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目录
压缩包内文档预览:
编号:139512618
类型:共享资源
大小:2.46MB
格式:ZIP
上传时间:2021-08-02
上传人:qq77****057
认证信息
个人认证
李**(实名认证)
江苏
IP属地:江苏
25
积分
- 关 键 词:
-
角尺
复合
设计
- 资源描述:
-
角尺的复合模设计,角尺,复合,设计
- 内容简介:
-
紫琅职业技术学院毕业设计任务书系部名称机电工程系专业班级模具 3091学生姓名 陈海军指导教师姓名 程洋设计题目 角尺的复合模设计撰写毕业设计的目的撰写毕业设计的目的是总结和检验学生在学校期间的学习成果,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的专业知识以及专业技能进行独立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受到科学研究的基本训练,达到专业素质培养目标的要求。通过撰写毕业设计强化学生对专业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的理解和掌握,培养学生收集资料和调查研究的能力、培养学生进行专业理论分析及论证的能力。撰写毕业设计要求1.要求一定要有结合实际的对某具体课题进行有独立见解的论证,并要求有一定的技术含量;2.设计应该在所规定的时限内完成;3.书面材料、框架及字数应符合规定;4.学会查阅有关的技术资料和相关的规范;5.掌握相关规范的选择和运用。撰写毕业设计进度安排 2011年11月中旬12月上旬 依照任务书阅读文献,收集资料准备草案 2011年12月上旬12月中旬 确定方案,编写设计开题报告,并交老师审核 2011年12月中旬2012年3月中旬 完成初稿,交老师审核。 2012年3月中旬4月下旬 完成二稿,交老师审核 2012年4月下旬5月下旬 定稿并提交毕业设计相关资料,准备答辩 2012年6月2日6月3日 答辩紫琅职业技术学院2012届 专业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姓名陈海军系部机电系专业模具设计与制造班级模具3091题目 角尺的复合模设计一、选题背景、目的及意义背景:模具在现在生产中,是生产各种工业产品的重要工艺装备,现代工业发展和技术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模具工业的发展水平。模具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到产品质量、产量、成本、新产品投入和老产品的更新换代的周期,以及企业产品结构的调整速度与市场竞争力。冲压技术是模具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冲压工艺具有生产技术高,质量稳定,成本低等一系列优点。冲压加工是一种金属冷变形的加工方法,冲压工艺与模具、冲压设备和冲压材料构成冲压加工的三要素,只有它们相互结合才能得出冲压件目的:介绍冲压模设计过程,阐述模具各个部件的设计过程。意义:通过对角尺的复合模具设计,巩固和深化了所学知识,提高自己的综合分析和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达到了预期的设计意图。二、主要内容及提纲 (需紧密结合论题,提纲中应包含一级和二级目录) 1.