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工作室研修方案_第1页
数学工作室研修方案_第2页
数学工作室研修方案_第3页
数学工作室研修方案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义乌市第三届名师工作室研修方案(高中数学)一、工作室的定位及目标本工作室以“拓宽优质资源、共享教学智慧、提升教育素养、促进专业发展”为宗旨,本着“与时俱进,理性务实”的研究思想和“以人为本、严谨创新”的治学精神,团结一批具有教育理想和研究热情的高中数学教师,着眼课改动态,专注教学一线,借助专家引领,追求教育价值,在弘扬传统教学特色之际注入现代教育理念,在立足课堂实践之时衔接相关教育理论,以期构筑我市高中数学教育研究的一个支点。工作室的目标是:依据义乌市学科带头人工作室设立方案制订运行计划,采用导师培养制、项目领衔制、成果辐射制,聘请知名专家学者参与指导,使工作室成员在工作周期内达到培养目标。基

2、本培养目标是提升工作室成员的教育教学能力和理论素养,能够“开好一堂课,写好一篇论文,做出一项课题”。重点目标是使之成为在某一方面学有专长、术有专攻的骨干教师或数学学科带头人。通过团队合作,使工作室成员从经验型迈向研究型,使之成为我市高中数学青年教师专业发展的一个平台。二、工作室研修团队的构成王芳老师是义乌市第四、五、六届学科带头人,义乌市第一届、第二届高中数学工作室主持人,金华地区高考学科研究专家小组成员,浙派名师培养对象,人教社课程标准实验教材中学数学培训团专家。在长期的教育教学实践中,注重思维培养和文化熏陶相融,情感教育和能力提高并重,逐渐形成了“内驱建构、思辨探求、人文渗透”的教学风格。

3、以“数学文化”为主要研究方向,参与了国家教育部重点基金项目、国家教育科学规划课题及多个省级课题的研究工作,承担并编写了浙江省基础教育教学指导用书,主持并执笔的地、市级课题获义乌市年度教育科学规划课题优秀成果一等奖,赴省内外开设讲座三十余次,在权威刊物发表学术论文三十余篇。主持人将以其高度的责任感和孜孜以求的敬业精神,努力成为工作室成员研究探讨、同伴互助、合作交流的召集人。工作室特邀顾问:华东师范大学博导汪晓勤教授,义乌市数学教研员万成荣老师,义乌中学特级教师朱恒元、陈平老师。在工作室运作期间,还将适时邀请其他知名学者参与指导,联袂相关学术研究团队开展教育科研活动。三、工作室成员专业发展目标1以

4、理论学习为载体,通过学术沙龙、考察学习等形式,引领工作室成员认真研读优秀的教育教学理论专著,了解国内外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动态,正确把握新课程所倡导的理念、目标及学习方式等,提升理论素养,增强课程意识;2以课堂教学为主阵地,通过开课、磨课、评课等方式,引领工作室成员自觉更新知识结构,准确把握数学教材的核心内涵及编写意图,提高解读教材和娴熟运用教材的能力,夯实工作室成员的专业底蕴,丰富从教智慧,塑造教学特色;3以课题研究为抓手,通过项目分解、成果交流等手段,针对数学课程标准实施过程中的热点、难点、疑点、盲点等问题进行扎实有效的互动研讨,增强工作室成员的研究意识,提高教育品位。四、工作室成员专业发

5、展的主要措施1制定自我发展计划:工作室每一位成员结合自身特点和工作室培养目标,确定二年内发展的目标,认真制订个人发展计划。由教师自己设计和发展成长计划,以加深对自我的了解,同时促进自我成长,提升自己的专业地位。工作室主持人对成员的发展计划进行认真审核后,与工作室成员进行交流与确认,并在工作室中公布。2进行系统的理论学习:工作室将根据工作室成员制定的个人发展目标和工作室确定的研究课题,借鉴教育硕士课程学习方案,开设教育学、心理学、课程论三门共学课程,此外,各成员结合自身研究兴趣完成至少一项自学专题。在修习上述课程时,各成员需制定具体研读计划,撰写学习笔记,并在工作室的集中活动中进行汇报交流。主持

6、人对工作室成员进行论文写作、投稿和教科研资料积累等方面进行辅导。3进行课堂教学实践指导:课堂教学能力的提高是骨干教师成长的一个重要环节。工作室将定期组织成员进行研讨课、展示课和公开教学活动,根据每一位成员的特点,充分挖掘他们上课的闪光点,扬长避短,形成课堂教学特色,并通过校、市级公开课、评优课,锤炼其课堂教学艺术,提升其执教能力。4外出参观考察:工作室将组织并安排工作室成员外出考察、学习、调研,拓宽他们的视野,提升他们的学科、学术水平。5定期交流总结:为使本方案能真正实施并取得实效,工作室每学期将组织全体成员召开发展情况总结交流会,以论文、案例、研讨会、公开教学、指导读书、观摩考察等形式,集工

