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现行
  • 正在执行有效
  • 2021-05-21 颁布
  • 2021-12-01 实施
©正版授权
GB∕T 40284-2021 发电厂余热回收系统节能量检测试验导则_第1页
GB∕T 40284-2021 发电厂余热回收系统节能量检测试验导则_第2页
GB∕T 40284-2021 发电厂余热回收系统节能量检测试验导则_第3页
GB∕T 40284-2021 发电厂余热回收系统节能量检测试验导则_第4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8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文档简介

ICS27.100

CCSF20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40284—2021

发电厂余热回收系统节能量检测试验导则

Guideforenergysavingtestofwasteheatrecoverysysteminpowerplant

2021-05-21发布

2021-12-01实施

GB/T40284—2021

目次

ttiW I

1翻 i

2规范性引用文件 1

3术语和定义 1

4总体要求 2

5余热回收系统试验的前期准备 2

6试验内容 2

7余热®收节會旨量白勺计算 4

库七七标准下载

GB/T40284—2021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提出并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华北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北京京能电力股份有限公司石景山热电厂、国网河北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刘双白、陈晓峰、吴昕、赵宁、常澍平、王斌、曹红加、王力彪、刘晓东、郭江龙、汪潮洋。

发电厂余热回收系统节能量检测试验导则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火力发电厂余热回收系统节能量检测试验的总体要求、前期准备、试验内容及结果计算。

本文件适用于火力发电厂汽轮机乏汽余热回收系统、锅炉空气预热器后烟气余热回收系统及锅炉空气预热器烟气旁路热量梯级利用系统等节能量的检测试验。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FI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2624用安装在圆形截面管道中的差压装置测量满管流体流量

GB/T8117.4汽轮机热力性能验收试验规程第4部分:方法D汽轮机及其热力循环简化性能试验

GB/T10184电站锅炉性能试验规程

DL/T904火力发电厂技术经济指标计算方法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汽轮机乏汽余热回收wasteheatrecoveryofsteamturbineexhaust

回收汽轮机乏汽热量用以供热,通常采用热泵、蒸汽引射器及高背压供热等技术。

3.2

蒸汽引射器steamejector

从热力系统抽取高参数蒸汽引射部分汽轮机排汽,输出中等参数的蒸汽接人热网加热器,加热热网回水的设备。

3.3

高背压供热highbackpressureheating

汽轮机提高背压运行,排汽直接加热热网回水。

3.4

烟气余热回收fluegaswasteheatrecovery

采用低温省煤器、水热媒空气预热器及热泵等技术,回收锅炉空气预热器后烟气的热量。

3.5

水热媒空气预热器heatmediumwaterairpreheater

采用水作为中间传热媒介回收烟气热量加热空气的设备。

库七七标准下载

GB/T40284—2021

4总体要求

4.1开展火力发电厂余热回收系统节能量检测试验,应以单元制机组为测试对象。

4.2通过机组余热回收系统投运前、后供电煤耗的变化量计算其节能量。

4.3机组纯凝运行时,测试其锅炉效率、汽轮机热耗率和厂用电率计算供电煤耗;热电联产时,还应测试供热量。按DL/T904确定的方法计算供电煤耗。

4.4应采用同期投、退余热回收系统对比试验的方法测试节能量;对无法同期投、退余热回收系统的机组,采用余热回收系统改造前、后对比试验的方法测试节能量。对比试验时,机组热力系统运行工况应一致。

4.5汽轮机乏汽余热、锅炉空气预热器后烟气余热回收节能量检测对比试验中,锅炉效率宜测试一次。4.6对比试验的基准:

a) 纯凝机组,应以电负荷为基准开展对比试验;

b) 热电比不变的供热机组,应以电负荷和供热量为基准开展对比试验;

c) 热电比改变的供热机组,应以锅炉蒸发量为基准开展对比试验。

4.7采用水热媒空气预热器替代蒸汽暖风器的机组,应在冬季环境参数条件一致下开展对比试验。4.8节能量检测试验时,应同时测量余热回收系统性能指标。

4.9采用多种余热回收技术的机组,应根据其技术路线组合使用汽轮机热耗率计算方法。

5余热回收系统试验的前期准备

5.1试验单位应了解余热回收技术路线,了解余热回收系统是否能够投、退运行,确定对比试验的方式和时间。

5.2试验单位应了解余热回收系统布置、运行参数、安全运行范围、各主要运行工况的设计性能和节能目标。

5.3试验单位应根据余热回收系统采购合同、技术协议等,编制余热回收系统性能试验大纲,经各方讨论后共同确定。

5.4试验大纲应包括:目的、依据、项目、方法、应具备条件及要求、测点、仪器、试验计划、持续时间、数据处理方法、测试结果有效性判据、组织机构、各单位责任及分工、过程危险点和应急处理原则等内容。