工艺分析2、模具结构形式的确定2.1 卸料装置的确定2.2 排样设计方案2.3 计算冲压力2.4 模具各工作部分刃口尺寸计算3、模具的结构设计3.1 凹模结构设计3.2 凸、凹模设计3.3 模具总装图4、模具的基本工作过程5、模具设计完成后的注意事项6、结论三、主要方法和措施结合所学习到的知识和平时实习时所积累的经验,对于所加工的工件进行详细的介绍。主要方法和措施有:1.上网查找资料2.图书馆查找资料3.指导老师意见四、主要参考文献1. 洪钟德.简明机械设计手册.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2004.2. 党根茂.骆志斌等.模具设计与制造. 西安: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2004。3. 李志刚.中国模具设计大典. 2003.4. 黄毅宏.模具制造工艺学.机械工业出版社,2003.5. 曾志新,吕明机械制造技术基础. 武汉:武汉理工大学出版社,2003.6. 马晓均,主编.画发几何及机械制图.广州: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2002.7.吴祖育,主编.数控机床.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3.8.毛谦德,主编,袖珍机械设计师手册,机械工业出版社.2001.五、毕业论文推进计划2011年11月中旬12月上旬 依照任务书阅读文献,收集资料准备草案2011年12月上旬12月中旬 确定方案,编写设计开题报告,并交老师审核2011年12月中旬2012年3月中旬 完成初稿,交老师审核。2012年3月中旬4月下旬 完成二稿,交老师审核2012年4月下旬5月下旬 定稿并提交毕业设计相关资料,准备答辩 2012年6月2日6月3日 答辩 学生签名: 年 月 日指导教师意见(对选题的有效性、研究方法的正确性、课题的广度、深度的意见及开题是否通过): 通过( ) 修改后通过 ( ) 未通过 ( ) 指导教师签名: 年 月 日注:开题报告装订在毕业设计(论文)任务书后 开题是否通过请指导教师在括号内打“ ”1 论文相似性检测报告 论文相似性检测报告论文相似性检测报告论文相似性检测报告报告编号:报告编号:c9c1b096-3438-4bd3-93b9-a06600d5c901检测日期:检测日期:2012年06月04日检测范围:检测范围:中国学术期刊数据库(CSPD)、中国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CDDB)、中国学术会议论文数据库(CCPD)、中国学术网页数据库(CSWD) 检测结果:检测结果:一、总体结论一、总体结论总相似比:26.67%26.67% (参考文献相似比:0.00%0.00%,排除参考文献相似比:26.67%26.67%)二、相似片段分布二、相似片段分布 注:绿色区域绿色区域为参考文献相似部分,红色区域红色区域为其它论文相似部分。三、相似论文作者(共13个)三、相似论文作者(共13个) 点击查看全部相似论文作者四、典型相似论文(共17篇)四、典型相似论文(共17篇) 头部中前部中部中后部尾部序号序号作者作者典型片段总相似比典型片段总相似比剩余相似比剩余相似比113.33%13.33%序号序号相似比相似比相似论文标题相似论文标题参考文献参考文献论文类型论文类型作者作者来源来源发表时间发表时间16.67%冲裁模刃口尺寸及制造公差的确定期刊论文余席同 等金属加工(冷加工)200824.44%汽车车架横梁的冲压模具设计期刊论文周金莲 等华章20072 论文相似性检测报告 