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护理技术[1]_第1页
中医护理技术[1]_第2页
中医护理技术[1]_第3页
中医护理技术[1]_第4页
中医护理技术[1]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实用中医护理技术 中西医结合医院院护理部 张玉荣 2017年5月 中医护理技术的重要性中医护理技术的重要性 中医护理操作中医护理操作 中医护理技术实践中中医护理技术实践中 存在的问题与对策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传统中医护理技术操作在中医临床工作中占传统中医护理技术操作在中医临床工作中占 有重要的地位,它具有独特的操作方法和疗效,有重要的地位,它具有独特的操作方法和疗效, 这些技术适用范围广泛,见效快,创伤小,深受这些技术适用范围广泛,见效快,创伤小,深受 广大患者的欢迎,随着护理医学模式的转变,护广大患者的欢迎,随着护理医学模式的转变,护 士角色及职责范畴到都发生了变化,康复,保健士角色及职责范畴

2、到都发生了变化,康复,保健 及疾病的预防已成为护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及疾病的预防已成为护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国护理事业发展规划纲要 (2011-2015年) (九)大力发展中医药护理 1、提高中医护理水平,发挥中医护理特色和优势,注重中医药技术在护理工 作中的应用。 2、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制定并推广优势病种护理方案。 3、开展中医护理中医人员规范化培训,到2015年,培训中医护理骨干人才2 万名 5 中国护理事业发展规划纲要 (2011-2015年) 4、中医医疗机构和综合医院、专科医院的中医病房按照中医医疗机构和综合医院、专科医院的中医病房按照 中医医院中医护理工作指南中医医院中医护理

3、工作指南中医护理常规中医护理常规 技术操技术操 作规程作规程等标准,积极开展辨证施护和中医特色专科护等标准,积极开展辨证施护和中医特色专科护 理,加强中医护理在老年病、慢性病防治和养生康复中理,加强中医护理在老年病、慢性病防治和养生康复中 的作用,提供具有中医药特色的康复和健康指导,加强的作用,提供具有中医药特色的康复和健康指导,加强 中西医技术的有机结合,促进中医护理的可持续发展。中西医技术的有机结合,促进中医护理的可持续发展。 我院我院 组织护理人员认真实施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印发 的33个优势病种中医护 理方案,积极开展中医 护理技术的临床应用与 推广工作,不断拓展中 医护理技术范畴 国家

4、国家 中医重点专科协作 组在2012年-2014年 已完成33个中医优 势病种护理方案的梳 理工作,目前正在对 护理方案进行临床推 广于验证,其中,对 中医护理技术效果评 价已成为验证的重要 内容之一。 通过刺激特定部位,以通经脉、通过刺激特定部位,以通经脉、 调气血、调整阴阳而达到防病治病调气血、调整阴阳而达到防病治病 目的目的 经络学说经络学说 基础基础 脏腑学说脏腑学说 核心核心 中中 医医 护护 理理 技技 术术 经络经络 是经脉和络脉的总称,是运行全身气血 ,联络脏腑形体官窍,沟通上下内外,感 应传导信息的通路系统。 通经脉 调气血调阴阳 中医护理技术中医护理技术 拔罐拔罐 耳穴耳穴

5、 压豆压豆 刮痧刮痧 艾灸艾灸 按摩按摩 熏洗熏洗 针刺针刺 直肠直肠 滴入滴入 贴敷贴敷 经络氧疗经络氧疗 经络氧疗法 经络氧疗法是在针灸基础上加上吸氧, 以达到促进血液循环,增进新陈代谢作用 。这与中医通过经络行气血、营阴阳,维 持内外环境平衡的理论相吻合 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所主任教授、 中国管理科学院教授 祝总骧祝总骧 发明人发明人 灵枢灵枢经脉经脉指出:指出:“经脉者,所以决经脉者,所以决 生死,处百病,调虚实,不可不通生死,处百病,调虚实,不可不通”。概。概 括说明筋络系统在生理、病理和防治疾病括说明筋络系统在生理、病理和防治疾病 方面的重要性。方面的重要性。 针灸:疏通经络、调节脏