5.5发电厂组织试验单位和余热回收系统设备供货商,按照GB/T8117.4,GB/T10184共同确定测点位置、数量、形式和规格尺寸。

5.6发电厂组织试验单位和余热回收系统设备供货商共同确定试验用仪器仪表的型号、规格、安装规范、数量和精度。

5.7试验时应进行必要的系统隔离。无法隔离时,应由发电厂、设备供货商和试验单位在试验前研究并取得一致意见。

5.8发电厂、设备供货商和试验单位共同确定试验结果的修正依据和方法,宜采用性能试验标准中推荐的曲线和方法。

6试验内容

6.1试验内容

6.1.1锅炉效率试验。

6.1.2汽轮机热耗率试验。

2

库七七标准下载

GB/T40284—2021

6.1.3机组厂用电率。

6.1.4余热回收系统试验,分为:

a) 热泉系统

1) 汽轮机背压;

2) 回收余热量;

3) 供热量;

4) 热泵性能系数(COP);

5) 热栗系统电耗。

b) 蒸汽引射器

1) 汽轮机背压;

2) 回收蒸汽量;

3) 驱动蒸汽量;

4) 蒸汽引射器COP;

5) 蒸汽引射器电耗。

c) 汽轮机高背压供热

1) 汽轮机背压;

2) 热电比;

3) 热网凝汽器供热量。

d) 低温省煤器

1) 回收热量;

2) 烟气侧阻力;

3) 水侧阻力;

4) 低温省煤器电耗。

e) 水热媒空气预热器

1) 烟气回收热量;

2) 空气温升;

3) 烟气侧阻力;

4) 空气侧阻力;

5) 水热媒空气预热器电耗。

f) 空气预热器旁路烟气热量梯级利用

1) 旁路高温换热量;

2) 旁路低温换热量;

3) 烟气阻力;

4) 空气预热器旁路烟气热量梯级利用系统电耗。

6.2锅炉效率试验

6.2.1锅炉效率试验按GB/T10184实施。

6.2.2烟气余热回收系统锅炉热平衡边界划分:

a) 空气预热器烟气出口后和空气人口前的余热回收设备不包含在锅炉热平衡边界内。包括:

1) 空气预热器后尾部烟道低温省煤器;

2) 水热媒空气预热器;

3) 脱硫后排烟余热回收系统。

b) 空气预热器旁路烟道及换热器包含在热平衡边界内,以空气预热器旁路与主路烟道混合后的截面为热平衡边界。

3

库七七标准下载

GB/T40284—2021

6.2.3锅炉效率应按反平衡试验方法进行。对于采用空气预热器旁路烟气热量梯级利用的锅炉,应在空气预热器旁路和主路混合后烟道截面测试烟气温度和成分。

6.2.4对比试验时,应将气体未完全燃烧损失、固体未完全燃烧损失、空气预热器人口过量空气系数修正到余热回收系统投运前试验值。

6.2.5对比试验时,应计算系统阻力和流量的变化引起的风机电耗的变化。

6.2.6应采用锅炉燃料效率计算锅炉效率。

6.3汽轮机热耗率试验

6.3.1汽轮机热耗率试验按GB/T8117.4实施。

6.3.2乏汽余热回收系统包含在汽轮机热平衡试验边界内。

6.3.3以约定的试验基准(见4.6)开展汽轮机热耗率试验。

6.3.4汽轮机对比试验应在相同的综合阀位下进行。

6.3.5应采用符合GB/T2624要求的节流装置测量主流量,宜采用凝结水流量作为主流量。

6.3.6应将主蒸汽压力、主蒸汽温度、再热蒸汽温度、过热减温水流量、再热减温水流量和发电机功率因数偏差修正到设计值。

6.3.7采用汽轮机乏汽余热回收的机组,不进行汽轮机背压偏差修正。

6.3.8采用锅炉空气预热器后烟气余热回收和锅炉空气预热器旁路烟气热量梯级利用的机组,应将汽轮机背压修正到设计值。

6.3.9机组供热量按照DL/T904计算。

6.4机组厂用电率

机组厂用电率按照DL/T904计算。

7余热回收节能量的计算

7.1试验数据整理

试验数据按GB/T10184.GB/T8117.4规定的方法进行数据整理。

7.2锅炉效率计算

采用热损失法计算锅炉效率,所有工况均按照公式(1)计算:

7g=100—(^2+Q3+Q4Q5+ +Qoth—Qex) (1)

式中:

r]g——锅炉效率,%;

Q2 排烟热损失,%;

<?3 气体未完全燃烧热损失,%;

Q4 固体未完全燃烧热损失,%;

Q5 锅炉散热损失,%;

<76 灰渣物理显热损失,%;

Qoth——其他热损失,包括石子煤排放热损失等,%;