论文相似性检测报告点击查看全部相似论文五、相似论文片段(共8个)五、相似论文片段(共8个) 序号序号相似比相似比相似论文标题相似论文标题参考文献参考文献论文类型论文类型作者作者来源来源发表时间发表时间34.44%不锈钢填料表面翅化及成型技术的研究学位论文王威华南理工大学200344.44%冲裁模刃口尺寸的计算原则及方法期刊论文张德芳 等机械制造与自动化200454.44%轴承架的冷冲压拉深工艺及模具设计期刊论文马玉钦 等煤矿机械200964.44%参数化智能冲裁模CAD系统的开发与研制学位论文王铁军洛阳工学院199974.44%基于AutoCAD的冷冲模系统设计期刊论文刘爱敏 等机电产品开发与创新200684.44%冲裁模刃口尺寸的简化计算方法期刊论文王军 等电加工与模具200394.44%冲裁模自动设计系统的研究学位论文赵治国陕西科技大学2007104.44%冷冲模CAD系统中装配模板的设计与复合算法研究学位论文束庆斌合肥工业大学2001114.44%冲裁模刃口尺寸的计算原则及方法期刊论文张德芳 等重庆工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124.44%侧板落料冲孔复合模设计期刊论文张玉峰金属加工(热加工)2009134.44%垫板级进模的设计期刊论文董利 等装备制造技术2010144.44%基于Pro/E的连续弯曲模具CAD系统研究与开发学位论文乔小燕天津科技大学2008154.44%自行车吊钩冷冲模设计期刊论文王乾 等科技经济市场20111 1送检论文片段送检论文片段相似论文片段相似论文片段位置:头部中前部中部中后部尾部来源:侧板落料冲孔复合模设计 期刊论文金属加工(热加工),2009年 张玉峰3 论文相似性检测报告 论文相似性检测报告冲孔,采用倒装式复合模,结构简单,也可保证零件的尺寸精度和形状精度。 该零件包括落料、冲孔两个基本工序,可用三种工艺方案 方案一、先落料、后冲孔,采用单工序模生产。需要两幅模具,要进行两次定位,带来定位的积累误差且生产效率低,不适合采用。 方案二、落料到冲孔的复合冲压,用复合模生产距离为15mm,弘2:。0.3。mm的孔边距外轮廓的最小距离为22mm,根据凸凹模允许的最小擘厚要求,该零件符合冲压要求,故采用复合冲压工序。图1侧板零件二、冲压工艺方案的确定从图1可知,该零件包括落料和冲孔两个基本工序,囵幽堡箜!曼塑塾丝型墼堡箜重WWW.metaworkin91 950.corn参磊加工热加工根据冲压要求可以有以下3种工艺方案。方案一:先落料后冲孔,采用单工序生产。方案二:落料?冲孔复合冲压,采用复合模生产。方案2 2送检论文片段送检论文片段相似论文片段相似论文片段位置:头部中前部中部中后部尾部来源:垫板级进模的设计 期刊论文装备制造技术,2010年 董利 等模具,要进行两次定位,带来定位的积累误差且生产效率低,不适合采用。 方案二、落料到冲孔的复合冲压,用复合模生产。只需要一副模具,冷冲件的尺寸精度和形状精度能保证,且生产效率快。不过模具结构复杂,造价成本高。 方案三、冲孔到落料连续冲压,用级进模生产。也只需要一副模具,生产效率高,可实现自动化。但制件冲裁精度稍差。 制件一般精度要求采用单工序模生产;(2)方案:落料一冲孔复合冲压,采用复合模生产;(3)方案:冲孔落料连续冲压,采用级进模生产。方案I模具结构简单,但需2道工序,2副模具,占用2台冲床,生产效率较低,难以满足该零件的年产量要求。方案只需1副模具,冲压件的形位精度和尺寸精度容易保证,且生产率也高。