性及实验动物培养特性及实验动物 * * 多种(原代、二倍体、传代)细胞敏感多种(原代、二倍体、传代)细胞敏感 培养时间长,不出现培养时间长,不出现CPE,需用免疫学方法证实,需用免疫学方法证实 * * 易感动物有多种(主要为啮齿动物)易感动物有多种(主要为啮齿动物) 除小白鼠乳鼠感染后可发病除小白鼠乳鼠感染后可发病 及致死外,其余均无明显症状及致死外,其余均无明显症状 7/19/20212 3. 抵抗力抵抗力 * 对酸(对酸(pH 3)和丙酮、氯仿、乙醚等敏感;)和丙酮、氯仿、乙醚等敏感; 一般消毒剂如新洁尔灭等也能灭活病毒一般消毒剂如新洁尔灭等也能灭活病毒

2、* 不耐热,不耐热,5660 30分钟可灭活病毒分钟可灭活病毒 * 紫外线照射(紫外线照射(50 cm、1 小时)可灭活病毒小时)可灭活病毒 7/19/20213 传染源传染源 农村:黑线姬鼠 城市:褐家鼠 黑线姬鼠 褐家鼠 7/19/20214 (二)致病性与免疫(二)致病性与免疫 性性 本病毒所致流行性出血热病有明显的地区性和季节性, 与鼠类有关。病毒随鼠粪、尿、唾液排出污染环境,再经 呼吸道、消化道、 破损皮肤接触感染人体 ,引起发热、出血、肾 脏损害和免疫功能紊乱 等为突出表现的肾病综 合征出血热。免疫力持 久。 7/19/20215 三大主症三大主症 * * 发热发热 * * 出血出

3、血 * * 肾脏损害肾脏损害 五期经过(典型病例五期经过(典型病例)* * 发热期发热期 * * 低血压期低血压期 * * 少尿期少尿期 * * 多尿期多尿期 * * 恢复期恢复期 临床表现临床表现 起病急,发展快,病情重起病急,发展快,病情重 7/19/20216 * 发热:必备症状,多为高热(发热:必备症状,多为高热(3840) * “三红三红”:颜面、颈部、上胸部弥漫性充血(酒醉貌):颜面、颈部、上胸部弥漫性充血(酒醉貌) * “三痛三痛”:头痛、眼眶痛、腰痛:头痛、眼眶痛、腰痛 * 出血:球结膜充血、皮肤黏膜出血出血:球结膜充血、皮肤黏膜出血 * 肾脏损害:蛋白尿肾脏损害:蛋白尿 1)

4、发热期(持续)发热期(持续 3 6 天)天) 结膜充血 牙龈出血 7/19/20217 * 出血症状加重:出血量增多,重症者可多处出血出血症状加重:出血量增多,重症者可多处出血 * “三痛三痛”症状加剧症状加剧 * 肾脏损害加重肾脏损害加重 * 低血压、休克低血压、休克 2)低血压休克期(持续)低血压休克期(持续 1 3 天)天) 皮下出血皮下出血 皮肤淤斑皮肤淤斑 7/19/20218 * 尿量明显减少(尿量明显减少(500 ml/天)天) * 肾损害及出血症状达高峰肾损害及出血症状达高峰 是本病最凶险的阶段是本病最凶险的阶段 患者的死亡多发生在此期患者的死亡多发生在此期 * 突出表现为突出

5、表现为 “三高三高” 高血钾、高血容量、高氮质血症高血钾、高血容量、高氮质血症 3)少尿期(持续)少尿期(持续 2 5 天)天) 7/19/20219 * 多尿原理多尿原理 肾脏组织逐渐恢复,肾小球滤过率增加,肾脏组织逐渐恢复,肾小球滤过率增加, 但肾小管重吸收功能尚未完全恢复但肾小管重吸收功能尚未完全恢复 4)多尿期(持续)多尿期(持续 1 2 周)周) * 2000 ml/天,后期天,后期 40008000 ml/天天 7/19/202110 * 尿量:尿量:2000 ml/天天 * 各种症状体征逐渐消失,体力逐渐恢复各种症状体征逐渐消失,体力逐渐恢复 5)恢复期()恢复期( 1 3 月)

