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中国制造商与国际战略联盟_第1页
汽车中国制造商与国际战略联盟_第2页
汽车中国制造商与国际战略联盟_第3页
汽车中国制造商与国际战略联盟_第4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汽车:中国制造商与国际战略联盟 进入20世纪80年代后,全球汽车业开始步入成熟期。为了生存和发展,领先的汽车制造商在全球范围内展开了激烈竞争,经过20多年的改革开放,中国汽车制造商已经融人全球市场。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如何借助国际战略联盟谋求发展,是中国汽车业亟需解决的现实问题。全球汽车市场的基本格局1.全球汽车市场基本饱和,新兴国家市场有一定的增长潜力。五六十年代,美国汽车市场开始饱和;六七十年代,欧洲和日本市场趋于饱和。80年代中期以来,全球汽车年产量一直以较低速度增长,一些年份甚至出现负增长(见表1)。在发达国家市场饱和的情况下,新兴国家成为汽车市场增长的主要源泉。八九十年代,韩国、马来西

2、亚、泰国、土耳其、阿根廷等国的汽车市场获得了较大增长。90年代后期以来,中国及部分东欧、独联体国家开始成为汽车市场新的增长点。表11996-2002年全球汽车产量一览表1996199719981999200020012002产量(万辆)同比增长率()5209-53152.05199-2.25565.87.15759.23.55616.1-2.55878.54.7资料来源:2001、2002年产量数据源自oica组织,其他年份产量数据源自中国汽车工业年鉴(2001)、中国汽车工业年鉴(2002)。2.汽车业生产能力大量闲置。在市场需求增长乏力的同时,汽车制造商的生产能力闲置率呈上升趋势。这是因为

3、,近二十年来大型跨国汽车公司推行全球扩张战略,产量逐年增加;北美的巴西、阿根廷,亚洲的韩国、中国等,也都把汽车业作为支柱产业,在过去20年间不断新增生产能力。目前,欧美发达国家汽车生产能力利用率已经下降到70%左右,亚洲则下降到60%左右(见表2)。表220世纪90年代汽车业生产能力利用率(%)国家或地区19901992199419961998美国欧洲亚洲71.677.876.769.975.875.183.569.869.872.472.068.570.871.561.2资料来源:转引自grant,r.m.(1999).“daimler_ chrysler and the world aut

4、omobile industry”,case in contemporary strategy analysis(edited by neupert,k.e. and grant r. m.),blackwell publisher,p.41-663.产业集中度高,竞争激烈。在长期竞争中,汽车业的产业集中度不断提高。到80年代,通用、福特、克莱斯勒、丰田、大众等已经在业内独占鳌头。进入90年代后,全球汽车业掀起了新一轮并购热潮。如通用收购欧宝,福特收购马自达、沃尔沃,丰田与大发、日野合并,戴姆勒在与奔驰合并后又同克莱斯勒合并,宝马收购罗弗、劳斯莱斯,现代收购起亚,等等。2001年,全球三大汽车

5、制造商的市场份额达到36.2%,前五家汽车制造商的市场份额达到53.1%(表3),前十家汽车制造商的市场份额超过了76%。一批势均力敌的巨型汽车制造商,为了生存和发展,不得不在全球范围展开激烈竞争。表32001年全球最大的五家汽车制造商产量一览表通用福特丰田大发日野大众戴姆勒克莱斯勒合计产量(辆)在全球产量中的比重()758256113.5667649111.9605496810.851089829.143644927.82978749453.1资料来源:oica组织。4.资金实力、研发能力、经济规模成为汽车业成功的关键因素。汽车业属于典型的资金密集型产业,机器设备、厂房、场地等需要占用大量资