但模具结构较复杂,制造困难,且维修使用性差,并且冲压后成品件留在模具3 3送检论文片段送检论文片段相似论文片段相似论文片段位置:头部中前部中部中后部尾部来源:冷冲模CAD系统中装配模板的设计与复合算法研究 学位论文束庆斌,2001年 合肥工业大学废料由打棒打出操作方便,能装自动拨料装置,既能提高生产效率又能保证安全生产。孔的废料通过凸凹模的孔往下漏掉3废料不会在凸凹模孔内积聚,每次由打棒打出,可减少孔内废料的涨力,有利于凸凹模减小最小壁厚废料在凸凹模孔内积聚,凸凹模要求有较大的壁厚以增强度4装凹模的面积较大,有利于复杂冲件用拼块结构如凸凹模较大,可直接将凸凹模固定在底座上省去固定操作方便,能装自动拨料装置,既能提高生产效率又能保证安全生产。孔的废料通过凸凹模的孔往下漏掉3 废料不会在凸凹模孔内积聚,每次由打杆打出, 废料在凸凹模孔内积聚,凸凹模要求有较大的壁厚可减少孔内废料的涨力,有利于凸凹模减小最小 以增加强度壁厚4 装凹模的面积较大,有利于复杂冲件用拼块结构 如凸凹模较大,可直接将凸凹模固定在底座上省去固定4 4送检论文片段送检论文片段相似论文片段相似论文片段4 论文相似性检测报告 论文相似性检测报告位置:头部中前部中部中后部尾部来源:冲裁模刃口尺寸及制造公差的确定 期刊论文金属加工(冷加工),2008年 余席同 等凹模刃口部分尺寸的计算公式与制造公差的标注也不同,刃口尺寸的计算方法可分为以下两种情况:凹模与凸模分开加工,凸模和凹模配合加工,从此工件的结构上分析,选择凸模与凹模分开加工的制造方法:采用这种方法,凸模和凹模分别按图纸加工至尺寸,要分别标注凸模和凹模的刃口尺寸及制造公差适用于圆形冲模则可按ITll级囵呈旦盟堡箜堕塑 参磊加工冷加工WWW.制造;对于圆形件,一般可按IT7一IT6级制造模具。3.剪口尺寸的计算由于加工模具的方法不同,凸模与凹模刃口部分尺寸的计算公式与制造公差的标注也不同,剪口尺寸的计算方法可分为以下两种情况。(1)凸模与凹模分开加工采用这种方法,凸模和凹模分别按图样加工至尺寸,要分别标注凸模和凹模的刃口尺寸与制造公差5 5送检论文片段送检论文片段相似论文片段相似论文片段位置:头部中前部中部中后部尾部来源:冲裁模刃口尺寸及制造公差的确定 期刊论文金属加工(冷加工),2008年 余席同 等凹模分开加工的制造方法:采用这种方法,凸模和凹模分别按图纸加工至尺寸,要分别标注凸模和凹模的刃口尺寸及制造公差适用于圆形或简单形状的制件。冲裁件的尺寸精度主要决定于模具刃口的尺寸精度。模具的合理间隙也要靠模具刃口尺寸制造精度来保证。正确确定模具刃口尺寸及其刃口尺寸及制造公差的确定韶关市高级技工学校 (广东512026) 余席同冲裁件的尺寸精度主要决定于模具刃口的尺寸精度,模具的合理间隙值也要靠模具刃13尺寸及制造精度来保证。正确确定模具刃口尺寸及其制造公差,是设计冲裁模的重要任务之一,我们从生产实践总结如下。1.模具刃口尺寸计算的依据(1)由于凸、凹模6 6送检论文片段送检论文片段相似论文片段相似论文片段位置:头部中前部中部中后部尾部来源:不锈钢填料表面翅化及成型技术的研究 学位论文王威,2003年 华南理工大学尺寸等于凸模尺寸;在测量于使用中,落料件以大端尺寸为基准,冲孔件以小端尺寸为基准。 冲孔尺寸取决于凸模尺寸,因先确定凸模尺寸使凸模尺寸接近或等于工件孔的最大极限尺寸24+0.12 0的孔 又公式得DP=(DMIN+X)0 -P=(24+0.2*0.12)0 -0.02=24.0240 -0.02 DD=(DD+ZMIN)+D 0=(24.024+0)+0.025 0 落料尺寸取决于凹模尺寸,所以设计落料模时,以凹模为基准,间隙取在凸模上,间隙通过减小凹模的刃口尺寸取得DD=(DMAX- X)+D 0=(30-0.2*0.22)+0.03 0 DP=(DD-ZMIN)0尺寸冲裁件的尺寸精度取决于凸、凹模刃12部分的尺寸。