6、月) 7/19/202111 (三)微生物学检查及防治原则:(三)微生物学检查及防治原则: 取病人血清、死者脏器和感染动物的肺、 肾组织分离病毒、检测抗原、 抗体或用核酸杂交技术 检测病毒的RNA以协助 诊断。 防鼠灭鼠、接捉灭 活疫苗预防效果良好。 7/19/202112 治疗治疗 * * “ “三早一就三早一就” 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就近医治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就近医治 * * 把好把好“五关五关” 休克、尿毒症、高血容量、大出血、继发感染休克、尿毒症、高血容量、大出血、继发感染 * * 以以“液体疗法液体疗法”为主的综合对症治疗措施为主的综合对症治疗措施 缺乏特异而有效的治疗药物

7、缺乏特异而有效的治疗药物 7/19/2021137/19/2021 狂犬病狂犬病 狂犬病由狂犬病病毒引起,狂犬病由狂犬病病毒引起, 人类也会因被狂犬咬伤而感人类也会因被狂犬咬伤而感 染,其他感染本病的温血动染,其他感染本病的温血动 物如猫、狼、狐等也可传播。物如猫、狼、狐等也可传播。 其特征性症状是恐水现象,其特征性症状是恐水现象, 即饮水时,患者会出现吞咽即饮水时,患者会出现吞咽 肌痉挛,不能将水咽下,随肌痉挛,不能将水咽下,随 后患者口极渴亦不敢饮水,后患者口极渴亦不敢饮水, 故又名恐水症。故又名恐水症。 发病的病死率几乎为发病的病死率几乎为100%100%。 第二节第二节 狂犬病病毒狂犬

8、病病毒 7/19/202114 生物学性状:生物学性状: 狂犬病病毒似子弹状,外层 为脂蛋白包膜,表面有糖蛋白剌 突,与病毒感染性和毒力相关。 中心为单负链RNA和核蛋白。 在易感的神经细胞内增殖时,在 胞质中形成嗜酸性包涵体,称内 基小体,有临床诊断价值。 内基小体(红色) 7/19/202115 抵抗力 v 对热、紫外线、日光、干燥的抵抗力弱对热、紫外线、日光、干燥的抵抗力弱 v 加温加温501小时、小时、605分钟即死。分钟即死。 v 易被强酸、强碱、甲醛、碘、乙醇、易被强酸、强碱、甲醛、碘、乙醇、肥皂肥皂 水水及离子型和非离子型去污剂灭活。及离子型和非离子型去污剂灭活。 v 4可保存可

9、保存1周,如置周,如置50%甘油中于室温下甘油中于室温下 可保持活性可保持活性1周。周。 2021-7-1916 7/19/2021 吸血蝙蝠 传染源:传染源:所有的温血动物都可携带狂犬病毒。所有的温血动物都可携带狂犬病毒。 近年来学者发现了无症状带病毒的犬和猫。近年来学者发现了无症状带病毒的犬和猫。 犬、猫 野生动物 狐狸、狼、臭鼬、浣熊 二二.致病性致病性 7/19/2021177/19/2021 传播途径传播途径 被患病动物咬伤、抓伤,病毒自皮肤损伤处进入被患病动物咬伤、抓伤,病毒自皮肤损伤处进入 人体;人体; 粘膜也是病毒的重要侵入门户,如眼结合膜被病粘膜也是病毒的重要侵入门户,如眼结

10、合膜被病 兽唾液沾污等;兽唾液沾污等; 也可由染毒唾液污染外环境(石头、树枝等)后,也可由染毒唾液污染外环境(石头、树枝等)后, 再污染普通创面而传染。再污染普通创面而传染。 7/19/202118 提醒大家引起重视 狂犬病并非必须有野狗咬伤史狂犬病并非必须有野狗咬伤史; 狂犬病中狂犬病中88%是由豢养宠物引起是由豢养宠物引起, 最多的是宠物狗最多的是宠物狗, 2%是由猫引起是由猫引起; 生食狗肉生食狗肉, 增加了患病机会增加了患病机会; 沾有狗体液的手去触摸眼睛和嘴唇可感染病毒。沾有狗体液的手去触摸眼睛和嘴唇可感染病毒。 7/19/202119 发病机制 狂犬病毒狂犬病毒 咬伤处咬伤处1-3