6、腑、行气活血针灸:疏通经络、调节脏腑、行气活血 筋络氧疗 针刺针刺 吸氧吸氧 调畅气血调畅气血 促进代谢促进代谢 调和阴阳调和阴阳 通筋活络通筋活络 适应症: 脑源性疾病,如瘫痪、麻木、失语、眩 晕、耳鸣、舞蹈病等等; 神志类疾病,如焦虑、抑郁、失眠等。 . 文献记载 治疗焦虑抑郁治疗焦虑抑郁 治治 疗疗 神神 经经 症症 治疗胃肠神经症治疗胃肠神经症 治疗亚健康状态治疗亚健康状态 常用穴位 焦 虑: 内关穴、印堂穴、百会穴、神庭穴、肝俞穴、 足三里穴、脾俞穴、期门穴。 胃肠道:内关穴、中脘穴、胃俞穴、脾俞穴、上巨虚穴、 下巨虚穴、足三里穴。 抑 郁:百会穴、内关穴、足三里穴、合谷穴、太冲穴。

7、 失 眠:印堂穴、百会穴、神庭穴、双侧情感控制区。 亚健康:百会穴、印堂穴、内关穴、足三里穴、三阴交穴。 操操 作作 程程 序序 焦虑 冬病夏治冬病夏治 穴位贴敷穴位贴敷 冬病夏治冬病夏治 穴位贴敷穴位贴敷 根据“春夏养阳”的原则,利用夏季 气温高,自然界阳气最旺盛,机体阳 气充沛,体表经络中气血旺盛的有利 时机,以辛温祛寒药物,贴在疾病相 应的穴位上,达祛病保健,增强机体 免疫力,提高抗病能力的作用。 冬病夏治包括哪些方法? 包含针灸、中药敷贴、中药热敷、中 药浸泡、内服中药等方法,目的要在冬天 的时候减轻发作症状或减少发作次数、甚 至达到治愈的效果。 冬病夏治的理论基础 一 “治未病”的思

8、想:“上医治未病, 中医治已病,下医治重病”。所谓“未病 ”就是现在未发,但却会在将来要发的疾 病。医治将病之病是在将要必发的病未发医治将病之病是在将要必发的病未发 时赶快去除其必发的条件。时赶快去除其必发的条件。 冬病夏治的理论基础 二 阳气在生命过程中占有的重要地位 :“阳气者 ,若天与日,失其所则折寿而不彰”。它具有温 养全身组织,维护脏腑功能,抗御外邪侵袭,主 持气化开合,维系阴阳平衡等功能。 所以阳气在生命过程中起着主导作用。阳气虚 就会出现生理活动减弱和衰退,导致身体御寒能 力下降。 也就是说,阳气虚衰,机体的抗病能力 就会下降。冬病夏治就是根据“春夏养阳”的原 则派生出的一种治疗

9、方法 冬病夏治的理论基础 三冬天所发之病,大都是寒性的。寒邪侵袭在于 人体阳气的不足。 扶助人体阳气,是预防疾病的重要手段之一。 三伏天是一年中自然界阳气最旺盛的时间, 是人体阳气在四季中的高峰,腠理开泄,药物极 易由皮入穴,通过气血直达患处。 冬病夏治的理论基础 综上所述,冬病夏治是时间医学的一种 表现形式,通过扶助人体阳气,激发人体 对疾病的抵抗能力,从而达到预防或治疗 冬天易发、难治疾病的目的。 适应症适应症: 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各种 慢性咳嗽等呼吸系统疾病。 风湿与类风湿性关节炎、及各 种颈肩腰腿痛 冻疮、痛经、畏寒症以及脾胃 虚寒、肾阳虚等疾病。 禁忌症禁忌症: 1、皮肤有创伤、