冲载的合理间隙也要靠凸、凹模刃口部分的尺寸来实现和保证。因此正确确定刃口部分尺寸是相当重要的。1.尺寸计算原则在确定模具刃口尺寸及制造公差时,需考虑下述原则:1)冲孔件的尺寸取决于凸模尺寸,落料件的尺寸则取决于凹模尺寸。因此,设计落料模时以凹模为基准,间隙5 论文相似性检测报告 论文相似性检测报告-P=(29.956-0)0 -0.02=29.956 0 -0.02 DD落料凹模7 7送检论文片段送检论文片段相似论文片段相似论文片段位置:头部中前部中部中后部尾部来源:基于AutoCAD的冷冲模系统设计 期刊论文机电产品开发与创新,2006年 刘爱敏 等尺寸24+0.12 0的孔 又公式得DP=(DMIN+X)0 -P=(24+0.2*0.12)0 -0.02=24.0240 -0.02 DD=(DD+ZMIN)+D 0=(24.024+0)+0.025 0 落料尺寸取决于凹模尺寸,所以设计落料模时,以凹模为基准,间隙取在凸模上,间隙通过减小凹模的刃口尺寸取得DD=(DMAX- X)+D 0=(30-0.2*0.22)+0.03 0 DP=(DD-ZMIN)0-P=(29.956-0)0 -0.02=29.956 0 -0.02 DD落料凹模基本尺寸 DD冲孔凹模基本尺寸 DP落料凸基本尺寸 DP冲孔凸模基本尺寸 ZMIN凸凹模最小初始双向间隙 DMAX落料件最大极限尺寸 DMIN冲孔件尺寸设计主要包括凹模与凸模形式的设计和凸、凹模刃口尺寸的计算。这里我们主要研究凸、凹模刃口尺寸的计算。落料时,落料件的尺寸是103万方数据 制造业信息化由凹模决定的,因此应“落料凹模为设计基础。冲孔件I的尺寸是由凸模决定的,因此应以冲孔凸模为设计基I础。计算公式如下:落料:D。(D。fx)?。nDb(D一z。.)(D呻一x一ZniJ扎n冲孔:db(d。.+xZ一8nd口(d b+z。)(d“x+Z一:”式中:D。、D&一落料凹模、凸模基本尺寸;d n、:d。一冲孔凹模8 8送检论文片段送检论文片段相似论文片段相似论文片段位置:头部中前部中部中后部尾部来源:冲裁模刃口尺寸的简化计算方法 期刊论文电加工与模具,2003年 王军 等凹模基本尺寸 DD冲孔凹模基本尺寸 DP落料凸基本尺寸 DP冲孔凸模基本尺寸落料件最大极限尺寸;dd为冲孔凹模基本尺寸;d1为冲孔凸模基本尺寸;dmin 为冲孔件的最小极限尺寸;Ld 为同一工步中凹模孔距基本尺寸;Lmin 为制件孔距最小极限尺寸;!为制件公差;Zmin 为凸凹模最小初始双面间隙;1为凸模下偏差;d 为凹模上偏差;X 为制件公差等级系数(当制件标准公差等级为I T10 以上时,取X=1 ;当制件标准公差等级为I T11 !136 论文相似性检测报告 论文相似性检测报告六、全部相似论文作者(共13个)六、全部相似论文作者(共13个) ZMIN凸凹模最小初始双向间隙 DMAX落料件最大极限尺寸 DMIN冲孔件尺寸最小极限尺寸 X磨损系数 制件公差 P凸模下偏差 D凹模上偏差A落料:以凹模为基准,使凹模基本尺寸接近或等于零件的最小极限尺寸,计算公式为:凹模: , 凸模时,取X=0 .75 ;当制件标准公差序号序号作者作者典型片段总相似比典型片段总相似比剩余相似比剩余相似比113.33%13.33%2余席同8.89%17.78%3王威4.44%22.22%4陶松柏4.44%22.22%5刘爱敏4.44%22.22%6王军4.44%22.22%7徐文秀4.44%22.22%8孙孝文4.44%22.22%7 论文相似性检测报告 论文相似性检测报告七、相似论文(共17篇)七、相似论文(共17篇) 