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金塔四中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三单元复习题(无答案) 北师大版_第1页
甘肃省金塔四中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三单元复习题(无答案) 北师大版_第2页
甘肃省金塔四中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三单元复习题(无答案) 北师大版_第3页
甘肃省金塔四中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三单元复习题(无答案) 北师大版_第4页
甘肃省金塔四中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三单元复习题(无答案) 北师大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甘肃省金塔四中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三单元复习题(无答案) 北师大版1、给下面加点字注音:哽住( )惩罚( )干戈( ) 惶恐( )管辖( )绑赴( )咳嗽( )旌旗( ) 捷报( )须臾( )拜谒( )拘谨( )勋章( ) 绶带( )寥落( )2、说说下列句子中词语的意思。辛苦遭逢起一经(遭逢: )山河破碎风飘絮(风飘絮: )零丁洋里叹零丁(零丁: )留取丹心照汗青(汗青: )3、选择恰当的词语,填在横线上.()、喧哗 喧闹 吵闹 平常日子,学校开始上课的时候,总有一阵_,就是在街上也能听得到。 ()、观察 检查 视察 这套衣帽,他只在督学来_或发奖的日子才穿戴。 ()、严肃 肃静 严厉 而且整

2、个教室有一种不平常的_的气氛。 ()、惊奇 惊异 诧异 我看见这些情形,正在_,韩麦尔先生已经坐上椅子 ()、后悔 懊悔 懊恼 这好像告诉我,他们也_当初没常到学校里来。 ()、责备 责怪 谴责 “我呢,我难道没有应该_自己的地方吗?” ()、肃静 安安静静 安静 平静 静悄悄 可是那一天,一切偏_的。 个个人那么专心,教室里那么_!只听见钢笔在纸上沙沙地响。他们跟我们一样_。我只好推开门,当着大家的面走进_的教室。 我的心稍微_了一点儿。 4、分析下列句中破折号的用法.()、窗外又传来普鲁士兵的号声他们已经收操了。答:_。()、只向我们做了个手势:“散学了,你们走吧。”答:_。()、他说,法

3、国语言是世界上最美的语言最明白,最精确。答:_。5、填空。(1)、最后一课的作者是 国作家 ,它以 为背景,通过一个小学生 在 的见闻和感受,反映了 (2)、第一堂课作者是 ,原名 ,字 代表作有 (3)、梅岭三章的作者是 ,我国伟大的 、 、 (4)过零丁洋这首千古述志诗的作者是 朝的爱国诗人 。本诗写于诗人 。(写作背景)(5)、小说是一种叙事性的文学体裁,小说以 为中心,通过完整的 和 描写来表现社会生活矛盾环境描写可分为 和 小说情节可以分为 、 、 (6)梅岭三章中表现诗人与统治者血战到底、视死如归的诗句是: , 表现革命事业一定胜利的远大理想的诗句是: , (7)、示儿中,诗人临终

4、前的遗恨是 ,诗人的遗愿是 (8)、过零丁洋这首诗中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既表明形势恶劣,又说明作者境况危苦的句子是 , ;表明自己以死明志、舍生取义的决心,堪称千古传诵的名句是 (9)、梅岭三章中的“阎罗”比喻 ;“自由花”比喻 ; “血雨腥风”比喻 ;“旌旗”指代 ;“烽烟”指代 ;“国门悬”这个典故出自 ;“国门悬”“取义成仁”这个典故出自论语中的 和孟子中的 。6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过零丁洋诗中语意双关的“天然妙对”是“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B过零丁洋反映了诗人坚贞的民族气节和顽强的战斗精神。风格慷慨激昂,苍凉悲壮,具有强烈的感染力。C“零丁洋里叹零丁”一句,是诗

5、人对当前处境以及自己的孤军勇战、孤立无援的慨叹。D“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一句借用比喻的修辞手法,真实反映了当时国家民族的灾难,和个人的坎坷经历。E过零丁洋字里行间不难感受到作者国破家亡的巨痛与自责、自叹相交织的苍凉心绪。7、对过零丁洋这首诗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A、一二句诗人回顾平生,但限于篇幅,在写法上是举出科举入仕和大战告捷一首一尾两件事以概其馀。 B、三四句承上从国家和个人两个方面,继续抒写事态的发展和深沉的忧愤。这一联对仗工整,比喻贴切,真实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现实和诗人的遭遇。 C、五六句喟叹更深,以遭遇中的典型事件,再度展示诗人因国家覆灭和己遭危难而颤栗的痛苦心灵。 D、末