10、溃疡、感染、皮肤疾病者禁忌敷贴。颜面 五官部位、关节、心脏和大血管附近慎用敷贴。孕妇、糖 尿病患者、结核病、艾滋病或其它传染性疾病传染性疾病慎用敷贴。 2、高热、大量吐血、中风闭证及肝阳上亢肝阳上亢头痛,一般不适 宜用此法。 3、发热性疾病、出血性疾病出血性疾病、严重心肝肾功能障碍者慎用 冬病夏治冬病夏治系列疗法。 备选中药:白芥子、附子、半夏、天南星、丹 参、肉桂、丁香、山奈、细辛、甘遂、延胡索 、乳香、没药、白芷、血竭、王不留行、青皮 、厚朴等等 根据治疗研磨成粉备用。应用时,用生姜汁将 中药配方调成膏状,做成直径约0.6cm大小的 丸,置于约66c胶布上,贴压于穴位上。 敷贴穴位 肺系疾

11、病: 膈腧、肺俞、膏肓、肾 俞、 心俞、定喘、中府 备选穴位:天突、定喘、心俞 消化系疾病:脾俞、胃俞、肾俞、中脘、 备选穴位: 内关、公孙、足三里等 操操 作作 程程 序序 评评 估估 主要临床表现、既往史、药 物过敏史、敷药部位的皮肤 情况、体质及心理状况等 治疗盘、治疗卡、遵医嘱配 置药物、油膏刀、棉纸、治 疗巾、生理盐水棉球、弯盘 、纱布、胶布等 核对床号、姓名、诊断、解 释、适应体位、充分暴露敷 药部位、保暖、必要时屏风 遮挡 物品准备物品准备 患者准备患者准备 清洁皮肤清洁皮肤 以生理盐水棉球擦洗皮肤上 的药迹 观观 察察 敷药部分有红、肿、痒反应 立即停止,遵医嘱及时处理 根据敷

12、药面积,取大小合适 的棉纸,将所需药物用油膏 刀均匀地摊平于棉纸上,薄 厚适中 摊摊 药药 将摊药敷于穴位处。 敷敷 药药 固固 定定 以胶布、治疗巾固定,松紧 适宜,美观而牢固 整整 理理 协助患者衣着,舒适体位, 整理床单,清理用物 记记 录录 根据医嘱,详细记录敷药 治疗后的客观情况,并签 字 护理及注意事项护理及注意事项: 1.贴敷前要注意保护和清洁皮肤,特 别是贴敷穴位的皮肤。 贴敷前一天,要用温和的沐浴产品洗个澡,去除皮肤表面 的油脂。如果贴敷前发现所贴穴位处的皮肤有破口,或出 现发烧、头痛、 腹泻呕吐等急性感染的症状,则需推迟第 一贴的时间。贴敷时间前后相差一两天,效果不会受影响

13、。 此外,如果女性在月经期出血量较多,也可适当推迟进行 贴敷。 护理及注意事项护理及注意事项: 2.贴敷时宜穿透气性能好的宽松衣衫,不要穿紧身的化纤衣 物。为了防止药膏染脏衣服,当天穿深颜色衣服最好。第 一次贴敷或者皮肤特别敏感的人,可以事先在家里试试自 己对胶布是否过敏,如有过敏症状需用防过敏胶布。如果 是特别怕热、易出汗的人,根据情况在固定时少贴几层胶 布,或者选择下午晚些时候贴敷。 护理及注意事项护理及注意事项: 3.第一次贴敷,成人一般保留 24 个小时,儿童 12 个小时。 时间一到应按时揭下,切不可为了加强效果,自行延长时间, 否则易导致 皮肤过敏,以至后两次贴敷无法进行;贴敷后局