序号序号作者作者典型片段总相似比典型片段总相似比剩余相似比剩余相似比9董利4.44%22.22%10张玉峰4.44%22.22%11束庆斌4.44%22.22%12杨德雨4.44%22.22%13阳娣莎4.44%22.22%序号序号相似比相似比相似论文标题相似论文标题参考文献参考文献论文类型论文类型作者作者来源来源发表时间发表时间16.67%冲裁模刃口尺寸及制造公差的确定期刊论文余席同 等金属加工(冷加工)200824.44%汽车车架横梁的冲压模具设计期刊论文周金莲 等华章200734.44%不锈钢填料表面翅化及成型技术的研究学位论文王威华南理工大学200344.44%冲裁模刃口尺寸的计算原则及方法期刊论文张德芳 等机械制造与自动化200454.44%轴承架的冷冲压拉深工艺及模具设计期刊论文马玉钦 等煤矿机械200964.44%参数化智能冲裁模CAD系统的开发与研制学位论文王铁军洛阳工学院199974.44%基于AutoCAD的冷冲模系统设计期刊论文刘爱敏 等机电产品开发与创新200684.44%冲裁模刃口尺寸的简化计算方法期刊论文王军 等电加工与模具200394.44%冲裁模自动设计系统的研究学位论文赵治国陕西科技大学2007104.44%冷冲模CAD系统中装配模板的设计与复合算法研究学位论文束庆斌合肥工业大学2001114.44%冲裁模刃口尺寸的计算原则及方法期刊论文张德芳 等重庆工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8 论文相似性检测报告 论文相似性检测报告说明:1.总相似比送检论文与检测范围全部数据相似部分的字数/送检论文总字数2.参考文献相似比送检论文与其参考文献相似部分的字数/送检论文总字数3.排除参考文献相似比=总相似比-参考文献相似比4.剩余相似比总相似比-典型片段总相似比5.本报告为检测系统算法自动生成,仅供参考序号序号相似比相似比相似论文标题相似论文标题参考文献参考文献论文类型论文类型作者作者来源来源发表时间发表时间124.44%侧板落料冲孔复合模设计期刊论文张玉峰金属加工(热加工)2009134.44%垫板级进模的设计期刊论文董利 等装备制造技术2010144.44%基于Pro/E的连续弯曲模具CAD系统研究与开发学位论文乔小燕天津科技大学2008154.44%自行车吊钩冷冲模设计期刊论文王乾 等科技经济市场2011164.44%煤矿矿车轮压环冲模的改进设计期刊论文吴义昌 等煤炭技术2001174.44%冲裁模具智能化CAD系统的研究学位论文熊庆华重庆大学2005紫琅职业技术学院毕业设计题 目:角尺的复合模设计副 标 题:学 生 姓 名:陈海军所在系、专业:机电系 模具设计与制造班 级:模具3091指 导 教 师:程洋日 期:2012年5月29日I摘 要摘 要本文主要介绍的是角尺的冲压模具的设计方法。首先工艺分析,包括模具材料的选择。接着介绍了模具结构形式的确定,然后是模具结构的设计与基本工作原理。 关键词: 落料 冲孔 倒装复合模I目 录目 录摘 要I目 录I1、工艺分析11.1 冲压材料11.2 工艺方案的分析和确定12、模具结构形式的确定22.1 卸料装置的确定22.2 排样设计方案22.3 计算冲压力32.4 模具各工作部分刃口尺寸计算33、模具的结构设计43.1 凹模结构设计43.2 凸、凹模设计53.3 模具总装图54、模具的基本工作过程65、模具设计完成后的注意事项66、结论7致 谢8参考文献9I角尺的复合模设计1、工艺分析1.1 冲压材料冲压材料为普通碳素结构钢,其牌号为Q235,材料选择2mm厚度,冲压件的尺寸精度为IT13级,为普通小型冲压件。因为制件的尖角比较多。在结构上,要保证凸凹模刃口尺寸,所以模具设计时应对此加以考虑。