11、月月 入侵机体入侵机体, 肌纤维细胞肌纤维细胞增殖增殖 沿沿神经轴索神经轴索上行至中枢神经系统上行至中枢神经系统 在在中枢神经细胞中枢神经细胞大量增殖,引起损伤大量增殖,引起损伤 沿沿周围神经周围神经离心性扩散离心性扩散, 造成造成 非神经组织感染非神经组织感染: 唾液腺唾液腺, 泪腺泪腺, 角膜角膜, 鼻粘膜鼻粘膜, 皮脂腺,皮脂腺, 心肌心肌, 骨骼肌骨骼肌, 肺肺, 肝和肾等肝和肾等 不引起病毒血症不引起病毒血症 7/19/2021207/19/2021 * 人患狂犬病主要是被患病动物咬伤所人患狂犬病主要是被患病动物咬伤所 致。潜伏期一般为致。潜伏期一般为1 13 3个月,但也有个月,但

12、也有 短至短至1 1周或长达数年的,其长短取决于周或长达数年的,其长短取决于 被咬伤部位距头部的远近及伤口内感被咬伤部位距头部的远近及伤口内感 染的病毒量。染的病毒量。 二二. .致病性致病性 7/19/2021217/19/2021 * 病毒在肌纤维细胞中增殖,由神经末梢沿神经轴索上病毒在肌纤维细胞中增殖,由神经末梢沿神经轴索上 行至中枢神经系统,在神经细胞内增殖并引起中枢神行至中枢神经系统,在神经细胞内增殖并引起中枢神 经细胞损伤,然后又沿传出神经扩散至唾液腺和其他经细胞损伤,然后又沿传出神经扩散至唾液腺和其他 组织。组织。 * 典型临床表现典型临床表现: :神经兴奋性增高,吞咽或饮水时喉

13、头肌神经兴奋性增高,吞咽或饮水时喉头肌 肉发生痉挛,闻水声或其他轻微刺激均可引起痉挛发肉发生痉挛,闻水声或其他轻微刺激均可引起痉挛发 作,故又称恐水症。经作,故又称恐水症。经3 35 5天后,病人由兴奋期转入天后,病人由兴奋期转入 麻痹期,最后因昏迷、呼吸循环衰竭而死亡。病死率麻痹期,最后因昏迷、呼吸循环衰竭而死亡。病死率 几乎达几乎达100%100%。 二二. .致病性致病性 7/19/202122 三、微生物学检查:三、微生物学检查: 被咬伤后应留院观察 710天,取病犬脑组织 (海马回部分)作组织切 片观察内基小体。或取患 者唾液沉渣涂片查抗原或 用PCR测标本中的狂犬病 病毒RNA。

14、7/19/202123 防治原则 疫苗接种疫苗接种: 灭活疫苗灭活疫苗(原代地鼠肾细原代地鼠肾细 胞或二倍体细胞胞或二倍体细胞)于咬伤后第于咬伤后第 0、3、7 、14、28天各肌注天各肌注1ml, 效果好。全效果好。全 程免疫后程免疫后710天出现中和抗体,并天出现中和抗体,并 保持免疫力保持免疫力1年左右。年左右。 v 被动免疫被动免疫: 高效价特异抗血清侵润性注射及高效价特异抗血清侵润性注射及 肌注,剂量肌注,剂量40 IU/kg, 配合疫苗使用效果更佳。配合疫苗使用效果更佳。 24h内接种最好,最晚不要超过内接种最好,最晚不要超过72h 7/19/202124 人乳头瘤病毒(HPV)呈