6、二句则是身陷敌手的诗人对自身命运的一种毫不犹豫的选择。这使得前面的感慨、遗恨平添了一种悲壮激昂的力量和底气,表现出独特的崇高美。8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最后一课中韩麦尔和小弗郎士爱国感情一样炽烈,都是自始至终的爱国情怀。、最后一课的作者是一位爱国主义作者,以长篇小说见称于世。、韩麦尔先生因为年纪大,上课非常吃力,所以上课时“脸色惨白”,小弗郎士也认为老师累得这样是一个“可怜的人”。、韩麦尔先生为上这“最后一课”,穿上整齐的新衣,这是他对祖国爱的表现。9、下面对相关内容的判断,错误的一项是()A、最后一课阿尔萨斯省一个小孩的自叙作者都德是法国著名小说家。这篇小说以普法战争为背景,集中表现了哈

7、墨尔先生和小弗郎士的爱国精神。B、过零丁洋是南宋大臣、文学家文天祥被俘后所作。作者以诗言志,慷慨地表示了为国捐躯的壮志。C、老舍,原名舒庆春,现代著名作家,代表作有长篇小说骆驼祥子、话剧龙须沟茶馆等。D、陆游,唐代杰出的爱国诗人,示儿、书愤等都是他的传世佳作。10、口语交际: 一个顾客在酒馆里喝啤酒。当他喝完第二杯后,问酒馆的老板:“你们这里一星期能卖出多少桶啤酒?”“40桶。”老板得意地回答。“那么,”这个顾客说,“我刚想出来一个能使你每星期卖80桶啤酒的办法。”老板一听,急忙问:“您能告诉我是什么办法吗?”“很简单!您只要将每个啤酒杯里的啤酒都装满就行了。”顾客的言外之意是:11、知识运用

8、: 根据下面语言材料,运用对偶知识对出下联。 春天时,湖水涨满,湖天一色,船行湖中,如行天上;秋日里,山色斑斓,山景如画,人游山中,如行画中。 上联是:春水船如天上坐;下联:阅读短文,完成下列作业。 天气那么暖和,那么晴朗! 画眉在树林边宛转地唱歌;锯木厂后边草地上,普鲁士兵正在操练。这些景象,比分词用法有趣多了;可是我还能管住自己,急忙向学校跑去。 忽然教堂的钟敲了十二下。祈祷的钟声也响了。窗外又传来普鲁士兵的号声他们已经收操了。韩麦尔先生站起来,脸色惨白,我觉得他从来没有这么高大。“我的朋友们啊,”他说,“我我 但是他哽住了,他说不下去了。 他转身朝着黑板,拿起一支粉笔,使出全身的力量,写

9、下了两个大字:“法兰西万岁!” 然后他呆在那儿,头靠着墙壁,话也不说,只向我们做了一个手势:“散学了,你们走吧。” 12、在第(1)部分中,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反映了小弗郎士 的心理状态;“普鲁士兵正在操练”则点出小说的 背景。 13、为什么听到钟声、号声,韩麦尔先生脸色惨白? 14、“我觉得他从来没有这么高大”,为什么我会有这种感觉?(2分) 15、“法兰西万岁”是故事情节的 部分,饱含了韩麦尔先生怎样的思想感情?16、画线句子采用了 和 描写,若换成“他举起拳头高呼:法兰西万岁!”好不好?为什么?(2分) 17、“我的朋友们,我我”(补充韩麦尔先生未说出的话) 18回忆课文,在下列句子中的横线

10、上填上恰当的动词。(1)开课桌啦,关课桌啦,大家怕吵_着耳朵,大声背书啦(2)韩麦尔先生呢,踱来踱去,胳膊底下_着那怕人的铁戒尺。19在括号中指出下列各句所用的修辞手法。(l)这些字帖挂在我们课桌的铁杆上,就好像许多面小国旗在教室里飘扬。( ) (2)画眉在树林边宛转地歌唱;锯木厂后边草地上,普鲁士兵正在操练。( )20阅读下面两段描写文字,按要求回答问题。(1)我们的老师今天穿上了那件挺漂亮的绿色礼服,打着皱边的领结,戴着那顶绣边的小黑丝帽。答:a描写的对象是_;b运用的描写方法是_(2)屋顶上鸽子咕咕咕咕地低声叫着,我心里想:“他们该不会强迫这些鸽子也用德国话唱歌吧!”答:a描写的对象是_