14、部 有轻微灼热、痒感为正常反应;如出现奇痒、灼痛难忍等应立 即去掉药膏;贴敷后应减少运动、尽量避免出汗,防止药贴脱 落,也不宜待在空调房间或以顶风吹电扇,最好是在自然通风 的地方。 护理及注意事项护理及注意事项: 4.取下药膏后如出现灼痛,可涂抹凡士林药膏、烫伤膏等, 切忌外用刺激性药物,以免进一步伤害皮肤;如出现小 水泡,一般不需要特殊处理,如小水泡已破,应保持局 部清洁,避免感染;大水泡应到医院接受治疗; 个别局部反应大者,应终止贴敷治疗或由医师对药物作 适当调整。皮肤高过敏者不宜进行该项治疗。 护理及注意事项护理及注意事项: 5、慎用辛燥之品,以防伤阴, 夏季气候炎热,易伤阴液 ,所以应

15、慎食肉桂、花椒、茴香、狗肉、羊肉和新鲜桂圆 等辛温香燥之品。 忌用大量寒凉之品 夏季炎热,往往易 贪凉饮冷,若大量进食寒凉之品,则易致中阳受损,脾胃 虚弱,造成泄泻腹痛、恶心呕吐。 慎用大量肥甘滋腻之 品 夏季易生暑湿,若服用大量肥甘之品,则易导致内外 湿热之邪合击人体。 冬病夏治冬病夏治 穴位贴敷穴位贴敷 内科内科 呼吸科呼吸科 肿瘤科肿瘤科 针灸科针灸科 风湿科风湿科 骨科骨科 儿科儿科 耳鼻喉耳鼻喉 脾胃科脾胃科 21500 190 扶阳罐扶阳罐 扶阳罐扶阳罐 将热能、磁能、红外线的同步导入,透过人体皮肤组织,产 生谐振,能量被生物细胞所吸收,引起组织的温热效应,活化细 胞组织,激发脏器

16、功能,用以排毒祛瘀、驱寒祛湿,宣通瘀结的 经络、温补亏损的阳气。 评评 估估 扶阳罐温刮:扶阳罐温刮: 扶阳罐温刮是以温热的扶阳罐陶瓷边缘着力进行单方向直线或弧线刮拭,从 而达到疏通经络、活血化瘀目的之方法。温刮的动作要领为:术者手持扶阳 罐,以罐底陶瓷边缘成45角接触皮肤进行直线或弧线刮拭。 扶阳罐温灸:扶阳罐温灸: 扶阳罐温灸是用温热的扶阳罐罐底硅胶平面着力,吸定在体表进行环旋揉动 或快速振颤以温通气血,扶正祛邪,达到调理亚健康和预防保健的方法 。温 灸的动作要领为:术者手持扶阳罐,以罐底硅胶平面接触皮肤进行稍长时间 的温灸。扶阳罐恒温控制在45-50左右,温灸前先在体表走罐,待皮肤适 应

17、罐的温度后再停下来对穴位温灸 扶阳罐温推扶阳罐温推 扶阳罐温推是以温热的扶阳罐罐底面着力、进行不同方向直线或弧线推动的 方法。温推的动作要领为:术者手持扶阳罐,以温热的罐底面接触体表,按 循行方向罐前三分之一稍抬起,沿经络或体表循行,操作时力度重而不滞、 轻而不浮,路线不偏斜、不跳跃,缓慢地进行推罐 扶阳罐温滚扶阳罐温滚 扶阳罐温滚是以扶阳罐罐底陶瓷部分着力,在体表进行连续不断往返滚动的 方法。温滚的作要领为:术者将扶阳罐横置,罐底陶瓷部分接触体表,一手 握住罐的上部,另一手用掌压住陶瓷边并推动,使罐在体表局部往返滚动, 力度均匀,节奏一致,连续往返滚动,使受术者有压和滚动的感觉 护理及注意事