图1制件图1.2 工艺方案的分析和确定从制件图上看,此工件只有落料和冲孔两道工序。根据对加工要求和工序先后顺序的合理性分析,我制定出的加工顺序是先落料后冲孔,采用倒装式复合模,结构简单,也可保证零件的尺寸精度和形状精度。 该零件包括落料、冲孔两个基本工序,可用三种工艺方案 方案一、先落料、后冲孔,采用单工序模生产。需要两幅模具,要进行两次定位,带来定位的积累误差且生产效率低,不适合采用。 方案二、落料到冲孔的复合冲压,用复合模生产。只需要一副模具,冷冲件的尺寸精度和形状精度能保证,且生产效率快。不过模具结构复杂,造价成本高。 方案三、冲孔到落料连续冲压,用级进模生产。也只需要一副模具,生产效率高,可实现自动化。但制件冲裁精度稍差。 制件一般精度要求稍高且为大批量生产,所以选用复合模具。 复合模有分正装与倒装两种,正装与倒装优缺点比较如图表1。 图表1 复合模正装与倒装比较 序号 正装 倒装1对于薄冲件能达到平整要求不能达到平整要求2操作不方便,不安全,孔的废料由打棒打出操作方便,能装自动拨料装置,既能提高生产效率又能保证安全生产。孔的废料通过凸凹模的孔往下漏掉3废料不会在凸凹模孔内积聚,每次由打棒打出,可减少孔内废料的涨力,有利于凸凹模减小最小壁厚废料在凸凹模孔内积聚,凸凹模要求有较大的壁厚以增强度4装凹模的面积较大,有利于复杂冲件用拼块结构如凸凹模较大,可直接将凸凹模固定在底座上省去固定板2、模具结构形式的确定2.1 卸料装置的确定由于材料的厚度不大,为了保证冲压制件表面的平整性,所以选择采用弹性卸料装置。为了保证制件的加工精度,使用了导料销和挡料销作为板料的导向和定位装置。 出件机构的设计,有以下几点值得注意:顶杆应能使顶板有效地顶出冲件,但不能太长,以防止在行程下死点时受力。合理的设计应保证有一定的间隙。顶出装置要有足够的位移量,可以容纳几个工件。这样,如果顶出装置失效,工件没有顶出时,操作者可以有足够的时间停车。压力机上的顶出装置,只在接近行程上死点时才起作用。有气源的车间,应尽量利用压缩空气吹件。2.2 排样设计方案零件外形为多变形 ,可以采用单排、交叉双排或多排;考虑到零件为中等批量生产,如果采用交叉双排或多排,则模具尺寸和结构就会相应增大,从而增加模具生产成本,所以本设计决定采用单排结构。此排样为有废料排样。冲件尺寸完全由冲模保证,此冲裁件质量好,模具寿命高,到材料利用率高。排样方法首先应以材料的利用效率来决定,保证材料的最大利用率。因零件为矩形,小批量生产,可采用直排式影响排样形式的因素(1)零件的形状。零件的合理排样与其形状有密切关系,例如圆形零件不可能实现无废料排样。在使用条件许可时,也可改变零件形状,以设计最佳排样方式。(2)零件的断面质量、精度要求。当零件的断面质量和尺寸精度要求较高且形状较复杂时,应采用有废料排样形式。(3)冲模结构。有废料排样的冲模结构比较复杂。少、无废料排样冲裁多用连续模、导板模,当零件孔与外形相对位置公差很小时,可用复合模。在无废料冲裁中,多数凸模单面切割,受到很大的侧向力,为此,凸模侧面要有支撑结构零件,如反侧压挡块。(4)模具寿命。有废料排样模具全部刃口参与冲裁,受力均匀,模寿命较高;少、无废料排样凸模单面切割,有时毛刺会被凸模带入间隙,导致模具寿命较短。(5)操作的方便与安全。有废料排样模具的零部件较为安全,操作方便、安全;少、无废料排样的模具结构简单,操作时往往欠方便与安全。(6)生产率。有的少、无废料排样模具一次冲裁可获得两个以上的零件,有利于提高生产率。图2排样图2.3 计算冲压力一般来说,冲裁力、卸料力和推件力,三者的代数和就是冲出制件所需的冲压力。