6、金。此外,进入60年代后,消费者和社会公众对汽车的安全、舒适、噪音、污染、能耗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且,汽车从单纯的交通工具,演变为时尚消费品。居民将汽车消费同个人身份、爱好、审美情趣、性格、气质等联系在一起,在关注产品质量的同时,特别强调汽车的款式设计。为了及时推出符合潮流的新款车,领先的汽车制造商不惜投入巨额资金。例如,福特公司在新款车“蒙迪欧康拓(mondeocontour)”、“金牛座(taurus)96型”、“雅仕(escort)”三款车投入的研发资金分别为60亿、28亿和20亿美元;通用公司在“土星(saturn)”车的研发投人为50亿美元;雷诺公司在“克丽欧(clio)99型”的

7、研发投人为13亿美元;本田公司在“雅阁(accord)97型”的研发投人为6亿美元。高额的资金占用和研发投入,要求汽车制造商必须大规模生产,努力达到规模经济的要求,以便分担固定成本,降低产品售价,有效参与市场竞争。中国制造商的资源与能力态势1.研发力量薄弱,资金投入有限。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汽车制造商大力引进先进技术,生产制造水平与国外差距明显缩小,但是,研发方面的差距不断拉大。主要原因有几个方面:一是技术装备基础差、人才少、组织不健全,建立自主研发体系难度大;二是各个汽车制造商对自主开发重视不够,投入不足;三是经营规模小,销售收入少,无法集聚巨额研发资金;四是整个国家的研发基础薄弱,相关研发人

8、员、场所、仪器设备等无法达到跨国大公司所在国的水平。这就决定了市场上销售的基本上都是外国品牌车。少数自称为中国自主设计的车型,如中华、奇瑞等,远远没有达到规模生产水平,且存在仿制之嫌。2.企业数量多、规模小、单车成本高。到2001年底,中国共有汽车制造商116家,居世界第一位。但是,每个汽车厂的规模都不大,无法达到规模经济的要求。2001年全国汽车产量仅占全球汽车总产量的4.2%,只达到通用公司当年产量的30.9%。中国最大的汽车制造商东风汽车公司的年产量,仅相当于通用公司的3.5%;全国最大三家汽车公司的年产量仅相当于全球最大三家汽车公司的3.7%。虽然中国有廉价的原材料、燃料、劳动力、场地

9、等,但是,由于生产规模小、管理水平差等原因,单车成本居高不下。根据高盛公司全球汽车业评估提供的资料,跨国公司在中国的汽车生产成本,也要比国际水平(日本、欧洲和美国)高出1520%。3.扎根全球最具潜力的汽车市场,增长势头良好。中国经济的高速增长和居民消费结构的变化,带来了汽车消费的快速增长。1985年全国民用汽车保有量只有321万辆,1990年增加到551万辆,2000年增加到1609万辆,2001年则达到1802万辆。市场需求的快速增长,拉动了产量的增加。在全球汽车生产量低速增长之际,中国汽车生产量一直以较高速度增长(表4)。据预测,未来5年,中国汽车市场需求将继续保持高速增长态势,大约在2

10、0052010年出现消费高峰。中国汽车制造商置身于高速增长的潜在市场,熟悉相关政策和居民消费习惯,能够充分调动各个方面的资源,拥有独特的区位优势。表419962002年中国汽车产量一览表1996199719981999200020012002产量(万辆)147.5158.3162.8183.2206.8234.2325.1同比增长率(%)-7.32.812.512.913.238.8占全球比重(%)2.83.03.13.33.64.25.5资料来源:2002年产量数据源自商务部机电产品进出口司;其他产量数据源自中国企业工业年鉴(2002);全球产量数据依据表1。4.一些汽车制造商拥有良好的生产

11、条件,并建立了遍布全国的营销网络。经过多年的发展,包括一汽、二汽和上汽三大集团在内的一批中国汽车制造商,在本地生产与经销方面,积累了独特的资源和能力。一方面,许多汽车制造商建立了具有国际八九十年代水平的汽车生产线;另一方面,这些汽车制造商在内地各个省份普遍建立了自己的销售网点、售后服务网点和特约维修网点,并在经营过程中积累了丰富的中国市场经销经验,清楚中国汽车市场的采购、销售渠道及其运作方式,了解中国汽车市场的消费结构,熟悉中国居民对汽车款式、价格的偏好,懂得如何同各级地方政府和经销商打交道。中国制造商的国际战略联盟通常来说,企业主要有三种扩张方式:自主发展、并购和建立战略联盟。对中国汽车制造