18、项: 1、操作前检查扶阳罐瓷头有无裂痕,防止划伤; 2、一般急性挫伤24小时内出现的肿胀不宜使用,以免造成 伤势加重; 3、操作完毕,指导患者饮用温开水,三小时内不宜用冷水 洗澡,勿食冷饮; 4、操作后,要对扶阳罐及时清洁,将刮痧头上残存的介质 药油擦净,消毒备用。 中药蒸汽浴中药蒸汽浴 中药蒸汽浴中药蒸汽浴 是一种将中药煎成 汤液并加热到沸腾 时所产生的气体, 熏蒸时药物透过皮 肤、孔窍、俞穴等 部位直接吸收进人 血络经脉以疏通经 络、调和气血。 作用作用: 祛湿除热、舒经活络、驱寒止痛、消疲减压、除 烦安眠、排毒养颜、健腰强肾、滋阴壮阳等, 消 除并发症,提升患者的免疫功能,达到防病治病

19、的目的。 适应症适应症: 1.痹症导致的关节肿胀、疼痛和活动受限。 2.腰酸背痛症,肩周炎、颈椎病、落枕等 3.慢性劳损、骨伤科急症期后的活血化瘀、消肿止痛,骨折 固定解除后功能康复过程的熏蒸康复治疗。 4.脑血管意外后遗症常造成肢体功能障碍 5.肾功能衰竭尿毒症的中药熏蒸治疗 禁忌症禁忌症: 1.有重症高血压、重症贫血者禁用; 2.有高热、结核病、心功能不全、皮肤破溃禁用; 3、饭前饭后半小时内、饥饿、疲劳过度者禁用; 4急性传染病、体质特别虚弱者禁用; 5.孕妇及经期妇女等禁用。 基础方:当归20g、赤芍15g、川芎10g、附子10g、 红花10g、苏木10g、灵仙10g、牛膝10g、独活

20、10g 、防风10g、杜仲10g、断续10g、透骨草30g、伸 筋草30g、 寒邪外袭证:肢冷畏寒,骨节疼痛,脉象弦紧宜温 经散寒、调和营卫加熟地10g、鹿角胶10g。 内湿外袭证:疼痛沉重,肢体麻木,曲伸不利,脉 沉缓宜祛风除湿、通络和血加附子10g、二乌各 10g、丹皮20g、黄柏20g。 脾肾不足证:面色萎黄,肢冷畏寒、肌肉萎缩脉沉 缓宜温补肾阳,和营通络加熟地10g、当归15g、 桂枝10g、鸡血藤30g。 评评 估:估: 1.患者的病情,心理状态,年龄; 2.治疗部位的皮肤情况; 3.按合作程度,采取适当方式与患者进行有效沟 通。 告知告知: 治疗过程中会有麻、痒、热、痛等症状,请患

21、者做 好心理准备。 物品准备:物品准备: 治疗盘,毛巾、遵医嘱使用汤药、中药全身熏蒸治 疗仪一台,必要时准备毛毯、屏风等物品 操作程序操作程序: 1、核对医嘱,评估患者,做好解释; 2、遵医嘱准备药液; 3、将药液加入储药槽内; 4、设置温度、时间,开始治疗; 5、熏蒸过程中观察患者的反应,若有不适,立即停止,报 告医生,协助处理 6、熏蒸完毕,擦干皮肤,观察患者皮肤有无过敏、破损、 烫伤。协助患者整理衣着,整理床单位。 7、核对医嘱,告知患者相关注意事项,整理用物。 8、洗手,记录并签字。 护理及注意事项护理及注意事项: 1.室温应适宜,冬季注意保暖,以防感冒; 2.熏蒸温度一般 4042时

22、间为 2025 分钟,根据具体情况而定, 年 老体弱、高血压病人熏蒸时温度宜底,时间宜短; 3.熏蒸过程中,严密观察患者反应,如出现胸憋、气短、心慌、头晕恶心、 立即停止熏蒸,报告医生,给予对症治处理; 4、老人和儿童要有专人陪护。 中药热淹包中药热淹包 中药热奄包中药热奄包 将加热好的中药药包置于身体的患病 部位或身体的某一特定位置上,通过奄包 的热蒸气使局部的毛细血管扩张,血液循 环加速,利用其温热达到温经通络、消肿 止疼,活血化淤、消肿利湿调和气血、祛 湿驱寒为目的的一种外治方法。 中药热奄包又称中药热奄包又称中药热敷法中药热敷法,内经内经 中所述中所述“熨熨”法即指热敷法,可分为干法即