15、球 形,无包膜,双链环状DNA病毒 。对皮肤和粘膜上皮细胞有高度 亲嗜性,能诱导上皮增殖,表皮 变厚,伴棘层增生和某些程度表 皮角化,能形成嗜碱性核内包涵 体。上皮增殖形成乳头状瘤(疣) 第三节第三节 人乳头瘤病毒人乳头瘤病毒 7/19/2021257/19/2021 二、致病性二、致病性 人类是HPV唯一自然宿主。 传播途径:直接接触,也可通过公用毛巾、游泳、 洗澡等间接途径传播。生殖器感染主要通过性行为 传播,新生儿在通过产道时可受到感染。 致病类型:寻常疣(主要为1,4型)称刺瘊,可发 生于任何部位,以手部最常见;跖疣(主要为2,4 型)生长在胼胝下面,行走易引起疼痛;扁平疣 (主要为3

16、,10型)好发于面部,手、臂、膝、为 多发性;尖性湿疣(主要为6,11型),好发于温 暖潮湿部位,生殖器湿疣发病率最高,是一种性传 播疾病,传染性强,且有恶性变的报道。 7/19/202126 跖疣跖疣 7/19/202127 寻常疣寻常疣 7/19/202128 扁平疣扁平疣 7/19/202129 7/19/202130 7/19/202131 7/19/2021327/19/2021 第四节第四节 朊粒朊粒 * PrionPrion源于源于proteinaceous infectious particle,proteinaceous infectious particle, 译为传染性蛋

17、白粒子或蛋白浸染颗粒,简称朊粒或译为传染性蛋白粒子或蛋白浸染颗粒,简称朊粒或 朊病毒。朊病毒。19821982年美国学者年美国学者PrusinerPrusiner将其作为羊瘙痒将其作为羊瘙痒 病的病原体首次提出。病的病原体首次提出。1983 1983 年在意大利召开的年在意大利召开的 “植物和动物的亚病毒病原植物和动物的亚病毒病原”国际学术会议上,正国际学术会议上,正 式将朊粒及类病毒与拟病毒通称为亚病毒。式将朊粒及类病毒与拟病毒通称为亚病毒。 7/19/2021337/19/2021 一、生物学特性一、生物学特性 朊粒是一种不含核酸和脂类的疏水性糖蛋白,朊粒是一种不含核酸和脂类的疏水性糖蛋白

18、, 与目前已知的蛋白质都无同源性,是一种特殊与目前已知的蛋白质都无同源性,是一种特殊 的蛋白质,具有传染性。其分子量为(的蛋白质,具有传染性。其分子量为(27273030) 10103 3,由正常宿主细胞基因编码产生。,由正常宿主细胞基因编码产生。 朊粒对理化因素抵抗力很强。对蛋白酶有抗性,朊粒对理化因素抵抗力很强。对蛋白酶有抗性, 对热、辐射、酸碱及常用消毒剂均有很强抵抗对热、辐射、酸碱及常用消毒剂均有很强抵抗 力。力。 7/19/2021347/19/2021 致病特点致病特点:引起致死性中枢神经系统的慢性退化性疾:引起致死性中枢神经系统的慢性退化性疾 患,潜伏期长。患,潜伏期长。 临床特

19、点临床特点:痴呆、共济失调、震颤等。:痴呆、共济失调、震颤等。 病理特点病理特点:大脑皮质的神经元退化,空泡变性,形成淀:大脑皮质的神经元退化,空泡变性,形成淀 粉样斑块、死亡、消失,星状细胞增生,成粉样斑块、死亡、消失,星状细胞增生,成 为海绵状脑病或白质脑病,病变部位无炎症反为海绵状脑病或白质脑病,病变部位无炎症反 应。应。 免疫特点免疫特点:机体对:机体对PrionPrion不产生免疫应答。不产生免疫应答。 二、致病性二、致病性 7/19/2021357/19/2021 二、致病性二、致病性 1.1.羊瘙痒病羊瘙痒病 病羊以消瘦、脱毛、步态不稳等为临床特征,死亡病羊以消瘦、脱毛、步态不稳等为临床特征,死亡 率极高。率极高。 2.2.牛海绵状脑病牛海绵状脑病 俗称疯牛病,是一种牛传染性海绵状脑病。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