12、商而言,必须走自主发展与国际战略联盟相结合、借助国际战略联盟推动自主发展的道路。受自身资源与能力条件的制约,如果完全采取自主发展的模式,中国汽车制造商不可能跟上全球汽车业发展的步伐。就目前的实力而言,中国汽车制造商不大可能收购实力强劲的跨国汽车公司。为此,在不丧失独立性的前提下,通过与跨国汽车制造商建立战略联盟的方式谋求发展,是中国汽车制造商的现实选择。实际上,改革开放以来,中外汽车制造商已经建立了大量的国际战略联盟。例如,自1985年上海拖拉机汽车工业公司与德国大众汽车公司组建上海大众汽车有限公司以来,全国已经建立了大量的中外合资汽车厂。2000年,中外合资汽车厂达到86家,合资企业的汽车产

13、量占全国总产量的30%,合资企业的利税总额占全行业总额的63%。未来10年,中国汽车制造商必须继续大力开展国际战略联盟,并在联盟中着重注意几个方面的问题:1.以能力互补作为联盟的基石。任何一个企业,同其他企业建立战略联盟的目的,在于借助联盟伙伴的资源与能力,实现单靠自身力量无法达到的经营目标。跨国汽车公司希望扩大在中国市场的力量,但缺乏对中国市场的了解。中国汽车制造商资金、研发、管理力量薄弱,这些正是跨国汽车公司的优势所在。各自拥有不同的互补性资源与能力,提供了中外汽车制造商合作的可能性,也决定了合作的必然性。合作过程中,双方拥有的资源与能力是否具有互补和互补性的强弱,将直接决定着联盟的长久性

14、。因此,中国汽车制造商必须努力塑造互补性能力,形成独特的相对优势能力,提高在国际联盟中的地位。2.财务绩效与战略绩效并重,以提升战略竞争力为根本目标。早期的企业合作,主要是为了获得投资回报。后来,大部分企业将通过相互学习提升战略竞争力作为合作的首要目标。例如,在组建新联合汽车公司(nummi)的联盟合作中,通用的主要目的在于充分了解日本式管理,特别是日本汽车企业的生产现场管理与质量控制系统,以便改进整个通用公司的管理水平和生产效率;丰田的主要目的在于充分了解美国消费者对日本车的喜好,洞悉如何管理美国员工,并使高层管理人员在此得到训练,为公司在美国的未来扩张培养骨干力量。为此,中国汽车制造商在借

15、助合资企业改善经营业绩的同时,必须充分学习和利用跨国汽车公司在新车研发、生产工艺改进、质量控制、内部管理、国际经营等方面的经验与能力,全面提升本公司的市场竞争力,逐步缩短同国际大企业的差距。3.以合资企业为主要形式,探索多种战略联盟模式。目前,中外汽车制造商的主要合作方式是组建合资整车生产厂。其实,建立合资整车生产厂只是汽车业国际战略联盟的一种形式。法国的雷诺公司、雪铁龙公司曾经同瑞典的沃尔沃汽车公司组建了专门向三家公司提供发动机的生产厂;日本的本田公司曾经同英国的罗弗公司建立了共同设计、共享销售渠道的联盟协定,后来,双方进一步建立了相互持股20%的联盟关系。此外,90年代以来,跨国汽车公司普遍同主要零部件供应商建立了稳定的外包合作关系。因此,中国汽车制造商一方面要继续借助合资企业推动联盟合作关系,同时,必须根据公司发展的需要,积极建立研发联盟协定、生产联盟协定、供应联盟协定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