23、指热敷法,可分为干 热敷和湿热敷。干热敷是指通过炒或微热敷和湿热敷。干热敷是指通过炒或微 波加热中药后进行热敷,如热盐包;湿波加热中药后进行热敷,如热盐包;湿 热敷是指通过煮或蒸的方法加热中药包热敷是指通过煮或蒸的方法加热中药包 进行热敷,如中药塌渍等。进行热敷,如中药塌渍等。 热奄包可扩张血管、改善局部血液循热奄包可扩张血管、改善局部血液循 环、促进局部代谢、缓解肌肉痉挛、环、促进局部代谢、缓解肌肉痉挛、 促进炎症及瘀血吸收,具有的温经散促进炎症及瘀血吸收,具有的温经散 寒,消肿止痛,活血祛瘀、强筋健骨寒,消肿止痛,活血祛瘀、强筋健骨 的治疗作用。的治疗作用。 作 用 机 理 适应症:适应症

24、: 各种原因引起的腹胀、腹痛; 关节冷痛、酸胀、麻木、沉重; 脾胃虚弱所致的胃痛、 寒性呕吐等。 禁忌症禁忌症 孕妇的腹部及腰骶部禁用; 严重的糖尿病、截瘫、偏瘫、脊髓空洞等感觉神经功能障碍 的患者慎用; 对药物过敏者禁用; 皮肤溃疡、不明肿块或有出血倾向者禁用; 24小时急性期内用冷敷,禁止热敷; 热盐方 1.1.坐骨神经痛:坐骨神经痛:食用细盐食用细盐1 1斤,炒热后加艾叶斤,炒热后加艾叶1 1 两,用布包好敷患处至盐凉,可缓解坐骨神两,用布包好敷患处至盐凉,可缓解坐骨神 经痛,经痛,1 1日日1 1次,连用次,连用510510天。天。 2.2.关节炎、肩周炎关节炎、肩周炎( (包括风湿性

25、、类风湿性关节炎包括风湿性、类风湿性关节炎) ):食用细盐食用细盐1 1斤,放锅内炒斤,放锅内炒 热,再加葱须,生姜各热,再加葱须,生姜各9 9克,一起用布包好,趁热敷患处至盐凉;克,一起用布包好,趁热敷患处至盐凉;1 1日日1 1次次 ,连用,连用1 1星期,有追风祛湿之功效。星期,有追风祛湿之功效。 冬季咳嗽热盐疗法 方法:取粗盐方法:取粗盐200200克,炒克,炒1010至至1515分钟,倒在致密的干毛巾或分钟,倒在致密的干毛巾或 厚棉布上,迅速扎好口,不要让盐漏出来。待温热时将盐厚棉布上,迅速扎好口,不要让盐漏出来。待温热时将盐 包放在背上,来回熨烫皮肤,持续包放在背上,来回熨烫皮肤,

26、持续5 5分钟。再把盐包置于两分钟。再把盐包置于两 侧胁肋部,上下熨敷两侧皮肤,每侧侧胁肋部,上下熨敷两侧皮肤,每侧5 5分钟,然后热敷与胁。分钟,然后热敷与胁。 直至盐包变凉。直至盐包变凉。1天天1次,一般次,一般1 2天后咳嗽就可以止住,严重天后咳嗽就可以止住,严重 者连续使用者连续使用7天天。 (二)吴茱萸 温中,止痛,理气、燥湿 吴茱萸热盐包 功效功效:结合热盐及吴茱萸双重功效结合热盐及吴茱萸双重功效 ,具有:活血化瘀,散寒止痛,降,具有:活血化瘀,散寒止痛,降 逆止呕,助阳止泻作用。逆止呕,助阳止泻作用。 制作方法制作方法:制作一个双层布袋,将制作一个双层布袋,将 等量的吴茱萸和粗盐