11、;b运用的描写方法是_21下面的几段语句采用了何种描写.A语言描写 B神态描写 C动作描写 D心理描写E服饰描写 F环境描写 G细节描写 1)韩麦尔先生坐在椅子里,一动也不动,瞪着眼看周围的东西,好像要把这小教室里的东西都装在眼睛里带走似的( )2)我也不停步,只在心里思量,“又出了什么事啦?”( )3)他转身朝着黑板,拿起一支粉笔,使出全身的力量,写了两个大字:“法兰西万岁!”( )4)我们的老师今天穿上了他那件漂亮的绿色的礼服,打着皱边的领结,戴着那顶绣边的小黑丝帽。( )5)我本打算趁那一阵喧闹偷偷地溜到我的座位上去;可是那一天,一切偏安安静静的,跟星期日的早晨一样。( )向生命鞠躬早就

12、想带儿子爬一次山。这和锻炼身体无关,而是想让他尽早知道世界并不仅仅是由电视、高楼以及汽车这些人造的东西构成的。只是这一想法的实现已是儿子两岁半时的初冬季节。初冬的山上满目萧瑟。刈剩的麦茬已经黄中带黑,本就稀拉的树木因枯叶的飘落更显孤单,黄土地少了绿色的润泽了无生气。因此,当儿子发现了一只蚂蚱并指给我看时,我也感到十分惊讶。我想,这恐怕是山上唯一还倔强活着的蚂蚱了。我蹑手蹑脚地靠近,它发现有人,蹦了一下,但显然已经很衰老,才蹦出去不到一米。我张开双手,迅疾扑过去将它罩住,然后将手指裂开一条缝,捏着它的翅膀将它活捉了。我觉得就这样交给儿子,会被它挣脱,于是拔了一根干草,将细而光的草秆从它身体的末端

13、捅进,再从它的嘴里捅出-小时候我们抓蚂蚱,为防止其逃跑都是这样做的,有时一根草秆上要穿六七只蚂蚱。蚂蚱的嘴里滴出淡绿的液体,那是它的血。我将蚂蚱交给儿子;告诉他:这叫蚂蚱,专吃庄稼,是害虫。儿子似懂非懂地点头,握住草秆,将蚂蚱盯了半天,然后又继续低头用树枝专心致志地刨土。儿子还没有益虫、害虫的概念,在他眼里一切都很新鲜。跑了!跑了!儿子忽然急切地叫起来。我扭头看见儿子只握着一根光秃秃的草秆,上面的蚂蚱已不翼而飞。我连忙跟儿子四处找。其实蚂蚱并未逃出多远,它只是在地上艰难地爬,间或无力地跳一下,因此我很轻易就发现了它,再-次将它生擒。我将蚂蚱重新穿回草秆,所不同的是,当儿子又开始兴致勃勃地刨土时

14、,我没有离开,想看看这小玩意儿究竟用何种方法逃跑的。儿子手里握着的草秆不经意间碰到了旁边的一丛枯草,蚂蚱迅速将一根草茎抱住。随着儿子手抬高,那穿着蚂蚱的草秆渐成弓形,可是蚂蚱死死地抱住草茎。难以想象这如此孱弱受着重创的蚂蚱竟还有这么大的力量!儿子的手稍一松,它就开始艰难地顺着草茎往上爬。穿出它嘴的草秆在一点儿一点儿缩短,退出它身体的草秆已被它的血染得微绿。我张大嘴巴,看得出了神。我的心被悲壮的蚂蚱强烈震撼。它所忍受的疼痛我们人类不可能忍受。它的壮举在人世间也不可能发生。我相信,自己正在目睹一个奇迹,我想这是并非所有人都有幸目睹的生命的奇迹。等蚂蚱终于将草秆从身体里完全退出后,反而腿一松,从所抱

15、的草茎上滚落到地上。它一定是筋疲力尽了。10儿子手握着草秆再没有动。原来他和我一样,在呆呆地盯着蚂蚱的一举一动,并为之震惊。12我慢慢站起来,随即向前微微弯腰。儿子以为我又要抓蚂蚱,连忙喊:别,别,别动它!我明白儿子的意思。13但是,儿子大概永远也不会明白我弯腰的意思。我几乎是在下意识地鞠躬,向一个生命、一个顽强的生命鞠躬。(选自微型小说选刊2009年第6期)22请用简明的语言概括小说的故事情节。23第段中的自然环境描写有什么作用?24这篇小说哪一个词最能表现蚂蚱生命力的顽强?文中的哪一个细节可以证明?25根据这篇小说的内容,依次填写出我对蚂蚱情感态度变化的词语。惊讶( )( )震撼( )26怎样理解小说结尾鞠躬一词的含义?27在我看来,蚂蚱是害虫,专吃庄稼,因此用草秆穿透它的身体给儿子玩。你对我的做法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