冲裁力 卸料力 推件力 由于用的是弹性卸料装置和下出料方式的冲裁模,所以冲压力为: 2.4 模具各工作部分刃口尺寸计算 间隙对冲裁件质量、冲裁力和模具寿命都有很大的影响,是冲裁工艺与冲裁模设计中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工艺参数。间隙值可查表确定对于尺寸精度和断面质量要求不高的冲裁件,在满足冲裁件要求的前提下,应以提高模具寿命和降低冲裁力为主,选用较大的双面间隙值。 由于加工模具的方法不同,凸模与凹模刃口部分尺寸的计算公式与制造公差的标注也不同,刃口尺寸的计算方法可分为以下两种情况:凹模与凸模分开加工,凸模和凹模配合加工,从此工件的结构上分析,选择凸模与凹模分开加工的制造方法:采用这种方法,凸模和凹模分别按图纸加工至尺寸,要分别标注凸模和凹模的刃口尺寸及制造公差适用于圆形或简单形状的制件。冲裁件的尺寸精度主要决定于模具刃口的尺寸精度。模具的合理间隙也要靠模具刃口尺寸制造精度来保证。正确确定模具刃口尺寸及其制造公差,是设计冲裁模的主要任务之一。从生产实践可发现:由于凸凹模之间存在间隙,使落下的料或伸出的孔却带有锥度,且落料件的大端尺寸等于凹模尺寸,冲孔件的小端尺寸等于凸模尺寸;在测量于使用中,落料件以大端尺寸为基准,冲孔件以小端尺寸为基准。 冲孔尺寸取决于凸模尺寸,因先确定凸模尺寸使凸模尺寸接近或等于工件孔的最大极限尺寸24+0.12 0的孔 又公式得dp=(dmin+x)0 -p=(24+0.2*0.12)0 -0.02=24.0240 -0.02 dd=(Dd+Zmin)+d 0=(24.024+0)+0.025 0 落料尺寸取决于凹模尺寸,所以设计落料模时,以凹模为基准,间隙取在凸模上,间隙通过减小凹模的刃口尺寸取得Dd=(Dmax- x)+d 0=(30-0.2*0.22)+0.03 0 Dp=(Dd-Zmin)0 -p=(29.956-0)0 -0.02=29.956 0 -0.02 Dd落料凹模基本尺寸 dd冲孔凹模基本尺寸 Dp落料凸基本尺寸 dp冲孔凸模基本尺寸 Zmin凸凹模最小初始双向间隙 Dmax落料件最大极限尺寸 dmin冲孔件尺寸最小极限尺寸 x磨损系数 制件公差 p凸模下偏差 d凹模上偏差a落料:以凹模为基准,使凹模基本尺寸接近或等于零件的最小极限尺寸,计算公式为:凹模: , 凸模:。b冲孔:以凸模为基准,使凸模刃口的基本尺寸接近或等于孔的最大极限尺寸,计算公式为:凸模:; 凹模: 3、模具的结构设计3.1 凹模结构设计由于考虑到模具材料问题和该制件右下角30角太长,所以凹模分为上下两块板板,以保证模具强度,冲出合格的零件 凹模材料为Cr12,加工时应先按图纸要求加工台阶孔,应注意刃口 部分先打4的小孔,然后进行热处理达到要求,利用线切割加工刃口部分达到图样要求 图3凹模结构图3.2 凸、凹模设计 垫板的作用是承受凸模和凹模的压力,防止过大的冲压,在上下模座上压出凹坑,影响模具的正常工作,垫板厚度根据压力机的大小选择。凸模固定板将凸模固定在模座上,其平面轮廓尺寸与凹模板外形尺寸相同,但还应考虑紧固螺钉及销钉的位置。固定板的凸模安装孔与凸模采用过渡配合H7/m6、H7/n6,压装后将凸模端面与固定板一起磨平。凸模固定板为圆形,厚度一般取凹模厚度的0.60.8倍,材料为45#。 凸凹模是模具中具有落料凸模和冲孔凹模的零件。本模具是倒装结构,内孔形式为直筒形刃口,且是下出料方式,所以内孔会积群废料,胀力大,故壁厚应大些。 图4凸凹模结构图3.3 模
-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人人文库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