27、分别装进布袋等量的吴茱萸和粗盐分别装进布袋 内,封口。内,封口。 使用方法:使用方法:微波炉加热微波炉加热3-5分钟,置于患处按摩分钟,置于患处按摩5分钟后热分钟后热 敷于患处至凉。每天敷于患处至凉。每天 1-2次,每次约次,每次约3040分钟。分钟。 小茴香热奄包 把炒热小茴香装入袋中,至于胃脘或小腹 ,对胃痛或寒凝引起的腹痛及痛经都有良 好的止痛效果。现代医学研究表明小茴香 细胞内含有丰富的茴香油,该物质能刺激 胃肠蠕动,帮助排除气体,减轻疼痛、腹 胀 告知告知 治疗过程中局部皮肤可能出现烫伤等情况; 治疗过程中局部皮肤产生的烧灼、热烫的感觉,应立即停止治疗; 治疗过程中局部皮肤可能出现水

28、泡。 物品准备物品准备 治疗盘、配置好的中药、布袋、毛巾、治疗巾、必要时备屏风等。 操作程序操作程序 备齐用物,携至床旁做好解释,核对医嘱,评估病人。 协助患者取舒适位,暴露热奄部位,再次检查局部皮肤 情况,温水擦净。 将药包加热,用毛巾将热药包包好敷于病患部位,用治疗巾 盖好,将被子盖好。 协助患者整理衣着,取舒适体 清理用物,记录并签字。 护理及注意事项 询问病人情况,有无不适,及时处理。 留药20-30分钟,勿剧烈活动。留药时间结束,揭开被 子,祛除药包,擦干局部。 温度适宜,不宜过烫,一般温度为:5070 ,用药 时间每次应间隔5小时。 冬季注意患者的保暖 1.敷药包前嘱患者排空小便。

29、敷药包前嘱患者排空小便。 2.微波加热时控制好时间,防止药物燃烧变质。微波加热时控制好时间,防止药物燃烧变质。 3.随时观察,防止烫伤,患者感到局部疼痛,随时观察,防止烫伤,患者感到局部疼痛, 出现水泡应停止操作,给予适当处理。出现水泡应停止操作,给予适当处理。 4.布袋、毛巾、用后清洗消毒备用或专人专用布袋、毛巾、用后清洗消毒备用或专人专用 中药溻渍中药溻渍 中药溻渍治疗中药溻渍治疗 溻渍疗法是“溻疗”和“渍疗”的组合,“溻” 是将包含药液的纱布或棉絮敷于患处,“渍”是将患 处浸泡于药液之中,前者相当于现代常用的湿敷法, 因两法往往同时进行,故两法合称之塌渍法。 最早见于五十二病方记载外伤疾

30、病中用中药汤外 敷,治疗外伤疾病 评估:评估: 1.患者的病情,心理,年龄; 2.治疗处的皮肤情况,若有破溃或皮肤过敏时禁用中药溻 渍治疗; 3.按合作程度,采取适当方式与患者进行沟通。 用物准备:用物准备: 按处方磨成中药粉,纱布,红外线灯,凡士林等 操操 作作 方方 法法 护护 理理 注注 意意 事事 项项 溻溻 渍渍 常常 见见 的的 异异 常常 情情 况况 芒硝贴穴芒硝贴穴 “ 腹胀”是 ICU 常见并发症,脓毒血症、 机械通气、长期卧床患者均可引起腹胀。 患者表现为腹部膨胀、疼痛。当胀气压迫 膈肌和胸腔时,可出现气急和呼吸困难,严 重腹胀可使腹内压升高,下腔静脉回流受 阻,诱发下肢深