^ex——锅炉热平衡系统边界外输人热量与燃料低位发热量的百分比,%。

4

7.3汽轮机热耗率计算

7.3.1汽轮机热耗率计算

纯凝工况热耗率按照公式(2)计算:

QiHRX3600 (2)

式中:

HR——汽轮机热耗率,单位为千焦每千瓦时[kJ/(kW•h)];

P——发电功率,单位为千瓦(kW);

Qi——扣除管道损失的锅炉有效利用热量,单位为千焦每秒(kj/s)o按照公式(3)计算:

Ql=Qex+Ql (3)

式中:

Qcx——锅炉排污、泄漏、空气预热器烟气旁路梯级利用换热量和其他用途的热量,单位为千焦每秒

(kj/s)o若锅炉不排污、无泄漏、空气预热器烟气旁路梯级利用和其他用途,则为0;

Qt——汽轮机热耗量,单位为千焦每秒(kj/s)。其计算分为:

a)无再热汽轮机按照公式(4)计算:

Qi 一Dgshgs+Dlhj (4)

式中:

Dzq—主蒸汽流量,单位为千克每秒(kg/s);

——主蒸汽焓,单位为千焦每千克(kj/kg);

Dgs 给水流量,单位为千克每秒(kg/s);

hg,——给水焓,单位为千焦每千克(kj/kg);

Dj 减温水流量,单位为千克每秒(kg/s);

h,—减温水焓,单位为千焦每千克(kj/kg)。

b)再热汽轮机按照公式(5)计算:

QtDzq九zqDgs九gsI rz九rzD\zft]zIDzjh.zj•••••••••••••••(5)

式中:

Dr2—再热蒸汽流量,单位为千克每秒(kg/s);

hrz—再热蒸汽焓,单位为千焦每千克(kj/kg);

Dlz 冷再蒸汽流量,单位为千克每秒(kg/s);

Alz—冷再蒸汽焓,单位为千焦每千克(kj/kg);

Dzj—再热减温水流量,单位为千克每秒(kg/s);

——再热减温水焓,单位为千焦每千克(kj/kg)。

供热工况热耗率按照公式(6)计算:

HR=;QgrX3600 (6)

式中:

Qgr——机组所有供热量,单位为千焦每秒(kj/s)o

7.3.2采用热泵回收余热的汽轮机热耗率计算方法

热泵投人运行时汽轮机热耗率按照公式(7)计算:

HR=Ql_卞 QrbX3600 (7)

GB/T40284—2021

式中:

Qri——热网加热器供热量,单位为千焦每秒(kj/s);

Qrb—热泵供热量,单位为千焦每秒(kj/s)o

7.3.3采用蒸汽引射器回收余热的汽轮机热耗率计算方法

蒸汽引射器投人运行时汽轮机热耗率按照公式(8)计算:

HR=Ql~^~^X3600 (8)

式中:

Qysq—蒸汽引射器供热量,单位为千焦每秒(kj/s)o

7.3.4采用高背压供热的汽轮机热耗率计算方法

高背压供热投人运行时汽轮机热耗率按照公式(9)计算:

HR x3600 (9)

式中:

Qgby—高背压供热量,单位为千焦每秒(kj/s)o

7.3.5采用低温省煤器回收余热的汽轮机热耗率计算方法

低温省煤器加热凝结水,投入前、后汽轮机热耗率均按照公式(2)计算。

低温省煤器加热热网回水,投人运行时汽轮机热耗率按照公式(10)计算:

HR= QdsX3600 (10)

式中:

Qds——低温省煤器直接供热量,单位为千焦每秒(kj/s)。

7.3.6采用空气预热器旁路烟气热量梯级利用的汽轮机热耗率计算方法

空气预热器旁路烟气热量梯级利用,投人前、后汽轮机热耗率均按照公式(2)计算。

7.3.7采用蒸汽暖风器的汽轮机热耗率计算方法

蒸汽暖风器投人前、后汽轮机热耗率均按照公式(2)计算。

7.3.8采用水热媒空气预热器的汽轮机热耗率计算方法

水热媒空气预热器投人前、后汽轮机热耗率宜测试一次,按照公式(2)计算。

7.4机组煤耗计算

7.4.1机组煤耗计算参照DL/T904标准执行。

7.4.2机组发电煤耗按照公式(11)计算:

, HRX100

bf=

29.308XX7p

式中:

b(——机组发电煤耗,单位为克每千瓦时[g/(kW•h)];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提供的标准文本仅供个人学习、研究之用,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 本站所提供的标准均为PDF格式电子版文本(可阅读打印),因数字商品的特殊性,一经售出,不提供退换货服务。
  • 3. 标准文档要求电子版与印刷版保持一致,所以下载的文档中可能包含空白页,非文档质量问题。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