7、作室全体成员的智慧,进行同伴互助,实行资源共享,充分放大每一个优质资源的效益。6设立个人成长档案袋:工作室对每一位成员专门设立成长档案袋,由工作室专门负责管理。档案袋中初始材料为每一位成员原有的教育、教学实绩,每取得一点成绩,均要求成员把相关成果的复印件交工作室存档,并作好专门的记载,以便工作室能及时掌握每一位成员的成长情况,有利于更好地做好工作室成员的培养、指导工作。7建立网站:以工作室网站为载体,利用自身优势,聘请知名专家学者参与指导,使网站成为教师工作室的一个动态工作站、成果辐射源和资源生成站。五、工作室教育教学研究设想在本工作室运行周期内,将通过课题研究的方式,整合优质资源,带动教育理

8、论的学习与应用,引领教学实践的反思与创新,促进成员的专业成长。1课题研究主要方向:作为文化的数学及其教学具体内容包括:l 数学文化与数学双基教学;l 数学文化与新课程教学设计;l 数学文化与新课程教材实施;l 数学文化与教师专业发展;l 数学文化与高效课堂。上述内容将根据情况进行适调。各成员可选择其一,也可以对研究主方向之下进行拓展、衍生,或根据自身的研究兴趣自主确定研究方向。2研究意义上世纪九十年代,我国高中的数学教育已从注重“数学知识”的掌握转向“数学思想”的渗透。进入新世纪以来,尤其在新课程改革浪潮的洗礼下,当前的数学教育又从专注“数学思想”继续迈向弘扬“数学文化”。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

9、不仅把“数学文化”作为一个单独板块首次出现,还将数学文化与数学探究、数学建模并列为贯穿整个高中数学课程的重要内容,把“体现数学的文化价值”作为标准的基本理念之一。究其原因,是我国中学数学教学中长期存在着形式化数学知识与文化素材剥离的状况,绝大部分学生认为学校中学到的数学在现实生活中很少有应用价值。学生习惯了接受现成的知识,使得数学培养人的智力优势正在削弱。而大量的解题训练又使部分学生在努力学习数学的同时,逐渐地厌烦数学,甚至者以远离数学为择业标准。这种二律背反的现象,很大程度上与数学教育价值取向有关,教师向学生展示更多的是科学的数学而非作为文化的数学。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数学文化”纳入到新一

10、轮数学课程改革的视野之中。受此感召,我国数学教育界对数学文化的研究取得了长足的进步。1990年从国外引入“数学文化”开始,廿年磨剑,当前研究已经从价值认定走向较为成熟理论探索,并在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得到火热的体现。可以预见,“数学文化”将成为体现新课程理念的一个特殊亮点、践行新课程改革的一个必要印记、实现高中数学课堂教学方式转型的一个重要途径。纵观当前有关“数学文化”教育的研究,有“三喜三急”。“喜”的是宏观成果日趋成熟,“急”的是中观研究还需探寻;“喜”的是价值认定已成共识,“急”的是课堂实施不容乐观;“喜”的是各种观点纷纷涌现,“急”的是系统总结尚需时日。在这种挑战与机遇并存的状况下,开展

11、数学文化教育的研究,不仅合乎时代发展的必然趋势,更是每一位中学数学教师必须承担的教育使命,它也必将成为青年教师贡献才华、挥洒激情、突破发展瓶颈、走向专业成熟的一个宝贵契机。六、工作室成员的条件参见教育局相关的工作室学员的选招条件要求。七、工作室规章制度根据我市教育局相关文件,结合工作室的实际,制订以下制度:1会议制度:每学年一次年度计划会议,每学期一次总结会议,定期进行集中学习与交流,视需要开展成果汇报和专题研讨,并在网站及时发布信息。2课堂观摩制度:每学年在校内进行2次以上教学展示,提交2份以上优秀教学设计或优质课例实录;争取每学年参加一次市级及以上示范展示或教学研究课。相关材料提交一份交工

12、作室,每学期要有阶段小结。每名成员结对指导数名青年教师,经常听课、评课,帮助其他青年教师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能力。3课程学习制度:每位成员两年内完成3门共学课程、至少1项自学专题,并经常保持广泛的阅读,每门课程完成1份读书笔记。每学期至少1篇教育随笔在工作室网站发布,每学年至少完成1篇教育教学论文,二年内至少有1篇论文在市级及以上核心刊物公开发表或教育部门组织评比中获奖。4课题研究制度:两年内每位成员要确定自己的研究方向,并以个人或同伴合作的方式开展一项课题研究,两年内参与完成一项市级及以上科研课题,积极参加市级以上各类教学竞赛,努力取得好成绩。5档案管理制度:工作室培养教师的计划、总结、听课、评课记录、公开课、展示课、教案等材料及时收集、归档、存档,以便为培养教师提供依据。6网页运行制度:帮助工作室主持人维护运行“工作室”网页,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