31、静脉血形成。 芒硝贴敷神阙穴治疗重症患者腹胀 中医认为: 肚脐是心肾交通的“门户” 神仙居住的地方,故名“神阙” 中医理论: 神阙隶属任脉,与冲脉相交汇, 与督脉相表里。任、督、冲为“一源三歧” 三脉经气相通,内连五脏六腑,外连四肢百 骸,内通外联,承上启下 现代医学表明:脐在胚胎发育过程中为腹 壁最晚闭合处,皮下无脂肪组织,脐内有 丰富的血管及大量的淋巴管与神经。中药 敷脐,通过脐孔,疏通五脏六腑、气血经 络,使胃肠功能恢复,从而促进胃肠蠕动, 加快胃肠功能恢复,减轻腹胀。 芒硝:性味辛、成、苦、寒,归胃、大肠, 三焦经。据中华本草记载“芒硝味苦成, 苦能泻热、成能软坚,其性善消,成分入 血

32、,故善消淤,达到改善腹胀的目的。 评估:评估: 1.患者的病情,生命体征、心理反应的变化; 2.测量腹围; 3.叩诊鼓音的区域,听诊肠鸣音变化。 物品准备物品准备: 无菌纱布、芒硝、绷带、胶布、75%酒精棉 制作方法 1 将芒硝置入毛巾中。 2 将毛巾网格化缝制。 3 将网格化的毛巾外用粘扣贴将各网格封闭。 4 用粘扣与托腹带组合 制作方法:制作方法: 用纱布缝制 10cml0cm 大小纱布袋, 将中药芒硝 250g 均匀放于袋中,厚约 3mm, 外敷于脐部。并用绷带包扎,防止滑脱。 每日更换 1 次,7d 为 1个疗程,一般用 1 2 个疗程。 香敷联合穴位按压腕带香敷联合穴位按压腕带 目的

33、目的 : 将香敷疗法与穴位按压相结合,达到有 效降低全身麻醉术后患者恶心和呕吐发生 率的目的。 药物:将芳香药物(陈皮15g、藿香20g、 肉豆蔻15g)装入香敷袋内,然后把香袋插 入腕带,气味芳香,患者举手可闻。 陈皮:气香性温,能行能降,具有理气健 脾、调中之功效。藿香:辛、微温,化湿 ,解暑,止呕。肉豆蔻:辛、温,化湿, 行气,温中,止呕。三药配伍有理气化湿 ,温中止呕之效。 内关:属于手厥阴心包经 ,位于前臂正中,腕横纹 上2 寸。 内关穴按压功用:疏 导水湿,宁心安神, 理气镇痛 制作制作 方法方法 1)首先制作一个有弹性的宽 腕带,宽2寸,腕带内含插片 口袋设计 2)制作一个香袋插

34、片,放 入相应中药。 3)将插片插入腕带,敷于内 关穴,使药物通过皮肤穴位 、经络产生效应。 临床使用后,患者感觉方便舒适,全身 麻醉术后恶心与呕吐大大减少,反馈良好 中药退热贴 目的:使外感发热患者更有效地退热,弥 补传统物理降温的不足。 制作方法 麻黄10克、薄荷6克、青蒿10克、防风10克、金银 花10克煎汤煮沸,将纱布置入中药中浸透,将浸 透中药的纱布置入消毒弯盘中冷却备用,将纱布 直接敷与发热患者额头及两侧太阳穴并用头套固 定。 体温38.5发热患者,100人使用冰贴, 100人使用中药退热贴,传统冰贴退热率为 60%,中药退热贴退热率为97%。 满意度调查:传统冰贴满意度为50%,中药 退热贴满意度为92% 爱心药袋爱心药袋 功效: 帮助患者缓解及消除尿 潴留腹胀。 改善患者的睡眠问题, 提高睡眠质量。 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缓解疼痛。 利尿:车前子15g、茯苓皮30g、石菖蒲30g、 陈皮15g、 姜皮12g。 止痛:川楝子15g、枳实15g、木香12g、白芍 10g、甘草10g。 助眠:合欢花30g、夜交藤60g、玫瑰花30g、 柴胡30g。 选药 1、将药物放入容器中碾碎,混合均匀 2、将混合均匀的药物放入纱布中,四角并 拢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